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西医结合诊治疾病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尼珍,巴桑,苏有辉[1](2020)在《藏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藏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儿童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95例,按临床表现:皮肤型38例;腹型32例;关节型4例;混合型9例;肾型9例,其中镜下血尿9例,蛋白尿6例。入选患儿均口服藏药为主,分别按2g/次,分早、晚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变化加减藏药。结果藏西医结合治疗9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治愈87例(占91.5%),显效5例(5.3%),有效3例(3.2%)。按临床治疗的评价,对皮肤型有效率为99%,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藏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陈维武,孙利华[2](2019)在《从知识价值链视角看藏药新药研发策略》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藏药新药研发的特点和藏药临床价值形成过程,提出在当前藏药产业规模小、知识壁垒高、藏药新药研发低迷的背景下,应从知识价值链的角度加强对藏药新药研发过程的认识,重视藏药新药的研究阶段,重视藏医临床诊疗知识的现代医学转化,通过不断的藏西知识转化、结合和积累,逐步实现新药临床价值的清晰化,实现藏药新药上市。
陈晓培[3](2018)在《藏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析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藏西医两者方案结合治疗对病情的改善效果并总结相关体会。方法分析资料选自于2015年至2017年本院诊治确认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抽取60例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0),其治疗措施分别为单纯消化性溃疡西药对症治疗、联合藏医理论措施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病情记录和随访以了解藏西医结合对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推广价值。结果根据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方案效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7例、2例,组间总有效率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对患者进行平均3个月时间随访,组间复发率存在明显差异性,观察组该数据更具优越性,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藏西医理论结合相对于传统西药对症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更好的干预作用,进一步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加快溃疡愈合速度,且治疗后出现复发情况相对更低,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闫慧茜[4](2017)在《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是一种学术总称和工作定义。经过世世代代的薪火相传,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延续至今,不断成长、强大,已形成一门学科,即民族医学。我国民族医学的传承方式大都经历了口耳相传、以师带徒、寺院教育、现代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等模式培养本民族医药人才,其中师承最为广泛。目前,我国民族医学的教育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并存,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的培养途径。截止到2016年底,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壮医、瑶医、苗医、彝医、朝鲜医、哈萨克医、土家医跨入高等院校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至今经历近60年的曲折发展,部分已形成了自身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民族医学的高等人才,梳理其发展脉络,追溯其源流,研究其教育之体制、思想、改革、成果、政策影响及发展之现状、阻碍、特色、趋势等,融合10余个民族,以期丰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民族医学现代传承的影响因素,对少数民族传统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发展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族医学教育史涉及史学、民族学、医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以文献法和实地调研为主。通过搜集相关论文、论着、档案资料、地方志和网络信息等方法,获取相关研究资料。同时,实地调研了西藏、甘肃、四川、青海、云南、广西、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高校、医院、研究所、学位办、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制药厂,获取其政策法规、文献整理、科研状况、教育基地、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学科专业、教学改革、交流派遣、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资料;采用访谈法对学科带头人、档案管理员、教师、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等进行访问以获取评价、期望、建议等资料。以历史发展为轴,运用文献学和比较学的方法,根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时期(1958-1976年)、成长时期(1977-1997年)和崛起时期(1998-2016年)三个阶段。在研究中,对每一阶段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整体发展的态势。同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对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有2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与民族医学专业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58年,蒙医率先开展本科教育,藏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等紧随其后,共11种民族医学开展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1980年蒙医首批招生硕士研究生1名,虽然最后未能获得学位,但毕竟开启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之先河。目前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土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共12个民族医学开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其中的壮医、瑶医、土家医、回医更是以研究生教育这样的高起点跨入高等教育体系。此外,藏医、蒙医和傣医开展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层次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大专教育为辅,研究生教育领跑的民族医和民族药教育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逐渐形成了教研紧密结合、注重互相交流借鉴、重视传统教育等自身的特色,并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医学教育与医学的互助关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医学高等教育,鼓励民办教育、重视借鉴交流等建议。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5](2017)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文中提出青政办[2017]4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精神,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中藏医药健康需求,坚持发扬中藏医药特色优势,统筹推进中藏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经省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意见。一、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基本形势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中藏医药
