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异常规律研究

四川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异常规律研究

一、四川天然气化探异常模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亚龙,杨志斌,张舜尧,张富贵,孙忠军,王惠艳[1](2021)在《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中顶空气轻烃应用模式试验》文中指出为探索顶空气轻烃技术在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应用,选择祁连山木里已知天然气水合物矿区和哈拉湖未知区作为方法技术的试验区。试验指标包括土壤顶空气、土壤酸解烃、岩芯顶空气轻烃测井、甲烷碳同位素。研究表明:祁连山木里已知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上方,土壤顶空气轻烃组分以甲烷为主,甲烷所占比例非常高,90.6%的样品C1含量都在78%以上,甲烷含量显着高于常规油气盆地;未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哈拉湖试验区,无明显的土壤顶空气轻烃异常现象。顶空气轻烃异常模式为:平面上,矿藏上方近地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顶空气甲烷强异常;剖面上,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上方呈现"前缘晕"异常特征;其空间分布与祁连山水合物矿藏展布空间具有套合关系。甲烷碳同位素和烃类组成判断地表油气化探异常为热解成因,与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为同一成因来源。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顶空气轻烃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顶空气轻烃地球化学方法既可以判断水合物成因类型,也可以圈出水合物矿藏范围。

张富贵,周亚龙,孙忠军,方慧,杨志斌,祝有海[2](2021)在《中国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我国多年冻土区多位于中纬度高原地区,与环北冰洋极地地区多年冻土的状态不完全相同,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机理、赋存环境和基本特征更为复杂。近10年来,在自然资源部行业专项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合物试采专项的资助下,先后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多年冻土区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攻关,总结了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指标组合和识别标志,探讨了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成藏机制,研发了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初步建立了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体系,在勘探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性得到了初步检验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孙长青,陈银节,荣发准,任春[3](2010)在《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化探方法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油气化探以检测烃类气体为主的方法具有快速、有效和低成本的优势,在天然气勘探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为了筛选适合川东北地区地表及地质条件的有效天然气化探方法,以川东北普光气田和元坝区块为试验区,通过样品采集方法试验、化探指标有效性和异常重现性研究,认为采集地表较常见的由侏罗系红色泥岩风化形成的残积物,进行顶空气、酸解烃、热释烃等烃类测试,采用烃类浓度高值及烃类累乘确定异常边界、烃类干度(C1/C2+)确定异常主体,能快速识别天然气有利区,并在元坝地区取得较好预测效果。

