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MA移动台接收机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周颍[1](2018)在《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移动网络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现代社会,通讯移动网络对于人们的生活越发重要。这是人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面对着用户日渐增长的移动通讯需求,移动网络建设的步伐势必不能停止。为了给越来越多的人们提供移动通讯的便捷,移动网络运营商需要建设规模更大,信号质量更高的移动网络。地铁内的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于地表建筑,地铁内建筑具有横向和纵向建筑结构复杂,地形多,隧道多的特点。并且,全金属的地铁车厢具有信号阻碍作用。如何保证地铁内移动信号的质量,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CDMA网络的发展历史以及建设原理,对于南京地铁的特点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在南京地铁内建设CDMA网络的建设原则。地铁内建筑不同于一般,具有结构复杂多变,通道多,隧道多的特点,通讯信号难于展开。因此,需要针对性的建设地铁内专用的室内移动通讯信号分布系统。本文针对地铁内的建筑结构复杂的特点,针对性的指出了了不同的地形所适用的信号设备。地铁内,主要的信号覆盖难点在于长直站台信号的覆盖,以及不同小区之前通讯信号的切换。结合地铁特点,需要采用光纤直放站和泄露电缆等设备,组合覆盖长通道。同时,对地铁内的通讯容量,信号切换要求等问题也做了相应分析。以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测试了地铁站内CDMA网络的信号分布质量。本文对实验结果做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主要的掉话问题发生在隧道内部。针对实验中暴露出信号质量不好的情况,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案。
李平安[2](2017)在《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关键技术介绍》文中提出在回顾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的同时,介绍了从第1代(1G)到第4代(4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背景以及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详细讨论了3G和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展望了5G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王闯[3](2017)在《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为止,自然灾害仍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整个灾区中受困人员数目和位置是救援工作的关键一步,而现有搜救设备难以满足这种大范围的搜救任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台信号则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间接搜救资源。研究者已对GSM信号在灾后环境下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因CDMA信号具有高度的保密性特点,国内外对其在灾后环境下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基于CDMA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技术成果较少的研究现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灾后搜救的系统方案,并针对系统方案中的各个模块做了详细的分析。依托此系统方案,本文重点对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处理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灾后复杂环境下,受困人员未能接打电话的问题,提出了采用R-ACH信号作为侦测站测量信号的方案,并针对R-ACH信号的较长伪码周期性与强突发性以及侦测站本地复制载波与接收信号载波呈现的差异性,而造成信号漏捕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基站信号辅助的并行频率捕获方法,通过持续监听同步信道与寻呼信道,完成本地伪码的设计与捕获时刻的估计,降低了侦测站的信号漏捕率。针对移动台号码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信号捕获方案设计,并对此做了深入的性能分析和实际信号的测试验证。(2)、针对R-ACH信号接入消息体由于符号扩频倍数较小而造成灾后环境下信号跟踪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入前缀辅助的EKF跟踪环路,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及实际信号的性能测试。(3)、针对基带算法有效性测试的问题,设计了测试系统的架构和实物搭建的方案,并在模拟灾后环境下进行了信号采集及算法性能的测试与验证。针对基带处理算法的流程,最后设计了侦测站基带硬件的实现方案。
