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振兴成都东郊电子工业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温婧[2](2021)在《沈阳工业遗产文化品牌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韩锐[3](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李雯茹[4](2020)在《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贡市依靠得天独厚的地下盐矿脉资源,拥有两千多年的制盐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都是全国闻名的盐业基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盐业的地位逐渐降低,承载着盐业历史和记忆的盐业工业建筑逐渐消失。随着近年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成为热点以及自贡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为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带来了发展和生机。在这个条件下,研究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案例,归纳出自贡市盐业建筑遗产的形成历史背景,总结其特征构成和价值,分析当前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工业遗产实践的成功案例,探讨出适合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策略,对延续自贡市城市历史、构建场所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自贡市盐业的发展历史及对盐业对自贡市形成起到的影响进行梳理,阐释自贡市盐厂从生产逐渐步入“遗产化”的过程。通过对资料的查阅,选择自贡市现存的39座盐厂,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总结出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的时间分布、选址分布、规划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的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并归纳出盐业建筑遗产具有的历史、社会、科技、艺术、经济价值。再结合目前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的保存状况和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建立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体系,分析当前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践的成功案例和保护利用的原则,针对性的提出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未来的分级利用策略和实施方法。
周澎[5](2020)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指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退二进三”的目标升级,对高科技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引用,城市的类型也从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城市”向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城市”转化,进而带来城市中旧工业难以生存的情况,传统工业逐渐衰败,面对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协调?如何在遵循原真性的原则下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本文以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手法研究为核心,结合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实例为主体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追溯与建构,第二部分梳理西安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并展开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具体实例现状调研与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具体改造设计方法。第一部分由前两章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构成,第一章首先分析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旧工业建筑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梳理相关宪章与理论的发展,确定选题依据与目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整体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则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再利用动因,分析其改造由“静态”保护理念向多层级的保护与利用理念的转变,在遵循改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与方式。第二部分为全文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梳理了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旧工业建筑遗存的分布,结合现状遗存整体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三个典型片区的具体优势与存在问题,进而分类总结了西安旧工业建筑空间现状类型特征与相应改造再利用设计模式。第四章与第五章内容展开两个具体旧工业建筑片区空间改造实证研究,分别从区位背景,建筑群体外部环境,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论述其空间特征,结合现状改造措施,以此为重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整体与单体改造策略,针对设计策略的基础研究,从整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再利用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为总结和思考部分,以西安具体旧工业建筑实例改造策略与设计手法为基础,结合经典案例,探讨有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操作语汇。
李东梅[6](2020)在《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指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是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践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住建部部署的2016年至2020年的历史建筑“五年划定工作”基本结束之际,总结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2)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3)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4)“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本文的研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促进历史建筑确定工作高效、高质推进展开讨论。