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胜,周游,叶惠煊,王张,曾嵘,李晓莉,付珂,于少朋,梁源,徐敏,张金钰[1](2020)在《止血镇痛胶囊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止血镇痛胶囊对大鼠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受精雌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卡巴克络对照组、独一味软胶囊组及止血镇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妊娠第7天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第8~14 d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7~14 d期间,每日分别于8∶00和20∶00采集阴道出血量。第15天时取血,Elisa测试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含量,并在光镜下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止血镇痛胶囊低剂量组子宫出血时间、子宫出血总量、给药第7天的子宫出血量显着减少(P<0.05);止血镇痛胶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E2含量显着升高(P<0.01),止血镇痛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E2和P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止血镇痛胶囊3个剂量组大鼠子宫中绒毛及蜕膜细胞残留均显着减少(P<0.05)。结论止血镇痛胶囊能减少子宫出血时间,提高激素水平,促进子宫绒毛及蜕膜细胞残留排出,对大鼠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黄明玉[2](2019)在《柿桃提取物对L-NAME诱导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柿桃提取物对L-NAME(NG-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盐酸盐)诱导的高血压SD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可能的降压机制。方法:(1)制备柿子叶水提物,酸杨桃果汁浓缩,把两者按比例混合,通过十二指肠给药于正常的SD大鼠,使用BL-420S系统检测给药前及给药后四小时内SD大鼠的颈动脉压。(2)借助L-NAME试剂来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灌胃给药。一批鼠采用十二指肠给药途径,借助颈总动脉插管法与BL系统相连,进而对实验动物给药前、给药后4h内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以及MBP(平均动脉压)进行测定。另一批鼠则采取连续4周灌胃给药干预,当实验动物清醒状态下,通过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来对尾动脉压进行测量。(3)最后一次给药完成,通过水合氯醛对大鼠实施麻醉处理,并取血,然后进行血清分离操作,分别借助硝酸还原酶法、羟胺法、TBA(硫代巴比妥酸)法以及比色法分别对实验动物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T-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T-AOC(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同时借助ELISA试剂盒对含NE(去甲肾上腺素)、ET-1(内皮素1)、Ang-Ⅱ(血管紧张素Ⅱ)的量实施检测。(4)采血完毕后马上处死大鼠,摘下心脏,分离出左心室,依次精称心脏、左心室各自的重量,同时对左室重量指数(LVMI)进行计算,切取一部分左心室并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实施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对心肌中NF-κB(核转录因子)、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另一部分左心室通过ELISA法测定TNF-α和TGF-β1的含量,(5)将肾脏取下,通过肾门横断面将一片组织(2-3mm厚度)切下,通过福尔马林溶液(10%)实施固定处理,完成HE、Masson染色,借助免疫组化法半定量分析NF-κB、TGF-β1与TNF-α在肾脏内的表达。结果:(1)正常健康SD大鼠受到柿桃提取物的作用,血压值与给药前相比,显着下降(P<0.05),且剂量越大,血压下降程度越大。(2)通过十二指肠给不同剂量的柿桃提取物于L-NAME诱发的高血压大鼠,大鼠检测的SBP、DBP以及MBP与给药前相比,都在显着地降低(P<0.05)。(3)通过灌胃给柿桃提取物于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一周后卡托普利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SBP、DBP、MBP开始下降;末次给药后,与模型组对比,卡托普利组、柿桃提取物各治疗组的血压全部明显下调(P<0.05)。在进行给药干预时,各组实验动物体重均表现为缓缓升高,在体重指标上,组间对比未见明显差别。(4)经过4周给药干预,卡托普利组的LVMI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柿桃提取物各治疗组大鼠的LVMI也比模型组减少。(5)跟模型组对比,卡托普利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清内NO、T-AOC与T-SOD水平明显上调(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也呈现出上调的趋势。卡托普利组及柿桃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血清内MDA、NE、ET-1、Ang-Ⅱ含量显着下调(P<0.05),各治疗组心肌组织的TGF-β、TNF-α量显着下调(P<0.05)。(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组织及肾脏组织中NF-κB、TGF-β1、TNF-α表达明显下降(P<0.05)。(7)通过HE染色观察,跟模型组比较可见,柿桃提取物各治疗组大鼠的肾脏以及心肌细胞的诸多病理变化(包括细胞分布无规律性、溶解、断裂、肥大等)状况明显缓解。(8)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到模型组心肌、肾脏组织有较多蓝色纤维沉积,而柿桃提取物各治疗组的胶原沉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少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柿桃提取物可以使正常大鼠以及L-NAME诱发的高血压SD大鼠的SBP、DBP、MBP下降,并可显着改善高血压大鼠心肌、肾脏细胞的病理损伤情况和纤维化效应,其降压机制可能是增加NO的生成和释放、增加T-SOD、T-AOC,减少NE、Ang-Ⅱ和ET-1等内源性缩血管活性成分的释放、使细胞NF-κB、TGF-β1与TNF-α水平下调。
