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致富三十六计· 笑里藏刀(论文文献综述)
何鹏[1](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冯聪[2](2020)在《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源于我对于英语影片的喜爱,以及对影视翻译日益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受到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与启发。十多年来,随着国家的开放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影片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了我国观众的视野,引进影片有配音的也有原声配字幕的,其中很多译制影视作品都引发了国内观众极大的热情。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找出英语电影译文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翻译策略,并找出其背后的种种影响因素以及影视翻译的共性。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英汉平行语料库,其中包括50部奥斯卡获奖或提名电影的中文字幕及其对应的英语原文字幕作为主体文本,同时也建立了一个由215部中国现当代题材的故事片语料库,作为英语电影译文的参照文本,用来对比研究,发掘出英语电影译文语言上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50部英语电影的译文字幕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研究。在语料库统计中,我们借助语料统计软件对英语电影译文和中国电影原文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发现英语电影译文语言上的特性,及其可以改进完善之处。之后,在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进行定性分析,从多个角度研究电影字幕翻译策略及其成因。本论文旨在借助语料库翻译学对影视翻译从一个新的角度做出研究,弥补国内影视翻译研究在这个研究方向的空缺。本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国内外在这两个研究领域有待改进之处,描述了影视翻译中最主要的两种译制模式,即配音翻译与字幕翻译。本研究在主体部分展开了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电影译文的定量分析研究,通过频值、均值、分级值和倍值等语料分析方法,对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和中国电影原文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字和词汇的分级值,找出各个级别的特色字和特色词,发现了英语电影译文可以改进的地方。中国电影原文与英语电影译文的参照对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用词与句式上都非常值得英语电影翻译的借鉴。通过中国电影原文特色字、特色词、特色句的对照,我们也发现了英语电影译文里翻译得极为精彩的许多例句,可供翻译学习者和研究者参考。本研究在主体部分还展开了基于语料库的我国英语电影翻译的定性研究,借助文体学、修辞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影视翻译中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研究,又将网络字幕与影院官方字幕进行对比研究,已发掘出其中的差异和背后成因。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两点:首先是通过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等语料分析方法,从高频、中频、基础这三个层面对电影文本进行了分段式的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电影在词长句长、用字用词用句、句首句尾、成语和四字格词语使用等方面有许多十分鲜明的特点,值得英语电影翻译学习借鉴;其次是在频值、倍值等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对英语电影在翻译的层面上进行了定性研究,发现口语小词和感叹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粗俗语在汉译过程中有隐化倾向,中国电影在成语和四字格词汇使用上有明显的口语化和多样性特色,文化负载词在汉译过程中经常采用归化策略,官方译文相比网络翻译明显更为口语化,这些都非常值得英语电影翻译高度关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在研究的领域拓展方面,本文把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融合在一起,展开充分的定量定性研究,这在国内目前尚处于空白。二、在研究的视角拓展方面,本文把源语的原创作品在语言风格和特色上去对比翻译文本并指导翻译活动。三、在研究的指标拓展方面,本文采用了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等语料库数值以及分级字表和词表的分段式研究方法来分析电影文本。四、在研究的语料拓展方面,本论文用一个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与三个中国电影原文语料库做比较,为准确分析评判英语电影译文的字、词、习语、短句、句首、句尾提供了很好的标杆。
