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册:“新亚”招商层级设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玮[1](2021)在《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提升,各个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需求量也随之提升。但如何对业务进行良好的市场营销、使用有效的营销策略是所有商业银行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浙商银行兰州分行为例,基于7P营销理论、SWOT分析理论,使用问卷调查法、比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该分行营销策略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不足得出营销策略方向以及具体的营销策略建议及实施保障。论文首先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7P营销理论、SWOT分析矩阵等,基于7P营销理论,对浙商银行兰州分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当前的营销策略现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现有的营销策略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营销策略SWOT分析,主要探究了该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的外部宏观环境以及业务营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同时使用SWOT分析法的模式,确定了最终的营销策略。最后,基于7P营销理论结合具体的问题所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提出了本文的保障机制。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该分行在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现行产品体系难以满足客户需求、业务收费标准过高缺乏弹性、业务营销渠道比较单一、业务促销力度不足、人员综合营销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业务服务过程不够规范、有形展示方式缺乏新意。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银行领导不重视、缺乏专业的国际结算业务营销人才、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2.采用SWOT矩阵分析法,得知该分行需要采取SO策略:结合银行现有的业务优势,结合甘肃省当前的外部宏观基于条件,继续扩大现有的国际结算业务。3.本文提出了优化现有的产品体系、完善现有的定价方式、实施全渠道营销、加强业务促销力度、提升人员综合服务营销能力、制定信息化的规范服务流程、利用科技进行业务有形展示等建议,同时提出了资源配置保障、发展战略保障、风险管理保障等。论文能够为日后其他相关类似研究以及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在其他方面的业务营销策略制定上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启示。
陈玉娇[2](2021)在《大型会展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以2018澜湄合作博览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会展是指展览及伴随其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会议的总称。举办大型会展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参展企业的形象、赢得商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还能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拉动相关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大型会展活动具有举办规模大、参与人数多、举办周期长、临建设施多等特点,导致现场风险因素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拥挤踩踏、群死群伤等恶性事件,给参展人员和相关利益方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是大型活动安全事故防范的基础。通过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安全隐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活动风险,这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并且在学术界,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大型会展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本文以大型会展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大型会展活动安全风险因素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等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风险评估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对国内外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并借鉴其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型活动安全要求国家标准(GB/T 33170-2016)和大型会展活动的内涵、本质和特征,采用德尔菲法从会展特性、人的因素、设施设备及物品、环境及场地、管理5个方面辨识出大型会展活动存在的26个风险因素,以此构建大型会展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然后,选取层次分析法中分层交错式的目标层次系统确定初步指标权重,利用指标一致性和聚类方法确定专家权重,结合两者确定这些风险因素发生的危害性(即指标权重);结合评估专家在评估现场对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评判(打分表),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估模型,据此可对特定大型会展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最后,以“2018年澜湄合作博览会”活动为例进行评估验证,实例评估结果为低风险,与现行的评估方法得出结果虽稍有出入,但风险等级一致,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为后续大型会展活动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鞠斐[3](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黄文静[4](2020)在《昆明K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大客户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一系列科技手段,分流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一部分客户,同业金融机构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利率市场化,想从中争得一席之地,大客户营销是突破点。大客户具有合作时间长、客户粘性大、忠诚度高、信任度好等特点,是支持银行业务主体的重要客户,不仅仅可以保障银行资金流动的整体稳定性,也有利于银行推进新业务,持续的创造利润。抢占大客户,成为了各家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所以K银行也需要把大客户的营销策略放在首要地位。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营销力度,保留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综合提高银行的效益。本文以K银行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对K银行大客户营销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从选题入手,探讨了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是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一个梳理。