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申请成立全军前列腺疾病诊治研究所(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锋[1](2018)在《第8届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 孙颖浩 掀起“手术台革命”》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37岁的孙颖浩走马上任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短短10年时间,他就带领团队凝练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在国内泌尿医学界快速崛起。2008年11月,被誉为"国际腔内泌尿外科奥林匹克"的第26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孙颖浩担任大会主席。通过会场直播,孙颖浩等中国专家演示了大功率钬激光碎石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来自近60个国家的1500多名专家现场观摩后纷纷感叹:中国泌尿外科不再是西方的追随者,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杨坤[2](2016)在《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技术和诊疗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离人们的期望却越来越远,导致社会各种不良现象和风气的出现。在医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活动开展的主体,也在不断地寻求最佳的发展方式,为最新医疗技术的产生、最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最好的舞台。研究型医院就是其中之一,开展该模式建设的医院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作为一种新型理念,研究型医院是当代医学模式的深刻转变和医院发展模式的转型,但其未能得到广泛有效的实践验证,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推广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因素。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而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充分收集调研国内外优秀医院的资料,并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安排,以研究型医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以人们对医院发展的期望和需求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优秀医院的探索经验,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剖析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型医院的理想建设模式。本研究内容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概括了研究型医院的内涵、定义和特征,描述了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发展战略、范畴及拓展,进而分析了研究型医院发展的必然性。第二部分,着重研究国内外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经验,解析研究型医院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并且阐述及分析了这些医院在医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医院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启示。第三部分,客观详尽的阐述了我国在建设研究型医院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结合调查问卷和上述启示,提出了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基本框架。同时针对研究型医院建设需处理的几大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第四部分,系统研究了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策略并阐述了实现研究型医院的路径,分析了研究型医院建设实践中转化医学、预测医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途径及其作用,提出了研究型人才培养及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设的具体方案。同时概括了研究型传染病医院建设的实践历程及取得的成果及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职责,应以简单、基础疾病的防治及向上级医院转送疑难杂症病人为主;而对于三级医院,应以收治疑难杂症病人、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培养优秀人才、不断更新临床诊疗规范为主,并推进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模式。在研究型医院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关键的问题,包括研究型医院建设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研究型医院与人文建设、研究型医院与转化医学、研究型医院与科技发展及研究型医院与医院规模等。提出了经济转型及医疗体制改革是推动传统医院模式变革的政策基础;特有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的思想参照及行为指南;成熟的转化医学体制是研究型医院的重要特色,是研究型医院创新技术向临床实际应用转化的重要路径;科技发展是评价研究型医院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而与内涵相统一的适度的医院规模,则是保证研究型医院产生最佳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实现医院长久发展的关键。研究型医院的理想模式由二级结构组成,其中管理层以院长、书记为主导,下设三大工作平台直接对院长、书记负责,即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医学实验中心及后勤保障中心。三大中心职能与工作性质虽不同,但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此外,我们还针对研究型医院建设未来需重点关注的几大问题,也进行了讨论,具体归纳为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整合卫生资源、科学控制成本、构建信息平台、健全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医院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在提出研究型医院理想建设模式和关键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对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策略进行了阐述。提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总体建设策略应为明确职能定位、追踪科技最新进展、推进成果转化、强化自主创新及注重质量管理四项。细化具体建设路径为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医院品牌效应、强化质量管理及发展特色医疗模式五个方面;针对研究型医院各要素具体建设办法,文章详细阐述了研究型医院科研平台的构建、科研管理平台的构建及研究型人才培养及评价方案。最后,我们对研究型传染病医院试点建设工作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取得的显着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们所提出的研究型医院建设理念的合理性与先进性。本研究以“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模式”为主要研究方向,与此前研究型医院的论着,诸如《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和《论研究型医院》等有所不同,其区别在于,本文从需求出发、顺应医改的角度,并在此前论述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内外部分优秀医院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框架和标准”,并针对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关键问题、建设策略及路径进行了具体阐述,为研究型医院的评价提供了依据,值得进一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借鉴。