李峻登[3](2009)在《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及其变迁研究 ——主要基于哲学王VS弥赛亚的高度》文中认为本文以“广义形而上学”作为基本视角,以“超验型公共理性”作为核心概念,以对“圣经基督教”(即基督教《圣经》,并非“教会基督教”)作为“一种特殊形而上学”的深入浅出理解为基础或前提,从新阐释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史。本文提出阐释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史、政治理论史、政治学说史)的新范式——“广义形而上学光照-世俗化反射范式”(简称“形上光照-形下反射范式”,最简称“光照-反射范式”),并据以对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史、政治理论史、政治学说史)上一以贯之的“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历史变迁及内在规律进行了梳理和揭示。为进一步说明该特性,文章将中西方古典文明在公共理性传统方面进行了比较,并从类型学上分别概括为“群中龙”型公共理性传统与“超世神”型公共理性传统。这两种政治思维模式或传统文明类型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西方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或步伐。而在西方“超世神”型公共理性传统(即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或形而上学传统)在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史、政治理论史、政治学说史)的历史变迁中,古希腊理性形而上学所提供的科学理性(思辩哲学意义上的“上帝”)与圣经基督教神性形而上学所提供的价值理性(宗教神学意义上的“上帝”)具有始基性、本原性、源泉性地位;中世纪政治哲学和近现代乃至当代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体系都只不过是对这两种理性或“上帝”的地位进行不同权重后的变通运用(并考虑其他可变性历史因素及渗入思想家个体因素),而不具有本根性的学理地位。至于被认为“更新了信仰”、“重塑了世界”的近代路德宗教改革以及加尔文宗教改革也只不过是回到《圣经》逻辑中并尽量适合时代发展要求而已。虽然许多学者认为近代政治哲学是对古典政治哲学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曾经赞誉启蒙思想家的伟大,但在本文看来这种革命性或伟大可能并不是很大,充其量是在文明内部的微调,其从神(神性、神权、神道)到人(人性、人权、人道)的转换和所设计的政治制度模式实际上早已为基督教《圣经》所内在地包蕴着。中世纪奥古斯丁、阿奎那已经为他们做出了为理性预留位置的典范,宗教改革家“回归圣经”所建立的新教更为启蒙思想家开辟了道路,启蒙思想家只需要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了。所以,伯尔曼甚至认为近代的主义、精神是源于基督教的世俗宗教。而真正对古典政治哲学实现伟大革命者惟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其对形而上学(在理论意义或哲学学科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和思维方式方法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实现了双重的否定之否定的革命,但在价值理性方面无论是近代以来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实际上都内在地继承了基督教《圣经》所强调的政治价值理念。只是世人对圣经启示所能提供的广阔解释空间及其隐喻内涵不够重视,往往教条地片面地从字面来理解,并过分地突出自己的创见地位。真正的、本源的创新是由文明宗师在“轴心时代”对原创型文明类型的创新。所以,本文绝对不赞同政治理论史家列奥·斯特劳斯“偏见”基督教而偏重古希腊哲学的政治哲学解说模式或政治哲学史谱系,而相对赞同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低调”启蒙哲学家理性观的解说模式(所谓“理性时代”远非理性,启蒙哲学家不过是以新的材料重建另一座中世纪奥古斯丁式“天城”而已)。在本文看来,形而上学和基督教逻辑本身就是超级版(超验版)政治学思维、政治哲学思维;充分利用古希腊理性形而上学资源的《圣经》或曰“圣经基督教”(并非“教会基督教”)所提供的“万王之王”、“上帝天国型政治哲学”意象或启示作为道德理性或价值理念,事实上从深层引领或启发着后来政治哲学史思想家们创立一个个不同版本的“形而上学政治学”、“人间世俗型政治哲学”、“人间天堂模式”、“世俗版圣经”或“世俗版福音”。本文提出了新的政府分类学模式。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从思维逻辑与价值理念双重意义上为公共生活和政治学思维确立了“金科玉律”。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4](2003)在《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文中提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来看,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但是语言在总体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他文化现象都有某种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的交际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的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语言与人类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烙印,这个烙印主要表现在词汇上,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它是最直接、快速、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一面镜子。它体现着本民族的思维、哲学、礼仪、习俗、宗教、历史、艺术、心理等文化特征。