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六十万人实现再就业(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贾丽娜[2](2021)在《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研究 ——以阳泉市郊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军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退役军人保障法》的正式实施,可以看出,军人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高,而军人退役后如何使他们更快的融入社会、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稳定现役军人的军心是我们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在退役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军人来自农村,他们再就业的困难程度远比城镇退役军人要高,所以搞好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就解决了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问题。解决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与“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农村退役军人对于农村有着特殊的情感,充分发挥农村退役军人的优势,使其在农村地域中发挥其所长,不仅解决了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村地域缺人才的困境。这样,既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也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本文从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的视角出发,将就业能力理论、人力资本收益递增理论、继续社会化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并结合农村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的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中期阶段以及发展阶段。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阳泉市郊区的农村退役军人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其兵源的素质和构成,从而了解到农村退役军人的就业诉求,退役后的去向,并且通过问卷的发放、收集和整理,对阳泉市郊区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再就业时遇到的问题:一是农村退役军人自身素质欠缺方面,二是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管理机构管理不到位方面;三是政府及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方面;四是农村军人退役后离乡留城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是:提升农村退役军人自身素质;强化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安置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对于农村退役军人的扶持政策;吸引农村退役军人回乡就业。
庄细细[3](2020)在《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妇女解放的一种实践方式。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妇女“国民责任”,成为了她们从事慈善事业的动力。同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使其初步具备从事慈善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公共空间的扩大为妇女团体开展慈善活动创建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近代中国战乱频发和灾荒饥馑,具有善心的近代妇女积极结成团体从事慈善活动。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思想意识与社会环境也发生变化,这亦推动了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至清末新政时期是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萌芽阶段,中国近代妇女在妇女解放思潮中觉醒,开展了有别于传统的妇女慈善活动。在慈善观念上,由传统的“福报”观念转为“女国民”责任;而在慈善组织上,由妇女个体慈善向妇女团体慈善转变;慈善方式上,从“捐款捐物”走向“筹款筹物”。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高涨使得近代妇女团体的力量得到壮大,这一时期慈善活动开始多样化;在慈善救济理念上,由“养”转变到“教”;在慈善组织上,基督教妇女团体开始出现。到了抗战时期,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发,妇女团体把慈善事业与民族救亡联系起来,慈善活动重心由筹款赈灾转向“民族救亡”。这一时期也是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鼎盛时期,各妇女团体在慈善活动中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妇女团结一致,开展全国性的慈善活动,而这时基督教妇女团体慈善活动也更加活跃。抗战结束后到新中国成立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近代妇女团体慈善事业的重心转向以经济复员为中心的战后救助,寡弃妇女成了重要救助对象,而举办廉价托儿所成了新的慈善内容。由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发展演进所知,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赈济灾荒、抗敌后援、慈善教育、儿童保育和戒除烟瘾、法律援助等。透过其慈善活动的内容,亦可窥探出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首先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进行探究,发现近代妇女团体更擅长通过娱乐活动为慈善事业筹款,更加关注儿童保育。其次,引入社会阶层理论对近代开展慈善活动的妇女团体进行研究,发现上层阶级妇女引领近代妇女慈善。最后,分析妇女的生理特质、性格特征与社会角色,指出近代妇女团体逐渐从辅助男性开展慈善活动的配角转变为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主体,逐渐撑起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半边天。同时,通过考察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内容与特点,亦可看出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她们开展的慈善活动宣扬了妇女解放思想,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战争中的募捐救济活动还为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一定贡献。当然,受到近代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亦有一定的局限性。