党俊肖[4](2016)在《基于GIS的特频专用CDMA移动通信站传播覆盖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实验法在研究区架设试验站点,采用路测测试法采集大量信号数据对SPM传播预测模型进行校正,设计出传播模型校正的最小二乘算法及信号数据处理方法体系;建立适用于该型频率装备的无线信号传播覆盖预测改进模型,验证有较好的准确性。通过校正出的SPM传播覆盖预测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对研究区内单基站通信信号传播损耗进行了预测计算,得到了研究区内基站信号各类传播损耗分级、强度及各类覆盖栅格图,将无线移动信号覆盖及损耗预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通过对研究区范围内该型基站覆盖预测计算研究,从定量分析视角验证该型通信装备的实战能力,得出单基站有效覆盖小区半径、蜂窝小区覆盖边缘、覆盖边缘盲区、单基站覆盖面积、覆盖强度水平等战技指标,验证了该型装备的实战保障能力。本文通过实测信号数据对CDMA无线电通信传播模型进行校正研究,进而为通信台站址选择、无线网络参数配置,对战场环境和台站覆盖的通信环境可视化仿真显示,将直观、形象、逼真的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展现给指挥员,有助于通信指挥中心准确判断战场通信态势,调整优化无线通信网络部署,将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
徐波[5](2011)在《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因其低功耗和高度的安全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CDMA系统体制内,通过移动台与基站交互,可提供用户位置坐标服务,该业务称为合作定位。在系统体制外,若以第三方提供的设备、通过监听通信信号来确定移动台位置,称作非合作定位。由于CDMA系统具备高度安全性(保密性),通过无线信号来监听用户通话、或进行非合作定位,技术难度非常之大。在国家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行动中,这就给安全部门提出了一个技术难题。作为研制CDMA非合作定位设备的基础,其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的研究成为必然途径,由此形成本文的研究主题。CDMA非合作定位设备属于特种仪器领域,其关键技术问题属于距离测量问题。忽略移动台在地表平面的起伏高度,其位置坐标的定位可类比为平面上的坐标测定——以此定位设备为侦测站,从空中接收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号,从中计算出各侦测站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差,并按其几何关系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坐标。由此形成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下:1、可听区域搜索问题:由于侦测站只能在特定的距离内接收到移动台的发射信号,而移动台的坐标是未知数,如何有效、快速地确定移动台所在的平面区域,成为CDMA非合作定位的一个关键问题。2、反向导频信道跟踪问题:测量移动台与侦测站之间的距离差,需要准确引用CDMA信号中的基准时间和系统中的长码序列片段,才能确定接收信号的有效性、并从中计算出相对时间差。由于CDMA信号体制以42阶长码作为分址和同步的基础,加上移动台上行导频信号中插入非规则的功率控制位序列、且不定期地关断发射信号,因此移动台与侦测站之间的时差测量面临瓶颈性制约难题。3、侦测站最优布局逼近问题:要确定移动台位置,侦测站的布局位置必须按一定的几何构型才能满足必要条件。在未知移动台坐标的前提下,探索侦测站的最优布局,成为非合作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4、定位方程解算问题:移动台的位置坐标归结为定位观测方程组的解。其中时差量、侦测站的位置参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容易导致常规非线性方程组解算方法出现病态问题,需要结合非合作定位问题特点,寻找更稳健的优化解算方法。5、定位性能上限问题:非合作定位问题的解决办法肯定是多样性的,但现有研究成果很少、且缺乏完整性,很难评判一个解决方案的优劣。按照研究测量问题的基本规则,需要定量地确定测量误差,推导出定位误差的理论上限。为解决上述关键技术问题,文中通过理论抽象,将复杂的CDMA系统和实际定位情景转化为相对简单的信号与系统模型和测距定位模型(方程),按照时空统一的原则和分析方法,分别给出了前四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非合作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作为第五个问题的答案。从理论回到实践,文中介绍了自行设计的CDMA非合作定位试验样机系统。通过室内假设性条件测试,验证了上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长沙、成都、重庆三地的实际使用,检验了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实际系统及其理论研究成果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得到了本专业领域专家的充分肯定。
张东明[6](2010)在《RAKE接收技术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不同传输环境的影响,信号传输具有出现不同路径和时延,使得接收信号出现起伏和衰落,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由于移动通信环境的复杂和手机的不断运动,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往往是多个反射波的叠加,形成多径衰落,采用分集合并接收技术是十分有效的抗多径衰落的方法。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Rake接收技术,分别接收每一路的信号进行解调,然后叠加输出达到增强接收效果的目的,这样不但克服了多径衰落对通信带来的影响,还等效于增加了接受有用信号的功率(或者说等效于增加了发射信号的功率),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径信号不仅不是一个不利因素,而且变成一个可供利用的有利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微波信道多径传输所造成的多径干扰,指出了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克服多径干扰的措施----采用Rake接收技术。随后在介绍了Rake接收机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Rake接收系统模型和实现方法。文章在介绍Rake接收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在铜川市CDMA网络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更进一步验证了Rake接受技术在CDMA系统中的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Rake接收技术可以改善接收效果;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抗多径干扰的性能随Rake接收机搜索器和解调器数量的增加而提高。
