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肥胖分析

儿童单纯性肥胖分析

一、解析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1)在《西藏藏族MC4R、SH2B1、NEGR1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西藏藏族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衔接因子蛋白1(SH2B1)基因、神经生长调节蛋白1(NEGR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以期从遗传学角度探寻上述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西藏藏族肥胖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肥胖判定标准,在参与了拉萨市城关区塔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藏族全民健康体检的1453名藏族人中,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筛选出肥胖组70人(男35,女35),正常组70人(男35,女35),共计140人。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rs71336392位点,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和NEGR1基因rs3101336位点的DNA片段,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PCR产物鉴定。用Sanger测序法对目的基因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基因位点与肥胖的关系。用GMDR软件分析基因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肥胖组基因型分布频率TT:60%、TC:37.1%、CC:2.9%;正常组基因型分布频率TT:95.7%、TC:4.3%、CC:0%,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藏族男性TC基因型携带者的体重、BMI、脂肪量、体脂肪率、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躯干脂肪量、躯干脂肪率、左上肢脂肪量、左上肢脂肪率、左下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率、右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率、右下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率等指标均显着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P<0.05)。在藏族女性,除躯干脂肪率和右下肢脂肪率这两项指标以外,其他各项指标C等位基因携带者均显着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P<0.05),以CC基因型携带者最高,TC基因型携带者次之。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在肥胖组出现率较高。2.MC4R基因rs71336392位点肥胖组基因型分布频率TCTTCT:60%、TCT(杂合缺失):37.1%、TCT(纯合缺失):2.9%;正常组基因型分布频率TCTTCT:95.7%、TCT(杂合缺失):4.3%、TCT(纯合缺失):0%,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藏族男性TCT杂合缺失个体的体重、BMI、脂肪量、体脂肪率、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躯干脂肪量、躯干脂肪率、左上肢脂肪量、左上肢脂肪率、左下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率、右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率、右下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率等指标均显着高于TCTTCT基因型携带者(P<0.05)。在藏族女性,除躯干脂肪率和右下肢脂肪率这两项指标以外,其他各项指标TCT缺失的个体均显着高于TCTTCT基因型携带者(P<0.05),以TCT纯合缺失的个体最高,TCT杂合缺失的个体次之。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MC4R基因rs71336392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TCT缺失突变个体在肥胖组出现率较高。3.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肥胖组基因型分布频率CC:51.4%、CT:37.1%、TT:11.4%;正常组基因型分布频率CC:62.9%、CT:35.7%、TT:1.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C:80.7%和T:19.3%,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藏族男性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体重、BMI、脂肪量、体脂肪率、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躯干脂肪量、躯干脂肪率、左上肢脂肪量、左上肢脂肪率、左下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率、右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率、右下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率等指标均显着高于CC基因型携带者(P<0.05),以TT基因型携带者最高,CT基因型携带者次之;藏族女性各肥胖相关指标在基因型间均无差异(P>0.05)。藏族男性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在肥胖组出现率较高。4.NEGR1基因rs3101336位点肥胖组基因型分布频率TT:2.9%、TC:24.3%、CC:72.9%;正常组基因型分布频率TT:2.9%、TC:30%、CC:67.1%,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在藏族,NEGR1基因rs3101336位点三种基因型间各肥胖相关指标均无差异(P>0.05)。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NEGR1基因rs3101336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差异。5.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与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之间在肥胖中存在交互效应(P<0.05)。高风险组模型MC4R rs17782313—SH2B1rs7359397中模型1:(TC)—(CC)与模型2:(TC)—(CT)的携带者发生肥胖的危险度是其它基因型携带者的15.583倍(P<0.05),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低风险组模型MC4R rs17782313—SH2B1 rs7359397中模型1:(TT)—(CC)与模型2:(TT)—(CT)的携带者发生肥胖的危险度分别是其它基因型携带者的0.050和0.059倍(P<0.05),是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1.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rs71336392位点可作为西藏藏族人肥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可作为西藏藏族人男性肥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NEGR1基因rs3101336位点与西藏藏族人肥胖无关。2.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与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之间在肥胖中存在交互效应,不同的基因型组合对肥胖带来的影响不同。

