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凉地区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纲要(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涵[1](2021)在《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我国民众日常生活常态化的重要选择。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以及追求更加丰富的休闲娱乐模式,使人们对于旅游有了新的理解和需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文旅融合便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2020年中共中央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推动文旅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国务院接连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体育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因此,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将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也顺应了国家提出的文旅融合战略方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平凉市体育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2)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优势(3)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机遇(4)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5)以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为例,分析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成功的案例经验(6)阐述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针对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归纳融合的优势及发现融合中的机遇,总结融合发展中面临的制约因素,结合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举办的成功经验,设计丝绸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养生旅游五条精品线路,搭建体育活动赛事、民俗文化活动、乡村旅游、冰雪旅游四个优质平台,打造赛事体育旅游+崆峒文化、养生体育旅游+皇甫谧文化、休闲体育旅游+大云寺西王母文化、红色体育旅游+成纪文化、生态体育旅游+梯田文化五个精品项目等相关对策;提出政府扶持,部门协作、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引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体育旅游发展、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推出特色旅游品牌,提升对外宣传推介等六条建议。本文为推动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促进平凉市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快速发展以及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田雅宁[2](2020)在《甘肃泾河流域考古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20年桑志华在庆阳发现中国第一批旧石器以来,甘肃泾河流域的考古工作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百年来考古活动的进展与学术研究的成果使得泾河流域的考古事业成为甘肃、乃至全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参考王辉《20世纪甘肃考古的回顾与展望》将甘肃泾河流域考古学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19-1949),诞生期(1950-1979)和发展期(1980-2011)三个阶段。考古活动方面,第一阶段以桑志华、美国福格艺术第二考察团的考古调查活动为中心。桑志华在庆阳地区的考古发现意味着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在开始,福格艺术第二考察团的考察活动预示着甘肃泾河流域石窟与佛教考古问题的展开。第二阶段,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数量增加,以常山下层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得以发掘、周汉唐代墓葬的大量发现与清理,北石窟寺的发现、泾川舍利石函的出土为随后的学术研究积累了资料。另外,田野考古方法与流程,从调查到勘探、再到布方,划分底层,实际清理,文物收集与整理等程序已经基本完备。第三阶段,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商周、两汉、唐代墓葬数量成倍增长。省文物部门对甘肃泾河流域的中小型石窟进行系统的考察与清理。此外,一些学者对战国秦长城、秦直道、历代古城遗址等重要历史遗迹进行学术性的考察。学术研究方面,第一阶段,伴随着第一批旧石器和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的首次发现,在国外学者的主导之下,做了初步的探讨。意味着中国旧石器研究的起源在甘肃泾河流域率先展开。第二阶段,主要的研究围绕着北石窟寺的展开,然由于发掘资料尚未公布,成果不多。主要是在介绍的基础之上,对北石窟寺的兴建背景与造像风格形成了初步的认识。第三阶段,学术研究成果丰富,主要形成了几个学术研究的重心,即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华夏文明的起源,泾河流域周人、周文化与中国早期国家政权的关系,以南、北石窟寺为代表的泾河流域石窟群与中国佛教的流传,魏晋隋唐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秦长城、秦直道及历代古城遗址等。
高宏[3](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毕彩霞[4](2019)在《平凉地区抗战研究(1937-1945年)》文中研究说明国民政府在中原大战后,不断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控。自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势力利用特务、汉奸,假借难民、学生等身份,不断向平凉地区渗透,从事间谍、离间民族关系等活动,企图分裂西北,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因此,防范日军特务,打击汉奸势力,始终是平凉地区抗战工作的重点。全面抗战期间(即1937—1945年),平凉地区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和金融业在民族存亡的时代困境下步履艰难地向前发展,一些新行业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随着新行业的出现、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政府对货物所征税目也是不断增多,税额与日俱增。此外,受战争影响通货膨胀问题不断严重,至1940年后经济日趋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平凉地区各族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懈努力:农工产品除供应军需物资外,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以供出口,换取外汇;为防范日军空袭和毒气战,平凉地区民众在地方政府指导下建设防空、防毒设施,学习防空、防毒常识;社会各界人士在平凉地区发动征兵宣传和募捐活动,平凉地区民众积极响应,参与民兵训练,参加献金运动;战时受经费所限,平凉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艰难,但全体师生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积极参与抗日,充分体现了当时全民抗日意识已深入人心。因此,平凉地区作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前沿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雪丽[5](2019)在《灵台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灵台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东南连接陕西省,是甘肃省的东大门,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古称“鹑孤”或“鹑觚”,是陕西省进入甘肃省的必经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灵台城变迁,梳理灵台城的演变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灵台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灵台县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商代为密须国。