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索绪尔和韩礼德语言层次结构理论的渊源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芹[1](2020)在《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学理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形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从他的生态语言学思想生成的历史条件和文脉承袭来看,多源性的学理渊源是其显着特征,主要有:汉语学习与研究的启蒙、英国伦敦学派代表的欧洲现代语言学传统的传承、伯恩斯坦社会学研究的启发、美国沃尔夫人类民族志/语言建构主义的影响。这些学理渊源帮助韩礼德摆脱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并使他的生态语言学思想独树一帜。
关永皓[2](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研究的方法、路径、范式在不断翻新,翻译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翻译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应同时兼顾语言、跨文化交际、语篇特征等属性,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本论文认为,翻译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原文语篇,而翻译的最后成果则是译文语篇。因此,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的相关理论,宏观上从语法连贯、语义连贯、语用连贯三个大的角度,微观上则是从该三大角度的下位分类出发,以中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日译本《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两个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的语篇连贯的基础上,对语篇连贯在日译本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语篇连贯在汉译日翻译过程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及应用的可能性,并以此检测译文的准确性。在语法连贯视角下,首先从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等多个具体的角度对日译本中的语篇连贯的重构展开了研究。在“照应”这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第一、二、三人称及其复数的日译。在“替代和省略”小节,着重探讨了指示词“如此”、“这么”、“这样”的日译。“连接”小节里,对连词“以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文语篇要达到连贯重构的目的,不可过多受原文语篇的掣肘,而是应根据日语的语言特质、译文的语篇连贯特性等,作适度的增减及调整,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文的结构。其次,从修辞连贯的角度对译文语篇的连贯进行了研究。具体是择取了有代表性的“排比”修辞格,从句子的排比和句子成分的排比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原文语篇中的排比对译文语篇中排比的使用与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多数情况下按照原文中顺序翻译为日语,即可重构连贯。另外还发现,语篇中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日译词不同的情况。为了使语篇在连贯方面更紧密,有必要对译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再次从句法连贯的角度,以“被”字句为探讨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文中的“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的“被”字句可以译为日语的被动句,但也有例外,有的“被”字句翻译成日语被动态反而不自然,进行汉译日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译文的连贯性。然后是从语序的角度,包括主谓殊位、定语、状语等角度,考察了译文语篇中的连贯是如何重构的。通过对原文语篇的整体分析,发现主谓殊位主要发生在汉语的“是”字句中,数量也很少,且并未发现“是”字句以外的主谓殊位的情形。“定语”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双重定语和多重定语的日译。整体而言,译文中多重定语的排序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需要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对原文语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分析清楚多重定语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较长篇幅语篇中连贯的重构,发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译文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主位推进模式是否要调整,不仅取决于译者,还要观察译文语篇连贯性是否得以保证,以及连贯是否顺畅。语法连贯是研究《治国理政》及其他中央文献日译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也是首要层次,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要处理的首先是语言,尤其在书面形式的语篇中,这一特征更为显着。在由低到高的、划分为词、句、超句体、段落、语篇的各个层级上,中央文献的汉译日都要遵守译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译语语篇中的前后句子、前后段落的连接上,要流畅自然、不带逻辑矛盾,同时体现应有的、恰当的逻辑关系,以使译文语篇的连贯得以恰当重构。在语义连贯视角下,首先从小句经验功能角度对语篇连贯在《国政运営》的语篇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process)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认为,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过程中,译文语篇的小句的“过程”类型的择取,要兼顾语篇的意义;其次,译文语篇的小句间逻辑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服从于译文语篇的整体意义,并同时受原文语篇中小句的“过程”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再次,由于原文语篇中的一个小句,在译文语篇中可以用两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同时为使译文语篇的语义连贯重新构建起来,小句也有可能进行分译、合译、不译,甚至有可能降至次一级的单位(词组、短语等)进行表达。其次从重复和同义性衔接两个角度,对《国政运営》中的句际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个语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有的原文的衔接在译文语篇中保留下来,从而使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比较明显;而有的例子中,衔接在译文语篇中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有衔接中断的现象,对语篇的连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使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能清晰可见,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应当参照原文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使其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再次从同现关系的角度,对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翻译中,要注意具体语义的表达,消除歧义,以确立该词的具体语义指向,消除模糊语义,重新构建译文语篇的连贯。