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东垣“升阳十七方”用药配伍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李瀚林,魏陵博,戎冬梅[1](2022)在《基于《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探析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文中指出李东垣运用《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治疗脾胃虚弱,并创制了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但遣方用药之依据所述简略,理解较为困难。《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为梁代陶弘景所撰,于敦煌藏经洞流出后毁佚,经多方辗转,最终张大昌及其弟子手抄卷流传至今。通过对比《辅行诀》和《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关于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差异,并运用《辅行诀》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分析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发现该方遵循了"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的原则,治以升阳为主,对内伤虚损病的治疗有显着疗效。附验案2则以佐证。
陈古一,贾琳琳[2](2019)在《试从肝胆角度研究《脾胃论》及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五脏六腑的关系中探索《脾胃论》的深刻内涵,加深对经典的认知,进一步完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①对比的方法,找出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的思路与用药特点。②文献梳理找到肝胆与脾胃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挖掘其中的规律;③从临床入手,以药证对应的方法,分析补泄肝胆与健脾胃之间的关系。结果:脾为死阴,没有肝胆的升发功能则无法发挥运化作用。脾胃病与肝胆的升清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李东垣虽然强调补脾胃,但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用升阳、祛风的思路,着重在肝胆升发上做文章,其中常用的黄芪、升麻、柴胡、防风等药就是具体的抓手,治疗脾胃病时肝胆与脾胃是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结论:《脾胃论》是一部非常实用的经典,其所论的脾胃是所有与脾胃有关的脏腑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狭义的脾胃。脾胃病治疗中,要考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中肝胆的决定作用。
王森[3](2018)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升阳益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升阳益胃汤加减为主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升阳益胃汤为主方加减,对比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4.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有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随机分组、分配隐藏和盲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倚。升阳益胃汤治疗UC的近期总有效率是西药的1.157倍(RR=1.157,95%CI:1.079-1.240,P<0.001);升阳益胃汤治疗UC的远期总有效率是西药的1.641倍(RR=1.64195%CI:1.346-2.002,P<0.001)。同时升阳益胃汤治疗的UC的近期、远期治愈率也明显高于西药治疗(近期RR=1.453,95%CI:1.189-1.775,P<0.001;远期RR=3.050,95%CI:1.891-4.919,P<0.001)。结论:与西药相比,升阳益胃汤治疗UC的临床疗效更优。本研究中纳入的文献的偏倚风险较高,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症状改善作用,通过分析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IL13及结肠组织中MPO等细胞因子指标的作用,调节结肠组织MDA、SOD的脂质过氧化指标含量和结肠组织中AQP3、AQP8水通道蛋白表达,以及对结肠组织IKK-β/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机理和作用途径。方法:以随机法平均分配48只SD大鼠,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MSLQ)组、升阳益胃汤低剂量(SYYWT-L)组、升阳益胃汤中剂量(SYYWT-M)组、升阳益胃汤高剂量(SYYWT-H)组。对空白组以外大鼠,均采用番泻叶/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合法制备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病证结合模型,MSLQ组以及SYYWT-L组、SYYWT-M组、SYYWT-H组分别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升阳益胃汤低、中、高剂量中药煎剂予以灌胃,空白及模型组以相同灌胃法灌注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实验周期为2周;在治疗周期的造模前、治疗1d、7d、14d四个时间点,分别对大鼠中医脾虚证候指标粪便含水率、体重及24h摄食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和比较;治疗2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心脏取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3含量;取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观察肉眼下形态及光镜下病理变化情况,并行评分比较;对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行ELISA法检测其MPO、MDA、SOD含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结肠组织中AQP3、AQP8、IKKβ及NF-κ Bp65蛋白表达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结肠组织中AQP3、AQP8、IKKβ及NF-κBp65mRNA表达水平。