周代为密国属地。汉为鹑觚县地。晋为鹑觚、阴密二县地。隋大业初,分鹑觚地设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较好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为灵台城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建县以来,人口逐步增长,经济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灵台城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方便。最早的县城遗址是鹑觚城,县治在今邵寨塬。西魏大统中期,鹑觚县治自邵寨塬迁至今中台镇。唐天宝元年(742),改县名“鹑觚”为“灵台”。此后,县治没有搬迁,城址未曾改变。灵台城主城城墙最初是由土筑成的,由于战乱、水患等原因,后来不断修缮,直到万历年间才用砖包砌周围城垣。清代,灵台城内建筑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以灵台为中心,兼有县署、学宫、书院、寺观等一系列建筑物,城区平面格局基本完善。清初,由于连年战乱,灵台县人口大减。政治局势稳定以后,人口逐步增长。民国时期,灵台城内许多被损毁的建筑物都得到了修复或重建,城市平面布局趋于完善。民国后期,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灵台城人口有所增加。农业在灵台县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灵台县农作物品种多种多样,还有以油料作物为重点的各种经济作物。手工业方面,清代以前缺乏记载,主要根据出土文物来说明手工业生产情况。民国时期,灵台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工业发展举步维艰,无一户地方企业。商业方面,虽然本地人从商者不多,但是,灵台城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民族贸易的集散地,从“丝绸之路”到“茶马互市”,民族贸易十分活跃。民国二十年(1931)以后,修筑了很多道路,外商往来较多,县城商业有了起色。但是,大多数人仍然亦农亦商。文化方面,学宫、书院的修建,为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灵台县在历史上英才辈出,为灵台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宗教方面,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为主。民国以后,天主教、耶稣教的传入,丰富了灵台城的宗教信仰。此外,灵台城也修建了不少公益建筑,改善了贫困百姓的生存环境。新中国成立以后,灵台城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自然灾害频繁等原因,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大多被毁、被拆或改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文化,灵台县政府也在努力打造城市文化。这就需要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在了解灵台城变迁过程和历史文化以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共同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既要发展旅游业,也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尽可能协调好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路其首[6](2019)在《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文中认为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一定时期内西北地区人民水资源利用方式,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深化对该时期人民在水资源利用中体现的智慧与经验的理解,以更好地为现实提供借鉴。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地区,除少数山地之外,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及农业发展。明代西北地区比现在干冷,降水量比现在小。对水的利用除雨养农业区外则是灌溉区的形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将西北地区分为陕北高原、陇中盆地、渭河平原、宁夏平原、秦巴山地、河湟谷地等,各区内自然环境及地表径流不同。农业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地表水,其中以地表径流为主;地下水次之,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可作为地表径流的补充。灌溉是利用地表水最主要的方式,明代西北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灌溉工程及其建设方法,其工程特点是: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兴废较为频繁、军事性因素强、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灌溉工程有不同分类:以投资者分类,分为军事因素的灌溉工程、官民合修和民间自修三种;以引水方式分类,可分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两种。灌溉工程修建较高的花费、政治环境的不利、引水方式的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很深。一是灌溉面积的扩大。边地军镇卫所的屯田活动对耕地面积扩大起到很大作用,但并非水利建设的直接结果。其发展速率主要依靠地理环境及农业发展基础,还包括人口的增减。腹里地区耕地面积在明中后期出现增长,这与农业发展基础、灌溉工程中小型化、政策推行、种植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不同地区灌溉面积扩大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度也不同,并存在空间与时间差异。二是农业技术的选择。作物引进方面,旱地作物对种植结构改变作用有限,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小且零星分布,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资源利用对作物周期以及包括不同作物的轮作、间作在内的种植结构变化起了一定作用。农业生产工具多样,尤其以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水车、水磨、船磨的出现为代表,但只是在陇中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使用普遍;而以陇中砂田为代表的保水措施是一种创举,但二者更新费用较高。总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方面未取得重要突破。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态,并存在区域性差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肥力保持模式、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而肥力保持模式与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有一定交叉,水资源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区域性差异与水资源的区域性差异有紧密相关性,水资源的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总之,通过对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的探讨上,可供借鉴处是在工程技术创新、农业增产措施、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上,而不足之处则是水资源利用来源过于单一,水资源利用工具未广泛普及且技术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等。当今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仍有一些问题与历史相似,在今后用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努力达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李芳[7](2018)在《甘肃省计划生育政策与实践研究(1957-199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主要的人口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发展具有计划性调节作用,通过干预和影响该区域人口自然发展状态,以达到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甘肃省计生工作研究,进一步解了甘肃人口政策及人口发展历程,为甘肃省制定今后人口政策可提供相关依据,对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不同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特征,将其划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57—1970年)是甘肃省节制生育提出和计划生育停滞时期;第二阶段(1971—1978年)为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正式推行时期;第三阶段(1979—1985年)是甘肃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86—1990年)是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法制管理时期。