维吾尔象征词是维吾尔语言词汇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含蓄地表达思想、概念和感情,能将抽象的思想意念、心理状态形象化,以此扩大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维吾尔象征词文化含义是维吾尔词义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表现。 该文以维吾尔语中的成语(idiom)、谚语、民谣、长诗、神话等民间文学体裁,文献资料和其他的文学作品以及本人在民间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主要素材,对维吾尔象征词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探讨维吾尔象征词的文化渊源及这些象征词所展现的维吾尔人特定风情民俗、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等等。该文同时还通过对维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词对应对比指出它们在文化含义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整个论文由绪论正文和附(维汉词汇的文化对比)等部分组成。在论文的正文里笔者从具体的维吾尔象征词入手,全面而系统,深入而细致地探索它的文化蕴含,阐明深积于词汇中的维吾尔先民的文化心态。这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也是该论文的创新之一。 在绪论部分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介绍研究语言与文化的相关学科,总结在语言与文化这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在第一章里阐明了象征的定义,象征渊源,象征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象征和修辞格的关系等涉及理论方面的问题,同时确定维吾尔象征词的范围并说明其运用。 在第二章里,探讨维吾尔语中的“日月星辰”类象征词以及“ot”(火)一词的文化含义并着重解释这类象征词同维吾尔苍天崇拜和原始宗教观念的密切关系,即:当今维吾尔族用以太阳、月亮、星星等象征美丽纯洁的艺术联想和审美意识与维吾尔萨满文化传统和习俗的联系。 第三章的内容涉及维吾尔语中的“动物世界”。维语中的动物象征词不能不受维吾尔族的社会生活方式、居住地理条件、心理、道德、价值观、审美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因而,凝结着民族和情感世界的动物名词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有不少相同之外,但也必然存在看明显的差异。这一章里以 谚语、民谣、神话等民间文学作品和其他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对维吾尔文化中动 物的象征意义进行研究,并解释了在动物类象征词中表现出来的鲜明的地域特 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第四章里说明了植物与先民的树木崇拜以及植物象征与民间传说、宗教 信仰的关系,然后比较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维吾尔语中的树木花草类象征词丰 富的民族内涵。 第五章:方位在人们心目中,从来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空间概念,它跟人们的 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颜色词也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义,有着深刻的语义 内容。 在这一章里着重探讨维吾尔方位词和颜色词的结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并 解释了维吾尔基本方位词和颜色词的文化含义。 第六章:我们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身体,最熟悉的是自己的器官,人体词作 为最古老、最基本的词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章里阐明有关人体词的引申意义,人体象征词的文化含义并考查了 由人体词构成的一些俗语的文化背景。 第七章:民间赋予“吃”以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之人生礼俗、节日礼俗紧密结 合在一起,在这一章里:探讨“tuz”(盐),“nan”(镶)以及其它一些词的文化含义; 即:以“tuz”(盐)和“nan”(镶)构成的俗语,以及有关“tuZ”(盐)和“nan”(壤)的习 俗和禁忌等。 在第八章里探讨“数字与民族心理”,“数字与宗教信仰”等问题,并着重说 明维吾尔语在俗语、民谣、神话、风俗习俗以及文献中反复出现的“j幻叶七人t) qqllz(九*qir呻四十)”等数字的文化含义。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 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一定的语文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而不同的民族 文化不相同,因此,其文化上的差异也必然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反映出来。 维汉词汇的文化对比之所以重要,就因为
二、·农民致富三十六计· 笑里藏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致富三十六计· 笑里藏刀(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问题 |
1.5 论文的主体与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影视翻译研究 |
2.1.1 国内影视翻译研究 |
2.1.2 国外影视翻译研究 |
2.2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
