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猴对科学实验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姚维[1](2021)在《广西恩城破碎化生境中黑叶猴觅食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仅栖息于喀斯特石山生境,是一种极度珍稀濒危的灵长类。由于受到人类建筑和自然生境的阻隔,目前仅分布于40个独立的孤岛状斑块生境之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许多小种群已经濒临功能性灭绝,但目前对这些种群信息依旧知之甚少。至2019年7月起,本文对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猴群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跟踪与观察,收集有关食性和食物组成、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家域和漫游行为及栖息地利用等信息,并探讨它们采用何种觅食策略以适应和利用该地区喀斯特石山生境。主要结果如下:1.食性:恩城黑叶猴全年采食115种植物(包括11种未能鉴别出种名的植物和3种非植物食物),涉及81种乔木,14种藤本,寄生植物和草本各3种,分别占觅食记录的73.4%、13.8%、9.1%和1.2%。其中,树叶占67.7%,包括43.9%的嫩叶和23.8%的成熟叶;果实和种子分别在食物组成中占20.7%和2.1%;花和其它植物(包括树皮、茎和未知部分)分别占4.2%和5.3%。黑叶猴的食物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嫩叶丰富的雨季,它们采食更多的嫩叶;当旱季嫩叶短缺时,它们则采食更多的成熟叶、种子和树皮。它们所采食的种类和食物多样性也相应地增加。黑叶猴在采食时还表现出选择性,72.99%的食物仅来自23种植物;而且这23种植物中仅两种属于栖息地中最常见的种类。这表明黑叶猴并不是严格地依据栖息地中各种植物数量的多少来选择食物。2.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黑叶猴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各1个活动高峰,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这可能与白昼温度和日照强度有关。它们的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表现为雨季的觅食高峰出现时间较旱季早1小时,高峰期延长1小时。在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中,平均42.81%的时间用于休息,26.72%用于觅食,27.00%用于移动,用于理毛和其它的时间仅占时间分配的2.30%和1.16%。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未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在旱季,用于觅食的时间明显多于雨季,而休息和理毛时间相应地减少。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与食物组成、食物可利用性以及降雨量未呈显着相关性,这可能与黑叶猴生境破碎有关。3.家域和日漫游行为:黑叶猴的家域面积为16.8 ha,旱季的家域面积大于雨季的家域面积(12.5 ha Vs 10.5 ha)。猴群的主要活动集中在3个面积较小活动中心,它们仅占家域面积的37.3%,而觅食行为主要发生在其中的10个(2.5 ha)。旱季家域利用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雨季。黑叶猴的漫游方式主要表现为较短的日漫游距离(498m-852m)和较小的日漫游面积(3.5 ha-8 ha),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旱季月平均日漫游距离和日漫游面积均显着高于雨季。黑叶猴日漫游距离与成熟叶和种子的取食比例成正比;而日漫游面积与嫩叶和花的可获得性、嫩叶取食比例成负相关,与成熟叶、树皮和种子的取食比例成正比。日漫游距离与温度呈显着相关性,日漫游面积与温度和降水均呈显着相关性。4.栖息地的选择和利用:黑叶猴偏好在山坡活动,很少利用山脚平地。猴群对山体空间位置利用季节性差异不显着。黑叶猴偏好在山体中上部的46-80°阳坡觅食和活动。雨季嫩叶可获得性比旱季高时,猴群对11-45°坡度范围山体的利用随着嫩叶取食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黑叶猴对山体高度未表现出选择性。但是随着成熟叶可获得性的增加而降低了对山体下部的利用,随着种子和树皮的取食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了对山体中部的利用。黑叶猴偏好于林层中层以上的树木的较小直径(2.1-5.0cm)的树枝上活动,且无明显季节性变化。但是利用各支持类型、林层和支持物直径与各食物可获得性和食物组成以及多样性之间存在部分相关性,这表明黑叶猴可以根据食物资源的时空差异调整自己的觅食支持物选择。这可能也是其适应喀斯特生境的有效策略。以上结果表明,黑叶猴对栖息地选择和利用是觅食利益和捕食风险权衡的结果。
韩家亮[2](2021)在《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模式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黑叶猴是仅分布于亚洲卡斯特石山的濒危珍稀灵长类动物,目前野外种群数量约为2000只。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为500~600只,是世界上现存野生黑叶猴种群数量最大的区域。本论文基于野外黑叶猴位点数据、保护区DEM图层、地表覆被图层,生境调查,采用Arc GIS、FRAGSTATS、空间分布模型(SAR)、MaxEnt模型和Graphab等开展了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模式、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偏好选择海拔低于800 m、坡度大于30°、距河流距离小于600 m、距道路距离大于900 m、距居民点距离大于1 200 m、距耕地距离大于900 m、植被类型为灌木和阔叶林的生境。结果表明,黑叶猴生境选择主要受地理因子、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的影响。资源选择模型(RSF)进一步表明,海拔、坡度、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植被类型、乔木胸径、灌木基径共同决定了黑叶猴的生境选择。(2)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面积为68.87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2.14%。空间利用最大坡度为20°~30°,达20.99 km2,占总利用面积的30.56%,同时空间利用率随着坡度增加而升高,坡度大于60°的空间利用率达85.71%。(3)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较为严重,主要干扰类型包括道路、耕地和居民建筑。黑叶猴的空间分布密度受人为干扰的影响,与道路距离呈显着正相关,影响域达到1400 m。(4)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0.95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58%,其中36.29 km2位于核心区,24.66 km2位于缓冲区和试验区;距河流距离、海拔和坡度在模型预测中贡献度最高;保护区适宜生境的景观连接度指数(PC)为9.8×10-4,景观连通性较差。
