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地板式采暖A、B、C(论文文献综述)
卢亚娟[1](2021)在《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文中认为类蒙古包在延承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土木类、或其他新型材料及建造逻辑,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满足当代牧民对空间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可发现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传统住居,以哈那、乌尼、套脑等小构件装配式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而呈现滞后性。现代类蒙古包采用混凝土、砖混、钢结构等建筑材料,使地域性文化减弱,同时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使传统蒙古包的现代传承被失语性表达。在当今注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居环境与地域性文化更为关注与重视,而木材在材料特性、空间感受及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与适宜性,深受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呼吁回归地域性,以木结构对其现代结构形式进行更新替换,创造出新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将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适宜性木结构相结合,以期解决当下存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改善类蒙古包的存在现状,拓展其空间适用范围,对传统进行延承与再现。论文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调研与对国内外案例解析,对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整理与归纳,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了解木材特性与结构形式,探究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再通过对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对历史同源范例中的向心收分式与穹窿式的空间形态进行转译尝试,以期对现有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通过将适宜性木结构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性转译设计呈现,从而为木结构类蒙古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侯向阳[2](2021)在《既有建筑与近零能耗建筑能耗及经济性比较研究 ——以某高校综合楼为例》文中提出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建筑正朝着不断提升质量、降低用能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向发展。低能耗、低碳排放量、高舒适性的“近零能耗建筑”逐渐成为了建筑节能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和《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的基础上对既有建筑、节能65%的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从建筑负荷特性、能源系统运行特性、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和碳排放去研究不同节能标准下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首先对某高校综合楼的供暖系统进行了长达54天的运行实测,测试周期内实测和计算的数据为之后模型建立提供数据验证支撑。主要测得的数据有室内外温度、供暖管路的供回水温度、流量,计算出供暖热量。通过分析该数据,结果表明该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为20℃,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采暖季耗热量指标为53.95W/m2,满足当时阶段能耗指标,但较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指标有很大的差距。其次在既有建筑概况的基础上建立De ST能耗模型,选用测试周期的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比对来验证模拟的准确性,然后依照不同节能标准下的规范要求建立节能65%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模型。既有建筑和节能65%的建筑能源系统由De ST软件建立锅炉供暖/水冷机组系统。近零能耗建筑能源系统由TRNSYS软件建立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并探究串联式和并联式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选择最优运行模式。结果表明,节能65%的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运行能耗较既有建筑依次减少了22.31%和60.05%。最后结合建筑的负荷特性和能源系统的能耗情况分析三种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和碳排放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节能65%的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总费用较既有建筑依次减少了25.6%和36.07%,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依次减少了24.93%和45%。对比分析不同节能标准下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为国家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提供参考。
郑倩[3](2021)在《北方寒冷地区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综合节能改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宅存量背景下,随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我国许多城市展开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工作,但是改造时往往缺少对当地气候特征的准确判断,且节能改造部位主要为外墙、屋顶、外门窗等,忽视对其他部位的考虑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造成节能改造效果不佳,改造缺乏地域性,难以满足居民舒适度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节能为主要目的的“综合节能改造”理念,以建筑围护体系为主要改造对象,兼顾外立面附属构件修缮、住栋周边环境整治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提升住区整体品质。并且在既有住区改造过程中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介入改造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保证改造效果。本文以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既有住区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气候分析软件,依据北方寒冷地区气候特点,提出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适宜性综合节能改造策略,接着综合考虑热舒适性与能耗性能,运用能耗分析软件对节能改造策略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验证。(1)通过标准规范梳理、设计图纸统计、现场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分析四种方法对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既有住宅现状和居民室内热舒适现状进行调查。(2)采用气候分析软件Climate Consultant,得到适宜北方寒冷地区六个典型城市的被动式策略,并对各项策略的各月有效性指数进行分析。将调研得出的北方寒冷地区既有住区室内热舒适现状问题与被动式策略相互印证,结合调研得出的建筑各层级现状问题并且引入国内外优秀改造经验,提出了应对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过渡季温差大的设计策略。(3)选取前文定性节能改造策略中提到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屋顶平改平技术、门窗更换技术、遮阳技术,借助可持续能耗分析软件De ST,建立大连市典型住宅建筑计算机模型,对模型进行量化计算。对各单项改造技术改造前后全年能耗情况及室内自然温度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单项节能改造方案。将以上4个主要的设计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设计出不同的组合方案,通过模拟确定节能效果最佳的围护结构组合方案,并对四种设计因素对住宅能耗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最后从经济性、节能效果两方面对方案进行比较,为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方法和思路。
齐静妍[4](2021)在《基于供需比的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与设计策略》文中提出太阳能利用是建筑实现零能耗目标的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常规能源,保护环境资源,而且可以解决资源匮乏地区冬季采暖等问题。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形式,从而达到节约建筑耗能的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节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我国的建筑能耗量占比依然巨大,其中城镇居住建筑运行耗能占绝大部分。面对当下建筑形式和节能要求地不断变化,本文提出从各气候区整体的采暖需求与采暖潜力的角度来重新认知太阳能利用在全国的适宜性,并探究了各项被动式策略在各气候区的最优设计策略组合。研究主要从区划原则、区划指标选取、区划方法、区划结果分析以及设计策略最优组合的计算五个方面展开。本文首先通过对建筑气候分区方法的讨论,确立本文基于综合指标的分级分区方法,提出了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研究应遵循综合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通过研究直、散射辐射对城镇居住建筑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影响规律,发现直射辐射更适宜对城镇居住建筑利用太阳能潜力进行判断;提出了新的综合适用性指标-辐射度时比,此指标不仅包含了以往研究普遍使用的潜力指标-辐射温差比,同时新加入了采暖需求指标-采暖度日数因素的影响,综合这两个因素并进行同维度处理后得到的辐射度时比值可以表达一个地区太阳能采暖的供需情况,并基于该指标通过GIS10.4获得了全国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的综合适用性分区图。