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诱导产卵及胚胎发育观察

蛤蜊诱导产卵及胚胎发育观察

一、中国蛤蜊的诱导产卵和胚胎发育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胡宏辉,白志毅,郭思鹏,冯上乐,孙田洋,陈卫民[1](202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三角帆蚌胚胎早期发育观察及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析》文中提出为了探寻三角帆蚌胚胎体外培养方法,本实验以解剖获得的雌雄配子为材料,使用与三角帆蚌体液等渗的平衡盐溶液(BSS)进行人工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观察各阶段胚胎的形态特征,并分析计算不同胚胎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5±1)℃的BSS培养条件下,受精卵发育至第二极体排放、二细胞期、四细胞期、八细胞期、十六细胞期和桑葚期的时间分别为1.8、2.8、5.6、10.5、13.9和17.3 h,胚胎最长发育至桑葚期后停止发育。另外,池塘平均水温分别为26.5、28.1和29.2℃时,三角帆蚌胚胎发育至成熟钩介幼虫分别需要10、9和8 d,计算得出三角帆蚌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4.81℃,根据生物学零度计算胚胎发育至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钩介幼虫期和成熟钩介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95、25.99、42.27、69.21和118.14℃×d。研究结果初步尝试对三角帆蚌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并根据胚胎发育水温和时间获得三角帆蚌早期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可为突破三角帆蚌全人工繁育技术奠定基础,对淡水贝类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田传远,夏佩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黄继[2](2020)在《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开展了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室内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具体包括亲螺人工促熟蓄养、卵囊采集、孵化、幼虫培育、变态和采苗等技术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后期面盘幼虫对不同附着基的喜好选择性实验,以及不同饵料和光照对幼虫附着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雌螺分批产卵,单个雌螺平均每次产出受精卵为61 750粒;在水温27~29℃时,面盘幼虫经过20d左右的生长发育,壳长达到约600μm,此时开始附着变态,由浮游生活转变为底栖生活;附着后10 d左右变态为稚螺。后期面盘幼虫对附着基的选择性实验表明,固着牡蛎苗的栉孔扇贝壳和附有底栖硅藻的波纹板,是稚螺理想的附着基。不同饵料和光照对幼虫附着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附着变态期间,自然光照有利于幼虫附着变态;同时,连续投喂糠虾肉糜可显着提高幼虫变态率和稚螺成活率。本研究结果为今后疣荔枝螺产业化繁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张鹏飞[3](2018)在《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波纹巴非蛤是我国南方沿海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增,巴非蛤增养殖规模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南方潮下带泥质底栖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几年由于苗种来源单一、短缺,养殖技术粗放,导致巴非蛤蛤苗运输成活率低,蛤苗底播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下降。巴非蛤生理生态研究是开展底播增养殖的基础,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生态、能量收支、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敌害对其的捕食作用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期望能充实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理论,并为其增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颗粒条件下巴非蛤的摄食和能量收支响应,发现巴非蛤假粪阈值为17.00-19.80mg L-1;巴非蛤对无机颗粒的保留呈机械性筛选特性,保留效率与粒径大小相关;对有机颗粒的保留效率受粒径大小和浓度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巴非蛤倾向保留大粒径有机颗粒;在低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随颗粒浓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巴非蛤摄食率和生长余能(SFG)以递减的速率而增加,逐渐接近最大值,在高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清滤率和SFG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对饵料条件变化响应敏感,通过调节颗粒的保留率、摄食行为(滤水率,假粪)和生理(吸收率,耗氧率)等优化能量摄入。2.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发现适宜巴非蛤摄食和生长的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18-32℃和25-30;海洋酸化胁迫下(pCO2>1500μatm)和低氧胁迫(溶解氧≤2 mg O2 L-1)下巴非蛤的摄食行为受到显着抑制,摄食率和SFG显着下降;巴非蛤摄食最适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8.42℃:,盐度29.29,溶解氧5.99mg L-1。结果表明,低盐及低温条件均不利于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在海洋酸化以及低氧胁迫下,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机能受到抑制。3.波纹巴非蛤初始半致死低温(26dLILT50)和高温(8d UILT50)分别为6.76±0.10℃和33.49±0.022℃,基于心率的阿氏拐点温度(ABT)为35.64±0.77℃,为其急性致死温度;初始半致死低盐(27dLILS50)和高盐(40dUILS50)分别为17.90±0.40和42.06±0.42。巴非蛤对低氧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降低,温度为25℃时,巴非蛤半致死溶解氧浓度(288hLC50)为 0.72 mg O2 L-1,30℃时巴非蛤 96hLC50 和 120hLC50分别为0.49和0.64 mg O2 L-1。