徐畅[4](2020)在《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在缓解失业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山西省仍然存在着失业问题。在经济新常态和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失业保险基金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失业保险基金是重要的物质基础,研究失业保险基金问题对缓解失业问题、稳定宏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实地访谈、收集和整理数据,总结了目前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的现状,具体包括:失业保险基金不断更新发展,目前已发展到完善阶段;参保率和制度受益比呈下降趋势;基金收入总体增长,近年来增速放缓甚至降低;基金支出近年来明显提高,预防失业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大;基金结余逐年提高,以银行存款方式进行投资。之后建立模型运用现行制度内容对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收支进行了预测,基金结余将可能继续提高。通过上述现状分析和预测,根据访谈和调研的实际内容,本文总结出了目前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企业存在欠缴、少缴的行为,缴费遵从度较低;基金支出效用低且结构不合理,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个功能的发挥效果不强,各项支出比例没有形成动态的调整机制;基金结余过高,平滑经济波动功能不明显;投资渠道过窄,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基金保值增值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因:征缴管理力度不足、支出项目尚未落实、高风险人群参保率低和基金投资管理理念落后。失业保险基金的有效运行是缓解失业问题,促进制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对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进行完善。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推动失业保险征收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缴费遵从度;落实基金支出项目,优化基金支出结构;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增强基金平滑经济波动功能;创新投资管理理念,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只有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尽量保障失业人员的权益不受损失,顺利解决失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促进山西省经济的发展。
吴盛杰[5](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侯燕[6](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王锐[7](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提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李明晶[8](2019)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内陆新区失地农民就业研究 ——以贵安新区为例》文中指出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成为了一种正常且必然的现象,国家级新区的成立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内陆国家级新区因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失地农民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较低等原因,大部分失地农民在失地后未能顺利实现就业,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质量。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推进内陆国家级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和重中之重。贵安新区是2014年成立的国家级新区,面临起点低、产业基础薄弱、综合要素保障缺乏等多方面的挑战,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贵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各方面矛盾突出。文章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以贵安新区直管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访谈的形式了解安置点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详细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状态、就业途径、就业收入水平、就业保障情况等现状以及不同就业形式呈现的差异特征。在了解失地农民基本情况和就业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发现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堪忧:就业率低且以灵活就业为主,就业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自主创业困难重重,就业保障缺乏。在社会支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社会关系网络和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市场环境因素、制度与政策因素以及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与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为解决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促进贵安新区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建议以政府为主导以失地农民为中心,提出了紧抓市场带动作用及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入非政府组织重构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支持以及注重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积累四个方面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进而构建贵安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支持体系。
周存[9](2019)在《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文中认为劳动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伟大节日。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70年来国家一直重视对劳动节的宣传,在媒体对其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了有关劳动节的记忆。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的《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进行研究,梳理剖析《人民日报》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讲述“劳动”这一核心话题的方式。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看待《人民日报》的劳动节报道,弥补了新闻学对劳动节研究的空白。本文首先从报道时期、报道版位、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报道主体、报道主题6个维度对劳动节报道进行类目建构,对全部报道样本进行编码处理,根据编码结果进一步开展描述性内容分析。然后,将建国以来的劳动节报道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时期,再对四个不同时期的劳动节报道进行历时性的深度的文本解读,探究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讲述劳动节的方式与其社会背景的关系。研究发现,70年来《人民日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社会国家形势的影响,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讲述了各种不同的“劳动”,“增产节约”、“维护世界和平”、“斗、批、改”、“抓革命、促生产”等。但是隐藏在这些“劳动”媒介印象背后的东西,才是国家真正想传达的东西,即对劳动的礼赞和动员,这也是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一直所坚持的。