2.2.1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
2.2.2 翻译规范研究 |
2.3 配音与字幕翻译的特点 |
2.3.1 配音翻译 |
2.3.2 字幕翻译 |
第三章 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定量分析 |
3.1 语料分析方法概述 |
3.2 英语电影译文用字特色 |
3.2.1 高频特色字 |
3.2.2 中频特色字 |
3.2.3 基础特色字 |
3.2.4 中国电影特色字的参照 |
3.3 英语电影译文用词特色 |
3.3.1 高频特色词 |
3.3.2 中频特色词 |
3.3.3 基础特色词 |
3.3.4 中国电影特色词的参照 |
3.4 英语电影译文句子特色 |
3.4.1 一字特色句 |
3.4.2 二字特色句 |
3.4.3 三字特色句 |
3.4.4 句子首尾特色 |
3.4.5 中国电影特色句的参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语电影翻译语料库定性研究 |
4.1 基于语言层面的研究 |
4.1.1 口语小词的比较与处理 |
4.1.2 感叹词的比较与处理 |
4.1.3 粗俗语诅咒语的比较与处理 |
4.2 基于文化层面的研究 |
4.2.1 尊称敬辞的比较与使用 |
4.2.2 比喻词语的比较与处理 |
4.2.3 习语的比较与处理 |
4.3 基于官方译本的研究 |
4.3.1 多译本语言的比较与处理 |
4.3.2 多译本文化因子的比较与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之处 |
5.3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参考工具书 |
附录一:影视剧字频表 |
附录二:影视剧词频表 |
附录三:影视剧句频表 |
附录四:中国影视剧独特成语表 |
附录六:中国影视剧独特四字格词表 |
附录七:中国影视剧特色四字格词表 |
(3)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及其变迁研究 ——主要基于哲学王VS弥赛亚的高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总论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缘起——困惑、定题、尝试、基础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框架、基础 |
(一) 研究思路——广义形而上学是一个最有包容性、本原性、解释力的角度 |
(二) 研究框架——确立了阐释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新范式——光照-反射范式 |
(三) 研究基础——对形而上学尤其是圣经基督教在批判的同时强调予以理性化建设性、引申义阐释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方法 |
(一) 逆推溯源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命题的理论界定 |
一、政治、政治学、政治哲学 |
二、理性、公共性、公共理性 |
三、超验型公共理性 |
(一) 超验型公共理性的含义 |
(二) “超验型公共理性”提法或命题将“理性”与“超验”合用的合法性辩护 |
四、形而上学的含义与类型学 |
(一) 形而上学的含义——普遍性、绝对性、永恒性、抽象性与超验性 |
(二) 形而上学的类型学——形而上学Ⅰ、形而上学Ⅱ、形而上学Ⅲ、形而上学Ⅳ |
五、形而上学Ⅱ:圣经基督教及其神学——神性形而上学 |
(一) 本文对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理解 |
(二) 本文对神学的理解 |
六、形而上学与政治学思维勾连的逻辑合法性 |
(一) 形而上学与政治学思维勾连的逻辑合法性——正面论证 |
(二) 形而上学与政治学勾连的逻辑合法性——自我置疑 |
(三) 形而上学对于政治学思维的逻辑功能 |
(四) “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命题提出、含义与类型学 |
七、宇观政治学、形而上学政治学、超验政治学、元政治学与政治基因学 |
八、中西方政治学(政治思维)不同的公共理性比较——政治思想史角度 |
九、政治哲学(政治思维)不同的公共理性类型划分标准及中西方不同公共理性类型学——从广义形而上学角度的分析揭示 |
(一) 政治哲学(政治思维)的公共理性类型划分根据——形而上学发达与否 |
(二) 中国政治学(政治思维)公共理性类型学:世俗型公共理性或世俗“群中龙” |
(三) 西方政治学(政治思维)公共理性类型学:超验型公共理性或超验“超世神” |
(四) 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类型相对于他者在比较学意义上的特殊性与历史影响 |
(五) 西方公共理性传统类型从形而上学角度分析比较后的基本结论——西方原创型形而上学政治哲学理念完全不适合中国国度;那么西方传统流变中是否产生出了适合中国的政治哲学模式? |
(六) 由神圣超验到世俗经验、由天国逐渐下降到人间的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变迁轨迹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笛卡儿的“知识之树”命题与圣经上帝的“生命树”启示 |
第二部分 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之形而上学光源——彼岸天国型理性形而上学及其政治哲学VS 彼岸天国型神性形而上学及其政治哲学 |
第三章 精神牛虻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西方政治文明的哲学始祖——理性形而上学 |
一、苏格拉底彼岸天国型理性形而上学的主要思想 |
二、苏格拉底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政治思想 |
第四章 理念论形而上学——“善的理念”之形而下代表“哲学王”——理想国——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及其公共理性意义(“理念论”光照) |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形而上学 |