为提出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及资料调查与归纳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厘清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其确定工作历程,然后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及其申报体系进行分析,再总结了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机制(评价体系)的经验及从《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中获得的启示,最终提出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并基于此,提出了地方细化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三个工作思路:(1)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2)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3)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结合以上研究,本文以西安为例,借鉴住建部《中华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及陕西省住建厅《陕西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历史脉络的方法,将西安市的近现代历史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大主题类别,以见证国家凝成、工业、商业贸易等9个价值主题对其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历史文化发展特点总结为5条。综合以上研究,参照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将西安市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为20条,其中历史文化价值标准13条、艺术价值标准5条、科学技术价值2条,针对各价值项分别确定了年代标准,并选取案例对相应的标准进行说明,以期增强西安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韩斌[7](2020)在《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下文创园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工业遗产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园区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2018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了国家对工业遗产利用发展的支持,鼓励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创新创业基地等培育艺术文化创意等业态。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为文创园的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园区风格千篇一律、改造手法与遗产保护不匹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情况,从改造、保护、再利用出发,结合历史背景、自然条件、地域文脉、和城市发展与可持续等方面对相关课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具体的文创园设计手法,优化文创园设计的要点。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目前我国工业遗产改造为文创园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工业遗产再利用型的文创园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如何对文创园设计方法与工业遗产保护相结合达到再利用为研究内容,梳理论文框架,为后续课题研究指明方向。第二部分为工业遗产和文创园的相关理论研究,首先阐述工业遗产和文创园的定义,分析工业遗产的价值、改造原则和特点,结合文创园的功能和特点,找到旧工业园区改造为文创园的优势,为旧工业区改造的文创园设计做好理论铺垫。第三部分对旧工业区和文创园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研究,首先通过旧工厂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理论对旧工业区的功能类型、平面布局、交通组织、建筑界面、外部设施、景观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文创园的相关设计解析,分析文创园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为后续的实践调研做准备。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部分,对调研的多个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对北杜伊斯堡、上海老场坊、北京798设计中的优势来进行借鉴,总结出国内文创园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此类文创园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前文基础理论与实际调研成果的总结,梳理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文创园设计建议,为其他文创园的设计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从空间整合、城市更新、遗产保护、生态可持续、文脉延续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展示设计研究工作的成果。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旧厂区改造为文创园区的相关理论,为其他的旧厂区改造的文创园项目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与依据。
殷赛花[8](2020)在《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城市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社会呼声高涨,社会各界对保障城市儿童权益的相关实践也在予以积极推进,国内许多城市兴起建设城市儿童公园的呼应举措。2015年6月1日,广州1个市级和12个区级儿童公园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形成在规模和数量上居国内榜首的公益性儿童公园群落,为广州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系列专门性的市、区级户外儿童游憩景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发展从“生态城市”到“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进化表明,我国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需扎实有序地推进。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重要构成的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生态效能也需提到更高的层面。笔者在对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周末和节假日儿童公园内盛况空前的游憩景象,到工作日开放时段却是稀稀落落的另一番景象。在对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进一步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主体对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使用存在突出的时间和空间不均衡性,严重影响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体验品质和服务效能的提升,阻碍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游憩学、心理学和景观设计学等理论文献的综合研究,以广州多个不同类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设计师访谈法予以调研分析,最后在借鉴美国的“可持续场地倡议”和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与影响游憩景观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其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维护管理的全寿命周期,提出“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体系和主要构建原则。从满足游憩主体需求的“儿童家庭友好”和促进城市生态健康的“城市生态友好”两个维度来促进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全生命周期内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从城市系统优化、景观效能提升和景观形态完善三个层面提出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优化的策略和举措。
