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闻一江[1](2021)在《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垂直屏障力学特性和理化性质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是污染场地管控的重要垂直屏障形式,其强度和渗透性是评价垂直屏障好坏的重要参数。由于塑性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水化产物的不同,会引起土体孔隙结构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其强度和渗透性。有学者提出水化产物的改变会引起塑性混凝土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和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的变化,并发现无污染物作用下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强度和渗透性)与理化性质指标(pH值和电导率)存在一定的关联。同时,考虑污染场地中重金属铅离子污染普遍存在,铅离子会对塑性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塑性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但目前,重金属铅离子作用下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和理化性质指标如何变化,以及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和理化性质指标之间关联的影响尚待研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砂、水泥、去离子水、河北膨润土以及氯化铅晶体组成的塑性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不同铅离子浓度、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条件下塑性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同时测定了相应条件下塑性混凝土的pH值和电导率。明确了铅离子浓度对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和理化性质指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分析了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和理化性质指标之间关联的影响,最后,发现并建立了不同铅离子浓度作用下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与理化性质指标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污染场地垂直屏障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力学特性:在不同铅离子浓度、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条件下,开展了塑性混凝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柔性壁渗透仪试验,可以发现,塑性混凝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加而增大,渗透系数随着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加,塑性混凝土强度逐渐减小,渗透系数逐渐增大。(2)理化性质:在不同铅离子浓度、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条件下,开展了塑性混凝土 pH值和电导率测定,可以发现塑性混凝土 pH值以及电导率随着水泥掺量的上升而上升,随着龄期的增加先增后减,随着铅离子含量的增加,pH值下降,电导率上升,变化幅度随着铅离子含量的上升而增加,随着水泥掺量的上升而减小。(3)理化性质分析:pH值和电导率分别随养护龄期呈现4段。第一阶段(0~3天):水泥与水接触后,发生溶解,矿物中的碱离子、钙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不断释放到水溶液中,离子浓度上升,pH和电导率增加。第二阶段(3~7天):消耗这些离子形成钙矾石、C-S-H凝胶、Pb-CSH凝胶和Ca(OH)2和Pb(OH)2等稳定化合物,并且碳化反应不断进行,Ca(OH)2和Pb(OH)2不断消耗,pH值和电导率不断减小。第三阶段(7~14天):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C-S-H凝胶和Pb-CSH凝胶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导致水化速率降低,离子析出速率减缓,pH值和电导率继续减小。第四阶段(14~28天):随着水化的进一步进行,颗粒表面的保护膜破裂,水化速度加快,从而导致pH和电导率进一步降低。(4)理化性质对力学性质的影响:pH值和电导率可以综合反映塑性混凝土产物种类和水化反应程度,对于不同配合比和养护龄期条件下,塑性混凝土 pH值和强度、渗透系数均呈现三个阶段,并且随着铅离子浓度的上升,pH值范围不断的左移。同时,每个阶段下塑性混凝土电导率与强度和渗透系数均分别可以采用函数的形式进行表达。
孙逢涛[2](2020)在《再生粗骨料塑性混凝土在红花尔基坝基防渗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生产活动日益增多,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加,其中废弃混凝土居多。废弃混凝土处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将其回收制成再生粗骨料是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其配制塑性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但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本文开展了再生粗骨料塑性混凝土在单轴应力和三轴应力下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某坝基其防渗墙的受力及渗流特征。开展了5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80%、100%)对塑性混凝土单轴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升高,再生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峰值应变、最大体应变逐渐变大;再生塑性混凝土的应力-(体)应变曲线逐渐向外延展。在取代率小于50%时,再生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峰值应变、最大体应变数值变化较小,在取代率大于50%后,取代率对其各数值影响情况较大。开展了原生塑性混凝土、再生塑性混凝土在4种循环加载模式下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单轴单调加载结果,表明再生塑性混凝土在循环加载模式下强度略低于单轴单调加载时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中的滞回环面积随着循环加载中最大应力的增大而变大。开展了再生粗骨料塑性混凝土、原生塑性混凝土在三轴加载下应力-(体)应变曲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侧压相等的常规三轴试验中,再生塑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峰值应变、最大体应变均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变大,且其强度与围压关系符合库伦破坏准则。再生塑性混凝土粘聚力低于原生塑性混凝土,其内摩擦角与原生塑性混凝土的值相差不大,并拟合了再生塑性混凝土的本构方程。在侧压不等的真三轴试验条件下,当第二主应力一定时,随着第三主应力的增大,再生塑性混凝土的第一主应力、峰值应变、最大体应变逐渐增加。建立了在三轴应力下再生塑性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再生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内蒙古红花尔基坝基防渗墙的受力及渗透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地降低墙体周边的应力和土体的变形量,协调防渗墙与周围岩土体的变形,同时有效的降低坝体的总水头、孔隙水压力、水力坡降等参数,达到更好的防渗截流效果。