吕文娣[2](2020)在《基于决策树的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测量南昌市学龄前儿童身体形态指标并评价其胖瘦等级,借助问卷调查获取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情况,在此基础上创建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决策树模型,分析出影响超重与肥胖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交互关系。旨在完善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研究体系,为后续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募集南昌市23所幼儿园共计5870名3~6岁受试儿童,经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测量受试儿童身高、体重,借助《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划分胖瘦等级。问卷调查受试儿童及其父母与家庭的相关信息情况。整合测量数据及问卷结果,确定目标变量并进行具体影响因素指标的划分,共包括幼儿信息、育儿方式、静坐行为、身体活动、父母情况和家庭情况6个一级指标,划分为36个变量。采用IBM SPSS modeler软件创建CHAID决策树模型。研究结果1.本研究所构建的CHAID决策树模型准确率为85.23%,生成的决策树高5层,叶节点达42个。2.CHAID模型结果显示,8个变量与目标变量有较强关联性,各变量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室外身体活动时间、父亲BMI、母亲BMI、父亲收入、室内身体活动时间、父亲受教育程度、喂养方式、看电视时间。其中有3个因素(室外身体活动时间、室内身体活动时间、看电视时间)和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及静坐行为有关。3.决策树模型显示,根节点变量室外身体活动时间“>2h/d”(2.09%)的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率显着低于其他节点(P<0.01),而室外身体活动时间“≤30min/d”(20.00%)的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率显着高于其他节点(P<0.01)。室外身体活动时间“30min~1h/d”与“1 h~2h/d”的第2层叶节点变量分别为父亲BMI与母亲BMI,父亲BMI(>22.72)与母亲BMI(>23.54)的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率显着高于低父亲BMI(≤22.72)与母亲BMI(≤23.54)人群(P<0.01)。除室外身体活动时间、父亲与母亲BMI外,父亲与母亲收入、对运动的热爱程度,父亲受教育程度,学龄前儿童室内身体活动时间、室外玩耍频率、出生后4个月喂养方式、参加绘画特长班情况、看书时间、看电视时间、睡眠时间、室内游戏频率等均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叶节点变量。研究结论1.本研究所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准确率高,叶节点多,能够满足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影响因素研究的需要。2.按重要性排序,室外身体活动时间、父亲BMI、母亲BMI、父亲收入、室内身体活动时间、父亲受教育程度、喂养方式、看电视时间依次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关键因素。其中,身体活动与静坐行为因素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最关键因素。3.为减少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人群,学龄前儿童室外身体活动时间应超过2h/d。同时,30min/d的室外身体时间可作为导致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警戒线。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受父母肥胖程度的影响,父亲与母亲BMI是影响中等室外身体活动水平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重要因素。父母亲收入,学龄前儿童室内外身体活动与静坐行为因素、喂养方式、睡眠时间等对不同层次类型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预防具有决策意义。

王琪[3](2020)在《4-6岁肥胖儿童跑步步态特征的运动学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为了了解4-6岁肥胖儿童的跑步步态特征,针对跑步运动学特征提出合理的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方案,提高肥胖儿童跑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丰富学龄前儿童的跑步步态数据库,为学龄前肥胖儿童的跑步量化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临汾市幼儿园69名儿童作为测试对象,运用Simi motion三维录像解析系统,对儿童的跑步步态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样本t检验,来判别学龄前肥胖与正常、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跑步差异,以及经过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后肥胖儿童的跑步步态运动特征变化。通过研究4-6岁肥胖儿童的跑步运动学特征,得出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不同年龄肥胖儿童、不同性别肥胖儿童的跑步运动差异,结论如下:1、4-6岁肥胖儿童的跑步步态特征为:跑步周期时间长,单脚支撑百分比大,腾空百分比小。跑步步长长,速度慢,步频慢,提高速度往往通过改变步长这一方面,缓冲力量主要来自踝关节,蹬伸力量主要来自髋关节及踝关节,其他关节作用力较小。2、4-6岁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跑步差异:主要体现在肥胖儿童单脚支撑时间长,跑步周期时间长,跑步步长长,步长左右差异大,步频低,速度慢,单脚支撑百分比大,腾空百分小,腾空时间短,腾空高度低。在跑整个过程后,肥胖儿童踝关节受力作用大,而正常儿童的髋关节及膝关节作用力大,踝关节作用力小。3、4-6岁肥胖儿童随着年龄的变化,发现5.5岁肥胖儿童是一个拐点,5.5岁肥胖儿童符合快速跑的特征。5.5岁肥胖儿童跑步步长长,步长差值小,步频低,速度快,腾空时间短,腾空高度无明显差异。肘关节接近屈臂90°摆动,上肢手臂对跑步发挥作用大。5.5岁肥胖儿童通过屈髋和屈膝来缓冲地面冲击力,蹬伸力量,膝关节作用力相比其他年龄作用力大。4、4-5岁肥胖儿童跑步存在性别差异,5岁以后肥胖儿童跑步不存在性别差异。女肥胖儿童跑步优于男肥胖儿童。男肥胖儿童比女肥胖儿童能更好的发挥上肢手臂作用,蹬地阶段,女肥胖儿童的踝关节作用力大,男肥胖儿童的膝关节用力大。