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一次罕见低温天气过程分析

呼伦贝尔市一次罕见低温天气过程分析

一、呼伦贝尔市一次罕见低温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苏雪梅[1](2020)在《我国区域极端气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选及归因死亡负担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系统筛选区域极端气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并评估归因于环境温度的敏感性疾病死亡负担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在中国。研究目的:通过系统筛选,识别我国不同区域极端气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脆弱人群,评估归因于环境温度的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脆弱人群的死亡负担。研究方法:以位于我国11个气象地理区划内的19个城市或县为研究地区,收集2014-2018年的逐日气象数据、空气质量数据和死因数据,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针对极端气温与不同死因别、性别和年龄别人群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筛选极端气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识别脆弱人群;利用多元meta回归分析,从整体、气候带和城乡层面评估19个研究地区的合并效应,分析区域差异;通过计算归因分值(attributable fractions,AFs),评估归因于环境温度的死亡负担。结果:本研究通过分析极端气温对我国19个地区不同死因别、性别和年龄别人群死亡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不同人群最低死亡温度环境温度与总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呈现“反-J”型曲线,且最低死亡温度(minimum mortality temperature,MMT)为 26.2℃,对应 日最高气温的第 66 百分位数。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人群总死亡的MMT分别为26.8℃和23.9℃。循环、呼吸、神经、内分泌疾病及伤害的MMT分别为25.8℃、22.6℃、25.2℃、28.1℃和13.4℃。亚热带季风区不同系统疾病的MMT略高于温带季风区。(2)区域极端高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本研究发现极端高温可以增加神经系统、伤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疾病的死亡风险,其累积相对风险值(cumulative relative risk,CR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 1.88(1.44,2.46)、1.53(1.37,1.70)、1.39(1.29,1.51)、1.28(1.18,1.38)和 1.28(1.15,1.43)。对于总死亡,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人群的极端高温CRR(95%CI)分别为1.24(1.15,1.34)和1.29(1.22,1.37)。对于循环系统疾病,极端高温对其死亡的影响,虽然气候带差异比较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P=0.06),但呈现出在亚热带季风区其死亡风险值更大,CRR,95%CI为1.32(1.16,1.50)。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呈现出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死亡风险更大(P=0.19),其CRR,95%CI为1.57(1.31,1.88)。极端高温对伤害、神经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死亡影响,仅在亚热带观察到统计学意义,其CRR,95%CI分别为 1.52(1.32,1.76)、1.93(1.30,2.87)和 1.38(1.14,1.66)。极端高温对总人群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均在乡村地区的死亡风险更大,其CRR,95%CI分别为 1.30(1.16,1.47)和 1.37(1.14,1.64)。(3)区域极端低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极端低温可以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其CRR(95%CI)分别为1.48(1.24,1.76)和1.32(1.01,1.73)。本文探讨了不同气候带极端低温对总人群死亡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总死亡,仅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观察到统计学意义,其CRR(95%CI)为1.31(1.15,1.50)。对于循环系统疾病,极端低温对其死亡的影响,虽然气候带差异比较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P=0.39),但呈现出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死亡风险值更大,CRR,95%CI为1.64(1.03,2.60)。极端低温对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神经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死亡影响在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均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探讨了城乡极端气温对总人群死亡的影响,研究发现,极端低温对总人群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均在乡村地区的死亡风险更大,其CRR,95%CI分别为1.46(1.10,1.93)和1.97(1.28,3.03)。(4)脆弱人群针对性别和年龄别的分层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死亡风险更大,其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CRR(95%CI)分别为1.32(1.23,1.42)和1.32(1.16,1.50)。年龄越大的人群对于极端气温的易感性越大,其极端高温死亡风险值变化范围为17%-46%,极端低温的死亡风险值变化范围为19%-87%。(5)死亡负担本研究进一步评估极端气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于环境温度所造成的归因死亡负担。在高温条件时,伤害等意外事件的归因死亡负担最大,其次为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其AF值分别为7.68%、6.60%、3.16%、2.63%和2.02%。在低温条件时,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最大,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其AF值分别为9.93%和7.89%。同时,本研究按分性别和年龄别评估了归因死亡负担,研究发现,相对于男性,女性的归因死亡负担更大,其AF值为1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归因死亡负担逐渐上升,其AF值变化范围为2.17%-15.22%。本研究从气候带和城乡层面探讨总人群归因死亡负担差异,结果发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人群死亡归因负担更大,其高温和低温AF值分别为2.91%和6.58%;乡村地区人群归因于环境温度的死亡负担更大,其高温和低温AF值分别为3.38%和8.01%。结论:极端气温可以增加人群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造成一定的死亡负担。不同系统疾病的MMT具有一定差异,亚热带季风区人群的MMT高于温带季风区。极端高温的敏感疾病包括神经系统、伤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疾病等,极端低温敏感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极端高温对温带季风气候区总人群死亡影响更大;仅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观察到极端低温对总人群死亡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乡村地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对总人群死亡的影响更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人群归因死亡负担大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乡村地区的人群归因死亡负担大于城市地区。此外,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归因于环境温度的死亡负担呈现上升趋势;女性人群的归因死亡负担高于男性。