武文博[10](2017)在《政府、市场与农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维护博弈分析 ——以豫中W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第一要素是土地,“土地财政”既推动城镇化,带动一方经济,也带来一系列冲突和矛盾。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政府、市场经济组织和农民展开了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博弈。农民在多方利益博弈的格局中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维护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博弈论为研究视角和分析工具,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地方政府、市场经济组织、失地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选取城镇化推进迅猛的豫中W村为实地考察对象,对当地的征地、拆迁、安置组合造成的博弈进行还原,通过分析博弈主体及其博弈力量、博弈信息、博弈策略、博弈均衡等博弈要素剖析案例,多角度探讨农民参与博弈失利原因,并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扶弱”建议与对策。本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梳理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陈述。介绍研究案例的时代背景,明晰了国内外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利益维护博弈分析现状,界定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维护博弈”的基本涵义,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为博弈工具介绍。该部分在博弈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博弈要素:博弈主体、博弈信息、博弈策略、博弈均衡、博弈得失,对连续博弈进行介绍,解释了博弈视角的选择,提出研究假设:所有博弈局中人都是为了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充分利用自身博弈力量、尽可能掌握博弈信息、理性选择博弈策略参与博弈。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主要就豫中W村的征地、拆迁、安置案例用博弈要素进行分析。案例共分两轮博弈:首轮为征地、拆迁的利益分配博弈,该轮博弈又分征地博弈、拆迁博弈两个同时进行的部分;次轮为关于农民安置房中天然气安装利益维护博弈。通过分析案例中各参与博弈的主体及其博弈力量、博弈信息、博弈策略、博弈均衡,结合实证调查还原博弈真相:两轮博弈中,受综合因素影响,W村农民在与政府、市场博弈中利益接连受损。第四部分为问题及原因总结。制度缺陷、市场环境影响、自身定位偏差和贪腐保护搭建了政府在博弈中的利己结构;市场经济组织的性质及本能、对博弈失利的冷漠态度维持其利己结构;农民的被动地位、博弈力量先天不足、不科学博弈等导致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博弈中利益得不到维护。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从四个方面提出城镇化背景下综合维护农民利益的建议。制度建设层面,要注重权益界定清晰化、征地程序合法化、补偿机制合理化、分配机制科学化;政府层面,要努力实现政府职能回归、村集体作用回归和贪腐监督回归;市场层面,要坚持土地市场价值实现与市场经济主体责任意识的统一;农民层面,通过利益渠道保护、自治制度保护和知识文化武装维护自身利益。第六部分为结语。概括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升华本文研究意义。
二、山西六十万人实现再就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六十万人实现再就业(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研究 ——以阳泉市郊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访谈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退役军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退役军人 |
2.1.2 农村退役军人 |
2.1.3 退役军人再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就业能力理论 |
2.2.2 人力资本收益递增理论 |
2.2.3 继续社会化理论 |
第三章 农村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的发展历程 |
3.1 农村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的初始阶段(1950~1997) |
3.2 农村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的中期阶段(1998~2010) |
3.3 农村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的发展阶段(2011~2020) |
第四章 阳泉市郊区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的现状分析 |
4.1 阳泉市郊区基本情况 |
4.2 阳泉市郊区退役军人基本情况 |
4.3 阳泉市郊区农村退役军人问卷调查与调查情况分析 |
4.3.1 阳泉市郊区农村退役军人基本情况分析 |
4.3.2 阳泉市郊区农村退役军人对再就业的认识状况分析 |
4.3.3 阳泉市郊区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措施分析 |
4.3.4 阳泉市郊区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效果分析 |
第五章 阳泉市郊区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农村退役军人自身素质欠缺 |
5.1.1 退役后适应社会能力降低 |
5.1.2 文化教育相对缺失 |
5.1.3 职业、社会技能缺乏 |
5.2 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管理机构管理不到位 |
5.2.1 管理机构成立初期,机制运行不顺畅 |
5.2.2 农村退役军人因个体差异增加培训难度 |
5.3 政府及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
5.3.1 区(县)政府退役军人人才培养能力较差 |
5.3.2 政策缺乏针对性,对农村退役军人精准度有待提高 |
5.4 农村生存环境相对差,退役后离乡留城 |
第六章 加快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的对策 |
6.1 提升农村退役军人自身素质 |
6.1.1 增强农村退役军人社会适应能力 |
6.1.2 补齐农村退役军人文化短板 |
6.1.3 提升农村退役军人职业、社会技能 |
6.2 强化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安置管理机制 |
6.2.1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管理透明化 |