陈博[3](2013)在《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深入,科技密集型产业在改革创新中的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医院作为技术密集型单位,随着战略布局调整及科技飞速发展,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时期,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已被列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创建研究型医院已经成为国家指导医院发展的重大战略,更是军队医院“十二五”建设发展的战略举措。学科作为医院的基本单位,从根本上体现了医院的办院水平、特色与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建设研究型发展转型,就必须配套抓好学科建设模式转型。本课题旨在建立一套适合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的评价体系,为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管理的新理论,本研究首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阐明研究型医院中关于研究型学科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当前军内及国内学科建设的现状,系统分析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的内涵特征,把握当前研究型学科建设的重点及趋势。其次,对学科评估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掌握学科评估的最新动态,结合研究型学科的内涵特征,组织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的8位专家进行了头脑风暴,初步构建一套具有研究型学科内涵实质的学科评价体系,经两轮专家咨询,并运用层析分析法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初步建立了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对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以西南医院为研究对象,结合医院研究型学科建设工作,运用该体系对17个学科进行系统评价,验证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可行性,为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1.本研究全面系统的阐明了研究型学科的内涵特征,即研究型学科是能够创新和引领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学科。2.构建了研究型学科建设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学科人才建设、医疗水平、姓军为兵等6个一级指标,下含14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与其他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该体系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向“质量内涵”转变,更加注重“经验医学”向“转化医学”转变,更加注重对临床技术创新的要求。3.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该指标体系科学可行,且具有较好的辨识度,能够较好的指导学科分类分层建设。同时该指标体系得到总后卫生部的充分评价,在全军研究型医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得到充分体现。本研究是在军队全面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大背景下,从研究型学科建设的角度入手,对研究型医院建设的评价机制进行思考,初步构建了具有鲜明军队特色和反应研究型学科内涵特色的评价体系。通过实证研究,该体系能够较好的把握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内涵特征,对军队医院加强研究型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下一步,将结合研究型医院建设整体工作的推进和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及评价方法的新趋势,不断完善评价手段和方法,同时结合学科建设的新趋势,探索研究型学科建设的新模式,为推动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工作不断做出新的有益尝试。
孙颖浩[4](2011)在《发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优势 提升为部队服务层次和水平》文中提出"十一五"以来,医院党委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新时期我军历史使命,牢牢把握军队医院"姓军为战"的正确方向,坚决贯彻为部队服务的工作主线,按照"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通道、四项措施"的目标和要求,不断探索为部队提供医学服务保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彰显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升为部队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切实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出贡献。
李堂林,陈卫东[5](2010)在《依托优势平台构建专科中心的模式与成效》文中提出本文总结大学在专科中心建设上分别采取的理工医合作式、"院中院式"、联合体式、哑铃式、平战结合式等不同模式,为专科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使学科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
