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主要优质水稻品种简介

长江中下游主要优质水稻品种简介

一、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优质稻品种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黄国勤[1](2022)在《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战略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及整个耕作制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不断调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模式增多和功能增强等。当前,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熟制缩减、耕地撂荒、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衰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效益降低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等。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与挑战,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对策与措施,具体是:(1)明确一个目标,即建立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2)遵循三大原则,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发展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3)采取"一保""二扩""三建""四改""五节"的具体措施,即保护耕地资源;扩种冬作、扩大稻作;建设绿色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单季稻改双季稻、籼稻改粳稻、普通品种改优质品种、连作改轮作;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

何秀英,刘维,陆展华,卢东柏,王晓飞,王石光,廖耀平,陈钊明[2](2021)在《华南优质稻主栽品种粤农丝苗的选育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粤农丝苗是一个丰抗优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优质稻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自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以来,粤农丝苗已先后通过海南、广西、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和河南等省(区)审定和引种备案,并作为早晚兼用型优质稻、一季中稻、再生稻、直播稻及虾稻等广泛推广应用。对粤农丝苗的特征特性研究表明,粤农丝苗收获指数较高、抗倒力强、后期结实熟色好,具有广谱抗稻瘟病抗性,是新一代的高收获指数品种。同时,粤农丝苗(即恢复系R1212)也是一个很好的育种亲本,以其为亲本育成并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或授权的水稻新品种已有37个,其中常规稻10个、杂交稻27个,这些品种均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好,体现了粤农丝苗作为优良亲本的"芯"片作用,并作为试验材料广泛应用于栽培、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粤农丝苗自2012年起成为广州市优质稻主导品种,2013—2021年连续9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在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价值。

王军可[3](2021)在《灌浆初期高温影响粳稻籽粒碳氮代谢变化的机理及其调控》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异常气候频发,高温热害日渐突出,严重制约水稻生产。籽粒碳氮代谢的生理过程对籽粒灌浆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三羧酸循环过程中间产物共同介导了碳氮代谢过程。目前高温下籽粒中能量代谢与碳氮代谢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水稻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合成在高温下存在的相关性并不明确且碳氮代谢相关影响的机制不清晰。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优质粳稻浙禾香2号为材料,盆栽种植,采用人工气候箱进行高温处理,研究灌浆初期高温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变化以及碳氮代谢之间存在的关系,明确氮对籽粒碳氮代谢的调控机制,阐述外源蔗糖在灌浆初期高温下调控籽粒碳氮代谢的机理。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稻抗高温调优栽培以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灌浆初期高温影响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机理。结果表明:与NT(适温)相比,HT(高温)处理显着降低籽粒重和淀粉相对含量,提高蛋白质相对含量;HT处理条件下蔗糖转运基因Os SUT1和Os SUT2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而蔗糖分解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导致高温条件下蔗糖供应受到抑制;与NT相比,HT条件下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显着下降;而三羧酸循环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在高温下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柠檬酸合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着下降,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显着升高;HT条件下,ATP(三磷酸腺苷)和ADP(二磷酸腺苷)总量与NT无显着差异;与NT相比,HT处理显着降低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同时降低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导致直链淀粉合成受阻;淀粉水解相关酶活性有上升的趋势,说明高温促进了籽粒淀粉水解;与NT相比,HT处理条件下籽粒总氮含量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氨基酸含量呈显着上升趋势,同时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显着增加;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而高温对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与适温无显着差异。2.高温下外源α-酮戊二酸影响籽粒蛋白质合成的机理。结果表明:与NT相比,HT处理显着降低粒重,外源喷施α-酮戊二酸有助于缓解高温对粒重的影响,但差异不显着;高温下,外源α-酮戊二酸对蛋白质的合成有显着升高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促进了高温下水稻籽粒中氨基酸的合成与营养器官中氨基酸向籽粒的转运;外源α-酮戊二酸影响能量代谢过程,提高异柠檬酸脱氢酶(NADP-IDH)活性的同时,降低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活性,促进α-酮戊二酸(α-KG)的积累,同时促进籽粒中硝态氮(NO3--N)向氨基酸的转化,使得氨基酸合成升高。3.高温下氮素调控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机理。结果表明,氮素供应的增加:会减轻高温对淀粉合成的抑制作用,同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上调蔗糖转运基因Os SUT1和Os SUT2,促进蔗糖转运,同时提高了SS-I的活性促进蔗糖向淀粉的转化;显着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米质变软;显着影响三羧酸循环(TCA)循环过程,高温条件下氮素的介入显着提高NADP-IDH的活性,促进了α-KG的合成,另一方面降低了α-KGDH的活性,促进了α-KG的进一步积累。4.高温下外源蔗糖供应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蔗糖:有助于缓解高温对粒重的影响,同时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可作为信号分子促进高温下Os SUT1和Os SUT4的上调表达来缓解高温对蔗糖转运的抑制,升高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促进淀粉的合成,另一方面降低淀粉水解相关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等活性进一步将强淀粉的积累;外源蔗糖影响能量代谢过程,通过提高α-KGDH活性促进α-KG的利用减缓高温对α-KG的积累;提高高温下亚硝酸还原酶(NIR)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进而提高氨同化的能力,这可能是促进蛋白质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张磊[4](2021)在《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是全国第二大粳稻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粳稻的30%。提高粳稻生产竞争力对促进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多视角的作物生产竞争力指标体系;选取2004年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以来至2019年的时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江苏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省以及长三角地区浙江、安徽等2省粳稻生产竞争力水平差异;基于改良波特“钻石模型”,探究了影响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推动江苏粳稻生产竞争力提高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4年至2019年,江苏省粳稻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647.76×103hm2 增长到 2019 年的 1854.58×103hm2,增加了 12.55%;粳稻总产由 2004年的1250.47×104t增长到2019年的1677.58×104t,增加了 34.16%;粳稻总产占全国比重从2004年的26.23%降至2019年的21.62%,下降了 4.61个百分点。2007年,黑龙江省粳稻总产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粳稻生产第一大省,东北3省粳稻总产超过长三角地区3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粳稻产区。