第三章是通过对K银行大客户营销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个人贷款市场,第五章是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K银行在大客户营销上的内部优势和不足、外部机会和威胁,找出目前K银行在大客户营销策略上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以STP战略为指导,结合K银行的自身情况和资源优势,以及目前大客户营销的发展趋势,找到准确的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第七章是设计营销策略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对K银行大客户营销提供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K银行深入挖掘大客户资源,开拓市场,发展业务,从而改善信贷资产结构,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对可以为同业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业务营销提供有益借鉴。
赵奇[5](2019)在《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和良好的运行趋势,创新驱动因素强劲,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这其中非公有制经济贡献颇多。作为“两新”组织,非公有制企业聚集了大批优秀团员和青年,但共青团作为一个群众性的先进青年组织,并没有把非公有制企业、企业青年全部纳入服务范围,或服务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共青团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正面临着应建团组织而未建、覆盖面不广,已建团组织活力不强、吸引力凝聚力不高等问题。这也使得企业青年对共青团组织认同感愈加不高,归属感愈加不强,从而使团组织建设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本文的出发点是如何在宿迁化工园区建立更好的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解决团组织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达到扩面提质的效果。首先,在对相关学术成果的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阐述非公有制企业和共青团组织的概念,阐明非公企业团建的内涵及要求。其次,总结了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及其团组织的发展情况以及现有团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深入分析了共青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特点,从组织建立、组织管理、活力提升、党建带团建等方面,探讨了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就非公企业如何更好地做好团建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薛敬[6](2018)在《W集团G公司员工培训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纵深发展时代进步,全球已迈入知识经济,人工智能经济,共享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次次颠覆人们的观念。社会发展之快,企业竞争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企业面临重重挑战。如何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只有拥有与企业快速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既是资源又是资本。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投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企业通过投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个人能力,挖掘员工潜力,使其胜任更具挑战性工作,助推企业发展。虽然企业培训意识增强,但是在培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调查和分析,培训计划与企业战略发展不匹配、培训资源匮乏、培训课程内容缺少针对性、员工培训参与度不高、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评估不足,导致培训工作收效甚微。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企业,对于提升员工个人知识体系、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更为迫切,员工培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培训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研究,以W集团G公司为例,针对G公司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训对策。文章大致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从员工培训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阐述培训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培训相关理论,为论文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W集团G公司概况及员工培训管理现状。第四章,开展培训现状调研,分析总结调研情况,提出培训存在问题,并分析培训问题产生原因。第五章,提出G公司优化员工培训对策与保障措施,对策包括加强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优化培训资源支持体系、打造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严控培训实施过程、开展多层次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果引用,建立G公司人才梯队培养规划。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文立足于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公司行业,通过G公司培训工作的改善提供可行性方案,以点带面的推动W集团的人才发展,同时为同行业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丁鸿[7](2018)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对口援助模式研究 ——基于中非卫生合作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发展援助脱胎于“欧洲复兴计划”,即着名的“马歇尔计划”。在1960年之后的六十年间,国际发展援助在援助主体、目标、政策、理论、数据系统、援助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本文研究的焦点在于对口援助模式的定义、内容、特点、援助效果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系统地梳理以及相应理论框架的建立。首先,本文通过梳理国际发展援助模式的不同类别,进而提出了一种在援助组织阶段以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参与度为衡量标准的官方发展援助模式,即对口援助模式。该模式主要以中国对内支援经验和对外援助实践作为该援助模式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和依据,将广义府际关系作为援助组织的基础,使得政府间合作网络扩展到构建援助双方合作关系上,从而确保官方援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通过与国际上三类普遍的援助类别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对口援助模式在立项邀约、部门协同以及财政限制三方面的特点。接着,本文转入中非卫生合作视角,通过具体梳理中非在卫生领域的合作,进一步确立对口援助模式在中非卫生合作中的应用。