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课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艳娜[1](2021)在《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为例》文中认为高中思政课突出“立德树人”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要求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需求,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创设生活情境,加强生活体验,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质疑、塑行、启智。为顺应新时代对高中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培养选拔高素质人才,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教学实验法对诱思探究教学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基本内容、理论基础和教学流程。在仔细研读高中思政课人教版教材编写理念和编写逻辑的基础上,探讨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应用实施环节,以《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为例从明确目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自学;合作探究,讨论释疑;迁移反思,反馈训练四个流程研究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并从活动设计、教学效果、学生活动、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同时对运用一年后的一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得出诱思探究教学法在提高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成绩等方面成效显着。应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在深耕教师、教材、学生,高效实施诱思探究;巧设情意情境,搭建“诱教”与“思学”的桥梁;甄选不同材料,有意训练学生思维能力;针对学科知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方面等取得了一些可取经验,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这一方法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处理好课堂中多元体验和反馈同化的关系,把握体验探究的深度难度,学生能力和教师观念也制约着诱思课堂的开展。针对这些不足,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限时规范引导学生的体验活动,精研《新课标》,深研高考题,把握好体验探究的深度,转变观念,克服一言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李童耕[2](2021)在《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二五二”教学模式是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发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及操作方法大不相同,它的核心理念包含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四个层面,它的操作方法包含三大环节、九大步骤,它的得名就来源于其操作方法,即课前对学生、教案两方面的准备,课堂上的五步学习法,课下对学情、教情两方面的反馈。“二五二”教学模式具有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传统思维方式等多种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弊病,包括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导致的评价结果偏颇、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导致的课堂实施效率不高,学生水平不一导致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受阻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完善相应评价机制,转变教师授课理念及学生思考方式,使新课改深入人心,使“二五二”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同时,提高教师及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二五二”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价值。在上述策略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在栾川一高时的具体高中语文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同课型的开展情况,归纳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于高中语文课堂的系统性实施方案,以期达到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高中语文教学。
徐天丽[3](2021)在《“6+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邱县第一中学为了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学习引进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措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性和长远性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达到持续振兴学校的目的。“6+1”教学模式中“6”指“导”、“思”、“议”、“展”、“评”、“检”;“1”指课堂教学的又一个环节“练”。“6+1”教学模式是通过研究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等教学模式,结合邱县第一中学的具体学情总结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生物学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是围绕遗传信息展开学习的,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空间大,对教师教学水平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探索恰当的教学模式非常必要。本文查阅“6+1”教学模式相关文献,明确其理论基础、基本环节及使用情况。设计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本校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运用过程中存在学习目标不精准、学生思考能力较弱、小组讨论注重形式等问题。将其运用到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进行教学实践,编制优质导学案,其中针对提升学生目标了解度,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性等方面相应改进了策略。实践研究发现新授课侧重于“导”、“思”、“展”、“评”环节,习题课侧重于“思”、“议”、“评”、“练”环节。复习课较重视“思”、“检”环节,并编写了三个典型教学案例。通过对比学生兴趣及期末成绩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该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表明实施该模式的班级学生上课氛围更加活跃,思考问题有深度和广度,较积极主动。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F=4.672,t=-3.214,相应的伴随概率Sig=0.032,小于显着性水平0.05,认为这两个班级生物学成绩平均值和方差值存在差异。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来实现的。由于本项实践研究时间短,对部分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和挖掘的不够精准,未来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关茜[4](2020)在《初中生物“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初中生物学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有的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应用"情境诱思·体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能为生物的有效教学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初中生物"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首先指明何为"情境诱思·体验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结合具体的探索过程,分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详细地阐明"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情况,以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于焕梅[5](2020)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科学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思想观念落实到行动中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是当前教育的热点。