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机电气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性审查和工艺审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巫青华[2](2020)在《水轮机虚拟装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愈发严格的低碳化发电的迫切要求,水力发电在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在蓄能调峰、区域电网稳定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因此,为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对水力发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水电的动力设备——水轮机,其设计、加工及装配等工作也受到了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其中,水轮机装配质量直接关系到水轮发电机组能否安全平稳生产。传统的装配工艺是在建立等比例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模装试验完成装配工艺设计;并且大部分单位采用二维技术文件对繁琐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行解释说明,需要专业人员耐心研读。使得相关单位在装配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时间,增加了装配成本,无法满足相关企业对信息化、数字化和敏捷化的要求。虚拟装配技术凭借低成本、敏捷的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与传统装配模式不同的是,通过装配序列规划、评价等虚拟装配技术进行产品装配过程的预测与评价,能够提前发现装配中存在的问题并评估产品的装配效果,增强决策与控制水平,从而实现水轮机装配质量最优化、装配效率最大化和装配成本最小化的目标。本课题基于虚拟装配技术对水轮机装配过程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水轮机装配质量,最大化利用装配资源,对实现水轮机装配工艺自动化设计和检修装配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面向水轮机的虚拟装配信息建模技术。分析了水轮机虚拟装配的信息需求,并对装配信息进行了分类,分别给出了相关信息的表达方法。在满足装配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模型定义技术建立水轮机虚拟装配信息模型,并给出了相关装配信息在模型中的定义方法和定义规范标准。为后续装配序列规划、评价和原型系统开发的数据应用提供了信息基础。2、研究了面向装配工艺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基于差分进化算法鲁棒性好、适用性广和全局寻优能力强等特点,将其引入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领域。以装配序列可行性、装配序列重定向次数、装配工具改变次数和装配过程稳定性为适应度指标构造适应度函数。针对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离散化和强约束的特点,对算法进行适应性改进,并针对算法易出现早熟的现象,引入遗传算法的突变策略,提出了基于离散差分遗传算法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采用实例验证和与遗传算法进行比较的方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3、研究了检修装配环境下的装配序列评价方法。为了对水轮机检修装配序列进行合理评价,确保检修装配序列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检修装配序列综合评价方法。在调研和专家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了检修装配序列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实际需求,给出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检修系数。并结合其余六个评价指标,在检修装配时间和检修装配总重两个评价准则下,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检修装配序列。4、设计并开发实现了水轮机虚拟装配原型系统。设计了水轮机虚拟装配原型系统的总体方案,针对不同操作者开发出员工端和管理端两种端口。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功能开发,并简述了各个功能模块及子功能模块的功能作用。开发出的系统在实际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张婧[3](2020)在《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的政府扶持研究》文中认为航空制造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兼具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典型特征,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上海作为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心之一,作为主要制造基地经历并参与了我国民机产业自行研发设计、寻求国际合作发展、重返自行研制的阶段。2018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航空制造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力争于2020年实现航空制造业总产值500亿元,将航空产业培育成上海实体经济的新增长点。这是上海实现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也是上海对实现国家航空发展战略期望的响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以及日益增加的国际间贸易带来了持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为上海航空制造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中央及上海市政府的各项政策举措下,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在产业规模与市场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但我们应清醒认识到,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国际竞争激烈的产业,我们航空制造的核心领域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当前上海航空制造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萌芽期。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扶持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访谈的方法,以政府职能理论、新增长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上海航空制造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探析:一是结合航空制造产业独特的产业特征与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论证了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是从产业规划引导、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产业市场培育以及产业监管四方面梳理分析了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具体内容与所取得的成效。