然后从段际语义连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发现通常需要让译文语篇在语义连贯方面与原文语篇保持一致,一般不做改动。为了保持语义连贯、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译、合译等。最后从深层逻辑语义的角度对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政运営》语料中,有的深层逻辑语义没有翻译出来,造成译文读者难以把握原文语篇的意义,主旨不鲜明,导致翻译出现了失误,连贯发生了断裂。因此本论文认为,译者需要全面分析原文语篇的深层逻辑语义,并在译文语篇中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在语用连贯视角下,首先,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语篇连贯重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连贯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直接和间接翻译方法使《治国理政》的日译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语篇的连贯方面也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在语域的三要素方面,对应清楚,所表述的主题基本一致。语场方面,原文语篇的连贯,在译文语篇中以相同的语言结构保留;语式方面,原文和译语之间对应性强,各自也都达到了语式的要求;语旨方面也符合讲话人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原文的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得以重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最后从语域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语域包含语场、语式及语旨,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影响语言使用,从而导致不同的语域产生。语式方面,结构上存在对应,句式既有变化又有规整,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严密。语旨方面,译文语篇也没有改变原文语篇的讲话特色,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说,语场、语式、语旨对日译及《国政运営》的语用连贯重构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认为三者在《国政运営》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三者所构建的译文语篇《国政运営》的连贯在整体上不是线性的或单向的,而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络。语法连贯处于最基础维度,是汉译日翻译和译文语篇实现连贯重构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首要视角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语义连贯与语法连贯紧密相联,且处于语法连贯的上一层次。语法连贯与语义连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关,而是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语用连贯是高于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一个维度,处于二者之上,《治国理政》和其他中央文献的日译,在使译文语篇的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同时,也要兼顾语用连贯。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语篇连贯在中央文献汉译日的翻译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译文语篇中的连贯重构具有指导性作用。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的重构,可使译文语篇更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语篇特征更为清晰。基于语篇连贯角度的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是将中央文献的汉译日翻译看作是超越字对字、句对句逐一翻译、机械翻译的翻译,将研究视野拓展至语篇层次,探讨语篇层次上的译文语篇的连贯重构。本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文本对比分析法、文献综述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视角独特。本次研究是从一个崭新的语篇连贯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的汉译日翻译研究。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同或相似视角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日译本的相关数据,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日译本的受众接受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客观性的支持;(3)紧密联系中央文献研究实际。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语篇连贯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的汉译日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所采取的视角和方法,是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和研究《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能为其他中央文献的外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助力中国声音的海外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崔艳英[3](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张云玲[4](2019)在《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文中指出在语言研究中,人们大多集中精力研究谓词,而与该范畴对立的主体却被忽视。本文认为,主体应该得到重视,应该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重点。主体这一概念与语义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学科中的主语、说话人、主位、摹状词、通名和专名等概念都有联系,但又有不同。本文首先对前人研究主体的成果进行系统研究,提炼出主体的定义和类型,然后以萧红作品《呼兰河传》为语料,通过验证和修正,形成本文的主体定义和分类。我们主要运用对比语言学、形式语法、语用学、逻辑学、语言哲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以《呼兰河传》中的相关现象为对象,对主体进行多维度分析;同时,探索国外主体研究的相关理论的本土化。在作者看来,运用国外理论研究主体的方法和成果应该应用于汉语语料分析,服务汉语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重点有:(1)主体的研究路径和方法;(2)萧红话语中主体的主要功能,如修辞功能、语篇功能、指称功能和人际功能;(3)萧红话语中主体所构建的作品人物的生活世界,如意识形态、主体与存在、主体的符号学概念和主体的生活视角。最后,本文指出主体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除了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以外,主体也是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使用比较频繁的概念,本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可以运用于这些学科;(2)主体研究必然会向系统化发展,主体作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其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探索来逐步完善;(3)主体研究将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对主体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静态研究,而应该从人与人的世界的互动角度去丰富和发展。
