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档案“属概念”与档案学科定位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许茹[1](2021)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明[2](2021)在《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维度下社群档案建设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记忆工程的开展及身份认同意识的觉醒,使得西方档案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非主流、社会边缘群体,力求通过日渐多元的社群档案记录来填补主流记忆的空白并缩小社会群体间的信息鸿沟,因此,“社群范式”也被视作新兴范式渗透到档案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中。本文首先从社群档案作为一种西方引入概念入手,分析其在我国本土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下同西方国家的差异化及适用性问题,提出我国社群档案建设不同于西方社群主体力求实现社会权益及政治权利层面上的公平、正义,本土语境下的社群建档行为多是出于维护自身“权利”表达及“情感”归属现实需要。其次基于“权利认同”及“情感认同”层面分析我国社群档案建设活动开展的现实诉求与必要性,明确社群档案建设的现实价值。最后提出社群档案建设应从建设理念层面注重群体间的“情感包容”,实践层面注重主体间的“全过程参与”,客体层面注重社群档案资源要素的整合。
黄新荣[3](2020)在《档案概念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的概念是档案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档案的概念一直是不断发展的,其范围在不断扩大。对档案的概念进行梳理,发现档案学研究中档案概念存在属概念混乱、本质属性认识不统一、缺乏解释力等问题,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重新定义档案的概念,指出档案的基本属性是信息,本质属性是记录性,档案现象就是人类突破大脑记忆的记录外化现象。
赵和选,华榕[4](2020)在《档案定义视阈下的原始记忆性本质及其逻辑结构》文中研究指明档案界对档案定义一般采用"属+种差"的逻辑形式,因而揭示档案本质、确定档案属种就成为档案定义的根本问题。档案记忆理论认为,档案是记忆的物质形态。档案以自身历史选择的必然性和逻辑结构的客观优势,成为人类自觉建构的外脑记忆的典型形式。作为用来建构原始记忆的历史文件,档案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档案实体,在逻辑关系上表现为记录和再现两个维度。以档案实体为基点,沿时空维度,向后回溯是档案记录关系维度,在档案记录关系的另一端是档案记忆的历史事实,这是档案记忆的客体;向前表述是档案再现关系维度,在档案再现关系的另一端是档案客体加以证明的回忆事实,这是档案记忆的证体。在这种逻辑结构中,档案实体即档案本身是档案"二维"逻辑关系和档案"三重要素"的物质载体。档案现象的实质就是以"二维"逻辑关系,凝聚"三重要素"的实践过程。
柴欢[5](2020)在《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数字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及电脑、手机等数字设备的普及应用,由个体自我产生的个人原生数字信息越来越多。所谓个人原生数字信息,即是指个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自身产生创建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对其进行管理、维护的这类数字信息的集合。由于其唯一性、独创性等特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一旦损坏,就可能完全消失,面对这一风险问题,数据创建者对该类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应是责无旁贷。考虑到90后、00后作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有大量的数字信息产生。鉴于此,本研究选择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当下大学生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认知与意愿;揭示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质性研究部分,运用扎根理论对13名硕士研究生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提取出18个基本范畴,形成学习工作导向、日常生活导向、学科背景、认知状态、个人情感、个人习惯、社会关系、技术应用、技术匹配9个主范畴及情境导向、主体因素、社会因素和行为媒介4个维度;将构建出的主范畴间关系结构与现有的用户价值接受模型、Triandis模型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并构建初始概念模型。定量研究部分,问卷调查表的设计是基于质性研究中的基本范畴作为量表的观测变量,及相关文献研究中主要论述的观点作为量表测量问项的参考来源。对收集到的331份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AMOS 23.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前文构建的概念模型进行验证及修正。研究发现:(1)在最终的模型中,社会环境、技术应用两个因素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没有显着影响;学习工作导向、日常生活导向、认知状态、个人情感、个人习惯、社会关系、技术匹配这7个影响因素得以保留,其中个人习惯、社会关系及技术匹配是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并且社会关系还正向影响着个人情感。(2)情境导向维度中学习工作导向和日常生活导向作为外生变量正向影响认知状态;主体因素维度“认知状态→个人情感→个人习惯”,3个因素存在正向调节关系,这5个因素作为外生变量以及中介变量间接正向影响着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
