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激酶颈动脉内溶栓治疗12小时内脑梗塞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安慧妍[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干预不同时期缺血性卒中取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临床采用针刺治疗不同时期缺血性卒中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KI自建库至今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所处时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受试者症状、治疗方案等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在Excel中完成频数统计,采用Gephi对各期频数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采用SPSS Modeler进行关联分析与复杂网络图制作;采用Cytoscape进行共现网络图制作与美化;采用SPSS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探索缺血性卒中不同时期针刺治疗方案的规律。结果1.纳入文献情况纳入急性期文献869篇,976个组,患者49628人次,恢复期文献541篇,619个组,患者27805人次,后遗症期文献67篇,72个组,患者4201人次。2.高频穴位缺血性卒中后各时期,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内关都是应用最多的5个穴位。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期共同的高频穴位有40个,基本涵盖了临床上缺血性卒中针刺治疗的主要穴位。急性期与恢复期的高频穴位重合较多,后遗症期的穴位都涵盖在急性期与恢复期中。三期共同高频穴位前10穴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内关、阳陵泉、外关、肩髃、太冲、水沟;除上述共用的高频穴位外,急性期前10高频穴位:四强、头维、少海、劳宫、命门、外金津、后顶、外玉液、肩俞、前顶;恢复期前10高频穴位:天宗、肩井、曲泽、阿是、肩前、缺盆、天泉、本神、治呛、承扶;急性期+恢复期前10高频穴位:髀关、大陵、肝俞、膈俞、关元、后溪、颊车、肩贞、金津、廉泉;急性期+后遗症期高频穴位:列缺。3.高频经络卒中后各期,手阳明经穴位都是应用频次最多的穴位,足阳明经在急性期应用仅次于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少阳胆经,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胃经的应用仅次于大肠经。足少阳经的应用随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4.复杂网络图结果急性期强链接:足三里-合谷、合谷-曲池、足三里-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合谷-三阴交。恢复期强链接:合谷-曲池、合谷-足三里、足三里-曲池。后遗症期强链接:曲池-足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合谷-曲池穴。5.关联分析结果急性期得到关联规则285条,恢复期得到规则241条,后遗症期得到规则275条,虽然各期纳入文献数量相差较大,但在关联数目上基本相同。6.聚类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到醒脑开窍针法、传统体针、头部局部取穴、通督调神针法、祛瘀生新针法,其中醒脑开窍针法、传统体针、头部局部取穴在各期的聚类分析中都有显示,通督调神针法在恢复期聚类更明显,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期与恢复期聚类更明显。结论1.针刺治疗中风研究众多,但是区分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卒中后分期的研究较前者数目大大减少,尤其是后遗症期文献数目不足。2.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各期穴位重合度较高,同时各期有其不同的穴位,取穴呈现着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其中手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与督脉穴位应用较多,随发病时间延长,足少阳经的应用有减少的趋势。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内关是三期中应用最多的5个穴位,另外急性期还应用了四强、头维、少海、劳宫、命门等高频穴位,恢复期为天宗、肩井、曲泽、阿是穴、肩前,急性期+恢复期为髀关、大陵、肝俞、膈俞、关元、后溪,急性期+后遗症期为列缺。3.在高频穴位的配穴方法上,有局部配穴、循经取穴、同名经配穴、上下配穴、五输穴配穴,急性期与后遗症期这些配穴方法都有应用,恢复期应用局部配穴、循经取穴、同名经配穴、五输穴配穴。在配穴方法上,三期差别不大。4.醒脑开窍针法、传统体针、头部局部取穴、通督调神针法、祛瘀生新针法是目前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常用的针法,其中醒脑开窍针法、传统体针、头部局部取穴在各期应用均较为广泛,而通督调神针法在恢复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应用。
张丽君[2](2021)在《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比较对于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对于小卒中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高级卒中中心住院的101例轻型卒中(NIHSS≤5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常规内科治疗组(溶栓组)和常规内科治疗组(非溶栓组),收集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NIHSS评分进行短期神经功能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评价两组90天预后情况,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1.共纳入患者101例,溶栓组41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非溶栓组60例,男性44例,女性16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基线血压、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房颤史、吸烟、饮酒史、卒中史、空腹血糖、血脂、血小板计数、尿酸、肝功、肾功及梗死部位、伴有血管狭窄等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NIHSS评分,溶栓组高于非溶栓组(p<0.05),高血压患病率溶栓组高于非溶栓组;2.溶栓组患者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溶栓组后3天(p=0.001)和7天(p=0.000)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后3天与治疗后7天对比(p=0.009)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天,溶栓组治疗有效率为70.7%,非溶栓组有效率为18.3%,治疗后7天溶栓组有效率为73.2%,非溶栓组为26.7%,两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由于入院时溶栓组的整体NIHSS评分较非溶栓组高(p<0.01),在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两组的NIHSS评分对比(p>0.05)却无明显差异,说明溶栓组整体NIHSS评分改善较明显;3.在接受治疗的101例患者中有89例在3个月时m RS评分≤1分,其中溶栓组占90.2%,非溶栓组占86.7%,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值>0.05);非溶栓组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遗留有后遗症的比例高于溶栓组(14.4%vs9.8%),但两者并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远期预后相似;4.在10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共出现4例出血转化,其中非症状性颅内出血,溶栓组1例(2.4%),非溶栓组1例(1.7%),而在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仅在溶栓组出现为2例(4.9%),但两者在统计学差异上无显着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无死亡病例;5.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为5分,发病距就诊时间在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组较非溶栓组早期有效率高(p<0.05)。【结论】1.对于NIHSS评分≤5分的小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早期疗效较常规治疗效果显着,且安全性率并无显着差异,提示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是安全的。2.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为5分,发病距就诊时间在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效果可能最佳。