结果:使用番泻叶/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合法能够成功制备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与空白组相比较,大鼠出现显着乏力、纳差、腹泻、消瘦等中医脾虚证候;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产生以下变化:大鼠粪便含水率显着升高(P<0.05),体重及24h摄食量显着下降(P均<0.05);结肠肉眼下及镜下病理评分极其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TNF-α含量显着上升,IL13含量显着下降(P均<0.05);结肠组织中MPO、MDA含量显着上升(P均<0.05),SOD含量显着降低(P<0.05);在蛋白水平上,结肠组织中AQP3和AQP8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而IKK β和NF-κ Bp65蛋白表达显着上升(P均<0.05);在基因水平上,AQP3和AQP8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而IKK β和NF-K Bp65mR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美沙拉嗪和升阳益胃汤不同剂量组治疗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较,能够显着降低粪便含水率、升高体重及24h摄食量(P均<0.05),减轻纳差、腹泻、消瘦等中医脾虚证候;从实验结果中可知:除SYYWT-L组外其它各用药组都可有效的改善结肠肉眼下大体评分及镜下病理评分(P均<0.05);除SYYWT-L组外各用药组血清中TNF-α含量出现显着下降、IL13含量显着上升(P均<0.05),结肠组织中MPO、MDA含量明显下降(P均<0.05),SOD含量显着升高(P<0.05);除SYYWT-L组外各用药组在蛋白水平上,结肠组织AQP3和AQP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IKK β和NF-κ Bp65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在基因水平上,AQP3和AQP8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均<0.05),而IKKβ和NF-κ Bp65mRNA蛋白表达得以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能够显着改善其粪便含水率、体重及24h摄食量等中医脾虚证候,缓解结肠组织损伤,保护肠黏膜,减轻肠炎症状;本方发挥治疗作用的部分机制,可能在于其可以调节机体MPO、TNF-α、IL13等炎症因子水平,调节MDA、SOD等脂质过氧化指标含量,以抑制炎症状态,对抗自由基损伤,从而缓解肠道症状;升阳益胃汤可以对大鼠结肠组织在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调节AQP 3和AQP8的表达,调节水液重吸收,减少大便含水量,促进腹泻缓解;升阳益胃汤还可以调节大鼠结肠组织IKK β、NF-κ Bp65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从上游抑制IKKβ/NF-κ Bp65信号通路,降低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第三部分:临床研究升阳益胃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对肠镜下结肠黏膜的改善作用,以及对IL-6、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例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一次1g,一天四次口服;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升阳益胃汤口服,日一剂,分2次,每次250ml,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肠镜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血清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脱落1例,两组西医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89.47%、94.73%)与对照组(75.00%、80.00%)并未产生显着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肠镜下Baro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经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治疗后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均呈现明显下降(P均<0.05),经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本临床试验中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升阳益胃汤联合美沙拉嗪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可靠,用药安全,能够显着减轻中医证候,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高水平状态,抑制炎症,改善黏膜损伤,促进病情向愈。