二、柏拉图“善的理念”所统摄的灵魂政治逻辑学 |
(一) “善的理念”是最美的绝对真理,统摄着世界和人的灵魂 |
(二) 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即如同人从洞穴囚室进入到光明世界 |
(三) 整个灵魂之眼有两种迷盲,必须转离变化世界(可见世界)而转向可知世界(善理念) |
(四) 为理想城邦整体幸福计,胜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最好的灵魂)上升到善理念后还要下去“救赎”变化世界里的芸芸众生(“洞穴囚徒”) |
(五) 真正的哲学生活高于政治生活,惟有轻视政治权力的哲学家掌权方能使城邦得到最好管理 |
(六) 造就真正哲学家的学问(把灵魂拖着离开变化世界进入实在世界的学问)—其中最主要者是辩证法 |
三、柏拉图灵魂政治逻辑学所要求的正义国家: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城邦理念即头等好的理想国公共理性的最高代表 |
四、法律至高无上:柏拉图次等好的理想国公共理性 |
五、柏拉图理念论的合理性所在之认定 |
第五章 第一哲学——“作为存在的存在”之形而下代表“政治动物”——理想城邦—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及其公共理性意义(“哲学王”光照的反射式光照) |
一、亚里士多德引论:其政治思想究竟是否受制于其形而上学 |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及对其政治思维的范导意义 |
(一)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多元化了的理念论 |
(二)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之政治思维意义——以善为目的、借助于伦理学之中道 |
(三)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动物”是此岸世界中“作为存在的存在”,对柏拉图“哲学王”的形而下化和广泛化 |
(四) 亚里士多德意义的“理想城邦”是平等的政治动物(公民)结成的民主的中庸的混合性城邦,是对柏拉图“理想国”的形而下化 |
第六章 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一种作为基督教开路先锋的准基督教(介于古希腊理性哲学与基督教之间的形而上学),伟大的实践型政治哲学家西塞罗 |
一、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一种作为基督教开路先锋的准基督教 |
二、伟大的实践型政治哲学家西塞罗 |
(一) 西塞罗导论 |
(二) 西塞罗《论共和国》一书的共和国思想 |
(三) 西塞罗《论法律》一书的自然法思想 |
(四) 西塞罗评价 |
第七章 基督教神本论形而上学——上帝之道成肉身“弥赛亚”——天国——基督教政治哲学的神学形而上学及其公共理性意义(“神道论”光照) |
一、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一文对闵采尔宗教神学观的解读或和赞赏(本文理解基督教的主要理路) |
二、前基督时代地球上的主要文明鸟瞰 |
三、耶稣及其使徒在继承犹太教圣经基础上并吸收希腊哲学开创的基督教 |
(一) 总论 |
(二) 基督教圣俗两种角度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犹太教的革命 |
(三) 基督教圣经(含旧约)中体现形而上学之超验本体的经句撮要 |
(四) 圣经基督教是理性的宗教,是公共理性的非线性、超验性表达,是地球人类尤其在生态文明时代的较大理性或公共理性 |
(五) 圣经基督教中的“公理”思维 |
(六) 迥异世人智慧的上帝智慧——上帝眼中世人智慧的来源、有限性和虚妄 |
(七) 圣经基督教以法理型逻辑取代了伦理型逻辑 |
(八) 圣经基督教的二元论逻辑与教会基督教的二元论实践 |
(九) 耶稣教训具有绝对主义、理想主义、内在主义、虔诚主义、纯粹主义的本质 |
(十) 耶稣作为人神之间中保、中介的重要价值 |
(十一) “恩典高于律法”的新约原则 |
(十二) “罪人”的人性假定,基督教强调以外在客观的上帝神道正义来战胜个人私欲 |
(十三) 耶稣作为“万王之王”(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之王者意象(象征)及其政治哲学意义——榜样、标杆、典范意义 |
(十四) 以色列人设立世俗君王的起源,“上帝”对此事的态度和对世俗权力的定命性天条 |
(十五) 《圣经》是一部空前绝后的伟大的超级政治(哲)学宝典——超世俗意义上的“公理”、“万民法”、“神国政治学”、“天国政治学”、“圣经政治学”、“基督政治学” |
(十六) 圣经基督教和教会基督教的吊诡处或内在的逻辑悖论所在 |
第八章 超验型公共理性暨“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Ⅲ”:希腊理性形而上学(哲学王)+基督宗教神学(弥赛亚) |
一、耶路撒冷与雅典是否有相干? |
二、柏拉图主义与圣经基督教的共同性方面 |
(一) 基督教是柏拉图主义的一种神圣化现实化表达或版本 |
(二) 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的正义观都反对平均主义 |
(三)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基督的天国具有的共同逻辑 |
(四) 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都强调智慧的重要性,都强调来自神的最高“灵石”、“知识”和灵魂 |
(五) 希腊哲学与基督教都是人类认识自我的理论结晶 |
(六) 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信仰都是秩序的形而上学表达 |
三、柏拉图主义与圣经基督教的互补性方面——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对谈 |
四、基督教《新约》本身对希腊哲学的利用 |
五、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区别 |