隋沆锐[2](2019)在《2016年1月一次极寒天气总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19日至1月23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生的一次极端低温天气进行分析。此次极寒天气持续时间长,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偏北,在副高连同阻塞高压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气温异常偏暖,暖空气控制了北极,极涡南下维持,造成本次降温及低温过程。通过对比多模式预报结果,对以后发生类似的天气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洪丽,付亚男,孟雪峰,隋沆锐,王颖[3](2018)在《呼伦贝尔市2016年3月31日-4月2日暴雪过程天气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 1.0°×1.0°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3月31日至4月2日发生于呼伦贝尔市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成因机制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出此次暴雪的特殊之处,为今后的暴雪天气预报提供可参考的经验。从天气学角度详细地分析此次暴雪过程的高低空影响系统的生消演变,特别对产生极端降水的水汽输送条件、水汽辐合情况、局地水汽聚集以及垂直运动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是由短波扰动叠加低空锋区,导致斜压有效位能释放转变为扰动动能,并促使扰动发展加深为大型涡动而产生;水汽通量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汽输送效果,"均匀狭长"的分布形态具有更高的水汽输送效率;涡度差动平流与温度平流表明动力因子与热力因子在本次过程中对垂直运动均有显着贡献,而水平散度作为直接反映质量汇集、流失的参量可以更为直观地反映垂直运动的强弱与分布;整层水汽通量散度积分作为与降水强度直接相关的物理量,对于降水量级的反映异常精准,配合中低空气流强度与方向,可对降水落区与时段进行精确判断。

张荣菊[4](2017)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天气成因》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和降水量资料,对2016年4月1—2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高压脊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建立,为贝加尔湖低槽加深演变为冷涡创造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冷涡和锋面气旋是呼伦贝尔市暴雪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与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相叠置耦合,形成强烈的动力抬升作用,触发了暴雪天气。

斯琴,荀学义,王佳津[5](2016)在《一次东北冷涡暴雨过程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逐6h的再分析资料和FY-2E红外云图、TBB等资料,对2014年7月7—8日由东北冷涡引发内蒙古东北部的暴雨过程形成原因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低空急流是主要水汽来源,不同地区出现暴雨的机制不同,兴安盟东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由于槽前、切变南缘地面暖锋附近,中低空急流汇合处,强辐合抬升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强天气的发生,而呼伦贝尔市西南部暴雨跟中上层冷涡的生成发展与对应的地面低压逐步耦合的动力作用相关;2湿位涡的分布对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700hPa正负值区过度带的配置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潜势,暴雨发生在700hPa等值线密集带和850hPa MPV2大于等于0的叠加区域内,700hPa正负过渡带附近,偏向于正值一侧;3最大降水量的雨强落后于云团TBB最低值12h,并不是强TBB与最强降水同步出现。

朱蒙芬[6](2016)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春季气候影响评价10年回顾》文中研究表明2006—2015年春季(3月1日—5月31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10年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值。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2006、2008、2009、2012年偏旱,2007、2010、2011年偏涝,2013、2014、2015年水热匹配适宜。

乌尼尔,伊德尔呼[7](2016)在《近45年呼伦贝尔市极寒灾害天气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呼伦贝尔市19712015年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呼伦贝尔市极寒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的极寒天气出现在11月中旬至翌年的3月中旬,近45年中,发生极寒频次最高的是1月(占57.5%),其次是2月(占22.6%);该地区的极寒天气空间分布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的区域,并在时间序列上存在3个变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极寒多时期(平均65.8站次/年),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为极寒较多时期(平均39站次/年),20世纪90年代为极寒较少时期(平均26.8站次/年);该地区的极寒强度是从2000年以后的15年中呈明显加强趋势。

王慧清[8](2016)在《2012年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成因分析》文中指出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2年4月19—20日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做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形成和加强东移,配合下游鄂霍次克海阻高的加强,为本次大风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高空环流背景;蒙古气旋是本次大风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高空急流的形成为低层大气的加速运动提供动量、使低层锋区加强、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本次大风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次级环流的形成把高空急流的动量传递到地面,是大风天气中动量下传的重要机制;较为旺盛的的对流运动使得次级环流得以生成和维持,为动量下传机制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常煜,韩经纬[9](2015)在《一次阻塞形势下的内蒙古暴雨过程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1°NCEP再分析资料、FY-2E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和1 h降水资料,对2012年7月24 31日内蒙古全区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在南亚高压东伸、贝加尔湖阻塞形势稳定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下。(2)地面辐合以及700 h Pa切变和涡旋是暴雨发生的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的直接制造者,中尺度雨团出现在MCS边缘TBB梯度最大处冷空气一侧。(3)暴雨发生时南海季风涌活跃,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水汽条件,暴雨发生前对流层低层存在大量不稳定能量,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与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相叠置耦合,以及地形的强迫动力抬升机制,触发了暴雨天气。(4)内蒙古西部地区水汽输送条件较差是该地区较少发生暴雨的主要原因。

