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南玄武岩的岩体结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双建,杨天博,韩月卿,高平,沃玉进,何治亮[1](2021)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及其储层改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类型多、分布广,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和模式及其对储层的改造意义存在较多争议。在系统收集前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地区热液白云岩的矿物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详细分析,总结了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及其储层改造意义。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与围岩的岩性和岩相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与同期断裂活动有关。根据热液白云岩与围岩的关系,可以将热液白云岩化模式分为3类:(1)滩相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分布在川西和川中地区的栖霞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不明显;(2)岩溶灰岩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区的茅口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该类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也不明显;(3)致密灰岩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发育在川东地区的茅口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该类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比较明显。断裂裂缝、充填残余的溶蚀孔和白云石晶间孔是热液改造型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相比于原岩物性较好的储层,原始储集物性较差的储层受热液及其相关构造作用改造后,物性改善更加明显。
贺紫娇[2](2021)在《川西南永探1井区火山岩优质储层地震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火山岩油气储层分布较为广泛,伴随着全球尤其是国内能源短缺形势的加剧,近年来火山岩勘探在多个地区获得突破,火山岩油气藏的储层地震预测的方法研究,已然成为储层预测中的一个热点,亦为难点。在国际上,美国、德国、俄罗斯、阿根廷、墨西哥等地相继发现了大量火山岩油气藏。在国内,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黄骅坳陷、江苏油田以及内蒙二连盆地等也相继发现了火山岩油气层。近期又在川西南地区获得工业突破,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川西南地区的火山岩具有岩性岩相变化快、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储层微裂缝较发育等十分特殊且复杂的气藏特点。加之地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和成像效果差,所以川西南火山岩气藏勘探和地震储层预测面临诸多技术挑战。本文研究目的是针对川西南火山岩区段地震资料品质差,成像效果不理想,火山岩内幕反射特征不清楚、火山机构和火山岩相分布不明确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主要从火山岩储层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入手,形成火山机构划分方法,建立火山岩相地震预测针对性技术流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火山岩优质储存地震预测关键技术,着力解决火山岩勘探中的关键地震问题,并在生产中见到实效。本文首先充分调研国内外火山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火山岩勘探中的地震储层预测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以四川西南部的永探1井区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制定针对性技术流程。综合利用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和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开展地震层位、断层精细对比解释,火山机构及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火山岩相识别、储层预测,形成了如下研究成果:1、根据“源控”理论的指导,分步逐级的进行火山机构、火山岩体、火山岩相的解剖与识别,以“相控”为基础开展储层预测研究,形成了火山机构、火山体、火山岩相的地震识别方法。2、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结合属性分析、相干体等技术,采用正演模拟的井震综合标定方法,形成并建立火山岩的岩相和岩性的五种地震响应模式,明确储层敏感参数及地震属性;3、结合地质、测井等资料,综合利用叠后地震反演以及地震属性分析的手段,进行有利相带和火山岩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的预测。
高峰[3](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董翼昕[4](2020)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世界上众多大型油气田都发现在构造—热液白云岩中,与构造活动、异常热事件有关的白云岩储层往往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茅口组地层中发育大规模白云岩体,主要集中在川西北、川中和川西南三个地区,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由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的作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常被解释为热液白云岩(HTD)。然而白云岩类型多样,且对于各类白云岩形成期次、成岩流体、成因机理、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综合利用四川盆地内的典型野外剖面和钻井的岩芯、录井、测井资料以及各类白云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测试数据,结合构造背景和沉积演化特征,通过分析和对比不同地区内不同类型白云岩的成因及形成过程,开展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通过宏观观察和薄片鉴定,综合多种白云岩分类方案,将四川盆地内中二叠统白云岩归纳总结为四种类型:三种基质白云岩(Md1、Md2和Md3)和白云石胶结物(Cd)。