一、原始思维与建筑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石佳惠,胡振宇,奚旺[2](2020)在《从设计草图看阿尔托的建筑创作构思和表达——以玛利亚别墅为例》文中指出设计草图作为建筑创作构思最原始的方法,带有建筑师主体思维的鲜明特征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文章分析了现代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草图及其特点,以大师杰作——玛利亚别墅为例,进一步论述了设计草图与建筑创作构思和表达的关联,并强调了当今时代学习大师草图的重要意义。
汤士东[3](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李丽丽[4](2019)在《明清北京天坛建筑中皇权象征的研究》文中提出天坛,作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场所,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更是中国古代祭天建筑的杰出代表,其中包含了许多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表达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皇天上帝的信仰。天坛整体建筑广阔宏伟,结构布局严谨有序,建筑装饰更是精美瑰丽,熠熠生辉。其在设计修建的过程中渗透了很多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尤其作为皇帝祭天的场所,其中体现了很多皇权及思想理念。北京天坛作为礼制建筑,具有稳固国家政权的政治功能,所以,在整体设计规划和建筑布局方面,都展现了皇帝和上天的特殊关系,突出了皇帝作为“天之子”的尊贵地位。但封建皇权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直接展现出来,需要借助其他具体的物质载体来表达。因此,北京天坛借助建筑这个物质载体,运用了很多象征符号和象征手法,使天坛既展现出主宰人间的皇天上帝的伟大崇高,又表达了代表上天来管理人间的天子的特殊地位。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皇权相关知识的分析和梳理,以北京天坛建筑中运用的建筑符号和营造理念为中介,来分析北京天坛在规划设计和建筑布局方面蕴含的皇权象征。所以,文章中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皇权思想、文化、制度进行分析与梳理,明确中国古代皇权的主要内容和自身特点;并对封建统治者为了稳定政权、巩固统治而采用的各种手法和方式进行研究,为后面的论证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对中国古代祭天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引出本文的物质载体——天坛祭祀建筑,再分别对天坛中的三组建筑群:祈谷坛建筑群、圜丘坛建筑群、斋宫建筑群进行仔细描写。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关键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分析和总结。首先对建筑象征的概念和产生的根源进行阐述,然后指出中国古代建筑象征文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需求和观念的支配。然后分别从北京天坛建筑使用的建筑符号和建筑的整体营造方式两大方面,对明清北京天坛建筑中蕴含的皇权象征进行分析研究。这部分为论文的核心内容,也是以明清北京天坛建筑为载体,通过分析北京天坛建筑在颜色、型制、声音、建筑自身等方面的设计手法和理念,来解析天坛在规划设计和建筑布局中所象征的皇权文化。
姜汇泳,何金生[5](2017)在《原始思维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文中指出原始思维是专门研究原始人思维逻辑的一门学问,主体结构以心理因素为主,充满神秘性、互渗性、虚幻性。绿色建筑是建筑师巧妙运用原始思维方式进行艺术设计的结果。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来嘉隆[6](2017)在《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关于建筑创作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研究,题中的"通感"并不是一种晦涩深奥的理论思辨,也不是建筑师故弄玄虚的神秘玄学,通感是一种基于万事万物之间内在通连关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论文的立论基础是基于当代中国建筑界的两种不良趋势:对于建筑自律性的极端追求和对于建筑表意性的肤浅表达。论文在继承和发扬前辈学者关于通感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创作的自身规律,建构了以建筑通感为研究对象,以意象生成为研究路线的建筑通感研究框架。一般认为,通感是存在于五种感官之间,将本来表示某种感觉的词汇用以表示另一种感觉的独立修辞格。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通感概念的系统化梳理,着重从"官感之外"和"修辞之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对本文中的通感概念进行了定义,澄清了过去对通感模糊的、片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通感的归属;通感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关系;通感的生理学基础;通感与相关概念辨析等几个方面对通感的内在结构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研究。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视角,对通感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论述,指出通感具有跨文化的意义。