李亚敏[6](2010)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为代表的医学科技前沿的发展及突破,预示了新一轮医学革命的到来。医学模式的转变,五星级医生概念的提出,生态环境失衡和人口的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对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医院学科建设中,临床学科是医院最重要的技术资源,也是内生性卫生资源中最集中、最活跃的部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作为医院临床学科中的优秀群体,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最多的战略单元,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出成果、出成绩最多的地方,也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位授权点数量不断增长。二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国家为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相关文件,组建和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评估机构,并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可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是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达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目的。本研究对于客观了解影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因素,加强学科管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与步骤:首先,针对目前学科评估的现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初稿。选取9名专家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并明确研究的方法、目标和内容。其次,遴选了军队和地方6所高等医学院校的23名专家,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并运用分解目标法、归类合并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排序法等方法,修订完善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情况调查表,对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填写的学科情况调查表,结合构建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聘请8名专家对两所医科大学的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二级学科11个,三级学科12个)进行评估,并用评估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和区分度检验,同时对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评估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心血管内科发展策略和烧伤科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结果:(1)构建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培养环境。二级指标11个:博士导师、梯队结构、学生情况、培养措施、奖励情况、培养水平、科研方向及课题、科技成果及专利、实验室条件、医疗工作环境和思想政治建设。三级指标37个。(2)制定了三级指标四级评分标准。(3)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4)为检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统计学检测方法。(5)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线形回归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简化指标体系的方法。(6)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队伍老龄化、科室研究生学习不规范、科技成果和教学成果偏少、缺少高质量的SCI论文等。(7)提出了心血管内科的发展策略和烧伤科的发展路径。(8)对A、B两所医科大学的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进行了排名。A大学第一名烧伤科,最后一名内分泌科。B大学第一名儿科,最后一名康复科。(9)提出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策略。在学术队伍方面:选好学科带头人、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在科学研究方面:①选好研究方向;②积极进行课题的申请,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③加强成果转化;④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⑤加强临床与基础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①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②强化教学意识;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④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习活动;⑤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文章;⑥加强疑难病例讨论,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在培养环境方面:①抓好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②抓好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③建设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学科文化;④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在学科建设规划方面:①实行学科群建设;②组建学科特区;③建立创新的学科管理理念。结论:(1)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2)三级指标的四级评分标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特点。(3)准确地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对A、B两所大学的选优分析和诊断分析均符合两所大学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可信。(5)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
采写 本报记者 孟小捷 通讯员 马德茂[7](2008)在《孙颖浩在“镜”界中追逐梦想》文中认为$T前列腺,这个被称为“谜一样的器官”,曾给无数男性患者带来困扰。20多年来,他潜入这个神秘地带不懈探索,目光中饱含着为医者的责任与使命; 患者的痛苦促使他在诊疗中独辟蹊径,一系列创新术式开辟了中国泌尿外科的微创时代; 他说,一个?
汪斌[8](2007)在《PACS用户需求分析及评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PACS用户需求理论模型,并从用户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客观、科学、量化的PACS评估指标体系,为PACS的成功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综述我国PACS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实地考察了6家已实施PACS大型综合性医院,结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进行详细的需求调查,提出PACS用户需求的理论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构建PACS评估指标体系。结果阐述了PACS的实施策略及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PACS评估指标体系;将评估体系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进行了运用。结论PACS实施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出合理的用户需求是成功实施PACS的基础;客观科学的评估各PACS厂商提供的投标方案是成功实施PACS的关键。