Md1白云岩为微—粉晶原始结构保存的白云岩,在四川盆地内丰度较低。Md2白云岩为细—中晶自形—半自形白云岩,常见雾心亮边特征,原始结构破坏,为丰度最高的类型。根据白云石化程度可进一步分为Md2-A斑状白云质灰岩和Md2-B结晶白云岩。Md3白云岩为中—粗晶它形白云岩,晶面较污浊,波状消光,盆地内丰度较高。Cd白云岩为它形—鞍形白云石胶结物,粗晶以上大小,晶面干净,以孔洞、裂缝充填物形式主要发育在川中和川西南地区。在川西北地区,白云岩呈厚层状分布在栖霞组台缘带内,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白云岩以热对流白云石化成因为主。岩石学特征和较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δ13C值、87Sr/86Sr比值、REE特征以及Mn、Sr含量)表明,Md1白云岩是在准同生期海水中形成的,而Md2、Md3和Cd白云岩是在浅埋期以二叠纪海水为主的成岩流体中形成的,两种白云石化流体都是非热液流体。由较低的δ18O值和较高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推断出Md2、Md3和Cd白云岩形成于较高温度,这表明ELIP事件为栖霞期碳酸盐岩台地内的白云石化提供了热量。位于台缘带地层中温暖的孔隙水与斜坡外的冷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显着的流体势差,导致台地内与外部开阔深海水之间流体快速对流交换,促进了广泛的白云岩体的形成,因此Md2白云岩为侧向开放的热对流白云石化成因。当ELIP进入活跃期时,温度进一步提高,在局部地区形成更高温且更快速的热对流循环,形成以高温热对流白云石化为主的Md3白云岩和Cd白云石胶结物。在川中地区,白云岩主要发育在茅口组中部地层的开阔台地内,且集中在川中基底断裂带周围,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白云岩以热对流白云石化和构造—热液白云石化成因为主。与灰岩较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δ13C值、87Sr/86Sr比值、REE特征以及Mn、Sr含量)表明,Md2白云岩是在浅埋期以二叠纪海水为主的成岩流体中形成的,相对较低的δ18O值和较高的均一温度推断出Md2白云岩形成于较高温度;高87Sr/86Sr比值、Eu正异常、高Mn含量、低δ18O值以及很高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说明Md3白云岩受构造—热液流体影响严重。Md2白云岩的高温特征表明,其形成亦受到ELIP热事件影响。强烈构造运动使得基底断裂带活化,在地热增温效应下,浅埋藏台地内温暖的孔隙水与顶部较冷海水通过渗透性断层带进行流体交换,顶部较冷海水源源不断吸入地层内,形成断层控制的顶部开放热对流白云岩Md2。ELIP活跃期,大量岩浆热液流体上涌,其热效应进一步促进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流体热对流循环,在靠近断层处形成构造—热液改造白云岩Md3和Cd胶结物。在川西南地区,白云岩广泛分布在栖霞组和茅口组地层的局限台地内,综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Md1白云岩为准同生期略微蒸发海水的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Md2、Md3和Cd白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川中地区相似,Md2白云岩的成岩流体为浅埋藏期被加热的二叠纪海水,Md3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受高温热液严重影响。由于更高靠近ELIP内带,川西南地区遭受到更高程度的地热增温和热液作用。因此,在靠近西侧的台缘带内,Md2白云岩以侧向开放热对流成因为主,在局限台地内Md2白云岩为顶部开放热对流成因。Md3和Cd白云岩为断层控制的构造—热液改造白云岩。综合对比三个地区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模式,Md1白云岩为准同生期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成因,Md2白云岩为热对流白云石化成因,Md3白云岩为较高温热对流和构造—热液改造白云石化综合成因。同时,综合对比各项地化指标,从川西南、川中到川西北地区,白云岩形成温度逐渐降低,热液信号逐渐减弱,且台地内部白云岩分布多受高渗透性滩相和基底断裂的综合控制,进一步证实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主要为ELIP热事件控制下的产物。此外,热对流白云石化作用应该广泛存在于与异常热事件有关的“构造—热液”白云石化体系内,热对流为白云石化流体大范围流动运移的主要动力,白云岩分布受控于热对流白云石化作用,但该类型白云岩常常因被后期热液特征所覆盖而难以识别。因此,通过本次研究建立与ELIP热事件有关的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模式,希望能够为与异常热事件有关的白云岩的形成过程和分布预测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王圻仲[5](2020)在《川西南地区莜坝-中都丹霞地貌成景机制及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冯景兰先生提出丹霞地貌概念以来,丹霞地貌研究经历了初创阶段、成型阶段、发展阶段,学科研究已日趋成熟。四川盆地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红盆,是研究丹霞地貌的重要场所,诸多专家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丹霞地貌的分布、地貌景观的形态描述以及旅游资源评价,缺乏对岩石基础、岩相古地理、成景机制和演化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乌蒙山区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四川乌蒙山区1∶5万沐川县(H48E019008)、马边县(H48E019007)、靛兰坝(H48E020007)、新市镇(H48E020008)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川西高原地区典型地质迹保护与全域旅游景观功能提升研究》项目为支撑,选取川西南地区乐山、宜宾交界处的荍坝-中都丹霞地貌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古气候学、构造动力学、地表过程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岩矿石鉴定、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地震剖面解释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丹霞地貌景观的发育类型与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研究区丹霞地貌“孕景-渲景-造景-琢景-润景”的五阶段成景模式,开展了研究区丹霞地貌景观的脆弱性评价研究,最后,以脆弱性评价为基础,以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为导向,提出了研究区丹霞地貌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策略。