黄顺旺[3](2016)在《柿叶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柿叶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 Thunb.)的干燥叶,主要分布于广西、河南、安徽、陕西、河北和浙江等省,柿叶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作为传统中药,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心绞痛及内出血等;也可作为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用于高血压、妇女保健等。研究报道柿叶具有抗氧化、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免疫提高和抗糖尿病等活性。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从柿叶中已分离得到80余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萜类、多酚类,以及多糖类等。本文在综述了柿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有效部位和质量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有效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干燥柿叶的95%和50%乙醇的渗滤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其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及RP-HPLC等手段,分离得到4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全部结构,包括环烯醚萜类化合物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8个,三萜类化合物19个,黄酮类化合物7个,芳香醇、醛、酸类化合物8个。其中,新化合物 9 个,分别为:persimmonoid A、B(1-2),persimmoninC、D、E、F、G、H、I(13-18;25)。已知化合物37个,分别为:女贞苷(3),橄榄苦苷(4),(+)-皮树脂醇(5),(+)-丁香脂素(6),(+)-松脂素(7),(+)-皮树脂醇苷(8),(+)-丁香脂素-β-D-葡萄糖苷(9),(+)-松脂素-β-D-葡萄糖苷(10),(+)-异落叶松脂素(11),(-)-(7’S,8S,8’R)-4,4’-dihydroxy-3,3’,5,5-tetramethoxy-7’,9-epoxylignan-9’-ol-7-one(12),kakisaponinA(19),kakisaponinB(20),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酯(21),ryobuni C(22),28-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委陵菜酸酯(23),rotungenic acid 28-O-α-L-rhamnopyranosyl-(1 →2)-β-D-glucopyranoside(24),2α,3α,19α,24-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酯(26),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O-ββ-D-吡喃葡萄糖酯(27),niga-ichigoside F1(28),barbinervic acid(29),rotungenic acid(30),坡模醇酸(31),槲皮素(32),金丝桃苷(33),山奈酚(34),牡荆素(35),黄芪苷(36),三叶豆苷(37),杨梅素(38),对羟基苯乙醇(39),2-甲基苯甲酸(40),2,4-二羟基6-甲基苯乙酮(41),3-(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烷-1,2-二醇(42),香草酸(43),原儿茶酸(44),原儿茶醛(45),羟基酪醇(46)。首次从柿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23个,分别为:化合物3-12,21-28,39-42,45-46。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柿叶醇提工艺,并考察其石油醚、乙酸乙酯的萃取工艺。同时,我们还考察了柿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最终确定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10倍量70%乙醇,煎煮2次,每次2小时。石油醚脱色脱脂3次,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柿叶总黄酮提取物(简称EAPL)。柿叶总黄酮和总三萜制备工艺合理、可行。采用H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了 EAPL的32个主要化学成分(14个黄酮,16个三萜,2个其它成分),并采用HPLC-QQQ-MS/MS方法对其中7个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量,结果发现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为了探讨从柿叶中分离得到的12个化合物(4个环烯醚萜,8个木脂素)在抗氧化、神经保护方面的活性及其与结构和含量的关系,采用HPLC-QQQ-MS/MS联用技术对柿叶和柿果提取物中的这12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柿叶与柿果所含7个化学成分相同,但在柿叶里含量高。采用3种方法(DPPH法、ABTS法和FRAP法)考察了这12个成分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过氧化氢诱导的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损伤实验评价其中11个成分(3个环烯醚萜,8个木脂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有关联;另外,一些化合物显示出了显着的神经保护活性。本实验考察EAPL对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影响,初步探讨了 EAPL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AD)的机理。结果表明,EAPL可以减轻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EAPL具有保护PC12细胞拮抗Aβ25-35的损伤作用;其抗AD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其清除自由基而产生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Aβ1-42诱导大鼠老年痴呆(AD)模型,观察EAPL对A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APL对Aβ1-42诱导的老年痴呆有明显的保护作用;EAPL的抗AD作用与其抗氧化及抑制JNK/Caspase-3信号通路有关。