6.2.2 实行差异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
6.3 健全政府对于农村退役军人的扶持政策 |
6.3.1 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强化农村退役军人“农”作用 |
6.3.2 完善企业扶持政策,鼓励接纳农村退役军人 |
6.4 积极营造就业创业新氛围,吸引农村退役军人回乡就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
(3)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资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兴起、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妇女运动的影响 |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扩大 |
第三节 政治诉求的表达 |
第四节 灾荒饥馑的触动 |
第五节 战乱频仍的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维新变法至清末新政时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至民国前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三节 抗日救亡时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四节 抗战胜利以后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内容 |
第一节 赈济灾荒 |
第二节 抗战后援 |
第三节 慈善教育 |
第四节 儿童保育 |
第五节 其他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 |
第一节 擅长欢娱慈善 |
第二节 关注儿童保育 |
第三节 精英女性的引领 |
第四节 从女性特质看其善举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评价 |
第一节 践行妇女思想解放 |
第二节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
第三节 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
第四节 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失业保险制度 |
2.1.2 失业保险基金 |
2.2 相关理论 |
2.2.1 凯恩斯失业理论 |
2.2.2 公平理论 |
2.2.3 投资组合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发展历程 |
3.1.1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初创时期(1986-1992) |
3.1.2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调整时期(1993-1998) |
3.1.3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规范时期(1999-2007) |
3.1.4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完善时期(2008 年至今) |
3.2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
3.2.1 失业保险参保与受益情况 |
3.2.2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运营情况 |
3.2.3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效用情况 |
3.3 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收支预测 |
4.1 建立模型 |
4.1.1 基金收入模型 |
4.1.2 基金支出模型 |
4.1.3 基金结余模型 |
4.2 设置参数 |
4.2.1 基金收入模型的参数 |
4.2.2 基金支出模型的参数 |
4.3 预测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 |
5.1.1 企业缴费遵从度低 |
5.1.2 基金支出效用低且结构不合理 |
5.1.3 基金平滑经济波动功能不明显 |
5.1.4 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
5.2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基金征缴管理力度不足 |
5.2.2 基金支出项目尚未落实 |
5.2.3 高风险人群参保率低 |
5.2.4 基金投资管理理念落后 |
5.3 小结 |
第6章 完善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的建议 |
6.1 推动失业保险征收管理体制改革 |
6.2 落实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 |
6.3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
6.4 创新失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理念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太原市人社局失业保险科和社保基金监管科调研报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
结语 |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参考资料 |
后记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内陆新区失地农民就业研究 ——以贵安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创新之处 |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2.1.1 新型城镇化 |
2.1.2 失地农民 |
2.1.3 失地农民就业 |
2.1.4 就业支持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
2.2.3 社会支持理论 |
3.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贵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
3.1.1 贵安新区经济发展现状 |
3.1.2 贵安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3.1.3 贵安新区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实践 |
3.2 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基本情况及特征 |
3.2.1 失地与补偿情况 |
3.2.2 家庭收入情况 |
3.2.3 生活水平情况 |
3.2.4 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情况 |
3.3 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与特征 |
3.3.1 就业现状 |
3.3.2 就业特征 |
3.4 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存在的问题 |
3.4.1 就业率低且以灵活就业为主 |
3.4.2 就业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 |
3.4.3 自主创业情况堪忧 |
3.4.4 就业保障缺乏 |
4.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制约因素分析 |
4.1 市场环境因素 |
4.1.1 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发达地区经济下行影响 |
4.1.2 产业发展阻碍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
4.1.3 区位优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尚未体现 |