吴传璧[4](2009)在《中国油气化探50年》文中指出分探索、调整、发展、创新4个时期回顾了20世纪中国油气化探的发展历程。根据所掌握的文献和资料,就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勘查方法与技术系列建立、分析技术改进与推动作用、数据处理与解释的进展,对中国油气化探的发展做了技术评述。就油气化探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姚志刚,高璞[5](2008)在《油气化探异常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勘探部门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化探是油气勘查的一种手段,它建立在烃类垂向微运移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油气化探指标的讨论,认为土壤中的次生烃类、热释汞和甲烷同位素是油气化探的有效指标;讨论了油气化探中异常的形成模式,根据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形态组合可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勘探部门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鲁人齐,王多义,刘亚伟,左银辉,邓美洲,刘应汉[6](2008)在《川西新场气田地气测量试验》文中指出通过对新场气田地气测量分析,发现地气测量的纳米微粒金属元素在新场气田上方有明显的异常显示。综合土壤地球化探结果对比分析,认为Ba、Cd、Cu、Mo、Zn、P、V、Ni等20多种纳米微粒金属元素在新场气田与相同的土壤微量元素都有着共同的响应。同时分析了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在气田地表上方的表现模式,其特征和地气、土壤元素表现基本一致。地气测量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寻找天然气藏、确定气田范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贾国相[7](2009)在《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博士论文“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承担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攻关公益型基金项目《气体集成快速定位预测隐伏矿新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勘查工作需要而选题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主要矿种资源的保证程度相当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每年需进口原油量占总量的40%。尤其是近十年来,油气勘查的难度不断加大,勘探成本猛增,而一些常规非地震探测技术因受到复杂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的影响,而找油效果不佳,石油地质行业更渴望以高效、快速、成本低的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油气勘查。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油气勘查新技术,增加相关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并与现代油气成藏规律的理论有机结合,建立更经济有效的石油、天然气勘查方法和评价预测新体系,从而使石油、天然气勘查-评价水平和科学预测能力得到整体提升。以有效增加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储备,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本博士论文主要根据油气化探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正在应用和曾经报道过的一些油气勘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氡气测量技术”为研究方向,以此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寻找油、气田有效性,同时依据氡气地球化学行为,重点探索氡气异常与油-水、气-水边界的空间关系,并建立一套根据氡气异常特征来有效划分和预测油-水、气-水边界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旨在提高油气勘查的有效性,同时降低以钻探来划定油-水、气-水边界的高额经济成本。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先进的放射性探测仪器的不断引进,其中配备先进氡气探测仪器的氡气测量技术便首当其冲地被应用于油气勘查新方法的研究中。例如葛良全、宋利中、刘洪福等在多个油气区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检索,以及进行大量野外实地取样、室内试验与资料处理等综合分析研究,使得本课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主要认识有以下几点:(1)根据氡的地球化学行为、特性的资料性研究,对氡在各种介质中的射气作用、存在形式、吸附-迁移作用及形成机理进行较详细的掌握,从而充分肯定了氡气与石油、天然气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并且,在众多已知油、气田(藏)上的试验效果也充分证明,氡气在反映油、气活动的环境条件和油、气活动的分布区域方面确实具有独特的指示作用和效果。(2)根据氡气异常在油、气田(藏)的分布规律、形态、强度及规模等特征,进一步完善并建立起一套利用氡气寻找和圈定油、气有利富集区段的异常模式,它是氡气异常解释评价和圈定油气富集有利靶区的重要地球化学模式,在未来的生产实践及应用工作中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套模式的独特优点在于它适用于在我国不同时代沉积盆地、不同地表地球化学景观条件下寻找油气的氡气异常评价。(3)建立并完善了氡气测量技术的野外工作方法和室内异常解释的评价方法与原则。(4)本课题不仅有力地证实氡气异常在寻找油气田上的指示效果,而且研究发现,氡气异常在确定和划分油-水或气-水边界上是针对性很强的判断标志。这对于降低以钻探来确定油水或气-水边界的高额成本,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5)氡气异常不仅能有效地划分单层油、气田(藏)的边界,而且还能预测多层油、气田(藏)的边界,对地下水的强弱以及活动区域也能作出定性判断。这将有助于推动应用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预测油、气埋藏深度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并对在我国干旱地区应用氡气测量技术寻找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6)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在实验研究工作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因素。本课题对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确定了不同干扰因素的消除办法。这对提高氡气测量技术在油气勘查上的应用效果和资料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李广之,袁子艳,胡斌[8](2007)在《顶空气技术在天然气化探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顶空气所分析的主要是物理吸附轻烃及溶解轻烃,其组成和含量上的特征可直接反映对应地层及下伏地层的含油气信息。应用于地表天然气化探,可预测与判断油气层的横向剖面位置;应用于井中天然气化探,可根据顶空气的轻烃组成和含量上的特征,准确预测与判断天然气层的纵向剖面位置与性质。

刘亚伟[9](2007)在《新场气田上方地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新场气田具有以下特征:埋藏较浅,压力较大,储层良好,通道较适宜,区域构造特征研究成熟度较高等特点,该区是研究地表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油气田关系的天然实验场所。本文主要采用地表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对气田上方地表有机、无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对分析新场气田地表地球化探异常来源和建立无机微量元素迁移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引用地气采样方法对天然气进行采样,测试出天然气中存在49种纳米级微量元素,并以纳米级形式不断的向地表运移。本文以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方法为基础,采用无机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和纳米级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对新场气田上方地表无机地球化学和纳米级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发现了无机微量元素铜(Cu)、锌(Zn)、镍(Ni)、钒(V)、三氧化二铁(Fe2O3)、钡(Ba)、钨(W)、锑(Sb)、银(Ag)、钇(Y)、锆(Zr)、镧(La)等及纳米级微量元素钡(Ba)、锶(Sr)、钛(Ti)、铜(Cu)、锌(Zn)、镍(Ni)、铝(Al)、磷(P)、镧系(除钷(Pm))、钇(Y)、钴(Co)、钨(W)、银(Ag)、铌(Nb)、铊(Tl)等元素在气田上方异常特征呈现顶端效应或烟囱效应,该类元素对气田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结合钻井化探资料和盖层封闭性资料等进行综合研究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新场气田天然气渗漏或泄露是客观存在的,并讨论天然气的泄露或渗漏对无机微量元素和纳米级微量元素迁移的影响,同时,对优势指示元素进行有效指标组合,探讨无机微量元素和纳米级微量元素的迁移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天然气田上方地表无机微量元素迁移模型。新场气田上方地表有机、无机地球化探异常特征与新场气田的泄露或渗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新场气田地表有机、无机地球化探异常特征是一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无机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和纳米级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也可能逐渐的成为预测和勘探天然气气藏存在有效方法和手段。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上述两种勘探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应不断的给与加强和支持。