赵洁[4](2016)在《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组方结构与配伍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是中国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呈现出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金元医学既继承前人的成就,又有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环境、自然环境以及自身临床经验的创新。金元时期以后各种流派以及学说,追溯其本源都与金元医学具有一定的联系,因而选择研究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组方配伍规律,既能展示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的组方配伍特色,也能凝炼传承金元时期医家的学术思想,为今后古代补益方剂的文献研究开阔思路。方法:1.运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梳理金元时期古籍中的补益方剂。2.运用统计学的方法统计分析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组方结构与配伍规律。3.运用软件技术,建立金元时期补益方剂查询数据库。结果:第一,全面收集整理了金元时期补益方剂,共收集到金元时期补益方剂429首,其中,补气方134首,补血方36首,补阴方87首,补阳方116首,气血双补方56首。中药238种,共出现3895次,其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为补气药(652次),其次为补阳药(451次)、补血药(421次)。第二,总结出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组方结构与配伍规律。补气方组方结构:补气方以补气药配伍升阳风药为基本构成。最常使用的补气药为:炙甘草29.21% (97次)、人参26.20%(87次)、白术19.58% (65次)、黄芪18.68%(62次)。常用的升阳风药:柴胡21.64% (29次)、升麻18.66%(25次)。补血方组方结构:补血方以补血药为基本药物。常用的补血药:当归39.51%(32次)、熟地黄29.63%(24次)、白芍药25.93%(21次)。补阴方组方结构:补阴方以清热药配伍补血药为基本构成。常用的清热药:黄柏17.54%(20次)、生地黄16.67%(19次)。常用的补血药:熟地黄37.76%(37次)、当归26.53%(26次)、白芍药18.37%(18次)。补阳方组方结构:补阳方以补阳药配伍温里药为基本构成。常用的补阳药:肉苁蓉16.25%(46次)、菟丝子14.49%(41次)、鹿茸11.66%(33次)、补骨脂11.66%(33次)、巴戟天10.25%(29次)、杜仲8.48%(24次)。常用的温里药:茴香27.93%(31次)、附子27.03%(30次)、肉桂17.12%(19次)、丁香10.81%(12次)。气血双补方组方结构:气血双补方以补气药配伍补血药为基本构成。常用的补气药:人参28.70%(33次)、黄芪42.86%(24次)、山药32.14%(11次)、白术32.14%(11次)。常用的补血药:熟地黄42.86%(45次)、当归33.33%(35次)、白芍药18.10%(19次)。补气方配伍规律:根据气虚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主药配伍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补血药。常用的理气药:陈皮49.02%(50次)、木香20.59%(21次)。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茯苓64.84% (59次)、泽泻20.88%(19次)。常用的补血药:当归50.00%(41次)、白芍药28.05%(23次)、熟地黄18.29%(15次)。补血方配伍规律:根据血虚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主药配伍补气药、清热药。常用的补气药:黄芪27.50%(11次)、人参22.50%(9次)、炙甘草15.00%(6次)、白术12.5%(5次)。常用的清热药:生地黄26.67%(8次)、牡丹皮16.67%(5次)。补阴方配伍规律:根据阴虚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主药配伍补气药、补阴药、补阳药。常用的补气药:人参29.55%(26次)、黄芪17.05%(15次)、山药11.36%(10次)。常用的补阴药:天门冬28.38%(21次)、麦门冬24.32%(18次)。常用的补阳药:菟丝子16.67%(8次)、杜仲16.67%(8次)、补骨脂16.67%(8次)。补阳方配伍规律:根据阳虚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主药配伍收涩药、理气药、补气药。常用的收涩药:五味子21.88%(21次)、山茱萸18.75%(18次)。常用的理气药:木香27.85%(22)、沉香24.05%(19)、川楝子16.46%(13)。常用的补气药:山药27.27%(21次)、白术24.68%(19次)、人参14.29%(11次)。气血双补方配伍规律:根据气血俱虚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主药配伍补阳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常用的补阳药:肉苁蓉20.83%(20次)、菟丝子16.67%(16次)、巴戟天12.50%(12次)、杜仲19.64%(11次)。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茯苓62.22%(28次)、泽泻17.78%(8次)。常用的收涩药:五味子36.36%(16次)、山茱萸20.46%(9次)。第三,利用Java语言和SQL语言编写,采用JFinal框架设计,建立金元时期补益方剂数据库。金元时期补益方剂查询数据库中包含了429首金元时期补益方剂,其中包括作者、方剂出处、方剂名称、方剂的药物组成等基本内容。金元时期补益方剂查询数据库主要具有方剂查询和方剂管理两大功能。方剂的查询功能通过搜索医家、方剂的出处以及药物名称实现。方剂管理可以实现向金元时期补益方剂查询数据库中添加方剂、删除方剂以及修改方剂等几方面的功能。结论:1.从药物使用的类别及频数来看,金元时期补益方剂使用的药物以补气药为最多,共652次,占药物总使用次数的17%;其次为补阳药,共451次,占药物总使用次数的12%;再次为补血药,共421次,占药物总使用次数的11%。从补益方剂分类来看,金元时期补益方剂以补气方为最多,共134首,占总方剂数的31.24%,其次为补阳方,共116首,占总方剂数的27.04%。金元时期补益方剂以补气、补阳为主可能受三个方面的影响。(1)宋代医学的影响。宋代与金元时期紧密相连,宋代的医学思想必然会对金元时期医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宋代《局方》盛行,内多温补之剂,金元时期补益方剂以补气、补阳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其所影响。