随后,从对口援助模式所构建的跨国政府间横向合作网络的三组对口关系出发,提出影响对口援助模式援助效果的假设因素,从理论分析和影响机制两个方面来建立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分析三个影响因素在四个具体的中非卫生合作案例中对援助效果的影响情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根据具体合作案例所反应的问题和情况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并对该模式能否做“中国经验”的国际推广进行了前景预展。总而言之,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是期望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出一种新的对外援助模式,通过较系统地梳理该模式的理论框架及实际运行,为其他国家提供有借鉴价值的经验。对于中国本身而言,中国经验只有拥有更为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才能更正确地被国际社会所认知和理解;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虽然中国经验正被越来越多国家、组织、学者所重视,但缺乏正确认识的途径和方式,也因而引来很多误解和恶意揣测;对于与中国有类似经历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经验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即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主导发展过程。
余构雄[8](2018)在《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研究 ——以广州珠江夜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思想界出现了空间转向,即基于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和新马克思学说(Neo-Marxism)的空间研究转向。新马克思学说在继承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深度解读的基础上,将空间维度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空间为主线对资本主义实践展开全景式扫描,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间化转向。在中国当代的旅游研究史上,对旅游的空间研究亦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以往对旅游空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关注的是“旅游空间中的要素/因素”,实质仍是追求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应。受当代学术思潮空间转向的影响,以及我国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对旅游现象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以往较单一、较封闭、较静态的认识,空间转向的认识亦渐入旅游研究视野。出现了关注“旅游空间本身”而非“旅游空间中的要素”。本文以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福柯微观权力中的有关空间生产学说为理论基础,遵循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的逻辑实证主义思路,采取“总述—分述—总述”的规范研究手法,将解释学的“解释之循环”思想贯穿于全文,采取理论演绎法、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话语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扎根理论研究法等为研究方法,收集了详实且丰富的一、二手资料,通过Citespace、ROST CM、NetDraw、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认识空间生产逻辑和都市水上夜游空间逻辑的基础上,从空间三元论和微观权力论构建了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理论分析框架。(2)从空间三元论视角,分别研究珠江夜游游船空间和游线空间,认为在游船空间和游线空间生产中,尤其在人化自然的生产实践视角下,游船空间/游线空间实践演绎体现出基础作用,正是有了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及表征空间才得以实现,亦可理解为正是在历时性空间实践累积下才有共时性空间构想与想象的呈现。游船空间/游线空间表征起着主导作用,是权力主体按照其主体意识将空间表征出来,以实现对该空间的生产与管控。权力主体对空间形象的建构形塑着、书写着空间实践,同时也映射到表征空间,形成人们视觉感官上、意识脑海中所浮现的空间形象。游船/游线表征空间在空间三元中最具丰富意义及能动作用,然而受限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及力量的悬殊,往往无法撼动权力主体的构想,但仍然保持着主体思想的丰富性,间接地寻求机会对空间表征的抵抗,其能动性亦影响着空间实践。(3)从微观权力视角,分别研究珠江夜游游船空间和游线空间,认为游船空间是一个规训权力生产与工具性空间生产的过程,其实质是消费文化和市场逻辑深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公众的日常生活审美意识进行隐性规训与操纵;游线空间生产为一个充满现代性色彩的“异托邦”空间,其过程是自上而下的权力实践,渗透出权力主体意识形态的规训机制。(4)认为珠江夜游空间最核心本质属性应是公共性,应从价值取向引导、空间权力行驶等方面优化都市水上夜游空间。
关伟[9](2017)在《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文中提出晋绥军作为一支军阀武装,在民国存在达38年之久,其兴衰荣辱历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要素之互动关系:地盘、经济能力、统率之才能、将领的忠诚、兵源的稳定、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及后勤补给、官兵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如何应对外部之挑战等方面。对于以上诸要素在晋绥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进而深入理解晋绥军何以能够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抗战时期晋绥军与日军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晋西事变”的发生使得晋绥军进一步削弱,在此情形之下晋绥军的凝聚力不降反升,其原因是阎锡山在晋绥军中成立了“铁军组织”与“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两大组织,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统驭。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是诸军阀部队中少见的与解放军顽抗到底进行激烈巷战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百完人”,究其根源在于“铁军组织”在晋绥军中已深入于部队之班级,“铁军基干”的培养及训练加强了晋绥军的内聚力。第一章:阐述晋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统率权之争夺。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危机,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大员以维护自身的统治,由此中央的集权制逐步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下移,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满族与汉族的权力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由此而加剧,最终为民初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辛亥革命时期太原起义的爆发,则为晋军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11-1917年,是晋军的建立与形成时期,最高统帅地位的权力之争是此时段事关晋军日后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关节点。