本研究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运用遥感数据的色彩、山体阴影、地形坡度、地势起伏度、坡向影纹解译,结合野外调查与三维地貌模型分析发现,荍坝-中都丹霞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发育了环崖丹霞、瀑布、壶穴、石墙、石柱及各类洞穴景观,这些景观主要出露于坡度、起伏度较大地区,主要沿水系、断裂带、近“直角型”地貌转折处分布。运用高程积分模型计算(Hypsometric Integral,简写HI)得出,研究区丹霞地貌的HI值为0.43,显示该区丹霞地貌处于地貌演化的状年期。(2)运用岩矿石鉴定、粒度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对研究区丹霞红层研究得出,荍坝-中都丹霞地貌发育于白垩纪窝头山组地层,为河流沉积,发育曲流河相与辫状河相,岩性为砖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夹泥质细-粉砂岩及砂质泥岩,砂岩具中-细粒、细粒砂岩结构不等,粒径在0.1mm-0.3mm之间,分选性、磨圆度介于较差到中等之间,主要为钙质胶结,次为铁质、泥质胶结,研究认为,岩性差异为丹霞地貌的成景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3)运用地球化学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及碎屑岩组分分析对研究丹霞地貌发育的古环境进行研究得出,研究区窝头山组地层沉积环境属干旱-半干旱气候,早期气候相对温润,后期逐渐变得干旱,并于后期出现极端干旱事件;沉积介质为氧化环境下的淡水沉积,物源特征指示,沉积物源来自于松潘-甘孜地区。(4)运用构造解译与地震剖面解释对研究区构造演化过程研究得出,靛兰坝-中和庄在燕山期经南南西向-北北东向应力挤压形成了北北西向-南南东向向斜构造,其后在喜山期经北北西向-南东东向应力挤压,向斜东段走向转换为近北西向,从而使向斜形成了南北纵剖面上呈近“V”字型,平面上呈近“直角型”的弧形构造,奠定了丹霞地貌的景观格局。(5)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发现,风化作用、流水侵蚀改造、崩塌作用是研究区丹霞景观形成的重要外动力,而人类活动对丹霞地貌景观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整个丹霞地貌成景过程中呈现出“沉积作用孕景-古环境条件渲景-构造作用造景-地表营力琢景-人类活动润景”的五阶段模式。(6)通过室外调查与分析得出,研究区丹霞地貌景观的脆弱性宏观表象主要为崖体破裂、危岩与不稳定边坡、崩塌与滑坡、泥石流灾害等类型。研究表明,影响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降雨、气温、空气质量、岩性条件、构造条件、人类活动等,而研究区丹霞地貌主要的脆弱模式可分为重力崩塌型、流水侵蚀型、风化剥落型、构造控制型与岩性控制型五个种类,同时,本文参照前人研究,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并对研究区丹霞地貌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63分,显示该地区处于中等脆弱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与开发现状,提出了3条丹霞地貌景观的开发建议和6条保护对策。
白天[6](2020)在《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拟建乐(山)西(昌)高速公路S1标段起于马边县永红乡,止于雷波县大谷堆村,路线全长40km。公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公路的施工及运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在对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基础上,对公路沿线不同类型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结合典型地质灾害分析,掌握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进行危险性评价,通过Arc GIS平台,得到研究区危险性分区图,并且采用ROC曲线进行检验,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评价了研究区的危险性情况。最后根据公路线路布设,对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乐西高速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及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公路区域性地质灾害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收集研究区相关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并根据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将研究区岩土体类型划分为4个岩类,分别为坚硬岩类、半坚硬岩类、软岩类、松散岩类。(2)研究区斜坡类型分为岩质斜坡和土质斜坡两类,根据岩层走向与公路走向角度相交关系,将研究区斜坡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横向坡、斜向坡。分析了各类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状况,掌握了研究区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斜坡主要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型和滑移-弯曲型。土质斜坡以滑坡、泥石流堆积体为主,崩塌堆积体次之,冲洪积斜坡较少,其主要的破坏模式为界面滑动和圆弧滑动。在分析了斜坡类型和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斜坡工程地质分段,并对不同斜坡提出了稳定性初步评价。(3)公路沿线调查地质灾害共34个,其中滑坡12个,崩塌8个,泥石流14条,对不同灾害类型及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并选取典型灾害点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基本影响因素,结合研究区斜坡的破坏模式,选取坡度、高程、工程岩组、坡体结构、水系距离、降雨量6个评价因子,得到每个评级因子的栅格图。建立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量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子权重。(4)将研究区按19m×19m的大小进行正方形网格划分,共划分为463286个栅格单元,利用Arc GIS软件绘制出各评价因子栅格图,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对不同的评价因子采用隶属度函数,并在Arc GIS中计算出每个评价因子的低、中、高隶属度图,最后运用Arc GIS加权叠加得出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并用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沿线灾害发育特点、斜坡工程地质分段等,将公路线路分为八个不同的区段,并对每个区段进行危险性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工程布置以及沿线灾害特点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张博远[7](2020)在《川西南地区深层断裂系统及其对二叠系火山岩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天然气勘探不断突破,火山岩油气藏越来越受到重视。