4.1.4 创业环境不容乐观 |
4.2 制度与政策因素 |
4.2.1 安置补偿方式单一 |
4.2.2 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作用不明显 |
4.2.3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4.3 社会网络因素 |
4.3.1 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就业信息的获得渠道 |
4.3.2 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
4.4 人力资本因素 |
4.4.1 文化素质低,缺少市场竞争力 |
4.4.2 职业技能少,决定就业选择少 |
4.4.3 就业观念差,缺乏就业主动性 |
5.构建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支持体系 |
5.1 发挥市场就业带动作用及资源优势 |
5.1.1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就业空间 |
5.1.2 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
5.1.3 发挥高校集中的资源优势,构建教育培训平台 |
5.1.4 增加创业支持,优化创业环境 |
5.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5.2.1 创新安置补偿方式,探索多种安置途径 |
5.2.2 加大就业保障力度,发挥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作用 |
5.2.3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支持自主创业 |
5.3 发挥非政府组织重构社会网络支持的引导作用 |
5.3.1 加强安置点社区管理与服务,鼓励引导融入城镇生活 |
5.3.2 构建社会交往平台,引导积累社会资本 |
5.4 鼓励提升人力资本积累 |
5.4.1 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增强就业心理适应性 |
5.4.2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文化水平 |
5.4.3 鼓励参加技能培训,提高非农就业技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情况访谈提纲 |
致谢 |
(9)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劳动”研究现状 |
1.2.2 劳动节研究现状 |
1.2.3 记忆理论与节日纪念研究 |
1.3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劳动的纪念:《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的媒介呈现 |
2.1 报道数量 |
2.2 报道版面 |
2.3 消息来源 |
2.4 报道体裁 |
2.5 报道主体 |
2.6 报道主题 |
2.7 小结 |
第3章 纪念的劳动:《人民日报》“劳动”内涵的建构与变迁 |
3.1 1949-1965:生产建设,增产节约 |
3.1.1 唤醒劳动意识 |
3.1.2 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
3.1.3 支援维护世界和平事业 |
3.2 1966-1976:革命斗争,生产斗争 |
3.2.1 政治第一,鼓吹个人崇拜 |
3.2.2 开展“斗、批、改” |
3.2.3 抓革命,促生产 |
3.3 1977-1991:改革为先,发展第一 |
3.3.1 徘徊中前进 |
3.3.2 突出主人翁地位 |
3.3.3 鼓励奉献牺牲 |
3.4 1992-2018:体恤关怀,赞美劳动 |
3.4.1 关怀底层弱势工人 |
3.4.2 讴歌工人劳动者 |
3.5 小结 |
第4章 余论 |
附录一 类目操作化定义及来源 |
附录二 信度检测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政府、市场与农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维护博弈分析 ——以豫中W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关于村民参与利益维护博弈的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1.城镇化 |
2.农民利益 |
(四) 研究思路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思路图 |
3.研究方法 |
(五)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博弈及研究假设 |
(一) 博弈及博弈要素 |
1.博弈 |
2.博弈要素 |
3.连续博弈 |
(二) 博弈视角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
1.博弈视角 |
2.研究假设 |
二、以豫中W村为例的村民利益维护博弈实证分析 |
(一) “征地与拆迁”博弈 |
1.W村村民被征地与拆迁情况 |
2.博弈主体分析 |
3.利益诉求分析 |
4.博弈过程及博弈策略 |
5.博弈结果及影响 |
(二) “天然气安装”博弈 |
1.W村村民安置房天然气安装情况 |
2.博弈主体分析 |
3.利益诉求分析 |
4.博弈过程及博弈策略 |
5.博弈结果及影响 |
(三) 本章小结 |
三、农民利益维护博弈失利原因综合分析 |
(一) 政府的博弈利己结构 |
1.体制机制问题 |
2.政府博弈力量受经济市场环境影响而增强 |
3.政府自身定位偏差 |
(二) 市场经济组织的利己结构 |
1.追求最大利润是经济组织的生存本能 |
2.市场对参与博弈的受害者持冷漠态度 |
(三) 农民的被动局面、话语权的丧失及村民自治的失败 |
1.城镇化背景下的失地农民受制度影响愈发被动 |
2.农民博弈力量薄弱 |
3.农民参与博弈的信息、策略与均衡分析 |
4.农民的“理性”集体行为与村民自治 |
5.博弈失败导致后续博弈的农民征地博弈恶性循环 |
四、城镇化背景下综合维护农民利益建议 |
(一) 制度层面 |
1.推行土地产权与“公共利益”界定清晰的产权与征用制度 |
2.实行合法、合理、合情的征地程序 |
3.建立科学、标准、合适的征地补偿机制 |
4.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机制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
(二) 政府层面 |
1.政府回归本职定位,扭正政府利益偏向 |
2.发挥村集体应有作用,切实代表农民利益 |
3.加强对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的监督 |
(三) 市场层面 |
1.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价值回归 |
2.加强市场经济主体责任意识 |
(四) 农民层面 |
1.主动寻找多种自身利益保护渠道 |
2.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
3.提高自身知识文化水平,转变传统发展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记录 |
致谢 |
四、山西六十万人实现再就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农村退役军人再就业研究 ——以阳泉市郊区为例[D]. 贾丽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D]. 庄细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研究[D]. 徐畅.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7]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内陆新区失地农民就业研究 ——以贵安新区为例[D]. 李明晶.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9]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D]. 周存. 厦门大学, 2019(08)
- [10]政府、市场与农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维护博弈分析 ——以豫中W村为例[D]. 武文博.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