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绿色猪肉”(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燕[1](2017)在《养猪企业“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下的营销策略研究 ——以贵阳XZY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日益提高,消费者更注重对生活品质和品味的追求,对饮食中的一大消费品——猪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伴随经济的发展,很多负面的影响陆续出现,如工业化、城镇化对环境的污染、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从养殖、加工到市场销售整个过程的安全性,进而对生态、绿色、有机的高品质猪肉产品产生兴趣。顺应市场需求,养猪企业“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渐渐兴起,该模式使公司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与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和生态化养殖完美结合,提供营养、健康、无污染的优质猪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面对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采用“公司+家庭农场”模式运营的企业急剧增加,各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在新形势下,养猪企业如何扩大市场,实现经营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营销突破口,形成有企业特色,符合企业经营目标的稳定而有效的营销模式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本文以贵阳XZY农业科技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养猪企业“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下营销策略的研究,分析其营销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从时代需求、模式特点以及营销管理相关理论出发,提出“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下养猪企业的营销策略优化设计,以指导案例公司以及养猪企业充分发挥“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的优势,提高企业知名度、产品影响力以及最终收益。
王桂云[2](2016)在《茶预混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绿茶中富含茶多酚等多种营养物质,利用茶资源开发畜禽饲料添加剂已成为研究热点。由于绿茶成分复杂,对动物生长、代谢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尚待明确。本文研究了茶预混料对猪背膘厚、猪肉品质及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参与脂代谢的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研究,探讨茶预混料对优质猪生产的作用机理。试验选择定远猪与杜洛克杂一代猪(杜定猪)1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对照组日粮(DDA组)和添加3%茶预混料日粮(DDB组),再选择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4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添加3%(DLC组)、4%(DLD组)、5%(DLE组)茶预混料的日粮。试验期90d,试验期间定期称重、记录耗料量,试验结束后屠宰测定背膘厚、肉质性状,检测血液指标等。采集肝脏组织,运用RNA-seq检测研究绿茶对猪肝脏与脂肪消化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各组间指标的差异显着性,研究茶预混料对猪脂肪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探索。结果表明:(1)杜定猪DDB组背膘厚比DDA组下降了23.4%(P<0.05);杜长大DLD和DLE组背膘厚比DLC组分别下降了14.8%和20.9%(P<0.05);各组间眼肌面积、猪肉色、大理石纹和系水力随茶份添加量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杜定猪DDB组肌肉脂肪比DDA组显着降低了16.20%(P<0.05);杜长大猪各组间肌肉脂肪随茶预混料比例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猪肌肉水分、Ca、P、粗灰分和无机盐含量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茶预混料添加量增加,肌肉和脂肪内胆固醇有下降趋势,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3)血液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随茶预混料添加量增加而下降,相关系数达-0.9820和-0.9673(P<0.01),但组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杜长大猪DLD组白蛋白比DLC组增加10.9%(P<0.05),DLE组比DLC组增加了15.4%(P<0.01);α1球蛋白随茶预混料增加而下降,DLE组比DLC组显着下降了31.8%(P<0.01);血液球蛋白总量随茶预混料增加而降低,其中DLE组比DLC组显着下降了8.66%(P<0.01)。(4)比较3%茶预混料组和基础日粮组的杜长大肥育猪的RNA-seq结果,2%茶预混料组猪的其清道夫受体36(CD36)、磷脂酸磷酸酶(PAP)、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载脂蛋白B-48(ApoB-48)、ATP三磷酸腺苷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ApoA-I等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调。结果显示,猪绿茶能显着降低日粮脂肪消化与吸收相关酶类基因的表达水平。
马帮军[3](2015)在《含茶饲料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开发天然植物源性添加剂是近些年来饲料添加剂的一个热点,作为饮品的茶叶也被列入猪等动物饲料的添加物,提高了茶叶的新用途和附加值。由于茶叶含有茶多酚,其添加比例对动物生长、代谢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茶叶在猪日粮中的添加比例及其作用效果。试验随机选择定远猪与杜洛克杂一代2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试验组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1%,2%和3%的茶粉。试验期3个月,试验期每3周测定日增重、背膘厚1次,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分别测定生长性能、血液及肉质等指标。分析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显着性,探索含茶饲料对猪脂肪沉积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茶粉水平的增加,日增重下降,并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背膘厚度显着下降,其中第2组下降最明显(p<0.05);表明在猪日粮中添加茶粉可以降低猪胴体脂肪沉积;(2)试验2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第1组的β球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第2组的γ-球蛋白指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3)随着茶粉添加量的增加,肉色评分显着下降(p<0.05),大理石纹指标逐渐下降(p<0.05),系水力明显下降(p<0.05);(4)茶粉水平对猪肉化学组成有显着影响,其中第2组肌肉含水量较高,第1组肌肉含磷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胆固醇含量第3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