二叠系火山岩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其火山岩岩石类型多种多样。那么开展火山岩岩性、岩相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而且川西地区深层断裂通常作为火山通道,探讨断裂对火山岩的控制作用就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四川盆地西南部的二叠系火山岩段为研究对象,以火山岩岩石学与岩相学等为理论基础,应用岩心、岩石薄片、测井曲线、地震数据、重磁电等资料。划分了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的类型并总结其特征,建立了川西南地区的深层断裂三维展布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深层断裂对二叠系火山岩分布的影响。在通过岩心、薄片等资料确定岩性的基础上,通过火山岩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总结了川西南地区各火山岩岩相的测井曲线特征。通过井震合成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精细解释,总结了火山岩地震相识别图版。并确定研究区爆发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东侧永探1井附近以及蒲江、新津一带,辉绿玢岩主要分布在永探1井附近。溢流相在研究区分布广泛,但在东侧可见与沉积相过渡情况。断裂主要利用地球物理手段进行初步识别,而后利用地震数据进行断裂的具体识别。在研究区共识别出11条深层断裂。利用磁力异常、电性异常,以及对火山岩岩相、厚度分布、断裂分布的情况及上覆地层的超覆现象综合分析,在盆地内寻找出6处比较可靠的火山机构,分布在断裂F2、F5、F6、F10附近。火山岩较厚的区域通常在断裂的上盘,基底断裂F2在新津附近复活,以及F5、F6、F10在龙泉附近于火山岩喷发时期复活形成火山机构。通过地震资料将识别的火山机构进行归类,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为中心式喷发的完整火山机构、多点式喷发的完整火山机构、裂隙式喷发的完整火山机构。在川西南地区,爆发相基本分布在断裂附近。反映了岩浆将断裂作为通道喷发至地表形成火山通道。深层断裂在位置上控制了火山机构的分布。
付坤荣[8](2020)在《康滇裂谷充填序列关键层位定年、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康滇裂谷发育于扬子古陆西南部,是华南乃至全球新元古代裂谷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寒武纪基础地质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大地构造单元。为优化康滇裂谷充填序列年代地层对比框架,重塑构造古地理格局,揭示裂谷时空发育规律及其地球动力学环境,笔者综合运用同位素年代学、地层学、沉积地质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基础理论、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样品测试和综合分析对康滇裂谷开展了年代地层学、沉积地质学、盆地构造等多学科、多维度的综合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1.川西甘洛地区苏雄组与开建桥组界线处获得苏雄组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802.0±7.0 Ma,表明苏雄组均属于青白口系上部。2.德昌地区之开建桥组划分为以陆源碎屑岩系为主的下段和以火山岩系为主的上段。首次获得上段底部熔结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778.7±6.2Ma,证实德昌地区开建桥组上段属于南华系,而下段则属青白口系。这一锆石U-Pb年龄为裂谷充填系跨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3.德昌盆地开建桥组和滇中盆地澄江组关键层段沉积相研究表明,辫状河沉积是盆地充填系的主体。这些辫状河沉积岩系中发育的大型斜层理位态野外实测结果及其玫瑰花图解证实,古流向(沉积物扩散方向)主体指向东,表明物源区处于裂谷之西,进一步论证了裂谷主体走向为南北向的认知。4.砂岩骨架颗粒成分统计结果表明,德昌地区开建桥组绝大多数样品点数据落在稳定克拉通或者稳定的基底区域,极少数样品落在再旋回造山区域,说明开建桥组地层物源主要来自稳定的克拉通或古老基底,而不是来自安第斯型岩浆弧。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同时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讨论了康滇裂谷形成的板块构造环境。5.基于以上新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资料,论证了康滇裂谷的构造区划方案:自北而南划分成苏雄盆地、德昌盆地和滇中盆地三个伸展盆地,进而讨论、总结了康滇裂谷的时空发育特征和构造古地理演化阶段。
李洪奎[9](2020)在《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地与造山带研究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盆地的研究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的重要构造单元,也是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克拉通内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四川盆地的内部结构、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与纵向上的叠置关系,对于四川盆地乃至扬子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加快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步伐,拓展四川盆地的勘探新领域,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已经有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基底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电资料的解译,缺乏最新地震剖面的约束;盖层结构的刻画随着盆地资料精度的提高有待细化;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型盆地性质需要深化研究;基底对盖层发展演化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急需攻关,以提高对盆地的整体认识。