针对既有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多从气候潜力角度出发,未充分考虑采暖需求的问题,本研究提出采暖度日数作为各气候区采暖需求的判断指标,并针对现行典型建筑热工性能修正了计算采暖期求取的临界温度,将原临界温度5℃修正为12℃。在太阳能采暖潜力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全国采暖需求在空间上的等级分布规律,发现我国北部地区是全国采暖需求最高区域,依次随纬度向南递减。综合考虑潜力指标与采暖需求指标的影响,并对这两个指标单位进行同维度换算,得到采暖期日总辐射总和与采暖期度时数的比值,即辐射度时比,经过计算与插值获得了全国范围内太阳能利用的综合适用性等级分布特征。通过对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重新定义了最适宜进行太阳能采暖的区域意识:全国最佳适用区为青藏高原南部与温和地区大部,最不适用区主要为东北地区。当不考虑建造成本性价比收益时,可参考采暖潜力分区,潜力越大可利用性就越高;当考虑收益时,应参考综合适用性分区,综合适用性越高,建造利用太阳能采暖的居住建筑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针对现有研究多从农村建筑太阳能采暖利用潜力出发的片面性问题,本研究从城镇居住建筑在采暖能耗上的占比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人口指标的原则选取了240个符合要求的气象台站,并从城镇居住建筑在全国的基于供需比的太阳能采暖适用性角度进行研究。针对我国缺乏最优被动式设计措施组合设计策略的量化计算方法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具有不同取值的被动式设计措施模型进行热负荷模拟试验得到标准值,再对该值进行进一步的模拟,最后得到优化后的设计值,即相应的被动式设计措施的最优设计值。建立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被动式设计方法,可对不同设计区的居住建筑进行模拟并得到最优设计值。在得到最优值的同时,还可得到一定热负荷范围内的所有组合措施类型的取值情况。当该地区的综合适用性较低时,选取最优值可能会导致较高的成本。因此当需要考虑收益性价比时,可根据此方法选取能耗适中情况下对应的设计措施组合与取值。
崔百兴[5](2021)在《光热性能目标差异化导向的超高层综合体表皮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快,同时随着高度和体量的不断增加,超高层综合体的能耗问题也更加突出,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建筑和城市文化的传统的探讨。而超高层综合体在大体量的尺度下为了满足功能空间的需求逐步具备了功能复合化的特征,根据综合体的不同开发策略,办公、商业、酒店、公寓不同类型的功能相互结合,从而构成了不同组合类型的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表皮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是建筑的皮肤,它不仅具有表情,能表达建筑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同时它是建筑与外界环境交流的主要界面,具有很强的功能意义,因此对于建筑表皮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往的大面积玻璃玻璃幕墙表皮的做法不仅会加剧建筑能耗的运用,也为室内自然光环境的舒适度带来了挑战,同时该做法也无法考虑到超高层综合体不同的功能空间对于光热性能需求的差异性。因此,本文以超高层综合体不同功能空间对于光热性能差异性需求为导向,同时考虑环境气候对不同朝向建筑空间的影响,进行超高层综合体的表皮设计。研究通过对超高层综合体不同功能空间对于光热性能目标的差异性特征分析、超高层综合体的分类、超高层综合体的表皮特征分析以及超高层综合体表皮的原型梳理,通过建立超高层综合体办公、酒店客房和公寓三种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单元表皮参数化模型,在Rhino&Grasshopper以及Ladybug&Honeybee等参数化建模和建筑性能模拟平台上进行性能分析,进而应用Octopus模块完成多目标优化,完成参数化建模、性能模拟与多目标优化的全过程。同时,根据优化结果进行多目标优化和遗传算法的结果分析,寻找适宜的超高层综合体表皮设计参数。最终将不同功能空间和不同朝向的表皮形态设计参数值进行分析总结,通过Rhino&Grasshopper平台强大的参数化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行参数化表皮设计,并通过该表皮呼应超高层综合体不同功能空间光热性能需求的差异性。研究验证了光热性能目标差异化导向下,超高层综合体表皮设计的科学性和适应性。针对该空间类型复杂、体量巨大的超高层综合体提出相应的表皮设计策略,优化了光热性能导向下的表皮设计流程,可以有效辅助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以及表皮设计过程中进行表皮优化设计和决策,创造高性能的表皮形态。
蔡璐[6](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其中建筑能耗在能耗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推进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的关键措施。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化示范与专项推广工程,鼓励政府办公建筑率先采用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建造,本文开展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优化,对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降低建筑的运行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结合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在确定建筑功能面积基础上,选择适宜夏热冬冷地区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基准模型,并进行建筑外环境分析。其次,采用Energyplus软件,通过设计外墙、屋顶保温层厚度、外窗类型、窗墙比,对基准建筑进行了能耗模拟,得到不同朝向外墙、屋顶保温层厚度和外窗传热系数、窗墙比等参数合理取值范围。应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分析得到适宜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双层玻璃幕墙尺寸。最后,选取建筑的南向和北向的外墙保温层厚度、屋顶保温层厚度、南向和北向外窗传热系数、北向和西向窗墙比、空调COP(制冷系数)8个参数为影响因子,每个因素选取5水平,采用正交实验法选取了51组试验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以建筑综合节能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每个设计方案进行建筑能耗分析,确定了最优设计方案。最优设计方案构造设计参数为南向外墙保温层厚度100mm,北墙保温层厚度120mm,屋顶保温层厚度240mm,南向玻璃幕墙传热系数1.1 W/(m2?K),北向外窗传热系数1.2 W/(m2?K),北面和西面窗墙比均为0.3,空调COP为3.5;优化设计方案增量成本为150.86元/m2,综合效益为39.48元/m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63年,每年可减少84.04t二氧化碳、672.29 kg二氧化硫和268.91kg氮氧化物和336.14kg粉尘污染物排放。
高文贞[7](2021)在《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热盈亏及集群供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供暖热源,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单体建筑太阳能供暖技术已趋于成熟,但由于太阳能具有波动性和能流密度低的特征,集热-负荷比较小的建筑存在太阳能保证率低等问题。太阳能集中供暖热稳定性高、经济性好,但对于一些无多余安装场地的城镇而言适用性不高。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通过分散的众多单体建筑屋顶分别收集太阳能,再汇集到集中管网系统中,在节省大量专用收集场地的同时,可收集总量可观的太阳能。在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中,每一个单体建筑用户不仅是“热”的消费者,而且可以是“热”的生产者,每个用户都具有热盈亏的特点。这导致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不再向传统采暖用户一样只从集中管网系统中取热,同时出现用户向集中管网放热的现象,现有单体或集中太阳能供暖分析方法不再适用于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因此,为了建立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设计及优化方法,需要对单个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的热盈亏特性以及多个用户接入热网的集群供暖特性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热力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单用户平均热盈亏及盈亏比等评价指标;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屋顶利用率、建筑节能率以及围护结构热惰性对无自蓄热条件下用户热盈亏的影响;针对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系统提出了最大蓄热量计算方法,并基于用户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蓄热量变化对不同类型用户热盈亏的影响;最后,针对用户集群供暖特性提出了集群效应系数等评价指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用户种类及用户分布比例对系统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用户处集热、用热以及自身蓄热的动态平衡关系,提出了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热盈亏计算式。通过分析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以及用户系统设计条件对用户热盈亏特性的影响,得知在室外气象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屋顶利用率以及建筑保温程度是影响用户盈亏特征的主要因素。2)用户自蓄热对其热盈亏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蓄热量的增加,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与集中管网的换热时长逐渐缩短,且用户向集中管网取热、放热均出现延迟现象。理想状态下当用户处蓄热量达到最大值时,亏损用户对集中管网系统而言仅为间歇取暖的热用户;自满足用户为独立热用户,可不与集中管网进行连接;盈余用户则为不稳定的热源。3)当供暖区域中同时存在盈余类和亏损类用户时,用户集群供暖能够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的太阳能供暖率以及集热设备利用率。当以盈余和亏损类用户比例作为主要调整参数时,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热性能变化最快。因此,设计人员可以调节盈余、亏损类用户为主,调整自满足用户比例为辅,快速实现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热性能最优。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了单个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的热盈亏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用户组合方式下的用户集群供暖特性,为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的集成设计及系统优化提供参考。