三是对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行为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梳理出政策缺乏长期性针对性系统性、国产化程度低、企业发展不平衡、人才缺口较大、监管存在缺位等五大问题,并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四是结合前述分析提出了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关于政府扶持的优化目标、原则,以及具体的优化路径:首先是在产业规划引导方面完善航空产业相关的政策立法、规划建立区域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其次是在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方面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创新转化举措与人才保障;再次,在产业市场培育方面综合运用起降时刻优先分配权、对外商贸政策、政府采购等方式打开国内与国际市场;最后,在产业监管方面完善重点项目研制的预算编制制度和资金使用效果审查制度、提升适航审定能力以及加强对于企业绿色生产的监控管理能力。
仝少鹏[4](2019)在《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电子工业厂房是生产制造电子产品的场所,在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电子产品技术不断革新,电子产品的生产对电子工业厂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子工业厂房功能复杂,管线众多,又包含了不同等级的洁净区,它的设计难度很高。在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下,经常出现专业间管道交叉碰撞、各设计专业之间协同效率低、项目设计周期长、出错率高等问题。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性、碰撞检测、三维协同等功能,它的出现,为解决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旨在研究适用于电子工业厂房的BIM设计方法,以改变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子工业厂房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为该类型的项目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首先对BIM技术与工业厂房设计研究现状水平进行分析,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然后对电子工业厂房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电子工业厂房的特点及设计流程等相关内容,总结了目前设计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对BIM技术在国内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BIM在工业厂房设计中不同方面的应用相对传统设计模式具有多种优势。然后结合电子工业厂房特点及其设计理论,研究适宜电子工业厂房的BIM设计方法,分析出适用于电子工业厂房设计的BIM的设计流程、工艺设计、设计分析、专业协同等方式。再通过真实的案例实践,验证了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不足进行归纳,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赵晶[5](2019)在《C919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设计及适航验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航空业蓬勃发展,尤其以民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ARJ21飞机已正式投入市场运营,国产飞机C919的成功首飞,也意味着我国朝着民航大国、民航强国迈出重要的一步。取得适航证书是航空器在世界范围内运营的前提条件,目前C919飞机正在欧洲EASA申请型号合格证,期间仍要面临许多试验和审查。对C919飞机货舱拦阻网及其固定装置进行研究,从产品的设计到通过适航验证,取得相应设计更改证书,对加速C919的适航审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C919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设计及适航验证做了深入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我国现行有效的适航审定相关的法规进行深入解读,梳理出一套通用的适航审定流程。并研究了新法规中引用的EASA体系中的设计保证系统,对申请人提出了多项关键技术要求,对其建立设计保证体系提出参考;2、对C919飞机适用的民航法规进行逐一理解,筛选出其中与本次设计更改相关的条款作为审定基础,并确定各审定基础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方法;3、利用CATIA软件建立了改装包产品的模型,并实际投入生产。利用PAM-CRASH和ANSYS软件对改装包产品进行有限元分析,理论验证其结构强度。另外搭建试验室,利用试验设施,对改装包试验件进行极限试验,实际验证其结构强度。4、利用ANSYS对设计更改改装包产品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为产品维修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张家浩[6](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熊若晨[7](2018)在《小批生产下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意志影响下,我国航空制造业正经历一场大变革。随着“标准体系”要求的不断提升和项目风险预先控制的重点关注,评估制造风险的制造成熟度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工艺环节的问题,如何识别和控制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风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小批量生产模式的航空产品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为识别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能力是否满足产品制造需求提供了理论探索。首先,在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制造成熟度理论及我国国军标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进行了制造成熟度模型的结构和特点分析;同时,对小批量生产模式的航空产品制造工艺环节的特点、作用、管理以及其生命周期的划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企业调研访谈、文献研究与行业标准,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航空产品工艺工作各个阶段的具体工艺工作内容及重要活动,为构建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奠定了论证基础,使评价体系的构建更加专业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其次,对工艺制造成熟度进行内涵界定,给出工艺制造成熟度(PMRL)内涵定义,并通过系统模型的设计对工艺制造成熟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从系统分析的角度运用“V”字模型和Hall三维结构模型对制造成熟度进行原理探索,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个角度解释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工艺制造成熟度的“V”字模型和Hall三维结构模型,以此为后续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及理论依据。最后,在工艺制造成熟度Hall三维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采用多套理论模型与行业实际相结合的思路来构建了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本文将小批量生产模式下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等级划分为9个等级,并给出工艺制造成熟度相应的等级定义,同时运用“过程——内容分解”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工艺制造成熟度的评价细则。在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制造成熟度的提升策略,并给出了工艺制造成熟度的应用范围、对象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点,从而帮助企业后续进行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的试点应用。