因此,论文以四川盆地这一复杂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在盆地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盆地内部不同时期的建造与改造进行详细剖析,揭示四川盆地的结构与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原型,建立盆地演化序列及叠合模式,并对盆地叠合演化的动力机制、基底对盖层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在基底结构方面,厘定出17条呈“棋盘格式”展布的基底断裂,提出了四川盆地基底具有纵向上的三分性和横向上的三分性。纵向上由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组成,横向上由峨眉-成都-三台、泸州-重庆-开江和广元-南江三个磁性不同的岩块组成。同时将四川盆地基底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川中基底隆起带、川西基底拗陷带和川东基底拗陷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川西南、川西北、川南、川中、川北、川东南和川东北基底构造带)。(2)在盖层结构方面,识别出五个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将盖层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构造层(Z-S)、下二叠统-中三叠统构造层(P1l-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三段构造层(T3x1-T3x3)、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侏罗系构造层(T3x4-J)、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K-Q)。(3)在原型盆地叠合演化方面,提出处于地壳震荡环境下的四川盆地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D-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4)在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方面:(1)认为基底结构及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现今的宏观构造格局。基底在横向上的三分性和“棋盘格式”的基底断裂系统致使现今盆地呈现出具有菱形边框、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强烈变形的特征。(2)厘定出基底断裂及基底活动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发育。北东向华蓥山断裂、龙泉-通江断层以及北西向厚坝-蓬安-丰都断裂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形态、展布,基底堑垒式构造差异活动导致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一步抬升剥蚀,古隆起范围扩大。(3)认为基底断裂的分期活动控制了活动时期的沉积格局。早寒武世晚期,华蓥山断裂、齐岳山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南江-通江-开江断裂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长兴期,南江-通江-开江断裂与昭化-碧泉-达州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与遂宁-合川断裂为两对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由于基底断裂的差异性活动,在盖层形成北西向展布的开江-梁平海槽与篷溪-武胜台凹,以及相伴的地垒构造,由此形成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三隆两凹”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沉积格局。
李天元[10](2020)在《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堆积序列及岩性岩相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处于峨眉山大火山岩省的北东边缘。通过系统的研究,厘定出两个喷发旋回。下旋回主要由粗面玄武岩及少量玄武粗安岩组成,为峨眉山玄武岩的主体。上旋回由石英粗面质、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碱性玄武岩组成,上、下旋回之间呈区域不整合接触。下旋回粗面玄武岩和玄武粗安岩岩石化学上以高铁钛、低镁、富碱为特征,属低镁、高铁钛偏碱性玄武岩。其剖面上成分具有反序堆积特征,岩浆为起源于上地幔又经历了复杂演化过程的进化岩浆。上旋回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中酸性端元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区内火山碎屑岩类型复杂,分布较广,其中熔结凝灰岩、熔结角砾岩、熔积岩和豆粒凝灰岩的确定,对恢复火山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火山岩相类型包括爆发相(浮岩流堆积、坠落堆积、空落堆积、溅落堆积)、溢流相、喷发沉积相、熔积岩相、侵出相、潜火山岩相。其中新确定的浮岩流堆积、空落堆积和熔积岩相对确定储层具有重要意义。火山岩的堆积环境,下旋回底部和中上部为水下堆积,以发育熔积岩、淬碎角砾岩以及磷块岩、泥质粉砂岩夹层为标志。中部和顶部为陆上堆积,以发育特征的岩流单元、多列小型柱状节理、熔角砾岩等为标志。火山活动方式下旋回为裂隙-中心式,其晚期均转为点式的夏威夷和斯通博型喷发。上旋回为中心式喷发,喷发区域明显向盆地内迁移。火山机构类型为破火山,以中酸性岩浆的强烈爆发为特征。下旋回的下部和中上部是相对较好的储层。这些部位主要为水下堆积,发育熔积岩、淬碎角砾岩,普遍具钠长石化,气孔及气体分凝管较发育。上部旋回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是良好的储层。
二、川西南玄武岩的岩体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南玄武岩的岩体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及其储层改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取样与测试 |
3 热液白云岩化类型 |
3.1 滩相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 |
3.1.1 白云岩产状和岩石学特征 |
3.1.2 地球化学特征 |
3.1.3 白云岩化模式 |
3.2 岩溶灰岩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 |
3.2.1 白云岩产状和岩石学特征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白云岩化模式 |
3.3 致密灰岩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 |
3.3.1 白云岩产状和岩石学特征 |
3.3.2 地球化学特征 |
3.3.3 白云岩化模式 |
4 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储层改造意义 |
5 结论 |