(2)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单产)、物质投入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1位、第5位、第3位。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优势显着主要是由于有效积温较高、粳稻生育周期长、农化投入水平较高、技术创新与推广较快等。江苏粳稻生产的物质投入生产率优势不显着主因在于高农化投入增加了物质与服务费用。受水稻经营规模等影响,江苏粳稻小规模机械化作业较为普遍,用工数量相对较高,导致劳动生产率优势不明显。(3)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量成本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4位和第6位,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形成主要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投入较低,但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较高,削弱了粳稻生产的成本优势;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产值在6个省中居第2位,单产高是产值高的主要原因。江苏省粳稻生产年度之间产值的变化取决于价格的变化;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利润在6个省中居首位,年度间利润的变化主要受产值影响。(4)近年来,江苏培育出南粳46和南粳9108等优质粳稻品种,在优质粳稻品种培育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优质食味稻的比重不断增加,粳米品质有了较大提升。与东北地区相比,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江苏粳米品质总体上与东北大米有一定差距。东北3省政府特别重视粳稻产业发展,稻米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品牌影响力强于江苏。江苏粳稻生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口粮消费的基本需求,加之东北地区粳米品质品牌优势突出,使得江苏粳稻价格偏低。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价格在6个省中居第5位。(5)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农药、化肥投入较高,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2位和第1位。由于粳稻生产农药施用强度较高,造成消费者对江苏粳米质量安全水平的认同度不高,导致江苏粳米在中高端大米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有效地带动粳稻价格的提高。(6)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具有显着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粳稻作为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显着高于东北3省,规模比较优势显着。尽管江苏粳稻单产水平较高,但江苏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单产水平高,导致效率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规模比较优势的带动效应,综合比较优势仍十分明显。(7)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粳稻的竞争力,江苏粳稻生产应在巩固单产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稻米品质,聚力攻克“双减”瓶颈,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做响品牌,走“三品一标一绿”(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夯实“良地”、培育“良种”、创新“良法”、强化“良经”、唱响“良牌”、优化“良策”。

施林林[5](2021)在《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太湖稻区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温光资源相对富足,水稻是区域内最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稻米品质,尤其食味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一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被陆续选育,但如何高效利用太湖稻区温光生态条件,实现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已成为太湖稻区水稻生产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两种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中熟晚粳软米(南粳46和苏香粳100),迟熟中粳软米(丰粳1606和南粳9108),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以播期作为温光生态的调控方法(5月10日-6月21日,每7 d播种1期),分别于2017和2018年在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相城实验站(苏州)开展田间试验,重点研究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对温光响应,探明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兼顾的温光范围,并最终提出可充分利用稻季温光的太湖稻区适宜播期。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播期对优质食味粳稻生育进程及温光生态的调控。(1)播期推迟缩短了优质食味粳稻生育期,中熟晚粳和迟熟中粳播期每推迟10d,播种-拔节期时长分别缩短3.1~3.4 d和1.9~2.5 d,拔节-抽穗期时长分别缩短2.8 d和1.2~1.6 d,抽穗-成熟期时长分别缩短0.4~1 d和0.2~0.4 d,全生育期时长分别缩短4.9~5.7 d和3.0~3.4 d。(2)播期有效调控了水稻生育期内温光分布,以全生育期为例,播期每推迟1d,日均温降低0.01~0.02℃、有效积温降低8.54~11.55℃ d、日均辐射降低0.03 MJ m-2 d-1、累积辐射降低10.16~14.00MJ m-2,日均降雨量降低0.01 mm;日较差和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趋势;相对湿度增加0.02%~0.03%。2.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对温光的响应。播期推迟显着降低了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且2年趋势一致。播期每推迟1d,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产量分别降低 77.4±16.8kghm-2、79.9±2.35 kghm-2和 71.1±7.59kghm-2。套索(Lasso)模型表明,有效积温是影响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的关键因子。在相对高产条件下,中熟晚粳在播种-抽穗、抽穗-成熟和全生育期的适宜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737~1891℃ d、716~842℃和2453~2713℃ d;迟熟中粳的适宜有效积温范围分别1601~1648℃ d、722~911℃ d 和 2345~2534℃ d。3.优质食味粳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是影响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关键指标。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糙米率分别降低0.28%~0.44%、0.60%~0.68%和0.45%~0.55%,精米率分别降低0.90%~1.75%、0.65%~0.91%和0.66%~0.85%;整精米率分别降低2.80%~2.90%、0.73%~1.19%和 0.77%~1.09%;垩白粒率分别提高 2.25%~2.95%、2.58%~2.84%和 2.77%~2.84%;垩白度分别提高 0.68%~1.09%、0.53%~0.76%和0.53%~0.63%。以国标加工Ⅰ级(GB/T 17891-2017)为标准,中熟晚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抽穗-成熟期适宜日均温范围分别为19.3~21.4℃、20.4~21.2℃和20.2~22.0℃;以国标外观Ⅲ级为标准,中熟晚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抽穗-成熟期适宜日均温范围分别为19.3~20.9℃、20.4~23.8℃和20.2~23.5℃。4.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对温光的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与日均辐射是影响蒸煮和食味品质的关键温光指标。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0.13%、0.15%和0.12%;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0.51%、0.49%和0.25%;胶稠度分别增加2.47mm、2.56mm和2.70 mm;食味值分别提高2.83、2.56和2.01。抽穗-成熟期日均辐射每提高1 MJ m-2 d-1,中熟晚粳和迟熟中粳RVA崩解值分别提高81.80 cP、49.36 cP和55.43 cP;RVA消减值分别降低126 cP、76 cP和53 cP。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获得优质食味的适宜抽穗-成熟期日均温范围分别为21.1~23.6℃、22.4~26.6℃和23.2~26.9℃。5.稻米淀粉精细结构、脂肪酸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对温光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与日均辐射是影响淀粉精细结构和脂肪酸含量的关键因子。(1)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等和大粒径淀粉颗粒含量分别降低1.53%和提高1.59%,ATR-FTIR 1045/1014 cm-1比值提高0.33%,相对结晶度提高0.96%,热焓值提高0.35 Jg-1,糊化温度提高 1.07℃;fa-fp、fa 和 fb1-sub1 链长分布分别降低 0.11%、0.24%、0.10%;fb1-sub2、fb2和fb3链长分布分别提高0.07%、0.11%和0.26%。(2)抽穗-成熟期日均温平均提高1℃,籽粒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分别提高186 μg g-1、411μg g-1、97 μgg-1和25 μg g-1。(3)日均温增加提高了主要矿质营养元素Fe和Zn含量,同时降低重金属Cd含量。第一播期处理中Fe和Zn浓度比第七播期处理分别高88.2%和64.7%,第一播期处理中Cd浓度比第七播期处理低70.2%。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播期构建7组温光生态处理,获得了太湖稻区不同温光条件下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阐明了温光对产量、加工和外观、蒸煮和食味、稻米淀粉精细结构、脂肪酸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式,并明确了获得相对高产、优质加工(国标Ⅰ级)、优质外观(国标Ⅲ级)和优质食味品质的适宜温度范围。最后,本研究也通过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综合评分,结合太湖稻区历年气象条件与轮作模式,推导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兼顾的适宜播种期。迟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的适宜播种期分别为5月24日-5月31日和5月10日-5月31日;最佳播种期分别为5月24日和5月10日。