唐封强[9](2020)在《延续地域文化的广州南平村建筑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建筑地域文化是推动乡村建筑发展的内生动力,孕育于当地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等综合背景,以独特的聚落格局、建筑外形、营造技艺等要素的有机组合为外在呈现,以其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为内在逻辑。乡村建筑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展示,对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乡村建筑风貌与增强乡村文化自信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州从化南平村历史悠久、景观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典型的城市郊区客家村落,然而近年来村民的无序改建扩建活动对乡村建筑原有风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弱化了聚落景观特征,建筑地域文化传承受阻,因而开展延续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研究尤为紧迫和重要。南平村建筑改造作为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专题和“千企帮千村”试验性项目,是广州市委市政府、从化区委区政府、珠江实业集团落实习总书记“四个走在前列指示”和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政、学、商三界联合研究的典型案例。本文以延续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展开南平村建筑改造研究。针对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要素及其内涵的丰富性,在学科理论层面采用建筑学、文化学、美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方法,在逻辑分析层面借鉴多元比较、演绎与归纳等多思维统一的分析方法,在技术应用层面采用生态建筑分析Ecotect、图示语言等多技术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在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逻辑构成的探究中,基于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通过多元视角和多维度分析,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文历史三方面分析建筑地域文化的孕育背景,从聚落整体、建筑单元、景观构筑、习俗观念四方面梳理建筑地域文化构成要素,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方面探析建筑地域文化的学理内涵。其次,在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现存问题的分析中,通过结构分析与矛盾分析,从规划组织与空间利用、建筑外部及整体风貌、室内空间与周边环境、建筑防灾与建筑结构四方面去梳理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缺失的客观表现,从建筑地域文化形成背景因素的梳理、建筑地域文化要素的组织布局、建筑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三方面归纳总结建筑地域文化缺失的问题,从经济结构、规划管理、城乡体制、思想观念四方面探究建筑地域文化缺失的根源。最后,通过经验归纳与逻辑演绎,基于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逻辑构成的探究、建筑地域文化现存问题的分析,从整体性、持续性、有效性、舒适性四方面提出延续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原则,从传承地域技术特征、体现社会时代精神、彰显人文艺术品格三方面提出延续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方向,从聚落整体、单体建筑、细部技艺三方面提出延续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策略,并结合改造实际案例对改造策略进行应用分析。本文基于跨学科交叉综合的视野和方法对南平村建筑改造展开研究,探析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的逻辑构成,剖析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现存的问题与根源,提出延续地域文化的南平村建筑改造思路,探索学科交叉综合的乡村建筑改造研究范式,以期改善南平村人居环境质量、延续建筑地域文化,拓展与深化乡村建筑文化研究内容,为南平村未来的改造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助推乡村振兴与“宜居宜业宜游”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为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王嫦鸿[10](2020)在《“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研究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学者们越来越多,取得许多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但人们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遗产仍知之甚少。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遗产时间线处在前有更古老的近代工业遗产,后有布局更神秘发展更迅猛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中间位置,导致“一五”时期工业遗产易被忽略。然而“一五”时期工业建设是新中国第一次引入外资发展国内重工业的重大战略布局,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前三章的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目前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现状,明确文章研究内容、意义及目的。第二章查阅并整理文献书籍资料,梳理“一五”时期全国范围内以及四川地区的工业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并对“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展开历史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五”时期四川地区的重要工业建设项目共计33项,主要集中于成都、绵阳两地,其中156项实际有6项建设于成都。