汪薇薇[7](2006)在《CDMA手机测试浅析》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CDMA手机的测试标准,并详细介绍了CDMA手机的测试内容和方法。
赵宇[8](2006)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功率控制算法和波达方向估计算法》文中研究表明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目标是为移动用户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通信质量。在码分多址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增加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传统可用资源是频谱和发射功率。但是,这两种资源恰恰是限制现代无线网络的瓶颈,因为可用的频谱资源有限,而发射功率受到移动台电池能量的限制。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使得在不增加额外频谱和功率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干扰,就成了提高容量的关键。与传统的FDMA、TDMA系统相比,CDMA系统具有频谱效率高、软容量、保密性好以及更大的潜在容量等优点,但是同时也要克服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这两个严重影响系统容量的问题。在CDMA系统中,引入多用户检测、功率控制和天线阵列波束形成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提高系统容量。 90年代以来,V.Vapnik等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SVM),它与一般学习机相比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和非线性扩展能力,且它的收敛过程无局部极值。近十年来,随着机器学习理论的深入发展,SVM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最近该方法成为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的一项新型技术,研究者利用支持向量机良好的非线性分类能力对接收信号进行分类,使得系统能够正确的检测目标用户的发射信号、发射功率以及信号的入射角度,以达到增加系统容量,改善通信质量的目的。本文以CDMA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多用户检测、功率控制和智能天线作为切入点,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来研究无线通信中的先进信号处理技术。全文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快速的在线分类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功率控制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DOA估计。 SVM方法可以归结为一个有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这就导致它的训练时间随着训练样本数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慢,所以很难在线应用。而CDMA中的信号处理问题对实时性能要求较高,需要不断地更新训练序列重复训练,这就需要一种更加切实有效的快速在线SVM方法来满足这种需求。本文提出的FOSVC算法通过KKT条件判别新增加的训练序列,选择那些违反KKT条件的样本来构造当前训练样本集,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训练样本的大小,提高了训练速度并降低了算法对计算内存的需求。仿真结果表明FOSVC算法在分类错误率和其它支持向量机相当的情况下,支持向量数更少,训练时间更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在线分类算法。 从机器学习的角度来看多用户检测问题,就是在接收信号已知的情况下,检测出目标用户的发送信号是+1还是-1,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分类问题。本文提出的基于FOSVC的多用户检测算法除了需要训练序列之外,训练过程中不需要知道信号幅值和扩频序列码,也不需要对接收信号的相关矩阵进行求逆运算,是一种模型结构简单,计算复杂度较小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由于FOSVC算法在基本性能和传统SVM相当的情况下具有收敛速度更快等优越性,所以更加有利于用户信号的实时检测。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有效抑制了多用户干扰和环境噪声,误码率明显的低于MMSE多用户检测器。 在功率控制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FOSVC的变步长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无需估计SIR,而是利用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与SIR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功率控制。我们首先利用FOSVC算法对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训练,产生SIR分类决策面,然后根据FOSVC的输出值和数据点到SIR决策面的距离,产生变步长的功率控制命令。不同信号环境下的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快速的收敛性和良好的动态跟踪性能。 自适应阵列天线系统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用户入射角度进行估计,只有先进行精确的DOA估计,才有可能通过自适应的波束形成技术来实现空间滤波。文本结合