(2)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根据气象学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个最寒冷的时期,金元时期处在第三个最寒冷时期,即公元1200年左右,因此,较多地使用温热之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3)社会环境的影响。从金建立至元灭亡的250年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食不果腹,必然身体赢弱,脾胃虚损,气虚严重者甚至阳虚,这些均对金元时期的医家的治法方药有一定的影响。2.金元时期补益方剂在补益的同时,多配以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等,扶正祛邪,标本兼施,具体体现了“虚则补之”的正治之法以及标本兼施之治法和补而不滞的补益思想。3.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组方配伍规律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即补气方中升阳风药的配伍。补中升阳法乃李杲所创,即以补中益气药配伍升阳风药,以补气药补益中焦,顾护牌胃,充实元气。在补中的同时,配以升阳风药,使清阳之气得升,脾胃之气得以恢复,从而元气得以充养。升阳风药多用柴胡、升麻、防风。益气升阳法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应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便秘、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抑郁症、泄泻、颈椎病等一系列内伤杂病,李东垣的益气升阳理论对于现代临床治疗疾病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姣,代二庆[5](2016)在《东垣风药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医学辞典中,并无"风药"一词,当代医家对其认识亦有失偏颇,其原因主要是"温病学说"的兴起摒弃了风药的传统用法,而新中国成立后,编写的中医药教材又继承了温病学家的观点[1],使风药的历史地位和用法不为今人所知。东垣承其师思想擅用风药治疗脾胃病,但未对其概念、功效、配伍等给予明确界定。本文遵东垣着作,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风药的研究作如下综述。1概念1.1东垣东垣风药源于其师张元素所着《医学启源》:
瞿晟程[6](2014)在《从李东垣“阴火”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理论及临床两方面探讨李东垣“阴火”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学术渊源、理论内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药,以及应用“阴火”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行性,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及治疗方法。方法:在系统学习李东垣相关着作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历代医家对李东垣“阴火”理论的论述,系统阐发“阴火”理论内涵,并通过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病证名称、相关脏腑、病因病机,“阴火”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相关性,以及“阴火”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等开展研究。结果:1.“阴火”理论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依据《内经》“阴虚生内热”而提出的关于脾胃病理法方药的系统理论,其基本内涵为脾胃虚弱、元气不充、清阳下陷、阴火内生。2.“阴火”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具有密切相关性,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湿流下焦,热蕴肠道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3.“阴火”理论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补脾胃、升清阳、降阴火,甘温益气,甘寒泻火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4.“阴火”理论指导下的升阳十七方,既是脾胃病通治方,也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剂。结论:李东垣“阴火”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值得深入研究,发扬光大。
丁刚[7](2010)在《东垣脾胃方组方用药特点研究》文中认为从组方、用药及剂型、服法及宜忌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李东垣脾胃方的组方用药特点,对临床有一定启示作用。
丁刚[8](2010)在《东垣治脾胃病基本理论和脾胃方组方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从东垣着作和近年来有关东垣制方用药特点的文献资料入手探索东垣治脾胃病基本理论和治脾胃方的组方特点与规律。方法:1、文献追溯研究。围绕东垣治脾胃病基本理论和脾胃方组方特点这一主题,对古今相关中医专着和文献进行梳理,并着重对近年来东垣制方用药特点专着和文献进行研读和分析。2、理论内涵研究。针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概念不够确定,内涵相对模糊的弊端,在文献的收集整理中选择能深化课题研究的主要学术论点和关键概念,做了深入准确的阐释。3、统计分析研究。从东垣着作中选取三百多首脾胃方,采取列表取证的方法收集数据信息,主要对脾胃方用药进行频次分析,建立脾胃方组方特点与规律的文献分析信息库。结果:收集和研究有关东垣的专着、文献后,总结出了东垣治脾胃病的基本理论,形成了脾胃方组方特点与规律的文献分析信息库。对东垣脾胃方的研究更加全面、客观和科学。结论:1、东垣在继承《内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和升降枢纽两方面的认识,补充了《内经》关于脾胃生理论述的不足。总结出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和情志失和三大脾胃内伤病因。探讨出气火失调、升降失常两大脾胃内伤病机。并且为内伤发热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这样他就从脾胃之生理到病理,从脾胃内伤病的病因到诊断等诸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脾胃内伤理论学说。2、通过对东垣脾胃方组方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得出东垣治脾胃病的组方特点。即“补气升阳”与“除湿”并重,而非只重升发脾气;善于使用风燥升阳药,而非滥用辛燥之品;组方用药有集聚性,巧用当归是其特色。3、东垣组方配伍理论宗以《内经》,又刻意求新,勇于实践;组方用药遵从天时;用药量轻多用散剂;注意病人的饮食与护理;在药物煎服方面,注重保护脾胃。