(2)川西南永探1井区火山岩优质储层地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火山岩优质储层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块地质背景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3 技术路线 |
2.2.4 关键技术 |
第3章 构造解释及分析 |
3.1 层位标定 |
3.2 层位解释 |
3.3 构造成图 |
3.4 断层解释及裂缝预测 |
3.4.1 相干体技术 |
3.4.2 断裂分布特征分析 |
3.4.3 裂缝预测 |
第4章 火山岩有利相带刻画 |
4.1 火山岩相划分 |
4.2 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及火山岩相识别 |
4.2.1 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4.2.2 火山岩相识别 |
4.3 有利相带预测 |
第5章 火山岩优质储层分布预测 |
5.1 岩石物理分析 |
5.2 波阻抗反演 |
5.3 优质储层分布预测 |
5.3.1 曲线拟合 |
5.3.2 优质储层分布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3.1.2 边界断裂特征 |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5.1 测试分析结果 |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
5.1.3 锆石U-Pb年龄 |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
5.4.1 碎屑组分证据 |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4)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白云岩化作用及白云石化模式进展 |
1.2.2 与异常热事件有关的白云石化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四川盆地构造背景 |
2.1.1 构造演化 |
2.1.2 基底断裂特征 |
2.1.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活动背景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3 区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
2.3.1 梁山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
2.3.2 栖霞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
2.3.3 茅口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3章 白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微—粉晶原始结构保存基质白云岩(Md1) |
3.1.2 细—中晶自形—半自形基质白云岩(Md2) |
3.1.3 中—粗晶它形基质白云岩(Md3) |
3.1.4 白云石胶结物(Cd) |
3.2 成岩序列特征 |
3.3 白云岩分布特征 |
3.4 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4.3 碳氧同位素 |
3.4.4 锶同位素 |
3.4.5 流体包裹体 |
第4章 白云岩成因研究 |
4.1 川西北地区白云岩成因 |
4.1.1 川西北地区白云岩特征 |
4.1.2 川西北地区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分析 |
4.1.3 川西北地区白云岩成因分析 |
4.2 川中地区白云岩成因 |
4.2.1 川中地区白云岩特征 |
4.2.2 川中地区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分析 |
4.2.3 川中地区白云岩成因分析 |
4.3 川西南地区白云岩成因 |
4.3.1 川西南白云岩特征 |
4.3.2 川西南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分析 |
4.3.3 川西南白云岩成因分析 |
第5章 白云岩成因机理及主控因素 |
5.1 与全球其他区域二叠纪白云岩对比 |
5.2 四川盆地内不同地区白云岩特征及成因对比 |
5.3 白云岩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 |
5.3.1 沉积相对白云岩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
5.3.2 异常地温及基地断裂对白云岩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
5.4 四川盆地白云岩成因机理总结 |
5.5 有利白云岩体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表 |
(5)川西南地区莜坝-中都丹霞地貌成景机制及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丹霞地貌研究 |
1.2.2 国外丹霞地貌研究 |
1.2.3 研究区丹霞地貌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工作量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工作量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交通区位 |
2.2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 |
2.3 地质背景 |
2.3.1 大地构造位置 |
2.3.2 地层概况 |
2.3.3 岩浆岩 |
2.3.4 地质构造 |
第3章 丹霞地貌景观分布特征与演化阶段 |
3.1 丹霞地貌景观分布特征 |
3.1.1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预处理 |
3.1.2 遥感影像解译 |
3.1.3 丹霞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
3.2 丹霞地貌景观类型 |
3.3 地貌演化阶段 |
第4章 丹霞地貌的成景机制 |
4.1 沉积作用孕景 |
4.1.1 研究区丹霞地层的岩性 |
4.1.2 研究区丹霞地层的沉积构造 |
4.1.3 研究区丹霞地层的沉积相 |
4.1.4 小结 |
4.2 古环境条件渲景 |
4.2.1 古盐度 |
4.2.2 沉积介质氧化还原性 |
4.2.3 古气候判别 |
4.2.4 物源特征 |
4.2.5 小结 |
4.3 构造作用造景 |
4.3.1 构造类型 |
4.3.2 新构造运动 |
4.3.3 构造特征解译 |
4.3.4 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
4.3.5 小结 |
4.4 地表营力琢景 |
4.4.1 风化作用 |
4.4.2 流水改造 |
4.4.3 崩塌作用 |
4.5 人类活动润景 |
4.5.1 历史文化活动丰富了景观素材 |
4.5.2 民族文化活动镌刻了景观特色 |
4.5.3 宗教文化活动增添了景观神韵 |
4.5.4 农耕生产活动拓宽了景观维度 |
4.6 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 |
4.6.1 红层的形成 |
4.6.2 地貌景观的形成 |
第5章 典型景观成景研究 |
5.1 洞穴景观成景 |
5.1.1 洞穴分类 |
5.1.2 洞穴成因分析 |
5.1.3 小结 |
5.2 壶穴景观 |
5.2.1 主要参数 |
5.2.2 壶穴形态统计 |