罗晴[8](2021)在《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换热器是影响热泵系统能效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现有的热泵热水系统热水-冷凝换热器主要有串接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联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两种方式,但在运行过程中都难以保证和解决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以及制冷剂的不平衡问题,从而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低下。因此,研究热泵热水系统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强化其传热性能,并针对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解决换热器传热的不稳定性,这将对提高换热器传热能力以及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多功能热泵系统换热器主要由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组成,翅片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主要作用是空调的制冷与制热,板式换热器作为热水-冷凝器功能则是制取热水。对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不同结构以及空气侧和管内侧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增强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最优结构型式;并通过建立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R410A-水在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中的传热特性,获得人字形板片传热性能最佳结构参数。针对6HP多功能热泵系统在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揭示翅片管式换热器以及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与系统能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以及控制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的流程排布、流向、分流均匀性、过冷段以及翅片型式等对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流程排布为10路分流且作为冷凝器时设计为逆流的换热器在标准制热工况下,140型换热器传热能力可提高近23%,160型换热器能力可提高16.5%;并且,经过调整毛细管分流均匀后的160型换热器比没有经过调整时的传热性能提高了9.15%,换热器能效比提高了近18.7%;过冷段的设计对于冷凝器提高其性能的作用不大,但对于蒸发器除霜周期无过冷段比有过冷段时增加了88min,且除霜时间延长了390s。通过对三种不同翅片型式的换热器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可知:使用波纹开缝翅片(STEPFIN)型式的换热器传热性能最佳,14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达到17722W和13933W,能效比则分别达到2.85和3.19;16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可达18956W和15149W,能效比分别达到了2.51和3.06。(2)针对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以及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内螺纹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当翅片间距从1.2mm增大到1.9mm时,空气侧传热能力也随之增大,而换热器能效比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制冷和制热能效比最大均出现在间距为1.7mm时,分别达到了2.6和2.85,此时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为13746W和15793W。(2)润滑油对R410A制冷剂在内螺纹管内会产生高干度时增强传热和低干度时削弱传热的两面性影响,并且随着制冷剂质流密度的增大,润滑油对制冷剂传热的影响越小。(3)建立R410A-水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改变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分别对R410A制冷剂和水在板式换热器内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得到:波纹倾角?为60o、波纹节距?为14mm、波纹高度h为2mm的板片,其制冷剂侧和水侧的传热整体性能因子j/f最佳,分别达到0.44和0.06、0.49和0.07、0.97和0.08。(4)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水模式下:通过对低温工况下系统制热水性能低下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创建了制冷剂回收到系统后再截断的新循环系统,解决了因制冷剂不平衡所导致的板式换热器内制冷剂缺乏而引起传热能力低下的问题,优化系统结构后的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较之前提高了近150%,系统能效比提高了133.3%。(5)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冷+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流量在0.55m3/h~2.0m3/h时,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均有所上升,且系统总能效比与之均呈正比关系,此时存在最佳进水流量为2.0m3/h,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分别可达10650W和71%,系统总能效比可达5.37。(2)当进水温度从10℃上升到53℃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下降23.7%和99%,系统总能效比下降高达80%,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性能呈现出线性关系。此时,调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40%之间,可平衡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能提升翅管换热器20%的制冷能力以及板式换热器16%的制热能力,系统总能效比最大可提升22%。(3)当室外温度从1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仅上升12.1%,但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制热能力提升达670%,废热回收比率提升达到589%,系统总能效比在15℃以后几乎呈线性关系增加,提升幅度达84.8%。(4)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时,将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20%之间进行调节,可使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提升10%和8%,系统总能效比提升15%。说明调节EVO开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分配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流量,从而保证换热器之间传热性能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总能效比。(6)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温度从2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15.5%,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下降13.1%,说明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成反比,而随着进水温度变化系统总能效比呈现出非线性关系。通过调节EVM的开度在30%~60%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制热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使总制热量提升20%,系统总能效比提高16.3%。(2)在室外温度为-15℃的低温时,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制热能力均十分低下,分别为9833W和139W;当室外温度从-5℃上升到2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31%,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达130.8%,且系统总能效比从1.7增加到3.0,增幅达76.5%,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能力均呈正比关系。(3)室内机运行容量越大,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也越大,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不断减小,可知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能力成反比;此时将进水温度控制在35?5℃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可影响80%的总制热量,系统总能效比提升可达15.7%。