对通感的远源异质性、反常合道性、直观性、触发性、积淀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分别对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心理过程、基于通感的意象及其"间体"结构、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审美追求等三个方面对艺术创作中的通感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例研究入手,通过对浙江美术馆建筑的描述,结合程泰宁先生自己的论述,对建筑通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别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两个层面对建筑通感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建筑"言、象、意"的再读,结合生物学的"生成"理论,对"建筑意象生成"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说明通感是通过建筑的意象生成的方式介入建筑创作之中,并提出基于通感的建筑审美并不仅停留在"完形"的层次上,更表达出一种对建筑意的追求,从而确立了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方法论的技术路线。在这个基础上,阐明了通感之于建筑创作的意义:对建筑创新途径的补充;对建筑表现力的提升;对建筑审美维度的深化;对建筑物理时空观念的突破等。在大多数人看来,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就像一个黑洞。因此,本文尝试对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机制进行论述,通过分别对中国古代创造器物过程和建筑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指出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生成是一个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建筑自律性与建筑他律性相互统一,逐步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生成的四个步骤:建筑通感的获得;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提取复合;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落实表达;基于通感的建筑审美归宿。并尝试用来分析柯布西耶的名作朗香教堂的创作过程,使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机制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本文反对形而上学,建筑通感只有被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对建筑学才有意义。因此,针对建筑形态;建筑空间;建筑环境等层面分别提出:建筑通感的抽象逆反策略;建筑通感的叙事组织策略;建筑通感的场景营造策略,从而将建筑通感表达出来。本研究是在中国建筑市场日益发展、建设规模巨大,而设计水平却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盲目跟风严重,尤其是缺少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建筑创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大背景下完成的。论文认为,源自于中国整体性哲学的通感,对中国建筑师有着特殊意义,它对建构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品将有重要的帮助;通感从根本上改变了思考建筑和创作建筑的方式,通感能够突破建筑学内部既有的条条框框,使建筑师能够打通中外、打通古今、打通建筑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壁垒,从不同事物中寻求创作的通感,打开创作多元化之门,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新思维、新视角与新途径,使更多原创的、艺术容量丰富的建筑作品问世;由于通感的积淀性,使得它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关键是需要处理好"博通众艺"与"专精一门"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中国的建筑教育以及中国建筑师素质的培养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感不仅属于过去,同时也属于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通感非但不会消失,而是会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持续为建筑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张丽娜[7](2013)在《建筑现象学观念下的建筑创作策略与方法探研》文中指出建筑现象学理论是当代建筑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的重要领域,建筑现象学运用现象学存在与认知的观点追问建筑的本源与意义,提出建筑的本质是使人“诗意地栖居”,建筑应给人带来真实与整体的知觉体验。本文从建筑现象学观念出发,就场所与建筑知觉体验两个方面结合当代建筑的创作策略展开探讨。本文在探讨中结合与建筑现象学思想有关的建筑实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当代建筑创作理论与未来创作实践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此外本文尝试运用建筑现象学中具体的观点,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与具体的事物本身,关注建筑与场所的融合以及建筑中的知觉体验。本文从建筑要素与建筑氛围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旨在形成能够被交流与验证的建筑策略和方法。在研究中也对我国特殊背景下的本土创作进行了一定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理清文章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章、从现象学到建筑现象学:梳理从现象学哲学到建筑学的理论发展脉络,找到建筑现象学理论和方法的源头,真正理解其要义与精髓。第三章、建筑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分别从场所理论与知觉体验方面整理和探讨了在建筑创作方面的理论思想。第四章、建筑现象学观念下的创作策略:对于激发场所感和有助于建筑体验的创作策略进行具体分析和归纳。同时结合与建筑现象学思想有关的建筑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我国特殊背景下的建筑创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第五章、结语:就我国建筑创作现状进行评价和思考,并对建筑现象学理论的发展提出期许。