5、经过三个月的教学与训练,对比测试前后数据,得出:肥胖儿童的跑步步态更为成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其他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说明体育教学训练计划合理,能够较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李瑞芳[4](2020)在《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影响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文中指出目前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肥胖是导致代谢综合征频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会对其当前的身体发育造成影响,而且具有延续至成年的轨迹倾向,增加成年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近年来儿童肥胖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肥胖的流行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但考虑到短时间内肥胖基因无法改变,人们开始关注儿童肥胖的产生机制,即能量摄入和消耗,学者们逐渐发现城市空间要素对儿童肥胖有一定影响,而确定何种建成环境要素影响儿童肥胖并给予相应规划优化建议是城市规划领域目前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性,现有研究大多基于社会生态模型探讨饮食、体力活动环境对儿童肥胖的作用,但大多文献处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且我国建成环境特征、饮食文化及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与西方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本文主要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探讨可能影响儿童肥胖的建成环境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规划设计建议。本文以儿童个体为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湛江市作为实证案例,分析了湛江市两个主要城区儿童肥胖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在体检数据层面,分析了年龄、性别、血压及生活区域层面的儿童BMI指数特征;在儿童周边建成环境特征层面,将空间位置信息与建成环境叠加分析,分别在饮食环境、体力活动环境层面对比不同肥胖程度儿童的生活环境差异。基于上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梳理了各项建成环境因素与儿童肥胖的关联,为建构影响儿童肥胖的建成环境因素模型提出理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领域中儿童肥胖的相关研究,本文筛选出可能影响儿童肥胖的建成环境指标并确定其测度方式,建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探究儿童肥胖与饮食、体力活动建成环境各项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儿童可能会受到便利店、菜市场、中西式快餐店、土地利用混合度、支路密度、公园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BMI指数上涨,且建成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影响具有年龄差异性特征。之后通过对建成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步行环境、健康食物来源及户外体力活动空间三类空间手段综合作用于儿童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儿童肥胖的发生,据此本文提出了改善儿童肥胖、促进城市健康的相关社区规划设计建议。

王丽丽[5](2019)在《拔罐三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胃热湿阻型)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拔罐三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胃热湿阻型)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儿体重、BMI指数、腰臀比、皮脂厚度、身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肥胖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拔罐疗法在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为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本病外治拔罐法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热湿阻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拔罐三法配合运动治疗)和对照组(运动治疗),每组各32例。每组治疗四周,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体重、体质指数(BMI)均降低,治疗前后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疗效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3.3%的总有效率为;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腰围、臀围、腰臀比、皮脂厚度、身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肥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前后患儿的中医证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结论:拔罐三法结合运动治疗的方法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具有一定的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运动治疗。

颜培赛[6](2019)在《拉丁舞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身心健康作用的跟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试图在前人实验研究的基础及宝贵经验上,研究基于拉丁舞的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作用。运动干预8周,然后继续进行跟踪观察12周,由于对肥胖青少年采用类似的运动干预单因素跟踪观察性实验研究比较少,暑假期间进行减肥的肥胖青少年减肥效果保持的如何,需要进行跟踪观察来得出结果。干预及跟踪期间对肥胖受试者的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等进行三次测量,并进行比较,分析这种方式的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方法:本研究根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在菏泽市郓城县城区的多所中小学纳入单纯性肥胖受试者38人(男15人,女23人)。受试者年龄段为10-17岁(年龄设置根据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开始年龄12岁为基准,但是考虑到部分青少年青春期有可能提前,于是将年龄低限设置为10岁)。运动干预手段包括现场干预和基于网络的远程视频指导;干预的运动形式包括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拉丁舞舞蹈动作和与拉丁舞相关的基础力量、柔韧素质训练,并在拉丁舞教学训练中配置一定的音乐,饮食上为常规饮食。本研究以现场干预训练为主,每周三次,每次90分钟,在舞蹈教室对受试者进行拉丁舞教学训练,使受试者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并达到由学习逐步到练习的目的,是一个边学习边练习、边练习边学习的过程;以远程视频指导为辅,在现场干预教学课程之外利用社交软件进行每周一次的远程视频辅助指导,主要是通过传输或在线视频的形式指导受试者自行进行巩固练习或预先发送课上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受试者也通过视频的形式反馈练习结果,并以此作为练习周之间的一个衔接,达到巩固的效果。结果:本研究所纳入受试者间的年龄跨度较大,年龄均值偏小,于是分两个层面分析研究结果,根据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一般开始年龄12岁为基准,设置两个分析层面,一为12岁以上的分析层面,二为12岁以下(包括12岁)的分析层面。