通过梳理甘肃省计生工作的发展历史,考察了它在实际运作的相关推行手段、相应配套政策,分析了具体城乡、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政策的差异,以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从而得出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和流动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同时,从生育观念、新型生育文化、家庭结构和类型,以及人口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人口政策对甘肃社会的影响。根据甘肃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模式,分析其特点和主要成效,并根据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对甘肃省制定具体人口政策提出相应的思考。
张姣姣[8](2016)在《平凉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景名胜区内部大量的服务设施导致景区城市化现象严重,故形成了一类在景区边缘,以地域体验为特色的旅游服务综合项目。这类项目通常以村落小镇的空间形式出现,故名旅游服务型“小镇”。目前,旅游服务型“小镇”建设方兴未艾,但盲目跟风的建设,导致旅游模式单一重复、缺乏地域特色,破坏了景区外围的自然风貌。本文试图以平凉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实际案例为例,从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设计方面的研究,来探讨并解决这一问题,并为后阶段建筑与景观的设计提供依据。论文先从旅游服务型“小镇”发展及相关案例调研入手,结合平凉总体规划理念及本案前期分析,对项目进行定位,认为旅游服务型“小镇”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旅游服务项目,更是一个具有完善风景区服务结构、提升景区外围自然环境品质、丰富当地旅游模式的综合性项目,由此提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设计上的策略。然后通过三个章节,对“泾水旅游小镇”功能与空间形态进行具体的设计研究:功能构建方面,体现在功能的服务性、功能的混合化与功能的地域化三个方面;设计结合自然部分,从基地自然环境入手,对场地、道路、土地的利用、整体布局等进行策划研究,使功能、空间、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设计研究上,从整体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节点空间形态三个层次进行设计分析。最终形成一个地域性强、功能混合化程度大、自我修复强、适合旅游功能展开的弱商业化“小镇”空间。最后对论文研究的重要问题进行总结。本案作为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外围的旅游服务综合项目,与国内其他旅游服务综合项目相比具有相似的特点,此研究在旅游服务型“小镇”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因此对相关设计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忽培元[9](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于汉学[10](2007)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亚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塬面、沟坡、沟谷、川道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水文特征、侵蚀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征。在长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对黄土高原其他亚类型区而言,这里虽然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但由于拥有平坦开阔的塬面且土壤肥沃,逐渐使其成为黄土高原一个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因此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建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防止生态破坏的主要区域之一,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化规划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落后的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伴生,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进程长期受到束缚,甚至处于萎缩的不正常状态。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城镇一改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难以形成有针对性解决当前规划问题的对策。城镇规划与脆弱生态环境相分离,造成生态资产流失,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态和地质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城镇建设活动与地域空间相分离,导致城镇建设长期套用平原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城镇规划技术规范、规划标准,使城镇建设与平原型城镇趋同,适应脆弱生态环境的能力差。截至目前,对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生态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上存在空白,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为此迫切需要针对一系列涉及聚居、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对策论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来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域空间,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当代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手段,力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中,从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诠释人居环境生态化,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优化模式。本研究力求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立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把脆弱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把国内外人居环境生态化前沿理论与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针对黄土高原一个典型地貌区,来探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生态规划方法。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建构了以区域、城镇、社区和建筑为纵坐标,以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为横坐标的研究框架和生态化综合评价体系,这种将不同层次的人类住区及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的综合融贯思路,与较为孤立的研究某一层面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所不同的。