黄颖[3](2021)在《白头叶猴的觅食量和群体觅食研究》文中认为觅食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所有动物都需要食物来获取能量,以建立,发展和维持自己的身体。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是栖息于喀斯特石山地区的珍稀濒危灵长类野生动物,与其他灵长类相比,白头叶猴有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窄和栖息地环境特殊等特点。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白头叶猴形成与喀斯特石山环境相适应的有效的觅食和活动策略。本研究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2020年5月至2020年8月,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保护区板利片区(107°30′—107°1′E,22°15′—22°16′N)的两群白头叶猴G-ZWY和G-DS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多媒体摄像技术和焦点取样法相结合,收集有关觅食行为回合的数据,并通过对广西崇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头叶猴觅食行为回合中觅食量的初步研究进一步丰富白头叶猴觅食生态学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群白头叶猴共收集到1372个有效视频,共记录1559个有效觅食行为回合和采食51种植物(28科43属51种)。2.哺乳成年雌性的平均觅食量是9.98±15.44g,未哺乳成年雌性的平均觅食量为7.10±9.99g,哺乳成年雌性的平均觅食量较高于未哺乳成年雌性的平均觅食量;哺乳成年雌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118.98±113.14s,未哺乳成年雌性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116.32±119.20s。成年雄性的平均觅食量为7.18±10.20g。成年雌雄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没有显着差异。成年雌性觅食行为回合平均值为117.34±117.50s,成年雄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为133.80±139.73s。哺乳成年雌性觅食量与未哺乳成年雌性觅食量有显着差异性,而其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没有显着差异性。哺乳成年雌性的觅食量与成年雄性觅食量有显着差异性,未哺乳成年雌性觅食量与成年雄性没有显着差异性。3.成年雌雄觅食各部位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嫩叶:Z=-1.011,P=0.312;成熟叶:Z=-0.624,P=0.532;果实:Z=-1.955,P=0.051;花:Z=-1.371,P=0.170)。成年雌性取食嫩叶、成熟叶、花和果实觅食行为回合的平均觅食量分别为7.07±10.54 g、14.99±16.84g、4.99±2.89g、6.64±7.44g,成年雄性取食各部位平均觅食量分别为5.20±6.25 g、15.41±16.44g、6.61±2.66g、3.63±4.89g;成年雌雄性觅食成熟叶的持续时间表现有差异性(成熟叶:Z=-2.545,P=0.011),而觅食其他部位持续时间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嫩叶:Z=-0.778,P=0.437;花:Z=-1.105,P=0.269;果实:Z=-0.098,P=0.922)。成年雌性各部位的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13.4±97.00 s、113.5±98.97s、58±39.96s和169.2±232.62s,成年雄性取食各部位的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17.9±88.64s、195.5.5±190.20s、38±15.67s和169.6±222.41s。4.成年雌性取食四种主要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萍婆(Sterculia monosperma)、山葛藤(Pueraria lobata)和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觅食行为回合的平均觅食量分别为:5.821±16.14g、1.85±17.48g、8.73±10.33g、2.48±2.33g,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25.5±102.45s、130.59±110.34s、88±74.77s和154.5±119.70s。成年雄性取食其的平均觅食量分别为:3.74±4.53g、11.41±8.89g、9.89±14.39g、1.67±1.54g,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69.6±181.79s、143.14±100.96s、108.5±91.89s和74±58.60s。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取食萍婆的觅食量表现有差异性(萍婆:Z=-3.477,P=0.001),而觅食其他植物的觅食量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构树:Z=-0.636,P=0.525;山葛藤:Z=-0.183,P=0.855;菟丝子:Z=-0.961,P=0.337)。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菟丝子的持续时间表现有差异性(菟丝子:Z=-2.438,P=0.015),而觅食其他植物的持续时间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构树:Z=-1.053,P=0.293;萍婆:Z=-0.776,P=0.438;山葛藤:Z=-1.426,P=0.154)。5.两群猴子观察到出现觅食群体大小为2只、3只、4只、5只、6只、7只和10只的次数分别占总记录的37.3%、33.8%、8.5%、6.8%、6.8%、5.1%、1.7%。记录到采食17种植物,在采食的植物中,觅食占比大于20%的有2种。觅食群体大小和觅食速率两者不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429,P=0.337;而觅食群体大小和觅食占用时间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r=0.893,P=0.007。
潘淑萍[4](2020)在《广西扶绥黑叶猴和白头叶猴食物主要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扶绥喀斯特地区的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和白头叶猴(T.leucocephalus)属我国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两者呈隔江相望的分布格局。它们的生理结构相似,食物组成部位和食物种类相似性高。为了能够为灵长类动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同时期、同方法采集的两种叶猴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食物中营养成分含量的相似性以及营养成分对这两种叶猴的影响方式的相似性有重要的研究意义。2016年9月2017年8月通过系统采集两种叶猴的食物,测定了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结果如下:1.白头叶猴在旱、雨季间采食植物营养成分中的水分含量(雨季:77.43±6.35%VS旱季:72.43±7.33%)有显着的差异(p<0.01),粗脂肪含量(雨季:10.55±2.50%VS旱季:12.52±2.10%)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5),其他的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雨季:19.82±5.07%VS旱季:17.82±5.67%)、中性洗涤纤维(雨季:15.64±6.58%VS旱季:14.38%±6.01%)、酸性洗涤纤维(雨季:15.36±5.61%VS旱季:13.01±5.16%)、灰分(雨季:10.14±3.41%VS旱季:10.71±4.06%)含量没有差异(p>0.05);白头叶猴在春、夏、秋、冬四季采食植物营养成分中的粗蛋白(春季:19.50±6.58%;夏季:19.60±5.79%;秋季:18.24±6.87%;冬季:16.15±5.69%)、水分(春季:75.28±6.8%;夏季:76.76±7.12%;秋季:74.64±7.85%;冬季:72.23±8.06%)、中性洗涤纤维(春季:15.75±7.29%;夏季:15.94±6.39%;秋季:16.81±6.57%;冬季:14.05±8.09%)、酸性洗涤纤维(春季:12.04±5.43%;夏季:14.94±5.13%;秋季:15.33±7.29%;冬季:14.58±5.35%)、灰分(春季:10.74±6.48%;夏季:11.23±6.07%;秋季:9.92±3.97%;冬季:10.48±4.41%)含量没有季节性变化(p>0.05);采食植物的粗脂肪含量存在季节性变化(p<0.05)且在夏季(8.76±3.2%)的含量低于春季(12.17±3.17%)、秋季(13.46±3.13%)和冬季(12.6±2.81%)。黑叶猴在旱、雨季间采食植物的营养成分中,除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雨季:17.83±7.69%VS旱季:14±6.81%)含量存在差异(p<0.05)(雨季:17.01±6.05%VS旱季:12.75±7.09%),其他的营养成分含量,包括粗蛋白(雨季:18.88±5.18%VS旱季:16.25±5.38%)、水分(雨季:74.37±7.26%VS旱季:72.53±8.04%)、粗脂肪(雨季:12.01±2%VS旱季:12.16±3.04%)、灰分(雨季:9.62±2.98%VS旱季:9.68±3.63%)没有差异(p>0.05)。