周年兵[6](2021)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沿淮下游地区是江苏优质稻米供应的主产区之一。在该地区开展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茬口衔接、促进水稻生产持续优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试验在稻麦两熟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淮安市选择有代表性的中熟中粳软米南粳505和南粳2728,迟熟中粳软米南粳9108和丰粳1606,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为试验材料,设置7种不同的全生育进程温光动态处理,即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10日(代号S1)、5月17日(S2)、5 月 24 日(S3)、5 月 31 日(S4)、6 月 7 日(S5)、6 月 14 日(S6)、6 月 21 日(S7)。研究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生育进程、产量、稻米品质、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以期阐明不同类型粳稻高产、优良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需求,为充分利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推荐适宜栽培期。主要结果如下: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及温光要素的差异:(1)水稻生长季,温度指标中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和夜间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光照指标中,日均辐射量和平均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日较差、日降雨量、累计降雨量、平均湿度、日间湿度和夜间湿度在年度间差异较大。日均温度、有效积温、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可作为温光因子的核心指标用于分析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温光的响应。(2)随着播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抽穗和成熟期均相应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呈显着缩短的趋势,其中播种至抽穗期天数的减少是全生育期天数减少的主要原因。(3)三种类型水稻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着播期推迟呈下降的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日均温度随播期推迟而升高,有效积温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三种类型水稻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均随播期推迟而减少;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2年播种至抽穗期累计降雨量基本一致,但抽穗至成熟期降雨量在年度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2017年降雨量显着多于2018年。不同处理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与降雨量规律基本一致。温光要素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1)随着全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减少,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1.25%-29.49、1.71%-35.14%和1.83%-34.06%。三种类型品种穗数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分别降低0.79%-14.42%、1.51%-15.14%和 0.71%-15.58%,结实率分别降低 0.45%-8.71%、0.21%-14.51%和 0.34%-12.05%。各类型水稻通过早播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是优质稻米在沿淮下游地区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日均温度、有效积温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日均辐射量和累积太阳辐射量。(2)三种类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群体干物质重和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随不同生育阶段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减少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干物质积累比例,提高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是优质粳稻积累更多生物产量的重要特征。(3)中熟中粳软米获得相对高产时,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为分别26.3-26.9℃、20.4-22.7℃和24.4-24.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506.2-1572.6℃、582.9-706.3℃和2089.6-2275.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高产对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要求一致,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5℃、20.4-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55.4-1672.1℃、577.7-663.6℃ 和 2231.3-2303.4℃。温光要素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1)三种类型品种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和籽粒生产效率均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成熟期S2-S7处理氮素积累量分别较S1处理分别减少1.10%-25.38%和1.55%-31.59%,籽粒氮素生产率分别降低0.49%-5.49%和0.18%-5.27%。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积温、日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2)稳定抽穗前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提高抽穗后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是优质粳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重要特征。(3)试验中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需求与获得相对高产对温度的需求基本一致,中熟中粳软米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9℃、20.5-22.7℃ 和 24.4-25.0℃;有效积温分别为 1506.2-1572.6℃、584.8-706.3℃和2088.9-2275.9℃,迟熟中粳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4-26.8℃、20.2-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64.5-1672.1℃、577.5-663.6℃ 和 2248.8-2303.4℃。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而变优,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提高0.13%-5.8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变劣的趋势,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分别降低0.60%-10.88%和0.58%-8.40%。(2)中熟中粳软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下降趋势,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垩白粒率在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3)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加工品质2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2.7℃ 和 488.6-706.3℃;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 18.8-22.0℃和 498.1-663.6℃;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1.9℃和519.0-663.6℃。中熟中粳软米外观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外观品质3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0.2℃和488.6-560.8℃;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18.8-20.2℃和498.1-566.0℃;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0.7℃ 和 519.0-607.8℃。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食味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表现为外观变差、黏度下降和硬度升高,米饭食味值分别降低了 2.17%-23.92%、1.27%-17.66%和1.02%-24.32%。(2)理化指标上,三种类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减少而升高,胶稠度长度呈缩短的趋势,RVA谱特征值表现为崩解值下降,消减值升高。(3)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较优食味值时,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0.4-22.7℃、20.4-22.0℃ 和 20.5-21.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582.7-706.3℃、575.4-663.6℃和 583.1-663.6℃。