王振权[3](2020)在《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细观疲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维修工程采用早强和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时,由于修补材料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流动性大导致后期强度增长较慢及收缩增大,进而引起疲劳性能降低。因此本文从配合比设计、力学性能、疲劳性能、细微观结构以及仿真模拟方面研究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配合比,通过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等指标,确定了混凝土最佳配合比为:水胶比0.32、硅灰掺量0.05(5%),砂率0.38;在养护龄期为12h、3d、7d、28d轴心抗压强度实测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分别是 0.72、0.77、0.77、0.76。其次,通过测试不同环境条件下(标准养护、冻融循环、温度交替、干湿作用)养护的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作用下混凝土所受应力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建立了失效概率为0.05、0.1、0.2、0.3、0.4、0.5的不同环境作用下双对数疲劳方程,获得了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在不同环境及不同应力水平的疲劳寿命衰减规律。然后,采用电子显微镜(SEM)及工业CT测试了四种不同双场耦合作用后的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孔隙及裂纹演变,可得混凝土疲劳损伤程度为:冻融循环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温度交替与疲劳荷载作用>干湿作用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标准养护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初步获得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与微观结构关系规律。最后,为了深入研究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采用颗粒流(Partical Flow Code)软件模仿真模拟疲劳试验全过程,疲劳裂缝主要在小梁模型下部两辊轴处及跨中部位的加载线区域,裂缝沿模型中集料和砂浆的接触界面区域由底部向上部扩展,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对离散元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与修正。
张帅[4](2019)在《加载速率及围压对塑性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塑性混凝土具有低弹低强、防渗性能好的特点,同时能够适应地基变形且能与地基联合受力。但是,目前学者对塑性混凝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轴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等方面,受制于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对其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较少。但加深塑性混凝土三轴力学性能研究对提高塑性混凝土构筑物的安全性有一定作用,同时还可节省施工成本。因此,对塑性混凝土实际工程应用时的受力状态进行模拟,即进行塑性混凝土的三轴加载试验,研究不同加载速率及不同围压对塑性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遵循混凝土假定容重法的设计原则,经过反复试验,确定试验所用配合比。然后,通过对坍落度和扩散度进行试验检测,保证配制的塑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通过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特性研究,揭示配合比参数对其抗压强度及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动弹模试验,分析配合比参数对塑性混凝土动弹模的影响规律。最后,运用大型粗粒土动静三轴试验仪,研究不同加载速率及不同围压情况下,塑性混凝土动强度、峰值应变和应力—应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动弹模随着砂率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水胶比及膨润土掺率的增大均会导致动弹模的减小。(2)当有0.4MPa围压存在时,对强度在5.0MPa以内的塑性混凝土,其强度及峰值应变对小加载速率更为敏感;对于强度在6.0MPa以上的塑性混凝土,其强度对大加载速率更为敏感,加载速率在400N/s—1200N/s的范围内对峰值应变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应力—应变曲线斜率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也有小幅的增加,曲线的下降段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下降的幅度更大,即破坏更加迅速。(3)塑性混凝土的动强度与围压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围压对动强度的影响相比于加载速率更为明显;在同一配合比时,塑性混凝土的强度相对增长率△σ/0.4随着围压的不断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减小幅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在同一围压作用下,强度高的塑性混凝土强度相对增长率会随着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无论配合比相同与否,峰值应变均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不同配合比时,峰值应变的增长幅度随着水胶比的减小而减小。本文运用试验手段研究塑性混凝土的动强度和应力应变特性,试验时的受力状态与塑性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受力情况相符合,为塑性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鲍晓煜[5](2019)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原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塑性混凝土是指采用膨润土(或黏土)、粉煤灰等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配制成的一种防渗墙体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与地基保持变形协调的能力和抗渗性能,塑性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自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投入使用以来,国内外针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方面上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目前,我国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尚无具体规范可循,塑性混凝土在龄期预测和强度指标转换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滞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围堰现场工况,提出防渗材料的相关性能指标要求,参照以往相关工程经验,采用工程类比法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试验,并测定各组配合比基本性能,选择最优配合比。