最终,留学日本的军人阎锡山利用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相继将对其晋绥军统帅地位产生威胁的实力派人物铲除,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为晋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1917-1928年晋军如何巩固并扩张其军事实力及势力范围。晋军如何解决饷源、将官培养、士兵招募及训练等问题以及阎锡山如何应对军阀混战之时局,是此阶段晋绥军所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阎锡山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但是亦伺机谋利,相继采取了拥段反直,联冯拥段倒直,联直、奉反冯和和联蒋讨奉的策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了晋军的势力范围。晋绥军的军费一般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同时有部分国家协款;军费来源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增收苛捐杂税以及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在将领培养及任用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的格局。晋军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军教育的实施、军纪的训练和军事技术的训练三个部分,其训练程度超过了一般军阀的水平。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晋军则主要学习德国和日本,战略上注重防守和修筑坚固工事,战术上重视手掷弹与火炮的运用。晋绥军的武器装备有购买和制造两条途径,其武器装备多由日本购买。除了购买的途径外,阎锡山在山西发展了独立的军事工业。第三章:叙述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晋绥军的编遣过程及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军费开支问题。北伐结束后,民国的政权与军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编遣会议成为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导火索”。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相继采取了联冯反蒋、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二次联冯反蒋的策略,晋绥军及西北军与中央军展开了混战,最终阎冯联军归于失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对于晋绥军进行编遣。由于晋绥军将领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不断,导致了编遣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晋绥军重要将领商震率兵脱离晋绥军体系。晋绥军的编遣费用也是此时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围绕编遣费用晋绥军将领多次与张学良协商沟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才初步解决。此阶段,晋绥军的军事工业也由趋于衰落,张学良对于太原兵工厂亦实施了编遣,1931年阎锡山重掌山西军政大权后军工业才开始复兴。第四章:分析抗战时期晋绥军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阎锡山如何处理与日本、蒋介石中央政府及中共的关系,阎统区缩小后如何维持晋绥军的军政开支,如何扭转晋绥军将领离析的趋势以及如何补充新兵等问题是晋绥军此阶段面临的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阎锡山的“抗日要准备和日,拥蒋要准备拒蒋,联共又要准备反共”的策略为晋绥军赢得了有限的政治发展空间。晋绥军的军饷除了由中央拨给部分外,主要依靠阎锡山通过实施合理负担、整顿银行、实行兵农合一和克难运动等举措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战区监部及其所下属的各机构对于晋绥军的武器装备、粮食补给、交通运输补给、医疗卫生及通讯器材补给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抗战中期,阎锡山为了克服“晋西事变”导致的军心涣散的现象,成立了“铁军”组织扭转了这一颓势。晋绥军在士兵补充方面,采取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将以往依靠政权补充兵员的方法,转变为依靠政治动员等方法补充士兵。抗战后期,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实施兵农合一政策以补充兵员和粮饷。晋绥军的士兵训练主要分为政治训练、精神训练、学科训练及术科训练等方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章:考察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覆灭及官兵凝聚力较强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晋绥军通过收编伪军,留用日军以及整编晋绥军进一步扩充了晋绥军的实力。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阎锡山在其统治区内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阎锡山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也给山西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晋绥军的凝聚力,阎锡山在晋绥军的士兵中继续深入发展铁军组织——“铁军基干”,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监视的恐怖氛围,内聚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在与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阎锡山的统治区域日益缩小,此时后勤补给状况对于晋绥军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战区总监部及其下属的各分监部等机构对于晋绥军进行了相应的补给,使得晋绥军得以在“苟延残喘”,继续与解放军顽抗到底。晋绥军与解放军作战屡战屡败的现实,使得阎锡山不得不思考晋绥军战略及战术的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应对危局,但最终由于军阀政治为历史潮流所不允,晋绥军随着阎锡山的军阀政权而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顾子恒[10](2017)在《上海高新区发展中的空间二元结构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新区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有望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我国不少高新区并没有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反而与周边地区的差异不断扩大、各种要素的流动受到阻碍。这不仅成为高新区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也不利于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文化的营造。论文主要借鉴空间二元结构相关研究理论,基于中国高新区独特的发展机制,分析高新区二元空间结构的内涵和形成机理,主要从高新区与周边地方的差异与联系两个方面对张江高科核心园和紫竹高新区进行案例研究,并比较两个高新区与周边地方关系的不同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等;第二章为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对空间二元结构相关理论和高新区与周边地方的关系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三章为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对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推理,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为实证研究方案设计和实施,对案例地、问卷设计、调研实施状况等做了简要介绍;第五章为实证研究分析,研究了两个园区与周边地方的差异与联系,结合两个高新区的区位特点和发展阶段对两个园区的空间二元结构现象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和启示。研究发现,差异化管理体制是高新区与周边地方的空间二元结构现象形成的关键因素。实地调研指出,张江高科核心园、紫竹高新区与周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二元结构现象,在产业聚集层面、景观层面、人口结构方面均有体现。在高新区与周边的联系方面,两个园区与周边也都存在技术合作较少和情感交流上的二元结构。同时,高新区的区位和发展阶段影响了园区与周边地方的关系。由此建议,高新区的发展要从多方面加强与周边联系,推进高新区与周边协调机制的建设,促进高新区与周边的深度融合,以实现高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手册:“新亚”招商层级设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册:“新亚”招商层级设定(论文提纲范文)