卫向龙[9](2010)在《李东垣组方配伍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金元时期的着名医家李东垣创立的脾胃学说,在中医脾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补土派”。其所创制的大量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着。近年来对李东垣的组方配伍反映的学术思想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但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整体研究。一个医家的学术思想传承,不仅仅是在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其在理论指导下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的方剂。这些方剂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反映出其独特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但所涉及的着作多,方剂数目较多,内含的信息量也巨大。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中隐藏着的方剂配伍规律,用传统的解读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众多的现代统计分析方法,采用了SQL Server 2005和SPSS两种统计分析软件中的部分功能组合,在中医传统方药理论研究思路的指导下,对李东垣着作中的方剂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分析,试图获得其着作中方剂配伍变化的内在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李东垣六本着作,即《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脾胃论》、《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活法机要》中涉及的895首中639首方剂为研究对象,进行方剂的预处理,使中医方药的概念性描述转变为有数据特性的数据,并能进行数据运算。通过不同的方法(关联分析、因子分析等)应用,结果显示李东垣着作中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有如下特点:(1)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方面,药物在四气寒温方面上基本平衡,略微偏温;在性味配伍方面注重辛、甘、苦三味的应用;归经方面多归于脾肺胃三经。说明其用药既重性味,也重归经。(2)东垣组方用药方面:常常在黄芪、人参、炙甘草温补的同时配伍黄柏或黄连、黄芩苦寒之药,体现其用温补药升阳治疗之本,同时兼标,以祛除湿热邪气。体现了其制方时谆谆告诫后人“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的组方思想。(3)在风药的运用方面:柴胡、升麻用于中气虚弱,偏于气郁蕴热,湿邪不盛者;防风、羌活、藁本则适用于中气不足,偏于湿邪为重,或下流,或弥漫全身肌肉者。当外有湿邪,内有湿邪化热之象时,往往又多同用,这正是东垣用药富于辨证精神的体现。(4)治疗单纯湿邪方面:是采取给邪以出路,全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取其甘淡利湿,也是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体现。(5)在东垣运用方面:体现其以内伤脾胃为病机基础,以补中益气的组方原则,旁治各科杂病。(6)在用药剂量方面:组方上按君臣佐使来定量,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以及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的用量法则,是随病机变化而定的。通过对李东垣着作中的方剂研究分析验证了其组方法则和用药的一些特点,对临床应用其理论组方和用药都很有意义。
金钊[10](2009)在《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心法研究》文中指出《脾胃论》是东垣学说中理论最集中的一部分。《脾胃论》的出现,标志着脾胃学说的创立,是补土学派的学术之源。本书丰富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内容,开辟了中医认识、治疗内伤杂病的新途径,促进了当时医学的飞跃发展,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之一。结合时令用药即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季节气候特点选择方药,确定剂量,以便更好地把时空因素对病体的影响考虑到中医的临床治疗方案中去,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中医因时制宜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历代医家遵循《黄帝内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东垣在《脾胃论》中记载了大量的按时令用药的内容和相应的医案。后世医家也尊内经之旨,循东垣之法,进行了相应的继承和发扬。但是,李杲立此法之后,后世医家仅用其法,而未进一步阐发其深刻内涵。所以,有必要对李氏《脾胃论》中按时令用药的心法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并阐释其内在联系和含义,以便于学习其心法,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更为清晰的用药参考。