1、BMI:十二岁以上受试者的BMI具有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干预前=31.64,干预后=31.57,跟踪结束后=30.59,体重在干预后略有增长,在跟踪期间出现了较大下降;十二岁以下受试者的BMI也具有减小的变化趋势,干预前后减少较大(干预前=23.31,干预后=23.10),跟踪期间相比干预后略有回升,体重在三次测量中存在保持和增长趋势。总体来看所有受试者的BMI值都存在减小或保持的变化趋势,体重在干预期间呈控制保持的趋势,但三次测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无显着性差异P>0.05。2、腰臀比:十二岁以上受试者的腰臀比存在减小的变化趋势,干预前后几乎无变化,跟踪期间减少了0.02,受试者的腰围、臀围皆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腰围的整体变化趋势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十二岁以下受试者的腰臀比存在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干预前=0.89,干预后=0.88,跟踪期间=0.87,受试者的腰围和臀围也呈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在跟踪观察期间都有所回升。总体来看所有受试者的腰臀比都存在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但三次测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无显着性差异P>0.05。3、体脂百分比:十二岁以上受试者的体脂百分比与三处皮褶厚度之和均成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干预前后相比分别减少了3.06,11.08mm,跟踪观察期间减少趋势较小;十二岁以下受试者也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干预前后减少较大分别减少了3.06,10.51mm,跟踪观察期间略有回升。总体来讲所有受试者的体脂百分比和三处皮褶厚度之和在干预前后都存在较大的减小趋势,在跟踪观察期间都呈保持趋势,但三次测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无显着性差异P>0.05。4、生活质量量表:十二岁以上受试者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成逐渐增高的变化趋势,干预前=129.64,干预后=132.64,跟踪结束=137.00,三次测量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量表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满意度等因子方面的三次测量都具有明显的增高趋势或持续增高趋势,并在社会心理功能因子方面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十二岁以下受试者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也成逐渐增高的变化趋势,干预前=151.40,干预后=157.44,跟踪结束=158.36,三次测量的整体变化趋势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量表的四个因子方面的变化趋势也与十二岁以上受试者基本相同,在生理心理健康因子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生活环境因子方面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结论:拉丁舞的现场干预训练结合远程视频强化指导的干预方式对肥胖青少年的BMI、体重、腰臀比、体脂百分比及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在干预结束后的12周内具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王姝祥[7](2019)在《12周校园足球训练对9-10岁男童体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不断提高,但是他们的体质健康仍呈现下降趋势[1]。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体力活动不足导致[2],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体力活动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证明规律的运动训练增加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对增加体质有重要的作用[3、4、5],而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手段有不同的健康收益,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适宜的运动方案,促进儿童加强体育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足球运动集速度、耐力、灵敏、爆发力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在发展运动素质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中有显着的作用。足球项目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更容易让儿童接受,成为儿童身体锻炼有效手段之一,一直以来,校园足球已经比较广泛地开展,但从增强体质的角度,校园足球对儿童体质的影响效果以及科学性评估鲜有报道,尚缺乏针对性的规范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足球深入的开展。本研究顺应我国校园足球开展的需要,对9-10岁男童进行12周校园足球干预前后多指标综合性测试分析以及校园足球课程能量消耗评估,旨在探究持续12周的校园足球训练对9-10岁男童体质的影响效果,为提升校园足球项目科学性和改善儿童体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天津市田丽小学9-10岁身体健康(BMI正常参考值为15-18[6],体脂率12-25[92]),能正常参加学校体育课,没有经历过规律足球训练的男生50人,随机将其对半分为足球训练组和对照组。其中按照规定完成12周实验的足球训练组有20人,对照组有23人。受试者均提前被告知实验研究的风险性,并由学生和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1)依国民体质监测标准的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并用韩国产的Inbody520人体成分分析仪来测量体脂%、脂肪量、肌肉量等身体成分指标。(2)所有受试者均进行VO2max、心功能指数、肺活量等心肺机能测试及50米、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1分钟仰卧起坐等素质指标测试。(3)使用美国产GT3X+型加速度传感器,对足球训练课儿童体力活动时间及能耗等数据进行采集,并使用与该加速度计配套的ActiLife5软件进行数据回收。足球训练后进行同指标、同方法对以上身体形态、心肺机能、身体素质的指标进行对比测试以及对能量消耗训练课程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所有实验数据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据采用`X±S表示,显着性水平取P<0.05。研究结果:(1)持续12周足球训练后,足球训练组男童的身高指标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足球训练组9-10岁男童的胸围身体形态指标具有显着性降低(p<0.05);足球训练组9-10岁男童的肌肉量、脂肪量、体脂%等身体成分指标具有显着性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持续12周的足球训练后,足球训练组男童的比肺活量、心功指数、最大摄氧量等身体机能指标具有显着的增强(p<0.05);(3)持续12周足球训练后,足球训练组男童选择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1分钟仰卧起坐、50米、立定跳远等运动素质指标具有显着提高(p<0.05),但握力指标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4)持续12周足球训练后,足球训练组男童的足球训练课程的能量消耗是215.6±16.0Kcal,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min)为9.7±1.6min,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min)为24.5±3.3min,低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min)为10.7±1.6min,为今后足球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依据。