国内外众多教育研究者认为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而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作为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化形式之一,是指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诱思点下,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素养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等方法。首先,通过科学思维问卷了解高中生的科学思维水平,经分析发现,贵港市某高中1916班和1917班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相当,故将1916班作为实验班,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授课,1917班作为对照班,采用常规方式教学。在本文中,笔者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两节内容作为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课例。教学实践后,对学生科学思维水平进行问卷后测调查,同时结合两个班三次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第一,通过对后测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班科学思维问卷中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五个维度的平均分为23.51、20.90、16.76、21.86、13.70,对照班为21.69、19.08、15.13、20.90、13.44,实验班与对照班所得分值均高于前测水平。第二,在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问卷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实验班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三个维度的显着性分别为0.034、0.015、0.006,即P值小于0.05,表现出显着性。第三,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班,第一次后测两班平均分差值为1.12分,第二次为1.71分,第三次为3.09分,且在第三次后测中两班学习成绩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值为0.039。综合实践研究结果,笔者总结出两点结论:第一,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科学思维的五个维度水平均有所提升,且对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能力效果更显着。第二,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依据研究结果提出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2)教师要注重诱思点的创设。(3)拓宽教学内容范围,开展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
王理想[6](2020)在《高中物理“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以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效6+1课堂”为例》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发布,新教材全面推广使用,高中物理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势在必行,目的在于寻求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物理学习需要,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我们物理教师的使命和今后教育的重中之重,到底如何才能使得物理课堂教学真正有效、高效?近三年来,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直深入学习研究河北石家庄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实施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关注学生主动的学习。真正让课堂教学效益高了起来、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了起来。本文在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深入参与了运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对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施“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由调查结果分析该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解决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入推进实施“高效“6+1”教学模式,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出贡献。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概述,包括界定“教学模式”、“高效课堂”、“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并分析“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高效6+1课堂”教学环节-《宇宙航行》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是“高效6+1课堂”教学配套措施实施原则及要求:包括导学案编制、限时练编制、学习小组建设原则及要求。第五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对“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多角度的数据,并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该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第六部分是“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改进建议。
樊瑞[7](2019)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中情境创设的讨论》文中提出应用诱思探讨教学法,在教学中结合课程标准与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探索者的心理积极参与发现、探索、研究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本文将立足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中情境创设展开讨论。
樊瑞[8](2019)在《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以一线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针对高三生物复习课中经典的三个专题复习案例研究,展示了教师如何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法沿着学生的思维轨道,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努力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知识的产生。
苗月帅[9](2019)在《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不仅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新成立的高中,生源很差,老师年轻,教学经验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寻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成了学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包括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课后测标三步,以及预习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和当堂训练五个环节。学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实验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对照班实施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生物成绩方面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班。本论文的研究共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同行教研、听课等方式,了解到目前我校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结合新课标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要求,通过查阅文献,收理了相关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运用自主学习教育理论,参考优秀调查问卷,自主设计了高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然后对我校刚升入高一的两个班学生进行了测试,并进行前后测比较;第四,利用初中生物知识试卷和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成绩进行了测试,并进行前后测对比;第五,编写了三步五环节教学案例,并在实验班进行了实施。