本文围绕金代着名脾胃专家李杲的代表作《脾胃论》按时令用药经验的研究,主要阐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以古今大量文献资料为依据,在天人合一大整体观指导下,中医治疗学指导思想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中,因时制宜本质上是一个体现时间医学复杂内涵的科学命题。时间医学的内在理论依托则是阴阳的运动变化。正如吾师在研究陈潮祖教授“五脏宜通论”时所阐明的那样:“自然万物和人体自身都处在永恒运动之中,正是由于运动不息,决定了寒暑交替,春秋往来,朝暮移易,以及植物生、长、化、收、藏,动物生、长、壮、老、已的变化发展……。四时中的阴阳消长,和一日中的阴阳转化,都是阴阳运动变化在气候、气象等方面的生动体现。”二、以大量古今文献资料为依据,阐明了中医按时令用药的研究由来己久,是一个时间跨度千年,空间跨度涉及临床各科的学术大课题,早在中医基础理论着作《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展示,后世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说都是以此为起点的,汉晋隋唐代有发展,至金而盛,在内伤脾胃病研究中突出这一课题的,则以李杲《脾胃论》最具有代表性。三、以《脾胃论》中的具体见解及医案,阐明了李杲《脾胃论》按时令用药的原则是:1.结合时令气候特征选方择药。2.结合时令气机升降选方择药。3.结合时令脏腑的五行关系选方择药。其按时令用药的具体体现是:1.针对同一个体,不同季节选方用药不同。2.针对同一个体,同一病症,不同季节药物加减不同。同时还阐明了这样的用药对提高临床疗效是大有助益的。四、以后世传承李杲学术经验的医家的医案为依据,阐明了李杲按时令用药经验对后世中医临床治疗学的深远影响。五、分析阐明了李氏按时令用药心法在现实临床上的体现并不那么生动丰富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明医家已融会在辨证论治中,体现微妙,形迹不彰;一般医家则难以捉摸,无从把握,因而需要大力继承发扬。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所以,学习李杲关于时令用药的心法,不仅仅要研究具体应用,还要学习李杲在临床运用这些心法时的整体、恒动思维特点,才是在临床上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
二、论东垣“升阳十七方”用药配伍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东垣“升阳十七方”用药配伍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探析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论文提纲范文)
1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义 |
2 运用《素问·藏气法时论》理论分析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
3 《辅行诀》和《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之异同 |
4 运用《辅行诀》理论分析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
5 运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辨治要点 |
6 验案举隅 |
6.1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气阴两虚案 |
6.2 心衰伴便秘阴虚火旺案 |
7 结语 |
(2)试从肝胆角度研究《脾胃论》及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脏气法时与五行 |
1.1 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图 |
1.2 肝胆与升浮之气 |
1.3 少阳之气 |
1.4 土气取决于胆 |
2 脾胃病、证、症与肝胆的关系 |
2.1 肝胆病从脾胃论治 |
2.2 脾胃病的证与症 |
3 李东垣常用药及规律 |
3.1 黄芪 |
3.2 柴胡 |
3.3 羌活 |
4 肝胆论治脾胃病的原理探讨 |
4.1“克”是力量均衡的表述 |
4.2“侮”与“乘”都是病态 |
4.3 补肝胆与泄肝胆 |
4.4 养生与脾胃为本 |
5 总结 |
(3)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学概述 |
1.祖国传统医学对UC的病名认识 |
2.祖国医学对UC病因机制的认识 |
3.中医学对UC治疗的认识 |
4 小结 |
二、UC与本研究中检测指标的关系 |
1.UC与细胞因子 |
2 UC与脂质过氧化指标 |
3 UC与水通道蛋白(AQPs) |
4 UC与IKKβ/NF-κB通路 |
三、升阳益胃汤方药分析及相关研究 |
1.方证分析 |
2.遣方用药分析 |
3.升阳益胃汤相关研究 |
4.升阳益胃汤与脾虚型UC |
四、升阳益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
实验一 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制备及评价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二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医证候指标及结肠肉眼和病理形态的影响 |
1.材料和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三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四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五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IL-13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六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AQP3、AQP8、IKKβ、p-IKKβ及NF-κCBp蛋白表达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七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8、IKKβ、NF-κBp65mRNA表达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升阳益胃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
一、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剔除标准 |