袁路花[9](2006)在《移动台与基站性能指标测试及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数字蜂窝移动台等无线电通信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数量日益增多,基站管理日趋重要。为了规范对移动台和基站的测试工作,解决测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本文对移动台与基站的性能指标测试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参照部门、通信行业标准,具体分析了GSM移动台的测试指标与要求、CDMA移动台的测试指标与要求,以及基站的测试指标与要求。根据被测设备的不同类别、不同的功率等级和功率控制级,分别讨论了其接收机指标要求和发信机指标要求,并对移动台在一般测试条件和极端测试条件下的功率容限作了详细阐述。 本文重点研究了移动台和基站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对移动台测试主要关心的工作频段、输出功率、频率误差、相位误差、波形质量、静态时间偏置、突发时间功率关系、占用带宽等测试项目,对基站测试主要关心的工作频率、峰值功率、频率误差、相位误差、突发脉冲等测试项目,从测试原理依据到具体的测试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合要求测试的项目,对主要测试仪表进行选型,以ROHDER&SCHWARZ CMU200移动台综合测试仪和WAVETEK STABILOCK4032综合测试仪为例,对具体指标的测试过程进行研究。 在查阅部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从测试指标与要求入手,结合具体的测试项目、所用仪表,认真研究分析其测试原理,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测试方法与改进措施,同时编写了《作业指导书汇编》文件。包括GSM移动台技术作业指导书、CDMA移动台技术检测作业指导书、GSM基站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等。这些规范文件不仅包括了测试的详细步骤,还对检验报告给出了标准格式,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
齐娟[10](2005)在《CDMA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接入技术的标准化历史不长,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在无线通讯领域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CDMA无线接入技术由于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必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CDMA无线接入模块是CDMA终端设备的核心模块,实现了终端设备所具有的通话、收发短信、无线上网等功能。目前国内生产CDMA终端设备的厂家虽然较多,但大多是采用国外现成的无线接入模块。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MA终端无线接入模块,可以大大降低终端产品的成本,提高终端设备制造的技术水平,缩短同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 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主流无线接入技术的标准与发展趋势,其中重点介绍了CDMA无线接入技术的原理、系统体系结构和组成,接下来对IS-95标准的发展演变历程、前向/反向信道及呼叫处理流程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CDMA无线接入模块的系统设计方案,详细的对此方案进行了原理介绍和方案论证,以及对射频接收支路和发送支路的链路预算分析,预估CDMA无线接入模块的性能,并与IS-95标准的要求做比较。此外还对CDMA无线接入模块的软件总体设计和处理流程进行了一定介绍和分析。最后经过实际测试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该模块达到了预期的指标和要求,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二、CDMA移动台接收机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移动台接收机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京地铁介绍 |
1.1.1 南京地铁建设现状 |
1.1.2 南京地铁运营现状 |
1.2 CDMA网络发展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发展 |
1.2.2 国外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目标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室内分布系统及关键技术 |
2.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2 室内分布系统 |
2.2.1 室内分布系统的现实需求 |
2.2.2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法 |
2.2.3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
2.2.4 地铁内的室内分布系统 |
2.3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2.3.1 功率控制 |
2.3.2 分集技术 |
2.3.3 软容量 |
2.3.4 切换 |
2.3.5 软切换的实现 |