刘智颖,蒋冠[6](2019)在《数字时代档案属概念的重新界定》文中研究说明数字时代,需要对档案的属概念进行重新思考。档案不是一个实体,档案的属概念应当是"记录信息"。以"记录信息"作为档案的属概念,既能纠正传统观念上的误区,又有利于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徐子娟[7](2019)在《档案“泛化”纵横论》文中认为档案“泛化”现象不仅存在于档案界内,而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此,本文以档案“泛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界定档案“泛化”内涵,将档案“泛化”现象进行分类,并提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看待档案“泛化”现象的观点。档案纵向“泛化”以“文档一体化”的实践需求和文件运动的整体性理论为支撑,从文件纵向运动视角,探讨了“文件”的档案化问题,对档案概念外延的扩大进行论证并分析其影响。档案横向“泛化”则基于“国家档案观”向“社会档案观”的转变,从档案边界拓展的视角研究了社会生活中的“档案热”、新型档案资源的出现、档案学研究领域扩大以及口述档案的盛行等“泛化”现象。它在创新档案工作、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档案概念模糊、档案工作重心偏移、档案学研究“去档案化”等问题的产生。面对档案纵横“泛化”,本文在肯定档案“泛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认为应当合理控制“泛化”程度,并从理性看待、理论探究、工作变革和法律法规把控四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期使其向有利一面发展。
刘为[8](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杨继龙[9](2017)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国现行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是在辩证借鉴科举考试制度中的合理部分与吸收现在西方文官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我国公共人事制度长期实践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广泛存在偏重对报考者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或者在录用考试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报考者身份、条件多加限制,甚至存在诸多方面的歧视。对于这种情况,报考者与相关主管和职能部门的关系并不对等,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当认为自身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时往往采取行政诉讼等诉讼意义上的申诉渠道寻求保护,因此,报考者状告公共人事主管部门、招录机关和考试机构等相关部门报道频繁见诸媒体,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些事例的发生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关注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也严重影响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公信力。对于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研究应根植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之中,研究成果应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要有突出的时代感;对于公务员录用考试权的研究应作为探讨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结构体系、操作模式研究的重要基础,将其作为界定、辨明申诉主体以及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连接点。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着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并建立在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这构成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是为了完善和实现其所具有的政治录用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及其所约定的社会秩序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因此,考试的政治录用功能理论,公民权利救济理论构成了其理论基础。从制度历史演进的逻辑来看,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以及相关录用考试权利救济制度的历史演进规律,揭示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的相关制度背景。人本原理、控制原理、责任原理则形成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运行的基本原理。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结构体系的基本要素。申诉的主体、申诉的条件、申诉的受理范围、申诉的受理机关、申诉的效力和申诉的监督管理等方面构成了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操作模式。以考试程序为主线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操作流程,可以将之划分为事前咨询、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申诉处理四个阶段。而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与相关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则是当前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所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完善立法、健全制度、规范操作程序等方面入手实现制度创新。