候梅玲[10](2019)在《高中语文高效“6+1”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发展,随之,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应运而生。教学模式在吸收教学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检验而形成。任何教学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检验,它既是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又是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教学经验的系统化、理性化的概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为理论基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并结合精英中学的教学实践,河北精英中学校长李金池先生探索出了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推广以来受到了教育各界的关注,被誉为继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模式之后的第三大教学模式。高效“6+1”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提纲”和“限时训练”为基础,按照“导–思–议–展–评–检+练”6个课堂教学环节加上1个课后练习的程序开展教学的校本教学模式。笔者先对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情况做了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概括,了解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效“6+1”教学模式对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了了解在推广这一模式的学校中,高中语文教学运用这一模式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新乡二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教师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教师更好地使用高效“6+1”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由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组成;第二部分是对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介绍,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高效“6+1”教学模式的概述,详细地对高效“6+1”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论依据、实施原则、独特优势和普及范围进行介绍,进而分析高效“6+1”教学模式对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用以弥补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第四部分是对高效“6+1”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运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为正在推行高效“6+1”教学模式的新乡二中的高中语文教师和高中学生,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这一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五部分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高效“6+1”教学模式所出现的问题给出教师的运用策略;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笔者对高效“6+1”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该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提出完善这一模式的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试着探索高效“6+1”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二、生物课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课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对比分析法 |
3.教学实验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概述 |
(一)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
1.诱思教学思想论——教学的职能观 |
2.三维教学目标论——教学价值观 |
3.探究教学过程论——教学的机制观 |
(二)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
1.明确目标,创设情境 |
2.提出问题,引导自学 |
3.合作探究,讨论解疑 |
4.迁移反思,反馈训练 |
二、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理念和编写逻辑是应用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基本前提 |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的逻辑 |
(二)诱思探究教学法在《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中的应用实施流程 |
1.明确目标,创设情境 |
2.提出问题,引导自学 |
3.合作探究,讨论释疑 |
4.迁移反思,反馈训练 |
(三)诱思探究教学法应用实施的评价 |
1.诱思探究教学法课堂实施效果的评价 |
2.应用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成绩测试对比分析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经验反思及建议 |
(一)可取经验 |
1.深耕教师、教材、学生,高效实施诱思探究 |
2.巧设情意情境,搭建“诱教”与“思学”的桥梁 |
3.甄选不同材料,有意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
4.针对学科知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
(二)不足之处 |
1.教师观念陈旧,能力亟待提高 |
2.多元体验和反馈同化存在矛盾 |
3.体验探究的深度把握不足 |
4.学生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探究 |
5.教学时间紧张,影响教师施教 |
(三)对今后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建议 |
1.努力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
2.限时规范引导学生的体验活动 |
3.精研《新课标》,深研高考题,把握体验探究深度 |
4.教师要转变观念,克服一言堂 |
5.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的劳动者》课堂实录 |
致谢 |
(2)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概述 |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 |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
(一)教学目标以“传授知识”为主 |
(二)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 |
(三)考核标准以“应试”为主 |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四、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概况 |
五、传统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
六、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变革 |
第二章 “二五二”教学模式的概述 |
一、内涵 |
二、特点 |
(一)针对性 |
(二)创新性 |
(三)自主性 |
(四)启发性 |
(五)系统性 |
(六)完整性 |
三、理论依据 |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 |
(二)哲学理论依据 |
四、基本流程 |
(一)课前准备环节 |
(二)课堂操作环节 |
(三)课后反馈环节 |
五、意义 |
(一)课堂学习方式方面 |
(二)学生思维能力方面 |
(三)教师教学理念方面 |
第三章 “二五二”教学模式在不同语文课型中的应用 |
一、文本讲授课 |
(一)诗歌 |
(二)文言文 |
(三)小说 |
(四)戏剧 |
(五)散文 |
二、练习讲评课 |
(一)基本操作流程 |
(二)注意事项 |
三、作文指导课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堂操作 |
(三)课后反馈 |
四、阅读探究课 |
(一)明确目标 |
(二)自主学习 |
(三)质疑探究 |
(四)总结阅读 |
五、思维训练课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堂操作 |
(三)课后反馈 |
六、复习提升课 |
(一)关于复习提升课教学流程的总体介绍 |
(二)具体分类介绍 |
第四章 “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情况及效果评估 |
一、“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 |
(一)学校重视“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 |
(二)教师对“二五二”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 |
(三)学生对“二五二”教学模式的接受情况及其所受到的影响 |