隋洪明[4](2014)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综合规制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风险社会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现代社会最令公众关注的典型问题。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因为其多发性、普遍性和严重性已成为近年社会问题的热点而备受关注,学界也倾注了相当的精力,但总体上总有一种表层解读的肤浅、单一之感,作为与人们的生活、生命与身体健康密切联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应只得到简单的、分散的、孤立的回应,而应该在理论、制度和实务等诸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论证,以解决现实中的复杂性难题。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从较早的“大头娃娃”事件、“苏丹红”事件,到近几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及“恒天然乳品”事件,无不刺激公众的神经,对公众造成伤害,为解决这些频频出现、影响恶劣的事件,专家学者亦纷纷提出各种对策,建言献智,精辟的论证已然不少,但大多拘泥于就事论事地单一探究,没有在特定的环境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思考,往往顾此失彼,一项措施的实施反而影响另一项对策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的方法出现了偏差,因此,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必须从宏观背景出发,以整体性、联系性、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运用不同的理论与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性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在吸取前人精华,去除固有不足的基础上,运用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交叉使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新观点,得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结论,为我国食品安全的综合治理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较为完善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从风险社会的基本理论入手,考察风险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揭示风险社会的产生是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科技基础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经的历史阶段,提出身处风险社会的大环境中,必须时刻牢固树立风险社会的意识,注重防范和化解风险。我国正处于风险社会的危险和敏感时期,经济发展不均衡引发的贫富矛盾风险,转型时期公私权利(力)对立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风险,体制改革不彻底决定的政府效率低下风险,传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隐患风险等等有可能集中爆发,发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风险离我们并不遥远,以风险社会理论为指导观察我国的现实问题,对于理解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二章——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理论的契合。理论与制度相互依存,在理论与制度的关系上,科学的理论是制度建设的源泉与依据,制度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必然是晦涩与僵化的教条,既不能得到人们的内心真正认同,也难以成为公众行为的“最高准则”而得到遵守。将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以理论为指导,将理论的提炼与食品制度建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制度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研究食品制度研究的必然选择和可行路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基本权利理论,二是社会发展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健康权等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而物质基础的核心与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所以,不能孤立简单地看待食品安全的问题,将食品安全问题等同于普通的商品质量事件,必须将食品安全与人权联系起来,将食品安全上升到人权的高度,才能有助于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同时,食品安全是社会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食品安全已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不可能脱离基本的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只有在企业、政府、公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解决人类都需面对的难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追求,必须建立在基本生存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与食品安全内涵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契合。第三章——食品安全问题多学科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是综合性问题,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而且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问题,因此,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就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进行单一的分析,否则,从单一的角度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难免以偏概全,不能整体地认识食品安全的问题,为解决一直以来传统单一学科研究的不足,需要从更广的范围开拓视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得出更合理全面的结论。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立法、执法与司法的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法律不完善,执法不严,诉讼机制存在重大缺陷等问题密切相关。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可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无法根治的原因在于利益的内在驱动,利益是食品安全制造者铤而走险、道德沦丧的原动力,由于不安全食品的违法成本低导致违法者可以从中谋取暴利,而鉴定成本高、诉讼成本高、执行成本高等导致维权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出现违反市场规律的逆选择效应,解决的出路是改变成本倒置的状态,增加违法成本,减少维权成本。从社会学角度观察,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秩序,关乎社会稳定。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城乡二元化结构的扭曲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居住、就业、社保、教育等各方面不公平和差距,致使农村成为假冒伪劣的集散地,使得农村的食品安全环境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食品安全的主体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或多或少地出现不正确、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食品生产经营者抱着侥幸、放任、唯利是图的心理状态,不顾基本的社会道德底线谋取不该获得的利益。消费者总是以一种受害者的弱势心态面对屡屡发生的食品不安全现象,使不安全食品的制造者肆无忌惮,也将自己置于任人宰割的境地。食品安全监管者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借口职责不清、法律规定不明、监管力量不足,推诿拖延,消极应对,放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心理状态的错位,使不安全食品事件的发生成为见怪不怪的常态。按照自然科学的原理,自然科学具有两面性和不确定性,既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也可能因为利用不当造成一定危害,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对科学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第四章——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缺失探究。