(1)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及创新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国际结算业务营销概述及理论文献 |
2.1 国际结算业务概述 |
2.1.1 国际结算业务 |
2.1.2 国际结算业务的种类 |
2.1.3 国际结算业务的结算方式 |
2.2 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理论基础 |
2.2.1 7P营销理论 |
2.2.2 PEST分析法 |
2.2.3 SWOT分析法 |
2.3 国内外研究成果 |
2.3.1 国外研究成果 |
2.3.2 国内研究成果 |
2.3.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 |
3.1.1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发展现状 |
3.1.2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 |
3.2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现状 |
3.2.1 产品策略 |
3.2.2 价格策略 |
3.2.3 渠道策略 |
3.2.4 促销策略 |
3.2.5 人员策略 |
3.2.6 过程策略 |
3.2.7 有形展示策略 |
3.3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问题调查设计 |
3.3.1 调查方法选取 |
3.3.2 调查样本及调查计划 |
3.3.3 调查样本信息汇总 |
3.4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问题分析 |
3.4.1 现行产品体系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
3.4.2 业务收费标准过高缺乏弹性 |
3.4.3 业务营销渠道比较单一 |
3.4.4 业务营销力度不足 |
3.4.5 人员综合营销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3.4.6 业务服务过程不够规范 |
3.4.7 有形展示方式缺乏新意 |
3.5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问题成因分析 |
3.5.1 银行领导不重视 |
3.5.2 缺乏专业的国际结算业务营销人才 |
3.5.3 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
第四章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SWOT分析 |
4.2.1 优势因素 |
4.2.2 劣势因素 |
4.2.3 机遇因素 |
4.2.4 威胁因素 |
4.3 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SWOT矩阵分析 |
第五章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1 优化目标及原则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2 优化现有的产品体系 |
5.2.1 设置多元化的国际结算业务产品种类 |
5.2.2 实时调整现有的业务体系 |
5.3 完善现有的定价方式 |
5.3.1 适当降低当前的收费标准 |
5.3.2 下放一定的定价权限 |
5.3.3 采取优惠减免方式 |
5.4 实施全渠道营销 |
5.4.1 全力拓展现有线下渠道 |
5.4.2 使用多元化的网络营销渠道 |
5.4.3 注重客户转推介渠道以及人脉渠道 |
5.5 加强业务促销力度 |
5.5.1 提升业务促销频次及促销范围 |
5.5.2 使用有创意的促销方式 |
5.6 提升人员综合服务营销能力 |
5.6.1 加强人员的营销服务能力的提升 |
5.6.2 扩充现有的人才队伍规模 |
5.7 制定信息化的规范服务流程 |
5.7.1 制定服务流程规范 |
5.7.2 使用信息化系统提升服务流程便利性 |
5.8 利用科技进行业务有形展示 |
第六章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营销策略保障机制 |
6.1 资源配置保障 |
6.2 发展战略保障 |
6.3 风险管理保障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浙商银行兰州分行营销策略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大型会展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以2018澜湄合作博览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简介 |
2.1 大型会展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的几个概念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
2.2.2 风险管理的含义 |
2.3 风险评估过程 |
2.3.1 风险识别 |
2.3.2 风险分析 |
2.3.3 风险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会展活动风险评估 |
3.1 大型会展的内涵、本质和特征 |
3.1.1 会展内涵 |
3.1.2 会展本质 |
3.1.3 大型会展特征 |
3.1.4 大型会展的类型及本文研究的重点 |
3.2 大型会展活动风险因素的识别 |
3.2.1 基本资质因素 |
3.2.2 会展特性因素 |
3.2.3 人员的因素 |
3.2.4 设施设备及物品的因素 |
3.2.5 环境及场地因素 |
3.2.6 管理因素 |
3.3 大型会展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3.1 大型会展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3.2 设计及发放问卷 |
3.3.3 整理及反馈 |
3.3.4 确定指标体系 |
3.4 大型会展活动安全风险因素危害性(权重)确定 |
3.4.1 确定目标层次系统 |
3.4.2 构造判断矩阵及矩阵权重计算 |
3.4.3 专家权重计算 |
3.4.4 综合权重确定 |
3.5 建立大型会展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3.5.1 评判大型会展活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3.5.2 确定大型会展活动风险等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8 澜湄合作博览会安全风险评估实例 |
4.1 2018 澜湄合作博览会简介 |
4.2 安全风险分析 |
4.3 实际评估概况 |
4.4 研究成果应用实例 |
4.5 应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B 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调查问卷 |
确定大型会展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一轮调查 |
确定大型会展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二轮调查 |
大型会展活动指标权重确定调查表 |
附录 C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昆明K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大客户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深度访谈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市场营销与银行业营销 |
2.2 服务营销理论 |
2.3 关系营销理论 |
2.4 大客户与大客户营销概述 |
2.4.1 大客户定义 |
2.4.2 大客户营销概述 |
2.5 银行大客户营销文献综述 |
2.6 7P营销理论 |
第三章 K银行大客户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K银行简介 |