(2)对满足标准的最优配合比试样进行了渗透和三轴试验,针对渗透试验结果分析了龄期对渗透系数的影响;针对三轴试验成果探讨了塑性混凝土强度参数和破坏形状相关问题,并分析了龄期对塑性混凝土三轴抗压强度影响规律。(3)通过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水泥用量、黏土用量和膨润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主要包括坍落度和扩散度)、强度、弹模和模强比的影响。(4)通过66个塑性混凝土150mm×150mm×150mm立方体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66个Φ150mm×300mm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黏土用量和膨润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模强比的影响因素。(5)通过66个150mm×150mm×150mm立方体试件7天、28天和90天龄期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分析龄期对塑性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拟合出塑性混凝土7d~28d~90d的强度随龄期变化的关系式。(6)通过22组配合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圆柱体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得出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圆柱体抗压强度之间关系,建立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圆柱体抗压强度关系式。
王协群,鲍晓煜[6](2019)在《单掺黏土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针对设计方提供的塑性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采用工程类比法,设计了22组配合比进行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以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三轴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为评价指标,着重研究了单掺黏土条件下塑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原材料、龄期对塑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黏土的配合比方案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当黏土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小于80 kg/m3)时,塑性混凝土强度随着黏土含量增加而减小,弹性模量随着黏土含量增加而增大。当黏土含量高于80 kg/m3后,黏土含量继续增加,塑性混凝土强度变化不明显,弹性模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塑性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水泥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与膨润土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在三轴围压条件下,两组优选配合比90 d龄期相对28 d龄期抗压强度平均增长19%;90 d龄期渗透系数相对28 d龄期渗透系数有所减小。
侯新月[7](2017)在《煤矸石替代粗骨料的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渗透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煤矸石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废料之一,建筑材料领域,煤矸石作为混凝土骨料,具有强度低、易风化的缺点,而防渗墙用塑性混凝土其对强度要求低,可以考虑用煤矸石替代其粗骨料部分。本项目主旨是在保证塑性混凝土本身特性的下,将煤矸石引入塑性混凝土,并成为其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降低塑性混凝土的成本更能消耗部分工业废料煤矸石。项目主要研究煤矸石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力学性能、渗透性能而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黑龙江省内不同地区煤矸石性能的研究分析可知煤矸石是一种材质本身强度低,密实度差,内部结构不够稳定的材料。用该材料不足以作为普通混凝土的粗骨料,但作为塑性混凝土的粗骨料,还是具有一定的可控范围的。评价煤矸石性能可以主要考虑表观密度、压碎值、软弱颗粒含量、10min、24h吸水率这几个指标。在对煤矸石塑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渗透性能研究可知,增大煤矸石用量会导致煤矸石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降低但并不影响弹性模量,严重影响煤矸石塑性混凝土的渗透性;在对煤矸石塑性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中可知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的用量,可以有效改善煤矸石塑性混凝土的力学型能与渗透性能,可在一定程度补偿因为煤矸石给煤矸石塑性混凝土带来的力学性能与抗渗透性能的损失;在测定塑性混凝土渗透系数试验时,使用中型渗透仪测得数据要远远大于混凝土抗渗仪测得的数据,但两种试验方法的数据变化趋势一致。通过上述研究可知用通过配合比优化是可以采用煤矸石作为防渗墙用塑性混凝土粗骨料部分,并且能够保证其力学性能与渗透性能。
陈晓松,陈文杰,吴子斌[8](2017)在《掺石渣粉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塑性混凝土因其弹模低、变形大、能很好的适应地基沉降等优点,已成为防渗墙施工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出于现场现有资源利用及控制成本的需求,在进行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将原本的石子及河沙材料用石渣粉取代,通过注水试验等现场防渗效果检测,明确了在砂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膨润土的掺量,可以有效提高防渗墙的抗渗性,而其强度只会受较小的影响,能够满足工程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由此证实了石渣粉作为塑性混凝土骨料的可行性。
刘璐璐[9](2016)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塑性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试验设计了10组配合比,并以此为基础浇筑尺寸分别为Φ×H=150mm×300mm、B×B×H=100mm×100mm×100mm和150mm×150mm×300mm的圆柱体和棱柱体试件247个,分别开展了单调荷载作用和循环荷载作用下单轴无侧限抗压试验。试验研究了塑性混凝土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试件破坏过程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特性等力学性能,得到了不同配合比、不同试件形状下以及不同循环次数下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规律,归纳总结出了塑性混凝土的破坏规律;基于国内外普通混凝土、塑性混凝土、土体常用本构模型以及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试验数据,充分考虑单轴无侧限状态初始压缩段反弯特点,采用数值拟合方法尝试不同的模型后,得到了其上升段可采用Boltzmann模型、下降段可采用Logistic模型并进行必要的变换后,可较好反应单轴无侧限受压过程的应力应变特点;采用指数函数模型拟合了循环段中加载段和卸载段曲线,可较好反应循环过程中曲线的应力应变特点。