周超[9](2020)在《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高效、深度开发利用并实现其建筑一体化,对有效解决我国建筑领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空调、全年需要供应电力和生活热水,面对建筑多样化的能源供应需求,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光伏发电技术,无论是组件的光电或光热转换效率、还是功能单一的组件结构形式和太阳能利用系统形式等,都无法满足上述建筑多种用能需求,且存在着组件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为此,本文从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同时满足建筑多种用能需求的角度出发,把天空长波辐射冷却、吹胀板式换热技术和热泵技术融入太阳能综合利用过程,来研究解决光电与光热一体化和太阳能制热与制冷一体化的问题,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组件和PVT热泵多能联供系统,并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性能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热电冷多能联产联供系统,设计开发了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分析了该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新型吹胀板式PVT组件的结构形式设计和工作原理,提出了 PVT热泵系统产能性能和运行特性的性能评价方法。(2)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及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深化设计了 PVT热泵系统并建设了试验平台,分析了试验系统的误差大小;分析表明,该试验系统的光伏发电性能参数和制热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5%,制冷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10%。(3)针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运行模式的研究需求,利用上述试验平台,试验研究了夏季PVT热泵系统热电冷三联供性能和热电冷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夏季外界自然工况下,试验系统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3.6%,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6.16,夜间的平均制冷COPc为2.8,与相同额定发电功率的常规光伏组件相比,PVT热泵系统的PVT组件光伏发电量提升了 10~15%。(4)试验并分析了过渡季和冬季该系统的热电联供性能和热电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在过渡季外界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1.9%,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5;在冬季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0.3%,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4.4;该系统在各个季节的各种模式下均能长时间稳定运行。(5)采用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以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为核心的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数学模型,完成了该模型的理论求解结果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均在11%以内,为进一步开展该PVT热泵系统的性能仿真与经济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基础。(6)针对不同建筑面积的居住建筑用能需求,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在户用供能系统中的应用方式;通过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PVT热泵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大小,研究了该系统的地区适用性;利用试验与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该系统的经济运行模式。结果表明,与建筑的各类常规供能形式相比,该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具有可观的年净收益,投资回收期约为3~4年。
孔凡秋[10](2020)在《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质量恶化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呈现出加剧趋势。为此,我国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举措,有序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展开。1973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要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进入80年代,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从点源治理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治理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单一城市治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在各项政策举措的推动下,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环境治理的预期目标相比,我国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常年居高不下,重污染天气、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常态”,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亟待取得突破性进展。鉴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提升空气质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研究地域而言,主要聚焦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从研究时段而言,较多关注某一特殊事件或某一次重污染天气的空气质量情况;但针对严寒气候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严寒气候区城市空间和空气质量两者关系的研究更为匮乏。寒地城市受到地域气候影响程度较大,冬寒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空气质量呈现冬季差、夏季优的显着差异,尤其冬季供暖期煤烟型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寒地城市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型企业,其中哈尔滨、沈阳、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作为中国城市化率较高的严寒地区,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用地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量急速增长,交通污染也逐渐成为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总体而言,寒地城市空气质量在煤烟型污染、工业型污染和交通型污染的三重压力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区域,遵循“发现问题-问题解析-规划应对”的思路展开研究,以期为改善寒地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寒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寒地城市特征,选取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对空气质量和城市空间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空气质量调研和城市空间调研,其中,空气质量调研包含空气质量变化规律调研、空气质量指数实测和重点污染源实地调研,城市空间调研包含城市发展历程调研、城市用地调研和城市空间形态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总结空气质量视角下哈尔滨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其次,进行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识别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空间分析、空气质量影响分区、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和城市风险区类型识别。空气质量空间分析包括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和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通过现状空气质量插值分析、空气污染源理论影响范围分析,利用自然断点分析、相交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哈尔滨四个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并针对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展开分析。基于空气质量影响分区结果和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将哈尔滨市划分为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再次,深入到街区尺度,对哈尔滨市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展开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包括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用地比例、用地类型、用地布局和用地集中度的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分析,通过对大类风险区、中类风险区和小类风险区进行逐层推进式的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应对体系包括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城市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和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四个方面。管控等级界定基于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对哈尔滨市进行管控等级划分。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包括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包括政策保障、实施机制和治理机制三方面内容。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以严寒气候为背景,致力于明确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探求提升寒地城市空气质量的规划路径。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也将为寒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规划支撑。
二、浅谈地板式采暖A、B、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地板式采暖A、B、C(论文提纲范文)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木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类蒙古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空间形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类蒙古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
2.1 类蒙古包建筑发展沿革 |
2.2 传统蒙古包空间原型解析 |
2.2.1 传统蒙古包空间秩序 |
2.2.2 传统蒙古包平面形态 |
2.2.3 传统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 |
2.3 类蒙古包平面形态解析 |
2.3.1 类蒙古包空间秩序 |