2.4 无线网优方法和流程 |
2.4.1 网优的目的和主要流程 |
2.4.2 无线网优化的方法 |
2.5 导频污染简介 |
2.5.1 导频污染的原理 |
2.5.2 Pilot pollution对系统的不良影响 |
2.5.3 Pilot pollution产生的客观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 |
3.1 地铁通信系统 |
3.1.1 概述地铁通信系统 |
3.1.2 传播环境特征分析 |
3.1.3 业务需求量估算 |
3.2 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 |
3.2.1 分布系统的设计思想 |
3.2.2 覆盖区域及指标要求 |
3.2.3 GPS的安装要求 |
3.2.4 多系统之间的隔离度要求 |
3.2.5 越区切换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分布系统的构成配置 |
4.2 综合合路系统 |
4.2.1 综合合路系统概述 |
4.2.2 综合合路系统方案设计 |
4.2.3 综合合路系统实际应用 |
4.3 天馈分布系统 |
4.3.1 站台天线阵分布系统 |
4.3.2 隧道内泄露电缆分布体系 |
4.4 容量估算 |
4.4.1 分布系统的容量估算 |
4.4.2 分布系统的分区说明 |
4.5 分布系统切换分析 |
4.5.1 人员站内信号切换以及进出站信号切换 |
4.5.2 列车行驶中的站间切换 |
4.5.3 列车进出隧道的切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地铁信号质量测试及分析 |
5.1 测试方案介绍 |
5.1.1 测试流程 |
5.1.2 实验方案 |
5.2 测试结果 |
5.3 测试结果的分析与优化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关键技术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 移动用户信号设计基础 |
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
3 3G和4G系统的关键技术 |
3.1 3G系统的关键技术 |
1)功率控制技术 |
2)RAKE接收技术 |
3)软切换 |
4)正交可变因子扩频 |
5)TD-SCDMA系统中的智能天线阵技术 |
6)TD-SCDMA系统中的联合检测技术 |
3.2 4G系统的关键技术 |
1)基于OFDM的多址技术 |
2)MIMO系统 |
3)载波聚合技术 |
4)多点协作传输 |
4 5G移动通信系统展望 |
4.1 毫米波通信 |
4.2 密集网络部署、异构网络部署和新的大规模MIMO技术 |
4.3 全双工和新的多址接入 |
4.4 终端对终端(D2D)直接通信 |
5 结语 |
(3)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灾后搜救系统的需求分析 |
1.1.2 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定位搜救技术背景 |
1.2 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成果 |
1.2.2 国外研究成果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CDMA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 |
2.1 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定位方法的分析 |
2.1.1 现有移动台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 |
2.1.2 现有移动台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
2.2 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系统方案分析 |
2.3 基于CDMA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系统研究与设计 |
2.3.1 CDMA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3.2 基于CDMA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灾后环境下移动台信号的捕获算法研究 |
3.1 灾后环境下移动台信号的选取 |
3.1.1 移动台信号的分析 |
3.1.2 R-ACH信号体制分析 |
3.2 现有的信号捕获算法 |
3.2.1 现有定位导航信号的捕获算法 |
3.2.2 现有R-ACH信号的捕获算法 |
3.3 灾后环境下R-ACH信号捕获算法的设计 |
3.3.1 灾后环境下的R-ACH信号捕获算法理论概述 |
3.3.2 灾后环境下的R-ACH信号捕获算法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灾后环境下R-ACH信号的跟踪技术研究 |
4.1 信号跟踪技术的原理 |
4.2 现有R-ACH信号跟踪环路的误差信号分析 |
4.2.1 早-迟DLL的误差信号分析 |
4.2.2 T型抖动环误差信号分析 |
4.3 灾后环境下R-ACH信号的跟踪技术设计 |
4.3.1 灾后环境下的R-ACH信号跟踪技术概述 |
4.3.2 灾后环境下的R-ACH信号跟踪环路性能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侦测站基带算法性能测试与硬件实现方案设计 |
5.1 实验平台概述 |
5.1.1 Agilent 8960简介 |
5.1.2 射频板简介 |
5.1.3 其他设备简介 |
5.2 实验环境搭建 |
5.2.1 实验系统架构 |
5.2.2 模拟灾后环境CDMA系统搭建 |
5.2.3 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算法的测试验证 |
5.3 侦测站基带硬件架构方案设计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4)基于GIS的特频专用CDMA移动通信站传播覆盖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无线信号传播损耗衰落的基本机制 |
2.1 信号源装备概述 |
2.1.1 基站系统特点 |
2.1.2 主要功能及战技指标 |
2.1.3 特频专用系统组成 |
2.1.4 系统组网运用 |
2.2 信号的无线链路传播特性 |
