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赤汤治疗复发性口疮36例(论文文献综述)
祁丽洁,毋桂花,南志勇[1](2019)在《从肝论治口疮》文中研究指明复发性口疮是以口腔黏膜反复溃破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口腔疾病,属于中医"口疮"范畴,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西医治疗以消炎、增强免疫、促进黏膜愈合等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认为"肝经络舌本",肝与口在经络循行、五行上密切相关。因此,毋教授认为口疮除了心脾积热、阴虚火旺等常见病因病机外,肝郁脾虚也是临床常见病因,治疗以疏肝健脾为主,方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收效甚佳。
刘雪瑞[2](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连阿胶汤方证研究》文中认为黄连阿胶汤是东汉张仲景经典方剂之一,首载于《伤寒论》。本方乃治疗肾阴亏虚、心火亢盛,心肾不交失眠之专方,其组方严谨,用药精道,疗效确切,所以能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及运用,经过历代发展,其证治范围逐渐扩大,其现代临床研究及应用亦十分广泛,且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探讨和阐发研究黄连阿胶汤之方证理论,详细分析并总结归纳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对于本方的应用及发挥,以期能够发掘黄连阿胶汤的方证辨治规律,更好地发挥经方在现代临床中的作用,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文献综述之中,综合了近几十年有关黄连阿胶汤的临床报道以及最新实验研究数据成果,从整体上把握此方在现代临床上的主治病证和适用范围,更全面地了解此方的药理研究现状与前沿进展,以希望为临床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思路与辨证参考。黄连阿胶汤的方证理论研究,一共分为四个方面论述。第一,探究黄连阿胶汤其方渊源,并对其相关条文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条文中关键字“烦”、“卧”二字进行训诂。第二,黄连阿胶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根据历代医家及其文献中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该方证中用药、症状及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研究,认为黄连阿胶汤证的病位在心肾,病机为心火亢盛,肾水不足,病理基础是邪热、阴亏。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心烦、不寐”、“下利脓血”、“失血”。第三,总结《伤寒论》中不同证型的不寐兼烦躁特点,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第四,梳理历代医家对黄连阿胶汤的衍化与发展。本章节运用中华医典单机版V5.0软件和中医e百网站之中医古籍数据库,共整理出44首历代黄连阿胶汤的衍化方,以时间为主线,纵向分析黄连阿胶汤在历代的运用规律。在对黄连阿胶汤的源流、因机、方药、发展整理研究之后,第三章则以对现代医案进行统计的方式,探讨黄连阿胶汤在现代临床中的方证特点和运用规律。黄连阿胶汤现代医案研究方面,以“黄连阿胶汤”为主题词,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三大数据库,年限为1955年至2017年7月。对符合要求的文献用Excel建立数据表,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04篇文献,共131例病案。经统计发现,临床应用中,常见中医病名:不寐、口疮、崩漏;西医病名:失眠症、复发性口腔溃疡、功能性子宫出血。基本病机为肾阴亏虚,心火亢盛。临床多在原方基础上加味,多加味生地、酸枣仁、牡蛎三味药物。当代医家应用黄连阿胶汤的基本指征是失眠、心烦躁、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通过第三章的医案统计,发现黄连阿胶汤在现代临床仍以治疗失眠为主,故第四章在医案统计的基础上,以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为例进行Meta分析。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方面,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三大数据库从1955年至2017年4月关于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的文献482篇,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14篇,计13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OR(total)=4.92,95%可信区间为[3.50,6.93],Z =9.15,P<0.0001;RR(total)=1.38,95%可信区间为[1.29,1.47],Z=9.18,P<0.0001;RD(total)=0.25,其 95%可信区间为[0.20,0.29],Z = 10.15,P<0.0001。可认为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相对对照组而言有效。结论: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或中成药治疗。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尚需更大样本量的、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通过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而对黄连阿胶汤的方证理论和辨治特点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以期在总结归纳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其理论及应用,为黄连阿胶汤在现代临床实践中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刘雪瑞,陈明[3](2018)在《基于现代医案的黄连阿胶汤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黄连阿胶汤在现代临床中的方证特点和运用规律,为古方今用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以"黄连阿胶汤"为主题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三大数据库,年限为建库至2017年7月。对符合要求的文献用Excel建立数据表,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22篇文献,共130例病案。经统计发现,临床应用中,常见中医病名:不寐、口疮、崩漏;西医病名:失眠症、复发性口腔溃疡、功能性子宫出血。基本病机为肾阴亏虚,心火亢胜。临床多在原方基础上加味,多加味生地黄、酸枣仁、牡蛎3味药物。