第三章详细梳理“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建设历史,“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是四川省现代工业建设的开端,其规划建设模式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开端,对四川地区的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第四章通过实地调研法,收集历史图片、现场资料,结合文献研究法,依托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建设省情,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的构成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涉及电力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工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11个行业大类的行业特征。深入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得出工业遗产沿铁路分布以及靠近城市中心建设呈毗邻式的项目选址分布特征等结论。第五章结合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及比较分析法,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的价值特征;研究得出较东北地区工业基地的历史价值而言,“一五”建设是四川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起点,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四川地区“一五”时期的电子工业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有极高的科技价值;同时四川地区有着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历史符号价值,对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在现代发挥社会文化价值有很大帮助。第六章采用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分析目前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的策略。最后,第七章内容主要是总结本论文研究结论,并展望未来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二、振兴成都东郊电子工业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兴成都东郊电子工业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际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
1.2.3 盐业建筑遗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自贡市盐业工业遗产形成背景 |
2.1 自贡市盐业发展概况 |
2.1.1 自贡盐业的起源 |
2.1.2 机械化的雏形时期 |
2.1.3 发展鼎盛时期 |
2.1.4 停滞转型时期 |
2.2 自贡市盐业的转移与城市变迁 |
2.2.1 城市的起源——巴人因盐建国 |
2.2.2 自贡市的雏形——盐井为中心 |
2.2.3 近现代的自贡市诞生——东西富荣两场的分合 |
2.3 自贡市盐厂的变化过程 |
2.3.1 敞锅制盐阶段 |
2.3.2 真空制盐阶段 |
2.3.3 综合转型阶段 |
2.3.4 保护利用阶段 |
2.4 小结 |
第3章 自贡市现存盐业工业建筑案例研究 |
3.1 自贡市现存盐业工业建筑概况 |
3.2 传统手工盐业建筑案例 |
3.2.1 完整保存 |
3.2.2 基本保存 |
3.2.3 局部保存 |
3.3 机械化盐业建筑案例 |
3.3.1 完整保存 |
3.3.2 基本保存 |
3.3.3 局部保存 |
3.4 小结 |
第4章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特点分析 |
4.1 自贡市盐业的行业特点 |
4.2 自贡市盐业工业分布特征 |
4.2.1 时间分布特征 |
4.2.2 选址分布特征 |
4.3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构成 |
4.3.1 生产要素构成 |
4.3.2 非生产要素构成 |
4.4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特征 |
4.4.1 规划布局特征 |
4.4.2 建筑空间类型 |
4.4.3 建筑风格类型 |
4.4.4 建筑结构类型 |
4.5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 |
4.5.1 历史价值——见证盐业的发展 |
4.5.2 科技价值——科技水平具有创新性 |
4.5.3 社会价值——带动自贡市早期经济发展 |
4.5.4 艺术价值——展现建筑美学和行业特色 |
4.5.5 经济价值——可持续发展的利用 |
4.6 小结 |
第5章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现状研究 |
5.1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概况 |
5.2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管理措施 |
5.2.1 保护管理部门 |
5.2.2 保护管理法规及文件 |
5.3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
5.3.1 保护利用状态分类 |
5.3.2 整体保护利用措施分析 |
5.3.3 单体利用措施分析 |
5.4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 |
5.4.1 评价的目的 |
5.4.2 评价体系建立方法 |
5.4.3 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5.5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现存问题 |
5.5.1 保障制度不完善 |
5.5.2 价值认知不全面 |
5.5.3 保护对象不平衡 |
5.5.4 利用方式与开发主体单一 |
5.6 小结 |
第6章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 |
6.1 盐业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原则 |
6.1.1 真实性原则 |
6.1.2 完整性原则 |
6.1.3 相关的自贡市城市规划原则 |
6.2 国内外工业遗产实践案例 |
6.2.1 国外工业遗产实践案例 |
6.2.2 国内工业遗产实践案例 |
6.2.3 盐业遗产实践案例 |
6.3 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障制度策略 |
6.3.1 保护与利用管理建议 |
6.3.2 分级保护策略 |
6.3.3 保护利用实施建议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自贡市盐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估计分表 |
附录二 自贡市城市发展历史 |
附录三 自贡市现存天车及其盐场现状 |
附录四 自贡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 |
(5)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更新下的“增量”转“存量” |
1.1.2 城市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
1.1.3 后工业时代消费空间观念转变 |
1.2 旧工业建筑概念界定与特征 |
1.2.1 旧工业建筑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研究历程 |
1.4.2 相关纲领文献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 |
2.1 工业建筑发展背景 |
2.1.1 工业建筑兴起与发展 |
2.1.2 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 |
2.1.3 工业建筑艺术化与遗产化时期 |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动因 |
2.2.1 改造与再利用概念辨析 |
2.2.2 城市旧工业区空间结构调整 |
2.2.3 旧工业产业调整与置换 |
2.2.4 实践主体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
2.3 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理念 |
2.3.1 静态保护修复理念 |
2.3.2 动态再循环理念 |