研究结论:1.足球训练组在执行为期12周的足球训练后,胸围、腰围等形态指标降低,脂肪量降低、肌肉量增加、体脂%下降。2.足球训练组在执行为期12周的足球训练后,心功指数、VO2max、肺活量指数得到提高。3.足球训练组在执行为期12周的足球训练后,选择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1分钟仰卧起坐、50米跑成绩、立定跳远等素质指标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4.本研究针对足球训练课程的高中低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及能耗结果,可为9-10岁男童增强体质提供新视角与思路。

石倩[8](2012)在《超重和肥胖与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关系追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现况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探索超重和肥胖与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超重和肥胖儿童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分析儿童BMI(体质指数)分组的改变对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太原市5个城区中各抽取一所小学,以5所小学三年级的全体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问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在调查人员统一的指导语下独立完成儿童调查表,调查问卷当堂收回。调查时向儿童说明此次调查只做整体趋势研究,不做单卷分析,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由所调查儿童的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家长调查表,调查人员对家长进行电话指导和咨询,填好后在班主任老师的配合下统一收回。儿童的期末考试成绩由班主任老师提供,儿童当年的身高、体重由太原市中小学保健所的保健医师按照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测量。根据公式体重/身高2(体重测量值以kg为单位,身高以m为单位)计算BMI,并采用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5](WGOC标准),排除继发性肥胖,将全体儿童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应用EpiDate3.1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x2检验、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基线调查(1)本次基线调查共筛查出超重儿童179名,检出率为11.5%,肥胖儿童146名,检出率为9.4%,超重和肥胖的合并检出率为20.9%。其中男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显着高于女童,独生子女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2)肥胖儿童的学习成绩较低,特别是数学成绩。其中肥胖对男童学习成绩的影响更突出。(3)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肥胖儿童的体脑协调性、环境适应、学习习惯、学习维度、人际自我、独立性、生活自理、适应维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均显着低于体重正常儿童。其中肥胖对男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突出。(4)儿童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7个:其中危险因素有性别为男、独生、父母肥胖、母亲学历为大专及以上、每周银屏活动≥7次;保护因素有出生体重正常。(5)儿童BMI分组与儿童学习成绩总分呈负相关,儿童BMI分组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呈负相关,儿童学习成绩总分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呈正相关。(6)儿童学习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习维度得分、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母亲学历、学习成绩总分和儿童BMI分组。2、追踪研究(1)本次追踪调查共筛查出超重儿童186人,检出率为12.4%,肥胖儿童153人,检出率为10.2%,比2010年分别增加0.9、0.8个百分点,超重和肥胖的合并检出率为22.6%。其中男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显着高于女童,独生子女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2)肥胖儿童的学习成绩较低,特别是数学成绩。(3)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肥胖儿童的体脑协调性、学习习惯、学习维度、人际自我、独立性、生活自理得分均显着低于体重正常儿童。(4)2010年到2011年BMI分组未发生改变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趋势:正常组儿童的自我满足、认同感、合群性、独立性、人际维度和生活自理得分升高,环境适应、社会自我和自我维度得分降低;超重组儿童的自我满足、学习维度、认同感、合群性得分升高;肥胖组儿童的自我满足、学习维度、体脑协调性、认同感得分升高。(5)2010年到2011年BMI分组发生改变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趋势:BMI分组由正常变为肥胖的儿童体脑协调性、学习习惯、学习维度、家庭自我、独立性、人际维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分降低;BMI分组由超重变为肥胖的儿童体脑协调性、学习习惯、学习维度、家庭自我、情绪自我、自我维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分降低;BMI分组由肥胖变为超重的儿童学习维度、情绪自我、人际自我、自我维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升高。结论1、超重和肥胖在儿童中的检出率较高,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男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显着高于女童,独生子女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2、肥胖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对男童的影响更突出。家长、教师平时应多关注肥胖儿童,尤其是肥胖男童的学习和心理健康。3、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众多,需进行综合干预。4、儿童BMI分组、儿童学习成绩及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三者关系密切。肥胖对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可逆。

