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生介质旋流器的研究应用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杨起帆[1](2021)在《液压油箱用旋流器流场以及污染物分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污染物是影响液压元件及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是密度比液压油大的金属颗粒。旋流器应用离心分离的原理,使不同密度的介质在高速旋转的流场中进行分级筛选。研究旋流器的流场流动规律和污染物旋流分离规律,可以为液压系统污染物分离和去除提供理论基础。旋流器的流场的流动形式复杂,预测旋流器内部的流场特性、颗粒运动轨迹十分困难,所以采用数值分析法与实验法对固液旋流器进行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首先,对旋流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理论分析、结构参数分析、数值仿真、实验应用的研究进展。对比不同结构的旋流器模型,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分析有利于液压油中污染物颗粒分离的结构,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其次,初步设计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对流场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径向速度进行分析,同时研究流场边界层效应对颗粒运动的影响。建立颗粒的力学状态方程,分析颗粒在旋流流场中的力学性能,确定颗粒的整体速度与流体速度的关系。在半径方向对颗粒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到颗粒的径向沉降速度分布情况。对于整体旋流器而言,提出旋流器的性能评价方法。再次,建立旋流器流场的有限元体积模型,选取适用的湍流模型,应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对固液旋流器分离过程进行分析。应用简单对比法对固液旋流器的结构参数进行寻优设计,分析对比结构参数对流场特性以及颗粒运动轨迹的影响,得到最优的结构参数组合。最后,对固液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PIV试验测试,得到流场运动规律以及颗粒运动过程,验证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应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旋流器的结构再次寻优,对比得到分离效率最高的结构组合。设计液压系统用固液旋流器结构,得到固液旋流分离理论。通过固液旋流器去除液压油中污染物颗粒,为液压油箱小型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对进一步减轻液压系统重量,提升液压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袁炜[2](2020)在《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本文在分析屯兰矿选煤厂煤质特征和选煤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针对选煤厂现有生产系统各分选环节和煤泥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基于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智能控制、重介质悬浮液黏度智能控制、合格介质桶液位智能控制以及重介质旋流器入口压力智能控制4个控制模块构成的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控制方案;以干扰床层密度和精煤灰分为控制对象的粗煤泥TCS分选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基于浮选入料量、浮选入料浓度、浮选药剂添加以及浮选槽液位4个控制模块构成的浮选系统智能化控制方案;以凝聚剂和絮凝剂药剂添加数学模型为前提的前馈、反馈相结合的煤泥水浓缩药剂智能添加控制系统。通过选煤厂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必将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生产信息的精细化、生产工艺状态的最优化和生产过程参数决策的智能化,达到减人提效双重功效,推动选煤厂生产技术的变革,为选煤厂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隋文浩,刘传犇,王翔,崔广文[3](2020)在《入料性质对三锥角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文中指出水介旋流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达到良好的分选效果,并且在选煤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分选机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探究水介旋流器在分选过程中自生介质的工作原理,利用三锥角旋流器进行了粗煤泥分选试验,并在实验室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对三锥角进行了模拟试验。将+0.2 mm粒级的煤泥作为分选对象,-0.2 mm的细粒煤视为分选介质,通过加入不同粒级的细粒煤来控制物料中介质的粒度组成,分析其对分选指标的影响规律。Fluent软件的模拟过程采用瞬态模拟,得到稳定清水流场后通过添加细颗粒得到气液固三相的密度场,颗粒的入料速度设为4.1 m/s,湍流强度为3.5%,当量直径为21.5 mm。密度场模拟湍流器模型为RSM模型,多相流模型采用mixture模型,-0.2 mm颗粒的密度设置为1 700 kg/m3。试验结果表明,细粒级的加入会影响三锥角旋流器溢流产品的灰分和产率,作为介质的细颗粒粒度变小,溢流产物的灰分和产率也会降低;从Fluent软件模拟出的密度场分布云图可以发现,旋流器分选过程中加入的细颗粒粒级越大,其形成的最大密度场数值也会越大,所以通过分选得到的溢流产品的密度也会升高,即灰分提高。这表明加入的细粒可以成为旋流器的自生介质,形成分选密度场,促进分选进行。