与其他热带亚热带双壳类相比,巴非蛤对低温、低盐和低氧的耐受性较弱,而相比于潮下带双壳类,巴非蛤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4.波纹巴非蛤潜泥能力随规格的增大而增强,波纹巴非蛤幼贝比成体对底质粒径的选择范围更广,能在含沙率高达80%的底质条件下完成埋栖过程,而成体在底质含砂率≥40%时潜泥行为显着受阻。幼贝(壳长5-20mm)潜泥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当温度<15℃或>34℃时,壳长小于5mm幼贝超过半数不能完成潜泥过程。底质的含水率和含沙率通过影响巴非蛤的埋栖深度来影响巴非蛤摄食和能量收支,在含水率≥40%或含沙率≤40%的泥质底质中,巴非蛤的埋栖深度分别显着大于其他底质条件,当巴非蛤埋栖深度为6.5cm时,清滤率和SFG最大,过浅或过深其清滤率和SFG均显着降低。这表明,波纹巴非蛤适宜栖息于泥沙质或泥质底质,同时其埋栖深度对巴非蛤摄食和生长有显着的影响。5.波纹巴非蛤耐干露能力随湿度增加而增强,15℃下巴非蛤耐干露能力最强,Lt50为131h干露超过6h,幼贝的潜泥行为会受显着影响,超过48h后幼贝全部死亡;干露时长超过24h成体恢复后的存活率会显着降低,超过48h,存活率低于50%;干露不超过24h不会影响成体潜泥表现,干露超过48h后恢复时成体的摄食和吸收功能显着受损,SFG为负值。干露胁迫下巴非蛤体内糖原含量显着降低,无氧代谢产物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足肌和外套膜琥珀酸含量在干露12h后显着升高,足肌乳酸在干露24h后显着升高;内脏团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活力分别在6h、12h和48h显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力在24h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干露对波纹巴非蛤的存活、潜泥行为、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其幼贝和成体的干露运输适宜温度分别为20-24℃和15℃,干露时间分别以不超过6h和24h为宜。6.波纹巴非蛤埋栖较浅,不能躲避远洋梭子蟹的捕食危害,其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受水温显着影响,水温≤15℃时,远洋梭子蟹基本不捕食巴非蛤,当水温≥20℃时,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昼夜差异,对稚贝和小规格成体的选择性和摄食率显着高于大规格成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底播波纹巴非蛤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蛤苗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巫旗生,文宇,曾志南,王晓清,宁岳,祁剑飞,罗娟,贾圆圆[4](2017)在《钝缀锦蛤繁殖周期和胚胎发育》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钝缀锦蛤(Tapes conspersus)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和幼虫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钝缀锦蛤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繁殖期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繁殖盛期为3月、10月和11月(水温20.324.6℃),分批产卵。8月肥满度最高,为33.43%;4月最低,为18.31%。钝缀锦蛤卵径为7080μm;在水温2426℃、盐度2832条件下,受精卵经16 h左右发育为D形幼虫;初孵D形幼虫大小为90110μm,浮游幼虫经78 d培育进入附着变态期,此时壳长为210230μm,再经45 d发育变态为稚贝。本研究为钝缀锦蛤的人工繁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郑言鑫[5](2015)在《栉江珧繁殖周期及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是广泛分布于温、热带近海海域的一种大型底栖双壳贝类,我国沿海北起辽东半岛,南至琼州海峡的潮间带到20 m深的浅海砂泥底质中,均可见其生活踪迹。目前关于栉江珧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学者对于栉江珧的研究大约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已有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栉江珧的分类学、形态学、资源、生化和繁殖生物学等方面,关于性腺发育、人工催产和幼虫培育条件的研究报道较少。多年来由于对栉江珧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造成了野生资源总量急剧减少,为达到可持续采捕的目的,采用人工增殖是一个有效增加资源量的方法。因此,突破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以长岛野生栉江珧为材料,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其性腺发育规律;比较了不同催产方法对卵子受精和胚胎发育的作用效果;观察了胚胎及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了不同培育密度和培育方式条件下其浮游幼虫在存活和生长方面的差异。为栉江珧的苗种培育提供了参考资料,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作者对长岛栉江珧周年取样观察,发现其雌雄比例为1:1,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通过组织切片观察性腺发育情况,根据性腺中生殖细胞发育状况及滤泡细胞中各种细胞的比例,可分为五个时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在确定长岛栉江珧性腺发育时期的基础上确定生殖周期,长岛栉江珧性腺发育周期为一年,每年的12月1月为增殖期,15月为生长期,56月为成熟期,78月为排放期,911月为休止期,全年只有一个繁殖盛期。栉江珧亲贝催产难是目前制约苗种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探索栉江珧亲贝的最佳催产方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催产方法对卵子受精和胚胎发育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阴干4小时后用升温3℃的次氯酸钠中和海水刺激,可诱导亲贝大量排放精卵,且对卵子受精及胚胎发育影响较小,适合适合工厂化育苗过程中栉江珧亲贝的催产。栉江珧浮游期幼虫粘连的问题,是生产过程中造成幼虫死亡的主要原因。实验研究了不同培育密度和培育方式对幼虫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幼虫培育密度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但并不能完全解决粘连问题,为充分利用水体,在培育密度为1 ind/ml的条件下,应同时在幼虫培养池内加装冲浪泵,使培育水体流动起来,能够有效减少幼虫的粘连,提高幼虫的成活率。