张天炜[9](2012)在《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学生的营养不仅是健康的物质基础,更是其维持生长发育和完成学业的物质保证,研究学生的营养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的意义。本研究运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并结合BMI法对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身高体重的检测数据进行营养状况筛查,分析其营养状况的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各环境因素与其营养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解析,寻求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干预策略,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学生营养状况的研究提供多层面、多因素综合研究的思路和视角,为该地区的教育、体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客观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呈两极高速发展态势。男生较女生更容易患营养不良和肥胖,土家族女生的超重和苗族女生的低体重问题较为突出;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主要集中在城市,且男生居多,土家族乡村男生低体重问题较城市严重;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的变化波动主要集中在6~9岁、11~12岁,女生比男生稍提前1岁出现,8岁和12岁为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易感年龄。(2)家庭类型为祖孙三代一起生活的学生患营养不良、肥胖的比例均为最低;父、母亲拥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职业地位的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均较高;学生虽然与父亲的营养状况没有显着关系,但是与母亲的营养状况的联系却非常紧密。(3)绝大部分学生不能保证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每周三次的运动频率;两民族小学生吃早餐情况较差,一日三餐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学生吃高糖和喝碳酸饮料的频率较高,吃高脂肪和烟熏食物也甚多;学生余暇生活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非常少;近一半的男女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部分学生无法正确断定自己的身体形态属于那一类别;父母在学生的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策:改善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必须对学生体育锻炼、余暇生活、营养膳食结构和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等采取手段干预。学校应该经常性的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前提,建议在学校大力推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民间体育融入体育课堂;加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支持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等是改善学生体育锻炼环境的根本保证。另外,相关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关于改善学生膳食营养情况的政策,力求构建合理的膳食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饮食环境。努力普及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积极引导学生科学饮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刘喜红,丁宗一[10](2010)在《重视开展儿科领域内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代谢组学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在医学领域里已经开展了对癌症、代谢性疾病、肥胖和营养学的应用研究,成功地找到了具有指示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促进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文就从代谢组学及其简史、代谢组学方法学的基本指向、儿科代谢组学研究、代谢组学的哲学指向等四个方面做一介绍。

二、解析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析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藏族MC4R、SH2B1、NEGR1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影响肥胖的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2)基于决策树的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儿童超重与肥胖的现状趋势及其危害
        1.1.1 儿童超重与肥胖的现状与趋势
        1.1.2 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危害
    1.2 儿童超重与肥胖的评价方法
    1.3 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
        1.3.1 身体活动与静坐行为
        1.3.2 遗传
        1.3.3 育儿方式
        1.3.4 家庭环境
        1.3.5 其他因素
    1.4 儿童超重与肥胖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1.4.1 现有儿童超重与肥胖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1.4.2 决策树在儿童超重与肥胖因素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5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受试对象
    2.2 测量指标与方法
        2.2.1 测试人员培训
        2.2.2 身高标准体重法
    2.3 问卷调查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儿童超重与肥胖现状
    3.2 决策树模型评价
    3.3 关键性影响因素排序
    3.4 决策树模型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儿童超重与肥胖决策树模型的构建
    4.2 儿童超重与肥胖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
    4.3 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4-6岁肥胖儿童跑步步态特征的运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学前体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上升
    1.3 学龄前儿童跑步动作技能的重要性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关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研究
    3.3 关于跑步动作的研究
    3.4 关于肥胖儿童步态的研究
    3.5 国外步态的相关研究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测试法
        4.2.4 录像解析法
        4.2.5 数理统计法