徐欣欣[10](2016)在《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如今,个人数字文件大量形成且具有多方面的长远价值,然而其保存状况却十分堪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和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个人数字文件值得档案馆关注并采取相关保存措施。本文分析了档案馆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并对一些档案馆相关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从改变观念、个人数字文件进馆前的提前干预、进馆后的管理以及对公众的教育指导4个方面为档案馆提供了对策。其中,第2部分首先介绍了个人数字文件的相关概念和范围:拓展了“文件”的内涵;对个人数字文件的含义和范围进行了界定。之后评介了个人数字文件相关的管理理论,包括鉴定理论和后保管理论。最后,分析了我国档案馆开展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的法律依据,确认其有资格开展相关工作。第3部分通过对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的在线调查及对部分档案馆的电话访谈,初步梳理出我国档案馆的名人和普通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情况。然后,将我国档案馆工作现状中的问题总结为观念不到位、收集时间太晚、管理方法简单、缺乏对公众的教育指导4个方面。第4、5、6、7部分分别针对以上4个问题为档案馆提供了对策,其中第4部分是转变观念,这是档案馆应对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的第一步。在具体做法上,该部分从认识个人数文件保存的重要性和重新思考收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两方面进行了论述。第5部分紧接着论述了个人数字文件的收集,其重点是提前干预。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提前干预方法的含义;然后,在分析了个人的数字文件形成和管理行为的基础上,参考Paradigm、Digital Lives和iKive项目三个实例,梳理出了提前干预的一整套实施步骤。第6部分论述档案馆对进馆后的个人数字文件的管理,根据档案馆的不同情况,提供了4种路径:从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着手保管的路径、依托本馆数字仓储的路径、依托管理软件的路径以及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路径。第7部分为档案馆的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教育指导公众保存其数字文件,通过这种方法,档案馆可以借助公众的力量,与之共同建档、共同保存社会记忆。文中还举出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我国沈阳市档案局的相关实践的例子,并就此分析了教育指导中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二、关于档案“属概念”与档案学科定位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档案“属概念”与档案学科定位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维度下社群档案建设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群档案的缘起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解析 |
一、社群档案 |
二、“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概念的界定 |
三、“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社群档案的现实逻辑发端 |
一、社会民主运动的兴起 |
二、区域性、阶层性的历史研究 |
三、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社群档案的理论逻辑起点 |
一、档案多元论 |
二、社会记忆理论 |
三、特里·库克的档案范式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维度下社群档案建设的价值诠释 |
第一节 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维度下推进社群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
一、双重视角转化下社群档案建设的适应性回应 |
二、社群档案建设的现实社会诉求 |
第二节 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维度下推进社群档案建设的可行性 |
一、社群档案建设外化于权利认同层面的价值体现 |
二、社群档案建设内化于情感认同层面的价值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维度下的社群档案建设路径 |
第一节 社群档案建设理念层面的转变 |
一、弱化多元社会群体间的认同壁垒 |
二、重视异质社会群体间的情感包容 |
第二节 社群档案建设管理实践的创新 |
一、落实档案工作者“参与式”管理模式的应用 |
二、注重档案学者“联合性”实践原则的优化 |
第三节 社群档案建设资源要素的整合 |
一、社群档案建设资源的纵向联结共治 |
二、社群档案建设资源的横向融合共通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档案概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从档案概念发展的历史看概念内涵的变化 |
1.1 概念界定方式的不统一 |
1.2 档案属概念的不一致 |
1.3 对档案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不统一 |
1.4 现有的概念缺乏理论解释力 |
2 档案概念体系的构建 |
2.1 广义的档案概念 |
2.2 狭义的档案概念 |
(4)档案定义视阈下的原始记忆性本质及其逻辑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档案定义的本质论梳理 |
2 档案记忆本质的定义表述 |
3 档案逻辑构成的“二维三体”结构 |
3.1 档案实体即档案本身 |
3.2 记录维度与档案客体 |
3.3 再现维度与档案证体 |
(5)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字资源 |
1.3.2 个人数字资源 |
1.3.3 个人原生数字资源 |
1.3.4 个人数字资源保存 |
1.3.5 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 |
1.3.6 大学生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个人数字资源基础研究 |
2.1.1 个人数字资源基本概念研究 |
2.1.2 个人数字资源组织管理研究 |
2.2 个人数字资源保存相关研究 |