邱忠明[3](2021)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优化血管再通治疗策略的多中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5年以来,至少7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一致证实了血管内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在发病24小时内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中的疗效显着优于单独药物治疗。然而,血管再通治疗策略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譬如,后循环由于解剖和生理功能均有别于前循环,目前尚不明确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是否可以获益于血管内治疗。另一个焦点问题是针对发病4.5小时内符合静脉溶栓标准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前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否带来额外疗效和/或增加风险也亟需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本文围绕上述两个科学问题,联合全国多个卒中中心协同进行研究。第一部分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观察性登记研究背景和目的: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于发病24小时内给予血管内治疗可以显着改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功能结局,由于后循环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不同于前循环,这些试验未纳入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目前,尚不明确血管内治疗是否可以改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功能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与单独标准药物治疗相比,标准药物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是否可以减轻发病24小时内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残疾严重程度和降低死亡率。研究方法:本研究是研究者自发组织的非随机对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入组发病24小时内经CTA/MRA/DSA证实的症状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成年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血管内治疗分为两组,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者为标准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血管内治疗者为标准药物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组(手术组)。主要终点事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自0至6共7个等级,0分为无症状,评分越高残疾越重,6分为死亡)评估患者90天残疾严重程度,通过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并校正预先指定的影响因素估算主要效应指标共同比值比(c OR)。次要终点事件包括90天良好功能预后(定义为m RS评分0~3分,表现为无辅助下独立行走)比例。安全性终点事件包括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90天死亡率。研究结果:自2014年01月至2019年05月,中国15个省市自治区51个卒中中心为本研筛选评估了1254例患者,最终成功入组829例。其中男性612(73.8%)例,年龄中位数(M)为65(四分位间距[IQR]:57~74)岁。182例患者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归为对照组,其余647例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归为手术组。手术组患者90天残疾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M[IQR],5[2~6]对6[5~6];校正后c OR,3.08[95%可信区间(CI):2.09~4.55];P<0.001)。此外,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手术组患者90天良好功能预后比例显着较高(32%[207/647]对9.3%[17/182];校正后OR,4.70[95%CI:2.53~8.75];P<0.001)、90天死亡率明显较低(46.2%[299/647]对71.4%[130/182];校正后OR,2.93[95%CI:1.95~4.40];P<0.001),但是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着增加(7.1%[45/636]对0.5%[1/182];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中国首个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病例数据库。结果表明,于发病24小时内给予血管内治疗与较低的残疾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显着相关。尽管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着增加,但从获益风险比而言,血管内治疗仍旧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式。研究结果有待于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第二部分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比较单独血管内治疗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背景和目的:多项高质量试验结果一致认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在改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方面优于单独静脉溶栓治疗,而且两种治疗策略的安全性无显着差异。国内外相关指南一致推荐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作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首选标准治疗方法。然而,血管内治疗前的静脉溶栓治疗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使部分患者血管再通避免血管内治疗,也可能增加脑出血风险,获益与风险并存。本试验旨在探讨是否可以跨过静脉溶栓直接进行血管内治疗,单独血管内治疗是否可以取得与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相似的疗效。同时,考察两种治疗策略的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研究方法:本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盲法评估终点事件的非劣效性临床试验。合格受试者为发病4.5小时内经CTA/MRA确诊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段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成年卒中患者,符合静脉溶栓标准且无相应禁忌证。所有受试者都接受快速血管内治疗。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随机化软件系统和区组随机化方法将合格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单独血管内治疗组(直接取栓组)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组(桥接取栓组)。所有入组受试者随访期为90天,主要终点事件为90天功能独立(定义为m RS评分02分)比例。安全性终点事件包括48小时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和90天内死亡率。非劣效界值为-10%。采用5阶段成组序贯设计,Pocock函数确定各阶段有效性终止边界值。运用两独立样本率的非劣效检验估算统计量Z值和相应P值,同时计算两组率差值的单侧97.5%可信区间下限。研究结果:试验计划入组最多970例受试者,入组234例后进行首次期中分析时结果达到了统计分析计划要求的有效性终止边界值,故而提前终止。自2018年05月20日至2020年05月02日,中国9省27个市县33家卒中中心筛选评估了509例受试者,入组234例合格受试者,所有入组病例均获得90天随访结果,无失访及跨组病例,最后一例受试者随访日期是2020年07月22日。234例患者中,女性102(43.6%)例,年龄中位数70(IQR:6078)岁,随机分配至直接取栓组和桥接取栓组的病例数分别为116例和118例。直接取栓组63(54.3%)例和桥接取栓组55(46.6%)例患者获得90天功能独立(率差值:7.7%;单侧97.5%CI:-5.1%∞),单侧97.5%可信区间下限-5.1%大于预设非劣效界值-10%。两独立样本率的非劣效检验统计量Z值和相应P值分别为Z=2.7157和P=0.003,跨过预设首次期中分析有效性终止边界值Z=2.35826和P=0.00918。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6.1%对6.8%;率差值-0.8%,95%CI:-7.1%5.6%)和90天内死亡率(17.2%对17.8%;率差值-0.5%,95%CI:-10.3%9.2%)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结论:对于发病4.5小时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单独血管内治疗在获得90天功能独立方面非劣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两种治疗策略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无显着差异。单独血管内治疗可以作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的替代治疗策略。这些研究结果应在可接受的非劣效性阈值背景下进行解释。
