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定——兼论“西黄文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定——兼论“西黄文化”

一、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兼及“羲黄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伍国正[1](2014)在《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永州当五岭百粤之交,为历史边郡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受楚、粤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影响。永州古城位于湘江与潇水汇合处,始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建城史在湖南省仅次于长沙,是湖南省首批公布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本文以清末以前的永州古城与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建筑历史理论为基础,运用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史论结合,综合研究了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从“文化审美”的三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立足于城市发展中的城市营建研究,突出永州古城营建的生成环境系统;中观层面立足于指导城市建设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核心要素研究,突出地方古城规划建设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发展动因;微观层面立足于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景观要素研究,突出永州古城形态主要构成要素的建设与发展特点,体现古城及其景观建设的地域特征。系统分析了永州古城选址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环境特点,指出:古城的生态安全环境是其选址与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古代城市的安全防御体系是物质防御体系与精神防卫体系的统一;当代城镇建设可以借鉴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思想。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了永州古城形态发展演变特点,基本还原了南宋以前的西汉泉陵城和汉唐零陵郡城的形制与规模,认为南宋以前,零陵县治与零陵郡治同城,为四门方形单城;推测:古泉陵侯国城的周长约为1600m左右;汉唐零陵郡城周长约为3600m左右,为中等规模的郡城。“空间维度”上,从区域整体性层面研究了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揭示了地方古城规划建设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发展动因;揭示了古代沿水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与自然、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展变化的关系;揭示了永州古城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和明清时期永州城发展滞后的原因;揭示了明清时期永州城市形态主要构成要素的建设与发展特点,在比较中突出了地区城市现存古代祭祀建筑与塔建筑等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指出:政治统治与军事防御是地区城市形成的原动力,战争与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后期建设的两个主要原因;交通地位提高和经济持续发展是地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动力;地方城市始终为自守之城,非盛民之城;清末以前,永州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文化龛”。研究中发现,古代城门外的月城和寺庙也是城市风水建筑的重要内容。结合永州城“山水文化景观”的发展研究,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八景”文化的历史渊源,并对《潇湘八景图》出现的时间作了存疑探讨,史书记载表明,《潇湘八景图》至少在唐五代末北宋初已经出现,并非宋迪首创。研究指出:若从中国风景“八景”景观集称文化出现的时间先后看,“永州八记”应是中国自然山水景观“八景”集称文化的滥觞。城市史研究工作可视为建立可持续性城市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转变研究范式,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展开,不仅研究永州古城形态演变的特点与动力机制,而且研究古城形态主要构成要素的建设发展特点,在比较中体现古城及其景观建设的地域特征,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张新斌[2](2013)在《中华始祖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始祖文化的核心,是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其遗存分布广泛,但核心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国家所强调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也在这一区域。

徐日辉[3](2011)在《记叙与研究神农氏的煌煌巨着——《炎帝志》》文中研究指明由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陕西省志·炎帝志》编写组霍彦儒先生主编的《炎帝志》近日出版发行,作为记叙与研究神农氏的煌煌巨着,本人有缘先睹为快,其内容丰富广博,资料收集完备翔实,特别是相关考古学资料的整理,为研究炎帝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填补了研究的空白,真正是可圈可点。拜读再