2.3.2 传统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
2.3.3 现代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
2.4 类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解析 |
2.4.1 单层竖向空间形态 |
2.4.2 复式竖向空间形态 |
2.4.3 多层竖向空间形态 |
2.5 类蒙古包外显空间形态解析 |
2.5.1 基于材料差异的形态变化 |
2.5.2 基于空间功能的形态变化 |
2.6 类蒙古包建筑的前沿探索解析 |
2.6.1 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
2.6.2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 |
3.1 木结构特性解析 |
3.1.1 材料特性 |
3.1.2 结构特性 |
3.2 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
3.2.1 抬梁式结构体系 |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
3.3.1 杆件结构体系 |
3.3.2 板壳结构体系 |
3.3.3 块材结构体系 |
3.4 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 |
3.4.1 传统工程节点 |
3.4.2 现代工程节点 |
3.5 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木结构的适宜性 |
3.5.1 圆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
3.5.2 矩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
3.5.3 多空间组合的适宜性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 |
4.1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转译 |
4.1.1 类蒙古包的象征性内涵 |
4.1.2 类蒙古包的仪式化空间 |
4.1.3 类蒙古包的场所感 |
4.2 历史同源范例空间形态类比解析及补充转译 |
4.2.1 向心收分式空间形态 |
4.2.2 穹窿式空间形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研究性设计 |
5.1 方案设计一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类蒙古包转译 |
5.1.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1.2 空间组织形态 |
5.1.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1.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2 方案设计二快速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类蒙古包 |
5.2.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2.2 空间组织形态 |
5.2.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2.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3 方案设计三多空间组合式木结构类蒙古包 |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3.2 空间组织形态 |
5.3.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3.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2)既有建筑与近零能耗建筑能耗及经济性比较研究 ——以某高校综合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外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概念和政策的提出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国外近零能耗建筑工程项目举例 |
1.3 国内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概念和政策的提出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近零能耗建筑工程项目举例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近零能耗建筑的相关理论 |
2.1 近零能耗建筑理论 |
2.1.1 相关建筑概念 |
2.1.2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
2.2 全寿命周期理论 |
2.3 DeST软件概述 |
2.4 TRNSYS软件概述 |
2.5 评价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高校综合楼供暖系统的运行实测 |
3.1 工程概况 |
3.2 供暖系统的运行测试 |
3.2.1 测试依据 |
3.2.2 测试仪器 |
3.2.3 测试方法 |
3.3 测试结果分析 |
3.3.1 供回水温度变化情况 |
3.3.2 室内外温度变化情况 |
3.3.3 流量变化情况 |
3.3.4 热量变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模型的搭建 |
4.1 DeST模型建立 |
4.1.1 模型概况 |
4.1.2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的设定 |
4.1.3 室内参数的设定 |
4.1.4 室外气象参数的设定 |
4.2 TRNSYS模型建立 |
4.2.1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系统 |
4.2.2 设备的选型 |
4.2.3 TRNSYS模块介绍 |
4.2.4 模块参数设定 |
4.2.5 仿真模型搭建 |
4.3 模型验证 |
4.3.1 模型验证依据 |
4.3.2 DeST模型验证 |
4.3.3 TRNSYS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零能耗建筑运行特性研究 |
5.1 近零能耗建筑模型的设定 |
5.1.1 围护结构 |
5.1.2 节能技术措施 |
5.2 建筑负荷特性分析 |
5.2.1 全年逐时负荷分析 |
5.2.2 冷热负荷指标分析 |
5.3 能源系统运行分析 |
5.3.1 锅炉供暖/水冷机组系统运行分析 |
5.3.2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零能耗建筑经济性与碳排放研究 |
6.1 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分析 |
6.1.1 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
6.1.2 经济性评价指标 |
6.2 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北方寒冷地区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综合节能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住宅存量背景下品质提升重要性 |
1.1.2 我国住宅能耗现状以及节能潜力 |
1.1.3 政府对既有住区改造实践的引导 |
1.1.4 建筑模拟技术在节能领域的应用 |
1.2 研究概念及范围 |
1.2.1 研究概念 |
1.2.2 研究对象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2.1 国内外既有住区建筑更新改造研究 |
2.1.1 既有住区建筑更新改造研究 |
2.1.2 既有住区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国内外既有住区建筑节能改造范例 |
2.2.1 国内外节能改造案例 |
2.2.2 国内外节能改造案例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3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及室内热舒适现状调研 |
3.1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及室内热舒适现状调研方法 |
3.1.1 大连既有住区建设及改造实践 |
3.1.2 既有住区建筑层级化分类 |
3.1.3 既有住区现状调研方法及内容 |
3.2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及室内热舒适现状调研分析 |
3.2.1 标准规范梳理 |
3.2.2 设计图纸统计 |
3.2.3 现场实地调研 |
3.2.4 问卷调查分析 |
3.3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及室内热舒适现状调研总结 |
3.3.1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各层级现状总结 |
3.3.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热舒适现状问题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热舒适的被动式节能改造策略定性分析 |
4.1 气候分析工具及舒适模型的选择 |
4.1.1 气候分析工具的选择 |
4.1.2 舒适模型的选择 |
4.2 寒冷地区典型城市被动式策略有效性分析 |
4.2.1 寒冷地区典型城市的选取与分析 |
4.2.2 被动式策略各月有效性分析 |
4.3 基于Climate Constant的被动式节能改造策略 |
4.3.1 应对冬季寒冷气候的设计策略 |
4.3.2 应对夏季湿热气候的设计策略 |
4.3.3 应对过渡季温差大的设计策略 |
4.4 综合节能改造策略拓展研究 |
4.4.1 外装层附属设施改造 |
4.4.2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性能提升的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定量模拟 |
5.1 能耗分析软件De ST的引入及其分析 |
5.1.1 De ST引入及其分析 |
5.1.2 能耗模拟流程 |
5.1.3 既有住区建筑相关信息获取及参数设定 |
5.2 改造前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性能评估 |
5.2.1 典型住区、住栋选取 |
5.2.2 典型住栋设计之初性能评估 |
5.2.3 典型住栋室内温湿度实测 |
5.3 围护结构单项节能改造有效性分析 |
5.3.1 外墙节能改造 |
5.3.2 屋面节能改造 |
5.3.3 门窗节能改造 |
5.3.4 遮阳节能改造 |
5.4 围护结构综合节能改造有效性分析 |
5.4.1 正交试验法 |
5.4.2 正交试验设计 |
5.4.3 模拟结果分析 |
5.4.4 优化组合方案 |
5.5 典型住栋综合节能改造试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优秀改造案例 |
附录B 北方老旧小区使用现状及改造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供需比的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与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建筑能耗现状 |
1.1.2 太阳能资源分布 |
1.1.3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
1.1.4 居住建筑设计策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发展历史研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3 研究纲要 |
2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方法 |
2.1 建筑气候分区方法 |
2.1.1 建筑气候分区与建筑设计 |
2.1.2 使用聚类算法的分区方法 |
2.1.3 基于综合指标的分级分区方法 |
2.2 分区指标选取 |