孟凡彩,同秀林,张爽[4](2019)在《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粗煤泥的有效分选,根据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从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工艺效果方面,对干扰床分选机、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四种常用设备进行分析,以期为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朱子祺[5](2019)在《基于组分富集的低密度煤炭旋流分选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岩显微组分构成直接影响其液化效率。研究表明,若镜质组含量提高10个百分点,油收率可提高4个百分点,组分富集面临大量突出难题,一是组分解离难,二是基于组分富集的煤炭分选难。由于尺度效应及其影响,重介质分选成为组分富集的选煤方法重要选项,但由于分选密度低,重介悬浮液及其分选过程稳定性差,再加上分选的临近物含量高,从而使得基于组分富集的低密度煤炭分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极具挑战性。本文分析了低密度环境下煤泥性质及含量对悬浮液固体体积浓度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改变悬浮液固体性质为核心的低密度悬浮液稳定性控制方法。围绕煤岩组分富集的目标,以悬浮液稳定性调控为主线,研究了直接液化原料煤煤岩组分的解离分布特征,明确了不同力场环境下的悬浮液稳定性特性,并进行了煤岩组分富集的重介分选试验,形成了基于组分富集悬浮液稳定性调控的低密度煤炭旋流分选工艺。主要成果如下:论文以神东煤制油选煤厂直接液化原料煤为样品开展研究,首先研究了煤样的组成及特点,重点研究了煤炭组分解离特性及条件,研究了直接液化原料煤的粒度和密度分布规律,揭示了镜质组含量与灰分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煤炭粒度降低,煤中幂指数增加,镜质组含量增大;不同粒度级物料灰分相同时,粗粒度级镜质组含量较细粒度级镜质组含量高;不同破碎级镜质组含量与灰分为幂函数关系,随着破碎粒度的降低,镜质组含量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少,合理的煤炭破碎粒度为3mm;基于组分富集的可选性分析表明,随着破碎粒度的减小,低密度级中镜质组含量逐渐增加,要达到镜质组在75%以上、镜质组回收率在90%以上的高效富集,对应的理论分选密度为1350kg/m3,δ±0.1的含量为67.82%,属于低密度极难选煤。论文研究了静态和动态悬浮液中,磁性物粒度分布、混合煤泥含量等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及悬浮液稳定性受磁铁矿粉的细度和堆积效率共同的影响,磁铁矿粉细度的影响占主导因素。在等密度条件下,煤泥加入可有效提高稳定性,且随着含量增加,稳定性增强。本文重点研究在旋流场中,悬浮液稳定性变化与煤泥含量之间关系。随着悬浮液稳定性提高,旋流场中底流浓缩度、溢流澄清度、浓缩效率以及底溢流密度差均呈总体下降趋势。磁铁矿粉、蒙脱石与低灰煤泥对悬浮液稳定性具有协调作用。磁铁矿粉与蒙脱石之间的混凝,导致悬浮液稳定性变差,但磁铁矿粉、蒙脱石及低灰煤泥的悬浮体系具有显着的结构化特征,Z值大幅提高。旋流过程中悬浮液受到高速剪切作用,但其重介悬浮液分选过程中不仅稳定性好,且表观黏度增加不大,从而为旋流分选提供了保证。论文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对重介质旋流器中的悬浮液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悬浮液中仅含磁铁矿粉时,悬浮液密度在旋流器中分布极不均匀;煤泥含量对悬浮液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当煤泥含量增加时,旋流器底流与溢流平均密度差变小,流场稳定性变好,有利于稳定分选过程,提高产品稳定性。依据数值模拟速度场估算的剪切率分布和悬浮液流变性试验结果来看,在低密度条件下,旋流场的悬浮液表观黏度波动较小,介质颗粒对煤颗粒运动的阻碍及旋流场密度梯度是影响分选的主要因素。论文开展了基于磁性物和非磁性物调控的组分富集低密度煤炭旋流分选过程强化研究,发现并非悬浮液在重力场和旋流场中的稳定性越高,分选效果就越好。过多的煤泥导致介质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体积浓度增大,提高了煤粒分离迁移阻力。过少的煤泥造成旋流场内悬浮液密度梯度提高,影响分选效果。研究表明,E值在37-52kg/m3之间,随混合煤泥含量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含量为30%时,E值最低为34kg/m3,精煤产品中镜质组含量从64.65%增加到76.69%,镜质组回收率为95.52%。本文开展了具有半工业10t/h规模的基于组分富集低密度煤炭旋流分选连续性试验系统,并进行连续试验。通过控制细泥组成与含量、实现了密度1350kg/m3的煤炭分选,精煤中镜质组含量由68.93%提高到76.45%,转化率和油收率分别提高了4.14个百分点和4.22个百分点。同时提出了旋流分选的煤岩显微组分高效富集工艺。综上,论文提出了细粒磁性物和高灰非磁性物的稳定性协调调控方法;开发了低密度旋流分选与煤岩组分富集的工艺,精煤镜质组含量>75%、镜质组回收率>90%的分离富集效果,为实现煤岩组分富集的工程化提供了支撑。该论文有图86幅,表67个,参考文献156篇。