安俊庭[6](2014)在《脉红螺人工苗种繁育与微卫星标记筛选》文中认为脉红螺(Rapana venosa)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骨螺科(Muricidae)、红螺属(Rapana),是一种海洋底栖大型肉食性贝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沿海,自从上世纪40年代起开始逐步传遍世界各地。在我国,脉红螺是传统的海珍品,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人为的过度捕捞,自然资源严重衰退。近年来,脉红螺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已经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关于脉红螺的育苗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育苗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微卫星多态性高、呈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受到实验者的青睐,是遗传育种、生物资源家系分析、系统发生和种群遗传学多样性研究的探针工具。对于脉红螺微卫星的开发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目前,仍旧没有研究关于脉红螺微卫星的开发分析的报道。本研究开展的主要内容如下:1.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本实验探究脉红螺摄食喜好性,为脉红螺亲体培育选择最佳饵料。饵料是亲贝的促熟培育的基础,实验中需要投喂喜食饵料进行促熟,在脉红螺亲体正常摄食情况下,使用10种活体饵料作为对比,探究脉红螺摄食喜好,并从成本和取材考虑,进行4种贝类实验。养成实验结果是四角蛤蜊和中国蛤蜊最好,紫贻贝次之,缢蛏最差,成活率最低。比较了脉红螺卵袋大小与卵子个数的关系,本实验过程中,收集的卵袋平均长度为19.80mm,平均宽度为2.85mm,长和宽的平均比例为7.10,平均每个卵袋中含有受精卵达1304粒。观察了不同时期脉红螺幼虫生长发育的特征,从受精卵卵裂开始观察,分别描述了多细胞期,囊胚期,担轮幼虫,面盘幼虫,浮游期幼虫,以及附着后稚螺的形态特征。各个不同发育阶段温度、盐度以及饵料的数据为脉红螺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数据参考。研究了脉红螺幼虫附着变态过程中附着基的选择。在附着变态阶段,通过实验筛选,最终选择附有底栖硅藻的波纹板作为幼虫的附着基。变态过程中的适宜动物性饵料,通过采用牡蛎软体部、四角蛤蜊软体部、日本蟳肉、底栖硅藻、牡蛎稚贝5种不同的饵料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附着牡蛎稚贝的波纹板上脉红螺的附苗量最多。研究了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处理对幼虫附着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对脉红螺幼虫用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的KCl溶液分别处理不同时间,观察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经过筛选优化,结果为1810-3mol/L的KCl处理脉红螺浮游幼虫10小时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基本解决了幼虫附着变态食性转化的难题,为脉红螺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参考资料。2.脉红螺微卫星标记的开发本实验采集山东青岛沿岸脉红螺野生个体作为实验材料,首先采用磁珠富集法和生物素标记的(CA)15和(CT)15寡核苷酸探针,构建了脉红螺微卫星部分基因组富集文库,从中设计筛选出23个多态的微卫星标记。23条微卫星的观测杂合度是从0.167到1.000,平均值为0.645;而期望杂合度为从0.455到0.924,平均值为0.696。这些微卫星标记为脉红螺种质资源保护及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遗传学工具。