连升[8](2018)在《基于研制阶段适航要求的民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对于大型复杂项目而言,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下,基于体系的质量管理,对项目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施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项目质量,减少研制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项目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投入。在民用航空领域,航空产品必须符合适航当局提出的适航标准和适航要求,这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飞机研发制造属于离散、小批量、多更改的过程,存在项目质量管理难度大、时间和成本投入高、管理体系复杂等困难。实际的民机项目进展过程中,面临制造、装配、试飞等环节质量问题多而杂,适航当局对主制造商研制阶段质量体系信任度较低。因此,在项目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查模式仍需不断完善。本论文基于航空制造领域质量和适航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适航当局对研制阶段民机制造的要求,对民机项目研制阶段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分析公司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对项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从工序、零件到部件的三级检查的质量管理方法,包括典型的制造符合性检查流程和要求;然后,结合研制阶段适航检查要求,从构型管理到实物质量管理,分析了适航检查的模式和关注要点,并以全机质量管理为对象,提出并构建了基于适航要求的质量自查模型,采用关键任务分解的方式,建立层级化的任务矩阵和检查单,对发现的问题完成整改归零和举一反三复查,并以某民机项目进行了实践应用;最后,基于项目阶段适航检查和偏离处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数据和原因分析,并从体系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能力配套的培训体系建设和质量奖惩机制两种质量改进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上建立、完善了项目质量体系。
刘斌[9](2017)在《中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纪事》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千古梦幻天宇苍穹,广阔无垠,自古迄今,人类憧憬像鲲鹏展翅一般翱翔天际,自由飞翔。新疆哈巴山谷多尕特洞穴的岩画群中,一幅一万多年前形似现代飞机的图腾,令人惊叹,可谓天赋才智。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孙悟空腾云驾雾和哪吒风火轮等神话故事传说展现着龙的子孙
苗勃[10](2017)在《地铁车辆咨询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环保等优势,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解决大城市日益拥堵的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逐渐意识到构筑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已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止2016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在建或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有7种城轨交通制式同时在建,分别是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APM和磁浮交通,其中地铁占比达76%以上[1]。地铁车辆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车辆是地铁工程投资最大的设备系统,也是将来面向乘客并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评价的关键设备[2],与土建工程和其他机电设备系统的接口复杂。因此,选择安全可靠、技术性能先进的车辆尤为重要,科学的车辆技术咨询服务对车辆的选型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作为地铁车辆咨询单位,本文站在车辆技术咨询角度,结合国内地铁车辆咨询项目的模式和经验,提出在车辆采购及设计过程中对于此类项目实施的建议。本文按照车辆咨询工作流程的顺序开展,第2章介绍车辆咨询准备阶段、车辆采购招标及合同谈判阶段以及车辆设计联络及审查阶段的工作重点,第3章研究地铁车辆主要系统的技术方案,为编制用户需求书提供依据,第4章研究车辆采购招标的全过程和合同谈判,对招标文件的编制、清标评标工作、车辆技术谈判进行重点研究,第5章研究设计联络及审查阶段中车辆及牵引系统的主要技术议题,第6章研究车辆与相关系统的接口关系。通过本文研究为建设单位(业主)在车辆选型和设计时提供依据和建议,同时也为车辆咨询人员提供参考。
二、飞机电气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性审查和工艺审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机电气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性审查和工艺审定(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水轮机虚拟装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装配信息建模技术 |
1.2.2 装配序列规划技术 |
1.2.3 装配序列评价技术 |
1.2.4 虚拟装配应用技术 |
1.2.5 国内外发展现状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虚拟装配信息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装配模型的信息需求分析 |
2.2.1 水轮机装配结构及其特点 |
2.2.2 水轮机装配模型信息需求 |
2.3 MBD虚拟装配信息模型 |
2.3.1 MBD技术简述 |
2.3.2 水轮机MBD虚拟装配信息模型 |
2.3.3 模型定义规范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DDG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研究 |
3.1 标准差分进化算法概述 |
3.1.1 算法基本原理 |
3.1.2 算法迭代步骤 |
3.2 DE算法适应性改进 |
3.2.1 DE算法的离散化 |