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保障制度缺失的现实反映,由于制度的供给不足,导致食品安全的治理难以形成根本性的有效机制,尤其是在市场制度转型的过程中,旧的制度未能彻底退出,新的制度尚没有成功建立或处于构建的过程中,新旧交替的摩擦产生的负面作用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保障的效果,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还相差太远,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一是并不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食品安全”先进理念的统领;二是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配及行使混乱;三是法律责任规定失当。在具体法律制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企业自律制度缺失;二是食品添加剂管理混乱;三是食品安全标准落后;四是信用制度不健全;五是法律责任规定失当。从对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入手,梳理、分析、反思其不足,对于进一步完善立法,堵塞漏洞,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五章——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的主旨。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决定需要综合规制,食品安全的综合规制并不是各种具体措施的简单相加和罗列,而是具备一定逻辑内涵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应包括作为具体行动指导的共同的理念、共同的原则和为实现理念与原则而必须的方法,以统一的主旨贯彻综合规制的始终,成为食品安全综合规制制度构建的灵魂,有基本价值追求的哲学基础为指导,食品安全的综合规制的内涵才会具有丰富的内容。我国食品安全的综合规制应该树立食品安全至上理念、激励公众参与理念、利益平衡理念、服务理念、预防为主理念和严法重责理念,并以此为指导,真正使食品安全第一成为政府、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共同信条。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改进食品安全法律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提高《食品安全法》的可操作性,将整体性原则、预防性原则、风险分析原则、可追溯原则等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中,填补立法的空白,创建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第六章——食品安全综合保障制度的构建。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呼唤完善的保障机制的迅速构建、完善与创新,建立以法律制度为核心的综合保障制度,才能事半功倍地解决长期困扰政府部门,导致公众恐慌的食品安全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公众参与制度实质是将对不法行为的监督权赋予不特定的公众,将《宪法》规定的公民监督权体现在食品安全制度中,实现对执法机关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的救济与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当自己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时,理应由自己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法律的任务是设置当事人维护自己利益的制度,而不是替他们做出安排甚至以公权力和社会秩序为借口剥夺他们的权利。同时,诉讼的困难也阻碍了消费者索赔的热情,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可以允许不特定的人向管理部门投诉,在政府部门的主持下,处理食品安全案件,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对违法者进行处罚。信息透明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基础与必要条件,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有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市场失灵。在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称的市场中,各方都无从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要提高市场效率,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和强制措施,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使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强制保险法律制度处于空白状态,相关法律没有规定,使得保险没有法律依据,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往往依赖政府的力量进行解决,但总难以取得令各方满意的效果,建立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有助于强化保险分散风险的基本功能,强化对受害人的责任保障,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此,应大力加强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或地方法规、行业准入制度等配套政策,将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纳入有关法规体系。以传统监管治理为核心的事后处置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面前发挥的作用不断受到质疑,公民生命受害的不可逆转性和食品安全的特殊性决定必须在完善惩罚式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构筑屏蔽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护墙”,监管者、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都有义务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走出“对抗、惩罚、索赔、推诿”的困境,在预防理念的指导下,共同构建保障社会共同利益的食品安全预防法律制度,改变事后处置的多输格局,实现事前预防的共赢。预防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摆脱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上消极、被动、事后、弥补的态势,转化为积极、主动、事前、预防的健康局面,我国在食品安全处于严峻的形势下,走出“监管失灵”“法律失灵”“市场失灵”的困境,彻底根治危害食品安全的不良因素,形成防患于未然的良性机制。食品召回制度是在国外已得到证明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我国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首次提出食品召回制度的概念,2009年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使食品召回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这一制度在实施中却遇到了极大的障碍,究其原因,与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缺陷有关,因此,根据我国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同时,正确处理召回与补偿的关系,召回与惩罚的关系,以及召回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使食品召回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食品安全的公众性与公众所处的弱势地位对于公益诉讼有内在的需求,我国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缺位与食品安全受关注的现实程度极不相称,因此,以整体公益诉讼理念为指导,适应公众迫切期望公益诉讼制度迅速建立的“民心所向”,在食品安全领域积极探索统一公益诉讼实务运作路径,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公益诉讼制度的正确选择。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可以促进公平正义的追求,改善食品安全环境,实现权利司法救济的落实,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和不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都要求及时调整和修改法律责任的理念、原则以及具体的责任形式,发挥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引导性、预防性、惩罚性和救济性功能,以宽严适当的责任形式,改变问题处理过程中的混乱局面。建立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体系,需要贯彻严厉处罚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保护受害人原则、严格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原则,明确责任主体,以刑事责任为威慑,经济责任为主体,民事、行政责任为辅助,完善传统责任,创新新型责任,不同责任形式相互衔接,构建有机联系的严密的责任体系。