陈添悦,王潇潇[7](2013)在《中国蛤蜊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综述了中国蛤蜊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即中国蛤蜊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消化系统与代谢、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重金属离子对中国蛤蜊的影响,中国蛤蜊早期生长发育与人工育苗等。阐述了以上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拥有的前景,指出并总结了目前研究阶段中尚未解决的各项问题,以期为以后的中国蛤蜊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沈建平[8](2013)在《栉孔扇贝三倍体的诱导及精子形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栉孔扇贝为研究材料,对体外解剖促熟的卵子进行三倍体的诱导和应用一种新方法—高盐诱导多倍体,通过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PB2)的排放来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并通过伊红和结晶紫两种染色方法对栉孔扇贝的精子的质量进行评价。探索出了体外促熟后栉孔扇贝卵的三倍体诱导的条件和高盐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的最佳诱导条件以及评价栉孔扇贝精子的质量形态的染色方法,为丰富栉孔扇贝的多倍体诱导提供了依据,为多倍体贝类的诱导拓宽了领域。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部分:1.体外促熟后栉孔扇贝卵的三倍体诱导的研究在水温19℃左右时,通过对解剖的栉孔扇贝的卵子进行体外促熟后再进行低盐处理获得三倍体。人工解剖雌性栉孔扇贝,得到卵子,将体外解剖的卵在0.005%的氨水处理15min后再用0.002M的5-羟色胺处理45min促熟后再人工受精,设置不同的低渗盐度(S=10、12、14、16)梯度,不同的持续处理时间(15、20、25min)和不同的处理时机(出现第一个第一极体、40%-50%出现第一极体、出现第一个第二极体)进行实验。经过氨海水处理后的卵母细胞生发泡的破裂率达到了90%以上,经过5-羟色胺处理后最终的受精率达到了41.28%。氨海水和5-羟色胺分别促进了生发泡的破裂和提高了生发泡破裂的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实验得到了在低渗盐度为S=14,受精后持续处理20min,在40%-50%出现第一极体时,三倍体率最高,为54.28±8.48%。2.一种新方法—高盐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他方法比较的研究在水温19℃左右时,设置不同的高盐盐度(S=40、42.5、45、47.5、50、52.5)梯度,不同的持续处理时间(10、15、20、25min)和不同的处理时机(出现第一个第一极体(PB1)、40%-50%出现第一极体(PB1)、出现第一个第二极体(PB2))进行实验。获得了在高盐盐度为S=47.5,受精后持续处理20min,在40%-50%出现第一极体时,高盐盐度三倍体率最高,为95.56±2.87%。通过与其他三倍体诱导方法相比较,高盐诱导方法是目前诱导率最高的一种新型、安全的诱导方法。安全无毒、不需特别的装置和购买药品,成本几乎为零,对幼虫和操作者没有毒害作用,因此适于产业化推广。3.不同染色方法对精子形态质量的观察本实验比较了应用伊红、结晶紫两种染液对栉孔扇贝的精子进行染色评价精子质量的方法的差异,采用伊红对精子染色最理想的方法是首先将样品与20mg/ml的伊红染液等比例混合后染色,再涂片的方法进行染色处理,而采用结晶紫对精子染色最理想的方法是用5mg/ml的结晶紫染液采用渗透染色法对精子涂片进行染色。通过对精子的形态特征的统计发现,两种染色方法获得的正常精子的比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伊红染色统计的尾部弯曲精子的比例较结晶紫的较高,但所占比率较小,不会对总体评价标准造成影响,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染色方法不同畸形精子出现的程度不同。两种评价栉孔扇贝精子形态的方法数据稳定、客观真实,可以应用于栉孔扇贝精子的形态检测、分析以及生产实践中。