2.2.1 太阳辐射采暖潜力指标 |
2.2.2 采暖需求指标 |
2.2.3 综合适用性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3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结果 |
3.1 数据处理与分区过程 |
3.1.1 基于人口数据的气候台站选取 |
3.1.2 最冷月各向垂直面直射辐射温差比 |
3.1.3 采暖度日数 |
3.1.4 综合适用性 |
3.2 本章小结 |
4 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 |
4.1 居住建筑城市设计与单体设计 |
4.1.1 从城市形态到建筑单体 |
4.1.2 围护结构与平面布局 |
4.2 典型城镇居住建筑的设计模型 |
4.2.1 居住建筑热负荷影响因素 |
4.2.2 典型居住建筑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被动式设计方法的量化处理 |
5.1 被动式设计方法 |
5.1.1 模拟参数设置 |
5.1.2 正交试验分析 |
5.1.3 最优取值组合 |
5.2 不同地区的设计取值 |
5.2.1 变量贡献度 |
5.2.2 设计标准值 |
5.2.3 设计措施组合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附录 文中所选台站相关数据 |
(5)光热性能目标差异化导向的超高层综合体表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现状 |
1.3.2 国外现状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超高层综合体表皮原型及光热性能多目标优化概念与理论 |
2.1 超高层综合体空间特征及其光热性能目标的差异性解析 |
2.1.1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空间构成特征及发展趋势 |
2.1.2 超高层综合体不同功能对光热性能需求的差异性特征 |
2.2 超高层综合体分类及表皮原型提取 |
2.2.1 超高层综合体分类与总结 |
2.2.2 超高层综合体表皮特征 |
2.2.3 以表皮结构为依据的原型分类总结 |
2.2.4 以表皮造型特征为依据的原型分类总结 |
2.3 超高层综合体光热性能模拟优化的目标及标准 |
2.3.1 光性能优化目标及标准 |
2.3.2 热性能优化目标及标准 |
2.4 光热性能模拟软件及优化算法理论概念 |
2.4.1 光热性能模拟软件分析与选取 |
2.4.2 多目标遗传算法分析与平台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3 光热性能目标差异化导向的表皮设计流程与平台搭建 |
3.1 超高层综合体空间单元表皮参数化模型构建与环境信息集成 |
3.1.1 环境信息集成 |
3.1.2 空间单元表皮参数化模型构建 |
3.2 建筑光热性能模拟程序设定 |
3.2.1 光性能模拟中Daysim参数设置 |
3.2.2 热性能模拟中Energyplus和 Radiation Analysis参数设置 |
3.3 运行光热性能多目标优化模拟及结果分析 |
3.3.1 多目标优化模拟程序设定 |
3.3.2 多目标优化模拟结果分析 |
3.4 构建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表皮 |
3.5 本章小结 |
4 超高层综合体表皮光热性能多目标优化实验与分析 |
4.1 酒店客房空间表皮光热性能多目标优化实验 |
4.1.1 酒店客房空间表皮单元性能多目标优化 |
4.1.2 南向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4.1.3 西向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4.1.4 北、东向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4.2 公寓空间表皮光热性能多目标优化实验 |
4.2.1 公寓空间表皮单元性能多目标优化 |
4.2.2 西、北、东向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4.2.3 南向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4.3 办公空间表皮光热性能多目标优化实验 |
4.3.1 办公空间标准层表皮单元性能多目标优化 |
4.3.2 办公空间标准层单元表皮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光热性能目标差异化导向的超高层综合体表皮构建与运用 |
5.1 光热性能目标差异化导向的表皮实践案例和参量选取 |
5.2 光热性能目标差异化导向的表皮设计方法运用 |
5.2.1 表皮参数化模型构建方法 |
5.2.2 办公+公寓组合的超高层表皮参数化模型构建 |
5.2.3 办公+公寓+酒店组合的超高层表皮参数化模型构建 |
5.3 表皮网格推广的多样性适应分析与实验 |
5.3.1 表皮网格推广分析 |
5.3.2 表皮网格推广实验与验证 |
5.4 多样性表皮网格推广的表皮设计构建 |
5.4.1 表皮网格推广下的表皮参数化模型构建 |
5.4.2 多种网格单元结合的表皮参数化模型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低能耗公共建筑基准模型设计 |
2.1 建筑形体设计 |
2.1.1 功能区设置 |
2.1.2 建筑尺寸 |
2.1.3 建筑模型参数确定 |
2.2 建筑环境设计 |
2.2.1 建筑外环境 |
2.2.2 建筑内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能耗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分析 |
3.1 外墙 |
3.1.1 构造设计 |
3.1.2 保温材料选择 |
3.1.3 能耗分析 |
3.2 屋顶 |
3.2.1 常规构造 |
3.2.2 屋顶绿化 |
3.2.3 能耗分析 |
3.3 外窗 |
3.3.1 外窗类型 |
3.3.2 外窗传热系数 |
3.3.3 窗墙比 |
3.3.4 遮阳 |
3.4 南向玻璃幕墙 |
3.4.1 理论基础 |
3.4.2 物理模型 |
3.4.3 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优化设计 |
4.1 方案优化方法 |
4.2 正交试验设计 |
4.2.1 能耗影响因素与水平数的选取 |
4.2.2 评价指标 |
4.2.3 方案费用 |
4.2.4 正交试验表设计 |
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和方案优选 |
4.4 综合效益分析 |
4.4.1 生态效益 |
4.4.2 社会效益 |
4.4.3 综合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热盈亏及集群供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供暖发展概述 |
1.2.2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研究 |
1.2.3 太阳能集热、蓄热及采暖负荷规律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理论模型及评价指标 |
2.1 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介绍 |
2.2 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热力过程分析 |
2.2.1 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热平衡方程 |
2.2.2 用户系统热平衡方程 |
2.3 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子系统数学模型 |
2.3.1 供暖建筑模型 |
2.3.2 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
2.3.3 蓄热水箱模型 |
2.3.4 换热器模型 |
2.3.5 管网系统模型 |
2.3.6 辅助热源模型 |
2.4 用户热盈亏特性评价指标 |
2.4.1 热盈亏水平 |
2.4.2 热盈亏波动性 |
2.5 本章小结 |
3 用户无蓄热条件下的热盈亏特性研究 |
3.1 用户热盈亏影响因素分析 |
3.2 模拟对象及工况设置 |
3.2.1 模拟地区气象条件 |
3.2.2 建筑几何形状 |
3.2.3 工况设置 |
3.3 用户无蓄热时的热盈亏特性分析 |
3.3.1 不同类型建筑用户热盈亏特征 |
3.3.2 屋顶利用率对用户热盈亏的影响 |
3.3.3 建筑节能率对用户热盈亏的影响 |
3.3.4 围护结构热惰性对用户热盈亏的影响 |
3.4 无自蓄热时的用户热盈亏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用户具备自蓄热时的热盈亏特性研究 |
4.1 用户系统蓄热量计算 |
4.2 用户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系统模块及连接方式 |
4.2.2 模拟条件设定 |
4.3 模拟工况设置 |
4.4 蓄热对用户热盈亏的影响分析 |
4.4.1 对亏损用户的影响 |
4.4.2 对自满足用户的影响 |
4.4.3 对盈余用户的影响 |
4.4.4 不同类型用户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多用户接入集中管网的集群供暖特性研究 |
5.1 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集群效应 |
5.1.1 集群效应评价指标 |
5.1.2 影响因素分析 |
5.2 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 案例分析 |
5.3.1 区域建筑概况 |
5.3.2 模拟工况 |
5.3.3 典型日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
5.3.4 供暖季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图表目录 |
附录B 本人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8)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功能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翅片管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2.3 板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对本课题的启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2.1 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 |
2.2 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2.3 换热器结构型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2.3.1 流程排布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2 流向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3 分流均匀性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4 过冷段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5 翅片型式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4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4.1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
2.4.2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4.3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分析 |
2.4.4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系数关联式的建立 |
2.5 R401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5.1 换热器内螺纹管传热实验装置 |
2.5.2 内螺纹强化管结构参数 |