③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人口空间迁居与自然地理单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单元”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协调单元”的构想和相应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④综合运用土地适宜度、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评价方法,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垂直生态过程进行了量化分析,建构了不同类型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功能区划,从而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空间布局和人口空间分布提供了依据。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水平生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模式。⑤在总结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概念,即塬面和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从功能关系上明确了在人居环境规划中各类由人工参与和经营的绿地、水域的定位,明确了人工物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将长期笼统的“人化自然”空间概念内容具体化,从而在建筑科学与水土保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融贯研究和协同进化的桥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动态联系的操作支点和工作对象。
二、平凉地区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纲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凉地区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1)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重视融合发展 |
1.1.2 “文旅融合”战略 |
1.1.3 “体育旅游”新模式 |
1.1.4 “传统文化”新环境 |
1.1.5 “西出长安第一城”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性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述评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个案研究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归纳演绎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平凉市体育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 |
3.1.1 平凉市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 |
3.1.2 平凉市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 |
3.2 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优势 |
3.2.1 积极的政策导向 |
3.2.2 文旅项目带动 |
3.2.3 旅游资源优势 |
3.2.4 经济社会发展 |
3.3 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机遇 |
3.3.1 相关的组织机构成立 |
3.3.2 省列重大项目公布,城市未来总体规划 |
3.3.3 “畅游交响丝路·启航如意甘肃”文旅推介活动 |
3.4 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1 交通运输能力不足 |
3.4.2 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意识缺乏 |
3.4.3 新兴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滞后,宣传力度较弱 |
3.4.4 传统文化挖掘力度较弱,流失严重 |
3.4.5 缺乏文体旅综合型人才 |
3.4.6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存在矛盾 |
3.5 个案分析: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 |
3.5.1 2018 年“书画频道进万家-走进平凉”文化旅游节 |
3.5.2 2019 年“交响丝路·问道崆峒”文化旅游节 |
3.5.3 2020 年“交响丝路·问道崆峒”文化旅游节 |
3.5.4 融合经验 |
第4章 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 |
4.1 设计精品线路 |
4.1.1 丝绸旅游线路 |
4.1.2 乡村旅游线路 |
4.1.3 红色旅游线路 |
4.1.4 研学旅游线路 |
4.1.5 养生旅游线路 |
4.2 搭建优质平台 |
4.2.1 体育活动赛事平台 |
4.2.2 民俗文化活动平台 |
4.2.3 乡村旅游平台 |
4.2.4 冰雪旅游平台 |
4.3 打造精品项目 |
4.3.1 赛事体育旅游+崆峒文化 |
4.3.2 养生体育旅游+皇甫谧文化 |
4.3.3 休闲体育旅游+大云寺西王母文化 |
4.3.4 红色体育旅游+成纪文化 |
4.3.5 生态体育旅游+梯田文化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政府扶持,部门协作 |
5.2.2 设施建设,提升服务 |
5.2.3 引进人才,队伍建设 |
5.2.4 加快体育旅游发展 |
5.2.5 加强传统文化保护 |
5.2.6 推出特色品牌,提升宣传推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访谈提纲 |
(2)甘肃泾河流域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 |
四、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一章 1949年之前甘肃泾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学术研究 |
第一节 中外学者的初步考察 |
第二节 中国旧石器研究的开始 |
第三节 甘肃泾河流域石窟寺的初步探讨 |
第二章 1950-1979年甘肃泾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学术研究 |
第一节 古墓葬、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
一、史前遗址的发现 |
二、佛教石窟的发现与清理 |
三、泾川舍利石函的出土 |
四、历代墓葬的清理 |
第二节 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研究 |
一、北石窟寺 |
二、舍利石函 |
第三节 田野考古技术的发展 |
一、田野考古技术改进 |
二、地方博物馆考古人员水平提高 |
第三章 1980-2011年甘肃泾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学术研究 |
第一节 古墓葬、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
一、史前遗址的调查与发现 |
二、历史时期墓葬的发现与清理 |
三、佛教遗址调查与清理 |
四、秦长城、秦直道及历代城址的考察活动 |
五、碑刻资料的出土 |
第二节 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研究 |
一、史前文化研究 |
二、石窟寺及佛教问题的研究 |
三、历代墓葬及相关问题研究 |
四、魏晋隋唐泾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分布、管理与汉化 |
五、秦长城、秦直道及历代城址址 |
第三节 考古研究方法的进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甘肃泾河流域出土文物一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平凉地区抗战研究(1937-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来源 |
四、研究方法 |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平凉地区概况 |
第一节 抗战时期甘肃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平凉地区基层组织 |
第三节 日本侵华势力向平凉地区的渗透 |
第二章 战时经济 |
第一节 战时生产 |
第二节 金融、财政 |
第三节 物价 |
第三章 征募活动 |
第一节 征兵事宜 |
第二节 募捐活动 |
第四章 防空、防毒工作 |
第一节 防空 |
第二节 防毒 |
第五章 战时教育与学生抗战活动 |
第一节 教育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教育经费 |
第三节 学生军训 |
第四节 学生参与抗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灵台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关灵台县的史料状况 |
1.2.2 有关灵台县历史的研究现状 |
1.3 理论和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灵台城的兴起 |
2.1 灵台县建置沿革 |
2.2 灵台城居民 |
2.2.1 历史概况 |
2.2.2 风俗习惯 |
2.3 灵台城兴起的地理条件 |
2.3.1 自然地理条件 |