李娜,周志宏[4](2015)在《柿的药学研究概况》文中提出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柿的资源状况、药用历史、食用价值、质量标准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李娜[5](2015)在《柿叶柿皮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三萜、黄酮类化学物质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日本甜柿(Diospyros kaki L.f)柿叶及柿皮醇提物进行成分鉴定,建立熊果酸、齐墩果酸、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鲜甜柿皮中取熊果酸、鲜甜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筛选最佳工艺参数,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新鲜甜柿皮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分离、纯化后得化合物1,波谱数据鉴定其成分。新鲜甜柿叶甲醇浸泡提取、分离、纯化得10个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完成方法学验证。采用正交实验考察溶剂比例、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鲜柿叶中提取黄酮成分之和的影响;采用MCI Gel吸附法富集柿叶中的黄酮;结晶法精制黄酮,得到鲜柿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考察溶剂比例、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鲜柿皮中熊果酸提取量的影响;分别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法、溶剂萃取法、固体萃取法对熊果酸富集的影响,对比结晶法、柱层析与结晶综合法对精制的影响,得到鲜柿皮中提取熊果酸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新鲜甜柿皮提取得化合物1经波谱分析为熊果酸。鲜柿叶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5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0-β-D-葡萄糖苷(1),山奈酚-3-0-β-D-半乳糖苷(2),槲皮素-3-0-β-D-葡萄糖苷(3),刺五加苷E(4)3,3,5-三甲基-4-羟基-4-(γ-O-β-D-葡萄糖苷)-丁烯基-5-烯-环己酮(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及齐墩果酸含量:样品采用超声提取,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磷酸(87:13)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为0.5ml;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25℃。齐墩果酸对照品进样量在4.996-124.900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36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95%(RSD=4.49%)。熊果酸对照品在32.784-409.8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400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32%(RSD=2.85%)。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性B;梯度洗脱;流速每分钟为1.2ml;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30℃。SZY-7对照品在0.052-0.1239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加标回收率为95.18%(RSD=3.2%);SZY-6对照品在0.0257-0.0613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7),加标回收率为96.72%(RSD=3.31%);SZY-5对照品在0.052~0.123μg(r=0.99963),加标回收率为98.87%(RSD=1.00%)。鲜甜柿皮中取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5倍量95%的乙醇提取4次,每次60分;经对比,熊果酸最经济且简单的富集方法为固体萃取法;最佳精制方法为柱层析与结晶综合法。鲜甜柿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3倍量5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90分钟;MCI Gel吸附法为黄酮最佳富集方法,MCI Gel树脂对黄酮的工作满载样量的60%,即2.1mg/g;相当于每克树脂可接纳0.075g甜柿浸膏(比重1.35;50℃);精制方法为3~5倍量80%~90%乙醇溶液溶解过滤后结晶。[结论]甜柿果皮中含有大量熊果酸,但齐墩果酸含量很低,为获得高纯度熊果酸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柿皮中熊果酸及齐墩果酸含量、柿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含量测定的方法。本研究提供的甜柿果皮中熊果酸提取方法对满足医药及化妆品行业急需的高纯度熊果酸原料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甜柿叶黄酮提取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
董自波,李超,洪敏[6](2015)在《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早孕不完全流产大鼠的出血量、血液流变学、部分激素水平及子宫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子宫出血模型,观察药物对出血量、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检测子宫匀浆液中ET和NO的含量及放免法检测血液激素水平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子宫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研究药物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效应及机制。结果: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可减少子宫NO分泌,提高局部TGF-β水平,减少子宫出血量。结论: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能明显缓解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导致的早孕大鼠出血症状。