王琨[8](2012)在《似者如斯 ——建筑空间“像”与“象”意识引论》文中研究表明如果说建筑的核心是空间,那空间的核心是意识。本论文以空间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建筑的核心问题:空间意识源于哪,流向哪?自古以来,人们都以木石之争、抽象概念来界定东西方建筑的差异性,而忽视了决定东西方建筑空间的意识问题。在论文前半部分,笔者提出以“像”为核心的西方建筑空间意识——它以玻璃镜的发展为支撑——并依据玻璃发展的五个重要阶段即:玻璃器皿阶段、玻璃窗和镜子阶段、透镜阶段、镜头阶段、光纤阶段,衍生出与之相对应的五种空间意识模式:建筑物-眼睛-原像、建筑物-玻璃-虚像、建筑物-透镜-实像、建筑物-镜头-影像、建筑物-光纤-拟像,在此基础上来研究西方的建筑空问意识发展。在论文中间部分,笔者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下“物镜天择,似者生存”的概念,将建立在“似者”基础上的两层含义——“像”与“象”,并置在一个以西方强势文化为场所的“建筑物·镜·像”语境中。提出以“象”为核心的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建筑空间意识,它以陶土、山水画的发展为基础。然而,中国传统的精髓在近现代、当代的历史中没有得到发展,仍然停留在以古人朴素的“有无观”、“自然观”的基础上。而西方自近现代以来,在资本的转向上先入为主,以“像”为核心的西方建筑空间意识对以“象”为核心的东方建筑空间意识进行“植入”,造成两种局面:一、具有“像”本位意识的国外建筑师,在中国建造的宏大叙事式建筑以“建筑物”延伸的“像”直接在空间意识层面上不知不觉地对当代中国建筑师进行植入;二、以基于西方“像”的空间意识“植入”还没有得到发展的中国“‘象’意识”的空间中,被植入意念的当代中国建筑师在“虚假的自发意识”、“集体无意识”和“全球化语境”三种情态中处于镜像身份,而非主体身份。在论文后半部分,笔者提出以“建筑物—陶—象”为核心的东方建筑空间意识,区分“像”与“象”的本质差异,并且明确指出:“象”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象”不是“大象无形”等朴素的空洞之说,“象”基于种空间意识存在;基于一种物质基础存在。它存在于陶土、山水画之间,存在于传统文人意识之间,存在于物与象之间。不同于西方以“镜”为像的空间意识。在论文结论部分中,笔者认为:进(镜)入,那是西方(欧美)空间意识的陷阱;对于逃(陶)出,就是东方(中国)空间意识的出路。它需要当代中国建筑师以“穷原竟委”的“竟象”态度去追问:什么是真实?
刘琪瑶[9](2012)在《建筑原型理论研究及应用 ——以院落建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加剧、竞争的日益激烈,快速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追逐经济利益时代最为高效的方式,与此同时,很多问题也开始慢慢浮现,设计缺乏内涵、山寨现象严重、建造质量粗糙等,严重影响了我们城市空间的质量。另外,中国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面对如此丰富的建筑遗产,面对此时此地的时代背景,怎样继承其精髓、怎样对其进行再次演绎,也成为摆在每一个设计师面前的一大课题。面对越来越多的山寨建筑和城市、面对越来越躁动的中国建筑,我们急需要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如此,本文试图从原型入手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从柏拉图提出理念论开始,原型理论至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人类学、心理学以及文学等领域的发展,原型理论已经在许多学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建筑领域,原型理论发展还不是特别的系统化,而且人们对于建筑原型的理解也是纷繁多样,并无一个固定的概念。因此,本文希望在已有的各种原型理论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筑原型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本文共分为7个章节:第1章首先提出了现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明确了选题,并对选题对象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随后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章对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第3章对建筑原型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建构,详细阐释了建筑领域的原型运作方式,确定了建筑原型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然后分别从建筑原型的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方法的建构;第4章对建筑原型应用的阐述。它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原型”的辩证思维、“原型”的建筑创作以及“原型”的建筑评论;第5章是以院落的原型为例详细阐述了建筑原型的研究方法;第6章是在上一章院落原型研究基础上阐述了院落建筑原型的应用;第7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并对后续研究的可能方向进行了讨论。