2.3.3 分级保护与再利用理念 |
2.4 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
2.4.1 尊重历史本体的真实性原则 |
2.4.2 强调新旧共生的整体性原则 |
2.4.3 基于建筑更新的动态性原则 |
2.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实践 |
2.5.1 城市事件策动类型 |
2.5.2 创意产业导入类型 |
2.5.3 文化教育综合类型 |
2.5.4 商业消费嫁接类型 |
2.5.5 居住生活开发类型 |
2.5.6 工业景观再生类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西安旧工业建筑历史发展概况 |
3.1 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
3.1.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69—1934) |
3.1.2 近代工业起步发展时期(1835—1948) |
3.1.3 社会主义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2) |
3.1.4 现代工业曲折发展时期(1963—1978) |
3.2 西安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历程 |
3.2.1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工业格局雏形初构 |
3.2.2 “一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奠基 |
3.2.3 “二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混乱 |
3.2.4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成型 |
3.3 西安重要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1 韩森寨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2 大庆路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3 纺织城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4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及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
3.4.1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
3.4.2 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
4.1 西安大华纱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
4.1.1 区位背景 |
4.1.2 历史沿革 |
4.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
4.2.1 基于保护修缮的空间谨慎加减——密度疏解 |
4.2.2 边界的介入与渗透——城市街区的形成 |
4.2.3 历史工业建筑转向商业消费空间——“符号的象征” |
4.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
4.3.1 功能业态构成 |
4.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
4.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空间——事件”:边界介入与组织的空间序列 |
4.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
4.5.1 增补叠加式屋顶标识空间——一期生产厂房 |
4.5.2 并置开放式柔性廊空间——二期生产厂房 |
4.5.3 织补围合式院空间——老南门办公区及动力用房 |
4.5.4 扩张包容式庭空间——厂区锅炉房 |
4.5.5 折叠嵌入式体空间——新布厂车间 |
4.6 本章小结 |
5 陕钢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
5.1 陕钢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
5.1.1 区位背景 |
5.1.2 历史沿革 |
5.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
5.2.1 面向产业的恢复与安置 |
5.2.2 面向大学校园的改造 |
5.2.3 面向房地产项目的推到重建 |
5.2.4 面向老钢厂创意设计产业园的整体改造 |
5.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
5.3.1 功能业态构成 |
5.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
5.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多米诺”结构框架与自由平面:相似结构单元下的空间拓扑与界面异质拼贴 |
5.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
5.5.1 外部相邻异质体量扩建与内部多重空间重组型——产业园7.8号楼 |
5.5.2 外部界面消解与内部盒体嵌入——1.2号教学楼 |
5.5.3 外部基本保留原状与内庭空间围合——产业园 11 号楼 |
5.5.4 外部体量局部加减与内部多层级空间叠置——产业园12号楼 |
5.6 本章小结 |
6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语汇 |
6.1 基于外部整体环境的空间再利用操作 |
6.1.1 外部整体环境肌理拆分与整合 |
6.1.2 外部整体环境界面连续与引导 |
6.1.3 外部整体环境公共空间介入与渗透 |
6.2 基于建筑外部空间体量的介入与共生操作 |
6.2.1 空间体量的介入 |
6.2.2 空间体量的并置 |
6.2.3 空间体量的叠加 |
6.3 基于建筑界面的整合与重塑操作 |
6.3.1 界面的自性整合 |
6.3.2 界面的片段(废墟)处理 |
6.3.3 界面的消解渗透 |
6.3.4 界面的拼贴异质 |
6.4 基于建筑内部空间秩序重构操作 |
6.4.1 拆分与重组——空间的自由与流动 |
6.4.2 叠合与渗透——空间的层析与透明 |
6.4.3 嵌入与加建——空间的体积与扩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表录 |
图录 |
致谢 |
(6)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我国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及确定工作历程 |
1.4.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相关研究概述 |
1.4.3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及相关研究概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2.1 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1.1 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1.2 各方地政府制定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2 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1 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
2.2.2 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
2.2.3 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 |
2.2.4 “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 |
2.3 本章小结 |
3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工作思路 |
3.1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