杨樟卫[9](2006)在《基于目标管理的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工程构建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医院药学正从药品保障供应业务为主的粗放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和临床药学为核心的药学知识服务型转变,面临着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和学科发展需求的迅速扩大,而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并促进了这一转变过程。医院药学管理者如何提高药品供应链的效率,怎样建立并应用灵活高效的管理辅助决策系统,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医院药学管理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得益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基于药品管理和处置的各项业务如药品采购、存储、供应、调剂、药学咨询等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初步构建了底层业务处理为主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了医院药学的发展。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医院药学,基于电子商务的药品采购、临床药物配置、单剂量化自动包装、条形码扫描复核、临床用药辅助决策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差距日益明显,临床医生和药师也在不断寻求合理与不合理用药的事实依据,迫切要求具备综合知识的药学辅助决策系统的支持,已有的系统软件面临因业务重组和学科发展而淘汰的风险,以病人为中心,药学服务为主线的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尚未明确和建立,药学专业人员对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尚缺乏全面研究。为此,本研究结合工作实践,采用基于目标管理的系统方法,以实例化的模型研究,论述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工程构建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部分 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目标框架研究 1.通过剖析医院信息系统发展历程和互联网时代要求,结合医院药学领域的变化和需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传统管理信息系统将面临因业务重组和学科快速转型而淘汰的风险,如果延续传统业务型医院药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模型,将缩小和浅显化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目标,无法适应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phalrmaceutical care)模式转变,从而提出了建设新型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2.解析和明确了医院药学信息相关的概念:药学信息、药学情报、药品信息、医院药学信息等,提出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定义,即“以病人为中心,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对医院药学范畴内的各种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和信息处理,为医院药学涉及的各个方面提供全面的、即时的、自动化的业务管理和知识信息服务系统。”并就其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内涵进行了论述。 3.提出了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发展目标,即“通过建立区域性多级互联的药学信
吕世伟[10](2005)在《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疗质量评价是医院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以病种病例分型管理实施医疗质量评价是医院管理学界的一次重要创新性研究。由于过去对病例病情轻重程度的判断不够标准、规范和明确,传统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往往没有考虑到收治病例病情的危重程度,将普通病例与疑难复杂病例混在一起笼统地进行分析评价,其结果往往难以客观反映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也难以使医疗质量管理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因此,病例分型管理立足于我国国情,吸取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功经验,依据病例的病情和相应的医疗行为特征,将每个病例划分为A、B、C和D四个类型,再将各群体医疗质量指标加以比较,从而为科学评价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降低医疗成本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模式。 本课题运用病例分型理论与方法,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按照“设立指标较少,包含信息较多”的原则,以病例分型评价指标为核心,结合总后卫生部“军队医院医疗质量主要评价指标”,构建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我校某所附属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134613份出院病案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将ICD-9疾病分类和病例分型相结合,构建病种病例分型组合,制订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并根据《全面责任制管理质量考评标准》,对附属医院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量化考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病例分型理论建立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可以公正、客观和全面的评价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病例分型的应用研究。同时,本课题研究对病种病例分型理论应用于医疗质量评价的前景做了三个方面的前瞻性展望。 本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上海市卫生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的推动下贯彻实施。
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申请成立全军前列腺疾病诊治研究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申请成立全军前列腺疾病诊治研究所(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人民的健康需求与医院发展模式的矛盾 |
(二)研究型医院特点与优势 |
(三)研究型医院的认识与不足 |
(四)研究型医院实践的差距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一)是顺应新医改的必然要求 |
(二)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第一部分 研究型医院的内涵、定义和特征 |
一、研究型医院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必然性 |
(一)创新型国家战略催化研究型医院产生 |
(二)人类健康需求推动研究型医院建设 |
(三)医疗体制改革促进研究型医院发展 |
(四)医学模式转变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实践 |
二、研究型医院内涵的演化与拓展 |
(一)研究型医院的定义 |