沿淮下游地区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点及适宜栽培期:温度是影响三种类型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主要温光因素。中熟中粳高产、优质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协同时,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适宜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1-27.0℃、20.3-23.0℃和24.4-25.0℃,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4.8-29.0℃;迟熟中粳(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2-26.6℃、20.4-22.0℃和24.4-24.7℃,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6.0-27.1℃。依据沿淮下游地区历年温光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综合各类型水稻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温光的需求。中熟中粳适宜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5/24、8/20-8/26和10/14-10/18;迟熟中粳适宜和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相同,分别为5/16-5/17、8/24-8/26和10/19-10/21。中熟中粳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17、8/20-8/22和10/14-10/16。水稻-蔬菜、水稻-油菜轮作和水稻-绿肥种植模式下,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实现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播种日期范围较稻麦两熟模式早1-5d。

杨大兵[7](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马会珍[8](2021)在《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收集的来自辽宁省(5个)、吉林省(5个)和黑龙江省(包括3个日本选育品种在内共13个品种)共计23个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在统一肥水等相关栽培管理的条件下,分别在辽宁省盘锦市、吉林省公主岭和黑龙江省五常水稻研究所进行种植,系统比较上述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地区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北方粳稻品种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不同粳稻生产区种植时,其加工品质普遍较高,差异并不显着。在粒型上,北方粳稻品种在黑龙江种植时长宽比值较小,米粒较短。在外观上,在辽宁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11.79-41.35%,垩白度在2.42-16.19%;在吉林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9.89-34.29%,垩白度在2.35-14.33%;在黑龙江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8.51-37.92%,垩白度在2.74-8.22%,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其外观品质整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优。在蒸煮食味品质方面,北方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辽宁>吉林>黑龙江,而胶稠度则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在RVA谱特征值中,北方粳稻品种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均在黑龙江种植时最高,而消减值和回复值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低。在淀粉的热力学特性上,糊化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低,回生焓最小,淀粉小颗粒含量在黑龙江种植时最高,大、中颗粒含量最低。在黑龙江种植的米饭硬度最小,黏度最大,弹性也相对较高,食味值在63.7-80.9,食味品质最佳。2.以辽宁省(5个)、吉林省(5个)和黑龙江省(5个)的代表性优质粳稻品种和江苏省代表性优质粳稻品种(软米品种和非软米品种各5个)为材料,在各自最佳生态区进行种植,比较南方和北方粳稻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北方三省的加工品质整体优于江苏省。在粒型上,与江苏非软米相比,北方粳稻品种米粒较短小;而与软米相比,米粒较为细长。在外观上,江苏软米和非软米品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显着高于北方粳稻,外观品质较差。江苏非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北方粳稻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但其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北方粳稻,食味值在56.9-66.5,食味品质较差。与北方粳稻相比,江苏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米饭硬度小,黏性大,峰值黏度、崩解值均高于北方粳稻,消减值、回生值小,食味值在67.0-78.0;北方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米饭硬度大,弹性高,淀粉小颗粒含量高,食味值在71.0-80.9,与江苏软米相比食味值略高,但没有显着差异。3.在得出以上初步结论的基础上,以参加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产自全国各地的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全国部分优质粳稻品质的差异,重点以获得优质食味金奖的1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将其分为南、北两大地域来源,系统比较南方优质食味粳稻与北方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以进一步验证前两部分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参评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39个粳稻品种无论是粒型,还是垩白率与垩白度差异均较大;在蒸煮食味方面,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的感官评分分值分别在44.00-82.00和52.20-91.86。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RVA谱中的消减值、回复值以及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与米饭食味值均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60、-0.57、-0.37和-0.56;而RVA谱中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与米饭食味值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和0.36。与北方优质粳稻相比,南方优质粳稻的米粉RVA谱的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降低12.00%和21.19%;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的绝对值提高16.15%和15.00%。北方粳稻外观晶莹剔透,垩白度在0.50%-3.50%,米饭直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在56.00-74.00,专家感官评分在86.14-90.67;而南方粳稻外观相对浑浊,垩白度在1.86%-11.21%,米饭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软化了其口感,米饭软而黏,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在54.00-82.00,专家感官评分在82.29-91.86,南方优质粳稻与北方优质粳稻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感官评分间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北方粳稻在东北三省种植时,稻米品质整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佳,但差异并不显着。北方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米饭弹性好,而南方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饭软而黏,但由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在相同的氮肥肥水平下,其蛋白质含量要高于北方粳稻,食味品质与北方粳稻相比略有不足,但差异并不显着,对全国部分优质稻品种品质差异的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在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下,适当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使得米饭软糯具有弹性,是南方粳稻进一步提升其稻米品质的重要途径。

马会珍,陈心怡,王志杰,朱盈,蒋伟勤,任高磊,马中涛,魏海燕,张洪程,刘国栋[9](2021)在《中国部分优质粳稻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特征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中国部分优质粳稻外观和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特征的差异,以期为优质粳稻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参加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39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粳稻品种外观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分析稻米各项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将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15个粳稻品种按地域分为南、北两大来源,比较研究不同地域来源粳稻外观和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的差异。【结果】(1)参评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39个粳稻品种无论是粒型,还是垩白率与垩白度差异均较大;在蒸煮食味方面,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的感官评分分值分别在44.00—82.00和52.20—91.86。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RVA谱中的消减值、回复值以及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与米饭食味值均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60、-0.57、-0.37和-0.56;而RVA谱中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与米饭食味值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和0.36。(2)与北方优质粳稻相比,南方优质粳稻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分别增加了178.78%和139.11%;直链淀粉含量降低28.25%,蛋白质含量提高7.37%;米粉RVA谱的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降低12.00%和21.19%;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的绝对值提高16.15%和15.00%;南方与北方优质粳稻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感官评分间无显着差异。【结论】参与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粳稻品种,其稻米的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差异显着;北方粳稻外观晶莹剔透,垩白度在0.50%—3.50%,米饭直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口感在56.00—74.00;而南方粳稻外观相对浑浊,垩白度1.86%—11.21%,米饭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饭软而黏,食味值在54.00—82.00。