2.5.3 管内制冷剂沸腾传热系数计算 |
2.5.4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5.5 实验结果分析 |
2.5.6 R410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关联式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410A-水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3.1 钎焊式板式换热器结构 |
3.2 板片物理模型 |
3.2.1 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 |
3.2.2 模型网格划分 |
3.3 板片数学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模型设置 |
3.3.3 边界条件设置 |
3.3.4 初始条件设置 |
3.3.5 网络无关性和步长独立性验证 |
3.4 波纹倾角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4.1 流体流态分析 |
3.4.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4.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4.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5 波纹节距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5.1 流体流态分析 |
3.5.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5.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5.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6 波纹高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6.1 流体流态分析 |
3.6.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6.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6.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7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7.1 板式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3.7.2 变水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7.3 变制冷剂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4.1 多功能热泵系统循环原理 |
4.2 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机组 |
4.2.3 实验测试系统及工况条件 |
4.2.4 数据采集系统及控制系统 |
4.3 低温工况下板式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3.1 低温工况对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4.3.2 低温工况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改善研究 |
4.4 单独制冷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4.1 不同制冷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制冷+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5.1 水模块(WM)水流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2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3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4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6 单独制热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6.1 不同制热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6.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7 制热+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7.1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2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3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8 单独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仍未有效解决建筑采暖空调问题 |
1.1.2 现代建筑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
1.1.3 热泵与PVT技术的结合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思路 |
1.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1.2.2 太阳能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太阳能PVT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天空长波辐射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
1.2.5 PVT热泵性能评价及其经济性研究进展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提出及试验台建立 |
2.1 单级压缩吹胀板式PVT热泵多联供系统的提出 |
2.1.1 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形式的研究 |
2.1.2 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2.2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的提出 |
2.2.1 组件结构形式与设计 |
2.2.2 组件工作原理分析 |
2.3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性能评价方法 |
2.3.1 PVT组件发电性能评价 |
2.3.2 PVT组件制热性能评价 |
2.3.3 PVT组件制冷性能评价 |
2.3.4 PVT组件综合效率确定方法 |
2.4 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性能评价方法 |
2.4.1 PVT热泵系统供电性能评价 |
2.4.2 PVT热泵系统制热性能评价 |
2.4.3 PVT热泵系统制冷性能评价 |
2.4.4 PVT热泵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
2.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设计 |
2.5.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设备部件确定 |
2.5.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制冷剂管路设计 |
2.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
2.6.1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关键设备确定 |
2.6.2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监测控制 |
2.7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2.7.1 误差分析原理简述 |
2.7.2 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性能试验研究 |
3.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试验 |
3.1.1 夏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2 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分析 |
3.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制冷性能试验 |
3.2.1 夏季工况气象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2.2 夏季工况系统夜间制冷性能分析 |
3.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3.3.1 夏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3.3.2 夏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3.4 夏季夜间制冷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3.4.1 夏季系统制冷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2 水箱蓄冷特性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3 制冷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
3.5 夏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3.5.1 夏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5.2 夏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和冬季性能试验研究 |
4.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综合性能试验 |
4.1.1 过渡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4.1.2 系统过渡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
4.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4.2.1 过渡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4.2.2 过渡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4.3 过渡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3.1 过渡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4.3.2 过渡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4.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综合性能试验 |
4.4.1 冬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4.4.2 系统冬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