黑叶猴春、夏、秋、冬四季采食植物的粗脂肪(春季:13.14±3.13%;夏季:12.10±4.8%;秋季:12.41±1.83%;冬季:12.2±3%)、中性洗涤纤维(春季:18.07±6.91%;夏季:16.36±6.73%;秋季:16.29±8.09%;冬季:16.47±9.54%)、酸性洗涤纤维(春季:13.97±7.10%;夏季:17.41±8.96%;秋季:15.4±6.29%;冬季:15.43±9.1%)、灰分(春季:10.27±3.25%;夏季:10.58±2.77%;秋季:9.54±3.5%;冬季:11.06±4.38%)没有季节性变化;粗蛋白(春季:19.07±6.36%;夏季:19.03±4.65%;秋季:18.22±6.3%;冬季:13.92±3.89%)和水分含量(春季:76.48±6.87%;夏季:76.08±7.74%;秋季:73.26±7.36%;冬季:70.04±7.69%)有季节性变化(p<0.05)。2.黑叶猴和白头叶猴采食植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相似性较高,除了夏季和秋季的粗脂肪含量存在差异外(Z=-2.32,p=0.02),它们取食植物中粗蛋白、水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含量不存在显着差异。3.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对白头叶猴和黑叶猴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水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灰分)与取食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分含量不会影响黑叶猴和白头叶猴对食物的选择(p>0.05);粗蛋白含量在春季和冬季会影响黑叶猴对食物的选择(p<0.05),但不会影响白头叶猴对食物的选择(p>0.05);粗脂肪含量不会影响白头叶猴和黑叶猴对食物的选择(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不会影响黑叶猴和白头叶猴对食物的选择(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冬季会影响黑叶猴对食物的选择(p<0.05),但不会影响白头叶猴对食物的选择(p>0.05);灰分含量不会影响黑叶猴和白头叶猴对食物的选择(p>0.05),说明取食植物的营养成分对白头叶猴食物选择的影响和对黑叶猴的食物选择的影响的相似性较高,极有可能是食物选择策略的相似性较高导致。
李浩然[5](2020)在《猕猴顶内沟外侧区(LIP)在记忆诱导的序列眼动中的作用探索》文中提出生活中充满了序列性的运动,比如书写、运动、烹饪,我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但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由于顶内沟外侧区(lateral intraparietal cortex,LIP)在记忆诱导的眼动前持续放电等特性而被认为参与眼动的计划。另一方面,心理物理实验证实双步眼动任务(double-step saccade task)中在第二眼动执行前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后顶叶进行干扰会影响眼动的准确性,因此有人认为LIP可能参与了记忆诱导下的序列运动,但有待进一步证实。本课题对猕猴进行了记忆诱导的序列眼动任务(Memory-guided sequence saccades)的训练,并在猕猴执行任务的同时对LIP的神经元活动进行记录。我们发现LIP的神经元对序列的起始(start)、终止(stop)和序列中动作的切换(switch)等信号都有表征。具体表现为:(1)在106个完成了四个连续向左的序列眼动任务(即,LLLL序列)和四个连续向右的序列眼动任务(即,RRRR序列)的细胞中,有31个(29.2%)细胞对start信号有表征,其中5个(4.7%)细胞是在LLLL任务下表征的,而26个(24.5%)细胞是在RRRR任务下表征的。(2)在106个完成了LLLL和RRRR序列的细胞中,32(30.1%)个细胞对stop信号有表征,其中有3个细胞同时在LLLL和RRRR序列下对stop信号有表征,28个(26.4%)细胞只在LLLL任务下有stop信号的表征,另有1个(0.9%)细胞只在RRRR序列任务下有表征。(3)在168个完成了LLRR序列(即连续两个向左的眼动后又继续两个向右的眼动)的细胞中,有83例(49.4%)细胞表征了switch信号,而这168个神经元在RRLL序列(即连续两个向右的眼动后又进行两个连续向左的眼动)下,只有11.9%(n=20)表征了switch信号。这些结果提示LIP中的神经元对序列眼动信号的表征与序列有关。为了进一步检测这些序列相关的信号是如何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我们比较了相应的LIP神经元在单个眼动任务下的反应。我们发现当执行的序列动作与细胞本身的眼动偏好方向一致时,序列信号将更容易得到表征。除此之外,LIP神经元对序列信号的表征还受到不同任务的影响。与记忆诱导阶段相比,LLLL序列任务下的start信号更多出现在视觉诱导阶段,而RRRR任务下的start信号更多出现在记忆阶段。end信号与start信号的情况相反。而LLRR序列下的switch信号更易出现在记忆阶段,RRLL序列下情况相反。这些结果说明LIP脑区神经元在序列眼动任务中,编码了序列启动、终止和动作转换相关信息。但这些序列相关信号与细胞自身偏好方向、外界视觉输入、以及任务要求等因素之间有相互影响,提示LIP可能不是序列运动执行的关键部位,而LIP所表征的序列相关信号可能与多种信号交互的某些高级认知功能相关,但需进一步验证。
白炎培[6](2020)在《神农架川金丝猴对植物种子的体内传播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疣猴亚科灵长类有着独特的消化系统(复杂且多腔室的胃),并且其主要食物是树叶,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森林食叶者。然而在它们的食谱中,果实通常也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这可能暗示着它们对一些植物种子具有体内传播的能力。本研究以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为研究对象,对野生猴群进行跟踪观察(粪便采集、清洗种子、种子萌发),同时结合笼养实验(测定肠道滞留时间、种子破损率以及对人工果实颜色和大小的偏好),探讨神农架川金丝猴对植物种子的体内传播作用。结果表明:(1)2018年7月至11月,在132份野外粪便样品中共发现了包括9种植物在内的1806颗种子,完整种子共计1336颗,占总数的73.98%。其中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和尾萼蔷薇(Rosa caudata)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总数的73.0%和15.0%。在种子萌发率方面,经川金丝猴传播的尾萼蔷薇种子萌发率(9.0%)大于人工去除果肉的种子(6.0%)和完整果实的种子(0.0%)。其余种类的植物种子均未萌发。(2)采用12种植物果实进行了笼养川金丝猴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经笼养川金丝猴肠道后的种子绝大多数受到了损坏,平均损坏率(PSD)为70.1±20.9%(范围:34.7-100.0%);肠道滞留时间(MRT)为36±3.8 h(范围:28.4-41.7 h)。(3)2019年6月至9月,采用人工果实投喂实验验证川金丝猴对食物颜色及大小偏好,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对红、黄、黑、棕、绿五种颜色人工果实的优先选择指数差异不显着,对果实颜色没有选择偏好;对小(5mm)、中(25mm)、大(45 mm)三种人工果实的优先选择指数差异显着,偏向选择最大的果实。本研究探究了神农架川金丝猴对植物种子的体内传播作用,并且探究了其对果实性状(颜色与大小)的选择偏好,为疣猴亚科灵长类关于种子体内传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与其他疣猴亚科动物相似,虽然川金丝猴对种子传播的贡献偏低(种子萌发率较低),但是它们取食并传播的种子总量及存活下来的种子数量,说明川金丝猴并非完全的种子捕食者,它们对其食源植物的更新具有一定积极的贡献,并且对维持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耿灿然[7](2020)在《自媒体视频平台在非人灵长类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以“火山小视频”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自媒体平台——尤其是自媒体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普通大众或团体可借助这类媒体平台,获取“流量”,借以开展多种宣传、推介活动,扩大自身影响力。野生动物、圈养动物以及家养宠物等的相关视频,亦在该类平台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一些动物园、保育中心等设立官方账号,为自然教育、科普宣传等提供了有效窗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类平台上出现了一些令人警惕的视频,内容包括不合理投喂、挑逗、驱打、虐待野生动物、圈养动物等。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NHP)已成为自媒体视频的重要拍摄对象。