周鑫堂,王丽莉,韩璐,张铁军,刘方[7](2014)在《柿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柿树科(Ebenaceae)柿树属Diospyros L.植物柿Diospyros kaki的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萜类、萘醌萘酚类、香豆素类、甾醇类、有机酸、脂肪酸、挥发油等成分,其药理作用包括降糖、抗氧化、抗菌、抗肿瘤、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止血、调血脂等。综述了柿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赵旭[8](2014)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组采用安宫黄体酮与中药方剂。结果:对照组子宫出血彻底消失时间为(5.82±1.36)d,治疗组子宫出血彻底消失时间为(3.17±0.85)d,对照组药物治疗总时间为(10.74±1.72)d,治疗组药物治疗总时间为(7.31±1.48)d,治疗组子宫出血表现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9.5%,治疗组有效率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明显。
张嘉嘉[9](2014)在《柿资源叶片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柿(Diospyros kaki L.)为柿树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植物,我国柿属有64种和变种(型),除柿果实外,柿叶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柿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滇南本草》、《本草再新》和《广西中药材标准》中均有记载,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我国柿资源有千余种,不同资源间有效成分差异丰富,同一品种不同时期差异也特别丰富,但关于柿叶有效成分的资源评价鲜有报道。本文从柿叶中维生素C、黄酮和多酚含量角度出发,开展了柿资源叶片中有效成分的多样性的研究,旨在筛选出优良叶用柿资源,为柿叶的开发利用和优良叶用柿资源的选育提供原材料。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生素C出峰时间为5.25min,维生素C浓度在50~2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可达0.9998,“次郎”样品的含量为17.81±0.05,RSD为0.29%(n=6),平均价标回收率为101.65%,RSD为0.37%(n=5)。2.15份柿资源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呈多样性变化,柿近缘种,野柿,甜、涩柿品种年均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3.21%、18.61%、30.89%、25.30%,其中波动最大为阳丰(44.31%),最小的为吊柿(17.52%),柿叶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峰期为7中上旬和8月中上旬;野生资源在整年的生长发育期间,维生素C含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3.柿资源叶片中维生素C、黄酮和多酚含量多样性丰富。维生素C、黄酮和多酚含量的变异系数幅度为21.14%~52.99%,平均变异系数为42.56%,变异幅度高;维生素C、黄酮和多酚含量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957~2.034,平均2.002,多样性程度高。4.不同的柿资源类型间维生素C、山奈酚含量差异性显着(P<0.05),但槲皮素、粗黄酮和多酚含量差异不显着;不同来源的柿资源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含量表现出显着(P<0.05)的差异性,但柿叶中维生素C、槲皮素均未表现出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柿资源叶片中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5.柿资源叶片中维生素C、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含量聚类分析表明,高维生素C含量的资源有10份为美洲柿、湖南野柿1号、湖北野柿1号、湖北野柿2号、江苏野柿2号、浙江野柿、孟津红柿、大平核、南化牛心柿、牛头柿;而高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含量的资源有11份为休宁扁塌柿、栾川八月黄、晚御所、大红柿、浙江野柿、栾川出头、阳丰、台湾正柿、海安小方柿、江苏野柿2号、小面糊;由上可知五种成分均高的资源为江苏野柿2号、浙江野柿。
白卫娜[10](2010)在《柿叶总黄酮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目的:柿叶总黄酮(PLTF)是从中药柿叶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现代研究表明,柿叶黄酮具有血管扩张(软化血管)、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止血、杀菌解热等多种功效,但是,PLTF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建立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的胸腹主动脉及头臂干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常规检测观察其对小鼠血脂、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运用HE、油红O染色方法观察其对实验小鼠AS斑块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病变面积的影响;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对实验小鼠胸腹主动脉病变组织P-Selectin、ICAM-1、VCAM-1以及头臂干动脉病变组织中α-actin、MMP-9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探查PLTF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柿叶总黄酮对apoE-/-小鼠胸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实验动物共设三组,即⑴正常对照组,选用8周龄雄性C57BL/6正常小鼠8只;⑵模型组,选用8周龄雄性apoE-/-小鼠21只;⑶柿叶总黄酮治疗组(简称黄酮组),选用8周龄雄性apoE-/-小鼠21只。除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外,其余两组均饲喂高脂饲料。