结论:当代医家应用黄连阿胶汤的基本指征是失眠、烦躁、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索子敏[4](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茵陈蒿汤是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之一,首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方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简,疗效显着,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现代临床应用亦十分广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和研究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分析并总结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对本方的应用发挥,以期进一步发掘茵陈蒿汤的方证辨治规律,更好地发挥经方在现代临床中的作用,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全文共分为四个方面:文献综述方面,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十年来有关茵陈蒿汤的临床报道以及最新实验研究成果,整体把握该方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主治病证和应用范围,全面了解该方的药理研究现状与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广泛的治疗思路与参考。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研究方面,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明确茵陈蒿汤的出处,并对相关条文进行分析。《伤寒论》第236条阐明了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的病因病机,第260条讨论湿热发黄的辨证要点。《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中载"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以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下之,以茵陈蒿汤"与236条基本相同,但多出"宜下之"三个字,点出了茵陈蒿汤具有泻下的作用。第二,茵陈蒿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以历代文献及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角度对本方证之方药、病位、症状、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茵陈蒿汤证的病位在脾胃肝胆,病机为湿热郁蒸,胆失疏泄,病理基础是湿热、肝郁和血瘀,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病后续发而成,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疫毒、气滞、淤血等。其典型临床症状有"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以及"心胸不安"。第三,总结《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不同证型的发黄特点,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涉及的发黄病有多种类型,包括湿热发黄、寒湿发黄、少阳发黄、表郁发黄、表虚发黄、火劫发黄、虚劳发黄、蓄血发黄、燥结发黄等。第四,将仲景治黄诸方进行比较,以期明辨各方证在病因病机、主要症状、主治功效等方面的异同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五,梳理历代医家对茵陈蒿汤的衍化与发展。本章节运用中华医典单机版V5.0软件和中医e百网站之中医古籍数据库,共整理出102首历代茵陈蒿汤的衍化方,以历史为线,纵向分析茵陈蒿汤在历代的运用规律。茵陈蒿汤现代医案研究方面,收集近60年来茵陈蒿汤的临床个案报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相应数据库,对中西医病名、症状、舌象、脉象、剂量、加味药物等信息进行研究,统计其频数及相关比例,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茵陈蒿汤的方证特点和运用规律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方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临床各科疾病均有涉及,但以肝胆病证为主,具体疾病为消化系统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和病毒性肝炎。亦总结了本方临床运用指征为:小便黄赤、身目俱黄、便秘、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质多见红或暗红,舌苔多见黄腻或黄厚腻。总结茵陈蒿汤各药物的常用剂量为:茵陈30克,栀子10克、15克,大黄10克、6克。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方面,本研究首次对1955-2016年2月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有关茵陈蒿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相关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共纳入26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计2844例患者,Met 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茵陈蒿汤能够显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0R=4.35,95%CI(3.18,5.95),P<0.00001;RR=1.16,95%CI(1.13,1.20),P<0.00001;RD=0.13,95%CI(0.11,0.16),P<0.00001]、治愈率[OR=2.40,95%CI(1.82,3.16),P<0.00001;RR=1.52,95%CI(1.33,1.74),P<0.00001;RD=0.21,95%CI(0.15,0.27),P<0.00001],缩短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SMD=-1.16,95%CI(-1.33,-1.00),P<0.00001]、黄疸消退时间[SMD=-1.22,95%CI(-1.47,-0.97),P<0.00001]、住院时间[SMD=-1.33,95%CI(-1.88,-0.78),P<0.00001]。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茵陈蒿汤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黄疸,明显缩短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综上所述,通过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对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和辨治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陈慧敏,钟明红,许雪仙[5](201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RA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间的RAU患者160例,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8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0例,西医组口服帕夫林胶囊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然后两组进行比较,观察临床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比较,溃疡大小、溃疡数目、溃疡充血、溃疡疼痛等临床症状和舌质、舌苔、手足心热等体征均有有不同程度改变,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AU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