李雪琦[4](2021)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试验旨研究及评估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真实的医疗环境下,观察、分析在自然过程中,首次发作且起病6小时(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Cerabral ischemic stroke)患者,使用尿激酶(UK,Urokinase)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效果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Hcy,Homocystenine)、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研究。经过观察、记录、随访及分析患者用药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及Hcy、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变化,对比获得UK静脉溶栓治疗后对恢复AIS患者的神经和运动功能损害,以及对Hcy、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进而为该药物在临床使用及其安全性方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方案和经验,使AIS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高,更大程度上获益。方法选取自2018年9月-2020年1月,收治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首次发作且起病6小时(h)以内的AIS病人为研究对象。在所有严格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例中,根据患者来院就诊的顺序以及是否自愿选择使用UK静脉溶栓治疗,签署用药知情同意书后将其分为溶栓治疗组和非溶栓治疗组,每组50名患者。非溶栓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口服药物(首日:阿司匹林片300mg,次日至用药后60天(d):100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静脉给予注射长春西汀增加脑血流量、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奥拉西坦改善脑功能治疗。溶栓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后,立即完善UK静脉溶栓治疗:体重>60Kg,给予150万单位;体重≤60Kg,给予100万单位UK。两组患者分别在用药前(有无使用UK)、用药后24h、用药后第7d、用药后第14d、用药后第60d的清晨7:00-8:00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酸(Hcy)、全血粘度(BV,Blood viscosity)和血浆粘度(PV,Plasma viscosity)的水平变化。观察、记录用药前(有无使用UK)、用药后24h、用药后第7d、用药后第14d、用药后第60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评分,以此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记录用药后第60d的改良Rankin量表(m 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以此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情况。以上评分均由一名不知情的资深神经内科医师评估测定。结果1.溶栓治疗组和非溶栓治疗组两组的研究对象在男女比例、年龄、个人史、既往史、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的NIHSS评分、ADL评分、Hcy、BV、PV对比,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用药后的NIHSS评分比较: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相比较,F(5,225)=368.00,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非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相比较,F(5,225)=205.16,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得出,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每个时间点NIHSS评分较之前各个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溶栓治疗组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非溶栓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用药后ADL评分对比: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ADL评分相比较,F(5,225)=238.37,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非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ADL评分相比较,F(5,225)=106.59,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得出,两组患者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ADL评分较之前各个时间点的ADL评分均有所升高,且溶栓治疗组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ADL评分均高于非溶栓治疗组,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4.两组患者用药后的Hcy水平对比: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Hcy水平相比较,F(5,225)=59.17,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非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Hcy水平相比较,F(5,225)=28.17,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得出,两组患者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Hcy水平较之前各个时间点的Hcy水平均有所降低,且溶栓治疗组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用药后24h、用药后第7d、用药后第14 d、用药后60d溶栓治疗组的Hcy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非溶栓治疗组。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BV、PV水平对比:溶栓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全血高切粘度水平相比较,F(5,225)=719.27,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在非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全血高切粘度水平相比较,F(5,225)=1198.06,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得出,两组患者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全血高切粘度水平较之前各个时间点的全血高切粘度水平均有所降低,且溶栓治疗组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全血高切粘度水平均低于非溶栓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全血低切粘度水平相比较,F(5,225)=289.97,P<0.05,有统计学差异;非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全血低切粘度水平相比较,F(5,225)=70.00,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得出,两组患者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全血低切粘度水平较之前各个时间点的全血低切粘度水平均有所降低,且溶栓治疗组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全血低切粘度水平均低于非溶栓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PV水平相比较,F(5,225)=455.66,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非溶栓治疗组中,不同时间点的PV水平相比较,F(5,225)=596.14,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得出用药后,两组患者每个时间点的PV水平较之前各个时间点的PV水平均有所降低,且溶栓治疗组用药后每个时间点的PV水平均低于非溶栓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提示用药后24h、用药后第7d、用药后第14 d、用药后60 d溶栓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非溶栓治疗组。6.两组患者用药后第60d的MRS评分对比:用药后第60d溶栓治疗组预后良好29(63.00%),预后不良17(37.00%);非溶栓治疗组预后良好14(29.80%),预后不良33(70.20%),X2值10.34,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溶栓治疗组在用药后第60d的预后良好情况显着高于非溶栓治疗组,预后不良情况显着低于非溶栓治疗组,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7.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结果对比:非溶栓治疗组患者未出现脑出血、1例发生皮肤黏膜出血、3例出现再次脑梗死、3例死亡;溶栓治疗组患者出现4例皮肤黏膜出血、2例出现脑出血、1例出现再次脑梗死、2例死亡,对两组的不良反应进行Fisher精确检验可得,溶栓治疗组与非溶栓治疗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对比,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过对两组患者的60d的临床用药治疗和随访,在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UK静脉溶栓治疗在有效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破坏程度的同时,可以有效的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水平。2、通过两组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UK静脉溶栓治疗在改善AIS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同时,对其Hcy、血液流变学水平也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3、通过两组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对比可以看出,UK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也是安全有效的,虽然有导致出血的风险,但是同时也能降低患者再次脑梗死发生率。