5.2.3 壶穴的发育与演化阶段 |
5.2.4 小结 |
5.3 环崖丹霞景观 |
5.3.1 发育条件 |
5.3.2 成景与演化过程 |
5.3.3 小结 |
5.4 瀑布景观 |
5.4.1 岩槛型瀑布 |
5.4.2 裂点型瀑布 |
5.4.3 峡谷景观 |
5.4.4 小结 |
5.5 岩石景观 |
5.5.1 丹霞石柱 |
5.5.2 丹霞石墙 |
5.5.3 象形丹霞石 |
第6章 丹霞地貌景观的脆弱性研究 |
6.1 脆弱性 |
6.2 地质景观脆弱性 |
6.3 丹霞地貌景观的脆弱性 |
6.3.1 丹霞地貌景观的脆弱性表像 |
6.3.2 脆弱性影响因素 |
6.3.3 丹霞地貌景观的脆弱性模式 |
6.4 脆弱性评价 |
6.4.1 脆弱性评价指标 |
6.4.2 脆弱性评价程序 |
6.5 丹霞地貌景观的保护与开发 |
6.5.1 旅游开发方面 |
6.5.2 地质景观保护方面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6)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崩塌灾害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灾害研究现状 |
1.2.3 泥石流灾害研究现状 |
1.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人类工程活动 |
2.3 工程岩组划分 |
第3章 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特征 |
3.1 斜坡地质结构类型 |
3.1.1 层状结构类型斜坡 |
3.1.2 土质斜坡 |
3.1.3 斜坡结构发育分布状况 |
3.2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
3.2.1 斜坡变形主要机制类型 |
3.2.2 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 |
3.3 斜坡工程地质分段 |
第4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4.1.1 灾害类型与基本特征 |
4.1.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4.2 典型灾害分析 |
4.2.1 雷马坪滑坡 |
4.2.2 银厂沟滑坡 |
4.2.3 五彝湾崩塌 |
4.2.4 罗彻泥石流 |
4.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地形地貌 |
4.3.2 地层岩性 |
4.3.3 坡体结构 |
4.3.4 水文气象 |
4.3.5 人类工程活动 |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5.2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1 确定评价指标与评价单元 |
5.2.2 评价因子的选取及栅格化处理 |
5.2.3 计算评价因子权重 |
5.3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3.1 计算隶属度函数 |
5.3.2 基于Arc GIS的隶属度操作 |
5.3.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4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段综合评价 |
第6章 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
6.1 滑坡防治建议 |
6.2 崩塌防治建议 |
6.3 泥石流防治建议 |
6.4 路基段斜坡稳定性控制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川西南地区深层断裂系统及其对二叠系火山岩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研究现状 |
1.3.2 基底断裂研究现状 |
1.3.3 二叠系火山岩研究现状 |
1.3.4 勘探现状 |
1.3.5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四川盆地地层系统与区域不整合面 |
2.2.1 基底 |
2.2.2 四川盆地地层系统 |
2.2.3 区域不整合面特征 |
2.3 构造单元划分 |
2.4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5 小结 |
3 川西南二叠系火山岩岩性与岩相特征 |
3.1 单井火山岩岩性与岩相识别 |
3.2 各火山岩岩性测井曲线特征 |
3.2.1 溢流相 |
3.2.2 爆发相 |
3.2.3 火山通道相 |
3.2.4 火山沉积相 |
3.3 连井岩相识别 |
3.4 火山旋回分析 |
3.5 火山岩地震相岩相识别 |
3.6 小结 |
4 川西南地区火山岩分布 |
4.1 地球物理方法识别火山岩分布 |
4.2 川西南地区火山岩相分布情况 |
4.3 小结 |
5 川西南地区深层断裂系统 |
5.1 地球物理方法识别断裂分布 |
5.2 剖面中识别的断裂分布 |
5.3 基底断裂平面特征 |
5.4 川西南地区深层断裂三维显示 |
5.5 小结 |
6 川西南地区火山机构与火山口的分布预测 |
6.1 断裂对火山岩的控制作用 |
6.2 火山机构的判断与火山口预测 |
6.2.1 火山喷发模式 |
6.2.2 剖面上的火山机构特征 |
6.3 火山机构模式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康滇裂谷充填序列关键层位定年、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和科学问题 |
1.1.1 研究现状 |
1.1.2 存在问题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工作量 |
1.4 取得的新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研究区的位置与交通 |
2.2 裂谷基底的地层组成与变形变质特征 |
2.2.1 地层序列与岩石组合 |
2.2.2 区域构造与变形变质特征 |
2.3 裂谷充填系 |
2.3.1 地层单元与岩石组合 |
2.3.2 区域断裂 |
2.3.3 区域岩浆活动 |
2.4 后裂谷地层序列 |
2.4.1 震旦系 |
2.4.2 寒武系及其以后地层 |
2.5 区域地质演化史 |
2.5.1 基底形成阶段 |
2.5.2 盖层发育阶段 |
2.5.3 陆内改造阶段 |
第3章 关键层位定年与年代地层框架的优化 |
3.1 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
3.1.1 川西南地区 |
3.1.2 滇中及滇东地区 |
3.2 样品处理与实验方法 |
3.3 苏雄组顶部火山岩定年及其地层学意义 |
3.3.1 地层序列与采样位置 |
3.3.2 样品岩性与锆石特征 |
3.3.3 测年结果与分析处理 |
3.3.4 区域地层学意义 |
3.4 开建桥组上、下段界限年龄的标定及其区域地层学意义 |
3.4.1 地层序列与采样位置 |
3.4.2 样品岩性与锆石矿物学特征 |
3.4.3 测年结果与分析、处理 |
3.4.4 地层学意义 |
3.5 裂谷充填系地层划分对比框架的优化 |
第4章 关键层段沉积地质学特征 |
4.1 典型剖面的地层序列与沉积相序 |
4.1.1 康滇裂谷的构造区划 |
4.1.2 德昌盆地开建桥组地层序列与沉积相 |
4.1.3 滇中盆地澄江组地层序列与沉积相 |
4.2 开建桥组关键层段沉积相与古流向分析 |
4.2.1 关键层段的选择 |
4.2.2 沉积相与沉积相序列 |
4.2.3 古流向的确定及沉积物扩散样式分析 |
4.3 滇中典型地区澄江组关键层段沉积相与古流向分析 |