杨陶陶[10](2020)在《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根据IPCC预测,与1850-1900年相比,到2030-2052年地球表面温度将升高1.5℃。大量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籼稻是国人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2018年我国的籼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66%和63%。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稻作系统之一,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34.9%和29.7%。因此,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在我国双季稻区运用农田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对双季稻进行全生育期增温处理,以四个籼稻品种(早稻:湘早籼45号和柒两优2012;晚稻:九香粘和泰优398)为试验材料,系统的研究了增温对双季稻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在双季稻区,单个远红外开放式增温设备可以形成2.7 m2的有效增温面积。增温条件下,早稻移栽至成熟期昼夜、白天和夜间增温幅度分别为1.4-1.9℃、0.9-1.2℃和1.9-2.6℃;晚稻移栽至成熟期昼夜、白天和夜间增温幅度分别为1.8-2.1℃、1.1-1.6℃和2.4-2.9℃。增温条件下,夜间温度增幅大于白天,日较差降低,且增温条件下水稻冠层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和关键生育期(移栽后15天、抽穗期和抽穗后15天)冠层温度日变化趋势与不增温处理冠层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本试验中的开放式增温系统能满足双季稻系统对气候变暖响应的试验研究要求。开放式增温对早稻和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均无显着影响。增温条件下早稻移栽至抽穗、抽穗至成熟时间显着缩短,且抽穗前缩短时间大于抽穗后;而晚稻移栽至抽穗时间显着延长、抽穗至成熟时间显着缩短。因此,增温对早稻和晚稻生育期的影响为非对称性。增温对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在季别之间存在差异。增温条件下,早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而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下降趋势;晚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显着降低,而对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无影响。增温对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季别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增温提高了早稻分蘖期氮素积累量,而对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利用率无显着影响;对于晚稻而言,增温条件下两品种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降低,而抽穗期和成熟期两品种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表现不一致。开放式增温改变了籽粒的灌浆过程,使早稻上部籽粒最终粒重降低,而提高了其下部籽粒最终粒重;但对晚稻上部和下部籽粒最终粒重无显着影响。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米粉RVA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均呈升高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均呈下降趋势,而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季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早稻整精米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上部籽粒整精米率降低导致的;早稻上部籽粒的外观品质对增温的响应小于下部籽粒,而晚稻上部籽粒的外观品质对增温的响应大于下部籽;早稻和晚稻上部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增温的响应均小于下部籽粒,而早稻和晚稻上部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峰值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对增温的响应均要大于下部籽粒。开放式增温条件下,稻米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无显着变化,但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而提高了蛋白质含量。与不增温处理相比,增温提高了前期籽粒中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积累量,与增温条件下前期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的活力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有关,而与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力关系较小。增温提高了早稻和晚稻抽穗后籽粒中蛋白质积累量,且前期增加幅度较大,主要和灌浆前期籽粒中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力较高有关,而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关系较小。开放式增温条件下,稻米淀粉的结构特性发生显着改变,主要表现为淀粉颗粒平均粒径增大,相对结晶度升高,支链淀粉平均链长增加,从而导致淀粉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较低的糊化黏度、膨胀势和溶解度。因此,在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对籼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均无显着影响。开放式增温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均变差,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但其加工品质在季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稻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优质稻品种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优质稻品种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战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成就
    1.1 产量增加
    1.2 品质改善
    1.3 模式增多
    1.4 功能增强
        1)用途增多,一物多用。
        2)产出增加,一田多产。
        3)功能增强,一制多功。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熟制缩减
    2.2 耕地撂荒
    2.3 生态破坏
        1)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对大量稻田耕地资源的破坏、占用。
        2)近年来南方大规模的稻渔综合种养对稻田资源造成的生态破坏。
        3)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对稻田造成的生态破坏。
    2.4 环境污染
    2.5 土壤退化
        1)土壤酸化。
        2)局部土壤贫瘠化。
        3)土壤僵板化。
        4)土壤次生潜育化。
    2.6 生物多样性衰退
    2.7 自然灾害频发
    2.8 经济效益降低
    2.9 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
        1)劳动力缺乏。
        2)养地削弱。
        3)基础脆弱。
3 发展战略建议与对策
    3.1 战略目标
    3.2 遵循原则
    3.3 主要措施
        1)一保,即保护耕地资源。
        2)二扩,即扩种冬作、扩大稻作。
        3)三建,即建设绿色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4)四改,即单改双、籼改粳、劣改优、连改轮。
        5)五节,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

(2)华南优质稻主栽品种粤农丝苗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育与审定过程
2 参加省级区域试验表现情况
    2.1 产量表现
    2.2 主要农艺性状
3 特征特性分析
    3.1 收获指数
    3.2 抗倒性和后期熟色
    3.3 抗病性
4 应用情况
    4.1 育种应用
    4.2 基础研究应用
    4.3 推广应用

(3)灌浆初期高温影响粳稻籽粒碳氮代谢变化的机理及其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稻籽粒中碳氮物质的积累规律
        1.1.1 水稻籽粒中淀粉的积累过程
        1.1.2 水稻籽粒中蛋白质的积累过程
        1.1.3 水稻籽粒中碳氮代谢的联系
    1.2 高温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1.2.1 高温对水稻籽粒碳代谢的影响