刘晓赫[9](2012)在《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解剖卵的体外促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为研究对象,使用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其解剖卵进行体外处理,使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发育。研究中探索了氨海水与5-羟色胺的最佳促熟条件,对体外促熟的受精卵进行了培育和观察,并通过荧光显微技术观察了受精卵发育的整个过程的,希望可以为贝类的遗传育种,多倍体诱导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以成熟的海湾扇贝解剖卵为原材料,在不同浓度的氨海水和5-羟色胺溶液浸泡情况下,采取二者单独或联合处理扇贝解剖卵不同时间,研究其体外促熟作用。统计了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率及其体外受精率,以获得最优的体外促熟方法。结果表明:0.005%-0.30%的氨海水均能诱导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85%左右),经氨海水处理的卵母细胞可以完成受精,但受精率较低,0.005%浓度的氨海水处理45min的受精率最高,仅为(17.28±0.43)%;经5-羟色胺(5-HT)处理的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率相对较低,但受精率得到显着提高,5-HT浓度为8×104M、处理30-60min时,受精率达到(26.73±0.95)%;联合处理时先用氨海水处理卵母细胞,然后用5-羟色胺处理成熟卵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受精率达(36.47±0.87)%。对促熟卵的细胞学研究表明:体外促熟处理的受精卵受精率(37.3±1.46)%低于自然排放受精卵的受精率(87.2±1.12)%;同时促熟卵受精后的发育速度明显滞后于自然排卵受精的发育速度。对促熟卵的荧光显微镜研究表明:自然排放的卵母细胞和解剖获得卵母细胞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通过促熟,可以促进解剖获得卵母细胞的成熟。,荧光染色观察揭示促熟受精卵的整个发育过程与自然排放受精卵相同,并记录了海湾扇贝促熟卵受精后的整个发育过程,同时证明了这种促熟方式的可行性。

杨林,李琪,闫红伟,孔令锋,于瑞海[10](2010)在《山东沿海中国蛤蜊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于自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对中国山东海阳沿海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的繁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山东沿海的中国蛤蜊全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可分为6个时期:休止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耗尽期。组织学观察显示,配子发育周期分为2个明显的阶段:11月至翌年2月的休止期和包括配子形成、成熟和排放的性腺发育期。该地区中国蛤蜊雌雄配子的发育时间基本同步,配子发生均始于3月,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成熟,8月雌雄配子大规模排放。中国蛤蜊的卵母细胞直径呈显着的周年变化(P<0.05),从3月开始增加,7月达最大值。随着产卵的发生,卵径逐渐减小,至11月降至最低。条件指数在配子发生期开始增大,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产卵后减小。

二、中国蛤蜊的诱导产卵和胚胎发育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蛤蜊的诱导产卵和胚胎发育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条件
    1.2 亲螺来源与运输
    1.3 亲螺培育
        1.3.1 亲螺蓄养
        1.3.2 亲螺摄食喜好选择实验
    1.4 亲螺产卵与孵化
    1.5 幼虫培育与采苗
        1.5.1 幼虫对附着基选择及采苗效果实验
        1.5.2 不同饵料和光照对幼虫诱导附着作用
        1.5.3 不同饵料对幼虫变态的影响效果
    1.6 稚螺培育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螺摄食喜好研究
    2.2 亲螺培育与产卵
    2.3 疣荔枝螺个体发育过程
    2.4 幼虫生长情况
    2.5 幼虫对附着基选择及采苗效果
    2.6 不同饵料和光照对幼虫诱导附着作用
    2.7 不同饵料对幼虫变态率的影响效果
    2.8 人工育苗情况
3 讨论
    3.1 疣荔枝螺繁殖力
    3.2 疣荔枝螺幼虫生长速度
    3.3 疣荔枝螺变态期幼虫对附着基的选择性
    3.4 光照环境及饵料种类对幼虫变态影响
4 结论

(3)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波纹巴非蛤介绍
        1.1.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
        1.1.2 波纹巴非蛤产业及养殖现状
        1.1.3 波纹巴非蛤研究现状
        1.1.4 波纹巴非蛤种群变动分析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1.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生理研究进展
        1.2.1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器官组织学
        1.2.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机制
        1.2.3 滤食性双壳类的颗粒保留与选择
        1.2.4 滤食性双壳类的摄食调节
    1.3 双壳类能量学及研究进展
        1.3.1 双壳类能量收支方程及研究方法
        1.3.2 环境因子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1.3.3 贝类能量学研究意义及应用
    1.4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埋栖行为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2 环境因子对埋栖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3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1.5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5.1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长、存活的影响
        1.5.2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1.5.3 干露胁迫对水生动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6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作用研究进展
        1.6.1 敌害生物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1.6.2 水温对敌害生物捕食双壳类的影响
        1.6.3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选择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悬浮颗粒物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2.1.2 不同悬浮颗粒物的制备
        2.1.3 摄食生理实验方法
        2.1.4 摄食参数
        2.1.5 实验设计和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波纹巴非蛤假粪阈值
        2.2.2 波纹巴非蛤最低滤除浓度研究
        2.2.3 波纹巴非蛤对粘土颗粒的摄食选择
        2.2.4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粒径浮游单胞藻的摄食选择
        2.2.5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质量悬浮颗粒的摄食响应
        2.2.6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POM悬浮颗粒的能量收支
    2.3 讨论
第三章 环境因子及规格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3.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3 海洋酸化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4 溶解氧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5 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特征
        3.2.6 温度、盐度和溶解氧3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清滤率和SFG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波纹巴非蛤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4.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波纹巴非蛤的致死温度、盐度
        4.2.2 波纹巴非蛤对低氧耐受性研究
        4.2.3 基于心率的波纹巴非蛤耐热性评测
    4.3 讨论
第五章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5.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5.2.2 底质含水率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3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4 底质含水率和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成体埋栖深度的影响
        5.2.5 不同含水率泥质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6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7 埋栖深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生理生态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6.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波纹巴非蛤的干露耐受性研究
        6.2.2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6.2.3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6.2.4 干露及恢复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6.2.5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体成分的影响
        6.2.6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无氧代谢的研究
        6.2.7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免疫指标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及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摄食生理的影响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7.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三种敌害生物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
        7.2.2 水温对远洋梭子蟹捕食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7.2.3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选择
        7.2.4 远洋梭子蟹幼蟹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捕食作用
        7.2.5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的影响
        7.2.6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致谢