第三部分 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之反射流变——彼岸天国型理性形而上学及其政治哲学VS 彼岸天国型神性形而上学及其政治哲学在中世纪和近代结出两种不同境界的形而上学政治哲学 |
第九章 中世纪消极保守主义神学阐释路线的“哲学王VS 弥赛亚”——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即中世纪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 |
第一节 “哲学王VS 弥赛亚”,中世纪超验型公共理性暨形而上学总论 |
第二节 奥古斯丁——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式神性形而上学及其神学政治理论 |
一、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柏拉图主义式神性形而上学 |
二、奥古斯丁神性形而上学思想所主导的神学政治观 |
三、对奥古斯丁的基本评价——西方政治哲学主旨由人世向神道的切换 |
第三节 阿奎那——基督教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式神性形而上学及其神学政治理论 |
一、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的形而上学之争中的温和实在论形而上学 |
(一) 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的形而上学之争的历史由来 |
(二) 阿奎那温和实在论的形而上学 |
二、理性神学:关于上帝存在的形而上学证明 |
三、阿奎那形而上学中的神学(信仰)与哲学(理性)辨正 |
四、强调理性的神性形而上学主导下的神学政治理论 |
第十章 近代积极自由主义神学阐释路线的“哲学王VS 弥赛亚”——传统形而上学光源的近代化反射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形而上学教义即理性之光—理性个体人与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自由女神”)的形而上学基础 |
一、西方近代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总论 |
(一) 西方政治哲学近代化转型的基本诉求--矫正先前历史对上帝神道消极保守主义的理解和运用 |
(二) 政治哲学思维:神性形而上学、理性形而上学并重的法学世界观 |
(三) 近代政治哲学的主题――限制政权、提升民权 |
(四) 主要理论范式: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作为形而上学 |
(五) 圣俗相互向对方学习效法,世俗世界努力神圣化 |
(六) 基督这宗教灵魂自由的形象和教训,成为自由主义政治思考的想象力和灵感来源 |
(七) 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争执、甚至战争,关于国家应然逻辑的设定或争鸣、妥协 |
(八) 消极政治思维和利用恶来实现善的目的的政治方法论 |
(九) 近代政治哲学对基督教神学革命的限度 |
(十) 部分近代政治文明结果 |
二、传统形而上学的近代化革命表现在左、中、右三重意义的路向 |
三、右路“非神”的形而上学革命——文艺复兴的双重性——马基雅弗利个案 |
(一) 文艺复兴的双重性——人文主义的人性人道与基督主义的神性神道 |
(二) 马基雅弗利个案——基督教徒与人文主义者二者的“精神混血儿” |
(三) 马基雅弗利论“命运之神”——上帝主权与人之自由意志的关系 |
四、左路“正神”的形而上学革命——宗教改革——圣经基督教神性形而上学的回归与完善——马丁·路德与约翰·加尔文 |
(一) 宗教改革概述 |
(二)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新教神学政治思想 |
(三) 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的新教神学政治思想 |
(四) 宗教改革(新教)神学及其政治观总评 |
五、中路“移神”的形而上学革命:笛卡尔二元论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主流范式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近代政治先知所塑造的自由女神或理性王国——启蒙运动的双重性 |
(一) 启蒙运动的双重性 |
(二) 近代主流政治哲学(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形而上学 |
(三) 近代启蒙政治哲学思想体系或主义是一种源于基督教的世俗宗教 |
第四部分 此岸世界完全理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之最伟大的革命——对西方形而上学政治哲学思维逻辑彻底颠覆与精神价值更高继承之统合 |
第十一章 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即形而上学政治学彻底的近代化革命与“现实具体人的发现”——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
一、总论——时代背景与价值诉求、理论旨趣 |
二、作为其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历史原点与逻辑原点的“现实的人” |
三、对以“抽象的人”为逻辑起点的德国哲学的批判 |
四、“现实的人”是马、恩社会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逻辑前提 |
五、阶级和阶级斗争(包括革命)的存在仅仅同“现实的人”的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
六、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即“现实的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
七、“现实的人”之间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
八、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解放这一最高社会政治理想 |