5 中止及退出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治疗方法 |
8 观察指标及方法 |
9 疗效标准 |
10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Baron评分比较 |
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 两组西医综合疗效比较 |
5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比较 |
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三、临床小结 |
讨论 |
一、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制作法 |
1.化学刺激法 |
2.免疫法 |
3.基因法 |
4.自发动物模型 |
5.中医模型 |
6.本实验大鼠模型探讨 |
二、本实验脾虚证候量化指标分析 |
三、升阳益胃汤药理学分析 |
四、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结肠组织MPO的影响 |
六、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结肠组织MDA的影响 |
七、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结肠组织SOD的影响 |
八、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 |
九、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血清IL-13的影响 |
十、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8的影响 |
十一、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IKKβ、NF-κBp65以及IKKβ/NF-κB通路的影响 |
十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图 |
(4)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组方结构与配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的文献研究 |
1. 金元时期 |
1.1 金元时期年代范围 |
1.2 金元时期医学的发展 |
2. 关于补法与补益方剂 |
2.1 补法与补益方剂的概念 |
2.2 补法的归类 |
2.3 补益方剂与补法现代研究进展 |
2.4 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中存在问题 |
第二部分 金元时期补益方剂数据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范围 |
4. 方剂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4.1 纳入标准 |
4.2 排除标准 |
5. 资料整理 |
5.1 药物名称统一 |
5.2 药物分类标准 |
5.3 方剂分类标准 |
6. 研究思路 |
7. 研究方法 |
8. 建立金元时期补益方剂查询数据库 |
第三部分 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统计分析结果 |
1. 金元时期五种补益方剂 |
2. 补气方频次频率分析 |
3. 补血方频次频率分析 |
4. 补阴方频次频率分析 |
5. 补阳方频次频率分析 |
6. 气血双补方频次频率分析 |
7. 全部补益方剂分析结果 |
第四部分 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分析 |
1. 金元时期补气方组方结构及配伍规律 |
1.1 以补气药配伍升阳风药为基本构成 |
1.2 根据气虚生理、病理特点配伍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补血药 |
2. 金元时期补血方组方结构及配伍规律 |
2.1 以补血药为基本药物 |
2.2 根据血虚生理、病理特点配伍补气药、清热药 |
3. 金元时期补阴方组方结构及配伍规律 |
3.1 以清热药配伍补血药为基本构成 |
3.2 根据阴虚生理、病理特点配伍补气药、补阴药、补阳药 |
4. 金元时期补阳方组方结构及配伍规律 |
4.1 以补阳药配伍温里药为基本构成 |
4.2 根据阳虚病理、生理特点配伍收涩药、理气药、补气药 |
5. 金元时期气血双补方组方结构及配伍规律 |
5.1 以补气药配伍补血药为基本构成 |
5.2 根据气血两虚生理、病理特点配伍补阳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 |
6. 关于低频率药物的分析 |
第五部分 结果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东垣风药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 |
1.1东垣 |
1.2现代中药学 |
1.3历代医家 |
2 功效 |
2.1东垣着作 |
2.2历代医家 |
3 配伍 |
4 用量 |
(6)从李东垣“阴火”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阴火”理论阐微 |
(一) 阴火理论的产生 |
1. 李东垣生平 |
2. 时代背景 |
(二) 阴火理论的学术渊源 |
(三) 阴火的涵义 |
(四) 阴火的病因病机 |
1. 阴火的病因 |
2. 阴火的病机 |
(五) 阴火的临床表现 |
(六) 阴火的治疗 |
1. 治疗法则 |
2. 常用方剂 |
3. 用药特点 |
二、“阴火”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
(一)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 |
1. 病证名称 |
2. 相关脏腑 |
3. 病因病机 |
(二) “阴火”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相关性 |
1. 生理联系 |
2. 病理影响 |
3. 临床表现 |
(三) “阴火”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
1. 治疗原则 |
2. 治疗方法 |
3. 治疗方剂 |
三、验案举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7)东垣脾胃方组方用药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组方特点 |
2 用药及剂型特点 |
2.1 根据季节, 确定治法和用药法度 |