李世超[6](2013)在《滋阴清热法治疗糖尿病并发口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科学客观的评价滋阴清热法在治疗糖尿病并发口疮中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与西医治疗的对比后,体现出明显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72例糖尿病并发口疮患者,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规范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并认真记录并整理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课题72例患者以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2次/d控制血糖为基础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给予中药漱口法,3次/d;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口腔溃疡贴片外用,3次/d。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中,临床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中临床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1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2.78%。在中医主、次症状量化的分析中,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中的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溃疡情况各项的比较中,P<0.05,有显着性差异,证明了滋阴清热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口疮与口腔溃疡贴在改善各项指标上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滋阴清热法治疗糖尿病并发口疮的临床观察不仅安全可靠,且疗效显着,研究中药物组成配伍合理,治疗方法简便易行,药材价格低廉,取材方便,为治疗糖尿病并发口疮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许琼芬[7](2012)在《以温病“伏气”学说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都可能患病,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20%。目前,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口腔溃疡的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由于病因不明,口腔溃疡的诊断完全是基于病史及临床表现,缺少可作为确诊依据的实验室指标。口腔溃疡预示着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如胃肠、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治疗上,现代医学多选用激素、维生素B等药物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但疗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属中医“口腔上火”或“口疮”的范畴。其病因常为过食肥甘辛辣、煎炒及嗜酒等,损伤脾胃,内蕴化热;或思虑过度、郁怒忧伤化火,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课题提出口腔溃疡的发病符合温病“伏气”理论,并与中医体质学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探讨中医证型与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着手,运用温病“伏气”理论指导治疗口腔溃疡,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一文献研究本文综述了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认识,以及现代中医学家在临床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国内外西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目前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的趋势及方向。综述表明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疮的病因与治疗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精神紧张、疲劳、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一时降低或长期低下有关,在临床上尚无系统确切的治疗方法与根治药物。祖国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变部位虽在口腔,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其发病与脾胃功能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食烟酒辛辣等,致脾胃受损,热郁中焦,火热上炎,致口腔黏膜糜烂,以成溃疡。故火热、脾虚为本病的两大致病因素,脾虚为本,热邪上灼于口是本病发病的关键。二、临床研究1.研究目的:以探讨中医证型与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着手,运用温病“伏气”理论指导治疗口腔溃疡,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研究方法:台湾地区合作研究门诊符合口腔溃疡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以及口腔溃疡中医诊断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46例,按中医辨证分为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阴虚火炽证和湿热蕴毒证。4组分别采用温病方凉膈散、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黄连阿胶汤和甘露消毒丹进行治疗。3.研究结果:3.1、本研究共收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例4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1.28±13.84岁。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例46例,其中口腔溃疡的平均发作频率为4.66±1.84月;口腔溃疡的平均数量为3.24±1.58个;口腔溃疡的平均面积为2.71±0.73mm。3.2、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医证型分析,湿热蕴毒证最为多见,占全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总数41.3%;其次热灼胸膈证,占全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总数32.6%,而最少的证型为热郁少阳证。3.3、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症状分析,在所观察的主要症状中,出现咽干口燥的症状最多,占63%;其次的症状为口苦而干、纳食呆滞、脘痞胸闷占40%左右,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硬结等症状占30%以下。