冯来宏[6](2020)在《充气式液固流化床颗粒运动行为及密度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器,尽管近些年来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由于其价格低廉、储量丰富和便于运输等特点,决定了煤炭资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当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地质条件恶化、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和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过粉碎和泥化现象问题的加剧,致使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粗煤泥含量急剧增多,由于粗煤泥颗粒粒度介于重选分选粒度下限和常规浮选分选上限之间,在目前选煤厂常用的分选设备中都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流态化浮选技术的出现则为粗煤泥分选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流态化浮选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有不足之处,尤其是充气式液固流化床的颗粒流化特性、气泡参数与颗粒分选行为之间作用机理尚不清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流态化浮选技术的相关基础研究。通过分析充气式液固流化床流化特性,结合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内颗粒的运动和动力学分析,构建了流化床内颗粒临界流化状态方程,阐释了床层临界流化速度不仅与颗粒性质以及流体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床层空隙率有关,揭示了在流化床分选中密度的影响要大于粒度的影响,并提出宽粒级物料流化试验中存在分层流化的现象。通过床层空隙率-上升流体速度曲线得到临界流化速度试验值,与推导出的临界流化速度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证明了颗粒临界流化状态方程理论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基于充气式液固流化床气体参数动态测量系统,分析了空间位置、充气量和起泡剂浓度对气泡参数(气泡尺寸和气含率)的影响,建立了气泡尺寸预测模型,采用量纲分析法和试验数据求解方程,得到气泡Sauter直径预测方程为d32=1.9459Q80.3622P-0.2532,根据方程可以看出,气泡直径与起泡剂浓度成反比,与充气量成正比,而且本文建立的气泡Sauter直径预测方程的预测值与相关文献的实测值吻合度较高,其皮尔逊(P-r)相关系数为0.9907。从充气式液固流化床的基础理论分析出发,建立了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密度空间分布的计算模型,从计算关联式可以看出,床层密度与颗粒性质、流化床横截面积、充气量、气泡索特直径以及上升水流速度有关,并采用0.25~1.5mm的粗煤泥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其皮尔逊(P-r)相关系数为0.9098。此外,该床层密度关联式表征床层密度基于时间维度上的统计平均值,不能反映床层密度的波动变化。通过对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床层性质的测定,得出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床层的形成时间为15~20min,流化床分选机内存在着明显的灰分和密度梯度变化,分选机内自上而下,流化床床层灰分和密度逐步增高,揭示了床层性质分布与粗煤泥颗粒分选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对各床层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泡的引入以及充气量的增大,床层4中小于1.4 g/cm3密度级物料降低了 39.39%,床层5中小于1.4 g/cm3密度级物料降低了 26.87%,床层6中小于1.4 g/cm3密度级物料降低了 6.11%;床层4中大于1.8 g/cm3密度级物料没有变化,床层5中大于1.8 g/cm3密度级物料提高了 19.81%,床层6中大于1.8 g/cm3密度级物料提高了 11.25%,表明降低了重产物中的错配物含量,提高了设备的分选精度,为粗煤泥流态化浮选提供了技术支持。采用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装置,基于灰分离析度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矿浆浓度、表观液速、充气量、入料量、入料深度、柱体高度和浮选药剂用量对粗煤泥分选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连续分选试验,并与传统液固流化床进行分选效果对比。(1)筛分试验结果表明:充气式液固流化床提高了精煤的产率,精煤中1~1.5 mm粒级的增长率达到22.55%,而尾煤中0.25~0.5 mm粒级降低了 33.64%;(2)浮沉试验结果表明:充入气泡后明显减少了重产物中的错配物含量,提高了分选效果,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机的Ep值达到了0.09 g/cm3,为实现粗煤泥的有效分选提供了可靠保证。基于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内颗粒受力分析,结合床层密度关联式,建立了流化床分选密度理论计算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之间吻合度较高,其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418,构建了分选密度调控机制,揭示了床层流化特性与颗粒分选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为高效可靠的流态化分选调控提供了有效途径,本论文丰富了流态化浮选技术的理论成果。