3.1.1 美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2 英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3 法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4 加拿大的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
3.1.5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
3.2 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过程的启示 |
3.3 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 |
3.4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的工作思路 |
3.4.1 梳理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 |
3.4.2 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 |
3.4.3 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 |
4.1 西安市第一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4.2 西安市第二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及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及历史文化特点分析 |
5.1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思路及技术路线 |
5.2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 |
5.2.1 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概述 |
5.2.2 政治变迁历史脉络 |
5.2.3 经济发展历史脉络 |
5.2.4 社会发展历史脉络 |
5.2.5 文化科技发展历史脉络 |
5.3 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特点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方案 |
6.1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标准细则 |
6.2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艺术价值标准细则 |
6.3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科学技术价值标准细则 |
6.4 关于年代界定的补充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表目录 |
图目录 |
致谢 |
(7)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下文创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发展趋势 |
1.1.2 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和趋势 |
1.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发展趋势 |
1.2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2.1 课题研究内容 |
1.3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 |
1.3.1 工业遗产的界定 |
1.3.2 旧工业园区时间范围界定 |
1.3.3 文创园区改造类型界定 |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课题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工业遗产的概念 |
2.1.1 工业遗产的定义 |
2.1.2 工业遗产的价值 |
2.2 再利用的概念 |
2.2.1 再利用的定义 |
2.2.2 工业遗产再利用原则 |
2.2.3 工业遗产再利用特点 |
2.3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 |
2.3.1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定义 |
2.3.2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类型 |
2.3.3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功能和特点 |
2.4 旧工业园区改造为文创园的优势 |
2.4.1 空间特点相适应 |
2.4.2 顺应市场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3 旧工业区再利用文创园设计研究 |
3.1 旧工业园区的设计解析 |
3.1.1 旧工业园区类型划分 |
3.1.2 旧工业园区平面布局 |
3.1.3 旧工业园区交通组织 |
3.1.4 旧工业园区建筑界面 |
3.1.5 旧工业园区外部设施 |
3.1.6 旧工业园区景观环境 |
3.2 文创园的设计解析 |
3.2.1 文创园区空间构成 |
3.2.2 文创园区建筑特点 |
3.2.3 文创园区景观环境 |
3.2.4 文创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 |
3.3 文创园区的设计原则 |
3.3.1 追求人与自然可持续 |
3.3.2 注重城市空间整体性 |
3.3.3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
3.4 文创园区的设计手法 |
3.4.1 营造创意氛围 |
3.4.2 展示艺术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旧工厂再利用文创园案例分析 |
4.1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1.1 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 |
4.1.2 优化环境的生态对策 |
4.2 上海1933老场坊 |
4.2.1 改建风格契合工业历史 |
4.2.2 遗留构件延续工业文脉 |
4.3 北京798艺术区 |
4.3.1 多元业态的综合体 |
4.3.2 艺术创意不断更新 |
4.4 文创园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
4.4.1 历史风貌改变 |
4.4.2 生态协调性缺失 |
4.4.3 城市衔接度不足 |
4.4.4 缺乏科学规划 |
5 旧工厂再利用文创园设计方法与策略 |
5.1 园区空间整合——营造多元功能业态 |
5.1.1 空间整合,建立完善功能 |
5.1.2 价值分区,明确保护导向 |
5.2 园区边界消融与延续——融入城市整体空间 |
5.2.1 开放边界限定 |
5.2.2 艺术化处理 |
5.3 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
5.3.1 引用生态系统 |
5.3.2 融入景观元素 |
5.3.3 运用科技手段 |
5.4 园区历史遗存保留与再利用——注重历史情感表达 |
5.4.1 历史构筑物表达 |
5.4.2 建筑界面表达 |
5.4.3 遗留工业设施再利用 |
5.5 城市特色事件融入——打造多样文创产业链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儿童公园发展动态 |
1.2.2 国内儿童公园发展动态 |
1.2.3 国外游憩理论研究 |
1.2.5 国内游憩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园绿地与儿童公园 |
2.1.2 游憩、游憩系统 |
2.1.3 游憩景观 |
2.1.4 游憩需求与游憩体验 |
2.1.5 全生命周期 |
2.1.6 儿童权力公约 |
2.1.7 可持续的公园绿地雨水管理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游憩学理论 |
2.2.2 心理学理论 |
2.2.3 景观设计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 |
2.2.5 人对环境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6 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城市理论 |
2.3 儿童公园功能及其游憩景观解析 |
2.3.1 儿童公园的功能及分类 |
2.3.2 儿童公园游憩主体 |
2.3.3 儿童游乐景观类型 |