赵醒[4](2006)在《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文中指出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关注文化研究的当今,尽占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原之于中原文化研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在建国以后出版、刊行了许多,狭义文化所包含的文、史、哲、民间文化和文化专题类论着在已过去的五十余年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以《全国总书目》、《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河南人民出版社图书总目录》和其他相关书目类文献为资料来源。共对302部1949~2005年间出版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进行研究和叙录。另有330部笔者仅收集到部分信息而未能亲见的论着,收入存录部分。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有着不同形式与内容,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着述风格与目的。既有单册专着和多册丛书,也有工具书和非正式出版物,这些论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出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不同时代受到关注情况的变化。同时,这些论着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记录性的论着较研究型的论着为多,褒扬性的文字较批判性的文字为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和水准,除了相对严肃、价值极高的学术着述,也有相对浅易、普及知识的随笔之作。此外,不同的论着也有着不同的着述目的,既有出于学术追求、研究兴趣者,也有旨在普及知识、促进发展者。 已收录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及相关信息也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从内容上看,各类相关研究论着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地域本位主义”倾向,强调本地域特色,而对与全体的联系重视不够;强调本地域优势,而对其他地域尊重不够;强调本地域目的,而对其他地域关怀不够;强调本地域“贡献”,而对文化创造的共同性认识不够。从风格上看,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论着多轻躁急切、主观人为、好大喜功、浮光掠影,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的是沉静笃实、科学客观、点滴积渐、深入深刻;前者的大量出现与中原文化的研究并无更大积极意义,后者得不到充分关照反而会使中原文化的科学研究进程缓慢。

王剑[5](2003)在《陈楚文化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文中指出陈楚文化是从远古传说时期到春秋战国时代在陈楚地区(以今河南周口为中心)形成、发展并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风韵和价值。陈地在上古时代正处在华夏、东夷、楚蛮三大部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对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王剑[6](2003)在《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兼及“羲黄文化”》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先祖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民族先祖地位的确认是历史地形成的,具有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原因。一般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但这种认定未必全面。太昊伏羲是多民族融合的代表,以"羲黄"代替"炎黄"作为我们民族的共同先祖更具有广泛意义。

王剑[7](1998)在《伏羲: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兼论“羲黄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先祖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一般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但炎帝、黄帝同属华夏一族,而中华民族是多民族汇聚而成的,所以,这种认定未必全面。伏羲为三皇之首,与炎黄相比,伏羲传说流传范围广,影响面大。伏羲是人们历经千百年反复审慎地选择而确立并公认了的民族血缘先祖和文化始祖。在选择和确认过程中,又逐渐把众多的勋业归加在他身上,使之终于成为民族共同心理、共同文化的总代表,并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伏羲还赋予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