刘翔宇[5](2021)在《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处于时间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已经成为共识,然而静脉溶栓有着严格适应症及时间窗的筛选,随着介入影像技术及介入材料的发展进步,使得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患者治疗手段日趋丰富。目的:探讨在直接血管内取栓治疗、血管内溶栓后桥接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两种手术方式下,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单纯支架取栓治疗和血管内溶栓后桥接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取栓术后90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分别将接受上述治疗方案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收集接受上述治疗方式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诊入院时NIHSS评分,血管有效再通率、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取栓手术操作时间、入院至血管有效再通时间、术后24h颅内出血等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接受直接取栓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组有着更低的入院NIHSS评分(11.44±5.33 vs 22.21±8.73,P<0.01)、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较预后不良组短(200.69±80.40 vs 265.36±99.42,P<0.05)、手术时间较预后不良组短(101.56±46.72 vs 142.36±53.33,P<0.05)。(2)接受桥接取栓治疗预后良好组患者吸烟史比例较预后不良组高(50.0%vs 22.9%,P<0.05)、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预后不良组低(2.00±0.61 vs 2.43±0.72,P<0.05)、入院NIHSS评分较预后不良组低[12.50(9.00-17.00)vs 16.00(12.00-25.00),P<0.05]、ASPECT评分较预后不良组高[10.00(9.00-10.00)vs 9.00(8.00-10.00),P<0.05],两组在性别方面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接取栓组入院NIHS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桥接取栓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入院NIHSS评分、ASPECT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高的ASPECT评分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4)与直接取栓相比,桥接取栓有着较高血管再通率(85.4%vs 68.2%),而在患者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比例方面,两种治疗方式差异不具显着性。结论: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是接受直接取栓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低的ASPECT评分是接受桥接取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桥接取栓血管再通率更高,两种治疗方式在患者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孙丽丽[6](2020)在《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尽管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术中充分肝素化,急性血栓及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仍颇多。血小板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是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它占据血小板GP Ⅱ b/Ⅲa受体结合位点,阻止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多种途径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及延伸。此外,作为GPI的另一重要机制,其通过竞争性抑制血小板GPⅡ b/Ⅲa受体并移除纤维蛋白原,进而导致超急性血栓的崩解。所以GPI还可以作为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的补救治疗。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GP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有报道在破裂或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发生急性血栓栓塞并发症,动脉内超选择注射G PI取得满意效果。与GPI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瘤介入中的广泛应用不同,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仍相对不足。目前GP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研究大多数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中、术后应用相关的回顾性病例研究。其在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介入术中应用的研究很少。我们回顾我院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行介入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术中GPI替罗非班在此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一部分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相关的研究很少,且目前对于AIST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我们的试验目的是调查我院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AIST的发生率,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这类患者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所有在我院接受颅内支架植入术的症状性ICAS患者的资料,挑选其中发生AIST的患者,对其基线特征、围手术期处理、介入操作细节、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AIS 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替罗非班对AIS T的补救治疗的有效性通过血管再通状况及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评估。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全因死亡率、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194例行颅内支架植入的患者中12例(6.2%)发生AIST,所有AIST均发生在放置支架后30分钟内。发生AIST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8.3岁,75%(9/12))的患者为男性。平均狭窄程度为86.1±7.1%。支架的平均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4.5±4.2mm和3.2±0.5mm。在12例AIST患者中,3例发生在基底动脉(BA)支架植入过程中,椎动脉(VA)V4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大脑中动脉(MCA)M1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颈内动脉颅内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1例AIST。按不同支架来看,Wingspan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8例AIST,Apollo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Neuroform EZ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12例AIST均在应用替罗非班补救治疗后,实现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3级和动脉闭塞病变(AOL)分级3级。3例(25%)发生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无围手术期死亡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我们在ICAS支架植入术中观察到AIST的发生率不低。在ICAS支架植入期间,替罗非班对AIST的治疗似乎是有效且安全的,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由于研究的局限性,这些发现应该被谨慎解释,并且需要更多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二部分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背景和目的颅内大动脉闭塞(ILAO)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中国由ILAO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非急性ILAO患者大多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是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然而,手术过程相关并发症,如血栓栓塞事件并不少见,并已被证明是神经介入医师术中需面对的巨大挑战。