二、“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 |
(一)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成绩显着提高 |
(二)课堂氛围有所改善,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
(三)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方式有所转变 |
(四)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
(五)团队智慧得到发挥,教师能力得以提升 |
第五章 “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反思及策略研究 |
一、“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
(一)学校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生方面 |
二、“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策略 |
(一)学校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生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问卷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3)“6+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发展的需要 |
1.1.2 学校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6+1”教学模式的概述 |
2.1 “6+1”教学模式的概念 |
2.1.1 教学模式 |
2.1.2 “6+1”教学模式 |
2.2 “6+1”教学模式的特点 |
2.2.1 分层教学 |
2.2.2 创新性 |
2.2.3 自主性增强 |
2.2.4 管理细化 |
2.2.5 注重巩固和强化 |
2.3 “6+1”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
2.4 “6+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理论 |
2.4.2 人本主义理论 |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4 诱思探究教学论 |
第3章 “6+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现状的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目的 |
3.1.2 学生调查问卷 |
3.1.3 访谈提纲 |
3.1.4 信度效度检验 |
3.1.5 调查对象 |
3.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3.2.1 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
3.2.2 实施“6+1”教学模式后的个人的学习效果 |
3.3 学生访谈分析 |
3.3.1 继续实施“6+1”教学模式学生态度的调查 |
3.3.2 实施“6+1”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 |
3.3.3 实施“6+1”教学模式,学生收获的调查 |
3.4 教师问卷分析 |
3.4.1 教师对运用“6+1”教学模式的态度 |
3.4.2 实施“6+1”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
3.5 教师对运用“6+1”教学模式的建议 |
3.6 存在的问题 |
3.6.1 学习目标不精准 |
3.6.2 学生思考能力较弱 |
3.6.3 小组讨论注重形式 |
3.6.4 学生缺乏“展示”的勇气 |
3.6.5 教师评价存在误区 |
3.6.6 教师备课“形式化” |
第4章 “6+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案例的应用 |
4.1 “6+1”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指导性原则 |
4.1.3 全员性原则 |
4.1.4 关注社会生活原则 |
4.1.5 “六让”、“三讲”和“三不讲”原则 |
4.2 “6+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4.2.1 学校层面 |
4.2.2 生物教师层面 |
4.3 “6+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设计 |
4.3.1 在高中生物学新授课中的应用设计 |
4.3.2 在高中生物学习题课中的应用设计 |
4.3.3 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中的应用设计 |
第5章 “6+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设计与实施 |
5.1.1 实践目的 |
5.1.2 实践对象选择 |
5.1.3 实践的变量及其控制 |
5.1.4 实践过程 |
5.2 实践结果及分析 |
5.2.1 学生成绩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
5.2.2 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兴趣等方面的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物学“6+1”教学模式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
致谢 |
(4)初中生物“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 |
二、“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流程 |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实验课时安排较少 |
(二)“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的意识较低 |
(三)无法保证全部人员参与实验 |
四、“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
(5)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概况 |
1.3.1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概况 |
1.3.2 科学思维研究概况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思维 |
2.1.2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 |
2.1.3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
2.1.4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与科学思维培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探究式教学理论 |
2.2.2 启发式教学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高中生科学思维调查研究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实施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整理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科学思维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2 学生成绩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教学实践 |
4.1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
4.1.1 备课 |
4.1.2 授课 |
4.1.3 教学评价 |
4.2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案例 |
4.2.1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4.2.2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第5章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班与对照班科学思维后测问卷分析 |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科学思维问卷前后测对比与分析 |
5.1.2 实验班与对照班科学思维后测问卷对比与分析 |
5.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分析 |
5.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分数段对比分析 |
5.2.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显着性对比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高中物理“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以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效6+1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意义 |
2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学模式 |
2.1.2 高效课堂 |
2.1.3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 |
3 “高效6+1课堂”教学环节-《宇宙航行》案例分析 |
3.1 “导”-课堂起点(5分钟) |
3.2 “思”-自学深思(15分钟) |
3.3 “议”-小组讨论(9分钟) |
3.4 “展”-激情展示(8分钟) |
3.5 “评”-点评精讲(5分钟) |
3.6 “检”-当堂检测(3分钟) |
3.7 “用”-定时练习,巩固所学45分钟) |
4 “高效6+1课堂”教学配套措施实施原则及要求 |
4.1 导学案编制 |
4.1.1 原则要求 |
4.1.2 内容要求 |
4.2 限时练编制 |
4.2.1 限时练组题原则 |
4.2.2 限时练习要求 |
4.3 学习小组建设 |