3.2 K银行业务概况 |
3.3 个人贷款中心部门简介和业务流程 |
3.3.1 个人贷款中心简介 |
3.3.2 个人贷款中心人员配置 |
3.3.3 中心客户经理岗位的岗位职责及业务流程 |
3.3.4 个人贷款中心客户经理岗位的绩效管理 |
3.3.5 K银行近年关键业务统计分析 |
3.4 K银行营销策略 |
3.4.1 K银行大客户界定 |
3.4.2 K银行大客户营销渠道 |
3.4.3 K银行营销策略 |
3.5 K银行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K银行营销渠道比较单一 |
3.5.2 K银行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联动营销差 |
第四章 K银行个人贷款市场调查 |
4.1 问卷设计 |
4.1.1 客户年龄段 |
4.1.2 客户用途 |
4.1.3 客户贷款金额区间,贷款年限区间 |
4.1.4 客户的职业和收入情况 |
4.1.5 客户选择银行产品因素,了解银行渠道 |
4.2 问卷收集 |
4.3 问卷分析 |
4.3.1 客户了解银行产品科技营销渠道不足 |
4.3.2 客户选择K银行原因 |
4.3.3 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改进要求 |
第五章 K银行个贷中心业务SWOT分析 |
5.1 竞争分析 |
5.2 K银行的优势 |
5.2.1 业务品种齐全 |
5.2.2 办理效率保障 |
5.2.3 信贷资金充足 |
5.2.4 专业的团队 |
5.3 K银行的劣势 |
5.3.1 科技营销渠道太单一 |
5.3.2 信贷资金流动性压力大 |
5.3.3 贷后管理不合理 |
5.4 K银行面临的机会 |
5.4.1 国家支持,转型的机遇 |
5.4.2 区位优势 |
5.4.3 消费者观念的转变 |
5.5 K银行面临的威胁 |
第六章 K银行的STP战略研究 |
6.1 市场细分 |
6.1.1 客户价值来细分 |
6.1.2 客户交易习惯来细分 |
6.1.3 客户业务偏好进行细分 |
6.1.4 客户的职业进行细分 |
6.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6.2.1 房贷市场 |
6.2.2 公职人员、国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个人消费贷款市场 |
6.2.3 个人经营性贷款市场 |
6.3 市场定位 |
第七章 K银行大客户营销策略改进 |
7.1 产品策略 |
7.1.1 房贷市场推出“安居易贷”、“二手房快贷”和“法拍贷快贷”产品 |
7.1.2 公职人员、国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个人消费贷款市场推出“掌上通” |
7.1.3 个人经营性贷款市场推出”普惠贷“ |
7.2 价格策略 |
7.3 促销营销策略 |
7.3.1 广告营销 |
7.3.2 利用互联网平台营销 |
7.3.3 构建农信社“客户体系”,推进信贷业务线上化 |
7.4 渠道策略 |
7.5 人员服务策略 |
7.5.1 调整人员安排 |
7.5.2 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员工能力 |
7.5.3 维护大客户关系,提升大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
7.6 有形展示策略 |
7.6.1 环境展示 |
7.6.2 员工展示 |
7.6.3 将VR技术运用到金融场景,增强营销效果 |
7.7 完善过程策略 |
7.7.1 健全客户评价反馈机制 |
7.7.2 完善手机银行贷款相关功能,提升客户自助体验 |
7.7.3 培养营销习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贷款增值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K银行贷款大客户营销课题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5)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核心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 |
2.1.1 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 |
2.1.2 共青团组织建设内涵及要求 |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2.1 组织结构理论 |
2.2.2 组织目标理论 |
2.2.3 理论分析框架 |
3 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 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发展过程 |
3.2 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
3.2.1 形成良好工作格局 |
3.2.2 注重实效突出工作重点 |
3.2.3 聚焦服务开展活动 |
3.3 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所取得成绩 |
3.3.1 以园区团工委为带动,企业团建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
3.3.2 企业青年社团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 |
3.3.3 志愿服务组织化、规范化程度得到一定提升 |
4 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团的覆盖面不足 |
4.1.2 团组织缺乏活力 |
4.1.3 团组织建设成效不明显 |
4.2 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团组织未能适应新时代变化 |
4.2.2 企业团组织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
4.2.3 企业团组织工作外部推动力不足 |
5 加强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
5.1 与时俱进,加强思想引领 |
5.1.1 改变固有建团思维 |
5.1.2 提高团干部政治站位 |
5.1.3 加强团员思想教育 |
5.2 着力提升团组织活力 |
5.2.1 根据企业及青年需求开展工作 |
5.2.2 抓好团组织阵地建设 |
5.2.3 整顿软弱涣散团组织 |
5.3 整合多方力量,争取各界支持 |
5.3.1 赢得企业负责人理解 |
5.3.2 加强党建带团建力度 |
5.3.3 联合上级团委完善团建机制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W集团G公司员工培训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总结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 |
2.1.1 员工培训 |
2.1.2 员工激励 |
2.1.3 胜任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目标设置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3 胜任力相关理论 |
2.2.4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2.5 成人学习理论 |
2.2.6 培训效果评估-柯氏四级评估理论 |
3 W集团G公司概况及员工培训管理现状 |
3.1 W集团G公司概况及人力资源状况 |
3.1.1 W集团G公司发展概况及组织架构 |
3.1.2 W集团G公司人力资源状况 |
3.2 G公司员工培训与培训管理现状 |
3.2.1 G公司员工培训管理现状 |
3.2.2 G公司2017年员工培训开展情况 |
4 W集团G公司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和原因调查分析 |
4.1 G公司员工培训问题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设计目的和设计依据 |
4.1.2 调查方法和问卷回收 |
4.1.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4.1.4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4.2 G公司员工培训问题访谈调查 |
4.2.1 访谈背景及设计 |
4.2.2 访谈结果分析 |
4.3 G公司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分析 |
4.3.1 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
4.3.2 培训计划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不匹配 |
4.3.3 培训资源匮乏 |
4.3.4 培训课程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