2.2.1 个人数字保存基础问题研究 |
2.2.2 个人数字保存实践案例研究 |
2.2.3 个人信息管理视角下个人数字保存研究 |
2.2.4 文件与档案管理视角下个人数字存档研究 |
2.3 个人数字保存行为研究 |
2.3.1 个人数字保存行为现状研究 |
2.3.2 个人数字保存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
3.1 研究程序与研究问题 |
3.1.1 研究程序 |
3.1.2 研究问题 |
3.1.3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步骤与过程 |
3.2.1 资料收集工具准备 |
3.2.2 研究对象 |
3.2.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3.3 研究信度、效度保障措施 |
3.3.1 信度保障措施 |
3.3.2 效度保障措施 |
第4章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情境导向 |
4.1.2 主体因素 |
4.1.3 社会因素 |
4.1.4 行为媒介 |
4.2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2.1 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
4.2.2 概念模型设计 |
第5章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问卷设计与数据整理 |
5.1 研究问题与方法 |
5.1.1 研究问题 |
5.1.2 研究方法 |
5.2 调查问卷设计 |
5.2.1 调查问卷整体结构 |
5.2.2 变量操作性测量问项 |
5.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3.1 数据收集方式及过程 |
5.3.2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
5.3.3 现状分析 |
5.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4.1 信度检验 |
5.4.2 效度检验 |
第6章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验证与修正 |
6.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2 模型修正 |
6.3 研究结果讨论与理论阐释 |
6.3.1 情境导向维度对长期保存的效应分析 |
6.3.2 主体因素维度对长期保存的效应分析 |
6.3.3 社会因素维度对长期保存的效应分析 |
6.3.4 行为媒介维度对长期保存的效应分析 |
第7章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 |
7.1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问题分析 |
7.1.1 大学生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缺乏整体规划 |
7.1.2 相关机构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缺乏宣传引导 |
7.2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优化策略 |
7.2.1 提高保存意识,重视个人原生数字价值 |
7.2.2 保障个人隐私,合理选择个人原生数字存储工具 |
7.2.3 多方主体协作,构建长效保存机制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6)数字时代档案属概念的重新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顾 |
2 观点提出 |
3 合理性分析 |
3.1 传统观念的误区 |
3.2“记录信息”作为档案属概念的意义 |
3.3“记录信息”作为属概念的其他体现 |
(7)档案“泛化”纵横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档案“泛化”概述 |
2.1 “泛化”与档案“泛化” |
2.1.1 对“泛化”的理解 |
2.1.2 档案“泛化”的内涵 |
2.2 档案“泛化”现象分类 |
2.3 档案纵向“泛化”与档案横向“泛化” |
2.3.1 纵向“泛化”——“文件”的档案化 |
2.3.2 横向“泛化”——档案边界的拓展 |
3 档案纵向“泛化” |
3.1 档案纵向“泛化”的基础 |
3.1.1 档案纵向“泛化”的实践需求 |
3.1.2 档案纵向“泛化”的理论支撑 |
3.2 档案纵向“泛化”探析 |
3.2.1 “广义文件观”与“大文件观” |
3.2.2 “非现行性”与“归档” |
3.2.3 小结:从“文件纵向运动”看档案“泛化” |
3.3 档案纵向“泛化”得与失 |
3.3.1 档案纵向“泛化”之优 |
3.3.2 档案纵向“泛化”之劣 |
4 档案横向“泛化” |
4.1 档案横向“泛化”观念基础 |
4.1.1 “国家档案观” |
4.1.2 “社会档案观” |
4.1.3 档案记忆观 |
4.2 档案横向“泛化”探析 |
4.2.1 生活中的“档案热”现象 |
4.2.2 档案资源体系扩大现象 |
4.2.3 档案学术研究中的“去档案化”现象 |
4.2.4 口述档案的盛行 |
4.2.5 小结: 从档案边界的拓展看档案“泛化” |
4.3 档案横向“泛化”得与失 |
4.3.1 档案横向“泛化”之优 |
4.3.2 档案横向“泛化”之劣 |
5 档案“泛化”应对策略 |
5.1 理性看待档案“泛化” |
5.1.1 正确认识档案“泛化” |
5.1.2 正确认识“泛化”带来的档案工作新现象 |
5.1.3 正确认识“泛化”导致的档案学研究边界拓展 |
5.2 加强理论探究 |
5.2.1 明确相关概念间的区别 |
5.2.2 树立档案“泛化”理念,避免自我构造“概念” |
5.2.3 档案“泛化”理念下的“建档”认知 |
5.3 变革与创新档案工作 |
5.3.1 变革档案管理体制与机制 |
5.3.2 顺应档案管理范式转型 |
5.3.3 创新档案工作内容与形式 |
5.4 完善档案法律法规 |
5.4.1 明确法定档案范围 |
5.4.2 档案部门现行文件服务的合法性问题 |
5.4.3 档案部门跨界合作的合法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思路设计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
2.2.1 语义网概述 |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关于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案例研究法 |
(三) 综合研究法 |
(四) 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基本理论 |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概念内涵 |