2.3.2 人文地理条件 |
2.4 灵台城的兴起 |
2.4.1 灵台县的建立 |
2.4.2 灵台城的兴起 |
第3章 灵台城的演变 |
3.1 灵台城空间形态演变 |
3.1.1 灵台城城池的演变 |
3.1.2 灵台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
3.2 灵台城人口变化 |
3.2.1 明代灵台县人口 |
3.2.2 清代灵台县人口 |
3.2.3 民国时期灵台县人口 |
3.2.4 明、清、民国时期灵台城人口 |
3.3 灵台城经济发展 |
3.4 灵台城文化发展 |
3.4.1 学校和教育 |
3.4.2 宗教信仰 |
3.4.3 历史文化名人 |
第4章 灵台城的发展 |
4.1 新中国成立以后灵台城的发展 |
4.1.1 灵台县发展概况 |
4.1.2 灵台城发展概况 |
4.2 灵台城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自然灾害频繁 |
4.2.2 历史文化遗迹破坏严重 |
4.3 灵台城保护和发展建议 |
4.3.1 治理自然灾害,保证城市安全 |
4.3.2 保护城区历史文化遗迹 |
4.3.3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4.3.4 打造旅游名片,发展旅游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6)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西北地区 |
(二) 水资源 |
(三) 农业经济 |
第一章、西北地区农业水环境 |
第一节、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农业及其用水方式 |
一、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
二、明代西北地区的水分状况 |
三、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 |
四、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二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
二、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表水 |
三、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下水 |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的发展 |
第一节、地表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发展 |
一、渭河平原 |
二、陕北高原、陇中盆地 |
三、宁夏平原 |
四、河西走廊 |
五、河湟谷地 |
六、秦巴山地 |
第二节、地下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建设 |
第三节、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及分布 |
一、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 |
(一) 以投资者分类 |
(二) 以引水方式分类 |
二、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特点 |
(一) 以中小型水利为主 |
(二) 兴废较为频繁 |
(三) 军事性因素强 |
(四) 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 |
三、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分布 |
第四节、余论 |
第三章、水利灌溉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建设花费 |
二、引水方式 |
三、社会经济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灌溉面积的扩大 |
一、军镇卫所屯田面积的扩大 |
(一) 陕北高原: 延安府与延绥镇的比较研究 |
(二) 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 |
(三) 河湟谷地 |
(四) 其他卫所 |
二、腹里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一) 渭河平原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 秦巴山地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三、灌溉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一) 屯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二) 腹里耕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四、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 |
(一)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时间性 |
(二)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空间性 |
第三节、农业技术发展 |
一、作物引进与种植结构变化 |
(一) 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
(二) 粮食作物的种植 |
(三) 种植结构 |
(四) 小结 |
二、农业工具与增产措施 |
(一) 农业工具 |
(二) 保水措施 |
(三) 小结 |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下的农业发展 |
一、灌溉区农业的发展 |
二、雨养区农业的发展 |
三、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
第二节、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一、农业经营 |
二、农业经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甘肃省计划生育政策与实践研究(1957-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背景介绍 |
第二节 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第二章 甘肃省计划生育实际运行情况 |
第一节 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推行手段 |
第二节 甘肃省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性 |
第三节 甘肃省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 |
第三章 计划生育对甘肃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甘肃省生育文化与生育观念的转变 |
第二节 甘肃省计划生育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
第三节 甘肃省计划生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甘肃省计划生育特点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甘肃省计划生育特点分析 |
第二节 甘肃省计划生育主要成效 |
第三节 对甘肃省计划生育的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平凉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风景名胜区游览设施 |
1.2.2 游客中心(游人中心) |
1.2.3 旅游小城镇 |
1.2.4 功能构建 |
1.2.5 空间形态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实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及实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及实践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2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项目定位及策略提出 |
2.1 风景区外围旅游服务型“小镇”的发展 |
2.1.1 旅游服务型“小镇”的形成 |
2.1.2 旅游服务型“小镇”的现状 |
2.1.3 旅游服务型“小镇”发展趋势 |
2.2 旅游服务项目案例调研分析与启示 |
2.2.1 案例选取与调研分析 |
2.2.2 案例调研的启示 |
2.3 平凉市总体规划理念对本案的要求 |
2.4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设计前期分析 |
2.4.1“泾水旅游小镇”的建设背景 |
2.4.2“泾水旅游小镇”的建设意义 |
2.4.3“泾水旅游小镇”的选址分析 |
2.5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项目定位及特征 |
2.6“泾水旅游小镇”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
2.7 本章小结 |
3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功能构建研究 |
3.1 基于服务性的功能配置设计研究 |
3.1.1 崆峒山旅游服务设施服务状况调研 |
3.1.2 平凉地区游客特征、出行行为及需求调研 |
3.1.3 旅游服务设施分类总结 |