付亚男[10](2015)在《呼伦贝尔市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模式产品,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4年11月2627日呼伦贝尔市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极涡亚洲一侧强度偏强,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堆积形成横槽,乌山阻高迅速建立、崩溃致使横槽转竖从而引导冷空气南下东进,产生剧烈的降温;黑海-里海地面高压发展强盛,向东伸展形成强盛的冷高压,并导致贝湖气旋分裂演变为东北低压,高低压之间强大的气压梯度力导致大风的产生;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冷平流导致气温骤降,低层弱上升运动起到了辅助降温的效果。

二、呼伦贝尔市一次罕见低温天气过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伦贝尔市一次罕见低温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区域极端气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选及归因死亡负担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全球气候变化
        1.2 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1.3 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极端气温对人群死亡的影响
        2.2 国内外研究中确定极端气温的方法
        2.3 混杂因素的控制
    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地区
    2 数据收集及质量控制
        2.1 数据收集
        2.2 数据质量控制
    3 研究方法
        3.1 第一阶段分析
        3.2 第二阶段分析
        3.3 区域(气候带/城乡)差异性比较
        3.4 计算归因分值
        3.5 敏感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
    1 基本情况描述
        1.1 研究地区监测数据
        1.2 总人群日死亡数的时间变化趋势
        1.3 日最高气温与总人群日死亡数的拟合曲线
    2 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选及定量关系分析
        2.1 不同死因别疾病的最低死亡温度
        2.2 极端气温对不同死因别人群死亡影响的滞后规律
        2.3 极端气温对不同疾病影响的累积风险
        2.4 极端气温对不同死因别人群死亡影响的区域差异
        2.5 敏感性分析结果
    3 脆弱人群筛选及定量关系分析
        3.1 环境温度与不同年龄别和性别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
        3.2 极端高温对不同性别和年龄别人群死亡影响的滞后规律
        3.3 极端低温对不同性别和年龄别人群死亡影响的滞后规律
        3.4 极端气温脆弱人群
    4 归因死亡负担评估
        4.1 不同死因别人群的归因死亡负担
        4.2 气温对不同性别和年龄别人群造成的归因死亡负担
        4.3 气温对人群造成的死亡负担的区域差异分布
第四章 讨论
    1 环境气温对人群死亡影响的MMT
    2 极端气温对不同死因别人群死亡的滞后效应规律
    3 极端气温对不同死因别人群死亡的影响
    4 极端气温对总人群死亡影响的区域差异
    5 极端气温脆弱人群
    6 归因于环境温度的死亡负担
    7 死亡负担的区域差异
第五章 结论
    1 主要研究发现
    2 本研究主要优缺点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简述气象敏感性疾病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2016年1月一次极寒天气总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呼伦贝尔市极寒天气过程概况及特点
2 预报与天气实况对比分析
    2.1 中央指导预报与实况对比
    2.2 欧洲中心预报与实况对比
        2.2.1 高空形势。
        2.2.2 850hPa上的温度。
        2.2.3 850hPa湿度。
        2.2.4 地面气压。
    2.3 预报思路与反思
        2.3.1 预报思路。
        2.3.2 对实况的反思。
    2.4 总结预报得失分析

(3)呼伦贝尔市2016年3月31日-4月2日暴雪过程天气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来源
2 2016年春季暴雪天气实况与灾情
3 环流形势分析
4 降水成因机制分析
    4.1 水汽输送条件
    4.2 水汽绝对含量
    4.3 水汽饱和程度
    4.4 垂直运动条件
    4.5 层结条件
    4.6 水汽辐合
5 降水相态分析
6 结论

(4)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天气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和降水过程简介
    1.1 资料来源
    1.2 降水过程简介
2 环流背景
3 物理量场
    3.1 水汽条件
    3.2 动力抬升机制
4 卫星云图特征
5 小结

(5)一次东北冷涡暴雨过程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暴雨概况和环流形势特征
    2.1 过程概况
    2.2 环流形势特征
3 暴雨、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3.1 冷涡不同部位产生暴雨、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3.1.1 兴安盟东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地区暴雨
        3.1.2 呼伦贝尔市西南部地区暴雨
    3.2 湿位涡特征
    3.3 暴雨云系特征
4结论与讨论