        4.2.6 对比分析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4-6岁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对比
        5.1.1 4 岁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对比
        5.1.2 4.5 岁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对比
        5.1.3 5 岁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对比
        5.1.4 5.5 岁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对比
        5.1.5 6 岁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对比
    5.2 4-6岁肥胖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年龄与性别特征
        5.2.1 4-6岁肥胖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年龄特征
        5.2.2 4-6岁肥胖儿童跑步运动学参数性别特征
    5.3 4-6岁肥胖儿童跑步步态特征分析
    5.4 4-6岁肥胖儿童跑步教学实践指导
        5.4.1 4-6岁肥胖儿童测试前后基本情况对比
        5.4.2 4-6岁肥胖儿童测试前后跑步时间参数对比
        5.4.3 4-6岁肥胖儿童测试前后跑步空间参数对比
        5.4.4 4-6岁肥胖儿童测试前后跑步时空参数对比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影响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肥胖广受城市公共健康关注
        1.1.2 建成环境可能影响儿童肥胖
        1.1.3 国内缺乏肥胖与环境的实证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儿童肥胖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3.2 建成环境与儿童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研究思路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儿童肥胖
        2.1.2 城市建成环境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2 影响儿童肥胖的饮食环境因素
        2.2.3 影响儿童肥胖的体力活动环境因素
        2.2.4 影响儿童肥胖的其他社会因素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范围
        2.3.2 研究理论框架
        2.3.3 研究假设与思路
        2.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体检儿童及周边生活环境特征分析
    3.1 湛江市建成环境基本特征描述
        3.1.1 土地利用特征
        3.1.2 道路交通特征
        3.1.3 饮食服务设施点分布特征
        3.1.4 体力活动服务设施点分布特征
        3.1.5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点分布特征
    3.2 儿童超重、肥胖情况基本特征描述
        3.2.1 儿童超重、肥胖分类标准
        3.2.2 儿童年龄
        3.2.3 儿童性别
        3.2.4 潜在高血压风险儿童
        3.2.5 儿童生活区域
        3.2.6 儿童体检数据的空间分布
    3.3 儿童周边建成环境特征分析
        3.3.1 儿童周边饮食类环境特征描述
        3.3.2 儿童周边体力活动类环境特征描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童肥胖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型构建与假设
        4.1.1 模型选择及样本筛取
        4.1.2 儿童肥胖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假设
    4.2 建成环境因素的选取与测度
        4.2.1 饮食环境因素
        4.2.2 体力活动环境因素
        4.2.3 个体及邻里社会经济因素
    4.3 建成环境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1 环境变量的共线性检验
        4.3.2 儿童肥胖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4 不同年龄段儿童肥胖LOGISTIC回归分析
        4.4.1 小学阶段儿童肥胖Logistic回归模型
        4.4.2 初中阶段儿童肥胖Logistic回归模型
    4.5 回归结果综合解析及讨论
        4.5.1 建成环境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具有年龄差异性
        4.5.2 饮食建成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
        4.5.3 体力活动建成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
    4.6 社区规划设计及公共管理建议
        4.6.1 从低龄儿童群体需求出发优化城市空间
        4.6.2 为儿童创造接触健康新鲜食物的机会
        4.6.3 为儿童塑造丰富通达的步行环境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拔罐三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胃热湿阻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对肥胖症的研究
        1.1 肥胖症的病因
        1.1.1 古代医家认为肥胖与“先天禀赋”有关
        1.1.2 古代医家认为肥胖与“饮食不节”有关
        1.1.3 古代医家认为肥胖与“疏于劳作”有关
        1.1.4 古代医家认为肥胖与“情志”有关
        1.2 肥胖症的病机
        1.3 肥胖症的防治
    2 现代中医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研究
        2.1 现代中医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病因病机的分析
        2.2 现代中医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辨证论治
        2.3 现代中医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中药治疗
        2.4 现代中医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外治疗法
        2.4.1 针灸、电针疗法
        2.4.2 推拿疗法
        2.4.3 推拿结合针灸疗法
        2.4.4 经络点穴疗法
        2.4.5 指针、耳穴压豆法联合脉冲电刺激疗法
        2.4.6 针刺加电针疗法
        2.4.7 光灸疗法
    3 西医学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研究
        3.1 发生因素
        3.2 相关疾病
        3.3 调护
试验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拉丁舞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身心健康作用的跟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带来的危害
    2.2 造成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