(4)钝缀锦蛤繁殖周期和胚胎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亲贝培育
        1.2.2 样本测量
        1.2.3 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
        1.2.4 胚胎发育观察
        1.2.5 幼虫培育与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殖方式及性腺形态特征
    2.2 性腺外部形态特征及其组织学分期
        2.2.1 增殖期
        2.2.3 成熟期
        2.2.4 排放期
        2.2.5 休止期
    2.3 钝缀锦蛤肥满度的周年变化
    2.4 胚胎和幼虫发育
3 讨论
    3.1 钝缀锦蛤性腺发育分期
    3.2 钝缀锦蛤肥满度的周年变化
    3.3 钝缀锦蛤胚胎和幼虫发育

(5)栉江珧繁殖周期及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海洋贝类繁殖生物学
        1 繁殖习性
        1.1 性别
        1.2 繁殖方式
        2 贝类性腺发育分期
        2.1 海洋贝类性腺发育分期界定
        2.2 影响海洋贝类性腺发育环境因子
    二 海洋贝类生活史
        1 海洋贝类胚胎发育过程
        2 海洋贝类浮游幼虫的发育
        3 海洋贝类的稚贝和幼贝
    三 海洋贝类的人工繁育
        1 贝类催产
        2 贝类幼虫培育
    四 栉江珧研究现状
        1 栉江珧分类
        2 栉江珧形态学及生态习性
        3 栉江珧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育种
        4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
        5 其他
第二章 长岛栉海区栉江珧性腺发育及繁殖周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性腺发育分期
        2.2 生殖周期
    3 讨论
第三章 栉江珧催产方法及胚胎发育
    1 催产方法
        1.1 材料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2 胚胎及幼虫发育的观察
        2.1 材料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四章 幼虫培养条件探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贝来源及促熟
        1.2 D形幼虫的获取
        1.3 不同培养密度对幼虫发育的影响
        1.4 不同培养方式对幼虫成活率的影响
    2 结果
        2.1 不同培养密度对幼虫发育的影响
        2.2 不同培养方法对幼虫成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幼虫培养密度对幼虫发育的影响
        3.2 幼虫培养方式对幼虫成活率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实用新型:一种贝类培养催产箱
    作者简介
致谢