王新朋[5](2019)在《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诗学及文化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理论研究,旨在对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开展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符指拓展和应用,使这一语言学模式成为一个符号学模式,将其应用范围从语言学领域拓展至社会文化的大范畴,并对当代文化现状中的典型特征进行理论阐释。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20世纪着名的美籍俄裔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符号学家。作为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和纽约语言学小组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他为20世纪人文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语言学和诗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雅各布森认为,语言的变化无论多么复杂,都是出于某种目的,为了实现某种功能(function)。他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言语交际理论,即六因素六功能模式。所有的言语交际行为都由六个要素组成,即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和代码,当言语交际行为倾向于某一因素时,六功能之一成为主导,即情感功能、意动功能、指称功能、诗性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中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成为其语言学诗学的核心思想,在语言学、诗学、文学、哲学和符号学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学界对言语交际理论中的“六因素”及其相应的“六功能”本身缺乏研究,这一语言功能模式本身的学术渊源、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亟待梳理和研究。签于言语交际理论本身在雅氏学术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当代学术价值,本研究从雅各布森的言语交际理论本身出发,拟考察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溯源: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如何,六因素和六功能模式的学术发展历程如何,以往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如何,雅各布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如何?(2)符号学视阈下言语交际理论的理论内涵:主导功能的界定和六因素的交互关系如何,符号学视域下六因素和六功能在当代的符指拓展和应用如何?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所在。(3)言语交际理论的当代价值:六因素和六功能模式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当代文化现状的理论诠释力如何?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分析综合、内省和理论思辨的方式展开研究。取得如下研究发现和结论:(1)从柏拉图、洛克、索绪尔和皮尔斯,再到理查兹、莱昂斯和韩礼德,学界关注的言语交际过程因素一直只有三个:言者、听者和言语的指称。与此对应,布拉格学派在此有较大突破,除了马泰修斯和施佩特对言语功能的阐述,在比勒三因素和三功能的基础上,穆卡洛夫斯基提出了诗性功能,强调了语言本身的形式美(message),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寒暄功能,雅各布森在上述基础上,受美国传播通讯理论的影响,增加了两个因素:接触(contact)和代码(code),并提出了元语言功能。和前人相比,雅各布森的六因素和六功能在因素和功能方面增加虽然有限,然而,这一新的言语交际模式在其系统性、完备性乃至主导理论下的诠释力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强大的诠释力和活力。(参见第二章)(2)任何言语交际活动均蕴含着必不可少的六因素,任一因素均可实现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一种功能,且语言具有多功能性,各项功能组成一定的等级序列,其中一项功能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功能,决定整个言语活动的外显趋势和类型。在彼此关系上,六因素六功能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展现出三对互为消长的对立关系,如情感性和意动性、指称性和诗性、元语言性和交际性,当某一因素上升为主导,不可避免地以与其对立的另一因素的重要性下降为代价。尤为重要的是,符号学视域下的雅各布森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具有强大的诠释力,适用于任何交际事件,包括“我—我”对话,人机耦合,不再局限于言语符号。(参见第三章)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情感性和意动性(参见第四章),从语言学上的祈使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乃至当代无处不在的意动类叙述,在当前日益频繁的交际事件中,情感功能逐渐退居次要,意动也许成为人类交流的基本模式,甚至可以说整个文化进入了普遍意动性的时代——以在接受者身上产生的效果为主导的时代。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指称性和诗性(参见第五章),从语境论、对话性、互文性、跨文本到当代的伴随文本理论,“我们在读到一个文本之前,已经理解这个文本;也只有理解了的文本,才能被我们理解”(赵毅衡,2016:151);从文学性、陌生化、前推论、双轴关系以及展面与刺点,不同的诗学理论侧重点不同,诗性功能的实现路径因而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在当代文化的标出性和泛艺术化。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元语言性和交际性(参见第六章),不同于对象语言的元语言,其层控关系历经逻辑学、语言学和符号学的阐释,在当代文化中解释漩涡和评价漩涡的存在凸显元语言阐释的复杂和多元;从交际功能为主导的寒暄语,到当代图像转向和多模态呈现的寒暄技术(微信和QQ),当代文化进入了一个以重复和再现为特征的超接触性时代,接触性成为“主导中的主导”。(3)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并恰当运用寒暄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游戏理论视域下,超接触性使我们主动沉浸于寒暄技术而不愿脱身;作为符号学模式的言语交际理论,能够阐释当代不同主导趋向的礼物形态、沉默类型和儿童语言功能习得。(参见第七章)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学术思想上,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不是语言符号所独有,而是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所共有,适用范围从语言学领域拓展至社会文化的大范畴;(2)在学术观点上,言语交际理论是一个基于主导因素的功能等级序列,强调语言的多功能性、主导因素的重要和交互关系的复杂,凸显当代文化语境下意动性、诗性和交际性的主导;(3)在研究成果的时效性方面,符号学模式下的言语交际理论能够对当代文化现状中的典型特征如弹幕和微信、多模态表情符、文化标出性和泛艺术化、解释漩涡和评价漩涡、意动性构筑路径等展现理论诠释力和现实指导意义,具有当代价值。