所有动物自由饮水,每日灌胃一次,黄酮组给予柿叶总黄酮30 mg/kg/day,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喂16周,麻醉取血,测定血清中TC、TG、VLDL、MDA含量、总SOD活性;手术剥离胸腹主动脉近心端组织并切片,HE、油红O染色观察AS病变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病变面积;免疫组化法观察胸腹主动脉病变中P-Selectin、ICAM-1、VCAM-1的表达及分布。采用HMIAS-2000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第二部分:柿叶总黄酮对apoE-/-小鼠头臂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实验动物共设四组,即:⑴正常对照组,选用8周龄雄性C57BL/6正常小鼠8只;⑵模型组,选用8周龄雄性apoE-/-小鼠28只;⑶柿叶总黄酮治疗组(简称黄酮组),选用8周龄雄性apoE-/-小鼠24只;⑷辛伐他汀治疗组(简称他汀组),选用8周龄雄性apoE-/-小鼠24只。除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外,其余三组均饲喂高脂饲料,所有动物自由饮水,每日灌胃一次,黄酮组给予柿叶总黄酮30 mg/kg/day,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30 mg/kg/day,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喂12周,麻醉取血,测定血清中TC、TG、LDL、VLDL、HDL、MDA含量、总SOD活性;手术取头臂干动脉并切片,HE、油红O染色观察AS病变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病变面积;弹力纤维染色确定斑块内纤维帽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头臂干动脉病变中α-actin、MMP-9的表达及分布。采用HMIAS-2000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柿叶总黄酮对apoE-/-小鼠胸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1. PLTF对apoE-/-小鼠血清血脂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VLD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模型组(40.51±3.47、3.81±0.42、1.73±0.19)和黄酮组(35.98±5.29、3.34±0.63、1.52±0.28)之间血脂水平无显着性差异。2. PLTF对apoE-/-小鼠血清MDA和SOD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35.18±3.89)明显高于黄酮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DA的含量(24.15±3.18、22.27±2.19)(P<0.05);黄酮组和模型组之间SOD活(113.3±3.24、120.3±5.72)无显着性差异。3. PLTF对apoE-/-小鼠胸腹主动脉AS病变组织形态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小鼠胸腹主动脉内膜光滑,无AS病变,模型组小鼠胸腹主动脉内膜大多可见体积较大的斑块形成,斑块突入管腔导致管腔明显狭窄,黄酮组小鼠胸腹主动脉AS斑块面积较小,脂质、泡沫细胞沉积血管内膜,导致血管内膜局部增厚,无明显管腔狭窄。与模型组比较,黄酮组AS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明显降低(分别为0.15±0.03、0.07±0.02),差异有显着性(P<0.05)。4. PLTF对apoE-/-小鼠AS病变组织中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斑块肩部有广泛的P-Selectin、ICAM-1和VCAM-1阳性染色颗粒表达(163.08±16.33、155.02±13.98、153.91±9.88),而黄酮组中阳性染色颗粒表达较少(184.56±13.52、170.52±16.20、167.63±12.90),主要表达于血管内膜,且模型组病变部位灰度显着低于黄酮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第二部分:柿叶总黄酮对apoE-/-小鼠头臂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1. PLTF对apoE-/-小鼠血脂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TC、LDL、HDL、TG水平比较,模型组TC、LDL水平显着升高(P<0.05),HDL水平显着降低(P<0.05),TG水平也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黄酮组和他汀组三组之间比较,各指标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2. PLTF对apoE-/-小鼠血清MDA和SOD的影响:与模型组MDA含量(23.89±1.62)比较,正常对照组、黄酮组、和他汀组三组血清中MDA含量(18.38±1.60、18.31±1.78、16.76±1.94)明显降低(P<0.05),但三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模型组、黄酮组、他汀组三组比较,血清SOD活性(104.26±11.19、100.15±9.74、102.39±10.15)无显着性差异。3. PLTF对apoE-/-小鼠头臂干动脉AS病变组织形态的影响:三组小鼠头臂干动脉内膜均有典型的纤维斑块或粥样斑块等AS病变形成,与模型组比较,黄酮组、他汀组大多AS斑块体积较小,且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显着降低(分别为0.33±0.07、0.12±0.02、0.14±0.04),差异有显着性(P<0.05)。4. PLTF对apoE-/-小鼠头臂干动脉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模型组头臂干动脉AS斑块包埋纤维帽数高于黄酮组和他汀组,其MMP-9的表达亦高于黄酮组和他汀组(分别为137.79±14.92、155.34±10.67、156.76±12.48),差异有显着性(P<0.05);三组中所有不稳定斑块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分别为130.03±11.73、162.44±10.26),且差异有极显着性(P<0.01)。结论:1. PLTF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poE-/-小鼠AS病变的产生和发展,但并不依赖于其对血脂的降低作用。2. PLTF可显着对抗小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抑制AS病变的发展,但并不是通过直接增强SOD活性来参与反应性的防御保护机制。3. PLTF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S病变组织中粘附分子P-Selectin、ICAM-1、V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表明,PLTF可以通过减少小鼠动脉壁内P-Selectin、ICAM-1、VCAM-1的表达抑制AS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减少MMP-9的表达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二、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止血镇痛胶囊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模型的制备与给药 |