4.3.1 小组组建原则 |
4.3.2 小组组织建设 |
4.3.3 小组合作学习 |
4.3.3.1 “思”环节的要求 |
4.3.3.2 “议”环节的要求 |
4.3.3.3 “展”环节的要求 |
4.3.4 小组量化积分 |
4.3.5 小组合作评价 |
5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效果分析 |
5.1 部分学生认为物理难度大、缺乏物理学科学习兴趣 |
5.2 部分学生对“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认可度低 |
5.3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
5.4 部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较低 |
5.5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主题要明确、要有层次 |
6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改进建议 |
6.1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素质 |
6.2 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
6.3 提髙导学案、限时练的质量 |
6.4 灵活高效实施“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7)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中情境创设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 |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
(二) 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
二、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 |
(一) 形成问题情境 |
(二) 采用主题探究 |
三、 结语 |
(8)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导学生自主整合教材 |
二、利用逆向思维建构生物课堂 |
三、培养学生自主建构模型 |
(9)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 |
1.1.1 解决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需要 |
1.1.2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能够解决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模式的概念界定 |
2.1.2 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认知学习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分析法 |
3.2 数据统计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4 实验研究法 |
4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研究的目的 |
4.2 实验研究的设计 |
4.2.1 实验研究的对象及实验方式 |
4.2.2 实验的变量 |
4.2.3 实验的材料 |
4.2.4 实验的假设 |
4.3 实验步骤 |
4.3.1 前测 |
4.3.2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
4.3.3 后测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生物成绩的结果与分析 |
4.4.2 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10)高中语文高效“6+1”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
1.1 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特点及学生心理特征 |
1.1.1 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
1.1.2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
1.2 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1.2.1 学生预习效率不高 |
1.2.2 注重知识记忆,缺少能力培养 |
1.2.3 以教师讲为主,不重视学生自学 |
1.2.4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枯燥 |
第二章 高效“6+1”教学模式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学模式 |
2.1.2 高效“6+1”教学模式 |
2.2 高效“6+1”教学模式介绍 |
2.2.1 高效“6+1”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2.2.2 高效“6+1”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
2.2.3 高效“6+1”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 |
2.2.4 高效“6+1”教学模式的独特优势 |
2.2.5 高效“6+1”教学模式的普及范围 |
2.3 高效“6+1”教学模式对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
2.3.1 使用导学提纲提高学生预习和学习效率 |
2.3.2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
2.3.3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
2.3.4 创设充满激情的教学课堂 |
第三章 高效“6+1”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现状 |
3.1 高中语文教师运用高效“6+1”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3.1.1 教学模式运用僵化 |
3.1.2 导学提纲的质量有待提高 |
3.1.3 备课、评课制度不完善 |
3.1.4 教师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受限 |
3.1.5 忽视对学习小组的建设 |
3.2 学生在高效“6+1”教学模式下语文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学习能力 |
3.2.2 小组合作效率不高,缺乏制度管理 |
3.2.3 积极性不强,缺乏课堂参与意识 |
第四章 教师运用高效“6+1”教学模式的策略 |
4.1 灵活运用,保留“语文味” |
4.1.1 巧用“思”、“议”、“展” |
4.1.2 灵活调控各环节的时间和顺序 |
4.2 提高导学提纲的质量 |
4.2.1 遵循导学提纲编写的原则 |
4.2.2 符合导学提纲的内容编写要求 |
4.3 建立完善的备课和评课制度 |
4.3.1 遵循“三备两研”的备课流程 |
4.3.2 建立高效的评课制度 |
4.4 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4.4.1 编制符合本班学情的导学提纲 |
4.4.2 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
4.5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4.5.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4.5.2 注重指导学生学法 |
4.5.3 让学生成为生疑的主体 |
4.6 加强学习小组的制度化管理 |
4.6.1 “异质同组”的小组建立机制 |
4.6.2 建立组内分工合作机制 |
4.6.3 建立学习小组评价和奖惩制度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生物课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为例[D]. 潘艳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D]. 李童耕.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3]“6+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实践研究[D]. 徐天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初中生物“情境诱思·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关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13)
- [5]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D]. 于焕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高中物理“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以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效6+1课堂”为例[D]. 王理想.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7]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中情境创设的讨论[J]. 樊瑞. 考试周刊, 2019(68)
- [8]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的案例研究[J]. 樊瑞.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08)
- [9]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苗月帅.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高中语文高效“6+1”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 候梅玲.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