金浚,陈伟民[10](2005)在《有色地质部门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有色地质部门50年来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主要成果进行综合评述,对这些理论与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作了简要介绍。

二、四川天然气化探异常模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天然气化探异常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中顶空气轻烃应用模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及测试
3 结果与分析
    3.1 顶空气轻烃数据特征
    3.2 顶空气轻烃平面分布特征
    3.3 顶空气轻烃垂向分布特征
4 讨论
    4.1 地球化学异常指示
    4.2 地球化学异常成因
5 结论

(2)中国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烃类气体方法技术
    2.1 酸解烃技术
    2.2 顶空气技术
    2.3 游离烃技术
3 非烃气体方法技术
    3.1 惰性气体方法技术
    3.2 卤族元素方法技术
    3.3 热释汞方法技术
4 微量元素方法技术
5 微生物方法技术
6 同位素方法技术
7 地球化学测井方法技术
8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
9 总结与展望

(4)中国油气化探5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顾
    1.1 探索时期
    1.2 调整时期
    1.3 发展时期
        1.3.1 积极发展期
        1.3.2 蓬勃发展期
    1.4 创新时期
2 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进展
3 勘查方法的研制改进和技术系列的建立
    3.1 烃类测量法
    3.2 水化学法
    3.3 井中化探
    3.4 间接指标法
    3.5 同位素法
    3.6 方法组合及综合运用
4 分析技术的进展和对化探发展的推动
    4.1 仪器设备的更新和微机化
    4.2 制样和操作的改进与规范
    4.3 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
5 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的进展
    5.1 数学方法与数据处理
    5.2 油气化探数据库建设
    5.3 数据处理与地质依据
6 总结与展望

(5)油气化探异常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1.1 烃类垂向微运移理论
    1.2 油气化探指标
        1.2.1 土壤烃类指标
        1.2.2 土壤热释汞 (RHg)
        1.2.3 土壤气体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
2 油气综合化探技术异常模式的建立
    2.1 理想异常模式
    2.2 找矿异常模式
    2.3 天然气田综合化探找矿异常
        (1) 环中顶异常模式。
        (2) 面状异常模式。
3 油气化探异常模式的形成机理
4 结语

(6)川西新场气田地气测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工区概况和工作部署
2 地气测量的方法和特点
3 新场气田地气测量分析
4 有机地化与地气异常特征
5 结论

(7)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社会意义
    1.2 南方地区油气勘查概况
    1.3 论文研究工作简况
    1.4 主要认识和结论
第二章 氡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方法原理与异常模式
    2.1 氡的地球化学特性
    2.2 氡的地球化学晕的形成机理
    2.3 氡气异常模式的形成
第三章 氡气测量工作方法
    3.1 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3.1.1 测线、测网布设的基本要求
        3.1.2 测点数据的采集
    3.2 质量检测与监控
    3.3 背景值、异常下限和浓度分带的确定
        3.3.1 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原则
        3.3.2 浓度带的划分
    3.4 氡气异常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 氡气异常在油、气田(藏)的指示效果
    4.1 氡气异常在油田(藏)的指示效果
        4.1.1 百色盆地地质概述
        4.1.2 花茶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1.3 雷公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1.4 上法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2 氡气异常在气田(藏)的指示效果
        4.2.1 自16井气藏
        4.2.2 瓦市气田
        4.2.3 兴隆场气田
        4.2.4 麻种场气田
        4.2.5 大兴气田
        4.2.6 江泽气田
    4.3 几点认识
第五章 氡气异常在确定和划分油-水、气—水边界的指示效果
    5.1 磨溪气田基本概况
    5.2 地质构造特征
    5.3 油、气储层特征
        5.3.1 雷一~1层气藏
        5.3.2 香溪群气藏
        5.3.3 嘉二~1层气藏
    5.4 氡气异常特征
    5.5 综合评价分析
        5.5.1 雷一1层
        5.5.2 香四顶构造
        5.5.3 嘉二~1构造
    5.6 氡气异常地球化学油气找矿标志
第六章 氡气测量在未知区的应用效果
    6.1 百色盆地西部坳陷
        6.1.1 构造特征
        6.1.2 地层特征
        6.1.3 圈闭类型与油气前景分析
        6.1.4 氡气异常地球化学特征
        6.1.5 氡气异常评价
    6.2 南宁盆地北湖凹陷
        6.2.1 构造特征
        6.2.2 地层特征
        6.2.3 储集层特征
        6.2.4 氡气异常特征
        6.2.5 远景预测
第七章 氡气测量的干扰因素与消除办法及其存在问题
    7.1 氡气测量的干扰因素与消除办法
        7.1.1 地表地球化学景观环境条件的影响
        7.1.2 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的影响
    7.2 存在问题的讨论
        7.2.1 野外数据采集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7.2.2 野外单个观察点数据采集重现性问题
        7.2.3 如何判断异常与油-水、气-水边界的标志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着)