隋文浩,崔广文,马佳伟,李慧焕[7](2019)在《粗煤泥深度分选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煤、肥煤是钢铁冶炼用优质焦炭的主要原料,属于稀缺资源,但目前选煤厂主选大多采用高效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分选后中煤产品中的精煤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回收。通过分析开滦集团钱家营矿选煤厂的煤质特性,针对稀缺的煤炭资源中煤再选的可行性,实施适度破碎解离后进行精细化深度再选,一段采用三锥角水介旋流器进行分选,二段采用螺旋溜槽再次分选,二段分选产物进行磨矿后进行浮选试验,得到精煤产率为47.42%,灰分为11.5%,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开发粗煤泥深度高效分选关键技术,对合理利用稀缺煤炭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翔[8](2019)在《入料压力及入料性质对三锥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力旋流器自1939年在选矿厂首次应用以来,由于其结构紧凑运行成本低、不需要添加介质等优点经过了广泛的推广改进,三锥旋流器是在传统水力旋流器基础上进行改进在选煤厂中能够对粗煤泥按密度进行高效分选的一种新型分选设备。虽然三锥旋流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三锥旋流器的分选机理仍然不够完善。本文以三锥旋流器为研究对象,从实验室试验方面探究不同入料压力及入料的特性对于三锥旋流器的分选效果的影响,及从数值模拟方面探究入料压力对于旋流器中速度场、压力场、空气柱的影响及入料性质对于旋流器中密度场的影响,以此进一步探究三锥旋流器的分选机理。设计了三锥旋流器粗煤泥分选试验对新汶某选煤厂0-3mm的粗煤泥进行分选试验,确定最佳结构参数为:新Ⅰ号锥体、筒体高度100mm、溢流管直径40mm、插入深度50mm。通过实验室试验发现:对于压力,随着入料压力的增大,三锥选旋流器溢流+0.2mm的灰分与产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是先急剧升高在缓慢降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且低压对于三锥旋流器溢流+0.2mm的产率及灰分要大于高压的影响,过高压力破坏分选床层降低了分选效果同时增加了能耗及设备的磨损。为了探究入选煤泥中细粒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0.2-0.125mm、0.125-0.09mm、0.09-0.045mm、-0.045mm的四个粒级的颗粒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发现:入选粗煤泥中细粒的粒度越细,旋流器的溢流+0.2mm灰分越低,产率越低;粒度越粗,溢流+0.2mm的灰分越高,产率也越高。对于入选粗煤泥中细粒的含量,入选粗煤泥中细粒含量越多,溢流+0.2mm的灰分越高,产率越高;细颗粒含量越少,溢流+0.2mm的灰分越低,产率越小。将不同细粒粒度与含量所对应下的溢流与底流进行产后分析试验,采用Ep值作为评价分选效果好坏的标准,发现随着细粒粒度的增加Ep值逐渐增加,Ep值变化区间为0.115-0.215。随着细粒含量的升高,Ep值逐渐降低,Ep值变化区间为0.215-0.07。说明入选煤泥中细粒充当着分选介质的作用,三锥旋流器内的分选介质是每个粒级的细粒相互作用的结果。合理的细粒粒级及细粒含量可以提高三锥旋流器的分选效果。运用Fluent软件采用VOF模型模拟了三锥旋流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场;采用Mixture模型模拟了气-液-固三相流场。通过气-液两相清水流场的模拟探究了切向、径向、轴向速度及压力场的分布规律,探究了空气柱的形成过程,同时探究了不同入料压力对于速度流场及压力流场的影响规律。通过气-液-固三相流场的模拟,探究了三锥旋流器内密度场的分布及不同细粒粒度及细粒含量所形成的密度场分布的影响。模拟发现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在旋流器中的分布均有一定规律性,三向速度在径向上均呈对称分布。其中切向速度从轴心处到器壁切向速度变化规律为先急剧增加后缓慢减小,再急剧减小,切向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溢流管内壁处;轴向速度从轴心处到器壁由负值变为正值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轴心处;径向速度分布较为杂乱。且入料压力的改变不影响三向速度的分布规律,但是会改变三向速度的大小;随着入料速度的变大,三向速度均变大;空气柱体积在一定压力变化范围内随着入料压力的变大而变大,并且形成的时间变短。对于三锥旋流器内密度场的模拟发现:细粒的粒度越细,形成的密度场越低,细粒的含量越低,形成的密度场越低。三锥旋流器流场模拟完成后;采用DPM模型对颗粒在三锥旋流器内的分选过程进行了模拟。本文采用粒度为 1mm 的颗粒,密度为 1.35g/cm3、1.45g/cm3、1.55g/cm3、1.65g/cm3、1.75g/cm3的五种密度不同的颗粒,只定性的探究密度对颗粒在三锥旋流器内运动规律的影响。通过对颗粒的模拟发现,不同密度的颗粒在三锥旋流器中的运动轨迹及分选时间是不同的,中间密度级的粒度在三锥旋流器中分选时间较长,高密度分选时间短。通过对颗粒运动轨迹分析发现,颗粒的分选是在与自身密度级相同的密度带中进行分选。