非急性IL A 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处理对降低围手术期新发卒中和死亡率非常重要。我们的试验目的是总结我们单中心经验,评估血栓栓塞事件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69例连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挑选出手术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远端栓塞事件)的病例。回顾临床及血管造影资料,总结和分析血栓栓塞类型及治疗策略。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mT ICI)量表和动脉闭塞病变(AOL)量表判定靶血管再通状况来评估疗效。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术后7天)任何类型的颅内出血(ICH)、全身系统性出血和围手术期死亡来评估。结果69例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患者中,63例实现成功再通(mTICI2b~3),6例患者再通失败:其中5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闭塞段而终止手术,1例全身麻醉后因室颤被迫停止手术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63例成功再通患者中,4例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3例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形成,1例闭塞段不稳定血栓导致远端栓塞(DT)。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为6.3%(63例中4例)。所有3例AIST均发生在支架植入后20分钟内(10~18分钟),平均时间为13.3±4.2分钟;血栓等级:1级1例,2级2例。经补救治疗,血栓在发现后10~34分钟后消失,平均时间为13.3±12.1分钟。1例远端栓塞经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在不同的治疗策略下4例(100%)均实现成功再通mTICI 2b~3级和AOL 3级。4例患者围手术期(术后7天内)均未发生脑梗死、全身系统性出血或死亡。1例AIST患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结论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非急性ILA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然而,手术的复杂性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提醒我们应谨慎处理此类术中并发症。及时诊断,并针对特定的血栓栓塞类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患者群体的最佳管理至关重要。第三部分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糖蛋白Ⅱ b/Ⅲa(Gp Ⅱ b/Ⅲa)抑制剂抗栓治疗仍存在争议。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AIST)、脑梗死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支架成形术的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目前,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已显示出预防和治疗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及栓塞事件的良好前景。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GPI替罗非班在ICAS支架成形术中预防性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所有症状性IC A 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介入手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无替罗非班治疗的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两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基线资料及可能影响预后的介入参数后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有360例患者因症状性ICAS而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23例被排除,包括7例合并夹层动脉瘤的患者,5例颅内串联狭窄接受多个支架治疗者,10例多支颅内动脉狭窄接受治疗者,1例支架再狭窄再次支架治疗者。最终纳入337例患者,其中替罗非班组160例,非替罗非班组177例。以基线资料、干预前后相关介入参数为配对条件进行PSM后,替罗非班组排除42例,非替罗非班组排除59例。最终,236例患者配对成功,每组1 18例。替罗非班治疗组有1例AIST,而对照组有8例AIST。AIST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8%比6.8%,P=0.039)。两组围手术期缺血性事件发生率(8.5%比5.1%,P=0.424)和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发生率(4.2%比0.8%,P=0.2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天全因死亡率为1.7%(4/236),替罗非班组与非替罗非班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4%比0%,p=0.125)。结论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症状性IC A S支架成形术中AIS T的发生率,而不增加颅内出血和死亡的风险。然而,在减少围手术期缺血事件方面并没有优势。
牛磊[7](2020)在《侧支循环及血脂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伴随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AIS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AI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性疾病,目前认为对AIS患者及时的血管再通治疗是降低患者长期致残率的有效途径。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动脉内支架取栓治疗是AIS患者达到血管再通的两个最重要的治疗策略。国内外对于AIS的发病以及预后等相关因素的研究很多,脑侧支循环、血脂是其中颇受争议的2个相关因素。本课题拟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侧支循环、血脂成分和水平对AIS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AIS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第一部分 侧支循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评估大脑侧支循环对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措施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我们对2013年0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措施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术前DSA血管造影评价患者术前大脑侧支循环分级程度(ASITN/SIR标准),以0级、1级、≥2级进行分层统计。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通过3个月临床预后(m RS)、3个月死亡率、术后24小时内脑出血(有症状和无症状)以及脑梗塞面积(ASPECTS)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较差的大脑侧支循环是低水平基线ASPECT评分(0-5)的危险因素之一(p=0.031;OR 3.56;95%CI 1.12-11.28)。而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低水平基线ASPECT评分(0-5)与患者临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p=0.0002;OR 7.55;95%CI2.56-22.24)。研究结论:大脑侧支循环的分级程度与AIS患者脑梗塞的面积呈正相关,而AIS患者脑梗塞面积的大小影响3个月临床预后以及3个月死亡率。第二部分 血脂影响大脑前循环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研究血脂成分和水平是否为影响大脑前循环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两个卒中中心13285例分别接受静脉溶栓、动脉支架取栓和常规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筛查,其中276例为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前循环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使用来自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临界值检验血浆脂质谱。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结果和风险事件。m RS评分用于评估发病3个月后患者的主要临床预后。死亡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s ICH)均作为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出院时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估疾病预后。经静脉溶栓治疗的大脑前循环闭塞性AIS(NIHSS≥10)患者中,总胆固醇(TC)高于5.07mmol/L预示了不良预后(p=0.021,OR 3.55,95%CI 1.21,10.46)。研究结论:在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前循环闭塞性AIS患者中,TC水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预测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筛查因素。