3.2.2 DE算法遗传突变 |
3.3 适应度函数构造 |
3.3.1 装配序列的可行性 |
3.3.2 装配序列重定向次数 |
3.3.3 装配工具的改变次数 |
3.3.4 装配过程的稳定性 |
3.4 DDG在装配序列规划中的应用步骤 |
3.5 实例验证 |
3.5.1 实例参数设定 |
3.5.2 验证结果分析 |
3.5.3 与遗传算法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AHP的检修装配序列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4.1 检修装配序列评价体系及其内涵 |
4.1.1 检修装配序列评价体系 |
4.1.2 评价指标 |
4.1.3 评价准则 |
4.1.4 综合评价 |
4.2 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 |
4.2.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2.2 指标权重计算步骤 |
4.3 实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型系统模块化开发与实现 |
5.1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
5.1.1 Unity 3D介绍 |
5.1.2 CAA介绍 |
5.1.3 平台选择 |
5.2 原型系统方案设计 |
5.3 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5.3.1 登陆选择模块 |
5.3.2 通用功能模块 |
5.3.3 专用功能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的政府扶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航空制造产业 |
二、政府扶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产业竞争力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新增长理论 |
第二章 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与政府扶持关系分析 |
第一节 上海航空制造产业的发展与现阶段定位 |
第二节 上海航空制造产业亟需政府扶持 |
一、政府扶持的必要性 |
二、政府扶持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分析 |
第一节 政府扶持的具体内容 |
一、产业规划引导方面 |
二、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方面 |
三、产业市场培育方面 |
四、产业监管方面 |
第二节 政府扶持取得的成效 |
一、初步建立重点项目为牵引、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
二、航空制造产业总值增长 |
三、搭建几大产业研发平台,实现部分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突破 |
四、航空市场扩大,获得大量国内外订单 |
第四章 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扶持存在的不足 |
一、政策缺乏长期性、针对性、系统性 |
二、过于依赖技术进口,国产化程度低 |
三、产业内企业发展不平衡 |
四、本地人才培育与高端人才引入短缺 |
五、产业监管存在缺位 |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
二、存在“以市场换技术”的依赖误区 |
三、政企沟通渠道较少 |
四、产业主体性质制约薪酬水平,人才引入政策较单一 |
五、政府监管能力与相关资源不足 |
第五章 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优化 |
第一节 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优化目标与原则 |
一、优化目标 |
二、优化原则 |
第二节 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优化建议 |
一、产业规划引导方面 |
二、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方面 |
三、产业市场培育方面 |
四、产业监管方面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上海航空制造产业的政府扶持情况与意见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4)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BIM技术与工业厂房设计研究现状 |
1.3.2 国外BIM技术与工业厂房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传统方法视野下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与分析 |
2.1 电子工业厂房的概述 |
2.2 电子工业厂房的特点分析 |
2.3 电子工业厂房设计要求 |
2.4 电子工业厂房设计流程 |
2.4.1 方案设计流程 |
2.4.2 初步设计流程 |
2.4.3 施工图设计流程 |
2.5 电子工业厂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6 小结 |
3 BIM在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3.1 BIM的概述 |
3.2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设计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
3.2.1 在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
3.2.2 在采光分析中的应用 |
3.3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可视化中的应用现状 |
3.3.1 在工业厂房主体可视化中的应用 |
3.3.2 在工业厂房工艺可视化中的应用 |
3.4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工艺仿真中的应用现状 |
3.5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管道综合及碰撞检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3.6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协同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3.7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数字化成果交付中的应用现状 |
3.8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工程量统计中的应用现状 |
3.9 小结 |
4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方法研究 |
4.1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流程 |
4.2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工艺与空间并行的设计方法 |
4.3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分析方法 |
4.3.1 场地分析 |
4.3.2 体量分析 |
4.3.3 环境分析 |
4.3.4 物流仿真分析 |
4.3.5 防火及疏散分析 |
4.4 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方面的应用 |
4.4.1 协同设计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内容 |
4.4.2 协同设计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模式 |
4.5 小结 |
5 BIM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以A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应用 |