王绍森[10](2010)在《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的影响使城市建筑趋同,地域性的表达也成为与之相应的必要手段。对当今建筑来说,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实际上是全球化下的建筑表现之一,对其研究将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建筑趋同,但仍在世界各地显现地域性表现的努力,从欧美等国家的自然节能关注到发展中国家的适宜技术应用;从日本早期现代建筑的萌芽,到台湾本土意识的觉醒,再到中国大陆对乡土及地域形式的关注;从对传统空间的体会,引导人的行为,到精神场所的设计;再有对地域材料的演绎,也体现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手法的多样。本论文旨在梳理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的现象,剖切其地域性创作层次表达的手法及手段,,并针对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加以研究,以求对建筑地域性表达有所理论支持,对其实际建筑创作有所帮助。闽南建筑在亚热带气候的影响下并承载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建筑表现上显现富有特色的红砖文化,其建筑类型多样、建筑形式夸张、色彩浓烈、空间灵透、材料考究。在城市迅速发展的当下,本论文重点基于气候适应、形式与空间、技术和新材料等几个方面探讨闽南建筑地域性的表达,并结合对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研究进行创作实践探讨。结论1.地域性表达是当今建筑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现象和必要手段。2.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具有多元性。3原型现行的表达方式值得关注。4建筑对环境地域性的表达应进行系统层次分析。5.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的整体结合是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总体方向。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综述相关背景及有关信息第二章:地域要素分析第三章:基于自然气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第四章:基于形式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第五章:基于空间形态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第六章:基于技术与材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第七章: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理论小结第八章: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实践探索结论
二、原始思维与建筑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始思维与建筑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从设计草图看阿尔托的建筑创作构思和表达——以玛利亚别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建造背景 |
2 草图分析 |
2.1 草图的基地性 |
2.2 草图的空间性 |
结语 |
图片来源: |
(3)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原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
1.4 研究目的 |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
2.1.1 童年时期 |
2.1.2 中学时期 |
2.1.3 中央大学时期 |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
2.2 着述情况 |
2.2.1 着述成果概况 |
2.2.2 着述统计分类 |
2.3 本章小节 |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3.1.1 大学毕业以前 |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
3.1.3 执教时期 |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
3.4.1 “通”的思想观 |
3.4.2 “驭”的思想观 |
3.4.3 “理”的思想观 |
3.4.4 “和”的思想观 |
3.5 本章小节 |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4.1.1 执教之前 |
4.1.2 执教之后 |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
4.2.4 仙居范式思想 |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
4.4.1 “堪”的思想观 |
4.4.2 “源”的思想观 |
4.4.3 “求”的思想观 |
4.4.4 “真”的思想观 |
4.5 本章小节 |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5.1.1 执教之前 |
5.1.2 执教之后 |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
5.2.1 诗歌中的洞穴 |
5.2.2 诗歌中的峡谷 |
5.2.3 诗歌中的奇峰 |
5.2.4 诗歌中的水景 |
5.2.5 诗歌中的生境 |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
5.4.1 “境”的思想观 |
5.4.2 “比”的思想观 |
5.5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 |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
6.2 研究结论 |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
6.3 总结与展望 |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张良皋生平年表 |
(4)明清北京天坛建筑中皇权象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皇权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皇权的产生和发展 |
一、皇权的概念界定 |
二、中国古代皇权产生的基础 |
三、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皇权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一、中国古代皇权的主要内容 |
二、中国古代皇权的特点 |
第三节 皇权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
一、皇权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哲理的影响 |