        1.2.2 高温对水稻籽粒氮代谢的影响
        1.2.3 高温对碳氮代谢的影响
    1.3 减缓高温对碳氮代谢影响的调控措施
        1.3.1 培育耐热性品种
        1.3.2 改善栽培措施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灌浆初期高温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项目测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成熟期粒重及其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2.2.2 蔗糖转运
        2.2.3 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
        2.2.4 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活性
        2.2.5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2.3 讨论与小结
        2.3.1 高温对碳代谢的影响
        2.3.2 高温对氮代谢的影响
第三章 高温下外源α-酮戊二酸对籽粒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项目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成熟期粒重和蛋白质含量
        3.2.2 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活性
        3.2.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3.2.4 地上部分器官中氨基酸含量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高温下氮素调控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机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项目测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成熟期籽粒淀粉及蛋白质含量
        4.2.2 剑叶叶绿素含量
        4.2.3 蔗糖转运差异
        4.2.4 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
        4.2.5 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活性
        4.2.6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高温下外源蔗糖供应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项目测定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成熟期粒重、淀粉及蛋白质含量
        5.2.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
        5.2.3 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
        5.2.4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5.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作物竞争力的界定
        2.1.1 作物竞争力内涵
        2.1.2 作物竞争力研究方法
        2.1.3 作物竞争力指标体系
    2.2 水稻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2.2.1 生产效率评价
        2.2.2 成本与效益竞争力分析
        2.2.3 质量、安全与绿色发展竞争力分析
        2.2.4 比较优势分析
    2.3 水稻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提高水稻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2.4.1 提高生产效率
        2.4.2 提高水稻品质
        2.4.3 创建稻米品牌
        2.4.4 降低生产成本
    2.5 相关评述
第3章 江苏省粳稻生产的时序变化及其省际比较
    3.1 全国粳稻总产时序变化
    3.2 江苏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
    3.3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比较
        3.3.1 播种面积比较
        3.3.2 单产比较
        3.3.3 总产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比较
    4.1 生产效率
        4.1.1 物质投入生产率
        4.1.2 劳动生产率
    4.2 成本与收益
        4.2.1 单位面积成本及其构成
        4.2.2 单位产量成本及其构成
        4.2.3 价格
        4.2.4 产值
        4.2.5 利润
        4.2.6 成本利润率
    4.3 农化投入水平和效率
    4.4 品质
    4.5 品牌
    4.6 比较优势
        4.6.1 规模比较优势
        4.6.2 效率比较优势
        4.6.3 综合比较优势
    4.7 综合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1 分析框架
        5.1.1 传统波特钻石模型
        5.1.2 粳稻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5.2 影响因素分析
        5.2.1 自然条件
        5.2.1.1 积温条件
        5.2.1.2 日照时间
        5.2.1.3 水资源情况
        5.2.1.4 耕地质量
        5.2.2 社会经济状况
        5.2.2.1 农村劳动力素质
        5.2.2.2 粳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5.2.2.3 经营规模
        5.2.2.4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5.2.2.5 农林牧渔产值占地区GDP比重
        5.2.2.6 粳稻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比重
        5.2.3 需求条件
        5.2.3.1 运输方式
        5.2.3.2 销售市场
        5.2.3.3 市场细分
        5.2.4 相关及支持产业
        5.2.4.1 稻米加工业发展
        5.2.4.2 农业机械化水平
        5.2.5 政府重视程度
        5.2.6 技术创新与推广
        5.2.6.1 创新研发能力
        5.2.6.2 品种创新与技术推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相关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相关对策建议
        6.2.1 夯实“良地”,保护并提升稻田土壤质量
        6.2.2 突出“良种”,积极选育优质粳稻品种
        6.2.3 创新“良法”,继续开发新型稻作技术
        6.2.4 强化“良经”,不断完善水稻生产新型经营体系
        6.2.5 唱响“良牌”,加强品牌整合和创新
        6.2.6 优化“良策”,进一步完善粳稻生产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水稻产量与品质对温光生态响应的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水稻产量与温光生态研究进展
        2.2 国内外水稻品质对温光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3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与主要内容
    5 技术路线图
    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及温光生态的差异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种植制度
        1.4 试验设计
        1.5 田间管理
        1.6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1.7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进程的影响
        2.2 试验期内主要气象指标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对温光的响应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田间管理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光生态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路径分析不同温光生态下产量构成因素对实际产量的影响
        2.3 基于正则化回归模型的关键温光生态因子解析与模型建立
        2.4 水稻籽粒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2.5 水稻高产适宜温度区间
    3 讨论
        3.1 太湖稻区温光对水稻产量影响及关键因子解析
        3.2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对不同个生育阶段温光的响应机制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田间管理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2.2 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2.3 加工与外观品质和气象因子相关性、关键因子解析和响应关系
        2.4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蒸煮与食味对温光的响应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田间管理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光条件下蒸煮与食味品质
        2.2 蒸煮与食味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2.3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3 讨论
        3.1 蛋白质、直链淀粉和胶稠度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3.2 稻米RVA谱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3.3 稻米食味品质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3.4 优质食味水稻获得相对高食味品质的温光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淀粉精细结构对温光的响应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田间管理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淀粉粒径大小分布