4.3.5 培训参与度不高 |
4.3.6 培训方式单一 |
4.3.7 培训效果评估不足 |
4.3.8 缺少培训结果的应用和转化 |
4.4 G公司员工培训问题原因分析 |
4.4.1 管理层重视不足,全员培训意识淡薄 |
4.4.2 培训管理者能力不足 |
4.4.3 培训目标设置不合理 |
4.4.4 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
4.4.5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4.4.6 培训反馈不足 |
5 W集团G公司优化员工培训问题对策与保障措施 |
5.1 G公司优化员工培训问题对策 |
5.1.1 加强员工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
5.1.2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
5.1.3 优化培训资源支持体系 |
5.1.4 打造多样化培训方式 |
5.1.5 严控培训项目实施过程 |
5.1.6 开展多层次培训效果评估 |
5.1.7 培训结果应用,建立G公司人才梯队培养规划 |
5.2 G公司员工培训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提升G公司培训管理理念,打造学习型组织 |
5.2.2 完善培训组织建设、加强培训管理者学习培训 |
5.2.3 加大培训资源保障 |
5.2.4 建立员工培训激励机制 |
5.2.5 充足的培训时间保障 |
5.2.6 完善培训制度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7)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对口援助模式研究 ——基于中非卫生合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国际发展援助 |
(二)援助模式 |
(三)对口援助模式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际发展援助研究 |
(二)对口援助模式研究 |
(三)综述评论 |
四、内容结构及研究方法 |
(一)内容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对口援助模式框架 |
一、国际发展援助的模式类别 |
(一)援助决策阶段 |
(二)援助实施阶段 |
(三)援助组织阶段 |
二、对口援助模式运行机制构建 |
(一)政府间合作网络的纵向对口度构建 |
(二)政府间合作网络的横向对口关系构建 |
三、对口援助模式的特点 |
(一)立项上的邀约性——与项目援助模式比较 |
(二)组织上的协同性——与方案援助模式比较 |
(三)财政上的独立性——与预算援助模式比较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对口援助模式效果的因素分析 |
一、跨部门协同度 |
(一)理论分析 |
(二)影响机制 |
二、供求均衡度 |
(一)理论分析 |
(二)影响机制 |
三、政策保障力 |
(一)理论分析 |
(二)影响机制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口援助模式下的中非卫生合作 |
一、政策发展——从援助到合作 |
二、主要援助内容及形式 |
(一)人力资源援助 |
(二)基础设施援建 |
(三)公共卫生防控 |
三、管理机制演变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一、乌干达医疗队及中乌友谊医院 |
(一)项目概况 |
(二)因果机制分析 |
二、江苏省承办医疗培训班 |
(一)项目概况 |
(二)因果机制分析 |
三、援非抗疟中心 |
(一)项目概况 |
(二)因果机制分析 |
四、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项目 |
(一)项目概况 |
(二)因果机制分析 |
五、案例评论与总结 |
第六章 建议与前景 |
一、国内发展建议 |
(一)建立央级统筹部署 |
(二)增强同领域内部门协同的层级深度 |
(三)深化互动框架的地方性导向 |
(四)建立评估反馈机制 |
二、国际发展前景 |
(一)稳固的援助来源 |
(二)对等的援助关系 |
(三)政府间对口网络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 |
(8)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研究 ——以广州珠江夜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1.5.1.1 空间生产思想历史演进 |
1.5.1.2 空间生产实证研究 |
1.5.1.3 水上游研究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1.5.2.1 空间生产研究知识体系 |
1.5.2.2 旅游空间生产研究 |
1.5.2.3 水上游研究 |
1.5.2.4 珠江夜游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1.7.1 研究对象 |
1.7.2 资料来源及处理 |
1.8 研究的检验 |
第二章 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体系 |
2.2 空间生产逻辑 |
2.2.1 空间生产的权力逻辑 |
2.2.2 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 |
2.2.3 空间生产的市场逻辑 |
2.2.4 空间生产的事件逻辑 |
2.3 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理论分析框架 |
2.3.1 都市水上夜游空间逻辑 |
2.3.2 空间三元论下的分析框架 |
2.3.3 微观权力下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空间三元论视角下的游船空间生产 |
3.1 游船的空间实践:游船空间在珠江上的演绎 |
3.1.1 游船空间在珠江上的演绎 |
3.1.2 游船空间在珠江上演绎的实质 |
3.2 游船的空间表征:官方对游船空间的建构 |
3.2.1 官方宣传文本对游船空间的建构 |
3.2.1.1 文本资料的处理 |
3.2.1.2 游船空间形象建构 |
3.2.1.3 游船空间形象测量量表 |
3.2.2 官方命名对游船空间的建构 |
3.2.2.1 游船命名的旅游属性 |
3.2.2.2 游船命名的商业属性 |
3.2.3 官方对游船空间建构的实质 |
3.3 游船的表征空间:使用者体验到的游船空间 |
3.3.1 游客视角下的游船空间属性认知 |
3.3.2 居民视角下的游船空间性质生成 |
3.3.2.1 空间性质 |
3.3.2.2 空间性质生成 |
3.3.3 使用者体验到的游船空间的实质 |
3.4 游船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关系 |
3.4.1 游船空间生产三元辩证下的二元张力 |
3.4.2 游船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观权力视角下的游船空间生产 |
4.1 话语的现实实践与社会文化语境 |
4.1.1 话语的现实实践语境 |
4.1.2 话语的社会文化语境 |
4.1.2.1 空间权力的对象转变 |
4.1.2.2 空间的符号化转变 |
4.2 游船空间的规训权力生产 |
4.3 游船空间的工具性空间生产 |
4.3.1 空间的分割 |
4.3.1.1 空间的分层 |
4.3.1.2 座位的排列 |
4.3.2 时间的编排 |
4.3.3 话语的渗透 |
4.3.4 身体的控制 |
4.3.5 空间权力主体嫁接 |
4.3.6 空间意义重新抒写 |
4.3.7 空间性质改写 |
4.4 游船空间的权力反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三元论视角下的游线空间生产 |
5.1 游线空间实践:物质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5.1.1 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5.1.1.1 城外边缘空间形态向都市核心空间形态转变 |
5.1.1.2 自然景观空间形态向人文景观空间形态转变 |
5.1.1.3 空间形态历史演变的特点 |
5.1.2 空间当下主要形态 |
5.1.2.1 主要形态的呈现 |
5.1.2.2 主要形态的特点 |
5.1.3 游线空间形态历史演变的实质 |
5.2 游线空间表征:权力主体对游线空间的构想 |
5.2.1 游线空间表征的标志性事件 |
5.2.2 游线空间表征的演变:政策与规划文本 |
5.2.2.1 早期的规划重心在于商贸与生产 |
5.2.2.21978 年后的规划重视景观建设 |
5.2.2.31998 年始的规划重心在于城市形象 |
5.2.2.4 空间表征演变的呈现 |
5.2.3 游线空间构想的实质 |
5.3 游线表征空间:游客体验到的游线空间 |
5.3.1 资料来源 |
5.3.2 理论模型构建 |
5.3.2.1 开放性编码 |
5.3.2.2 主轴编码 |
5.3.2.3 选择性编码 |
5.3.2.4 理论饱和检验 |
5.3.3 初始验证模型构建与量表开发 |
5.3.3.1 初始验证模型构建 |
5.3.3.2 初始测量量表开发 |
5.3.3.3 小样本试测 |