(二)研究型医院的内涵 |
(三)研究型医院的基本范畴 |
(四)研究型医院建设条件 |
(五)研究型医院建设类型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国内外优秀医院建设经验参鉴 |
一、美国医院类别及研究型医院建设规律与经验 |
(一)美国医院的分类 |
(二)美国研究型医院建设规律及经验 |
二、我国医院类别及研究型医院建设经验与教训 |
三、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规律及经验 |
(一)英联邦制的医疗体系下的香港研究型医院建设 |
(二)管理与文化并重的台湾研究型医院建设 |
(三)多种建设模式兼具的大陆研究型医院建设模式 |
四、国内外研究型医院比较与综合分析 |
(一)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共同规律 |
(二)研究型医院建设的不同之处 |
五、国内外成功研究型医院实例分析 |
(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设经验与启示 |
(二)美国麻省总医院建设经验与启示 |
(三)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建设经验与启示 |
(四)上海瑞金医院建设经验与启示 |
(五)解放军总医院建设经验与启示 |
第三部分 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关键问题分析 |
一、研究型医院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
(一)经济转型促使医疗市场改革 |
(二)医改深入变革医院发展模式 |
二、研究型医院与人文建设 |
(一)研究型医院文化建设内涵 |
(二)研究型医院文化建设策略 |
三、研究型医院与转化医学 |
(一)转化医学内涵 |
(二)转化医学发展策略 |
(三)研究型医院建设转化医学的意义 |
四、研究型医院与科技发展 |
(一)研究型医院科技发展特征 |
(二)促进研究型医院科技发展方式 |
五、研究型医院与医院规模 |
(一)医院规模分类及职能 |
(二)影响研究型医院规模因素 |
(三)研究型医院规模建设策略 |
六、研究型医院理想模式 |
(一)研究型医院理想建设模式探讨 |
(二)功能和职权分配 |
(三)创建研究型医院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
七、研究型医院建设未来需重点关注问题 |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整合卫生资源 |
(二)科学控制成本,构建信息平台 |
(三)创建评价体系,促进整体发展 |
八、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策略 |
一、总体策略 |
(一)深化内涵认识,准确职能定位 |
(二)推进成果转化,提高诊疗技术 |
(三)强化自主创新,培养研究人才 |
(四)强化质量管理,完善管理体系 |
二、建设路径及方法 |
(一)实现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路径 |
(二)研究型医院各要素具体建设办法 |
三、建设研究型传染病医院的实践 |
(一)临床科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 |
(二)加强评估建设,培养学科人才 |
(三)建设保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
(四)继承协调发展,提升文化品牌 |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专家信息表 |
附表2 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附表3 研究型医院的评定 |
发表论文 |
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 |
关于研究型医院人才建设的几点思考 |
我国研究型医院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步骤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概念内涵及评价现状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2 医院学科评估现状 |
2.3 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估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3.1 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依据 |
3.2 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筛选与确定 |
3.3 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
4.1 实证研究评价方法 |
4.2 实证研究结果统计 |
4.3 实证研究汇总分析 |
4.4 加强研究型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
4.5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5.2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发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优势 提升为部队服务层次和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 打造“一个基地” |
2 构建“两个中心” |
2.1 全力建设军队疑难危重疾病诊治中心 |
2.2 全力构筑全军医学技术帮带指导中心 |
3 畅通“三个通道” |
3.1 畅通军人门急诊优先就医通道 |
3.2 畅通军人优先住院通道 |
3.3 畅通急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 |
4 落实“四项措施” |
4.1 建好卫勤分队 |
4.2 创新保障模式 |
4.3 倡导合理医疗 |
4.4 确保足额经费 |
(6)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学科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的定义 |
(二) 学科的成长分期 |
(三) 学科结构 |
(四) 学科运行机制 |
(五) 学科成长的影响因素 |
二、学科评估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评估定义 |
(二) 学科评估的目的及作用 |
(三) 学科评估的理论基础 |
(四) 学科评估的模式 |
三、学科建设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建设定义 |
(二) 学科建设的原则 |
(三) 学科建设的要素 |
(四) 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三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草案的建立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二、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三、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小结 |
第四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
一、方法与步骤 |
二、结果 |
(一) A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选优分析结果 |
(二) B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选优分析结果 |
(三)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检验 |
1. 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性检验 |
2. 评估指标体系的区分度检验 |
(四)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 |
1. 评估结果的信度分析 |
2. 评估结果的效度分析 |
(五) 评估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