孙晋升[9](2019)在《金黄庄选煤厂煤泥分选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重介旋流器的大型化导致其分选下限变大,使3.0-0.5mm粒度范围的物料不能得到很好地分选,同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0.25mm的粗颗粒混入浮选入料和-0.045细粒煤泥在原煤中比例不断增大,导致浮选“跑粗”、浮选过程恶化、重介背灰等问题。安徽金黄庄选煤厂就存在以上问题,为了提高精煤品质和回收率,尽可能地减少重介“背灰”,亟待采取有效的手段或方法来提高粗煤泥的分选效果和细粒煤泥的浮选效果,优化选煤工艺,从而增加选煤厂的经济效益,促进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对矸石旋流器和分级旋流器进行单机检查,找到了粗煤泥系统分选效果差的原因,通过对浮选入料性质和可浮性分析,对煤泥的浮选主再选工艺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矸石分级旋流器存在底流夹细现象,分级旋流器溢流跑粗严重,这部分粗颗粒进入浮选系统不能得到有效分选,且浮选入料浓度高,损失了大量的精煤。粗煤泥实验室TBS分选效果优于现场重选分选效果,如配合合适的粗精煤泥脱泥脱水作业,可得到灰分10%以下的粗精煤泥。煤泥的可浮性和浮选主再选试验结果表明,煤泥再选不能进一步提质降灰,不建议对煤泥进行再选。粗煤泥系统和浮选系统优化改造后,粗精煤产率增加2.32%;可得到灰分13.00%的浮选精煤,浮选精煤产率可提高到49.98%,可燃体回收率35.69%,每年可直接增加8087.23万元的经济效益。本论文共有图22幅,表29个,参考文献81篇
孟凡彩,同秀林,张爽[10](2018)在《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粗煤泥的有效分选,根据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从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工艺效果方面,对干扰床分选机、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四种常用设备进行分析,以期为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二、自生介质旋流器的研究应用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生介质旋流器的研究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液压油箱用旋流器流场以及污染物分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旋流分离器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旋流流场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旋流器的结构设计 |
2.2.1 圆柱段直径的设计 |
2.2.2 入口边长的设计 |
2.2.3 导流块直径的设计 |
2.2.4 导流块长度的设计 |
2.2.5 出油口直径的设计 |
2.2.6 排污口边长的设计 |
2.2.7 圆锥角的设计 |
2.2.8 半径差的设计 |
2.2.9 圆锥高度的设计 |
2.3 旋流流场流动状态分析 |
2.3.1 流场中的速度分布 |
2.3.2 边界层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颗粒的受力与运动分析 |
3.1 引言 |
3.2 颗粒在流体中的受力分析 |
3.3 颗粒特征对受力的影响 |
3.4 颗粒的整体速度 |
3.5 颗粒的径向移动 |
3.6 颗粒与壁面的作用关系 |
3.7 旋流器的性能评价标准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液旋流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的选用 |
4.3 多相流模型选用 |
4.4 旋流器结构的初步优化 |
4.4.1 简单对比法 |
4.4.2 结构参数对流场和分离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液旋流流场试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相似理论与相应计算 |
5.2.1 相似理论 |
5.2.2 试验模型相似计算 |
5.3 试验系统的设计 |
5.3.1 试验模型的确定 |
5.3.2 试验模型水循环系统设计 |
5.3.3 流场PIV测试系统设计 |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应用正交试验优化结构 |
5.4.1 正交试验设计 |
5.4.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智能化选煤厂建设的意义 |
1.1.2 屯兰矿选煤厂概况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选煤智能化概况 |
1.2.2 国内外选煤智能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屯兰矿选煤厂原煤性质及选煤工艺概况 |
2.1 原煤煤质特性 |
2.1.1 煤质特征 |
2.1.2 原煤粒度分布特性 |