张胜强,杨磊,李佳伟,曾力,欧阳小平[10](2016)在《掺石渣粉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塑性混凝土弹模低、变形大,其能较好地适应地基沉降,因而在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陆丰核电厂围堰防渗工程中,为了充分利用现场资源,降低工程成本,拟采用石渣粉代替部分或全部石子和河沙进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配合比设计。通过塑性混凝土性能试验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注水试验和孔内摄像对配合比方案的现场防渗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膨润土掺量的增加,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抗渗性能大幅提高,强度只存在小幅度降低,满足工程对塑性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且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成墙质量完好。这验证了石渣粉作为骨料的配合比方案的可行性。
二、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垂直屏障力学特性和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污染场地及阻控方法 |
1.1.2 垂直阻隔技术 |
1.1.3 塑性混凝土防污屏障的应用 |
1.2 研究现状 |
1.2.1 塑性混凝土强度特性方面研究 |
1.2.2 塑性混凝土渗透性方面研究 |
1.2.3 理化性质对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
1.2.4 重金属对混凝土的影响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制样与养护 |
2.3.1 制样 |
2.3.2 养护 |
2.4 试验方法 |
2.4.1 强度试验 |
2.4.2 渗透试验 |
2.4.3 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 |
2.4.4 无污染塑性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 |
2.4.5 无污染塑性混凝土pH值和电导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强度/渗透性/pH值/电导率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 |
3.2.1 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 |
3.2.2 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研究 |
3.3 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 |
3.3.1 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pH值的影响研究 |
3.3.2 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电导率的影响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化性质与塑性混凝土强度、渗透性的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析塑性混凝土pH值和电导率变化的原因 |
4.3 塑性混凝土pH值和电导率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
4.3.1 塑性混凝土pH值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
4.3.2 塑性混凝土电导率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
4.4 塑性混凝土pH值和电导率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
4.4.1 塑性混凝土pH值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
4.4.2 塑性混凝土电导率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再生粗骨料塑性混凝土在红花尔基坝基防渗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塑性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试验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与数据采集 |
2.2.1 试验仪器 |
2.2.2 数据采集 |
2.3 试验设计 |
2.3.1 配合比设计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拌和物的性能 |
3.单轴应力下再生粗骨料塑性混凝土性能 |
3.1 概述 |
3.2 单轴单调加载下再生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 |
3.2.1 试验概况 |
3.2.2 破坏特征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单轴循环加载下再生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 |
3.3.1 试验概况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4.三轴应力下再生粗骨料塑性混凝土性能 |
4.1 概述 |
4.2 常规三轴应力下再生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 |
4.2.1 试验概况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2.3 常规三轴应力下再生塑性混凝土本构关系 |
4.3 真三轴应力下再生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 |
4.3.1 试验概况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三轴应力下再生塑性混凝土破坏准则 |
5.再生塑性混凝土在红花尔基坝基防渗墙中的有限元分析 |
5.1 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基本情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地形地貌 |
5.1.3 地层岩性 |
5.1.4 水文地质 |
5.2 计算模型 |
5.3 材料参数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渗流分析 |
5.4.2 应力、应变分析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细观疲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1.2.2 离散单元法研究混凝土现状 |
1.3 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分析 |
2.2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
2.3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4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研究 |
2.5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研究 |
2.6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
3.1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分析 |
3.1.1 试验参数分析 |
3.1.2 环境因素设定 |