大多非人灵长类处于濒危、易危状态,作为人类的近亲而颇受公众关注。因此,评估自媒体视频平台对非人灵长类保护的潜在影响,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极为迫切而必要。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以国内知名度较高的自媒体视频平台——火山小视频(抖音火山版)APP为基础,采用随意获取法和内容分析法,收集平台中涉及非人灵长类视频,辨别物种和拍摄地。首先,分析了发布/分享相关视频ID的社会影响力、物种多样性、热点物种以及拍摄地等;然后,对热点物种——猕猴(Macaca mulatta)及两个主要拍摄地(贵阳黔灵山公园和济源五龙口景区)的视频按主题分类作分析;最后,分析“镜子实验”和“嘴喂猴”两个特殊视频案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自媒体平台非人灵长类视频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采用随意获取法,收集火山小视频APP上发布非人灵长类视频的ID,记录每个ID的火力值、粉丝值,并辨别视频中非人灵长类的物种和拍摄地,进而分析这些ID发布/分享视频的相关参数、各视频主题的影响力、非人灵长类物种的多样性及热点区域。结果表明:1)在所关注的1357个ID中,有4.94%的ID全部发布了非人灵长类视频,72.07%的ID发布的非人灵长类视频数少于6个;2)回归分析显示,每个ID的NHP视频数量、粉丝数量和火力的相关系数都高于非NHP视频的,揭示发布NHP视频数较多的ID的社会影响力较大;3)在目标ID发布/分享的视频中,可识别出27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其余可鉴定至属或科级水平。在全部视频中,以猕猴属(Macaca)物种所占比例最高,为939.64‰,仅猕猴占936.79‰;4)猕猴视频的拍摄地主要是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公园(79.01%)和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景区(5.53%)。2.自媒体平台黔灵山和五龙口地区猕猴视频分析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前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拍摄于黔灵山公园(QLS组)和五龙口景区(WLK组)的猕猴视频按主题分类,并记录这些ID的粉丝值、火力值、总视频数量和NHP视频数量,以分析不同主题视频比例、影响力以及不同月份、不同主题视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QLS组视频中群猴主题(45.7%)和人+猴主题(36.1%)占81.8%,而WLK组视频中群猴主题(47.6%)和人+猴主题(27.0%)占74.6%,且两组间同一主题视频所占比例均无显着差异(所有p>0.537);2)QLS组点赞数、转发数最高的均为群猴主题(736.9±64.7;41.0±9.4)且评论数最高的为人+猴主题(46.0±3.9),WLK组点赞数、转发数和评论数最高均为其它主题(533.4±158.1;10.4±4.9;34.0±10.3);3)QLS组群猴主题视频数量与粉丝数、火力值均有显着正相关关系(所有p<0.05),WLK组各主题视频数量与粉丝数、火力值均无显着相关性(所有p>0.05)。3.自媒体平台非人灵长类视频特殊案例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所关注的1357个ID中,发现有关猕猴的“镜子实验”和“嘴喂猴”等2类视频,进而对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共发现36条“镜子实验”类视频,其中拍摄于贵阳黔灵山公园的有34条、济源五龙口景区的有2条,且人为诱导组视频数(23)略高于主动获取组的视频数(11)(p=0.055);2)“镜子实验”类视频共涉及37只猕猴。其中,主动获取组中全部为未成年猕猴(12例),而人为诱导组中未成年猕猴参与数(19)显着高于成年雌性猕猴(6)(p=0.015);3)“镜子实验”中猕猴的反应类型以探索镜前为主;4)“嘴喂猴”类视频的拍摄地点均为黔灵山公园,且主要涉及成年雌性(3/82,3.7%)和未成年个体(79/82,96.3%),参与者为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且成年男性(46/82,56.1%)略多于成年女性(36/82,43.9%);5)对“嘴喂猴”类视频的评论以中立态度为主(77.99±2.86%),尚有部分人持支持态度(1.79±0.36%)。本研究基于自媒体视频平台,通过分析该平台中所发布/分享的非人灵长类视频数量、社会影响力、物种多样性、热点物种、热点地区视频特征以及特殊视频案例,评估了自媒体视频平台对非人灵长类保护的潜在作用。研究发现,发布/分享非人灵长类的ID及该类视频受到较高的社会关注,而且相关视频存在对公众误导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提示相关管理部门、媒体平台行业及管理、经营者应相互合作,共同打造合法、健康的媒体空间,助力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
钟雪,王彬,胡大明[8](2020)在《基于MaxEnt模型的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生境状况,本研究于2018年对该区域的藏酋猴进行调查,并结合保护区本底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区域内的藏酋猴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藏酋猴适宜生境总面积为63.5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09%,主要分布于实验区和缓冲区;次适宜生境总面积95.6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1.72%;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主要受到年均温、昼夜温差月均值、距最近河流距离、最干季降水、植被类型5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其最适生境主要分布于昼夜温差月均值约11.7℃,靠近河流,最干季降水量大,年均温10~12℃的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及落叶阔叶林之中。总体上,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内藏酋猴适宜及次适宜生境面积大、分布广、连通性好,为这一珍稀灵长类动物提供了重要的优质生存环境。本研究的结果为保护区未来的藏酋猴种群和生境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闵绍坤[9](2020)在《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藏酋猴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是我国特有的猕猴属动物,已作为大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而FTY720、CsA、MMF和CVF等免疫抑制剂已在临床和实验研究广泛应用,但对藏酋猴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采用FTY720、CsA、MMF和CVF等免疫抑制剂构建藏酋猴免疫抑制模型,研究它们对藏酋猴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及FTY720在藏酋猴体内的药物代谢规律,建立免疫抑制评价的方法,并验证联合给药的有效性。材料及方法:以成年雄性藏酋猴为造模动物,给药后采用以下技术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1)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2)流式细胞术检测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药浓度。完成单药研究后,根据研究结果筛选有效的免疫抑制剂,模拟器官移植联合给药方案。我们建立术前诱导治疗和术后维持治疗的联合给药方案,并对相关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FTY720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连续三天给予藏酋猴不同剂量的FTY720后,藏酋猴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1),特别是CD3+CD4+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90%以上,但肝肾功能指标和巨噬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单次给予藏酋猴0.1 mg/(kg.d)的FTY720,最大血药浓度是0.43±0.064 ng/ml,达峰时间为12±3 h,消除半衰期为36±12 h。(2)CsA、MMF和CVF的药效学研究。在连续三天给予藏酋猴不同剂量的CsA后,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单次给予50 mg/(kg.d)的MMF后,藏酋猴淋巴细胞最多减少30%左右,而WBC和NEU无明显变化(P>0.05);单次给予藏酋猴0.05 mg/(kg.d)的CVF后,藏酋猴的C3和CH50均明显减少(P<0.01)。(3)联合给药的药效研究。联合给药后,淋巴细胞含量明显下降,T淋巴细胞几乎完全被清除,补体成分C3和CH50均明显降低。结论:FTY720、MMF和CVF对藏酋猴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TY720、MMF、CVF免疫抑制剂及其形成的联合治疗适宜构建藏酋猴免疫抑制模型。该研究可为构建免疫抑制模型和免疫评价提供参考,可为药物的机制探索和新药研发提供平台,有助于藏酋猴在器官移植、人类疾病研究等医学中的应用。