谢刚[6](2018)在《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研究 ——关于语言及语言学范式的现象学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起普遍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出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是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的旨归所在,也是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旨趣。时至今日,在语言学发展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下,索绪尔已然成为一个没有被充分理解和重视的名签,语言学正在背离索绪尔的初衷向畸态化的方向发展。索绪尔思想的价值不仅仅于在他对语言普遍性的揭示,对索绪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应拘泥于对其着作的文本式解读及思想阐释。事实上,索绪尔思想的精髓在于索绪尔对语言普遍性的理性思考以及语言学研究的本质认识。继承和发展索绪尔思想就是在批判中认识到索绪尔思想的真理性和局限性,推进语言及语言学本体论及认识论研究。本研究以胡塞尔现象学观念为理论指引,以索绪尔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为主线对索绪尔思想进行重新诠释以期实现两个目标:第一,以哲学眼界反思索绪尔理论的实质,论证索绪尔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加深对语言及语言学本质的认识;第二,基于对索绪尔思想及语言本体的哲学反思,批判生物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心理主义语言观,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语言研究范式。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对任意性的论证。索绪尔把任意性视为语言构造的首要原则和真理。但是,他对任意性原则的论证是不明晰的。这也是任意性原则仍存在争议的根本原因。把所指与能指的任意性联结归因于心理同一性是索绪尔逻辑论证出现混乱、错误的根源。能指与所指的心理同一性是在符号意指行为中实现的。符号意指行为不仅仅是符号行为,它主要涉及观念的直观行为。索绪尔把观念的直观行为——意指直接排除在符号理论之外,是其任意性原则诠释不明晰的根本原因。从意指的角度论证任意性就是强调观念——所指的重要性,即在所指与能指的连接中,重要的不是能指而是所指。从命名的意向行为看,意向性指向本质直观形成的观念,符号的物理形式仅仅为观念提供一个可感的形式。观念与物理形式在符号的意向行为中结合为统一体。本质直观的观念与客观实在对象不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客观实在只是为意向行为提供感性材料。观念的形成基于先验逻辑由感性直观向本质直观的超越。如果没有本质直观的超越,语言是不可能挣脱客观实在的束缚实现其对客观世界的指称。因此,能指与所指之所以任意地联结、语言符号之所以任意地指称并不是没有道理、不可论证的。任意性的道理就是先验意指。第二,对线性原则的论证。线性原则的本质是语言与内时间意识的内在同一关系。索绪尔强调线性原则意在指出语言的系统性。虽然,索绪尔也意识到语言系统与时间存在联系,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一联系实质上是内时间意识对客体系统的构造性功能。从线性讲语言系统,从内时间意识讲语言系统就是强调先验时间意识对语言系统生成的绝对构造效应。只有从内时间意识这个绝对源点出发才能纠正索绪尔对线性原则诠释的心理感觉主义偏误。通过内时间意识认识语言,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语言感知(言语)与言语之间由心理感觉主义所制造的裂隙被先验的时间意识所消除,语言的系统性本真地显现。第三,对语言社会属性的论证。从形式面揭橥语言的社会属性,即把语言定义为“表现差异的纯粹价值体系”是索绪尔对语言做出的最具创造性和活力的论断,也是结构主义思想的标志性特征。然而,索绪尔仅是从强制性上理解语言的社会属性,并没有对社会属性的内在逻辑做出明确论证。语言的社会属性具有强制性的根本原因是先验交互主体间性,它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意识交往行为。人只有凭借社会交往才能实现自我的异化与同化。自我异化与同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体两面。在社会行动中与自我打交道的不是无生命的事物而是有生命的他者。人与他者的社会交往过程就是意识交融,这是社会生活世界的意义具有普适性的源泉和根本保证。反过来,人在社会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圈定的界限内生活、交往。因此,语言的社会属性不能简单地被解释为强加在人之上的制度、习俗、文化等,更要从内在逻辑理解为何一切社会存在具有强制力。社会存在的强制力就是由社会交往所达成的先验契约关系决定,它萌蘖于先验主体间的意识交往与融聚。第四,对语言研究范式的思考。索绪尔对语言学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语言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经验实证主义的历史比较语言学转向语言本体的理性研究。语言研究范式对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虽然自索绪尔之后,语言及语言学的价值日益得到重视和凸显,语言学理论层出不穷,但是语言愈来愈让人们感到困惑。究其根本,语言研究范式已经背离了索绪尔的语言学范式向碎片化,程式化蜕变。(1)不可否认,包括索绪尔的心理主义在内的其他研究范式,如乔姆斯基的生物主义范式、认知主义范式存在诸多缺陷,但至少这些语言学范式的转换是基于对语言本质的理性思考,它们同未加反思地套用理论的实用主义语言研究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实现语言本质认识上的突破,进而实现对意识与人的认识的突破,反思、批判以往语言学范式并实现语言研究范式的革命是语言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本研究拟提出一种观念论(意识哲学)的语言研究范式,即现象学的语言研究思路,理由有两方面:其一,现象学是关于观念、形式、社会的纯粹逻辑的科学,它对一切社会存在给出了本源性理据;其二,现象学不仅是意识的、观念哲学、也是本体哲学和社会哲学,这与语言的本质是一致的。哲学作为严格科学始终被胡塞尔奉为哲学事业的理念。与此类同,寻求语言的普遍性被索绪尔视为其语言学探索的理想。然而这种理念和理想在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不断强势化的影响下被嘲弄为形而上学无意义的思维游戏。面对精神文化的荒原,语言研究所要做的不是对语言的肢解而是要立足于人的精神世界这个阿基米德点来寻求语言与精神世界的联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自信地说对语言和人有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科学认识,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任绍曾[7](2018)在《巨星陨落 光辉犹存——追思韩礼德先生的高尚品德与划时代贡献》文中研究表明韩礼德(M. A. K. Halliday)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4月15日在澳大利亚仙逝,在他93岁寿辰一天之后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心头一震,心情沉重,深感悲切。他的去世意味着世界失去了一位历史巨人,而功能语言学界失去了一代宗师!我没有胡壮麟、方琰、朱永生、张德禄、龙日金等学者那样的荣幸,得到韩礼德的直接指导和谆谆教诲,从而获得真传。但是按照《杨绛妙说"读书"》一文中杨绛先生
黄山[8](2018)在《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场教育变革或课程改革都不甘于停留在理念和政策层面,只有切实发生在课堂教与学中的深刻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落实观念并实现愿景。课堂研究是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也是建构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础。作为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空间,课堂可以从多层面和多视角进行分析。绝大部分的课堂教与学活动都是依赖师生言语互动来实现的,因此语言与话语是课堂分析的重要线索和视角。目前,课堂话语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问题领域。教与学活动为课堂话语研究提供大量真实而生动的经验材料,同时语言与话语理论为解释师生互动提供视角和议题。当前课堂话语研究在方法论上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分析框架和观察工具更加精细,描述师生话语的方式更加多样,解释师生互动现象的视角更加多元。然而,研究方法的进步却使话语研究对课堂的“解构”大于“重构”。