3.2 标准养护下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
3.3 冻融作用下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
3.4 温度交替下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
3.5 干湿循环下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
3.6 不同环境因素对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 |
3.7 不同失效概率下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的疲劳寿命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细微观结构研究 |
4.1 试样的制备 |
4.2 混凝土细微观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
4.2.1 混凝土细微观疲劳破坏特性 |
4.2.2 混凝土细微观疲劳破坏机理分析 |
4.3 双场耦合作用状态下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
4.4 不同应力水平疲劳荷载与标准养护下混凝土微结构分析 |
4.5 混凝土细观结构二维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疲劳仿真模拟 |
5.1 离散元PFC计算理论 |
5.1.1 颗粒流法的基本理论 |
5.1.2 混凝土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的关系 |
5.1.3 颗粒流法的计算方程 |
5.2 颗粒流法接触本构模型 |
5.3 混凝土细观参数选取 |
5.4 疲劳虚拟试件的建立 |
5.4.1 颗粒生成 |
5.4.2 墙体 |
5.4.3 模型伺服加载 |
5.5 虚拟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5.6 虚拟疲劳试验结果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加载速率及围压对塑性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塑性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概述 |
2.2 配合比设计原理 |
2.3 试验所需材料及仪器 |
2.3.1 试验所需材料 |
2.3.2 试验仪器 |
2.4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2.5 本章小结 |
3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依据 |
3.3 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及影响分析 |
3.3.1 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
3.3.2 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方法 |
3.3.3 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分析 |
3.4 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特性研究 |
3.4.1 试验概况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4.3 水胶比对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
3.4.4 膨润土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
3.4.5 砂率对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
3.5 塑性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 |
3.5.1 塑性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测试方法 |
3.5.2 塑性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三轴应力下塑性混凝土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验步骤 |
4.3 试验主要设备 |
4.4 加载速率对塑性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1 试验概况 |
4.4.2 加载速率对塑性混凝土动强度的影响分析 |
4.4.3 加载速率对塑性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分析 |
4.5 围压对塑性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
4.5.1 试验概况 |
4.5.2 围压对塑性混凝土动强度的影响分析 |
4.5.3 围压对塑性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原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塑性混凝土的产生背景 |
1.2 塑性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2.1 试验仪器介绍 |
2.1.1 YE-600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
2.2 试验方法论述 |
2.2.1 坍落度和扩展度测试方法 |
2.2.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2.3 圆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
2.3 优选配合比标准 |
2.4 原材料及其性质 |
2.4.1 水泥 |
2.4.2 黏土、膨润土 |
2.4.3 骨料 |
2.4.4 减水剂 |
2.5 配合比设计试验 |
2.5.1 拌合物性能 |
2.5.2 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测试结果 |
2.6 优选配合比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优选配合比试样的渗透和三轴试验 |
3.1 优选配合比的渗透试验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结果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优选配合比试样的三轴试验 |
3.2.1 试验仪器介绍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2.3 试验结果 |
3.2.4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塑性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1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1.1 水泥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 |
4.1.2 黏土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 |
4.1.3 膨润土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 |
4.2 塑性混凝土强度关系研究 |
4.2.1 水泥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强度影响 |
4.2.2 黏土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强度影响 |
4.2.3 膨润土对塑性混凝土强度影响 |
4.2.4 龄期对塑性混凝土强度影响 |
4.2.5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圆柱体抗压强度关系研究 |
4.3 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因素研究 |
4.3.1 水泥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 |