(一)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范畴归类 |
(二)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层次定位 |
(三)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概念辨析 |
二、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价值诉求 |
(一) 国家构建价值 |
(二) 人事行政价值 |
(三) 社会文明价值 |
三、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相关理论论述 |
(一) 政治录用功能理论 |
(二) 公民权利救济理论 |
四、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
(二)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背景、原则与原理 |
一、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的背景 |
(一)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历史演进 |
(二) 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历史变迁 |
二、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的原则 |
(一) 合法性原则 |
(二) 保障性原则 |
(三) 公益性原则 |
三、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的原理 |
(一) 人本原理 |
(二) 控制原理 |
(三) 责任原理 |
第三章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结构体系 |
一、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纵向结构体系 |
(一) 国家层面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设定 |
(二) 地方层面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设定 |
二、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横向结构体系 |
(一) 行政申诉 |
(二) 行政复议 |
(三) 行政诉讼 |
第四章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主要问题 |
(一) 法律体系不完善 |
(二) 制度架构不完整 |
(三) 操作程序不规范 |
二、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当前我国政治环境的影响 |
(二) 当前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
(三) 我国考试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操作模式 |
一、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适用对象及代理 |
(一)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适用对象 |
(二)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代理 |
二、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的申诉人与被申诉人 |
(一) 申诉人 |
(二) 被申诉人 |
三、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的受理条件与范围 |
(一)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的受理条件 |
(二)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的受理范围 |
四、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中的义务与责任 |
(一) 申诉人的义务和责任 |
(二) 被申诉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
(三) 受理考生申诉的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
五、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的受理机构 |
(一) 公务员录用考试民事法律责任受理机构 |
(二) 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法律责任受理机构 |
(三) 公务员录用考试刑事法律责任受理机构 |
六、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程序及时效制度 |
(一)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程序 |
(二)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时效 |
七、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的监督体系 |
(一) 对申诉人和被申诉人的监督 |
(二) 对申诉过程的监督 |
第六章 发达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经验及启示 |
一、发达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建立的经验 |
(一) 适应所处制度环境 |
(二) 考试行为界定合理 |
(三) 遵循考试核心价值 |
(四) 具有坚实法律基础 |
(五) 相关制度相对独立 |
(六) 报考资格设定合理 |
二、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
(一) 适应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的制度环境 |
(二) 出台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相关管理办法 |
(三) 构建和完善制度结构体系和配套制度措施 |
(四) 构建相对独立的公务员考试监督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其他类型文献 |
附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
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 |