同时,由于目前用来描述和解释课堂话语现象的理论本身没有重要进展,而且现实的课堂情境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因此课堂话语研究对语言与话语和课堂教与学的理解没有实质发展,课堂互动的经验数据接近饱和,当前课堂话语研究也难以产生新的结论。为了解释并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们已经通过一系列综述性研究来梳理和评论课堂话语研究的得与失。由于缺乏评论已有研究的适切的视角和立场,综述性研究大多重在“述”,而难以为后续研究确定新的学术起点。本研究尝试以“学术史”作为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通过对课堂话语这一问题领域的学术史考察,本研究试图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和演进,揭示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视角再现并解释当前课堂话语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最终尝试从两个学科领域的关系中寻求新的研究起点。具体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可以分解为如下问题:1.课堂话语研究这一问题领域是如何形成的?从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各自的发展历程中能够找到哪些线索?2.围绕理论基础、核心问题、重要事件、关键人物和经典案例等线索,能够梳理出课堂话语研究怎样的研究脉络和学术演进?3.课堂话语研究的脉络和演进揭示出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怎样的互动关系?4.未来的课堂话语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求突破?作为与课堂话语研究毗邻的两大“母问题”领域,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是课堂话语研究形成议题和领域的逻辑起点。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从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中,寻找两个学科领域发生关联的学理线索和事实依据,以确定课堂话语领域的学术起点和最初使命。在问题领域的形成过程中,课堂话语研究受到更大范围的教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思潮的影响,与语言与话语理论产生互动,并与实践层面的课堂变革形成互动。由此,课堂话语研究先后形成两种研究范式。第三章和第四章从理论基础和研究进路、研究方法和重要议题以及特征与局限等方面,分别梳理课堂话语问题领域形成之后的两种研究范式——“过程—产出”范式和“描述—解释”范式的研究脉络和学术演进。第五章首先再现课堂话语研究从确定问题领域到形成两种范式的研究脉络和学术演进,并围绕学理基础、核心问题、研究路径、结果指向以及特征与局限等问题对两种范式的课堂话语研究作出比较。并且,明确提出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的互动关系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研究的三种关系模型,揭示并解释当前课堂话语研究的瓶颈,最终尝试在多学科研究的“版图”中为课堂话语研究再定位:以“超学科”研究为愿景,以机构话语研究和基于学科内容的课堂互动分析为路径,重拾教学研究的立场和使命,回归教与学的问题本身来解释课堂语言与话语现象。
赵星植[9](2017)在《论话语分析与符号学研究》文中认为自语言学家哈里斯(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语言》(Language)期刊上发布"Discourse Analysis"一文算起,话语分析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已有近60多年的历史。然而自该学科诞生之日起,它与符号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至今也未得到清楚说明。有学者认为,尽管二者在理论来源与方法论上有相似之处,但符号学更注重文本与结构分析,因此无法处理具体语境中的话语实践诸问题。而笔者则认为,话语分析是符号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符号表意实践与社会行为、意识形态之关系分析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当代符号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展面。
贡如云[10](2017)在《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前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语用学转向。但是,已有的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虽有成效,却并非尽如人意。功能语言学谱系中有两大独立的分支:语用学与语篇学,两者存在重要关联,从语篇学的视角审察阅读教学,或能为现实的语用转向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试图引入这样一门新学科——语篇学,藉此丰赡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知识,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路径。语篇学理论体系包罗宏富,语篇图式、语篇分类和语篇分析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它们能为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型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研究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得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必先探讨语文课程的性质。研究认为,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说和言语性等都不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可抽象为话语经验。话语经验说的内涵为: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说内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话语实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是书面话语——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可抽象为语篇解码。语篇解码说内含三个呈层进关系的命题.:语文阅读教学的媒介——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之码(简称语码);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语篇解码。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长期陷入了形式内容(文道)之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学警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造应确立功能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它应从形式内容的“一分为二”固有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以“一分为三”“以三返一”的哲学思维构建一个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关注语言的三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我国语文阅读教材主要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文选教材,但文选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其科学性也备受质疑。我国语文阅读教材应由文选范式向语篇范式转型,我们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粗略地勾勒出一套语篇分类体系。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文艺学范式,二是文章学范式,两大范式的共同局限在于,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文本往往被视为静态的客体。