杨作敏[10](2020)在《中国和印度猕猴种群基因组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非人灵长类无论是进化特征还是生理习性都与人类极为相似,将非人灵长类物种用于生物医学的临床研究和新药物的开发研究,不仅能够很好地观测到灵长类对临床治疗的反映和新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避免了人类伦理道德的相关困扰。而非人灵长类的代表物种——猕猴(Macaca mulatta)的生物进化特征与人类相似,可以作为检测人类基因突变和疾病相关性的疾病模型。1978年,印度禁止猕猴出口到世界各地的育种中心,减少了印度猕猴的可用性,随后生物医学研究对中国猕猴的需求增加。目前猕猴物种的演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和种群基因组学等已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揭示了猕猴物种的演化历史、适应性机制和科学价值。种群基因组学已被用于鉴定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利用种群基因组测序鉴定猕猴功能缺失突变,为建立有价值的遗传疾病动物模型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从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上分别下载了20只中国猕猴个体和20只印度猕猴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平均测序深度37.07×,基因组覆盖率98.67%。所有数据均为成年猕猴个体,为了避免性别和年龄差异,本研究中只针对猕猴的常染色体上的SNP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建库、筛选和初步处理,共获得了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所有个体的40G大小的VCF文件用于后续分析。对两个群体40只个体基因组数据进行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和Indel(insertion-deletion)分析,共得到37,495,118个高质量的SNP位点信息和30,339,415个常染色体Indels。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群体结构分析、多态性指数、连锁不平衡、系统地理历史和选择消除分析等基因组学手段的研究,探讨不同生境下,猕猴种群对同一疾病的易感程度。进一步的遗传学分析显示:可能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性的影响,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群体进化为两个独立的支系。此外,本研究对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两个种群进行基因组扫描,并提取出受选择消除作用的区域,分别得到两个种群的gene_ID。随后利用DAVID(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and Integrated Discovery)网站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了功能分类和富集分析,共得到309个受选择基因。其中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两个种群的受选择基因在数量和功能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中国猕猴有34个受选择基因,印度猕猴有275个受选择基因。例如仅在印度猕猴种群中受选择的HIVEP1基因,它是一种转录因子,在生物生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如参与HIV-1基因的表达调控。上个世纪90年代,科学家合成含有HIV-1基因的病毒对猕猴实施感染,在研究过程中,被感染的猕猴出现了与艾滋病相似的症状。这一症状的出现,为科学家今后针对病毒株HIV-1抗原为核心的疫苗研究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动物模型。而将合成的病毒株分别感染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之后,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不同,即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对同一病毒的易感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时也反应出不同种群的猕猴对药物的耐受性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从而提醒科研人员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真正做到“对人对症下药”。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的广泛分布及其各自不同的生境类型的对比,以及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它们成为一个重要的案例研究,以分析对不同选择压力的局部适应特征。本研究通过对居住在不同环境的猕猴进行比较来确定更符合生物临床研究的选择目标,以增加找到选择特征的机会。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中国和印度猕猴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进化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首次对中国和印度两个不同生境下的猕猴群体进行了种群基因组学对比研究。尝试运用种群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对人类疾病模式动物进行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筛选出许多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候选基因,并通过种群基因组学数据揭示了中国猕猴和印度猕猴的遗传多样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机制。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生物医学研究使用的猕猴基因组结构及其地理来源可能会强烈影响生物医学实验的结果,在临床和神经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猕猴作为动物模型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二、猴对科学实验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猴对科学实验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恩城破碎化生境中黑叶猴觅食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觅食研究的意义 |
1.2 黑叶猴研究的现状 |
1.2.1 黑叶猴形态描述 |
1.2.2 黑叶猴种群数量和分布 |
1.2.3 黑叶猴的社会结构 |
1.2.4 黑叶猴栖息生境和栖息地选择 |
1.2.5 黑叶猴家域利用和漫游行为 |
1.2.6 黑叶猴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 |
1.2.7 黑叶猴觅食生态学 |
1.3 生境破碎化对灵长类生存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地点和对象 |
2.1 研究地点 |
2.1.1 气候 |
2.1.2 植被和动物 |
2.2 研究对象 |
第3章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植被调查 |
3.1.2 物候 |
3.1.3 行为取样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活动节律 |