(6)脉红螺人工苗种繁育与微卫星标记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脉红螺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1.1 脉红螺的分类学地位及其生物学特征
        1.2 脉红螺的生活史
        1.3 脉红螺地理分布
        1.4 脉红螺的养殖现状
    2.微卫星标记的概述
        2.1 微卫星的分类
        2.2 微卫星的优点与不足
        2.3 微卫星标记开发方法
        2.3.1 经典法
        2.3.2 富集法
        2.3.3 省略筛库法
        2.4 微卫星在海洋软体动物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2.4.1 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2.4.2 微卫星在贝类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应用
        2.4.3 微卫星在遗传图谱构建中应用
        2.4.4 对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和研究(QTL)
    3.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第二章 脉红螺育苗技术研究
    0.引言
    1.脉红螺成体诱食实验
        1.1 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器材
        1.2 方法
        1.2.1 培育管理
        1.2.2 不同饵料种类喜食性实验
        1.2.3 根据饵料种类的成本和取材难易进行摄食性试验
        1.3 实验结果
        1.3.1 脉红螺对不同饵料种类的摄食选择性
        1.3.2 单一贝类投喂脉红螺摄食情况分析
        1.3.3 10 种实验贝类市场价格及取材难易分析
        1.4 讨论
        1.4.1 脉红螺摄食不同贝类的喜好性分析
        1.4.2 脉红螺饵料取材性难易及成本分析
    2.亲本的培育和管理
        2.1 亲本培育
        2.2 亲螺管理
    3.亲螺交配行为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 讨论
    4.卵袋的观察研究
        4.1 卵袋生物学
        4.2 结果
    5.受精卵的胚胎发育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 讨论
    6.幼体培育
        6.1 幼体培育阶段
        6.2 讨论
    7.采苗与稚螺观察
        7.1 采苗附着基选用
        7.2 稚螺的观察
        7.2.1 不同肉食性饵料对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7.2.2 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7.3 讨论分析
第三章 脉红螺微卫星标记开发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材料
        1.1.2 样品的处理
        1.2 实验方法
        1.2.1 DNA 的提取及纯度的鉴定
        1.2.2 富集文库的构建
        1.2.2.1 杂交选择法
        1.2.2.2 FIASCO 法
        1.2.3 TA 克隆与 PCR 筛选
        1.2.4 测序分析
        1.2.5 引物的设计
        1.2.6 引物的筛选
        1.2.7 群体中位点的多态性检测
        1.2.7.1 群体样品的扩增检验
        1.2.7.2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1.2.8 数据统计及分析处理
        1.2.8.1 数据的统计
        1.2.8.2 数据处理
    2.实验结果
        2.1 DNA 酶切、切胶回收 DNA 片段、磁珠富集结果
        2.1.1 DNA 酶切结果
        2.1.2 切胶回收 DNA 片段结果、
        2.1.3 磁珠杂交富集 DNA 结果
        2.2 克隆结果
        2.3 检测结果
        2.4 测序
        2.5 筛选微卫星多态性结果
    3.讨论与分析
        3.1 杂交选择法与 FIASCO 法的比较
        3.2 探针的选择
        3.3 引物的设计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蛤蜊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蛤蜊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 中国蛤蜊消化系统与代谢的研究
    2.1 中国蛤蜊的消化系统
        2.1.1 消化道
        2.1.2 消化腺
        2.1.3 晶杆
        2.1.4 胃
        2.1.5 肠
    2.2 环境与自身因子对中国蛤蜊代谢率的影响
3 中国蛤蜊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
4 重金属离子对中国蛤蜊影响的研究
    4.1 Cu2+对中国蛤蜊血细胞活性的影响
    4.2 Cd2+对中国蛤蜊的毒性及SOD的影响
5 中国蛤蜊早期生长发育与人工育苗的研究