2.2.1 电磁波信号频率 |
2.2.2 电磁波信号空间多径传播的衰落 |
2.3 无线电波信号的衰落特性 |
2.3.1 慢衰落效应 |
2.3.2 快衰落效应 |
2.3.3 衰落特性的算式描述 |
2.4 自由空间传播路径衰落 |
2.4.1 自由空间传播 |
2.4.2 自由空间传播衰落损耗公式 |
第三章 无线移动信号传播预测模型及校正原理 |
3.1 常用宏蜂窝传播预测模型介绍 |
3.1.1 Okumura-Hata模型 |
3.1.2 COST231-Hata模型 |
3.1.3 Walfisch-Bertoni模型及扩展型 |
3.1.4 LEE模型 |
3.1.5 Egli传播模型 |
3.1.6 Carey传播模型 |
3.2 本文研究选择的扩展模型——SPM |
3.2.1 一般Hata模型形式扩展 |
3.2.2 具有扩展形式的SPM模型 |
3.2.3 SPM与Hata参数对应关系 |
3.3 SPM传播模型校正的原理与方法 |
3.3.1 传播模型校正的原理 |
3.3.2 传播模型校正的方法 |
第四章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基础数据介绍 |
4.2.1 地理基础数据及用途 |
4.2.2 通信基础数据 |
4.3 数据采集 |
4.3.1 数据采集测试环境构建 |
4.3.2 驱车路测测试路线 |
4.3.3 车速控制及驱车路测 |
4.3.4 驱车路测信号数据采集 |
4.4 数据预处理 |
4.4.1 测点地理坐标配准 |
4.4.2 路测信号数据过滤 |
4.4.3 信号均值平滑 |
第五章 基于GIS的SPM无线传播预测模型校正 |
5.1 传播预测模型校正算法 |
5.1.1 模型校正的算法设计 |
5.1.2 模型校正算法实现流程 |
5.2 传播预测模型校正过程 |
5.2.1 下行传播链路预算方程计算 |
5.2.2 基于通视计算的测试数据分离 |
5.3 校正结果及分析 |
5.3.1 模型参数校正结果 |
5.3.2 模型验证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GIS的通信基站信号场强覆盖预测 |
6.1 现有站点信号覆盖计算 |
6.1.1 测试站覆盖预测计算 |
6.1.2 测试站覆盖预测结果分析 |
6.2 任务区域传播覆盖专题计算 |
6.2.1 基站覆盖规划预测计算 |
6.2.2 任务区域基站覆盖规划 |
6.3 基于传播覆盖预测的基站站址规划战术应用 |
6.3.1 CDMA机动式移动通信基站选址流程 |
6.3.2 基于传播覆盖预测的CDMA网络站点选址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移动台定位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合作定位研究现状 |
1.2.2 非合作定位研究现状 |
1.3 移动台非合作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 |
1.4 论文研究主题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TDOA非合作定位性能限分析 |
2.1 CDMA2000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1.1 演进过程 |
2.1.2 空中接口 |
2.1.3 物理信道 |
2.1.4 关键技术 |
2.2 移动台非合作定位方法优选 |
2.3 TDOA非合作定位误差的CRLB分析 |
2.3.1 TDOA非合作定位时空统一观测模型 |
2.3.2 LOS传播条件下的CRLB分析 |
2.3.3 NLOS传播条件下的CRLB分析 |
2.3.4 CRLB的物理意义解释 |
2.4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
2.4.1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 |
2.4.2 定位性能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听区域搜索与最优布局逼近 |
3.1 基于诱发检测的可听区域搜索方法 |
3.1.1 最大可听区域覆盖范围的影响因素 |
3.1.2 基于诱发检测的搜索方法 |
3.1.3 结论 |
3.2 侦测站布局影响的GDOP描述与快速计算 |
3.2.1 侦测站布局影响的GDOP描述 |
3.2.2 基于惯性矩和惯性积的GDOP快速计算 |
3.3 侦测站非奇异布局条件 |
3.3.1 理论推导 |
3.3.2 物理意义解释 |
3.3.3 仿真验证 |
3.4 侦测站最优布局模型 |
3.4.1 理论推导 |
3.4.2 物理意义解释 |
3.4.3 模型的简化与物理实现 |
3.4.4 仿真验证 |
3.5 最优布局的逼近策略 |
3.5.1 三站粗定位 |
3.5.2 多站精定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台信号捕获与跟踪 |
4.1 CDMA2000 反向链路捕获性能与跟踪精度 |
4.1.1 CDMA2000 反向链路信号特征 |
4.1.2 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模型 |
4.1.3 捕获性能与长码捕获方法 |
4.1.4 早-迟DLL跟踪模型与跟踪精度 |
4.1.5 多径对捕获性能与跟踪精度的影响 |
4.2 R-PICH结构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
4.2.1 跟踪信道优选 |
4.2.2 R-PICH结构分析 |
4.2.3 R-PICH结构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
4.3 基于差分判决反馈的FPCB插入影响消除方法 |
4.3.1 R-PICH复解扩后数据模型 |
4.3.2 FPCB符号检测变量构造与检测性能分析 |
4.3.3 实验验证 |
4.4 基于假设检验与最优线性预测的门控影响消除方法 |
4.4.1 门控检测变量构造与检测性能分析 |
4.4.2 门控关断信号的最优线性预测 |
4.4.3 实验验证 |
4.4.4 改进的早-迟DLL跟踪环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位方程解算方法研究 |
5.1 TDOA非合作定位中传统解算方法的局限性 |
5.2 联合估计融合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定位解算新方法 |
5.2.1 基本原理 |
5.2.2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引入 |