3.4、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舌象分析,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舌红为主要舌质,占76.1%,而舌淡红或正常舌质占23.9%;苔黄腻、苔黄燥均占34.8%,而苔白腻占10.8%,黄苔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主要舌苔,占69.6%,兼有腻苔者为45.6%,苔少者为19.6%。3.5、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候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程相关性分析发现,阴虚火炽证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程最长,平均为5.3±2.1年,其与湿热蕴毒证、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比较,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湿热蕴毒证的平均病程为3.1±1.4年,与热灼胸膈证比较,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候与口腔溃疡患者的发作频率分析,阴虚火炽证、湿热蕴毒证患者口腔溃疡的发作频率分别是5.6±2.84次/年和4.31±+2.41次/年,两组与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比较,口腔溃疡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溃疡患者的发作频率最少的为热郁少阳证组2.5±1.64次/年。3.7、复发性口腔溃疡不同证型的疗效比较,热灼胸膈证的疗效最佳达100%,湿热蕴毒证的疗效为94.8%,而阴虚火炽证、热郁少阳证的疗效则分别为87.5%和75%,但四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的总有效为93.5%,其中愈合率达78.3%。3.8、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经过温病辨证治疗后,随访6个月。调查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的发作频率为3.87±1.42年,较治疗前的发作频率有所减少,但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4.研究结论:4.1“伏气”温病理论符合口腔溃疡的发病、临床症候表现以及治疗原则: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遗传或免疫缺陷为病邪的伏藏和反复发作提供了基础;由于感染病原体的致病特点以及个体免疫因素等影响,在部分患者中形成慢性感染或反复感染的状态,导致溃疡的反复发作,这也符合伏气温病“邪气潜藏,伏而后发”的特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为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症状符合伏邪温病“里热内郁”的表现;伏邪温病容易导致阴精亏耗,而肝肾阴虚,正气不足,为伏邪的发作提供了基础。4.2、复发性口腔溃疡以湿热蕴毒证最为多见,热灼胸膈证次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舌质以舌红为主;舌苔以黄腻苔和黄燥苔为主,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机是以湿热蕴毒和邪热内伏为主。4.3、以温病方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愈合率达78.3%,总有效为93.5%,从而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余姣[8](2011)在《珍珠滴丸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发病率高、比较顽固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层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局部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冷热酸甜等刺激都使疼痛加剧,痛苦不堪,影响语言、饮食,病程缠绵,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常用方法多数为对症处理,即采用消炎止痛,控制疾病多选用激素(如强地松、地塞米松)及免疫抑制纤维素溶解等方法。西医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副作用较大,复发率高,往往使病人失去治疗信心。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且毒副作用较少。珍珠滴丸是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药6类新药,处方由羊耳菊、甘草、珍珠、冰片四味药材组成,具有解毒定痛,化腐生肌的功能,主治复发性口疮。目的对珍珠滴丸治疗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试验研究。通过考察服用珍珠滴丸前后复发性口疮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程度来评价珍珠滴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设计的方法。60例西医临床诊断为轻型复发性口疮,中医辨证属于心脾积热证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例为1:1。试验组含服珍珠滴丸,每次4粒,一日4次;对照组含服安慰剂,每次4粒,一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5天。60例患者用药前后均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用药五天后复诊,观察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记录有无不良反应等,对以上各项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进而评价珍珠滴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比较:治疗前两组主要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5天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情有显着差异。治疗前后组内自身比较,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只在改善疼痛方面有差异(P<0.05)2.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药物可明显改善病情。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药物不能改善病情。两组药物比(?)(P<0.001),试验组明显改善中医症候。3.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2例,有(?)12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例。经Ridit分析,(P<0.01),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较有显着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愈显率,总有率比较:试验组愈显率53.3%,总有率93.3%;对照组愈显率23.3%,总有效率73.3%。经x2检验(P<0.05),两组受试者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治疗有效且效果显着。5.第五天受试者疼痛消失、溃疡愈合情况比较:试验组疼痛消失率40%,溃疡愈合率13.3%;对照组疼痛消失率6.7%,溃疡愈合率为0。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药物能促进溃疡面愈合,明显缓解疼痛。6.安全性比较:两组受试者服药前后经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安全性检查,未发现有关的毒副反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珍珠滴丸可以明显改善轻型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使溃疡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均缩短,同时缓解了口干口渴、便干便秘等相关症状,确有解毒定痛,化腐生机之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治疗前后经安全性检查比较,没有发现与药物有关的毒副反应,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推广使用。