(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春季气候影响评价1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气候概况与特点
    1.1 呼伦贝尔市近10年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值2 0 0 6—2 015年春季(3月1日—5月31日),呼伦贝尔市全市平均降水量59.6 mm,接近常年同期(48.4 mm)。从空间分布看,农区和林区在50~100 mm之间,牧区在2 0~50 mm之间(见图1)。2 013年春季林区的鄂伦春旗平均降水量177 mm,是春季降水近10年最多的一年。2 0 09年林区的额尔古纳市平均降水量6.9 mm,是春季降水近10年最少的一年。
    1.2 呼伦贝尔市近10年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值2006—2015年春季,呼伦贝尔市平均气温2. 0℃,接近常年同期(1.9℃)。从空间分布看,牧区的海拉尔和农区的莫力达瓦旗正常,全市其余地区偏高0.6℃左右(见图3、图4)。
    1.3 呼伦贝尔市近10年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2 0 0 6—2 015年春季日照时数,牧区的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在800~1 000 h之间,全市其余地区为700~800 h。日照时数与常年同期相比,牧区的满洲里、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和林区的鄂伦春旗、图里河、牙克石正常略多0~5%,全市其余地区正常略少1%~6%(见图5、图6)。
    1.4 呼伦贝尔市近10年大风日数接近常年同期2006—2015年春季大风日数:
2 气候对农业、牧业的影响

(7)近45年呼伦贝尔市极寒灾害天气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资料来源及统计
三、极寒的基本规律
    1. 极寒的地域分布
    2. 极寒的年际变化
    3. 极寒月际变化
    4. 极寒天气环流形势特征
四、呼伦贝尔市极寒预报指标
    1. 从极寒天气发生的频率来讲,林区北部的根河市和图里河镇为平均11~15天/年,牧区北部地区次之,平均2~5天/年,而农区南部和林区南部近45年中没有出现过低于-40℃的天气;
    2. 从极值的分布来看,牧区多出现在00年代,林区和农区为80年代。分析数据显示,37.2%的极值出现在2000年以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市最近15年极值纪录不断被刷新,尤其是近几年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极寒强度明显加强。
    3. 从年代分布变化来看,低于-40℃的极寒天气最多的是70年代,平均每年65.8站次,而90年代是最少的,平均每年26.8站次,但从2011年开始有明显上升趋势。低于-45℃的极寒天气是在70年代和0 0 年代最多。
    4. 从月际分布变化来看,呼伦贝尔市的低于-40℃的极寒主要出现在11月中旬至翌年的3月上旬。5 7.5%的低温天气是在1月,其中下旬略多(受影响最为严重的牧区来讲,90%的低温天气均在1月上旬);其次是2月,主要集中在上旬。低于-45℃的极寒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近44年中巴彦库仁镇、拉布大林镇、根河市、图里河镇等四个站出现过100站次,平均每年出现2站次,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月中旬。
    6. 影响极寒天气的因素中不容忽视的的是对观测站点的地形,在工作中发现,在邻近地区,地形低的区域最低气温值会更低。

(8)2012年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天气实况分析
2 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分析
    2.1 高空环流背景
    2.2 地面影响系统及移动路径
3 成因分析
    3.1 蒙古气旋的热力不稳定性分析
    3.2 高空急流的作用
    3.3 次级环流与动量下传
    3.4 物理量诊断分析
        3.4.1 散度场的空间结构
        3.4.2 垂直速度
        3.4.3 涡度平流分析
4 小结

(10)呼伦贝尔市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过程概述
2主要影响系统
3环流形势分析
4强降温成因分析
5单站气象要素分析
6预报与实况对比分析
7小结

四、呼伦贝尔市一次罕见低温天气过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区域极端气温敏感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选及归因死亡负担评估[D]. 苏雪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2]2016年1月一次极寒天气总结研究[J]. 隋沆锐. 河南科技, 2019(10)
  • [3]呼伦贝尔市2016年3月31日-4月2日暴雪过程天气学特征研究[J]. 王洪丽,付亚男,孟雪峰,隋沆锐,王颖. 冰川冻土, 2018(03)
  • [4]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天气成因[J]. 张荣菊.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09)
  • [5]一次东北冷涡暴雨过程成因分析[J]. 斯琴,荀学义,王佳津. 气象科技, 2016(06)
  • [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春季气候影响评价10年回顾[J]. 朱蒙芬.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09)
  • [7]近45年呼伦贝尔市极寒灾害天气特征分析[J]. 乌尼尔,伊德尔呼. 现代农业, 2016(09)
  • [8]2012年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成因分析[J]. 王慧清. 内蒙古气象, 2016(04)
  • [9]一次阻塞形势下的内蒙古暴雨过程特征分析[J]. 常煜,韩经纬. 高原气象, 2015(03)
  • [10]呼伦贝尔市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 付亚男.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5)
呼伦贝尔市一次罕见低温天气过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