3.2 混合化的功能配置设计研究 |
3.2.1 混合化功能模式的提出 |
3.2.2 混合化功能配置的特点 |
3.2.3 混合化功能配置设计策略 |
3.2.4 混合化的功能业态对本案的影响 |
3.3 体现地域性的功能配置设计研究 |
3.3.1 平凉地区地域文化概况分析 |
3.3.2 体现地域化的功能设计 |
3.4“泾水旅游小镇”功能配置方案生成 |
3.5 本章小结 |
4 设计结合自然 |
4.1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场地设计研究 |
4.1.1 延续基地原始地貌 |
4.1.2 本案地貌处理的作用意义 |
4.2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道路设计研究 |
4.2.1 道路设计要求分析 |
4.2.2 结合自然的道路设计 |
4.3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研究 |
4.3.1 基地自然环境分析与地块价值研究 |
4.3.2 功能业态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
4.3.3 建筑形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
4.4“泾水旅游小镇”布局体现地域肌理特征 |
4.4.1 平凉地区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启示 |
4.4.2 体现地域肌理特征的整体布局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5.1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整体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5.1.1 建筑群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5.1.2 景观环境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5.2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街巷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5.2.1 街巷空间形态设计定位 |
5.2.2 街巷空间尺度设计研究 |
5.2.3 街巷空间界面设计研究 |
5.2.4 街巷空间节奏与序列设计研究 |
5.3 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节点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5.3.1 入口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5.3.2 交叉口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区域背景 |
1.1.4 研究选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黄土高原沟壑区实证区域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相关学科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范围的界定与评述 |
1.3.2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实证区域的界定 |
1.3.3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与黄土高塬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框架和内容 |
基础理论篇 |
第2章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综述 |
2.1 国外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
2.1.1 单一城市生态化理论与实践(19世纪末以前) |
2.1.2 城市区域生态化理论与实践(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
2.1.3 区域城市生态化理论与实践(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
2.1.4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 |
2.2 中国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
2.2.1 古代人居环境朴素生态思想 |
2.2.2 近现代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
2.2.3 当代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 |
3.1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研究框架建构的理论基础 |
3.1.1 人类聚居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3.1.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1.3 启示 |
3.1.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框架的结构与逻辑关系 |
3.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 |
3.2.1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念解析 |
3.2.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内涵 |
3.2.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及评价 |
4.1 建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4.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的建构 |
4.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特点和功能 |
4.5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方法 |
4.5.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2 综合评价的计算 |
本章小结 |
规划方法篇 |
第5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
5.1 传统的规划框架和方法 |
5.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
5.2.1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思想 |
5.2.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的认识论基础——系统理论 |
5.2.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共生理论 |
5.2.4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对象、目的和基本内容 |
5.2.5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特征 |
5.2.6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建构 |
6.1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方法 |
6.1.1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思路和步骤 |
6.1.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原则 |
6.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自然地理依据 |
6.2.1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类型 |
6.2.2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结构等级层次系统 |
6.2.3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结构的单元性特征 |
6.2.4 黄土塬单元概念的界定 |
6.2.5 "黄土塬"单元的划分及其分布规律 |
6.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人居环境学依据 |
6.3.1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发展现状 |
6.3.2 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
6.3.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
6.3.4 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
6.3.5 城镇体系联系网络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
6.3.6 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与黄土塬单元耦合的机制分析 |
6.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社会学依据 |