5.3.4 正式验证模型构建与检验 |
5.3.4.1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
5.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4.4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
5.3.5 结果分析 |
5.3.5.1 不同类型的景观体验对整体景观体验的影响 |
5.3.5.2 景观体验对都市体验与自我体验的影响 |
5.3.5.3 都市体验对自我体验的影响 |
5.3.6 游线表征空间的实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观权力视角下的游线空间生产 |
6.1 游线空间:现代性语境下的“异托邦” |
6.2 游线空间生产:“异托邦”空间生产 |
6.2.1 官方建构下的“异托邦”空间生产 |
6.2.1.1 命名:异托邦空间的界限 |
6.2.1.2 内容:异托邦空间的隐喻 |
6.2.2 游客建构下的“异托邦”空间生产 |
6.2.2.1 镜像:异托邦空间的呈现 |
6.2.2.2 朝拜:异托邦空间的魅力 |
6.2.3 游线空间生产机制 |
6.2.4 游线空间生产反思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四、“晋绥军”的称呼及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初创班底:晋军的建立与发轫(1911-1917) |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失序与督抚专权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晋军的建立 |
第三节 晋军统率权之争夺 |
一、阎锡山督军地位的稳固 |
二、阎锡山剪除异己,集中军权 |
第二章 纵横捭阖:晋军的巩固与发展(1917-1928) |
第一节 晋军的三次扩军 |
一、第一次扩军 |
二、第二次扩军 |
三、第三次扩军 |
四、北方国民革命军之组织及缩编 |
第二节 晋军将领的聚合与维系 |
一、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 |
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 |
三、阎锡山任用人才之兼容并包与弊端 |
第三节 晋军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募兵制的实施及征兵制的试办 |
二、官兵的训练 |
三、官兵的内务 |
第四节 晋军的饷源及后勤 |
一、山西的财政状况 |
二、军费开支 |
三、后勤业务 |
第五节 武器装备及战略战术 |
一、武器装备的供给 |
二、战略与战术 |
第三章 由盛而衰:晋绥军的扩张与编遣(1928-1936) |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与各方势力之互动 |
一、联冯反蒋 |
二、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 |
三、二次联冯反蒋 |
第二节 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的编制及作战状况 |
一、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之编制 |
二、晋绥军的作战 |
三、阎锡山的用兵观 |
第三节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的编遣 |
一、晋绥军的状况 |
二、编遣过程的“一波三折” |
三、将领的纷歧与商震离晋 |
第四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军饷筹措 |
一、中原大战前晋绥财政状况 |
二、编遣费用之筹措 |
三、山西的财政状况及军费开支 |
第五节 山西军工业的衰落及复兴 |
第四章 抗战军兴:晋绥军的奋战与整编(1937-1945) |
第一节 晋绥军的编制 |
一、抗战初期的编制 |
二、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之整编 |
第二节 晋绥军与日军的作战 |
一、忻口战役与太原会战 |
二、反攻太原及晋西作战 |
三、战略战术的反思与转变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饷与后勤 |
一、抗战时期的饷源 |
二、后勤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将领的训练与“内聚” |
一、将领的培养及训练 |
二、建立铁军组织与将领内聚力之加强 |
三、将领的选拔及任用 |
第五节 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士兵的招募 |
二、士兵的训练 |
第五章 穷途末路:晋绥军的溃败和覆灭(1945-1949) |
第一节 晋绥军的整编 |
一、收编伪军,留用日军 |
二、整编晋绥军 |
第二节 兵源及“铁军基干”的训练 |
一、兵农合一政策的全面施行 |
二、铁军基干的培养和训练 |
第三节 晋绥军的后勤供给 |
一、武器弹药的补给 |
二、交通运输补给 |
三、医疗卫生及通讯 |
四、粮食及服装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的覆灭 |
一、晋绥军的溃败 |
二、战略战术的反思及局限 |
三、晋绥军的覆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上海高新区发展中的空间二元结构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二元结构相关综述 |
2.2 空间二元结构及形成机制综述 |
2.3 高新区及周边相关研究综述 |
2.4 文献小结 |
3 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的形成机理 |
3.2 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的内涵特征 |
3.3 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的动态变化与相对稳定性 |
3.4 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现象判别机理 |
4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和实施 |
4.1 案例地选择 |
4.2 问卷设计与量表检验 |
4.3 调研及案例地基本状况 |
5 上海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实证研究 |
5.1 张江高科空间二元结构现象分析研究 |
5.2 紫竹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现象分析 |
5.3 上海高新区空间二元结构的影响 |
5.4 两个园区与周边关系的差异分析 |
6 结论和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3 深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手册:“新亚”招商层级设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王玮. 兰州大学, 2021
- [2]大型会展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以2018澜湄合作博览会为例[D]. 陈玉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昆明K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大客户营销策略研究[D]. 黄文静.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宿迁化工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D]. 赵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
- [6]W集团G公司员工培训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薛敬. 扬州大学, 2018(05)
- [7]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对口援助模式研究 ——基于中非卫生合作的分析[D]. 丁鸿.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2)
- [8]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研究 ——以广州珠江夜游为例[D]. 余构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D]. 关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上海高新区发展中的空间二元结构现象研究[D]. 顾子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