5.2.3 Taylor展开所需初值的估计 |
5.2.4 解算流程 |
5.3 定位解算误差分析 |
5.4 数值仿真 |
5.4.1 收敛域扩展的仿真 |
5.4.2 定位解算性能的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样机设计与性能测试 |
6.1 试验样机硬件设计 |
6.1.1 下行模块硬件设计 |
6.1.2 上行模块硬件设计 |
6.1.3 其他辅助设备选型 |
6.2 试验样机软件设计 |
6.2.1 下行模块软件设计 |
6.2.2 上行模块软件设计 |
6.3 测试系统构成与测试流程 |
6.3.1 实际应用环境测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
6.3.2 测试系统构成 |
6.3.3 测试流程 |
6.4 试验样机性能测试 |
6.4.1 早-迟DLL跟踪精度测试 |
6.4.2 GDOP对定位精度影响测试 |
6.4.3 上行模块位置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测试 |
6.4.4 不同解算方法的解算误差与成功率测试 |
6.4.5 结论 |
6.5 实际环境下的试验测试 |
6.5.1 试验测试系统准备 |
6.5.2 典型试验测试情况 |
6.5.3 初步结论与说明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CDMA2000 反向链路捕获过程公式推导 |
(6)RAKE接收技术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任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CDMA系统概述 |
2.1 多址接入技术简介 |
2.2 CDMA系统简介 |
第三章 微波信道的多径传输 |
3.1 多径传输的影响 |
3.2 多径传输信道的数学模型 |
3.3 克服多径传输造成的衰落的措施 |
第四章 RAKE接收原理 |
4.1 分集接收技术简介 |
4.2 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 |
4.3 RAKE接收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五章 RAKE接收技术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 |
5.1 基站RAKE接收系统模型 |
5.2 移动台RAKE接收系统模型 |
5.3 实现RAKE接收原理 |
5.4 铜川CDMA建设的网络实践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功率控制算法和波达方向估计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蜂窝的概念 |
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演变 |
1.3 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 |
1.3.1 多用户检测 |
1.3.2 功率控制 |
1.3.3 智能天线 |
1.4 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线通信信号处理 |
1.4.1 机器学习的理论背景 |
1.4.2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
1.4.3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功率控制 |
1.4.4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天线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器学习方法 |
2.1 机器学习问题的起源和发展 |
2.1.1 Rosenblatt的感知器 |
2.1.2 学习理论基础的创立 |
2.1.3 神经网络 |
2.1.4 神经网络的替代方法 |
2.2 学习问题的表示 |
2.2.1 函数估计模型 |
2.2.2 风险最小化问题 |
2.2.3 三种主要的学习问题 |
2.2.4 经验风险最小化归纳原则 |
2.3 支持向量机 |
2.3.1 二分类SVM方法 |
2.3.2 核函数 |
2.3.3 多分类SVM方法 |
2.3.4 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 |
2.4 支持实时应用的快速SVM算法 |
2.4.1 块算法和固定工作样本集的方法 |
2.4.2 SMO算法 |
2.4.3 LS-SVM算法 |
2.4.4 OSVC算法 |
第三章 一种快速在线训练的支持向量分类算法(FOSVC) |
3.1 FOSVC算法 |
3.2 收敛性证明 |
3.3 仿真结果 |
3.3.1 Iris和Image segmentation数据集的分类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多用户检测技术 |
4.1 多用户检测技术概述 |
4.1.1 传统单用户检测技术分析 |
4.1.2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
4.2 线性多用户检测器 |
4.2.1 最佳多用户检测器(OMUD) |
4.2.2 解相关多用户检测 |
4.2.3 最小均方误差多用户检测器 |
4.3 非线性多用户检测器 |
4.3.1 解相关判决反馈多用户检测 |
4.3.2 多级检测 |
4.3.3 连续干扰消除的多用户检测 |
4.3.4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 |
4.3.5 基于系统辨识的多用户检测 |
4.4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
4.4.1 系统模型 |
4.4.2 基于FOSVC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
4.4.3 仿真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功率控制 |
5.1 功率控制技术概述 |
5.1.1 功率控制的目标 |
5.1.2 功率控制的准则 |
5.1.3 功率控制的分类 |
5.1.4 影响功率控制的主要因素 |
5.2 功率控制方法及模型 |
5.2.1 功率控制模型 |
5.2.2 功率控制方法 |
5.3 基于机器学习的功率控制算法 |
5.3.1 系统模型 |