(8)顶空气技术在天然气化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顶空气技术
2 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3 在地表天然气化探中的应用
4 在井中天然气化探中的应用
5 干扰因素及抑制
    5.1 地表的干扰因素及抑制
    5.2 井中干扰因素及抑制
6 结语

(9)新场气田上方地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2.2 新场气田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主要成果
第2章 新场气田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2 构造位置
    2.3 地层层序及岩性
    2.4 气藏特征
    2.5 气田开发
第3章 天然气井中纳米级微粒及地表矿物分析
    3.1 采样方法
        3.1.1 地气样品采集方法
        3.1.2 天然气样品采集方法
        3.1.3 原子力样品采集方法
        3.1.4 样品采集时间
    3.2 样品测试结果分析
        3.2.1 天然气井中纳米级微粒种类分析
        3.2.2 天然气井中纳米级微粒浓度分析
        3.2.3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3.3 地表土壤中发现的新生矿物分析
        3.3.1 矿物存在环境
        3.3.2 矿物特征描述
        3.3.3 矿物成因分析
第4章 新场气田地表化探异常分析
    4.1 采样工作部署和采集
        4.1.1 采样工作部署
        4.1.2 样品采集
    4.2 采样方法概述
        4.2.1 有机地球化学采样方法
        4.2.2 无机地球化学采样方法
        4.2.3 纳米级地球化学采样方法
    4.3 新场气田上方地表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4.3.1 有机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4.3.2 无机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4.3.3 纳米级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4 新场气田气井地球化探剖面与盖层封闭性研究
        4.4.1 气井地球化学剖面分析
        4.4.2 盖层封闭性分析
第5章 油气田指示元素分析
    5.1 元素迁移和富集干扰因素分析
        5.1.1 地质构造与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5.1.2 油气田与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5.1.3 地表深、浅层土壤与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5.2 指标聚类分析
        5.2.1 土壤微量元素指标聚类分析
        5.2.2 土壤微量元素与有机化探指标聚类分析
    5.3 有效指标组合
第6章 新场气田无机地球化学模型建立
    6.1 无机元素迁移机制
        6.1.1 地下元素迁移机制
        6.1.2 地表元素物化及微生物作用
    6.2 无机元素运移模式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有色地质部门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与勘查模型
2 寻找隐伏矿床的化探新方法技术研究
    2.1 土壤汞气测量
    2.2 地电化学测量
    2.3 元素活动态测量
3 运用痕量相态分析评价铁帽和化探异常
4 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
5 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开展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
6 特殊景观区中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研究
7 研制先进的分析仪器与分析方法
8 油气化探硕果累累

四、四川天然气化探异常模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中顶空气轻烃应用模式试验[J]. 周亚龙,杨志斌,张舜尧,张富贵,孙忠军,王惠艳. 地质学报, 2021(06)
  • [2]中国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研究进展[J]. 张富贵,周亚龙,孙忠军,方慧,杨志斌,祝有海.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3)
  • [3]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化探方法试验研究[J]. 孙长青,陈银节,荣发准,任春. 石油实验地质, 2010(02)
  • [4]中国油气化探50年[J]. 吴传璧. 地质通报, 2009(11)
  • [5]油气化探异常模式[J]. 姚志刚,高璞. 物探与化探, 2008(06)
  • [6]川西新场气田地气测量试验[J]. 鲁人齐,王多义,刘亚伟,左银辉,邓美洲,刘应汉. 物探与化探, 2008(06)
  • [7]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D]. 贾国相.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6)
  • [8]顶空气技术在天然气化探中的应用[J]. 李广之,袁子艳,胡斌. 中国石油勘探, 2007(06)
  • [9]新场气田上方地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刘亚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
  • [10]有色地质部门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综述[J]. 金浚,陈伟民. 地质与勘探, 2005(06)

标签:;  ;  ;  ;  ;  

四川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异常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