2.2 子宫出血量 |
2.3 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含量测定 |
2.4 子宫组织病理学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每日子宫出血量 |
3.2 子宫出血总量 |
3.3 子宫出血时间 |
3.4 血清E2和P含量测定结果 |
3.5 子宫组织病理学 |
4 讨论 |
(2)柿桃提取物对L-NAME诱导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 |
第一章 柿桃提取物对正常SD大鼠血压的影响 |
1.实验方法 |
2.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章 柿桃提取物对L-NAME诱导高血压大鼠的急性降压作用研究 |
1.实验方法 |
2.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章 柿桃提取物对L-NAME诱导高血压大鼠的长期降压作用和有关机制的研究 |
1.实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柿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一、柿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二、柿叶的抗氧化作用 |
三、柿叶的调血脂作用 |
四、柿叶的降血糖作用 |
五、柿叶的止血作用 |
六、柿叶的抗过敏作用 |
七、柿叶的抗菌作用 |
八、柿叶的抗肿瘤作用 |
九、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柿叶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柿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有效部位和质量控制研究概况 |
1.1 柿叶的资源概况 |
1.2 柿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3 柿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4 有效部位的提取及其质量控制 |
1.5 成药性研究、临床及保健食品应用 |
1.6 立题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柿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化合物的结构,编号及鉴定方法 |
2.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3 实验部分 |
2.4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柿叶有效部位的提取及定性定量研究 |
3.1 柿叶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柿叶总黄酮提取物(也称乙酸乙酯提取物,EAPL)工艺研究 |
3.1.3 总三萜提取物工艺研究 |
3.1.4 柿果提取物(供分析用) |
3.1.5 小结与讨论 |
3.2 柿叶有效部位的定量定性研究 |
3.2.1 HPLC-Q/TOF-MS法分析EAPL主要化学成分 |
3.2.1.1 仪器与材料 |
3.2.1.2 方法与结果 |
3.2.1.3 讨论 |
3.2.2 HPLC-QQQ-MS/MS法测定EAPL中主要黄酮含量 |
3.2.2.1 仪器与材料 |
3.2.2.2 方法与结果 |
3.2.2.3 讨论 |
3.2.3 HPLC-QQQ-MS/MS法测定柿叶和柿果中环烯醚萜、木脂素成分含量 |
3.2.3.1 仪器与材料 |
3.2.3.2 方法与结果 |
3.2.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活性研究 |
前言 |
4.1 柿叶总黄酮提取物(EAPL)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
4.1.1 EAPL对Aβ(25-35)介导PC12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研究技术路线图 |
4.1.2 材料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 |
4.1.5 讨论 |
4.2 EAPL对Aβ_(1-42)诱导的大鼠痴呆模型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4.2.1 EAPL对Aβ_(1-42)诱导的大鼠痴呆模型保护作用研究技术路线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2.4 讨论 |
4.3 柿叶中环烯醚萜和木脂素化合物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活性研究 |
4.3.1 抗氧化试验 |
4.3.2 神经保护试验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本试验总结 |
5.2 讨论 |
5.3 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附件 |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
(4)柿的药学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状况 |
2 药用历史 |
3 食用价值 |
4 质量标准研究 |
4.1 性状鉴别 |
4.2 定性鉴别 |
4.3 含量测定 |
5 化学成分 |
6 药理作用 |
7 临床应用 |
7.1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7.2 治疗出血症 |
7.3 抗菌消炎 |
7.4 美容 |
7.4 抗癌 |
7.5 治疗呃逆 |
(5)柿叶柿皮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三萜、黄酮类化学物质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柿资源利用研究综述 |
1. 资源状况 |
2. 药用历史 |
3. 食用价值 |
4. 质量标准研究 |
5. 化学成分 |
6. 药理作用 |
7. 临床应用 |
第二部分 化学成分研究 |
(一) 云南甜柿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
(二) 云南甜柿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三部分 含量分析 |
(一) 柿子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
(二) 柿子叶中三个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四部分 制备工艺研究 |
(一) 从甜柿叶中提取制备黄酮的工艺研究 |
(二) 从甜柿皮中提取制备熊果酸的工艺研究 |
参考文献 |