二、皇权思想对中国古建设计营造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清北京天坛建筑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祭天建筑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明清北京天坛建筑的历史沿革 |
一、明朝天坛建筑 |
二、清代天坛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北京天坛建筑 |
一、祈谷坛建筑群 |
二、圜丘坛建筑群 |
三、斋宫建筑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北京天坛建筑中皇权象征的解析 |
第一节 建筑象征理论阐析 |
一、建筑象征概述 |
二、中国传统建筑中象征文化产生的根源 |
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象征方式 |
第二节 天坛建筑符号中蕴含的皇权象征研究 |
一、声音符号中蕴含的皇权象征 |
二、颜色符号中蕴含的皇权象征 |
三、数字符号中蕴含的皇权象征 |
第三节 天坛建筑营造模式中蕴含的皇权象征研究 |
一、天坛建筑本身蕴含的皇权象征 |
二、天坛形制中蕴含的皇权象征 |
三、天坛空间布局中蕴含的皇权象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原始思维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始思维的含义及特点 |
二、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其特征 |
三、绿色建筑中的创意思维与原始思维 |
四、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当代价值 |
(6)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
0.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0.1.2 研究对象的确立 |
0.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
0.2 相关概念解读与研究展开方式 |
0.2.1 相关概念解读 |
0.2.2 研究展开的方式 |
0.3 研究现状及评述 |
0.3.1 国外的通感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的通感研究现状 |
0.3.3 建筑通感的相关研究概况 |
0.3.4 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
0.4 创新点、难点、未尽事宜 |
0.4.1 论文的创新点 |
0.4.2 论文的难点 |
0.4.3 论文的未尽事宜 |
0.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5.1 研究目的 |
0.5.2 研究意义 |
0.6 研究方法 |
0.6.1 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
0.6.2 文献研究的研究方法 |
0.6.3 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 |
0.6.4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
0.7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通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创造性活动中的通感例举 |
1.1.1 艺术创作中的通感例举 |
1.1.2 科学发明中的通感例举 |
1.2 通感的概念廓清 |
1.2.1 有关通感概念的经典解读 |
1.2.2 官感之外 |
1.2.3 修辞之外 |
1.2.4 通感研究的转型 |
1.3 通感的内在结构 |
1.3.1 通感的归属 |
1.3.2 通感的思维定位 |
1.3.3 通感的生理学基础 |
1.3.4 通感与相关概念辨析 |
1.4 通感的哲学基础 |
1.4.1 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中的通感 |
1.4.2 近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中的通感 |
1.4.3 前现代与后现代"共在" |
1.5 通感的特点 |
1.5.1 通感的远源异质性 |
1.5.2 通感的反常合道性 |
1.5.3 通感的直观性 |
1.5.4 通感的触发性 |
1.5.5 通感的积淀性 |
1.6 艺术创作中的通感 |
1.6.1 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心理过程 |
1.6.2 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意象及其"间体"结构 |
1.6.3 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审美追求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中的通感 |
2.1 建筑通感的概念 |
2.1.1 一个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实例:浙江美术馆2004-2008程泰宁 |
2.1.2 建筑通感的概念要点 |
2.1.3 建筑通感与建筑象征、隐喻的异同 |
2.2 建筑通感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
2.2.1 认识论层面的建筑通感 |
2.2.2 方法论层面的建筑通感 |
2.3 通感与建筑的言、象、意 |
2.3.1 建筑的言、象、意再读 |
2.3.2 建筑创作与建筑意象生成 |
2.3.3 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的"完形"与"完象" |
2.4 通感之于建筑创作的意义 |
2.4.1 对建筑创新途径的补充 |
2.4.2 对建筑表现力的提升 |
2.4.3 对建筑审美维度的深化 |
2.4.4 对建筑物理时空观念的突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机制 |
3.1 中国古代创造器物的启示及局限 |
3.1.1 中国古代"尚象"的传统 |
3.1.2 中国古代创造器物的过程——从"观物取象"到"观象制器" |
3.1.3 形象思维的局限 |
3.2 建筑的自律与他律 |
3.2.1 音乐中的自律和他律 |
3.2.2 建筑中的自律与他律 |
3.2.3 建筑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张力关系 |