2.3.4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 |
2.4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
2.4.1 儿童公园生态系统健康 |
2.4.2 儿童公园游憩主体需求 |
2.4.3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成本 |
2.5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2.5.1 罗里.迈尔斯儿童探险园 |
2.5.2 成都麓湖红石公园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州的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调研分析 |
3.1 调研对象解析 |
3.1.1 广州城市概况 |
3.1.2 广州城市生态现状 |
3.1.3 广州儿童公园发展历程 |
3.1.4 游憩景观调研对象选取 |
3.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调研 |
3.2.1 广州市级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 |
3.2.2 广州市儿童公园游憩主体时空分布 |
3.2.3 广州区级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 |
3.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需求问卷调研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3.3.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主体构成及空间分布 |
3.3.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时间特性 |
3.3.4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环境及活动需求 |
3.3.5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体验需求 |
3.3.6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收获需求 |
3.3.7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满意度需求 |
3.4 广州市儿童公园设计人员访谈 |
3.5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调研综合分析 |
3.5.1 广州儿童公园景观游憩主体需求 |
3.5.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社会功能 |
3.5.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生态及其他功能 |
3.5.4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可达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体系构建 |
4.1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常见问题分析 |
4.1.1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与游憩主体需求的错位 |
4.1.2 儿童公园部分游憩景观功能效率偏低 |
4.1.3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维护管理难度大 |
4.2 构建“友好型”游憩景观优化体系 |
4.2.1 “友好型”游憩景观理念的提出 |
4.2.2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含义 |
4.2.3 “城市生态友好”是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的基础 |
4.2.4 “儿童家庭友好”是优化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活力的保障 |
4.2.5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构成 |
4.3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全生命周期 |
4.3.1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规划设计 |
4.3.2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施工建造 |
4.3.3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维护管理 |
4.4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构建原则 |
4.4.1 系统化原则 |
4.4.2 安全互动原则 |
4.4.3 复合高效原则 |
4.4.4 动态维护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策略 |
5.1 广州儿童公园与城市关系优化策略 |
5.1.1 构建合宜的城市儿童户外游憩体系 |
5.1.2 完善各区级儿童公园的到达交通体系 |
5.1.3 加大社区儿童户外游憩景观的建设力度 |
5.1.4 提升儿童公园生态基础设施功能 |
5.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服务功能效率优化策略 |
5.2.1 改善游憩景观的地域适应性 |
5.2.2 提升游乐景观的复合多元性 |
5.2.3 增强游乐景观的互动参与性 |
5.2.4 兼顾各类型游憩群体需求 |
5.2.5 强化公园生态效益的提升 |
5.2.6 构建智慧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监管平台 |
5.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形态优化举措 |
5.3.1 游乐设施场地 |
5.3.2 主题游憩景观 |
5.3.3 沙池 |
5.3.4 水景 |
5.3.5 雨水花园 |
5.3.6 湿地 |
5.3.7 草地 |
5.3.8 林地 |
5.3.9 科普景观 |
5.3.10 运动场地 |
5.3.11 服务设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广州儿童公园基本信息(一) |
附录2 广州儿童公园基本信息(二) |
附录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4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2.0版评估系统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延续地域文化的广州南平村建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上而下”的上层规划 |
1.1.2 “自下而上”的村民需求 |
1.1.3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乡村建筑改造的研究 |
1.2.2 关于广州乡村建筑地域文化的研究 |
1.2.3 关于乡村建筑改造中地域文化传承的研究 |
1.2.4 研究评析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核心内容 |
1.4.2 时空范围 |
1.4.3 相关概念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的逻辑构成探究 |
2.1 建筑地域文化的孕育背景 |
2.1.1 自然地理因素 |
2.1.2 社会经济因素 |
2.1.3 人文历史因素 |
2.2 建筑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 |
2.2.1 聚落整体层面要素 |
2.2.2 建筑单元层面要素 |
2.2.3 景观构筑层面要素 |
2.2.4 习俗观念层面要素 |
2.3 建筑地域文化的学理内涵 |
2.3.1 地域技术特征 |
2.3.2 社会时代精神 |
2.3.3 人文艺术品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平村建筑地域文化的现存问题探析 |
3.1 建筑地域文化缺失的客观表现 |
3.1.1 规划组织与空间利用 |
3.1.2 建筑外部及整体风貌 |
3.1.3 室内空间与周边环境 |
3.1.4 建筑防灾与建筑结构 |
3.2 建筑地域文化缺失的问题探析 |
3.2.1 建筑地域文化形成背景的梳理 |
3.2.2 建筑地域文化要素的组织布局 |