(8)栉孔扇贝三倍体的诱导及精子形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贝类的三倍体研究
        1.1.1 贝类三倍体育种的种类
        1.1.2 贝类三倍体育种的原理
        1.1.3 贝类三倍体的人工诱导方法
        1.1.4 影响三倍体诱导的因素
        1.1.5 三倍体贝类的生物学特性
    1.2 贝类卵子的获得及体外促熟
        1.2.1 贝类获得精卵的方法
        1.2.2 解剖获得卵子的发育情况
        1.2.3 解剖卵的促熟
    1.3 卵子体外促熟与三倍体育种结合的研究
    1.4 精子的质量分析
    1.5 三倍体育种的前景及展望
第二章 利用栉孔扇贝的解剖卵诱导三倍体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器材和药品
        2.1.3 精卵的获得
        2.1.4 卵子的体外促熟
        2.1.5 人工授精
        2.1.6 低盐诱导
        2.1.7 孵化
        2.1.8 幼虫倍性检测及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不同低盐处理的诱导结果
        2.2.3 持续处理时间的诱导效果
        2.2.4 处理时机的诱导效果
        2.2.5 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结果
    2.3 讨论
        2.3.1 卵母细胞的促熟情况
        2.3.2 低盐盐度、持续处理时间、处理时机对卵裂、孵化和诱导的影响
        2.3.3 其他影响诱导的因素
第三章 高盐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实验器材和药品
        3.1.3 精卵的获得及授精
        3.1.4 高盐诱导
        3.1.5 孵化
        3.1.6 幼虫倍性检测及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高盐盐度的诱导结果
        3.2.2 不同持续处理时间的诱导效果
        3.2.3 不同处理时机的诱导效果
        3.2.4 倍性检测结果
    3.3 讨论
        3.3.1 高盐盐度对幼虫的卵裂、孵化和诱导效果的影响
        3.3.2 持续处理时间对卵裂、孵化和诱导效果的影响
        3.3.3 处理时机对卵裂、孵化和诱导效果的影响
        3.3.4 其他影响诱导的因素
        3.3.5 高盐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与其他诱导结果的比较
第四章 不同染色方法对精子形态质量的观察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器材和药品
        4.1.3 精子的获得
        4.1.4 制作精子涂片
        4.1.5 染色方法
        4.1.6 精子形态分析
    4.2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伊红染色法
        4.3.2 结晶紫染色法
    4.4 精子的正常形态及各种畸形
    4.5 不同染色方法的效果比较
    4.6 讨论
        4.6.1 精子形态的分类及评估标准
        4.6.2 涂片对精子形态的影响
        4.6.3 伊红和结晶紫染色方法的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9)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解剖卵的体外促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人工获得高质量精卵方法
        1.1.1 种贝促熟
        1.1.2 诱导排卵
        1.1.3 直接解剖获精卵
    1.2 解剖获得精卵的促熟研究
        1.2.1 促熟的必要性
        1.2.2 贝类精子的激活
        1.2.3 贝类卵子的促熟
        1.2.4 精卵促熟的原理
        1.2.5 氨海水的促熟作用
        1.2.6 5-羟色胺的促熟作用
        1.2.7 海湾扇贝卵细胞促熟研究的意义
    1.3 海湾扇贝受精卵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1.3.1 受精卵发育细胞学研究的意义
        1.3.2 贝类受精卵细胞学研究现状
        1.3.3 荧光显微镜的应用
2 海湾扇贝解剖卵体外促熟研究
    2.1 氨海水对海湾扇贝解剖卵的体外促熟作用
        2.1.1 实验用精卵获得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数据及处理
        2.1.4 实验结果
        2.1.5 结果讨论
    2.2 5-羟色胺溶液对海湾扇贝解剖卵的促熟作用
        2.2.1 实验用精卵获得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数据及处理
        2.2.4 实验结果
        2.2.5 结果讨论
    2.3 氨海水和5-羟色胺联合处理对海湾扇贝的促熟作用
        2.3.1 实验用精卵获得
        2.3.2 实验方法
        2.3.3 实验数据及处理
        2.3.4 实验结果
        2.3.5 结果讨论
3 海湾扇贝解剖卵体外促熟受精过程细胞学观察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海湾扇贝受精发育过程
        3.2.2 正常受精卵和促熟受精卵发育速度对照
    3.3 结果讨论
4 海湾扇贝解剖卵体外促熟受精过程荧光显微镜观察
    4.1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山东沿海中国蛤蜊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环境参数测定
    1.3 条件指数计算
    1.4 组织学观察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
    2.2 中国蛤蜊条件指数的周年变化
    2.3 中国蛤蜊的繁殖周期
3 讨论

四、中国蛤蜊的诱导产卵和胚胎发育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体外培养条件下三角帆蚌胚胎早期发育观察及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析[J]. 胡宏辉,白志毅,郭思鹏,冯上乐,孙田洋,陈卫民. 水产学报, 2021(11)
  • [2]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 田传远,夏佩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黄继. 海洋科学, 2020(06)
  • [3]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6)
  • [4]钝缀锦蛤繁殖周期和胚胎发育[J]. 巫旗生,文宇,曾志南,王晓清,宁岳,祁剑飞,罗娟,贾圆圆.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3)
  • [5]栉江珧繁殖周期及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D]. 郑言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2)
  • [6]脉红螺人工苗种繁育与微卫星标记筛选[D]. 安俊庭.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7]中国蛤蜊的研究进展[J]. 陈添悦,王潇潇. 中国动物保健, 2013(07)
  • [8]栉孔扇贝三倍体的诱导及精子形态的研究[D]. 沈建平.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9]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解剖卵的体外促熟研究[D]. 刘晓赫.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10]山东沿海中国蛤蜊的繁殖生物学特性[J]. 杨林,李琪,闫红伟,孔令锋,于瑞海. 中国水产科学, 2010(03)

标签:;  ;  ;  ;  ;  

蛤蜊诱导产卵及胚胎发育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