5.3.2 基于FOSVC的变步长功率控制算法 |
5.3.3 仿真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智能天线技术和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 |
6.1 自适应天线阵列的工作原理 |
6.1.1 自适应天线阵列的信号模型 |
6.1.2 自适应天线阵列的最佳权向量 |
6.2 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
6.2.1 DOA估计的传统法 |
6.2.2 DOA估计的子空间法 |
6.2.3 DOA估计的最大似然法 |
6.3 基于机器学习的DOA估计算法 |
6.3.1 DOA估计的信号模型和SVM模型 |
6.3.2 基于FMSVM的DOA估计算法 |
6.3.3 基于FOSVC和DAGSVM的DOA估计算法 |
6.3.4 仿真结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移动台与基站性能指标测试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测试指标与要求 |
§2.1 GSM移动台的测试指标要求 |
§2.2 CDMA移动台的测试指标要求 |
§2.3 基站的测试指标要求 |
第三章 测试原理与方法 |
§3.1 移动台测试基本原理与方法 |
§3.2 基站测试基本原理与方法 |
§3.3 测试的设备选型 |
第四章 测试规范与流程 |
§4.1 GSM移动台技术检测作业指导书 |
§4.2 CDMA移动台技术检测作业指导书 |
§4.3 GSM基站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
第五章 测试实例与分析 |
§5.1 移动台测试举例 |
§5.2 基站测试举例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过的论文 |
附录1 GSM移动台检验报告 |
附录2 CDMA移动台检验报告 |
附录3 GSM基站检验报告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CDMA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无线接入技术 |
2.1 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
2.1.1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
2.1.2 蓝牙与 IEEE 802.15无线人域网(WRAN)技术 |
2.1.3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FBWA) |
2.2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
2.3 几种多址技术的比较 |
2.4 CDMA无线接入技术 |
2.4.1 技术原理 |
2.4.2 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成 |
2.4.3 关键技术 |
第三章 TIA/EIA/IS-95B标准 |
3.1 CDMA标准的发展演变历程 |
3.2 前向和反向信道 |
3.3 呼叫处理 |
3.3.1 移动台初始化状态 |
3.3.2 移动台空闲状态 |
3.3.3 系统接入状态 |
3.3.4 业务信道控制状态 |
第四章 CDMA无线接入模块的系统设计 |
4.1 系统方案论证 |
4.1.1 系统参数 |
4.1.2 基本的设计流程 |
4.1.3 CDMA无线接入模块接收机的拓扑结构 |
4.1.3.1 超外差接收机结构 |
4.1.3.2 零中频接收机结构 |
4.1.3.3 低中频接收机结构 |
4.1.4 系统主要射频参数 |
4.1.4.1 噪声系数定义 |
4.1.4.2 接收机灵敏度 |
4.1.3.3 1dB增益压缩点 |
4.1.3.4 动态范围 |
4.1.3.5 输出三阶交调点 |
4.1.3.6 邻道功率和相邻信道功率比 |
4.2 硬件设计 |
4.2.1 各个单元的功能和设计 |
4.2.1.1 发射支路 |
4.2.1.2 接收支路 |
4.2.2 链路预算 |
4.3 软件设计 |
4.3.1 开发平台简介 |
4.3.2 软件结构设计 |
4.3.3 软件处理流程 |
第五章 试验数据及分析 |
5.1 测试记录及结果 |
5.1.1 接收支路 |
5.1.2 发射支路 |
5.2 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CDMA移动台接收机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周颍.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关键技术介绍[J]. 李平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09)
- [3]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算法研究[D]. 王闯.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1)
- [4]基于GIS的特频专用CDMA移动通信站传播覆盖预测研究[D]. 党俊肖. 兰州大学, 2016(11)
- [5]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徐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6]RAKE接收技术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 张东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7]CDMA手机测试浅析[J]. 汪薇薇. 电信网技术, 2006(10)
- [8]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功率控制算法和波达方向估计算法[D]. 赵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4)
- [9]移动台与基站性能指标测试及分析[D]. 袁路花. 山东大学, 2006(12)
- [10]CDMA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齐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