3.3 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生成过程 |
3.3.1 建筑通感的获得基础 |
3.3.2 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提取复合过程 |
3.3.3 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落实表达 |
3.3.4 基于通感的建筑审美归宿 |
3.3.5 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过程举例——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1950至1953柯布西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策略 |
4.1 建筑通感的抽象逆反策略 |
4.1.1 抽象逆反的概念 |
4.1.2 抽象逆反的载体 |
4.1.3 抽象逆反的手法 |
4.2 建筑通感的叙事组织策略 |
4.2.1 通感与空间叙事 |
4.2.2 建筑空间叙事的空间与时间 |
4.2.3 建筑空间叙事结构的确定 |
4.2.4 建筑空间叙事的节奏 |
4.3 建筑通感的场景营造策略 |
4.3.1 场景的概念 |
4.3.2 场景的作用 |
4.3.3 营造的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建筑通感的启示 |
5.2 建筑通感的回归 |
5.3 建筑通感的培养 |
5.4 建筑通感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在读期间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在读期间参加工程实践小结 |
致谢 |
(7)建筑现象学观念下的建筑创作策略与方法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现象学观念 |
1.2.2 建筑创作策略 |
1.2.3 当代建筑创作实例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1.3.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现象学到建筑现象学 |
2.1 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想 |
2.1.1 现象学概述 |
2.1.2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
2.1.3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
2.2 建筑学与现象学的关系 |
2.2.1 建筑学与现象学的学科关系 |
2.2.2 现象学与建筑学的师承关系 |
2.3 建筑现象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
2.3.1 建筑场所现象学——受海德格尔“此在”影响的建筑现象学理论 |
2.3.2 建筑知觉现象学——受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影响的建筑现象学理论 |
2.3.3 在其他方面进行建筑现象学探索的建筑师和学者 |
3. 建筑现象学基本理论 |
3.1 建筑场所现象学 |
3.1.1 基本理论概述 |
3.1.2 场所结构 |
3.1.3 场所精神 |
3.1.4 “住家”的营造 |
3.2 建筑知觉现象学 |
3.2.1 知觉的概念 |
3.2.2 建筑体验 |
3.2.3 建筑知觉—体验建筑的五种知觉系统 |
3.3 场所体验——筑场所现象学与知觉现象学的综合思考 |
4 建筑现象学观念指导下的创作策略探讨 |
4.1 建筑情境与氛围的营造 |
4.1.1 材料语言 |
4.1.2 细部 |
4.1.3 光与影 |
4.2 时间·寂静·孤独的体验 |
4.2.1 时间的体验 |
4.2.2 寂静与孤独的体验 |
4.2.3 建筑中的“神性” |
4.3 运用建筑现象学观念对具体建筑设计的指导与分析 |
4.3.1 建筑现象学观念对具体建筑设计的指导 |
4.3.2 建筑现象学观念对建筑实例的描述性分析 |
4.4 建筑与历史、文化与地域的思考 |
4.4.1 建筑现象学观念下的建筑历史、文化和地域 |
4.4.2 过去与现在,地域、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现状的思考 |
5.2 对建筑现象学的期许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似者如斯 ——建筑空间“像”与“象”意识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意识 |
1.1.2 空间意识 |
1.1.3 建筑学在“JingXiang”中成长 |
1.2 论文研究范围 |
1.2.1 玻璃发展 |
1.2.2 要素发展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关于空间意识的国外研究 |
1.3.2 关于空间意识的国内研究 |
1.4 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 |
1.5 理论基础 |
1.5.1 唯物论 |
1.5.2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 |
1.5.3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
1.5.4 鲁道夫·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 |
1.5.5 老子的“有无相生” |
1.6 论文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镜入 |
2.1 木石之争 |
2.1.1 线索 |
2.1.2 镜入 |
2.2 玻璃媒介 |
2.2.1 空间意识引论 |
2.2.2 镜像理论与理解媒介 |
2.2.3 异质同构 |
2.3 玻璃发展阶段 |
2.3.1 玻璃器皿阶段 |
2.3.2 玻璃窗、镜子阶段 |
2.3.3 透镜阶段 |
2.3.4 镜头阶段 |
2.3.5 光纤阶段 |
2.4 成像模式与空间模式 |
2.4.1 建筑物-眼睛-原像 |
2.4.2 建筑物-玻璃-虚像 |
2.4.3 建筑物-透镜-实像 |
2.4.4 建筑物-镜头-影像 |
2.4.5 建筑物-光纤-拟像 |
第三章 建筑镜像学说 |
3.1 原像空间 |
3.1.1 原始直觉与身体图式 |
3.1.2 视点在场与心智地图 |
3.1.3 纯粹原型与空间操作 |
3.2 视像空间 |
3.2.1 投射意识与轴线延伸 |
3.2.2 视点锚固与真实谎言 |
3.2.3 轴线组构与空间操作 |
3.3 镜像空间 |
3.3.1 抽象逻辑与物像转译 |
3.3.2 视点消隐与轴测空间 |
3.3.3 水平均质与空间操作 |
3.4 影像空间 |
3.4.1 时空意识与拼贴体验 |