2.1.3 原煤密度分布及可选性特性 |
2.1.4 煤泥可浮性 |
2.2 选煤工艺概况 |
2.2.1 原煤准备工艺 |
2.2.2 煤炭洗选工艺 |
2.2.3 介质回收工艺 |
2.2.4 煤泥水净化回收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
3.1 重介分选系统现状 |
3.2 重介分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 智能化设施升级改造 |
3.3.1 设备自动化升级 |
3.3.2 设备在线检测 |
3.3.3 数据在线采集与分析 |
3.4 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
3.4.1 悬浮液密度智能控制模块 |
3.4.2 悬浮液黏度智能控制模块 |
3.4.3 合格介质桶液位智能控制模块 |
3.4.4 重介质旋流器入口压力智能控制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粗煤泥分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
4.1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现状 |
4.2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3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浮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
5.1 浮选系统现状 |
5.2 浮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
5.3 浮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
5.3.1 浮选入料量智能控制模块 |
5.3.2 浮选入料浓度智能控制模块 |
5.3.3 浮选药剂添加智能控制模块 |
5.3.4 浮选槽液位智能控制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泥水浓缩系统智能化设计 |
6.1 煤泥水浓缩系统现状 |
6.2 煤泥水浓缩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
6.3 煤泥水浓缩药剂智能化方案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入料性质对三锥角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分选试验 |
1.1 试验煤样 |
1.2 试验装置 |
1.3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讨论 |
3 密度场模拟 |
3.1 模型建立 |
3.2 旋流器CFD模型验证 |
3.3 旋流器密度分布 |
3.4 细粒粒级对密度场的影响 |
4 结 论 |
(5)基于组分富集的低密度煤炭旋流分选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煤炭特性及煤岩显微组分分离 |
2.1 直接液化用煤来源及特性 |
2.2 原煤显微组分分布 |
2.3 原煤显微组分破碎与解离 |
2.4 本章小结 |
3 煤岩富集的低密度悬浮液稳定性 |
3.1 试验系统与方法 |
3.2 磁性物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 非磁性物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3.5 低密度悬浮液制备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低密度旋流场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建模 |
4.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低密度煤炭旋流分选的过程强化 |
5.1 试验系统及特点 |
5.2 基于磁性物调控的低密度分选 |
5.3 基于非磁性物调控的低密度分选 |
5.4 煤岩显微组分的富集选煤工艺 |
5.5 本章小结 |
6 低密度煤炭分选试验 |
6.1 试验系统及方法 |
6.2 低密度旋流分选试验 |
6.3 产品组成及液化特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充气式液固流化床颗粒运动行为及密度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两相流粗煤泥分选设备 |
2.1.1 螺旋分选机 |
2.1.2 水介质旋流器 |
2.1.3 煤泥重介旋流器 |
2.1.4 液固流化床分选机 |
2.2 三相流粗煤泥分选设备 |
2.2.1 Hydrofloat分选机 |
2.2.2 浮选跳汰机 |
2.2.3 宽粒级浮选机 |
2.2.4 喷气式旋流浮选器 |
2.2.5 喷射自吸气式浮选旋流器 |
2.3 颗粒与流体运动行为研究进展 |
2.4 气泡参数检测方法及气泡与颗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2.4.1 气泡参数检测方法 |
2.4.2 气泡与颗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3 颗粒临界流化行为研究 |
3.1 颗粒临界流化的概述 |
3.2 颗粒临界流化的理论推导 |
3.2.1 液固两相颗粒流化 |
3.2.2 气液固三相颗粒流化 |
3.3 试验系统与方法 |
3.3.1 试验系统 |
3.3.2 试验物料 |
3.3.3 试验方法 |
3.4 临界流化试验测定 |
3.4.1 单组份颗粒流化特性 |
3.4.2 双组份颗粒流化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CFD的颗粒流化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学模型 |