姚旺[8](2020)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方法及流程改进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探讨对比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与单纯支架取栓治疗和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通过持续的多模式医疗质量改进干预措施及流程优化研究,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急症处理的依从率,缩短院内延迟时间。【方法】选取天津市西青医院从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18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价后,制定治疗方案,充分告知患者或其家属病情及相关治疗方案的基本原理及风险后,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纯支架取栓组、单纯动脉溶栓组和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组。治疗后3d予以患者颅脑MRI,MRA或CT,CTA或DSA或TCD等影像检查,分析比较患者术后血管再通情况;同时分别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及三组患者间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有无差异,比较三组患者间继发性颅内出血、继发性脑梗塞的发生率有无差异及三组患者间90d死亡率有无差异。同时选取天津市西青医院从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全部74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具体干预手段不同分为四个时期,比较四个时期溶栓率、入院-接诊时间、入院-CT时间、入院-溶栓时间及卒中快速识别率。【结果】1、在血管再通情况的比较上,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TICI III级)分别为93.33%和80.00%,均明显高于其余治疗组(P均<0.05),而支架取栓患者血管的再通率较单纯动脉溶栓组也明显增加(82.61%vs78.57%,P<0.05)。2、三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患者术后第3天及第14天的NIHSSP评分较其他组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而单纯支架取栓组和单纯动脉溶栓组术后NIHSSP评分的比较上并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均>0.05)。3、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90天m RS评分为2.1±0.7,明显低于单纯支架置入取栓组m RS评分(2.8±0.9)和单纯动脉溶栓组m RS评分(3.4±0.6)(P均<0.05);另外,支架取栓组m RS评分也明显低于单纯动脉溶栓患者m RS评分(P<0.05);而m RS评分小于1分和0~2分患者,在联合治疗组所占比例为40%和70%,也显着高于支架取栓组(30.43%、56.52%)和单纯动脉溶栓患者(21.43%、45.24%)(P均<0.05);同时,在支架取栓组中m RS评分小于1分和0~2分患者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动脉溶栓组(P均<0.05)。4、联合治疗组颅内出血的总发生率(33.33%)要明显高于支架取栓组(26.19%和动脉溶栓组(28.26%))(P均<0.05),其中联合治疗组术后24小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20.00%)也明显高于其余治疗组(P均<0.05);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术后3天发生再通血管再闭塞的患者仅有1例(3.33%),明显低于支架取栓组(6.52%)和动脉溶栓组(9.52%)(P<0.05),在随访90天内,联合治疗组脑梗塞的总发生率(6.7%)也要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P均<0.05)。5、在死亡率的比较上单纯动脉溶栓组明显高于其余治疗组(P均<0.05),而联合治疗组患者死亡率要明显高于支架取栓组(P<0.05)。6、随着项目干预手段的持续推进,溶栓率由基线水平49.75%升高至92.31%;患者入院到接诊时间由基线水平15分钟缩短至3分钟;入院到CT完成时间由基线水平36.94分钟缩短至7.96分钟;入院到溶栓时间由基线水平46.82分钟缩短至25.92;分诊台护士卒中快速识别率由干预第二阶段的61.36%提升至84.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血管再通情况的比较上,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血管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单纯支架取栓和单纯动脉溶栓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术后NIHSS评分较其他组均有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90天m RS评分也优于单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术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支架取栓组和动脉溶栓组;而其术后继发性脑梗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治疗组;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术后90天内死亡率要低于单纯动脉溶栓组而高于支架取栓组。2、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有利于血管的再通和患者的预后,但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临床工作中仍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患者为大血管高负荷血栓可应用联合治疗增加再通率,降低术后血管再次闭塞的发生率。3、卒中医疗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改善卒中关键绩效指标,将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信息一体化平台融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是流程进行优化的创新。
林亚鹏[9](2020)在《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病前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病前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连续性纳入两家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患者。登记患者的基线资料、病前抗血小板治疗、卒中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NIHSS评分、静脉溶栓治疗、TOAST分型、血管闭塞部位、机械取栓治疗和并发症等。前瞻性随访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死亡情况。疗效结局指标为血管成功再通、早期神经功能改善(24小时NIHSS降低≥4)、90天死亡或残疾(mRS 3-6)和90天死亡,安全结局指标为颅内出血(ICH)、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根据有无病前抗血小板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运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患者298例,平均年龄70.5岁,病前抗血小板治疗组54例(18.1%)。与病前无抗血小板治疗组相比,病前抗血小板治疗组年龄较大(74.0岁vs.69.7岁,P=0.012)、女性更多(50%vs.35.2%,P=0.043)、病前房颤(57.4%vs.27.5%,P<0.001)及冠心病(46.3%vs.12.3%,P<0.001)比例更高、入院时NIHSS评分更高[18(14-20)vs.15(11-19),P=0.019]。2.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发生ICH(14.8%vs.19.6%,P=0.408)和sICH(9.3%vs.12.3%,P=0.531)的风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血管成功再通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90.7%vs.84.0%,P=0.208)。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两组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33.3%vs.33.2%,P=0.985)。90天死亡或残疾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9.3%vs.63.9%,P=0.520)。病前抗血小板治疗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90天死亡率(11.1%vs.23.8%,P=0.04)。3.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病前抗血小板治疗并不增加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的ICH(aOR=0.46,95%CI 0.19-1.12,P=0.086)和sICH(aOR=0.47,95%CI 0.16-1.41,P=0.178)的风险。多因素分析发现血管成功再通率(aOR=2.13,95%CI 0.78-5.84,P=0.142)和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aOR=1.05,95%CI 0.54-2.05,P=0.89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前抗血小板治疗未降低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90天死亡或残疾的风险(aOR=0.53,95%CI 0.26-1.07,P=0.07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前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的90天死亡风险(aOR=0.30,95%CI 0.11-0.87,P=0.026)。结论:1.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病前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的,其不增加患者的颅内出血风险。2.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病前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是有效的,其显着降低患者的90天死亡风险。