朱晓密[9](2011)在《口疮1号治疗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的疗效及对EGF、TNF-a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目的对口疮Ⅰ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心脾积热证侯的疗效及EGF、TNF-a影响的研究。通过与已知有效药物(肿痛安胶囊)作比较观察,客观评价口疮1号的疗效,为临床用药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方法本临床研究对男性23例,女性27例共50例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原则,西医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于心脾积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口服口疮Ⅰ号汤剂,每次100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肿痛安胶囊,每次2颗,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5天。分别于用药前及五天后复诊,观察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症候并取唾液检测唾液中EGF质量浓度和TNF-a含量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比较试验组、对照组的疗效。追踪观察3个月内有效病例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试验组、对照组的远期疗效。三、结果1.试验组用药前、后的体征指标在溃疡大小、溃疡假膜、溃疡充血、溃疡疼痛方面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受试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2.试验组中医证候用药前、后按照证候分级记分标准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受试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3.试验组受试者用药前、后唾液中EGF质量浓度(ng/ml)及TNF-a含量(pg/ml)改变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4.试验组、对照组受试者用药前后,体征指标在溃疡大小、溃疡假膜、溃疡充血、溃疡疼痛方面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受试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5.试验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用药前、后按照证候分级记分标准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受试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6.试验组、对照组受试者用药后唾液中EGF质量浓度(ng/ml)及TNF-a含量(pg/ml)改变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7.试验组、对照组在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的评价及比较:根据疗效判定标准,经χ2检验,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8.两组有效病例受试者3个月后随访结果复发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四、结论口疮Ⅰ号可以明显改善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中医症候,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溃疡的复发,,从而进一步验证唾液中EGF质量浓度及TNF-a与口腔溃疡的关系。
刘国富[10](2010)在《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患病率高达20%左右。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跟免疫、感染、病毒、精神因素等有关,治疗上常用的药物有消炎类、止痛类、腐蚀性、免疫增强剂等,效果一般,复发率较高。本病在传统医学中属于“口疡”或“口疮”的范畴,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包括“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治疗上实火以清热泻火、解毒止痛为主,虚火以养阴生津,清降虚火为主,临床疗效较好。研究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探讨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统计并分析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主治脏腑、治法治则,并探析常用方剂的用药配伍意义等;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通过检索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统计分析;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泻黄散,药物组成:生石膏、山栀、藿香、防风、生甘草、黄连、菖蒲、乌梅;每日一剂,在第一次就诊治疗时,连续用药3天,在下一个月按照第一次剂量继续服药三天,巩固疗效,两个月后观察复发。西药组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片10mg/次,3次/d,维生素C片0.2g/次,3次/d。在第一次就诊治疗时,连续用药3天,在下一个月按照第一次剂量继续服药三天,巩固疗效,两个月后观察复发。结果:文献研究结果示:复发性口疮临床常用的治法主要集中在清热泻火祛湿法33例(32.03%),益气温阳健脾法29例(28.16%),以及养阴清热法16例(15.53%);治疗口疮实证的方剂以泻黄汤、导赤散重复率最高,其次为甘草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治疗口疮虚证的方剂以六味地黄丸、玉女煎重复率最高,其次为补中益气汤、黄连阿胶汤。临床研究结果示:治疗组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病损疗效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对主要症状、体征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烧灼感、口干口渴、大便、舌象等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方法以清热泻火祛湿法为主,其次为益气温阳健脾法以及养阴清热法;在口疮实证的治疗中以清热泻火解毒的方剂为主;口疮虚证的治疗中以养阴、补气的方剂为主,尤其是补肾阴、补脾气的方剂。加减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溃疡大小、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烧灼感、口干口渴、大便、舌象等,明显优于西药组,西药组仅对溃疡本身有改善,对反应全身状况的指标如口干口渴、大便、舌象等指标无改善,说明加减泻黄散对复发性口疮的治疗作用在于整体调节。