4.3.2 黏土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 |
4.3.3 膨润土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 |
4.3.4 龄期对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 |
4.4 塑性混凝土模强比影响因素 |
4.4.1 水泥含量对塑性混凝土模强比的影响 |
4.4.2 黏土含量对塑性混凝土模强比的影响 |
4.4.3 膨润土含量对塑性混凝土模强比的影响 |
4.4.4 龄期对塑性混凝土模强比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6)单掺黏土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配合比设计试验 |
1.1 试验所用原材料 |
1.2 配合比设计 |
1.3 试验结果 |
2 三轴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无侧限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3.1.1 水泥含量的影响 |
3.1.2 黏土含量影响 |
3.1.3 膨润土含量的影响 |
3.2 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3.2.1 龄期对三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2 围压对三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4 结论 |
(7)煤矸石替代粗骨料的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渗透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塑性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合理利用煤矸石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煤矸石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 |
2.1 塑性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
2.2 原材料品质要求 |
2.3 塑性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
2.4 煤矸石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3.1 煤矸石的性能测试 |
3.2 试验用原材料的性能测试 |
3.3 试验方法 |
3.3.1 抗压强度 |
3.3.2 弹性模量 |
3.3.3 渗透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矸石塑性混凝土性能的分析 |
4.1 煤矸石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
4.1.1 煤矸石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
4.1.2 砂率与胶凝材料总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
4.2 煤矸石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的研究 |
4.2.1 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研究现状 |
4.2.2 煤矸石掺量影响规律分析 |
4.2.3 砂率与胶凝材料总量影响规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配合比设计方法及经济效益评价 |
5.1 煤矸石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5.2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掺石渣粉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述 |
2 原材料检测 |
2.1 水泥、膨润土 |
2.2 骨料 |
3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 现场试验 |
5 结论 |
(9)循环荷载作用下塑性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案 |
2.1 技术指标 |
2.2 试配方法 |
2.3 初始配合比 |
2.4 调试过程 |
2.4.1 材料性质 |
2.4.2 坍落度控制 |
2.4.3 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 |
2.5 试验方案 |
2.5.1 设计依据 |
2.5.2 试验方案 |
3 单调荷载作用下塑性混凝土抗压试验 |
3.1 抗压强度 |
3.1.1 计算方法 |
3.1.2 试验结果 |
3.1.3 结果分析 |
3.2 破坏过程 |
3.2.1 棱柱体试件 |
3.2.2 圆柱体试件 |
3.2.3 破坏现象分析 |
3.3 单轴无侧限抗压本构模型 |
3.3.1 应力应变曲线 |
3.3.2 本构模型 |
4 循环荷载下塑性混凝土抗压试验 |
4.1 抗压强度 |
4.1.1 试验结果 |
4.1.2 结果分析 |
4.2 循环段应力应变曲线特性分析 |
4.2.1 循环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全曲线 |
4.2.2 塑性变形特性分析 |
4.2.3 循环段曲线本构模型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掺石渣粉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工程简介 |
3 原材料检测 |
3. 1 水泥与膨润土 |
3. 2 骨料 |
4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5塑性混凝土性能试验及现场效果分析 |
5. 1 塑性混凝土性能试验 |
5. 2 现场试验 |
6 结论 |
四、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铅离子对塑性混凝土垂直屏障力学特性和理化性质影响研究[D]. 闻一江. 扬州大学, 2021(08)
- [2]再生粗骨料塑性混凝土在红花尔基坝基防渗墙中的应用研究[D]. 孙逢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超早强超塑性混凝土细观疲劳机制研究[D]. 王振权.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加载速率及围压对塑性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D]. 张帅.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原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 鲍晓煜.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单掺黏土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J]. 王协群,鲍晓煜. 水力发电学报, 2019(09)
- [7]煤矸石替代粗骨料的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渗透性能的研究[D]. 侯新月.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8]掺石渣粉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探讨[J]. 陈晓松,陈文杰,吴子斌. 江西建材, 2017(10)
- [9]循环荷载作用下塑性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 刘璐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10]掺石渣粉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J]. 张胜强,杨磊,李佳伟,曾力,欧阳小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5)
标签:煤矸石论文; 配合比论文; 混凝土配合比论文;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