何阳[10](2020)在《术前使用硫酸镁改善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治疗疗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意义: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指由于急性原位血栓形成或者其他来源的栓子堵塞脑血管导致的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尽早实现血管再通,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塞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由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只有4.5小时,部分患者入院时已经丧失了溶栓机会,并且静脉溶栓对大血管的堵塞疗效较差。机械取栓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具有较长的取栓时间窗,目前前循环为8小时,后循环为24小时,大大延长了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与静脉溶栓相比,机械取栓有更高的大血管再通率且出血转化率更低,已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治疗方法。虽然机械取栓开通率较高,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无法在取栓时间窗内就诊,部分患者在技术开通后无法获益。能否延长取栓治疗时间窗,减少开通后的脑损伤甚至脑出血,是摆在目前临床治疗上的现实问题。硫酸镁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可以增强脑梗后缺血区脑细胞对于缺血缺氧的耐受,已经在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能否通过术前使用硫酸镁使梗死区缺血的脑组织得到保护从而增强取栓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降低取栓后脑损伤,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对于应用硫酸镁治疗机械取栓的急性脑梗塞的资料尚不充分。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术前使用硫酸镁能否改善机械取栓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以及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7例急性脑梗塞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入组后立即在15分钟内完成4g硫酸镁的静脉输注,接下来24小时内予以16g硫酸镁维持治疗,对照组予以静脉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根据我院卒中标准流程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对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的患者,先行静脉溶栓,然后桥接取栓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病例临床及影像学数据,包括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90天改良Ranking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血管开通率以评价术前使用硫酸镁能否给取栓的疗效带来获益,统计并比较两组病例的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以评价术前使用硫酸镁的安全性。结果:(1)样本量结果:共有87例病例纳入正式研究,其中试验组纳入42例,对照组纳入45例。(2)治疗有效性的评价;两组术后NIHSS评分变化分值(3.81±7.13 vs 2.49±6.53,P=0.04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的90d有效率(50%vs 36%,P=0.173)、血管开通率(80.9%vs 80%,P=0.911)、两组术后1日NIHSS评分(15.12±9.66 vs 15.13±8.10,P=0.076)、两组术中取栓次数(2.14±0.73 vs 2.0±0.79,P=0.4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安全性的评价:两组病例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7.1%vs8.9%,P=1)、死亡率(16.7%vs 9.8%,P=0.5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与单纯机械取栓相比,术前使用硫酸镁联合机械取栓在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两组在改善远期预后方面没有显着差异。(2)与单纯机械取栓相比,术前使用硫酸镁联合机械取栓不会增加术后出血转化以及死亡的风险。
二、尿激酶颈动脉内溶栓治疗12小时内脑梗塞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激酶颈动脉内溶栓治疗12小时内脑梗塞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干预不同时期缺血性卒中取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
1 概况 |
2 治疗 |
综述二 中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
1 古代文献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记载 |
2 治疗 |
3 数据挖掘在针刺治疗脑卒中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文献检索 |
2.2 文献管理与资料提取 |
2.3 数据挖掘 |
2.4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与纳入 |
3.2 频数统计 |
3.3 复杂网络图 |
3.4 关联分析 |
3.5 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纳入文献情况 |
4.2 高频穴位的运用 |
4.3 高频经络的运用 |
4.4 穴位配伍 |
4.5 组方原则 |
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之处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进展 |
2.1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 |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2.2.1 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 |
2.2.2 抗凝药物的治疗 |
2.2.3 静脉溶栓治疗 |
2.2.4 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 |
2.2.5 神经保护治疗 |
2.2.6 非药物治疗 |
2.2.7 中医治疗 |
2.2.8 外科手术治疗 |
2.3 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3.2 方法 |
3.2.1 收集资料 |
3.2.2 指标及定义标准 |
3.2.3 治疗方法 |
3.2.4 安全性分析 |
3.2.5 疗效指标 |
3.2.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两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4.2 早期疗效分析 |
4.3 远期预后分析 |
4.4 安全性分析 |
4.5 不同基线下的早期疗效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优化血管再通治疗策略的多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部分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观察性登记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分组办法及各组治疗方案 |
2.4 资料收集 |
2.5 结局指标及其评估方法 |
2.6 影像学资料的评估 |
2.7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病例入选总体情况 |
3.2 基线资料 |
3.3 主要疗效性终点事件 |
3.4 次要疗效性终点事件 |
3.5 安全性终点事件 |
3.6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
3.7 亚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比较单独血管内治疗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及监督 |
2.2 参研单位及研究者的基本要求 |
2.3 受试者的选择标准 |
2.4 随机及隐匿 |
2.5 分组治疗方案 |
2.6 结局指标及其评估方法 |
2.7 统计分析 |
2.8 试验提前终止的考虑 |
第三章 结果 |
3.1 病例入选情况及基线特征 |
3.2 主要终点事件 |
3.3 次要终点事件 |
3.4 安全性终点事件 |
3.5 亚组分析 |
3.6 中心效应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再通治疗策略研究历程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相关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4.术后管理 |