3.2.3 建筑地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
3.3 建筑地域文化缺失的根源探究 |
3.3.1 经济结构调整 |
3.3.2 早期规划缺位 |
3.3.3 城乡体制差异 |
3.3.4 思想观念转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延续地域文化的南平村建筑改造思路 |
4.1 延续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持续性原则 |
4.1.3 有效性原则 |
4.1.4 舒适性原则 |
4.2 延续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方向 |
4.2.1 强调因地制宜,传承地域技术特征 |
4.2.2 体现时代理性,弘扬社会时代精神 |
4.2.3 展示文化内涵,彰显人文艺术品格 |
4.3 延续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策略 |
4.3.1 聚落整体层面的改造策略 |
4.3.2 单体建筑层面的改造策略 |
4.3.3 细部技艺层面的改造策略 |
4.4 延续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实践 |
4.4.1 民居建筑改造 |
4.4.2 建筑景观改造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一五”时期建设项目分布及相关城市发展历史 |
2.1 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 |
2.1.1 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背景 |
2.1.2 新中国一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156项 |
2.1.3 新中国“一五”时期156 项分布 |
2.2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 |
2.2.1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背景 |
2.2.2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时间 |
2.2.3 四川省行政区划与本文地域研究范围 |
2.2.4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建设项目与分布 |
2.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重点城市发展历史 |
2.3.1 成都“一五”时期城市发展历史 |
2.3.2 绵阳“一五”时期城市发展历史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历史研究 |
3.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建设情况 |
3.1.1 成都市“一五”建设项目历史概览 |
3.1.2 绵阳市“一五”建设项目历史概览 |
3.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概述 |
3.3 电力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
3.3.1 成都热电厂 |
3.4 电子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
3.4.1 国营新兴仪器厂(719 厂) |
3.4.2 国营锦江电机厂(784 厂) |
3.4.3 国营宏明无线电器材厂(715 厂) |
3.4.4 788厂停建后新增项目 |
3.4.5 国营前锋无线电仪器厂(766 厂) |
3.4.6 国营长虹机器厂(780 厂) |
3.4.7 国营涪江机器厂(783 厂) |
3.4.8 国营华丰无线电器材厂(796 厂) |
3.5 机械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
3.5.1 成都量具刃具厂 |
3.5.2 成都机车车辆厂 |
3.5.3 国营峨嵋机械厂(132 厂) |
3.6 化工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
3.6.1 四川化工总厂 |
3.7 食品加工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
3.7.1 五粮液酒厂 |
3.7.2 泸州老窖酒厂 |
3.7.3 内江糖厂 |
3.7.4 资中球溪河糖厂 |
3.8 纺织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
3.9 教育科研 |
3.9.1 高等教育 |
3.9.2 科学技术研究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构成特征分析 |
4.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沿革特征 |
4.1.1 “一五”建设初期(1951~1953) |
4.1.2 “一五”建设中期(1954~1956) |
4.1.3 “一五”建设延续期(1957~1960) |
4.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行业特征 |
4.2.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构成分析 |
4.2.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分析 |
4.2.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历史构成分析 |
4.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
4.3.1 项目选址分布特征 |
4.3.2 空间布局特征 |
4.3.3 “厂区”空间特征 |
4.3.4 “院区”空间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价值特征初探 |
5.1 四川地区“一五”工业遗产价值的理论前提 |
5.1.1 工业遗产价值分析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的研究 |
5.2 四川地区“一五”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
5.2.1 典型性工业遗产建筑单体的价值分析 |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四川“一五”工业遗产价值 |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四川“一五”工业遗产价值 |
5.2.4 工业遗产价值的地域性与时代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
6.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
6.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
6.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振兴成都东郊电子工业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沈阳工业遗产文化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温婧. 渤海大学, 2021
- [3]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自贡市盐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D]. 李雯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D]. 周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李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下文创园设计研究[D]. 韩斌.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8]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D]. 殷赛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延续地域文化的广州南平村建筑改造研究[D]. 唐封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D]. 王嫦鸿.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