肖捷[5](2013)在《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消费者感知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希望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得到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可,以实现企业战略性目标。然而,在企业开展的各项社会责任活动中,并非所有的社会责任项目都能促进企业形象感知的提升,进而实现其战略性目标;部分项目有时甚至可能产生负面效果。现有从消费者视角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多立足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企业感知后,消费者可能产生的支持性反应(比如购买,赞扬等);也就是说既有研究都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联想的结果和影响,多关注消费者在正面企业社会责任联想下的行为倾向,而鲜有研究探究这种正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是如何产生的及其成因。此外,现有文献缺乏对消费者如何决定是否支持一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研究。然而,消费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评判的思考环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既有研究对此过程的关注度严重不足。总体来看,现有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理论和实践需要研究以下问题:消费者在购物行为中是否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予以反应?消费者在接受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后会产生怎样的思考过程?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是怎样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力求通过两种研究手段的互补优势以获得更可靠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消费者响应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探索了我国消费者行为中的责任因子,以验证消费者在购物行为中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予以反应。紧接着,本研究通过开展27个深度访谈,以了解消费者对各种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归纳出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的处理过程。通过整理谈话内容,本研究得到初始编码,即八项能让消费者产生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所需涵盖的要素;基于内在逻辑分析和关联编码,本研究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信息呈现与消费者响应的作用机制”模型。随后,本研究开发并进行消费者情境实验,以验证基于扎根研究所得到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接收方式。通过综合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作用机理。本研究最后部分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管理建议。基于上述四项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可能产生效益与安全两个维度的认知。一方面,当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中涵盖了项目有利于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福利提升、有利于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与公司的业务品牌、定位和公司形象高度相关,以及项目具有持续性的生命力这四个信息时,消费者将会产生效益感知。另一方面,消费者同时希望企业开展的社会责任项目是真实、安全和有效的。具体而言,当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中涵盖了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保证项目真实地执行、设立了监督和管控方式来确保项目执行中不发生偏差、确保项目不会产生危害作用,以及发布公司承诺这四个要素时,消费者将会产生安全感知。如果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能形成效益感知和安全感知,那么消费者会对企业形成正面的负责任形象感知,并提升购买意愿。其次,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消费者接收的过程的探讨,本研究构建出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信息呈现对消费者响应的作用机制。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中呈现的某些信息能使消费者产生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感知,而这种感知能在消费者调节定向类型的调节作用下让消费者形成更强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并进而最终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最后,本研究将消费者调节定向理论运用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验证了消费者的调节定向类型对效益、安全感知和企业社会责任联想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偏促进定向型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更为敏感;而偏预防定向型消费者更注重企业核心业务信息,且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对其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影响有限。
朱继东[6](2013)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成为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的大国。但是,新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新时期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不仅“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国内曾销声匿迹的有害言论也借机沉渣泛起,再加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凸显,使我们面对的挑战、考验和冲击前所未有,而意识形态是首当其冲。这一切都对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在已经完成的对2000多名领导干部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问题。出于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双重需要,本文立足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采用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双重脉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整理,阐述了意识形态能力的萌芽、发展,力图真实展示意识形态能力的丰富内涵以及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意识形态能力概念、发展脉络、基本内涵、现实考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有益探索,第一次尝试阐发了意识形态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本文认为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国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或者对立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能力。