3.2.2 活动时间分配 |
3.2.3 家域与栖息地利用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食物组成及其季节性变化 |
4.1.1 植被组成和物候 |
4.2 黑叶猴食物组成 |
4.2.1 黑叶猴食物种类组成 |
4.2.2 黑叶猴食物种类部位组成 |
4.3 食物的多样性 |
4.4 食物的选择 |
4.5 黑叶猴觅食与其它因子 |
4.5.1 黑叶猴活动节律 |
4.5.2 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 |
4.5.3 黑叶猴家域 |
4.5.4 黑叶猴漫游行为 |
4.5.5 黑叶猴栖息地选择与利用 |
第5章 讨论 |
5.1 叶猴的消化道形态和生理特点 |
5.2 黑叶猴的食物组成和季节性变化 |
5.3 黑叶猴的食物选择 |
5.4 黑叶猴觅食与其它因素 |
5.4.1 黑叶猴活动节律 |
5.4.2 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 |
5.4.3 黑叶猴家域大小与食物组成 |
5.4.4 黑叶猴漫游方式与漫游面积 |
5.4.5 黑叶猴栖息地选择与利用 |
5.5 黑叶猴觅食行为地域差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模式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黑叶猴概述 |
1.1.1 黑叶猴简介 |
1.1.2 黑叶猴的历史分布 |
1.1.3 黑叶猴的现代分布特征 |
1.1.4 黑叶猴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域地质地貌 |
2.1.3 研究区域气候水文 |
2.1.4 研究区域动植物资源 |
2.1.5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3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生境特征及生境选择研究 |
3.1 生境选择概述 |
3.1.1 生境选择 |
3.1.2 生境选择影响因素 |
3.1.3 生境选择研究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2.1 黑叶猴的生境选择 |
3.2.2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利用生境因子比较 |
3.3 结果 |
3.3.1 黑叶猴的生境选择 |
3.3.2 麻阳河自然保护黑叶猴核心区与非核心区的生境选择比较 |
3.3.3 讨论 |
3.4 小结 |
4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和景观格局研究 |
4.1 空间利用和景观格局概述 |
4.1.1 空间利用 |
4.1.2 景观格局 |
4.2 研究方法 |
4.2.1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 |
4.2.2 麻阳河自然保护黑叶猴的空间利用景观格局 |
4.3 研究结果 |
4.3.1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的特征 |
4.3.2 黑叶猴空间利用的景观特征 |
4.4 讨论 |
4.4.1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 |
4.4.2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的景观特征 |
4.5 小结 |
5 人为干扰对黑叶猴的影响 |
5.1 人为干扰研究概况 |
5.2 人为干扰的调查 |
5.2.1 调查方法 |
5.2.2 调查表格填写 |
5.2.3 干扰数据的确定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3.1 干扰因素确定 |
5.3.2 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 |
5.3.3 黑叶猴的空间分布模型建立 |
5.3.4 人为干扰模型建立 |
5.4 研究结果 |
5.4.1 人为干扰分布状况 |
5.4.2 主要干扰因子的空间分异 |
5.4.3 黑叶猴的空间分布与人为干扰关系模型 |
5.4.4 人为干扰变量的影响域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麻阳河自然保护黑叶猴生境的适宜性评价 |
6.1 生境适宜性评价概述 |
6.1.1 生境适宜性评价 |
6.1.2 景观连接度评价 |
6.2 分析方法 |
6.2.1 模型变量的筛选 |
6.2.2 模型运行 |
6.2.3 适宜生境的景观连接度 |
6.3 结果 |
6.3.1 MaxEnt预测结果评价 |
6.3.2 黑叶猴的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 |
6.3.3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适宜生境分布 |
6.3.4 麻阳河自然保护黑叶猴适宜生境的景观连接度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与保护管理建议 |
7.1 结论 |
7.2 保护管理建议 |
8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白头叶猴的觅食量和群体觅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觅食行为的发展及研究 |
1.1.1 灵长类的觅食行为 |
1.2 白头叶猴的相关研究 |
1.2.1 白头叶猴的分布及保护现状 |
1.2.2 白头叶猴的种群结构及栖息生境 |
1.2.3 白头叶猴的食性 |
1.2.4 白头叶猴的活动节律及栖息地利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地点、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预观察 |
2.3.2 个体识别 |
2.3.3 觅食量的计算 |
2.3.4 食物组成 |
2.3.5 群体觅食观察 |
2.3.6 数据分析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食物组成 |
3.2 觅食量平均值的比较 |
3.2.1 哺乳成年雌性和未哺乳成年雌性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2.2 哺乳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2.3 未哺乳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2.4 成年雌雄取食嫩叶、成熟叶、花和果实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2.5 四种主要食物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3 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比较 |
3.3.1 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比较 |
3.3.2 哺乳成年雌性和未哺乳成年雌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比较 |
3.3.3 成年雌雄取食嫩叶、成熟叶、花和果实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比较 |
3.3.4 四种主要食物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比较 |
3.4 觅食群体大小和觅食率、觅食占用时间的相关性 |
第4章 讨论 |
4.1 白头叶猴成年雌雄觅食量 |
4.2 白头叶猴觅食持续时间差异 |
4.3 觅食群体大小对觅食行为的影响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植物名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广西扶绥黑叶猴和白头叶猴食物主要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头叶猴与黑叶猴的分布和分类情况 |
1.2 灵长类动物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
1.2.1 水分 |
1.2.2 粗蛋白 |
1.2.3 粗脂肪 |
1.2.4 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 |
1.2.5 灰分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水分的测定 |
2.2.3 粗蛋白的测定 |
2.2.4 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 |
2.2.5 灰分的测定 |
2.2.6 粗脂肪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雨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
3.2 旱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