3.4.2 视点异化与电影空间 |
3.4.3 影像逻辑与空间操作 |
3.5 拟像空间 |
3.5.1 资本消费与媒体建筑 |
3.5.2 视点假器与远程在场 |
3.5.3 拟像逻辑与空间操作 |
3.6 猜想 |
第四章 物镜天择似者生存 |
4.1 当代建筑生存法则 |
4.1.1 差异生存 |
4.1.2 似者生存 |
4.2 像与象的能指所指 |
4.2.1 文化差异 |
4.2.2 土里土气 |
4.3 像与象的视点位移 |
4.3.1 陶土基础 |
4.3.2 视点旅程 |
4.4 像与象的价值取向 |
4.4.1 象道 |
4.4.2 像道 |
4.5 像与象“之间” |
4.5.1 变色龙 |
4.5.2 像象竞合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师的镜像危机 |
5.1 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
5.1.1 1979—1986初期定位 |
5.1.2 1986—1990文化反思 |
5.1.3 1990—1994多元探索 |
5.1.4 1994—1999走向整合 |
5.1.5 1999—至今 |
5.2 建筑师的多重属性 |
5.2.1 西方建筑师的多重属性 |
5.2.2 东方建筑师的多重属性 |
5.2.3 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多重属性 |
5.3 盗梦空间 |
5.3.1 奠基 |
5.3.2 植入 |
5.4 镜像危机 |
5.4.1 他者镜像 |
5.4.2 镜像事件 |
5.4.3 镜像实践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建筑师的竟象机遇 |
6.1 从“像”到“象” |
6.1.1 马清运 |
6.1.2 张永和 |
6.1.3 刘家琨 |
6.1.4 王澍 |
6.2 从“镜”到“竟” |
6.2.1 象的升天 |
6.2.2 普利策奖带来了什么? |
6.2.3 象的遗产 |
结语 陶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参与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 |
(9)建筑原型理论研究及应用 ——以院落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及附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盲目跟风严重,只重其表而不得精髓 |
1.1.2 当代中国城市设计普遍较为粗糙,城市空间质量低下 |
1.1.3 传统院落是中国古建筑精髓,意义深远却面临着消失的困境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解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原型文献综述 |
1.3.2 院落文献综述 |
1.3.3 文献总结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用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原型理论于其它领域 |
2.1.1 哲学领域——“原型”溯源 |
2.1.2 人类学领域——“原型”意象的源头 |
2.1.3 心理学领域——“原型”存在的原因 |
2.1.4 文学领域——“原型”的发展与落地 |
2.1.5 语言学——“原型范畴”的分支研究 |
2.1.6 计算机相关领域——“原型——模型” |
2.2 原型理论于建筑领域 |
2.2.1 建筑“原型”溯源 |
2.2.2 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 |
2.2.3 朱文一建筑原型研究 |
2.2.4 张毓峰建筑原型研究 |
2.2.5 其它建筑原型研究 |
2.3 其它相关理论 |
2.3.1 结构主义理论 |
2.3.2 生物学进化理论 |
2.4 本章小节 |
3 建筑原型及研究方法建构 |
3.1 建筑原型的相关概念解析 |
3.1.1 建筑原型 |
3.1.2 其它相关概念 |
3.2 原型在建筑中的运作方式 |
3.2.1 建筑自身的“存活” |
3.2.2 建筑原型的“基因” |
3.2.3 建筑原型的“进化” |
3.3 建筑原型的研究方法建构 |
3.3.1 建筑原型研究内容及方法 |
3.3.2 建筑原型的静态研究 |
3.3.3 建筑原型的动态研究 |
3.4 本章小节 |
4 建筑原型的应用 |
4.1 “原型”的辩证思维 |
4.1.1 本质出发的思考角度 |
4.1.2 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 |
4.1.3 建筑创作和评论基础 |
4.2 “原型”的建筑创作 |
4.2.1 原型创作应用方向及思路 |
4.2.2 引导项目方向的原型创作 |
4.2.3 继承历史精神的原型创作 |
4.2.4 坚持创新思路的原型创作 |
4.3 “原型”的建筑评论 |
4.3.1 原型的建筑评论视角 |
4.3.2 原型的建筑评论方法 |
4.4 本章小节 |
5 以院落为例的建筑原型研究 |
5.1 历时性溯源研究 |
5.1.1 “溯源”历史概述 |
5.1.2 “溯源”静态研究 |
5.1.3 “溯源”动态研究 |
5.2 历时性发展研究 |
5.2.1 “发展”历史概述 |
5.2.2 “发展”静态研究 |
5.2.3 “发展”动态研究 |
5.3 共时性同原型异事物研究 |
5.3.1 “边界”原型 |
5.3.2 “轴线”亚原型 |
5.3.3 “序列”亚原型 |
5.4 共时性同事物异原型研究 |
5.4.1 中国古今院落对比研究 |
5.4.2 中西方古建筑对比研究 |
5.5 本章小节 |
6 以院落为例的建筑原型应用 |
6.1 “院落”原型的辩证思维 |
6.1.1 院落原型研究结论 |
6.1.2 院落原型创作要点 |
6.2 “院落”原型的建筑创作 |
6.2.1 继承历史精神的院落创作 |
6.2.2 坚持创新思路的院落创作 |
6.3 “院落”原型的建筑评论 |
6.3.1 院落原型评论案例一 |
6.3.2 院落原型评论案例二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全球化与地域化的背景 |
1.1.2 地域性表达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 |
1.1.3 当代中国地域性建筑思潮简述 |
1.1.4 闽南地域建筑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域要素分析 |
2.1 地域性的相关概念 |
2.2 地域自然要素分析 |
2.2.1 气候要素 |
2.2.2 自然地貌 |
2.2.3 自然资源 |
2.3 建筑地域性的人文要素 |
2.3.1 社会政治 |
2.3.2 宗教 |
2.3.3 民俗 |
2.3.4 社会心理 |
2.4 建筑地域性中的经济技术要素 |
2.5 闽南地区的气候特征 |
2.6 闽南人文概况 |