(6)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1. 1 实验动物 |
1. 2 受试药物 |
1. 3 药品及试剂 |
1. 4 仪器 |
2 方法 |
2. 1 模型的建立[1] |
2. 2 分组与给药 |
2. 3 出血量的测定[1 ~ 4] |
2. 4 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测定[5] |
2. 5 子宫内膜匀浆 NO 含量测定 |
2. 6 子宫内膜匀浆 TGF-β 含量测定 |
2. 7 血浆 ET 含量检测 |
2. 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 1 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模型大鼠子宫出血量的影响 |
3. 2 药物对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3. 3 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子宫内膜匀浆 NO含量的影响 |
3. 4益母草 与马齿苋配伍对子宫内膜匀浆TGF-β 含量的影响 |
3. 5 药物对血浆内皮素( ET) 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7)柿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 |
1.2 萜类化合物 |
1.3 萘醌和萘酚 |
1.4 香豆素 |
1.5 甾醇 |
1.6 有机酸 |
1.7 脂肪酸 |
1.8 挥发性成分 |
1.9 其他成分 |
2 药理作用 |
2.1 降血糖作用 |
2.2 抗氧化作用 |
2.3 抗菌、抗肿瘤作用 |
2.4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
2.5 止血作用 |
2.6 调血脂作用 |
2.7 其他作用 |
3 柿叶应用前景与展望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治疗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子宫出血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9)柿资源叶片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柿叶中维生素 C 研究进展 |
1.2.2 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3 柿叶中多酚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柿叶维生素 C 反相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2 校准曲线的制作 |
2.2.3 精密度的测定 |
2.2.4 回收率的测定 |
2.2.5 滴定法与 HPLC 法对比 |
2.3 小结 |
第三章 柿叶维生素 C 含量多样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材料采集与处理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柿资源叶片含水量动态变化 |
3.2.2 柿叶维生素 C 含量年动态变化 |
3.2.3 柿资源叶片维生素 C 含量差异性 |
3.2.4 柿种质资源的筛选 |
3.3 小结 |
第四章 柿叶黄酮和多酚含量多样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4.1.2 样品处理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分布特征 |
4.2.2 不同种源间柿叶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含量差异性 |
4.2.3 不同柿类型间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含量差异性 |
4.2.4 相关性分析 |
4.2.5 优良资源的筛选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柿资源叶片维生素 C 含量多样性 |
5.1.2 柿资源叶片黄酮和多酚含量多样性 |
5.1.3 柿优良资源的筛选 |
5.2 讨论 |
5.3 建议与展望 |
5.3.1 创新点 |
5.3.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10)柿叶总黄酮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柿叶总黄酮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柿叶总黄酮对apoE~(-/-)小鼠胸腹主动脉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柿叶总黄酮对apoE~(-/-)小鼠头臂干动脉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柿叶总黄酮药理研究进展 |
综述二 ApoE~(-/-)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止血镇痛胶囊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J]. 黄胜,周游,叶惠煊,王张,曾嵘,李晓莉,付珂,于少朋,梁源,徐敏,张金钰. 西北药学杂志, 2020(06)
- [2]柿桃提取物对L-NAME诱导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黄明玉.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3]柿叶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的研究[D]. 黄顺旺. 沈阳药科大学, 2016(04)
- [4]柿的药学研究概况[J]. 李娜,周志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16)
- [5]柿叶柿皮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三萜、黄酮类化学物质的制备工艺研究[D]. 李娜. 云南中医学院, 2015(12)
- [6]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J]. 董自波,李超,洪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01)
- [7]柿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周鑫堂,王丽莉,韩璐,张铁军,刘方. 中草药, 2014(21)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临床研究[J]. 赵旭. 中医学报, 2014(11)
- [9]柿资源叶片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多样性研究[D]. 张嘉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10]柿叶总黄酮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白卫娜.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