        2.2 稻米淀粉衰减全反射比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2.3 稻米淀粉X射线衍射谱分析
        2.4 稻米淀粉热力学性质分析
        2.5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CLDs)特征
        2.6 温光差异与稻米淀粉生化与精细结构的关系
    3 讨论
        3.1 淀粉粒径大小分布
        3.2 稻米淀粉ATR-FTIR分析
        3.3 稻米淀粉X射线衍射谱
        3.4 稻米淀粉热力学性质
        3.5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脂肪酸对温光的响应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田间管理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光条件下稻米脂肪酸总量及结构组成差异分析
        2.2 稻米脂肪酸对抽穗-成熟期均温的响应关系
        2.3 稻米脂肪酸对抽穗-成熟期日均辐射的响应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籽粒元素累积对温光的响应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田间管理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1.6 气象数据收集与加工
        1.7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中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对温光差异的响应比较
        2.2 温光等气象因子对稻米元素累积的贡献
        2.3 稻米籽粒元素间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及适宜播期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水稻综合评分和适宜播种期推导流程
        1.3 基于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分方法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结语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及水稻生产概况
        1.2.1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
        1.2.2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概况
    1.3 研究沿淮下游地区粳稻优质高产生产温光适应性及高效利用的必要性
    1.4 研究进展
        1.4.1 温光对产量的影响
        1.4.2 温光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1.4.3 温光对品质的影响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进程及温光要素的差异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2.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沿淮下游地区气象指标特征
        2.3.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2.3.3 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动态
        2.3.4 温光利用效率
    2.4 讨论
        2.4.1 生育期的差异
        2.4.2 不同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差异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地点
        3.2.2 供试品种
        3.2.3 试验设计
        3.2.4 田间管理
        3.2.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3.2.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3.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3.3.4 相对高产的温光特点
    3.4 讨论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3.4.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3.4.3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光生态特征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品种
        4.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温光要素对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的影响
        4.3.2 温光要素对阶段氮素积累量和吸收速率的影响
        4.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指标与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4.3.4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征
    4.4 讨论
        4.4.1 温光要素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4.2 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生态特征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5.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5.3.2 温光要素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5.3.3 加工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5.3.4 外观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5.3.5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5.4 讨论
        5.4.1 水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5.4.2 形成较优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播期范围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6.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6.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温光要素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6.3.2 温光要素对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6.3.3 食味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因素的相关性
        6.3.4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6.4 讨论
        6.4.1 不同温光条件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优质稻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综合评价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品种
        7.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水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7.3.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7.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3.4 综合评价结果
        7.3.5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7.3.6 获得相对较高综合评分的温光特点
        7.3.7 根据沿淮下游常年温光与栽培制度推荐适宜栽培期
    7.4 讨论
        7.4.1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7.4.2 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栽培期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不同播期下优质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
        8.1.2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8.1.3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8.1.4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8.1.5 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8.2 讨论
        8.2.1 影响沿淮下游优质水稻产量品质的主要温光要素
        8.2.2 形成优质高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度特点
        8.2.3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生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栽培期
    8.3 创新点
    8.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水稻材料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2.2.9 开花习性观察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不同生态区环境条件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2 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北方粳稻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差异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加工品质的差异
        3.2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外观品质的差异
        3.3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的差异
        3.4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质构特性的差异
        3.5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3.6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差异