2.7 闽南建筑的地域性总结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气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
3.1 自然的关照——气候适应,地域体现 |
3.1.1 自然气候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共同点 |
3.2 基于气候关注的地域性表达倾向 |
3.3 相似案例分析----两种主要表达倾向 |
3.4 闽南建筑对自然气候的呼应 |
3.5 基于自然气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形式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
4.1 形式的源流关系 |
4.1.1 传统思维与现代艺术 |
4.1.2 形式为文化的显现载体 |
4.1.3 建筑形式地域性表达的源流关系 |
4.2 基于形式分析的当代建筑地域性的表达研究 |
4.2.1 驯质异化 |
4.2.2 “异质驯化”的心理转换 |
4.3 案例分析 |
4.4 基于形式分析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 |
4.4.1 闽南建筑形式地域性特征分析 |
4.4.2 闽南建筑地域性形式表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空间形态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
5.1 空间——建筑地域性场所精神 |
5.2 基于空间形态的地域性表达 |
5.2.1 空间原型的发现及再用 |
5.2.2 行为秩序的组合 |
5.2.3 感受空间,整体体验 |
5.3 案例分析 |
5.4 闽南建筑空间形态的地域性分析 |
5.4.1 闽南传统空间形态的成因 |
5.5 基于空间形态的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
5.5.1 基于空间形态闽南地域性的表达 |
5.6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基于技术与材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
6.1 技术对地域性表达的影响 |
6.1.1 传统技术的回归与技术的发展 |
6.1.2 高科技与地域化 |
6.1.3 适宜技术在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中的选择 |
6.2 材料对建筑地域性的表达 |
6.2.1 传统建筑材料地域性表达分析 |
6.2.2 现代建筑材料对地域性表达分析 |
6.3 材料地域表达的趋向分析 |
6.4 案例分析 |
6.5 闽南建筑材料及工艺地域性分析 |
6.5.1 闽南传统建材及工艺地域性分析 |
6.5.2 闽南传统建材地域性特点 |
6.6 基于新材料与工艺的闽南地域性表达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理论探索 |
7.1“原型 现行 的建筑地域性的表达模式 |
7.1.1 以分析为创作的基础——探求建筑地域性的“原型” |
7.1.2 以综合为智慧的体现----拓展建筑地域性的“现行” |
7.1.3 判断决定创作的前进方向----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现行”价值 |
7.2 建筑对环境的地域性表达的系统层次及整体性关照 |
7.2.1 建筑环境系统的层次理解 |
7.2.2 建筑对环境地域性的层次关照 |
7.3 建筑对环境的地域性表达的整体性把握 |
7.3.1 关注地域性 |
7.3.2 文化提升 |
7.3.3 现代手段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探索 |
8.1 传统,地域,时代——厦门大学嘉庚楼群设计 |
8.2 建筑创作 |
8.2.1 校园总体关系:控制与协调 |
8.2.2 楼群组合:“一主四从” |
8.2.3 空间组织:限定与联通 |
8.2.4 建筑语言:传统与现代 |
8.2.5 内外统一:形式与内容 |
8.3 地域,环境,场所——厦门大学图书馆改造工程 |
8.3.1 介入环境的分析 |
8.3.2 建筑的具体处理 |
8.4 新地域的表达——厦门接待站方案设计 |
8.5 双风塔——厦门翔安隧道建设展示馆及通风塔设计 |
8.6 都市渔火——深圳市梅沙海滨步道墩洲岛节点设计 |
8.7 厦门南洋学院图书馆设计-----地域的场所 |
8.8 福建泰宁大金湖旅游区石谷半岛旅游服务中心 |
8.9 地域生态——德化生态博物馆设计 |
8.10 器 —意的结合——古玩城设计 |
8.11 厦门南洋学院学生活动中心 |
8.12 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系统理论与建筑(整理制表:马铭远) |
附录2:非线性科学与建筑(整理制表:马铭远) |
附录3:模糊与建筑(整理制表:马铭远) |
附录4:类型学等相关理论(整理制表:吕珩) |
附录5:参考文献 |
附录6:早期西方建筑的意义(整理制表:吕珩) |
附录7:形与文化的表现:2010 世博会国家馆分析(整理制图:马铭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原始思维与建筑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从设计草图看阿尔托的建筑创作构思和表达——以玛利亚别墅为例[J]. 石佳惠,胡振宇,奚旺. 建筑与文化, 2020(06)
- [3]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4]明清北京天坛建筑中皇权象征的研究[D]. 李丽丽. 黑龙江大学, 2019
- [5]原始思维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J]. 姜汇泳,何金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6]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D]. 来嘉隆. 东南大学, 2017(11)
- [7]建筑现象学观念下的建筑创作策略与方法探研[D]. 张丽娜. 郑州大学, 2013(11)
- [8]似者如斯 ——建筑空间“像”与“象”意识引论[D]. 王琨.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1)
- [9]建筑原型理论研究及应用 ——以院落建筑为例[D]. 刘琪瑶. 重庆大学, 2012(03)
- [10]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 王绍森.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