文本解读应建立语篇学范式,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将丰富文本解读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建构了巴赫金话语分析框架,引进了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和语篇策略加工模型,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分析框架。语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也应有所突破,语篇学将为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了对话教学法,引入了功能语篇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与BDA策略教学法,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教学模型。我国现行语文教材文本选择主要依赖编者的专业经验,课文的定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教材文本选择的科学性,积极探索语篇复杂度的评量方法,本研究初拟了一个汉语语篇复杂度评量模型。在通往语用之途中,我们尚需思考以下三个应然性问题:第一,语篇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应各擅其长又相互为用。第二,汉英语篇阅读教学研究应走向“阴阳之动”。第三,我国高师中文师范专业可增设“语篇分析”课程。
二、论索绪尔和韩礼德语言层次结构理论的渊源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索绪尔和韩礼德语言层次结构理论的渊源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学理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语及其方言研究的启蒙 |
二、英国伦敦学派等欧洲语言学传统的传承 |
三、英国现代社会学的滋养 |
四、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影响 |
五、四大学理源泉的融合 |
(2)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问卷概要 |
1.3.2 问卷问题说明 |
1.3.3 问卷调查结果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1.6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溯源及界定 |
2.2 衔接与连贯 |
2.2.1 衔接 |
2.2.2 连贯 |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
2.3 语篇连贯与翻译及外宣翻译 |
2.3.1 语篇连贯 |
2.3.2 语篇连贯与翻译 |
2.3.3 语篇连贯与外宣翻译 |
2.4 语境及翻译语境 |
2.5 国内外中央文献翻译及翻译研究的概况 |
2.5.1 《治国理政》以外的中央文献日译及研究概况 |
2.5.2 《治国理政》的日译及研究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 衔接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1 照应视角 |
3.1.2 替代和省略的视角 |
3.1.3 连接视角 |
3.2 修辞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 句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1 “被”字句的范围 |
3.3.2 “被”字句的日译 |
3.4 语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4.1 语序变化 |
3.4.2 常位与殊位 |
3.4.2.1 主谓殊位 |
3.4.2.2 定语 |
3.4.2.3 状语 |
3.5 主位推进模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5.1 主位与主位结构 |
3.5.2 主位推进模式 |
3.5.3 主位推进模式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1 小句经验功能 |
4.2 句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2.1 重复 |
4.2.2 同义性衔接 |
4.3 同现关系与《治国理政》日译 |
4.4 段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5 深层逻辑语义与《治国理政》日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用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 关联翻译理论 |
5.1.1 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2 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2 语境 |
5.3 文化语境与《治国理政》日译 |
5.4 语域与《治国理政》日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中央文献日译方略 |
6.2.1 语法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2 语义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3 语用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3 研究展望 |
图目 |
表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原文 |
日本语要约 |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3)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主体研究:现状与反思 |
第一节 前人对于主体的研究概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体研究的相关维度 |
一、指示语维度 |
二、语法概念维度 |
三、信息维度 |
四、主题的维度 |
五、施事的维度 |
六、修辞学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析主体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
一、索绪尔的主体的研究 |
二、布拉格学派 |
三、语符学派 |
四、美国描写学派 |
第二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 |
一、韩礼德的主位定义 |
二、对于主位的争议 |
第三节 主体与可及性理论 |
一、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可及性理论 |
二、阿里尔的可及性理论 |
第四节 主体与指称 |
一、密尔的观点 |
二、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
三、斯特劳森的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萧红话语中的主体功能 |
第一节 主体定义和分类 |
一、已有的主体的分类 |
二、本文的主体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 主体的修辞功能 |
一、简明扼要功能 |
二、对照功能 |
三、凸显心理特点 |
四、比喻 |
五、具有东北特色的主体变异 |
第三节 主体的指称功能 |
一、主体的指代功能 |
二、主体的回指功能 |
第四节 主体的语篇功能 |
一、话题层面的语义追加 |
二、话题的连贯性 |
三、话题转移 |
第五节 主体的人际功能 |
一、调节功能 |
二、评价功能 |
三、表达情感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萧红话语中所构建的主体生活世界 |
第一节 主体构建的意识形态 |
一、歧视 |
二、人类的物化 |
第二节 主体与存在 |
一、具体空间 |
二、抽象空间 |
第三节 主体的符号学概念 |
一、形象 |
二、隐喻 |
三、象征 |
第四节 主体的生活视角 |
一、主体“我”的视角 |
二、零说话人主体视角 |
三、信息视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局限与不足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引言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一) 学术生涯 |
(二) 经典着述 |
(三) 综述与评价 |
三、国内研究述评 |
(一) 语言学诗学研究 |