5.2.1 BIM模型的建立的前期准备 |
5.2.2 BIM模型的构建 |
5.2.3 基于BIM模型的碰撞检查 |
5.3 BIM在 A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协同的应用 |
5.3.1 A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平台 |
5.3.2 A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流程 |
5.3.3 A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的协作方式 |
5.3.4 A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的管理应用 |
5.4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5)C919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设计及适航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C919 飞机及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各章概要 |
第二章 C919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概述及模型设计 |
2.1 C919 货舱概述 |
2.2 C919 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概述 |
2.2.1 系留装置设计特点 |
2.2.2 常见的系留装置及其作用 |
2.2.3 系留装置的配套使用 |
2.3 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失效方式 |
2.4 拦阻网固定装置模型设计 |
2.4.1 建模软件介绍 |
2.4.2 货舱拦阻网货运地轨模型 |
2.4.3 货舱拦阻网系留接头模型 |
2.4.4 货舱拦阻网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919 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适航审定研究 |
3.1 适航标准体系 |
3.1.1 组织体系 |
3.1.2 法规体系 |
3.1.3 证件管理体系 |
3.2 设计更改分类及审定基础 |
3.2.1 航空器设计更改分类 |
3.2.2 审定基础 |
3.3 航空器设计更改适航审定流程 |
3.4 航空器设计更改关键技术能力研究 |
3.4.1 工程设计能力 |
3.4.2 审定基础筛选能力 |
3.4.3 制造符合性能力 |
3.4.4 符合性验证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919 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结构强度验证研究 |
4.1 拦阻网固定装置结构强度适航审定基础 |
4.2 拦阻网固定装置极限载荷计算 |
4.2.1 拦阻网固定装置极限静力载荷值计算 |
4.2.2 拦阻网固定装置极限动力载荷值计算 |
4.3 拦阻网固定装置极限载荷有限元分析 |
4.3.1 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流程 |
4.3.2 拦阻网固定装置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4.3.3 拦阻网固定装置极限静力载荷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4 拦阻网固定装置极限动力载荷有限元分析 |
4.4 拦阻网固定装置极限静载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应力-寿命方法的拦阻网固定装置疲劳寿命计算 |
5.1 疲劳分析概述 |
5.2 线弹性断裂力学 |
5.2.1 裂纹扩展模式 |
5.2.2 裂纹尖端应力场 |
5.2.3 裂纹扩展分析 |
5.3 应力寿命曲线 |
5.4 拦阻网固定装置疲劳寿命分析 |
5.4.1 有限元疲劳分析流程 |
5.4.2 载荷谱制定 |
5.4.3 疲劳分析设置 |
5.4.4 拦阻网固定装置疲劳寿命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 |
(6)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工业遗产 |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综述 |
1.3.2 国内综述 |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未尽事宜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
2.1 体系结构总述 |
2.1.1 体系建立依据 |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
2.2.1 信息采集标准 |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
2.3.1 信息采集标准 |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
2.4.1 信息采集标准 |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3 信息模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
3.1.1 信息采集标准 |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学术成果 |
鸣谢 |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
(1)封面 |
(2)基本信息 |
(3)生产工业流程 |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
(5)重要设备遗产 |
(6)测绘图 |
(7)照片 |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
(7)小批生产下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制造成熟度相关文献研究 |
1.2.2 工艺及工艺管理相关文献研究 |
1.2.3 工艺要素的制造成熟度及其相近概念的文献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制造成熟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1 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概念 |
2.2 制造成熟度评价的概念及发展 |
2.2.1 制造成熟度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制造成熟度的概念及内涵 |
2.3 制造成熟度评价标准体系 |
2.3.1 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制造成熟度理论 |
2.3.2 国军标装备制造成熟度 |
2.4 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结构及特点分析 |
2.4.1 制造成熟度模型共同特点分析 |
2.4.2 成熟度等级划分的特征分析 |
2.4.3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批量生产模式航空制造工艺过程分析 |
3.1 小批量生产模式工艺特点分析 |
3.1.1 生产模式划分 |
3.1.2 小批量生产模式及其管理特点分析 |
3.2 航空产品研制过程及其工艺工作管理分析 |
3.2.1 航空产品研制的生命周期 |
3.2.2 航空产品研制过程工艺工作特点分析 |
3.3 航空产品工艺过程梳理 |
3.3.1 企业调研 |
3.3.2 各阶段的工艺工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制造成熟度的原理分析 |
4.1 工艺制造成熟度的内涵界定 |
4.1.1 工艺制造成熟度内涵 |
4.1.2 与其他关键概念的区分与联系 |
4.2 基于系统分析的制造成熟度原理探索 |
4.2.1 制造成熟度的“V”字模型分析 |
4.2.2 制造成熟度的Hall三维结构模型分析 |
4.3 工艺制造成熟度构建原理的系统分析 |