李剑[6](2015)在《藏西医结合治疗高原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临床诊疗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发病情况及藏西医结合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脾胃科2008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40例长期居住于高海拔地区(3 0004 000)m D-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马来酸曲美布丁片治疗,观察组运用马来酸曲美布丁片联合藏药智托洁白丸、大月晶丸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0天。两组治疗前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毒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BS患者藏医辨证与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贡保吉[7](2013)在《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予西医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维持体液平衡治疗,需要时吸氧,同时服用藏药三臣散、肺热普清散,频咳者加"七味葡萄散",均3次/d,0.5 g/次口服单方或组方连服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与此同时依照藏医理论嘱患儿注意饮食起居。结果:痊愈45例,占90%;显效3例,占6%;有效1例,占2%;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运用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8](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琦[9](2012)在《雅砻的欢唱——山南地区藏医医院三十年发展简记》文中指出题记:盛夏八月,高原大地最美丽的时节,雅砻河畔传来喜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三级民族医医院等级评审中,山南地区藏医医院取得了优异成绩,有望于今年年底挂牌升格为全区首批地市级三级甲等藏医医院之一。这意味着,山南地区藏医医院从此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而今年10月,正是该院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日。这个消息不禁引起了我们的特别关注。
张琦[10](2010)在《古木泽苍生 新秀继风流——访藏医名家格桑旺堆》文中研究表明藏医药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医药学科,距今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当今世界高原医学领域内最瑰丽的科学奇葩。藏民族世代居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这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严重缺氧,昼夜温差大、湿度差、紫
二、藏西医结合诊治疾病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西医结合诊治疾病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藏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情况 |
1.2 诊断依据 |
1.3 临床表现 |
2 治疗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治疗原则 |
3 疗效判定标准和治疗结果 |
4 讨论 |
(2)从知识价值链视角看藏药新药研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藏药新药创制与知识价值链 |
2 藏药新药创制的关键环节 |
2.1 藏药新药创制的流程 |
2.2 藏药新药创制的知识链和临床价值的转化过程 |
2.2.1 藏西医学的临床价值转化 |
2.2.1. 1 病-病转化找准现代医学的适应证定位 |
2.2.1. 2 病-证转化找准同一个西医适应证中的细分人群 |
2.2.1. 3 证-症转化或症-症转化找准药物治疗目标和特点 |
2.2.2 藏西药物使用模式转化 |
2.2.3 临床-基础-临床转化 |
2.2.4 藏中新药研究方法转化 |
3 藏药新药创制的知识价值链 |
4 总结 |
4.1 从重视药学技术人才引进向重视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转变 |
4.2 从重视产品开发和注册申报向重视研究转变 |
4.3 从重视药物的有效性向不可替代性转变 |
4.4 从重视制剂技术改进向重视评价方法学转变 |
4.5 从重视技术开发向重视基础研究转变 |
(3)藏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疗效判断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疗效对比 |
2.2 不良反应 |
2.3 复发情况 |
3 讨论 |
(4)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科学意义 |
1.1.3 资政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分期及其依据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实地调研 |
1.4 创新点 |
2 萌芽时期(1958-1976年) |
2.1 蒙医的高等教育 |
2.1.1 中蒙医系的设立 |
2.1.2 学制及培养目标 |
2.1.3 课程设置 |
2.1.4 教研室 |
2.1.5 教材编写 |
2.1.6 师资建设 |
2.1.7 蒙医高等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
2.2 藏医的现代学校教育 |
2.3 小结 |
3 成长时期(1977-1997年) |
3.1 民族医药的恢复与发展 |
3.1.1 民族医药机构的崛起 |
3.1.2 蒙医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
3.2 五省藏医的高等教育 |
3.2.1 藏医在五省的分布和概况 |
3.2.2 高等教育前的藏医士教育 |
3.2.3 五省藏区的藏医高等教育 |
3.3 新疆和田维吾尔医专科学校 |
3.4 朝医学的专科教育 |
3.5 教材编写 |
3.5.1 藏医教材的编写 |
3.5.2 第1版蒙医高等教材的编写 |
3.5.3 维吾尔医大专教材的编写 |
3.6 师资培养 |
3.6.1 在职提高 |
3.6.2 机构代培 |
3.6.3 外出进修 |
3.7 先行的研究生教育 |
3.7.1 蒙医的研究生教育 |
3.7.2 壮医的研究生教育 |
3.8 留学生教育的尝试 |
3.9 小结 |
4 崛起时期(1998-2016年) |
4.1 专科与本科教育 |
4.1.1 教育机构的发展 |
4.1.2 傣医的本科教育 |
4.1.3 壮医的本科教育 |
4.1.4 瑶医药教育 |
4.1.5 苗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6 彝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7 哈萨克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8 回医的本科教育 |
4.2 研究生教育 |
4.2.1 研究生教育概况 |
4.2.2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 |
4.3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专业的分科发展 |
4.3.1 民族医专业 |
4.3.2 民族药专业 |
4.3.3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方向) |
4.4 教材建设 |
4.4.1 本科教材 |
4.4.2 研究生教材 |
4.5 教学方面 |
4.5.1 双语教学模式 |
4.5.2 实验室教学——经验教学向科学教学的转换 |
4.5.3 临床教学的重视 |
4.5.4 医德教育 |
4.6 执业医师考试 |
4.7 “引进来”与“走出去” |
4.7.1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
4.7.2 民族医学教育走出国门 |
4.8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色渐成 |
4.8.1 突出的教研结合模式 |
4.8.2 传统教育的回归与重视 |
4.8.3 民族医药特色内容的强调1 |
4.8.4 民族医高等教育出现交流 |
4.9 小结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医学教育与医学的思考 |
5.2 发展因素——政策、地方政府、人、文化 |
5.3 发展民族医高等教育之建议 |
附录1: 文中图片出处说明 |
附录2: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招生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西医治疗 |
1.3.2 藏医治疗 |
1.4 疗效标准 |
2 结果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四、藏西医结合诊治疾病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藏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分析[J]. 尼珍,巴桑,苏有辉. 西藏科技, 2020(09)
- [2]从知识价值链视角看藏药新药研发策略[J]. 陈维武,孙利华. 中国新药杂志, 2019(17)
- [3]藏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体会[J]. 陈晓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1)
- [4]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D]. 闫慧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 [5]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J].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青海政报, 2017(07)
- [6]藏西医结合治疗高原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临床诊疗体会[J]. 李剑. 青海医药杂志, 2015(05)
- [7]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疗效观察[J]. 贡保吉. 西部中医药, 2013(10)
- [8]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9]雅砻的欢唱——山南地区藏医医院三十年发展简记[J]. 张琦. 西藏文学, 2012(05)
- [10]古木泽苍生 新秀继风流——访藏医名家格桑旺堆[J]. 张琦. 西藏文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