(二) 语言符号学研究 |
(三) 言语交际理论 |
四、对话精神和多功能语言观 |
五、结语 |
第二章 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渊源 |
一、引言 |
二、语言与话语:两种语言哲学视角 |
(一) “语言”和“言语” |
(二) “独白”和“对话” |
三、语言功能的学理基础 |
(一) 柏拉图的语言工具论 |
(二) 洛克的口语传播模式 |
(三) 索绪尔的言语回路 |
(四) 皮尔斯的符号解释项 |
(五) 理查兹的语言功能观 |
(六) 莱昂斯的语言功能观 |
(七) 韩礼德的语言功能观 |
(八) 小结 |
四、言语交际理论的学术溯源 |
(一) 比勒的语言功能理论雏形 |
(二) 比勒改进后的语言工具模型 |
(三) 比勒语言工具模型的不足 |
(四) 乌克斯库尔的环境界理论 |
(五) 施佩特的语言“三功能” |
(六) 马泰修斯的语言功能论 |
(七) 马林诺夫斯基的寒暄语 |
(八) 穆卡洛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
(九) 小结 |
五、信息通讯理论 |
六、结语 |
第三章 六因素和六功能 |
一、引言 |
二、元语言功能主义 |
(一) 语言功能总论 |
(二) 布拉格学派功能观 |
三、六因素六功能的内涵解读 |
(一) 六因素与六功能 |
(二) 内涵解读 |
四、六因素六功能的主导与交互 |
(一) 主导成分 |
(二) 交互关系的复杂 |
五、结语 |
第四章 情感性与意动性 |
一、引言 |
二、发送者与情感功能 |
(一) 语言的情感功能 |
(二) 元情感与情感间性 |
(三) 人际交往的启示 |
(四) 实例分析 |
三、接受者与意动功能 |
(一) 普遍意动性 |
(二) 分析哲学的“符用转向” |
(三) 意动类叙述 |
(四) 实例分析 |
四、对立与共存:意动主导 |
(一) 情感性与意动性的交互 |
(二) 意动性构筑的路径:以广告为例 |
五、结语 |
第五章 指称性与诗性 |
一、引言 |
二、语境与指称功能 |
(一) 语言的指称功能 |
(二) 语境论 |
(三) 对话性与互文性 |
(四) 跨文本性 |
(五) 伴随文本 |
(六) 实例分析 |
三、信息与诗性功能 |
(一) 语言的诗性功能 |
(二) 文学性、陌生化和前推论 |
(三) 双轴关系 |
(四) 实例分析 |
四、文化标出性与泛艺术化 |
(一) 文化标出性 |
(二) 泛艺术化 |
五、结语 |
第六章 元语言性与交际性 |
一、引言 |
二、代码与元语言功能 |
(一) 对象语言和元语言 |
(二) 元语言的形成和语言学的元语言 |
(三) 符号学视域下的元语言 |
(四) 实例分析 |
三、接触与交际功能 |
(一) 交际功能 |
(二) 寒暄语 |
(三) 寒暄技术 |
(四) 重复和再现:超接触性时代的到来 |
(五) 实例分析 |
四、语言教学中的元语言和寒暄语 |
(一) 元语言 |
(二) 寒暄语 |
五、结语 |
第七章 言语交际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具体应用 |
一、引言 |
二、超接触性—主导中的主导 |
(一) 游戏理论 |
(二) 弹幕文化 |
(三) 微信文化 |
三、六因素六功能的具体运用 |
(一) 礼物类型划分 |
(二) 雄辩的沉默 |
(三) 儿童语言功能习得 |
四、结语 |
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启示意义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研究 ——关于语言及语言学范式的现象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文献评述 |
1.4.1 任意性 |
1.4.2 线性原则 |
1.4.3 社会属性 |
1.4.4 哲学观 |
1.5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现象学还原—“指”的追问 |
2.1 索绪尔任意性观念的实质 |
2.1.1 索绪尔任意性观念的理论背景 |
2.1.2 索绪尔任意性观念的实质 |
2.2 任意性原则的现象学还原—“指”的意向性 |
2.2.1 胡塞尔意向性观念的探源 |
2.2.2 胡塞尔意向性观念的内涵 |
2.2.3 意向性:任意性原则的现象学本质 |
小结 |
第三章 语言符号线性特征的现象学还原—“时间性”的追问 |
3.1 语言线性特征的时间性—索绪尔视角 |
3.1.1 语言线性特征诠释种种 |
3.1.2 索绪尔线性特征观念的偏误 |
3.2 语言线性特征的现象学还原—内时间意识 |
3.2.1 内时间意识的缘起、构成及意义 |
3.2.2 语言线性特征的内时间意识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语言符号社会属性的现象学还原—“他者”的追问 |
4.1 索绪尔社会语言观源考 |
4.1.1 惠特尼与索绪尔—继承与突破 |
4.1.2 保罗与索绪尔—联系与对立 |
4.1.3 库尔德内与索绪尔—交流与互补 |
4.2 语言符号的社会属性及其认识论意义 |
4.2.1 语言符号的社会属性 |
4.2.2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社会属性揭示的认识论价值 |
4.3 语言符号社会属性的现象学还原—先验交互主体间性 |
4.3.1 “自我”与“他者”—存在的认知论难题 |
4.3.2 语言社会属性的还原及其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语言学流派批判及现象学语言学 |
5.1 语言学流派的批判性分析 |
5.1.1 语言学的生物主义—生成语言学批判与反思 |
5.1.2 语言学的主观经验主义—认知语言学批判与反思 |
5.1.3 语言学的心理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批判与反思 |
5.2 现象学语言学的内涵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巨星陨落 光辉犹存——追思韩礼德先生的高尚品德与划时代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尚品德 |
二、历史贡献 |
(8)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主要视角、议题及发现 |
(二)当前课堂话语研究的进展与困境 |
三、研究思路 |
(一)已有研究解决困境的尝试 |
(二)学术史: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语言与话语理论:历程与趋势 |
一、语言与话语理论的宏观发展历程 |
(一)语言研究的“三阶段说” |
(二)语言研究的“五阶段说” |
二、语言与话语理论的发展趋势 |
(一)语言与话语概念的隐喻化 |
(二)对纯粹语言学的超越 |
(三)与多学科领域的高度互动 |
第二章 课堂话语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课堂研究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一)从“应然”到“实然”:课堂研究的兴起 |
(二)从“物理时空”到“意义时空”:课堂理解的变迁 |
(三)从“控制论”到“互动论”:课堂教学与研究的范式转移 |
二、语言与话语视角下的课堂研究 |
(一)教育学语言与话语意识的自我觉醒 |
(二)语言与话语理论对教育问题的介入 |
小结:课堂话语研究的多元历史和脉络 |
第三章“过程—产出”范式的课堂话语研究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过程—产出”范式:形成与基础 |
(一)教育研究对教学效果的持续追问 |
(二)对心理学研究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
(三)对教学过程描述框架的迫切需求 |
二、基于语言与话语的教学过程描述 |
(一)课堂互动的评分系统 |
(二)课堂互动的分类系统 |
三、基于语料库的课堂互动分析 |
(一)课堂互动分析的新路径:语料库方法 |
(二)语料库在课堂话语研究中的应用 |
(三)语料库方法的得与失 |
四、课堂话语研究的“过程—产出”范式:特征与局限 |
(一)科学主义与实证研究取向 |
(二)对课堂互动过程的精细分解 |
(三)数据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 |
第四章“描述—解释”范式的课堂话语研究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描述—解释”范式:形成与路径 |
(一)人类学交际民族志 |
(二)自然主义与解释学 |
(三)批判话语理论 |
(四)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课堂互动的话语模式:发现与争论 |
(一)IRF结构的发现与特征 |
(二)对IRF结构的解释与争论 |
三、课堂话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分析 |
(一)权力视角下的师生互动模式 |
(二)课堂情境中的“合法”话语 |
四、指向学习过程的课堂互动分析 |
(一)合作学习的课堂话语分析 |
(二)基于学科内容的互动分析 |
五、课堂话语研究的“描述—解释”范式:特征与局限 |
(一)课堂互动过程的整体描述 |
(二)解释教学过程的多元视角 |