6.4.1 城乡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 |
6.4.2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口分布规律 |
6.4.3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塬面化"现象以及阶段划分 |
6.4.4 人口"塬面化"的基本特征 |
6.4.5 人口"塬面化"的动力机制 |
6.5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建构 |
6.5.1 以黄土塬单元作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理念的形成 |
6.5.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内涵及其优势 |
6.5.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基本特征 |
6.6 一种因地、因时制宜的类型建构模式 |
6.6.1 完善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
6.6.2 发展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
6.6.3 静态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
6.6.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系统组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
7.1 代表性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选取 |
7.1.1 董志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
7.1.2 永乡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
7.1.3 水口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
7.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步骤 |
7.3 生态调查 |
7.3.1 生物物理环境要素调查与分析 |
7.3.2 社会经济要素调查与分析 |
7.4 生态评价 |
7.4.1 土地适宜度评价 |
7.4.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7.4.3 土地承载力评价 |
7.4.4 人居单元生态功能区区划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 |
8.1 基于人居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8.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生态整体规划 |
8.2.1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
8.2.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8.2.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规划 |
8.3 生态城镇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 |
8.3.1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
8.3.2 生态城镇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基本原则 |
8.3.3 生态城镇空间结构生态整体规划 |
8.3.4 生态城镇功能区生态整体规划 |
8.3.5 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整体规划 |
8.3.6 生态城镇市政设施生态整体规划 |
8.4 村落生态整体规划 |
8.4.1 黄土高原沟壑区村落类型与基本特征 |
8.4.2 人口"塬面化"进程中村落的演变趋势和问题 |
8.4.3 村落生态整体规划策略 |
8.4.4 黄土高原沟壑区村落聚集演替模式 |
8.4.5 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布局的分类指导原则 |
8.4.6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型村落基本模式 |
8.5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 |
8.5.1 黄土高原沟壑区民居建筑类型 |
8.5.2 当代民居建筑的演变趋势及主要问题 |
8.5.3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策略 |
8.5.4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基本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人居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 |
9.1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内涵与构成 |
9.1.1 生态支持系统内涵 |
9.1.2 生态支持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
9.2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现状特征和危机 |
9.2.1 塬面生态支持系统特征 |
9.2.2 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特征 |
9.2.3 生态支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
9.3 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 |
9.3.1 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含义 |
9.3.2 生态支持系统整体规划目标 |
9.3.3 生态支持系统整体规划指导原则 |
9.4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策略 |
9.4.1 结合水土保持学的规划策略 |
9.4.2 结合景观生态学的规划策略 |
9.5 塬面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模式 |
9.6 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模式 |
9.6.1 枣子沟小流域基本概况 |
9.6.2 基本模式 |
9.6.3 类型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策略与步骤 |
10.2.1 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策略 |
10.2.2 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步骤 |
10.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
10.3.1 区域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
10.3.2 城镇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
10.3.3 社区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
10.3.4 建筑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平凉地区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纲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凉市体育旅游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研究[D]. 张若涵.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甘肃泾河流域考古史研究[D]. 田雅宁.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4]平凉地区抗战研究(1937-1945年)[D]. 毕彩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灵台城变迁研究[D]. 杨雪丽. 湘潭大学, 2019(02)
- [6]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D]. 路其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甘肃省计划生育政策与实践研究(1957-1990年)[D]. 李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平凉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 张姣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
- [10]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于汉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