二、黄赤汤治疗复发性口疮3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赤汤治疗复发性口疮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从肝论治口疮(论文提纲范文)
1 肝与口的关系 |
1.1 在经络循行上相关联 |
1.2 在五行上相关联 |
2 辨证论治 |
2.1 肝郁脾虚证 |
2.2 心肝郁热证 |
2.3 肝郁化火证 |
2.4 肝肾阴虚证 |
3 验案举隅 |
4 结语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连阿胶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黄连阿胶汤现代临床应用 |
1.1 神经系统病症 |
1.2 循环系统病症 |
1.3 消化系统疾病 |
1.4 妇科病症 |
1.5 五官科病症 |
1.6 其他 |
2 黄连阿胶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
2.1 神经系统 |
2.2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方面 |
2.3 消化系统方面 |
2.4 肾脏疾病方面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连阿胶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
1 黄连阿胶汤的源流及相关条文分析 |
1.1 源流出处 |
1.2 相关条文 |
1.3 文本训诂 |
2 黄连阿胶汤方证理论研究 |
2.1 方药分析 |
2.2 黄连阿胶汤其主证方机 |
3 《伤寒论》中的不寐兼烦躁 |
3.1 过汗伤津,邪热扰心 |
3.2 胸膈郁热,扰动心神 |
3.3 阴虚阳亢,热扰心神 |
3.4 阴虚水热互结,热扰心神 |
3.5 阳虚阴盛,虚阳外越 |
4 历代医家对黄连阿胶汤的衍化发展 |
4.1 晋唐时期 |
4.2 宋元时期 |
4.3 明清时期 |
5.小结 |
第三章 黄连阿胶汤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录入 |
2.5 数据分析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黄连阿胶汤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发病地区统计分析 |
3.7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
3.8 性别统计分析 |
3.9 患者年龄段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4.1 黄连阿胶汤方证特点及现代应用范围 |
4.2 黄连阿胶汤的舌脉分析 |
4.3 黄连阿胶汤之药物化裁特点 |
5 小结 |
第四章 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资料检出及评价 |
2.2 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
2.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Meta分析 |
3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现代医案的黄连阿胶汤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数据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 |
1.5.1 数据库的建立 |
1.5.2 数据库的规范 |
1.5.2. 1 病名规范标准 |
1.5.2. 2 症状规范标准 |
1.5.2. 3 药物规范标准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性别、年龄、发病季节 |
2.1.1 性别 |
2.1.2 年龄 |
2.1.3 发病季节 |
2.2临床应用范围 |
2.3症状 |
2.4 舌象 |
2.5 脉象 |
2.6 黄连阿胶汤医案用药规律 |
2.6.1 原方中各单味药分析 |
2.6.2 化裁的用药规律 |
3 讨论 |
3.1 黄连阿胶汤方证特点及现代应用范围 |
3.2 黄连阿胶汤的舌脉分析 |
3.2.1 舌象 |
3.2.2 脉象 |
3.3 黄连阿胶汤之药物化裁特点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茵陈蒿汤现代临床应用 |
1.1 内科疾病 |
1.2 外科疾病 |
1.3 妇科疾病 |
1.4 胎产疾病 |
1.5 儿科疾病 |
1.6 皮肤系统疾病 |
1.7 其他 |
2 茵陈蒿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
2.1 消化系统疾病方面 |
2.2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方面 |
2.3 肾脏疾病方面 |
2.4 血液系统疾病方面 |
2.5 防治癌症方面 |
2.6 抗炎镇痛方面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
1 茵陈蒿汤的出处及相关条文分析 |
1.1 出处 |
1.2 相关条文分析 |
2 茵陈蒿汤方证分析 |
2.1 方药配伍分析 |
2.2 病位分析 |
2.3 病因病机分析 |
2.4 症状分析 |
3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黄" |
3.1 湿热发黄 |
3.2 寒湿发黄 |
3.3 少阳发黄 |
3.4 表郁发黄 |
3.5 表虚发黄 |
3.6 火劫发黄 |
3.7 虚劳发黄 |
3.8 蓄血发黄 |
3.9 燥结发黄 |
4 仲景治黄诸方比较 |
5 历代医家对茵陈蒿汤的衍化发展 |
5.1 晋唐时期 |
5.2 宋元时期 |
5.3 明清时期 |
第三章 茵陈蒿汤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录入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原方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合方统计分析 |
3.7 发病地区统计分析 |
3.8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
3.9 性别统计分析 |
3.10 患者年龄段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四章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资料检出及评价 |
2.2 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 |
2.3 连续性变量的Meta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1.4 疗效判定 |
1.4.1 主要疗效指标的判断标准 |
1.4.2 症状、体征疗效判定标准[4] |
2 结果 |
2.1 阴虚火旺型RAU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2 心脾积热型RAU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2.4 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 |
2.5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比较 |
2.5.1 T细胞检测方法 |
3 讨论 |
(6)滋阴清热法治疗糖尿病并发口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古代医家对糖尿病、口疮的认识 |