2.2 根椐季节, 加减用药 |
2.3 用药量轻, 多用散剂 |
3 服法及宜忌特点 |
3.1 温服与凉服 |
3.2 服药时间 |
3.3 服药宜忌 |
(8)东垣治脾胃病基本理论和脾胃方组方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东垣治脾胃病基本理论研究 |
1.阐发脾胃生理功能 |
1.1 脾胃为元气之本 |
1.2 脾胃为升降枢纽 |
2.对脾胃内伤病因的阐发 |
2.1 饮食不节,伤胃及脾 |
2.2 劳役过度,伤脾及胃 |
2.3 情志失和,资助心火,损伤脾胃 |
3.对脾胃内伤病机的探讨 |
3.1 气火失调 |
3.2 升降失常 |
4.对脾胃内伤发热的诊断 |
第二部分 东垣脾胃方统计分析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数据的收集与规范处理 |
2.2 统计分析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脾胃方药物分类统计 |
3.1.1 分析 |
3.1.2 结论 |
3.2 常用的十味风药频率统计 |
3.2.1 分析 |
3.2.2 结论 |
3.3 高频药物统计 |
3.3.1 分析 |
3.3.2 结论 |
第三部分 东垣脾胃方组方用药特点研究 |
1.组方刻意求新,勇于实践 |
2.组方用药、勿伐天时 |
2.1 根据季节,确定治法和用药法度 |
2.2 根据季节,制定方剂 |
2.3 根椐季节,加减用药 |
3.用药量轻,多用散剂 |
4.注意病人的饮食与护理 |
5.重视服药法 |
5.1 温服与凉服 |
5.2 服药时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9)李东垣组方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李东垣组方理论研究 |
2. 李东垣制方特点研究 |
3. 李东垣用药特点研究 |
4. 李东垣各种治法运用研究 |
5. 李东垣脾胃方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数据表构建 |
1. 数据表构建模式 |
2. 数据表准备 |
第三章 李东垣着作中方剂数据统计结果 |
1. 药物分析 |
2. 症状分析 |
3. 药物与症状关联分析 |
4. 症状组合与药物组合的关联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附录 |
(10)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心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李杲生平简介及《脾胃论》的学术价值 |
1.1 李杲生平及着作 |
1.2 《脾胃论》价值及后世影响 |
1.2.1 《脾胃论》成书背景 |
1.2.2 《脾胃论》内容简介 |
1.2.3 《脾胃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学术发展的影响 |
2 结合时令用药的科学性 |
2.1 中医学对四时基本特征的认识 |
2.2 四时变化对人体阴阳的影响 |
2.3 四时变化与五行的关系 |
2.4 四时变化与五脏的关系 |
2.5 四时变化与气血运行的关系 |
2.6 四时变化与脉象的关系 |
2.7 四时变化与发病的关系 |
2.8 小结 |
3 李杲《脾胃论》以前结合时令用药的历史源流 |
3.1 秦汉以前对结合时令用药的认识 |
3.2 晋唐时期按时令用药的认识 |
3.3 宋金时期对结合时令用药的认识 |
3.4 小结 |
4 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心法 |
4.1 李氏《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原则 |
4.1.1 基本原则 |
4.1.1.1 结合季节气候的寒热温凉特征运用方药 |
4.1.1.2 结合季节气候的升降浮沉特点运用方药 |
4.1.1.3 结合季节和脏器所属五行生克制化关系运用方药 |
4.2 李杲结合时令用药的具体运用 |
4.2.1 不同季节选用方药不同 |
4.2.1.1 选方不同 |
4.2.1.2 用药不同 |
4.2.3 同一病症不同季节选方用药加减不同 |
4.2.3.1 表虚自汗 |
4.2.3.2 腹痛 |
4.2.3.3 厥逆 |
4.2.3.4 咳嗽 |
4.2.3.5 痰浊闭郁 |
4.2.3.6 噎塞 |
4.2.3.7 饮食不下 |
4.2.3.8 心下痞 |
4.3 李杲按时令用药医案讨论 |
4.4 小结 |
5 李氏结合时令用药心法对后世的影响 |
5.1 理论上的继承 |
5.2 临床应用体现 |
5.2.1 结合季节气候特征-寒热温凉按时令用药医案 |
5.2.2 结合季节气机特点——升降浮沉按时令用药医案 |
5.2.3 结合季节和脏器所属五行的生克制化按时令用药医案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
四、论东垣“升阳十七方”用药配伍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探析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J]. 李瀚林,魏陵博,戎冬梅. 江苏中医药, 2022
- [2]试从肝胆角度研究《脾胃论》及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J]. 陈古一,贾琳琳. 中医临床研究, 2019(24)
- [3]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D]. 王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4]金元时期补益方剂组方结构与配伍规律的研究[D]. 赵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5]东垣风药研究概况[J]. 朱姣,代二庆. 湖南中医杂志, 2016(03)
- [6]从李东垣“阴火”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D]. 瞿晟程.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10)
- [7]东垣脾胃方组方用药特点研究[J]. 丁刚. 中医药导报, 2010(11)
- [8]东垣治脾胃病基本理论和脾胃方组方特点研究[D]. 丁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02)
- [9]李东垣组方配伍规律研究[D]. 卫向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10]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心法研究[D]. 金钊.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