4.3.1 模型结构特点 |
4.3.2 工艺制造成熟度的“V”字模型分析 |
4.3.3 工艺制造成熟度的Hall三维结构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批量生产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构建 |
5.1 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 |
5.1.1 小批生产下的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内涵 |
5.1.2 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的等级划分及定义 |
5.2 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指标设计 |
5.2.1 指标构建原则 |
5.2.2 指标选取依据 |
5.2.3 指标初始集获取 |
5.2.4 指标体系建立 |
5.3 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细则 |
5.4 评价矩阵与实证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艺制造成熟度的提升与应用 |
6.1 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后的提升模型 |
6.2 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应用范围 |
6.2.1 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应用 |
6.2.2 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过程关键点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8)基于研制阶段适航要求的民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民机项目的特点 |
1.1.3 适航管理的特殊性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
1.2.2 民机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3 民机适航检查的研究现状 |
1.2.4 我国民机制造质量管理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总体架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分析与质量管理 |
2.1 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
2.1.1 顶层要求 |
2.1.2 组织架构 |
2.1.3 质量程序文件 |
2.2 质量体系审核 |
2.2.1 管理过程划分 |
2.2.2 内部质量审核 |
2.3 质量控制方法 |
2.3.1 工序质量 |
2.3.2 统计方法的局限 |
2.3.3 工艺计划文件 |
2.3.4 全数质量检验 |
2.3.5 检验点的设置 |
2.4 制造偏离的质量管理 |
2.4.1 制造偏离与不合格品的处置 |
2.4.2 制造偏离处置管理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研制阶段适航要求的质量管理方法 |
3.1 项目研制阶段 |
3.1.1 研制阶段的定义和划分 |
3.1.2 研制阶段的适航取证 |
3.2 适航符合性要求 |
3.2.1 制造符合性 |
3.2.2 基于信任的审查机制 |
3.3 制造构型管理 |
3.3.1 制造构型 |
3.3.2 构型差异及评估 |
3.4 适航检查的过程管理模型 |
3.4.1 制造检查选项 |
3.4.2 零件检查 |
3.4.3 部件检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适航要求的质量自查模型 |
4.1 概述 |
4.2 质量自查的适航依据 |
4.3 基于适航要求的质量自查模型建立 |
4.3.1 建立任务矩阵 |
4.3.2 检查单 |
4.3.3 符合性自查声明 |
4.4 应用验证 |
4.4.1 项目背景 |
4.4.2 质量自查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体系的问题分析与质量体系改进 |
5.1 适航检查问题分析 |
5.1.1 适航检查问题数量分析 |
5.1.2 适航检查问题类型及原因分析 |
5.2 故障问题分析 |
5.3 质量体系改进 |
5.3.1 基于能力配套的培训体系建设 |
5.3.2 基于奖惩机制的质量体系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地铁车辆咨询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
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 1.3 |
本文工作 2 |
地铁车辆咨询 2.1 |
车辆咨询工作流程 2.2 |
车辆咨询准备阶段 2.3 |
车辆咨询采购阶段 2.4 |
车辆设计联络阶段 2.5 |
车辆咨询技术工作重点 2.6 |
车辆咨询管理工作重点 2.7 |
本章小结 3 |
车辆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方案论证 3.1 |
车辆选型 3.2 |
列车编组形式的比选 3.3 |
供电制式比选 3.4 |
最高运行车速限制方案比选 3.5 |
车体材料比选 3.6 |
空调系统的选择 3.7 |
电制动能量吸收方式比较 3.8 |
列车牵引控制方式选择 3.9 |
辅助逆变器供电形式选择 3.10 |
制动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 3.11 |
蓄电池的选择 3.12 |
本章小结 4 |
车辆采购招标与合同谈判 4.1 |
国家对机电设备招标的基本规定 4.2 |
招投标程序流程图 4.3 |
地铁车辆采购招标管理 4.4 |
车辆采购合同谈判 4.5 |
本章小结 5 |
车辆设计联络及审查 5.1 |
设计联络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5.2 |
设计联络工作重点分析 5.3 |
设计审查 5.4 |
本章小结 6 |
车辆与相关系统的接口 6.1 |
与相关系统的设计技术接口 6.2 |
车辆与信号系统接口 6.3 |
车辆与无线通信系统接口 6.4 |
车辆与乘客信息系统(PIS)接口 6.5 |
车辆与牵引系统接口 6.6 |
车辆与屏蔽门接口 6.7 |
本章小结 7 |
总结与展望 7.1 |
总结 7.2 |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中文详细摘要 |
四、飞机电气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性审查和工艺审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水轮机虚拟装配技术研究[D]. 巫青华.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3]上海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的政府扶持研究[D]. 张婧.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D]. 仝少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C919货舱拦阻网固定装置设计及适航验证研究[D]. 赵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7]小批生产下航空工艺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D]. 熊若晨. 南昌航空大学, 2018(10)
- [8]基于研制阶段适航要求的民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连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中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纪事[J]. 刘斌. 时代文学, 2017(09)
- [10]地铁车辆咨询相关技术研究[D]. 苗勃.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