(六) A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诊断分析结果 |
(七) B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诊断分析结果 |
(八) 两所学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个案分析 |
(一) 心血管内科发展策略分析 |
(二) 烧伤科发展路径分析 |
小结 |
第五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 |
一、在学术队伍方面 |
(一) 选好学科带头人 |
(二) 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
(三)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和任用 |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 |
(一) 选好研究方向 |
(二) 积极进行课题申请,发表高质量的SCI 论文 |
(三) 加强成果转化 |
(四) 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
(五) 加强临床与基础的结合 |
三、在人才培养方面 |
(一) 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
(二) 转变观念,强化教学意识 |
(三)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
(四) 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习活动 |
(五) 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文章 |
(六) 加强疑难病例讨论,提高研究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 |
四、在培养环境方面 |
(一) 抓好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
(二) 抓好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提高诊治水平 |
(三) 建设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学科文化 |
(四) 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
五、学科建设规划 |
(一) 实行优势学科群建设 |
(二) 组建学科特区 |
(三) 建立创新的学科管理理念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高等院校学科评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PACS用户需求分析及评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绪 论 |
1 前言 |
2 PACS 的概念 |
3 PACS 系统构成 |
4 PACS 的关键技术 |
4.1 标准化要求 |
4.2 数字化图像信息的采集 |
4.3 医用图像的归档管理 |
4.4 图像压缩 |
4.5 医用图像显示和通信技术计算机 |
5 PACS 发展历程 |
6 我国PACS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 研究目标和任务 |
8 参考文献 |
第2部分 PACS 实施策略及需求分析研究 |
1 实施策略 |
1.1 明确PACS 所能解决的问题 |
1.2 争取决策及资金上的支持 |
1.3 进行工作流的重设计 |
1.4 详细调研医院各部门的需求 |
2 实施方案 |
3 用户需求书的结构设计 |
4 用户需求书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具体提出 |
4.1 项目概况 |
4.2 厂商要求 |
4.3 系统性能 |
4.4 系统组件要求 |
4.5 系统功能要求 |
5 参考文献 |
第3部分 PACS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
1 PACS 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概念 |
1.1 评估的涵义 |
1.2 指标的概念、类型 |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和目的 |
3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3.1 科学性原则 |
3.2 可评价性原则 |
3.3 系统性原则 |
3.4 代表性原则 |
3.5 通用性原则 |
4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步骤 |
4.1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文献调研、实地调查 |
4.2 第二阶段:筛选指标,构建评估指标 |
4.3 第三阶段:组织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内涵、权重和标准 |
4.4 第四阶段:现场运用、反馈修正 |
5 应用 DELPHI 技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1 PACS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5.2 专家咨询的方法和程序 |
5.3 咨询程序 |
5.4 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 |
6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1 方法 |
7 PACS 评估体系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应用 |
7.1 PACS 评估体系在长海医院的具体运用 |
7.2 结果 |
8 参考文献 |
第4部分 讨 论 |
1 PACS 实施的意义 |
1.1 PACS 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 |
1.2 PACS 实施给医院带来的影响 |
2 PACS 实施存在的问题 |
2.1 缺乏全面的实施计划 |
2.2 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 |
2.3 标准化程度不高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1 系统分析了PACS 实施的用户需求 |
3.2 从用户需求出发,确立了一套科学的PACS 评估指标体系 |
3.3 为大型的仪器、设备项目招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4 建议 |
4.1 提出合理的客户需求是成功实施PACS 的基础 |
4.2 客观科学的评价供应商的投标方案是成功实施PACS 的关键 |
5 参考文献 |
第5部分 总 结 |
1 主要结论 |
1.1 阐述了PACS 的实施策略及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1.2 构建了PACS 评估指标体系 |
1.3 将评估体系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进行了具体运用 |
1.4 对PACS 在我国的运用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
2 存在不足 |
3 下步打算 |
综述 PACS 的发展及应用 |
一、PACS 的产生、发展 |
3. 相关领域新技术提高 |
3. 集成化、标准化的概念成为共识 |
二、PACS 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
2. 多媒体技术逐步引入 |
3. 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HIS 和PACS 完全融合 |
4. 采用最先进的存贮技术 |
5. 远程放射学中的PACS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目标管理的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工程构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理论基础和目标框架研究 |
一、医院药学信息系统产生的论证依据 |
1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及其推动作用 |