3.2.1 旱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取食的影响 |
3.2.2 两种叶猴旱季食物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
3.3 食物营养成分含量在旱季和雨季间的变化 |
3.4 各个季节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
3.4.1 春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
3.4.2 夏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
3.4.3 秋季食物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 |
3.4.4 冬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
3.5 食物营养成分含量在各个季节间的变化 |
第4章 讨论 |
4.1 白头叶猴与黑叶猴食物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 |
4.2 白头叶猴与黑叶猴食物营养成分的相似性 |
4.3 白头叶猴与黑叶猴食物的营养成分对取食的影响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猕猴顶内沟外侧区(LIP)在记忆诱导的序列眼动中的作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绪论 |
第一章 引言 |
1.1 序列眼动 |
1.1.1 眼动的肌肉控制 |
1.1.2 单个眼动的神经环路较清晰 |
1.1.3 眼动的有序发生 |
1.2 LIP脑区与序列眼动 |
1.2.1 LIP脑区的结构及功能 |
1.2.2 LIP参与序列眼动 |
1.3 研究内容、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及实验装置 |
2.1.1 猕猴购买及动物手术 |
2.1.2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案 |
2.2.1 注视点任务 |
2.2.2 视觉诱导的单个眼动任务 |
2.2.3 记忆诱导的单个眼动任务 |
2.2.4 序列眼动任务 |
2.3 电生理记录 |
2.3.1 LIP脑区定位 |
2.3.2 数据采集 |
2.4 数据分析 |
2.4.1 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分离(spike sorting) |
2.4.2 神经元放电活动和序列眼动行为之间的联系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猕猴执行序列眼动的情况 |
3.2 LIP的基本特性和记录位置 |
3.2.1 LIP在单个记忆眼动下具有方向选择性 |
3.2.2 记录的LIP神经元在解剖图上的分布 |
3.3 LIP对眼动序列的表征 |
3.3.1 序列任务过程中LIP神经元对眼动方向的表征 |
3.3.2 LIP对眼动序列启动信号(Start Signal)的表征 |
3.3.3 LIP对眼动序列终止信号(Stop Signal)的表征 |
3.3.4 动作转换信号(Switch Signal) |
3.4 LIP中三种序列相关信号与单个眼动偏好方向之间的关系 |
3.4.1 Start Signal |
3.4.2 Stop Signal |
3.4.3 Switch Signal |
3.5 不同context下的序列相关信号 |
3.5.1 各个序列眼动的Memory Index |
3.5.2 start信号在两种任务下的变化 |
3.5.3 stop信号在两种任务下的变化 |
3.5.4 switch信号在两种任务下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序列信号的表征 |
4.2 LIP在序列任务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神农架川金丝猴对植物种子的体内传播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灵长类动物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模式 |
1.2 灵长类动物对种子的传播有效性——传播数量 |
1.2.1 灵长类动物自身特征 |
1.2.2 灵长类对果实大小的偏好 |
1.2.3 灵长类对果实颜色的偏好 |
1.2.4 同域内其他动物的干扰影响 |
1.3 灵长类动物对种子的传播有效性——传播质量 |
1.3.1 灵长类对植物种子的肠道消化作用 |
1.3.2 灵长类对植物种子的传播距离 |
1.3.3 种子排放地的选择 |
1.4 植物种子的二次传播 |
1.4.1 体内传播和蜣螂 |
1.4.2 体内传播和啮齿类动物 |
1.4.3 体内传播和蚂蚁传播 |
1.4.4 二次传播的生态学意义 |
1.5 灵长类动物保护的生态学意义 |
1.6 疣猴亚科动物体内传播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2.1 川金丝猴对植物种子的体内传播研究 |
2.1.1 研究地点 |
2.1.2 研究对象 |
2.1.3 野外数据的收集 |
2.1.4 种子萌发实验 |
2.1.5 果实投喂实验 |
2.1.6 统计分析 |
2.2 川金丝猴对食物性状的偏好研究 |
2.2.1 研究地点与研究对象 |
2.2.2 川金丝猴对食物大小的选择偏好 |
2.2.3 川金丝猴对食物颜色的选择偏好 |
2.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川金丝猴对植物种子体内传播的野外数据 |
3.2 种子萌发实验 |
3.3 果实投喂实验 |
3.4 川金丝猴对人工果实大小的选择偏好 |
3.5 川金丝猴对人工果实颜色的选择偏好 |
4 讨论 |
4.1 川金丝猴体内传播种子的野外数据 |
4.2 种子萌发率 |
4.3 肠道滞留时间与破损率 |
4.4 川金丝猴对人工果实大小的选择偏好 |
4.5 川金丝猴对人工果实颜色的选择偏好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自媒体视频平台在非人灵长类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以“火山小视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自媒体及自媒体平台简介 |
1.2 自媒体视频平台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 |
1.3 自媒体视频对非人灵长类动物保护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 自媒体平台非人灵长类视频分析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火山小视频平台简介 |
2.2.2 数据采集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目标ID所发布/分享视频的特征 |
2.3.2 ID社会影响力与视频类型的关系 |
2.3.3 视频所涉非人灵长类物种与拍摄地 |
2.4 讨论 |
2.4.1 自媒体平台非人灵长类与其它主题视频的社会影响力 |
2.4.2 自媒体视频非人灵长类物种多样性与热点区域 |
3 自媒体平台黔灵山和五龙口地区猕猴视频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采集 |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非人灵长类视频的主题 |
3.3.2 不同主题非人灵长类视频的社会影响力 |
3.3.3 不同主题非人灵长类视频时间动态 |
3.4 讨论 |
3.4.1 不同主题猕猴视频的公众影响力 |
3.4.2 各类视频主题发布/分享的时间分布 |
3.4.3 两种管理模式下发布/分享猕猴视频的差异 |
4 自媒体平台非人灵长类视频特殊案例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镜子实验”案例 |
4.3.2 “嘴喂猴”案例 |
4.4 讨论 |
4.4.1 猕猴“镜子实验” |
4.4.2 “嘴喂猴”现象 |
5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 |
5.2 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自媒体视频平台在非人灵长类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以火山小视频为例”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MaxEnt模型的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及评价区域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1.1 藏酋猴分布点数据及预处理 |
2.1.2 环境变量数据及预处理 |
2.2 模型过程 |
2.3 生境适宜性划分 |
3 结 果 |
3.1 藏酋猴生境适应性评价 |
3.2 环境因子对藏酋猴生境的影响 |
4 讨 论 |
5 总 结 |