        3.8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3.9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食味值的差异
    4 讨论
        4.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稻米品质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差异
        4.2 北方粳稻品种在北方不同生态区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北方全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差异
        3.2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加工品质的差异
        3.3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外观品质的差异
        3.4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的差异
        3.5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质构特性的差异
        3.6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3.7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热力学特性的差异
        3.8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3.9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食味品质的差异
    4 讨论
        4.1 南、北方优质粳稻品种在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上的差异
        4.2 南、北方优质粳稻品种在蒸煮食味品质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我国不同生态区部分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稻米各项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3.2 南、北方粳稻各项理化指标的差异
    4 讨论
        4.1 中国部分粳稻品质的差异
        4.2 南、北方粳稻品质特征的差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语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差异
        1.2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1.3 我国不同生态区部分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2 总结
    3 本研究创新点
    4 需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9)中国部分优质粳稻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1.2.2 食味值指标
        1.2.3 质构特性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参评粳稻品种稻米各项理化指标的差异
        2.1.1 参评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指标的差异
        2.1.2 参评粳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2.1.3 参评粳稻品种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1.4 参评粳稻品种米饭质构特性的差异
        2.1.5 参评粳稻品种米饭食味参数与专家食味评分的差异
    2.2 各项理化指标以及专家评分与食味值的相关性
    2.3 南、北方粳稻各项理化指标的差异
        2.3.1 南、北方优质粳稻整精米粒型的差异
        2.3.2 南、北方优质粳稻外观品质的差异
        2.3.3 南、北方优质粳稻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2.3.4 南、北方优质粳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3.5 南、北方优质粳稻米饭质构特性的差异
        2.3.6 南、北方优质粳稻米饭食味参数的差异
        2.3.7 南、北方粳稻米饭食味评分值的差异
3 讨论
    3.1 中国粳稻品质的差异
    3.2 南、北方粳稻品质特征的差异
4 结论

(10)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球气候变暖现状
        1.2.2 不同增温设备简介
        1.2.3 增温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1.2.4 增温对水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1.2.5 增温对籽粒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1.2.6 增温对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系统设计及其增温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田间管理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冠层温度动态变化趋势
        2.2.2 冠层温度增幅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3.1.2 试验设计
        3.1.3 田间管理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
        3.2.2 生育期
        3.2.3 干物质积累量
        3.2.4 光合和呼吸速率
        3.2.5 茎叶和穗中氮素含量
        3.2.6 氮素积累量和NUE
    3.3 讨论
        3.3.1 增温对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3.3.2 增温对生育期的影响
        3.3.3 增温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4 增温对氮素积累和NUE的影响
    3.4 小结
    附表
第四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4.1.2 试验设计
        4.1.3 田间管理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籽粒灌浆特性
        4.2.2 加工品质
        4.2.3 外观品质
        4.2.4 蒸煮食味品质
        4.2.5 营养品质
    4.3 讨论
        4.3.1 增温对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4.3.2 增温对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4.3.3 增温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4.3.4 增温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5.1.2 试验设计
        5.1.3 田间管理
        5.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5.2.2 粒重和淀粉积累量
        5.2.3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力
        5.2.4 蛋白质积累量
        5.2.5 蛋白质合成关键酶活力
    5.3 讨论
        5.3.1 增温对籽粒中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5.3.2 增温对籽粒中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6.1.2 试验设计
        6.1.3 田间管理
        6.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直链淀粉含量、淀粉颗粒粒径分布和相对结晶度
        6.2.2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6.2.3 淀粉的热力学特性
        6.2.4 淀粉的RVA谱特征值
        6.2.5 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势
    6.3 讨论
        6.3.1 增温对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6.3.2 增温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7.1 结论
        7.1.1 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系统增温效果
        7.1.2 增温对双季籼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7.1.3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7.1.4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7.1.5 增温对双季籼稻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优质稻品种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战略对策[J]. 黄国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华南优质稻主栽品种粤农丝苗的选育与应用[J]. 何秀英,刘维,陆展华,卢东柏,王晓飞,王石光,廖耀平,陈钊明.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3]灌浆初期高温影响粳稻籽粒碳氮代谢变化的机理及其调控[D]. 王军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D]. 张磊. 扬州大学, 2021(09)
  • [5]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D]. 施林林. 扬州大学, 2021
  • [6]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年兵. 扬州大学, 2021
  • [7]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8]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D]. 马会珍. 扬州大学, 2021
  • [9]中国部分优质粳稻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特征比较[J]. 马会珍,陈心怡,王志杰,朱盈,蒋伟勤,任高磊,马中涛,魏海燕,张洪程,刘国栋.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10]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D]. 杨陶陶.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长江中下游主要优质水稻品种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