5.疗效评估和随访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直接取栓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
2.桥接取栓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
3.直接与桥接取栓血管再通和临床预后对比结果 |
4.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治疗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
研究背景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研究背景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图表 |
综述 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English Paper |
Paper on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irofiban in rescue treatment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
Paper two: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ophylactic Tirofiban Infusion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
(7)侧支循环及血脂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第一部分 侧支循环状态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2.1 病例选择 |
1.2.2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动脉造影及动脉内取栓治疗 |
2.2 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及分级评估 |
2.3 ASPECTS 评分 |
2.4 颅内出血的评估 |
2.5 神经功能评估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患者基线资料 |
2.3 个月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个月死亡率预测因素分析 |
4.术后24 小时内颅内出血预测因素分析 |
5.基线ASPECT评分0-5和6-10 的比较分析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脂影响急性前循环闭塞性卒中患者治疗预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2.1 病例选择 |
1.2.2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及治疗 |
2.2 临床预后评估 |
2.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影响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 |
2.基线资料 |
3.临床预后 |
4.临床改善率 |
5.死亡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方法及流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一部分 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评价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手术方法 |
1.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估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1.2.2 三组患者间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1.2.3 三组患者间死亡率及并发症的比较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再灌注治疗医疗质量改进及流程优化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开发研究工具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不同到院时间溶栓情况 |
2.2.2 卒中急救溶栓时间节点及快速识别率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管内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病前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脑卒中流行病学 |
1.2 急性脑梗死的抗血栓治疗 |
1.2.1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 |
1.2.2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 |
1.2.3 急性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 |
1.2.4 急性脑梗死取栓前抗血小板治疗 |
1.3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 |
2.3 结局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患者基线资料 |
3.2 疗效与安全性 |
3.3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 |
3.3.1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血管成功再通 |
3.3.2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
3.3.3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死亡或残疾 |
3.3.4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死亡 |
3.3.5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颅内出血 |
3.4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疗效及安全性关系的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背景 |
4.2 基线资料特征 |
4.3 疗效及安全性 |
4.3.1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血管成功再通 |
4.3.2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
4.3.3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死亡或残疾 |
4.3.4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死亡 |
4.3.5 病前抗血小板治疗与颅内出血 |
4.4 研究的临床意义 |
4.5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
4.5.1 研究的优势 |
4.5.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术前使用硫酸镁改善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治疗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分组 |
2.5 材料设备与药物 |
2.5.1 造影设备 |
2.5.2 取栓器械 |
2.5.3 药物 |
2.6 治疗方法 |
2.6.1 入院流程 |
2.6.2 试验组措施 |
2.6.3 对照组措施 |
2.6.4 术后处理 |
2.6.5 随访 |
2.7 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定方法 |
2.8 观察指标 |
2.8.1 主要结局指标 |
2.8.2 次要结局指标 |
2.9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
3.2 治疗过程的关键时间点及血清镁粒子浓度的比较 |
3.3 治疗有效性的评价 |
3.4 治疗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硫酸镁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试验附图 |
附录:评分量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尿激酶颈动脉内溶栓治疗12小时内脑梗塞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干预不同时期缺血性卒中取穴规律研究[D]. 安慧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D]. 张丽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3]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优化血管再通治疗策略的多中心研究[D]. 邱忠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4]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D]. 李雪琦. 沈阳医学院, 2021(09)
- [5]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D]. 刘翔宇.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D]. 孙丽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7]侧支循环及血脂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D]. 牛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方法及流程改进研究[D]. 姚旺.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病前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D]. 林亚鹏.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10]术前使用硫酸镁改善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治疗疗效的研究[D]. 何阳.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