4.2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设置 |
4.2.1 计算域 |
4.2.2 边界条件设置 |
4.3 颗粒相浓度分布云图 |
4.3.1 上升水流速度10mm/s |
4.3.2 上升水流速度20mm/s |
4.3.3 上升水流速度30mm/s |
4.3.4 上升水流速度40mm/s |
4.4 轴向不同高度处各相速度图 |
4.4.1 上升水流速度10m/s |
4.4.2 上升水流速度20mm/s |
4.4.3 上升水流速度30mm/s |
4.4.4 上升水流速度40mm/s |
4.5 本章小结 |
5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内气泡参数测量及分布规律 |
5.1 多相流中气泡参数的测量方法概述 |
5.2 气泡参数测量系统的建立及试验方法 |
5.2.1 气泡参数测量系统的建立 |
5.2.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气泡尺寸分布规律 |
5.3.2 气泡Sauter直径分布规律 |
5.3.3 气含率分布规律 |
5.3.4 气泡尺寸分布均匀性分析 |
5.3.5 气泡尺寸Sauter直径预测模型 |
5.4 气泡尺寸预测方程的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的床层分布特性 |
6.1 概述 |
6.2 流化床密度分布的理论推导 |
6.3 试验系统及方法 |
6.4 测定结果及分析 |
6.4.1 流化床床层灰分分布 |
6.4.2 流化床床层产率分布 |
6.4.3 流化床床层密度分布 |
6.5 本章小结 |
7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试验研究 |
7.1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设计原理 |
7.2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密度的理论推导 |
7.3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机分选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柱体高度 |
7.3.2 入料深度 |
7.3.3 充气方式、流体分布器 |
7.3.4 矿浆浓度、给料量 |
7.3.5 密度组成、粒度组成、入料粒度范围 |
7.3.6 表观液速 |
7.3.7 充气量、加药量 |
7.4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试验研究 |
7.4.1 煤样分析 |
7.4.2 分选指标 |
7.5 单因素试验 |
7.5.1 矿浆浓度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7.5.2 表观液速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7.5.3 充气量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7.5.4 入料量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7.5.5 入料深度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7.5.6 柱体高度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7.5.7 起泡剂用量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7.5.8 捕收剂用量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7.5.9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与传统液固流化床分选效果对比 |
7.5.10 分配曲线 |
7.6 分选密度模型误差性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粗煤泥深度分选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三锥角水介旋流器结构 |
2 粗煤泥性质试验研究 |
2.1 煤泥粒度组成分析 |
2.2 煤泥密度组成分析 |
3 粗煤泥分选试验研究 |
3.1 粗煤泥一次分选试验研究 |
3.2 粗煤泥二次分选试验研究 |
4 粗精煤磨矿与浮选实验室试验研究 |
4.1 粗精煤磨矿试验研究 |
4.2 磨矿产品浮选试验研究 |
5 结论 |
(8)入料压力及入料性质对三锥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一般水介旋流器的结构及分选原理 |
1.2 水力旋流器研究方法 |
1.3 水力旋流器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锥旋流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2.1 三锥旋流器模型的建立 |
2.2 计算域的确定及网格的划分 |
2.3 求解器的选择 |
2.4 多相流模型与湍流模型的选择 |
2.5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
2.6 离散格式及求解方式 |
2.7 本章小结 |
3.三锥旋流器粗煤泥分选试验研究 |
3.1 三锥旋流器结构分选原理及分选系统介绍 |
3.2 粗煤泥性质分析 |
3.3 入料压力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3.4 细粒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3.5 分选效果评定 |