4.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4.5.1 冬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4.5.2 冬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4.6 冬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6.1 冬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4.6.2 冬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4.7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对比分析 |
4.7.1 系统全年光伏发电性能对比分析 |
4.7.2 系统全年制热性能对比分析 |
4.7.3 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总结 |
4.8 本章小结 |
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
5.1.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换热过程分析 |
5.1.2 吹胀板式PVT组件层间结构能量平衡分析 |
5.1.3 吹胀板式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
5.2 PVT热泵系统关键设备部件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1 蓄热水箱内冷凝换热盘管模型 |
5.2.2 蓄冷水箱内蒸发换热盘管模型 |
5.2.3 压缩机模型 |
5.2.4 电子膨胀阀模型 |
5.3 模型求解方法及理论解的试验验证 |
5.3.1 系统模型求解方法 |
5.3.2 理论解的试验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适用性与经济性研究 |
6.1 户用PVT热泵系统应用方式研究 |
6.1.1 设计原则及建筑用能负荷测算方法 |
6.1.2 户用PVT热泵热水机组设计 |
6.1.3 户用PVT热泵热电机组设计 |
6.1.4 户用PVT热泵热电暖机组设计 |
6.1.5 户用PVT热泵热电冷暖机组设计 |
6.2 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分析 |
6.2.1 制热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 |
6.2.2 制冷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 |
6.3 户用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经济性分析 |
6.3.1 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
6.3.2 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与比较 |
6.3.3 系统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经济运行模式 |
6.3.4 集中式PVT热泵能源站系统形式及经济运行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寒地城市 |
1.3.2 城市空间 |
1.3.3 空气质量 |
1.3.4 城市用地 |
1.3.5 空间形态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
1.6.1 技术路线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城市气候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1.1 气候与城市气候 |
2.1.2 城市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1.3 空气质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
2.2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2.1 城市空间的研究要点 |
2.2.2 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2.3 空气污染源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2.4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特征 |
2.3 寒地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3.1 严寒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3.2 严寒气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2.3.3 寒地城市空间研究的难点及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及城市空间现状 |
3.1 调研方案设计 |
3.1.1 调研背景 |
3.1.2 调研目标与思路 |
3.1.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调研 |
3.2.1 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
3.2.2 空气质量指数实测 |
3.2.3 重点空气污染源实地调研 |
3.3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调研 |
3.3.1 城市空间演变过程 |
3.3.2 城市用地实地调研 |
3.3.3 空间形态实地调研 |
3.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 |
3.4.1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
3.4.2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 |
4.1 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识别框架 |
4.1.1 空气质量影响分区 |
4.1.2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
4.1.3 影响分区风险类别识别 |
4.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空间分析 |
4.2.1 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
4.2.2 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
4.3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及用地特征 |
4.3.1 污染源影响程度 |
4.3.2 分区原则 |
4.3.3 分区结果 |
4.3.4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
4.4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类别 |
4.4.1 风险区分类标准 |
4.4.2 风险区分类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
5.1 风险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分析原则 |
5.1.1 风险区分布特点 |
5.1.2 影响关系分析的原则 |
5.2 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1 大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2 中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3 小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 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1 大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2 中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3 小类风险区空间形态的空气质量的影响 |
5.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空间要素 |
5.4.2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3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 |
6.1 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 |
6.1.1 城市空间的管控优先区界定 |
6.1.2 城市空间的管控强化区界定 |
6.1.3 城市空间的管控平衡区界定 |
6.1.4 城市空间的管控保护区界定 |
6.2 城市用地的规划策略 |
6.2.1 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 |
6.2.2 工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
6.2.3 交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
6.2.4 绿地规划优化策略 |
6.3 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 |
6.3.1 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 |
6.3.2 建筑密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
6.3.3 建筑高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
6.3.4 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 |
6.4 规划保障实施策略 |
6.4.1 政策保障 |
6.4.2 实施机制 |
6.4.3 治理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浅谈地板式采暖A、B、C(论文参考文献)
-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D]. 卢亚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既有建筑与近零能耗建筑能耗及经济性比较研究 ——以某高校综合楼为例[D]. 侯向阳.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北方寒冷地区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综合节能改造策略研究[D]. 郑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供需比的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与设计策略[D]. 齐静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光热性能目标差异化导向的超高层综合体表皮设计研究[D]. 崔百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研究[D]. 蔡璐. 江南大学, 2021(01)
- [7]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用户热盈亏及集群供暖特性研究[D]. 高文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8]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D]. 罗晴.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9]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D]. 周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10]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孔凡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