二、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兼及“羲黄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兼及“羲黄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与景观营建视野中的永州古城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相关界定
    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内城市史与城市营建史研究现状概述
        1.2.2 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实际应用价值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永州古城营建之城市选址环境分析
    2.1 永州地区自然景观结构及其特点
        2.1.1 永州的地理位置与区位特点
        2.1.2 永州地区自然景观结构及其特点
        2.1.3 永州历史沿革
    2.2 中国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思想
        2.2.1 城市选址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2.2.2 中国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思想
    2.3 永州古城选址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3.1 交通要塞,楚粤通衢
        2.3.2 山水形胜,战略要地
        2.3.3 山环水抱,生态格局
    2.4 永州古城选址的人文地理环境特点
        2.4.1 经济发展,可资军需
        2.4.2 山水景观如画,人文基础良好
    2.5 永州地区修城的历史脉络与明清城市建设特点
        2.5.1 永州地区古城建设的历史脉络与明清城池规模
        2.5.2 明清永州地区城市选址与建设特点初步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永州古城营建之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3.1 永州地区城市营建的历史分期及方志史概况
        3.1.1 永州地区城市营建的历史分期
        3.1.2 永州方志史概况
    3.2 宋末以前永州古城形态与规模推测
        3.2.1 宋末以前永州城池形制推测
        3.2.2 宋末以前永州城池范围推测
        3.2.3 宋末以前永州城池规模推测
    3.3 宋末至明清永州城形态特点
        3.3.1 宋末内外双城布局
        3.3.2 明清瓮城格局
    3.4 明清时期永州城发展滞后的原因
        3.4.1 明清湘江流域其他府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点
        3.4.2 湘江流域府州城市形态演变动力机制初步总结
        3.4.3 明清永州城发展滞后的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永州城营建之防御体系分析
    4.1 因地制宜的军事防御体系
        4.1.1 因地制宜,整体防御
        4.1.2 因地兴利,重点防御
        4.1.3 兵防森严,戍守有序
    4.2 适应地区气候的御旱防洪措施
        4.2.1 永州地区旱灾与水灾特点
        4.2.2 永州古城御旱措施
        4.2.3 永州古城防洪措施
    4.3 避祸祈福的心理安防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永州城营建之建筑景观发展特点研究
    5.1 衙署建筑空间的发展特点
    5.2 学校建筑的发展特点
        5.2.1 古代永州学校建筑类型与教育发展
        5.2.2 古代永州学校建筑兴盛的原因
    5.3 城市祭祀建筑的发展特点
        5.3.1 永州地区祭礼文化发展特点与祭祀建筑类型
        5.3.2 永州古城现存主要祭祀建筑简介
        5.3.3 永州地区其他古城现存主要祭祀建筑简介
        5.3.4 永州地区古城祭祀建筑景观的地域特征
    5.4 城市居住与商贸建筑的发展特点
        5.4.1 城市居住建筑的布局特点
        5.4.2 城市商贸建筑的发展特点
    5.5 明清永州地区城市塔建筑的发展特点
        5.5.1 永州地区城市古塔的建造特点
        5.5.2 明清永州地区城市塔建筑景观的地域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永州古城营建之山水景观文化发展与影响
    6.1 永州山水景观文化概说
    6.2 永州崖刻景观文化发展及其影响
        6.2.1 永州崖刻艺术湖湘第一,华南称最
        6.2.2 永州崖刻文化景观集粹
    6.3 永州城山水景观文化发展及其影响
        6.3.1 柳宗元与永州城的山水景观文化建设
        6.3.2 永州城山水景观文化开创风景“八景”景观集称文化模式
        6.3.3 明清永州风景“八景”集称文化景观集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中华始祖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伏羲氏与女娲氏
    2. 炎帝神农氏
    3. 黄帝轩辕氏
    4. 颛顼帝喾二帝
    5. 尧舜二帝
    1. 中华始祖文化的核心区在黄河流域
    2.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点也在黄河流域
    3. 国家赋予“大中原”与“大关中”更多的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的责任
    1. 要从“四大高度”认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意义
    2. 要从“四大方面”探寻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路径

(4)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论
    第一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形式
        一、单册专着
        二、多册丛书
        三、工具书
        四、非正式出版物
    第二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内容
        一、文学类
        二、史学类
        三、哲学类
        四、民间文化类
        五、文化专题类
    第三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几点不足
第二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
    第一节 文学类
    第二节 史学类
    第三节 哲学类
    第四节 民间文化类
    第五节 文化专题类
第三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存目
参考书目
后记

(5)陈楚文化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楚文化的形成
    1. 先陈文化
    2. 妫陈文化
    3. 陈楚文化
二、陈楚文化的内涵
三、陈楚文化对中华早期文化的贡献
    1. 陈地是古代多个部族和多方文化交流融汇的中心,为中华民族早期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2. 陈地是人文初祖太昊伏羲氏的主要活动区域,“羲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3. 陈地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故里,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一起构成中华文化的主流
    4. 陈地是中华姓氏起源地,从陈地走出的中华大姓构成了汉民族主体血脉
四、陈楚文化的现代价值
    1. 陈楚文化中的思想文化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2. 陈楚地区的文物遗迹是开拓历史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
    3. 陈地的姓氏文化资源是吸引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财富

四、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兼及“羲黄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D]. 伍国正.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2]中华始祖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J]. 张新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3]记叙与研究神农氏的煌煌巨着——《炎帝志》[A]. 徐日辉. 厥功甚伟 其德至大——《陕西省志·炎帝志》汇评, 2011
  • [4]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D]. 赵醒. 郑州大学, 2006(12)
  • [5]陈楚文化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 王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
  • [6]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兼及“羲黄文化”[J]. 王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6)
  • [7]伏羲: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兼论“羲黄文化”[J]. 王剑. 周口师专学报, 1998(03)

标签:;  ;  ;  ;  ;  

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定——兼论“西黄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