(三)超越教学范畴的问题导向 |
第五章 课堂话语研究的脉络与再定位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脉络与演进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学术进程 |
(二)课堂话语研究的范式转换 |
二、语言与话语理论与课堂研究的互动关系 |
(一)跨学科研究的三种关系模型 |
(二)语言与话语视角对课堂研究的贡献 |
(三)课堂话语研究对语言学问题的回答 |
三、课堂话语研究的再定位 |
(一)以范式互补取代范式之争? |
(二)走向教育/教学语言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创新点与局限 |
第一章 语篇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语篇图式理论 |
一、图式理论 |
二、语篇图式理论 |
第二节 语篇分类理论 |
一、西方的语篇分类理论 |
二、我国的语篇分类理论 |
第三节 语篇分析理论 |
一、欧洲的语篇分析理论 |
二、美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三、澳大利亚的语篇分析理论 |
四、我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篇解码说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 |
一、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 |
二、语文课程性质新论:话语经验说 |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
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教学 |
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码教学 |
三、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解码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目的观重构 |
第一节 我国阅读教学目的观历时性考察 |
一、表述框架的三种范型 |
二、阅读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外当下阅读教学目的观考察 |
一、部分其他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述略 |
二、上述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评述 |
第三节 充实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学之维 |
一、分析语篇的语言功能 |
二、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材范式的重构 |
第一节 国外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确立 |
第二节 我国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建构 |
一、短文类语篇与整本书语篇 |
二、文学类语篇与信息类语篇 |
三、连续性语篇与非连续性语篇 |
四、纸质类语篇与电子类语篇 |
五、文字类语篇与图文类语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
第一节 参照语篇阅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
一、语篇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语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二节 根据学生语篇阅读经验创生教学内容 |
一、根据学生的选点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二、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篇学视野下文本解读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法 |
一、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框架 |
二、话语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二节 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法 |
一、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 |
二、功能语篇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三节 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法 |
一、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 |
二、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四节 策略性语篇加工法 |
一、范戴克和金斯基的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 |
二、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的运用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解读框架的建构 |
一、语义层 |
二、语形层 |
三、交际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对话教学法 |
一、关注文本的“表述”方式 |
二、注意引出学生自己的话语 |
三、注意与其他文本互文参照 |
第二节 功能语篇教学法 |
第三节 悉尼学派体裁教学法 |
一、体裁读写教学法 |
二、跨课程阅读教学法 |
第四节 BDA策略教学法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
一、语义教学 |
二、语形教学 |
三、交际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第一节 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一、为何要建构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 |
二、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基于目标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二、阅读测试中的语篇阅读素养评价 |
第三节 阅读语料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一、国际上关于语篇复杂度的评价 |
二、加强本土化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归正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索绪尔和韩礼德语言层次结构理论的渊源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学理传承研究[J]. 杨雪芹.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D]. 关永皓.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4]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D]. 张云玲.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5]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D]. 王新朋.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研究 ——关于语言及语言学范式的现象学反思[D]. 谢刚. 吉林大学, 2018(04)
- [7]巨星陨落 光辉犹存——追思韩礼德先生的高尚品德与划时代贡献[J]. 任绍曾.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5)
- [8]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D]. 黄山.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论话语分析与符号学研究[J]. 赵星植. 符号与传媒, 2017(02)
- [10]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贡如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