3.6 本章小结 |
4 三锥旋流器的模拟策略与流场内的数值模拟 |
4.1 CFD模型的验证 |
4.2 模拟思路 |
4.3 空气柱的研究 |
4.4 流场中的速度分布 |
4.5 入料压力对速度流场分布的影响 |
4.6 旋流器密度分布 |
4.7 细粒对密度场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5 三锥旋流器内颗粒运动分析 |
5.1 三锥旋流器中煤颗粒的受力情况 |
5.2 三锥旋流器中颗粒在径向与轴向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
5.3 三锥旋流器内的颗粒运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创新点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金黄庄选煤厂煤泥分选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粗煤泥分选综述 |
2.1.1 粗煤泥分选概念 |
2.1.2 粗煤泥分选设备 |
2.1.3 粗煤泥分选工艺 |
2.1.4 粗煤泥浮选工艺存在的问题 |
2.2 细粒煤浮选综述 |
2.2.1 细粒煤浮选设备 |
2.2.2 细粒煤浮选工艺 |
2.2.3 细粒煤浮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金黄庄选煤厂概况及原生产工艺 |
3.1 金黄庄选煤厂概况 |
3.2 煤质特征及可选性 |
3.2.1 煤质特征 |
3.2.2 金黄庄选煤厂的产品情况 |
3.2.3 分选工艺及应用情况 |
3.3 金黄庄选煤厂浮选系统原工艺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金黄庄选煤厂粗煤泥系统工艺优化 |
4.1 矸石旋流器组单机检查 |
4.2 分级旋流器单机检查 |
4.3 改造后分级旋流器单机检查 |
4.4 粗煤泥分选系统改造 |
4.4.1 现场粗煤泥分选效果 |
4.4.2 实验室粗煤泥分选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金黄庄选煤厂浮选系统工艺优化 |
5.1 浮选系统检查分析 |
5.1.1 浮选入料组成 |
5.1.2 浮选入料可浮性 |
5.2 改造后浮选系统的分选效果 |
5.3 浮选主再选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经济效益分析 |
6.1 经济效益分析 |
6.1.1 粗煤泥系统改造经济效益 |
6.1.2 浮选系统改造经济效益 |
6.1.3 粗煤泥系统和浮选系统改造后总经济效益增加量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扰床分选机 |
1.1 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1.2 技术特点 |
1.3 工艺效果 |
1.4 改进与创新 |
1.4.1 三产品干扰床 |
1.4.2 TCS智能粗煤泥分选机 |
2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
2.1 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2 技术特点 |
2.3 工艺效果 |
3 螺旋分选机 |
3.1 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3.2 技术特点 |
3.3 工艺效果 |
4 水介质旋流器 |
4.1 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4.2 技术特点 |
4.3 工艺效果 |
5 结语 |
四、自生介质旋流器的研究应用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液压油箱用旋流器流场以及污染物分离规律研究[D]. 杨起帆. 燕山大学, 2021(01)
- [2]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D]. 袁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入料性质对三锥角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J]. 隋文浩,刘传犇,王翔,崔广文. 煤炭学报, 2020(S1)
- [4]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A]. 孟凡彩,同秀林,张爽. 2019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9
- [5]基于组分富集的低密度煤炭旋流分选及稳定性研究[D]. 朱子祺.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充气式液固流化床颗粒运动行为及密度调控机制研究[D]. 冯来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7]粗煤泥深度分选工艺的研究[J]. 隋文浩,崔广文,马佳伟,李慧焕. 选煤技术, 2019(03)
- [8]入料压力及入料性质对三锥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D]. 王翔.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9]金黄庄选煤厂煤泥分选系统优化研究[D]. 孙晋升.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10]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J]. 孟凡彩,同秀林,张爽. 选煤技术,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