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代中强,孙全刚[1](2021)在《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能力——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强化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我国各省创新能力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中以上入学率和城市化率的上升均对创新能力产生了正面影响。而分地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因所在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反垄断之间的关系,对于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顾晓燕,薛平平,朱玮玮[2](2021)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量变抑或质变》文中指出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究竟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或者说如何正确看待知识产权保护下的技术创新成果,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具体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理论假设,利用2004—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显着增加技术创新数量;(2)相较于低质量技术创新发展,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具高质量技术创新发展偏向;(3)知识产权保护对高质量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中西部地区更偏向于促进低质量技术创新;(4)在不同的技术市场转让规模范围内,不同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据此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合理调整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强化高价值专利保护等政策建议。
李雪,吴福象,竺李乐,杨嵩[3](2021)在《互联网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产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2003-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区域创新产出提升,整体上处于最优知识产权论倒"U"型曲线左侧,并通过提高地区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投入间接促进区域创新;互联网化对区域创新产出也有显着提升作用,且互联网化水平提高能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和互联网化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有着显着的区域异质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显着,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和互联网化的正向协调效应也在中西部地区更显着。基于此,提出为实现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应该实施差异化、适度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建议。
张惟楚[4](2021)在《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般而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离不开技术创新与制度革新,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是制度革新的重要一环。对于高技术产业来说,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内可以保护并激励国内创新活动从而促进技术积累,对外也会影响到国际知识溢出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因此,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界定出发,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规范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TFP的影响。首先,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TFP的影响机理,总结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术效率(EC)和技术进步(TC)两个渠道对高技术产业TFP的影响;然后,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技术产业TFP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我国整体及不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TFP水平进行了趋势性分析:最后,基于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构建了计量模型,选取2009-2018年我国28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整体以及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TFP的影响,并按照不同影响路径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EC和TC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技术效率部分的改进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TFP,而技术进步在—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TFP的分解值上来看,知识产权保护能协同自主研发和知识溢出促进高技术产业TC,协同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促进高技术产业EC;从其他控制变量上来看,FDI对高技术产业TFP的提升表现出显着的负溢出效应,而国际贸易、国内R&D技术存量、人力资本以及政府支持存在正溢出效应;分地区来看,知识产权保护与地区高技术产业TFP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一结论支持了“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假说”,另外,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TFP进步的动力源也有所差异。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最后分别从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三个方面以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黄丽娟[5](2021)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文中指出
纪京九[6](2021)在《产权保护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专利权视角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应对逆全球化和疫情冲击,我国政府提出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加强执法力度,对推动科技创新、繁荣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专利权为研究视角,探索加强产权保护对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即从产权制度角度探索如何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本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研究假设,选取2014-2018年31个省市上市公司和各年度各地区专利相关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将产权保护与企业科技创新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考虑到我国立法权高度集中,各省之间无立法差异,所以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出发,在产权保护的测算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各省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综合指数(IPR);从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两个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度量,并且分样本对专利产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对激励企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作用。进一步分样本研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要求较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上。基于研究内容和结论,本文从产权保护意识、诉讼制度、侵权成本和维权成本、知识产权审判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对我国产权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性建议。
付锦[7](2021)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回归分析》文中认为
刘世奇[8](2021)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赵欢欢[9](2021)在《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企业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并且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以促使经济转型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在中国的技术发展史上,技术引进作为一种外源式创新方式,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和以前相比,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现阶段的技术引进是否依然会促进企业创新,促进的效果如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在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了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本文考察了技术引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引进进行二次创新以节约研发成本,弥补自身的技术不足,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初期,其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技术引进对自主研发的替代效应较小,有利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在创新发展的中后期,其较为完备的生产体系和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会对技术进行整合从而减小技术引进的替代效应,增强其互补效应,有利于企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则为企业创新成果与创新收益提供了制度保障。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一方面会影响技术输出方的转移意愿和转移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又会影响到技术输入方在技术市场上的选择范围与选择能力。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让企业在技术选择阶段进行合理规划,减少替代效应;同时会促进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大互补效应。知识产权保护会正向调节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国泰安数据库2007年至2017年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技术创新用专利申请量与发明专利申请量进行衡量,并用专利授权量与发明专利授权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引进会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但不论是技术引进还是知识产权保护,在发挥作用时都会受到创新质量、地区、所有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高质量创新而言,技术引进的促进作用小,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向调节作用大;技术引进对西部地区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中东部地区,但是知识产权保护对东部地区企业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大;技术引进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大,知识产权保护对非国有企业的调节作用较大;技术引进对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更大。结合上述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本文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对于政府而言,应积极改善企业技术引进的法律、市场、教育环境;建立健全技术引进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不断拓展国际空间,避免技术来源单一化。对于企业而言,在技术选择阶段应进行充分调研,加强对外交流;提高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整合能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完善人才开发、管理与激励机制。
陈慧[10](2021)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是创新性活动在社会中得以茁壮成长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可以保证创造者合理的变现权,对科技进步、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几乎没有出现过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探究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且之前的学者主要从东道国的角度来探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而甚少从母国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基于母国的研究视角,明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旨在为政府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补充该领域的空白。本文创新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采用母国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在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创新性地纳入了国际因子,考察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表现,最后是在分析中着重关注地区差异性问题。本文以中国2001-2017年各省的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熵值法构建制造业竞争力指标,设计了相关计量模型,加入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滞后一期变量及其平方项,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和地区的异质性分析,并最终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现状的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得到的结果针对该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制造业竞争力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2)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受当期,还非常显着地受上一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3)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于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地区性的显着差异,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来说,增强知识产权保护都将能够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但是效果却不尽相同。对西部地区的效果最好,中部其次,东部最低。