九、结论:无产阶级主体+经济利益目标+阶级斗争途径=无产阶级专政=新国家≥缺乏形而上学之精神力量制约,但以政治权力为超级力量诉诸于未来 |
十、马克思主义对基督教的否定之否定 |
十一、广义形而上学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政治思维的提示 |
(一)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理论上所设想的理性王国是否只具有资产阶级的属性,能否为已经成为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有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共和国所利用? |
(二) 本文分析中国现实问题及其政策取向的初步结论 |
(三) 形而上学(含宗教)无用吗?大为不然! |
(四) 没有形而上学为逻辑基础的政治哲学是否可能?排斥形而上学的政治哲学创新上的可能性或限度问题 |
第五部分 结论:形而上学政治学暨超验型公共理性的历史地位 |
第十二章 形而上学的政治哲学意义与局限性,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之一般原理及其在前共产主义时代的历史必然性探讨 |
一、形而上学的政治哲学意义与局限性 |
(一) 形而上学对政治思维的建构主义功能 |
(二) 基于理性或超级理性(信仰)的整体主义思维 |
(三) 形而上学和圣经基督教为西方政治思想展示了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培养了政治思维的创造性、想象力 |
(四) 形而上学政治学是一柄双刃剑,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消极性 |
二、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之一般原理 |
(一) 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诸多要素 |
(二) 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现实化的思维逻辑程式 |
(三) “政治学的形而上学”确立为独立的政治学形态的理论价值与规范意义 |
三、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在前共产主义时代的历史必然性 |
四、西方形而上学政治学(超验型公共理性)对中国政治哲学创新性研究的启示—当今中国政治哲学创新的限度、难度、合法性与意象(象征) |
五、西方形而上学政治学(超验型公共理性)对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启示——中国政治和执政党政府发展的意象(象征) |
六、本文主要结论与基本工作或贡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或完成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后记 |
(4)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
文化及其语言的联系 二、 |
研究文化与语言关系的新学科 三、 |
国内外语言与文化的研究状况 四、 |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章 |
象征手法与文化 第一节 |
象征的定义 第二节 |
象征的源头 第三节 |
象征的本质特征和形式 第四节 |
象征和修辞格的关系 第五节 |
维吾尔象征词的种类及其运用 第二章 |
维吾尔语中自然气象类的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 第一节 |
自然气象类的象征词与原始自然崇拜 第二节 |
日月星辰类象征词的文化含义 第三节 |
“火”一词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 |
动物类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 第一节 |
走兽类象征词 第二节 |
飞禽类象征词 第四章 |
植物类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 第一节 |
植物与象征 第二节 |
树木花卉类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 第五章 |
方位词和颜色词的文化含义 第一节 |
方位词的文化含义 第二节 |
颜色词的文化含义 第六章 |
人体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 第一节 |
人体词的引申意义 第二节 |
人体词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
由人体词构成的俗语及其背景分析 第七章 |
饮食类象征词及其文化涵义 第一节 |
“Tuz”(盐)一词的文化含义 第二节 |
“nan”(馕)一词的文化含义 第三节 |
“su”(水)以及其他一些词的象征意义 第八章 |
数字的象征意义 第一节 |
数字与民族心理 第二节 |
数字与宗教信仰 第三节 |
数字“七”的文化含义 第四节 |
吉祥数字toqquz--九 第五节 |
数字qiriq“四十”的文化含义 附 |
维汉词汇的文化对比 第一节 |
宗教对维汉词汇的影响 第二节 |
维汉词汇的物质文化透视 第三节 |
维汉词汇的制度文化透视 第四节 |
维汉词汇文化伴随意义差异 |
四、·农民致富三十六计· 笑里藏刀(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2]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D]. 冯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及其变迁研究 ——主要基于哲学王VS弥赛亚的高度[D]. 李峻登. 苏州大学, 2009(11)
- [4]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 新疆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