(9)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藏酋猴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进展 |
1.1.1.1 藏酋猴的研究进展 |
1.1.1.2 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FTY720 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
2.1 选题思路与实验设计 |
2.1.1 选题思路 |
2.1.2 实验设计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动物 |
2.2.2 药品与试剂 |
2.2.3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2.3.1.1 选取实验动物及实验分组 |
2.3.1.2 给药方式及给药后管理 |
2.3.1.3 血样采集 |
2.3.2 FTY720 药效研究 |
2.3.2.1 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测 |
2.3.2.2 流式细胞检测 |
2.3.2.3 外周血中FTY720 血药浓度检测 |
2.3.3 FTY720 药代动力学研究 |
2.3.3.1 给药并采集血样 |
2.3.3.2 HPLC法测定FTY720 血药浓度 |
2.3.4 试验数据统计 |
2.4 实验结果 |
2.4.1 血液学结果 |
2.4.2 血液生化结果 |
2.4.3 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
2.4.4 外周血中FTY720 血药浓度检测结果 |
2.4.5 FTY720 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
2.4.6 藏酋猴与狒狒和食蟹猴对FTY720 的敏感性比较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藏酋猴抑制作用的初级研究 |
3.1 选题思路与实验设计 |
3.1.1 选题思路 |
3.1.2 实验设计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1 实验动物 |
3.2.2 药品与试剂 |
3.2.3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CsA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
3.3.1.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3.3.1.2 免疫指标检测 |
3.3.2 MM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
3.3.2.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3.3.2.2 免疫指标检测 |
3.3.3 CV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
3.3.3.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3.3.3.1 免疫指标检测 |
3.3.4 试验数据统计 |
3.4 实验结果 |
3.4.1 CsA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4.2 MM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4.3 CV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5 讨论 |
3.5.1 CsA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5.2 MM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5.3 CV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联合给药免疫抑制模型 |
4.1 选题思路与实验设计 |
4.1.1 选题思路 |
4.1.2 实验设计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4.3.2 免疫指标检测 |
4.3.3 数据统计 |
4.4 实验结果 |
4.4.1 血液学检测结果 |
4.4.2 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
4.4.3 补体成分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中国和印度猕猴种群基因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灵长类组学的研究进展 |
1.3 灵长类介绍 |
1.4 灵长类种群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
1.4.1 基因组学的概述 |
1.4.2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
1.4.3 种群基因组学的概述 |
1.4.3.1 种群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 |
1.4.3.2 原始数据的统计处理 |
1.4.3.3 序列比对(mapping) |
1.4.3.4 遗传变异检测 |
1.4.3.5 群体结构分析 |
1.4.3.6 选择信号鉴定 |
1.4.3.7 群体历史模拟 |
1.4.4 灵长类种群基因组学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2 样品数据采集 |
2.3 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 |
2.3.1 测序数据预处理和变异检测 |
2.3.2 SNP的鉴定 |
2.4 群体基因组学分析 |
2.4.1 系统发育分析 |
2.4.2 主成分分析 |
2.4.3 群体结构分析 |
2.4.4 群体和系统地理历史 |
2.4.5 杂合度分析和遗传多态性指数 |
2.4.6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4.7 XP-EHH选择信号计算 |
2.4.8 种群受选择信号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数据收集与测序 |
3.2 全基因组遗传变异 |
3.3 种群基因组学分析 |
3.3.1 系统发育关系的鉴定 |
3.3.2 主成分分析 |
3.3.3 群体结构分析 |
3.3.4 群体和系统地理历史 |
3.3.5 群体杂合度和遗传多态性指数 |
3.3.6 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3.3.7 XP-EHH选择信号计算 |
3.3.8 种群受选择信号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声明 |
致谢 |
四、猴对科学实验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恩城破碎化生境中黑叶猴觅食策略[D]. 姚维.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模式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D]. 韩家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白头叶猴的觅食量和群体觅食研究[D]. 黄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广西扶绥黑叶猴和白头叶猴食物主要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D]. 潘淑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猕猴顶内沟外侧区(LIP)在记忆诱导的序列眼动中的作用探索[D]. 李浩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神农架川金丝猴对植物种子的体内传播作用[D]. 白炎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自媒体视频平台在非人灵长类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以“火山小视频”为例[D]. 耿灿然. 郑州大学, 2020
- [8]基于MaxEnt模型的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钟雪,王彬,胡大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9]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藏酋猴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D]. 闵绍坤.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中国和印度猕猴种群基因组学分析[D]. 杨作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