    2.3 干预措施
        2.3.1 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合理膳食
        2.3.2 运动干预及其作用
    2.4 述评与展望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受试者
        3.1.2 受试者纳入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BMI
    4.2 腰臀比
    4.3 体脂百分比
    4.4 生活质量量表
5 讨论
    5.1 拉丁舞运动干预对肥胖受试者BMI的影响
    5.2 拉丁舞运动干预对肥胖受试者腰臀比的影响
    5.3 拉丁舞运动干预对肥胖受试者体脂百分比的影响
    5.4 拉丁舞运动干预对肥胖受试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5 拉丁舞运动干预对肥胖受试者运动兴趣和减肥意识的影响
    5.6 小结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7)12周校园足球训练对9-10岁男童体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校园足球开展的相关研究
        1.2.2 校园足球训练对儿童体质的影响
        1.2.3 儿童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实验对象及分组
    2.2.实验方法
        2.2.1 身体形态测定
        2.2.2 心肺机能测定
        2.2.3 身体素质测定
        2.2.4 校园足球课程能量消耗的测定
        2.2.5 校园足球课程内容
        2.2.6 再次测试各项实验指标
    2.3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受试者一般情况
    3.2 受试者实验前后身体形态的对比
    3.3 受试者实验前后心肺机能的对比
    3.4 受试者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对比
    3.5 训练课程的测试结果
4.分析与讨论
    4.1 校园足球训练课程评价
    4.2 校园足球训练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4.3 校园足球训练对心肺机能的影响
    4.4 校园足球训练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5.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历

(8)超重和肥胖与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关系追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目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超重和肥胖与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关系基线调查
    2.1 结果
    2.2 讨论
    单元小结
第三章 超重和肥胖与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关系追踪研究
    3.1 结果
    3.2 讨论
    单元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建议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1.1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总体分布特征
        4.1.2 学生营养状况的性别分布特征
        4.1.3 学生营养状况的城乡分布特征
        4.1.4 学生营养状况的年龄分布特征
        4.1.5 学生营养状况同性别、同年龄的民族差异及相对易感人群
        4.1.6 BMI 法与身高标准体重法对学生超重和肥胖状况的比较
    4.2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
        4.2.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
        4.2.2 家庭背景与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
        4.2.3 生活方式与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
        4.2.4 学生营养健康知识拥有情况与其营养状况的关系
    4.3 改善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对策研究
        4.3.1 关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的对策及分析
        4.3.2 关于改善学生膳食营养的对策及分析
        4.3.3 关于改善学生闲暇生活方式的对策及分析
        4.3.4 关于提高学生营养健康知识拥有情况的对策与分析
第5章 结论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与健康调查卡(家长)
附录 B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与健康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 C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D 专家调查表

(10)重视开展儿科领域内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代谢组学及其简史
2 代谢组学方法学的基本指向
3 儿科代谢组学研究
4 代谢组学的哲学指向

四、解析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藏族MC4R、SH2B1、NEGR1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D]. 李强.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决策树的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D]. 吕文娣. 南昌大学, 2020(01)
  • [3]4-6岁肥胖儿童跑步步态特征的运动学研究[D]. 王琪.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4]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影响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D]. 李瑞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拔罐三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胃热湿阻型)临床研究[D]. 王丽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拉丁舞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身心健康作用的跟踪研究[D]. 颜培赛.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12周校园足球训练对9-10岁男童体质的影响[D]. 王姝祥. 天津体育学院, 2019(07)
  • [8]超重和肥胖与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关系追踪研究[D]. 石倩. 山西医科大学, 2012(09)
  • [9]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天炜. 吉首大学, 2012(01)
  • [10]重视开展儿科领域内代谢组学研究[J]. 刘喜红,丁宗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12)

标签:;  ;  ;  ;  ;  

儿童单纯性肥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