2 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要求 |
3 医药信息进入互联网络时代的必然 |
二、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
1 医院药学信息及其相关概念解析 |
1.1 信息、数据、知识及情报的概念 |
1.2 药物信息、药学信息、药学情报、药学知识等界定和区分 |
1.3 医院药学信息的概念及其内容 |
2 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
3 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和内容 |
三、医院药学信息系统构建方法和目标框架 |
1 基于目标管理的系统方法 |
2 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目标框架 |
3 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工程构建策略 |
四、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证模型 |
1 长海医院药学部简介 |
2 长海医院药学信息系统模型 |
3 长海医院药学部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和本课题的研究 |
第二部分 以流程优化为目标的药品供应链系统研究 |
一、药品供应链系统目标规划 |
二、药品供应链系统设计构架 |
三、药品供应链系统技术原理 |
1 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 |
2 系统网络构建 |
3数据库结构设计 |
四、药品供应链系统模块功能简介 |
1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
2 标准数据接口 |
3 数字药库系统 |
4 零库存目标管理系统 |
5 系统的评测 |
五、药品供应链系统应用分析 |
1 技术优势 |
2 应用效果 |
2.1 形成系统一体化信息流 |
2.2 优化业务流程 |
2.3 正向的经济效益 |
3 前景分析 |
第三部分 以安全给药为目标的临床药物配置系统研究 |
一、临床药物配置系统目标规划 |
二、临床药物配置系统设计构架 |
三、临床药物配置系统技术原理 |
1 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 |
2 硬件配置方法 |
3 数据库及表的构建 |
4 条形码技术原理和方法应用 |
四、临床药物配置系统模块功能简介 |
1 配置申请 |
2 医嘱审核 |
3 条形码扫描 |
五、临床药物配置系统应用分析 |
1 技术优势 |
2 应用效果 |
2.1 减少差错发生 |
2.2 确保安全给药 |
2.3 发挥药师审查的作用 |
3 前景分析 |
第四部分 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的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
一、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系统目标规划 |
二、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构架 |
三、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系统技术原理 |
1 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 |
2 系统结构设计 |
2.1 医院药学信息咨询系统 |
2.2 药学知识界面配方软件 |
四、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系统模块功能简介 |
1 医院药学信息咨询系统 |
1.1 信息编辑子系统 |
1.2 信息咨询子系统 |
2 药学知识界面配方软件 |
3 处方自动审查系统 |
五、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分析 |
1 技术优势 |
2 应用效果 |
3 前景分析 |
第五部分 以辅助决策为目标的医院药物利用分析系统研究 |
一、医院药物利用分析系统目标规划 |
二、医院药物利用分析系统设计构架 |
三、医院药物利用分析系统技术原理 |
1 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 |
2 系统数据来源 |
3 界面设计方法 |
4 数据安全性 |
四、医院药物利用分析系统模块功能简介 |
1 结构分析 |
2 存量控制 |
3 辅助采购 |
4 配方统计 |
5 用药分析 |
6 金额决算 |
五、医院药物利用分析系统应用分析 |
1 技术优势 |
2 应用效果 |
3 前景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临床用药辅助决策系统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评价方法(综述) |
博士研究期间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题录(附录) |
(10)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概述 |
一、前言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可行性 |
四、研究步骤和内容 |
五、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 |
六、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病例分型基本理论与方法 |
一、发展历程 |
二、基本概念 |
三、各型病例基本特点 |
四、计算机分型方法 |
第三部分: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
一、考核医疗工作数质量 |
二、评价医院社会效益 |
第四部分: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二、标准值的制订 |
三、实证研究 |
四、计算机实现 |
第五部分:讨论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推广应用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1:课题检索证明 |
附件2:发表论文复印件 |
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申请成立全军前列腺疾病诊治研究所(论文参考文献)
- [1]第8届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 孙颖浩 掀起“手术台革命”[J]. 王泽锋. 新民周刊, 2018(45)
- [2]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策略研究[D]. 杨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11)
- [3]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陈博. 第三军医大学, 2013(S2)
- [4]发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优势 提升为部队服务层次和水平[J]. 孙颖浩.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07)
- [5]依托优势平台构建专科中心的模式与成效[J]. 李堂林,陈卫东.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09)
- [6]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D]. 李亚敏. 第三军医大学, 2010(12)
- [7]孙颖浩在“镜”界中追逐梦想[N]. 采写 本报记者 孟小捷 通讯员 马德茂. 健康报, 2008
- [8]PACS用户需求分析及评估体系构建研究[D]. 汪斌.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3)
- [9]基于目标管理的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工程构建实证研究[D]. 杨樟卫. 第二军医大学, 2006(09)
- [10]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研究[D]. 吕世伟. 第二军医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