4.3.1 关键层段的选择 |
4.3.2 沉积相与沉积相序列 |
4.3.3 古流向的确定及沉积物扩散样式分析 |
4.4 康滇裂谷盆地结构与空间发育特征 |
第5章 盆地原型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
5.1 裂谷充填碎屑岩系碎屑岩骨架颗粒特征 |
5.1.1 砂岩骨架颗粒成分特征 |
5.1.2 骨架颗粒统计结果分析及其对物源区属性的指示意义 |
5.2 伴生火山岩的地化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5.2.1 火山岩类型 |
5.2.2 构造环境分析 |
5.3 原型盆地分析与讨论 |
5.4 康滇裂谷盆地时空演化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
1.2.2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前震旦系 |
2.2.2 震旦系 |
2.2.3 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3.1 扬子克拉通 |
2.3.2 秦岭造山带 |
2.3.3 龙门山构造带 |
2.3.4 松潘-甘孜褶皱带 |
第3章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3.1 盆地深部结构 |
3.1.1 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
3.1.2 重力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
3.1.3 岩石圈结构 |
3.2 基底断裂分布 |
3.2.1 一级基底断裂 |
3.2.2 二级、三级基底断裂 |
3.3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3.3.1 基底的纵向分层结构 |
3.3.2 基底的横向分块结构 |
3.3.3 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
3.4 基底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第4章 四川盆地盖层结构及其叠合特征 |
4.1 地震剖面基本地质特征 |
4.2 不整合面识别与盖层结构 |
4.2.1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及其特征 |
4.2.2 构造层划分 |
4.3 不同地质时期盆地原型 |
4.3.1 震旦纪-志留纪(Z-S)盆地原型-克拉通裂陷盆地 |
4.3.2 泥盆纪-中三叠世(D-T2~l)盆地原型-克拉通拗陷盆地 |
4.3.3 晚三叠世早期(T_3x~1-T_3x~3)盆地原型-断陷盆地 |
4.3.4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T_3x~4-J)盆地原型-拗陷盆地 |
4.3.5 白垩纪-第四纪(K-Q)盆地原型-前陆型盆地 |
4.4 盆地叠合模式 |
第5章 四川盆地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
5.1 基底控制盆地后期构造格局 |
5.1.1 基底结构控制现今盆地宏观格局 |
5.1.2 基底断裂活动控制盆内凹陷与隆起的发育 |
5.2 基底控制上覆地层的古构造演化 |
5.3 基底断裂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
5.3.1 基底断裂对龙王庙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
5.3.2 基底断裂对长兴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堆积序列及岩性岩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性质 |
1.3 峨眉山玄武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1.1 震旦系—古生界 |
2.1.2 中生界—新生界 |
2.2 岩浆岩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3.1 主要区域断裂带 |
2.3.2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堆积序列及喷发旋回 |
3.1 区域分布特征 |
3.2 堆积序列 |
3.3 喷发旋回 |
第4章 川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 岩石类型 |
4.1.1 岩石特征 |
4.2 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石化学特征 |
4.2.2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4.3 岩浆起源及演化 |
4.3.1 岩浆的源区性质 |
4.3.2 岩浆的演化 |
第5章 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岩相及相序 |
5.1 火山岩相类型 |
5.2 火山岩相特征 |
5.2.1 火山爆发相 |
5.2.2 溢流相 |
5.2.3 喷发沉积相 |
5.2.4 熔积岩相 |
5.2.5 侵出相 |
5.2.6 潜火山岩相 |
5.3 火山岩岩性岩相及储集层讨论 |
5.3.1 下旋回储集性 |
5.3.2 上旋回储集性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川西南玄武岩的岩体结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及其储层改造意义[J]. 李双建,杨天博,韩月卿,高平,沃玉进,何治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
- [2]川西南永探1井区火山岩优质储层地震预测[D]. 贺紫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21(10)
- [3]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4]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D]. 董翼昕.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川西南地区莜坝-中都丹霞地貌成景机制及脆弱性研究[D]. 王圻仲.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 白天.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川西南地区深层断裂系统及其对二叠系火山岩的控制作用[D]. 张博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康滇裂谷充填序列关键层位定年、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付坤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9]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D]. 李洪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10]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堆积序列及岩性岩相特征[D]. 李天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