二、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能力——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及文献回顾 |
二、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一) 计量模型选择 |
(二) 主要变量的测算 |
1. 省际创新指数 |
2. 省际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
3.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
三、 实证结果分析 |
四、 分地区的进一步讨论 |
五、 结论与启示 |
(2)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量变抑或质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2 模型、指标与数据说明 |
2.1 模型设定 |
2.2 变量选择 |
(1)因变量:技术创新 (lnINV)。 |
(2)自变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lnIPR)。 |
(3)控制变量。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1 全样本回归分析 |
3.2 内生性问题分析 |
3.3 分区域回归分析 |
3.4 分区域门槛回归分析 |
(1)模型构建。 |
(2)门槛效应检验与回归分析。 |
4 结论及启示 |
(3)互联网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产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1.1 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 |
1.2 互联网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
2 计量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
2.1 计量模型设定 |
(1)地理权重矩阵。 |
(2)邻接权重矩阵。 |
(3)经济空间特征权重矩阵。 |
2.2 变量说明 |
2.2.1 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产出(rio) |
2.2.2 核心解释变量 |
(1)知识产权保护(ipp)。 |
(2)互联网化(int)。 |
2.2.3 控制变量 |
(1)固定资产投资(fi)。 |
(2)工业化程度(id)。 |
(3)对外开放程度(do)。 |
(4)交通基础设施(ti)。 |
(5)财政支出水平(fe)。 |
2.3 数据来源 |
3 实证检验及结果 |
3.1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基本估计结果 |
3.2 互联网作用下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估计结果 |
3.3 知识产权保护与互联网化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
3.4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非线性效应 |
3.5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计量分析 |
3.6 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 |
3.7 稳健性检验 |
4 结语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不足与展望 |
(4)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1.3 制度变迁增长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研究 |
2.2.2 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
2.2.3 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3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
3.1 通过自主研发和知识溢出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 |
3.1.1 通过自主研发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 |
3.1.2 通过知识溢出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 |
3.2 通过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 |
3.2.1 通过资源配置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 |
3.2.2 通过人力资本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及趋势性分析 |
4.1 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
4.1.1 知识产权保护概况 |
4.1.2 知识产权保护测算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1.3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测算结果及趋势性分析 |
4.2 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分析 |
4.2.1 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4.2.2 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2.3 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及趋势性分析 |
4.3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统计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及来源 |
5.1.1 主要变量说明 |
5.1.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2 模型构建及辅助性分析 |
5.2.1 方法选择 |
5.2.2 模型构建 |
5.2.3 辅助性分析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对分解值技术进步的影响 |
5.3.2 对分解值技术效率的影响 |
5.3.3 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对策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层面 |
6.2.2 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层面 |
6.2.3 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层面 |
6.3 创新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产权保护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专利权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
1.2.2 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
1.2.3 关于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创新 |
2.1.2 知识产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
3.1.2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 |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3.3 变量设计 |
3.3.1 解释变量 |
3.3.2 被解释变量 |
3.3.3 控制变量 |
3.4 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产权保护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的回归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企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技术引进影响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
(二)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引进影响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与关系 |
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一)中国总体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二)中国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二、中国技术引进现状 |
三、中国技术创新现状 |
(一)总体技术创新现状 |
(二)各地区技术创新现状 |
四、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关系初探 |
第三章 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国企业创新的概念界定与影响机制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企业创新 |
(二)技术引进 |
(三)知识产权保护 |
二、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一)技术引进对自主研发的替代效应 |
(二)技术引进对自主研发的互补效应 |
三、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
第四章 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的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一)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二)变量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四)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的检验 |
三、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的检验 |
四、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
(一)异质性分析 |
(二)基于不同地区企业的检验 |
(三)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检验 |
(四)基于不同技术水平企业的检验 |
五、稳健性检验 |
(一)替换企业创新衡量指标 |
(二)替换知识产权保护衡量指标 |
(三)关于内生性问题的检验 |
第五章 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企业创新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关于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建议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
(二)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测量的相关研究 |
一、定性测量法 |
二、定量测量法 |
三、文献评述 |
第二节 制造业竞争力度量及其相关研究 |
一、国内市场产业竞争力的度量及相关研究 |
二、国际市场产业竞争力的度量及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总体保护水平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地区差异性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四章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一、制度基础观 |
二、庇古的“外部性”理论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效应 |
一、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
二、市场份额占领发生条件的模型推导及说明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支配性效应 |
第四节 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制定的贸易性效应 |
第五章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数据说明与变量指标体系构建 |
一、数据说明 |
二、变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三、变量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回归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初步回归分析 |
第四节 地区异质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稳健性分析 |
第一节 鲁棒回归 |
第二节 改变为滞后一期变量的稳健性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四、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能力——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J]. 代中强,孙全刚.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1(06)
- [2]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量变抑或质变[J]. 顾晓燕,薛平平,朱玮玮. 中国科技论坛, 2021(10)
- [3]互联网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产出[J]. 李雪,吴福象,竺李乐,杨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 [4]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张惟楚.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D]. 黄丽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产权保护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专利权视角分析[D]. 纪京九. 河北大学, 2021(02)
- [7]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回归分析[D]. 付锦.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 [8]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研究[D]. 刘世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9]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企业创新研究[D]. 赵欢欢.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10]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D]. 陈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