2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并发口疮的认识 |
实验研究 |
1 病例选择标准 |
2 病例来源 |
3 一般资料 |
4 试验方法 |
5 治疗方法 |
6 观测指标 |
7 试验方法要点 |
8 疗效判定 |
9 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总结 |
10 结果分析 |
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7)以温病“伏气”学说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现代医学对口腔溃疡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遗传因素 |
2.2 免疫因素 |
2.3 内分泌异常 |
2.4 感染因素 |
2.5 精神心理因素 |
2.6 微量元素缺乏 |
2.7 消化道疾病相关因素 |
2.8 变态反应学说 |
2.9 与吸烟关系相反 |
2.10 超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作用对细胞的损伤,可能引发口腔溃疡 |
3 诊断及分型 |
3.1 轻型 |
3.2 重型 |
3.3 疱疹样溃疡 |
3.4 口腔溃疡鉴别 |
4、现代医学治疗 |
4.1 局部用药 |
4.2 全身用药 |
4.3 特殊人群治疗 |
5 预防 |
5.1 心理调摄 |
5.2 生活调摄 |
中医对口腔溃疡的认识 |
1 关于病因病机 |
1.1 火热内盛,上攻口舌,是口腔溃疡的主要发病机理 |
1.2 病理属性有虚实之分,多为标实本虚,热盛阴伤,互为因果 |
1.3 热壅血滞,瘀热互结是口疮重要的病理机制 |
2 中医对口腔溃疡治疗的认识 |
2.1 全身给药治疗 |
2.2 局部粘膜给药治疗 |
2.3 其它疗法 |
3 伏气温病理论与口腔溃疡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第三部分 结语 |
结论与讨论 |
1 结果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珍珠滴丸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诊疗标准 |
1.1 诊断分型标准 |
1.2 疗效指标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试验标准 |
1.8 安全判定标准 |
1.9 疗效评定标准 |
1.10 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处理 |
2 临床研究资料 |
2.1 一般资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指标 |
2.4 伦理原则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疗效比较 |
3.2 安全性指标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现代西医对复发性口疮的认识 |
4.2 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疮的认识 |
4.3 珍珠滴丸处方及方解 |
4.4 珍珠滴丸药理学和药效学研究 |
4.5 疗效评价分析 |
4.6 结束语 |
5 中医对复发性口疮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
5.1 病因病机认识 |
5.2 中医治疗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口疮1号治疗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的疗效及对EGF、TNF-a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 |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及发病特点 |
1.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 |
1.3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 |
1.4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分型 |
1.5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 |
2.1 病名的历史沿革 |
2.2 致病因素 |
2.3 心脾积热为病机 |
2.4 中医治疗 |
3.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优势 |
3.1 因人而异,辨证论治 |
3.2 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文献研究及探析 |
1. 文献检索结果与分析 |
1.1 主治脏腑归类 |
1.2 治法治则统计及分析 |
1.3 常用方统计 |
2. 复发性口疮中药常用方探析 |
2.1 实火 |
2.2 虚火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泻黄散治疗RAU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的选择 |
1.3 病例的一般资料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项目 |
1.6 疗效判定标准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研究资料分析 |
2.1 一般情况 |
2.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的探讨 |
3.2 加减泻黄散组方意义 |
3.3 加减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3.4 体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黄赤汤治疗复发性口疮3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肝论治口疮[J]. 祁丽洁,毋桂花,南志勇. 亚太传统医药, 2019(12)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连阿胶汤方证研究[D]. 刘雪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3]基于现代医案的黄连阿胶汤证治规律研究[J]. 刘雪瑞,陈明. 中医学报, 2018(03)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D]. 索子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研究[J]. 陈慧敏,钟明红,许雪仙. 中国现代医生, 2013(35)
- [6]滋阴清热法治疗糖尿病并发口疮的临床研究[D]. 李世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07)
- [7]以温病“伏气”学说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D]. 许琼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珍珠滴丸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D]. 余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5)
- [9]口疮1号治疗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的疗效及对EGF、TNF-a影响的研究[D]. 朱晓密.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5)
- [10]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D]. 刘国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