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组织办法(试行) |
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
公务员录用面试组织管理办法(试行) |
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
致谢 |
(10)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个人数字文件的大量产生及其长期保存价值 |
1.1.2 个人数字文件流失或损毁情况严重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探讨 |
2.1.1 文件 |
2.1.2 数字文件 |
2.1.3 个人数字文件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个人档案 |
2.2.2 家庭档案 |
2.2.3 私有档案和私人档案 |
2.3 管理理论 |
2.3.1 鉴定理论 |
2.3.2 后保管理论 |
2.4 法律依据 |
3 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方法与内容 |
3.2 网站调查结果 |
3.2.1 个人档案工作情况 |
3.2.2 电子档案接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 |
3.2.3 个人数字档案工作情况 |
3.3 电话访谈结果 |
3.3.1 电子档案接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 |
3.3.2 名人数字档案工作情况 |
3.3.3 图书馆、文学馆的情况 |
3.4 现状总结及问题分析 |
3.4.1 现状总结 |
3.4.2 问题分析 |
4 改变观念——档案馆应对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的第一步 |
4.1 认识参与个人数字文件保存的必要性和意义 |
4.1.1 必要性 |
4.1.2 意义 |
4.2 重新思考个人数字档案收集中的困难和问题 |
4.2.1 收集上的困难 |
4.2.2 数字档案的价值问题 |
4.3 小结 |
5 提前干预——数字时代档案馆保存个人文件的关键 |
5.1 提前干预方法的产生 |
5.1.1 提前干预方法的提出 |
5.1.2 相关论辩 |
5.2 个人形成和管理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
5.2.1 个人形成、整理和处置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
5.2.2 个人鉴定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及个人的价值观念分析 |
5.2.3 个人保存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
5.2.4 总结与启示 |
5.3 实例分析 |
5.3.1 Paradigm项目 |
5.3.2 Digital Lives项目 |
5.3.3 iKive项目 |
5.3.4 评价 |
5.4 提前干预的建议实施步骤 |
5.4.1 第一阶段——初步和周期性的接触活动 |
5.4.2 第二阶段——数字收集活动 |
5.5 小结 |
6 因地制宜——不同档案馆管理个人数字档案的路径选择 |
6.1 从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着手保管的路径 |
6.1.1 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的保管规律 |
6.1.2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相关项目经验分析 |
6.1.3 评价与启示 |
6.2 依托本馆数字仓储的路径 |
6.2.1 数字档案馆纳入个人数字档案的可行性分析 |
6.2.2 加拿大图书档案馆的经验分析 |
6.2.3 评价与启示 |
6.3 依托管理软件的路径 |
6.3.1 工作原理分析 |
6.3.2 管理过程分析 |
6.3.3 评价与启示 |
6.4 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路径 |
6.5 小结 |
7 教育指导公众——档案馆保存个人数字文件的新思路 |
7.1 档案工作向社会/社区范式的转变 |
7.1.1 范式提出的背景 |
7.1.2 范式的提出及其内涵的深化 |
7.2 档案馆教育指导公众的现实基础及意义分析 |
7.3 实例分析 |
7.3.1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个人数字存档项目 |
7.3.2 沈阳档案局的家庭档案工作 |
7.3.3 评价 |
7.4 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方法思考 |
7.4.1 资金和人力上的困难 |
7.4.2 如何吸引和发动公众的问题 |
7.4.3 如何争取与其它机构合作机会的问题 |
7.5 小结 |
8 总结和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部分省级综合档案馆对名人档案收集范围的规定 |
附录2 部分省级综合档案馆对名人档案收集内容的规定 |
附录3 我国档案馆个人数字档案保存工作现状的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四、关于档案“属概念”与档案学科定位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时代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研究[D]. 许茹. 安徽大学, 2021
- [2]权利认同与情感认同维度下社群档案建设发展路径研究[D]. 陈明.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档案概念的反思[J]. 黄新荣. 档案管理, 2020(05)
- [4]档案定义视阈下的原始记忆性本质及其逻辑结构[J]. 赵和选,华榕. 档案学研究, 2020(02)
- [5]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 柴欢. 西南大学, 2020(01)
- [6]数字时代档案属概念的重新界定[J]. 刘智颖,蒋冠. 浙江档案, 2019(09)
- [7]档案“泛化”纵横论[D]. 徐子娟. 苏州大学, 2019(04)
- [8]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9]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诉制度研究[D]. 杨继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D]. 徐欣欣. 武汉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