在阐明意识形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强意识形态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概念从列宁时期萌芽到毛泽东时代发展,再到新时期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期待,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的同时,也有着苏共亡党、卡扎菲、查韦斯等国内外的不少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并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等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迎来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春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和人类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丰富发展,是执政能力的核心,是破解当前很多难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真正得到重视,“中国梦”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李宏亮[7](2013)在《论“公共人”的培育 ——学校教育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要在人的身上塑造新的人格”(涂尔干语),纵观学校教育的发展,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一直都是学校教育最为关心的命题。本文以一名中学教师的视角,从当前学校的育人现状出发,借助于大量的观察日记,呈现出当前学校教育中的育人困境,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人的境况——“个体人的膨胀,公共人的衰落”;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的梳理和现实的反思,探析了促使个体人膨胀的学校因素以及社会、网络和家庭因素,指出个体人的膨胀正是源自于学生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失衡;最后再回到学校,从学校的组织变革、课程改革和教育机制创新等方面,展现了当下学校教育在公共人培育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人的存在是一种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张力性存在。从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两个路径来理解,个体性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公共性则是一个涉及空间、人、利益、精神等诸多维度的立体概念,是包容个体性的多元共在。个体性与公共性是相对应而存在,且相包容而共生。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的存在表现为个体人与公共人的依从关系。个体人的原初意义是指个体的人,是一个经验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人”概念的广泛使用,个体人概念的贬义成分逐渐增多,往往指称那些对他人和社会(尤其是在公共领域中)缺乏责任应答的人。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本文所言的个体人并非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它首先是一个自由完整的个体,其次在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关系上存在失衡,且个体性占据主导,最后它的膨胀对于公共事务的发展是有阻碍的。公共人是对基于类本质的人之存在的思考,它不是群体化的个体,也非无我的抽象虚构,他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语)。公共人是基于个体性与公共性张力的自我实现,是在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关系中,突显其公共性的人,它包含着对一般意义上的个体人的尊重,同时也在抵制着个体人的异化与膨胀以扞卫公共价值。公共人是公共精神的承载者、公共利益的扞卫者、公共空间的建构者和公共生活的行动者。在这里,必须明晰的是公共人不是过去“一大二公”的“政治人”(无私无欲的政治楷模)或是整齐划一的“组织人”(僵化的集体符号)。公共人不拒绝个体人,相反是在个体人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对公共事务中个体人的公共性的弘扬。本文要探讨的不是“公共人”对“个体人”的代替,而是从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张力性存在中如何防止个体人的膨胀,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学校教育对公共人培育的使命与路径。因此,本文的研究任务在于,一方面,探索如何平衡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张力,以防止个体人的膨胀,培育原初意义的独特个体,一个“完完全全的人”(阿伦特语);另一方面则是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在平衡个体性与公共性张力的基础上,突显人的公共性,以在个体人的基础上培育保持合理张力,且彰显公共性的公共人。那么现实中人的境况如何呢?本文以学校教育中大量真实的案例,呈现出当前学校教育中个体人的膨胀与公共人的衰落。具体而言,本文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和校园生活三个角度加以阐释。学校管理中存在着“集体人格化”的倾向,从而造成了学校管理的身份、权威和信任的危机,学校日益成为管理者个体的学校。在这里,管理者的个体性与公共性平衡被打破,个体性不仅主宰了管理者本身,而且借助管理者的职权,将这种个体性在学校管理的公共平台上放大,使公共事务沾染上很多的个体人印迹。当前,学校教育崇尚的是精英教育,并被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所裹挟,教师的个体性与公共性失衡造成的结果就是教育教学日益远离其本真的公共价值,而成为教师的个体秀,同时教师的群体自私又加剧了个体人的膨胀。就学生的校园生活而言,学生关注的是个体自身的学业发展,即便是在学校这样的公共领域内,都缺乏对学校、他人的责任应答。这种道德旁观必然消解个体人自身的公共性,催生校园的个体孤独,从而也加剧了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逃离。个体人的膨胀与公共人的衰落,原因何在?本文从学校教育的历史回溯和个体人生活的现实关照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追问。学校教育为何难以抑制个体人的膨胀而培育出公共人?本文分别从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三个方面,对学校教育进行了历史的梳理与现实的审视。我国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在总体上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导,其中古代是以君王之私代替了社会性,近现代则以国家性代替了社会性,但共同之处都是忽视了学生个体性的发展。到了当代,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伴随着个体性的解放,产生的是个体性的膨胀,原因就在于今天的学校教育关注的是片面的社会需要、部分人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部分,使得基础教育弱化了公益性、公平性和基础性。在教育内容上,本文以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知识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了知识与意义如何从融合走向分离,知识与身体如何在分与合的交错中逐渐疏远,并进一步探讨了当前知识存在的工具化、符号化等问题,据此概括了知识在产生、传播和功能等方面面临的危机。在教育制度上,通过对古代官学与私学的梳理,以及当前精英教育体制、应试教育机制和均衡发展的异化等问题的分析,探析了学校教育制度公共性缺失的原因。个体人的膨胀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责任,那么在现实层面上,个体为何难以成长为公共人呢?本文在历史回溯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转型、网络生活、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对现实给予了追问。就社会转型而言,个体的发展在经济转型中逐渐成为资源化的个体,在政治转型中逐渐成为旁观者,在文化转型中则成为娱乐化的个体,这一切最终都使得个体缺失了公共性的制衡而过度个体性。就网络生活而言,本文以为,网络交往最大程度地彰显了个体性的存在,同时网络中的各种公共行为也体现了公共性的萌发,它是公共人诞生的一个重要启蒙,但与此同时,它也在不断受到来自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利益、政治、娱乐化等因素的胁迫,发生着崎变。就家庭教育而言,传统的家庭教育在父权的压制下完全遮蔽了个体性,而现代家庭又过度彰显了儿童的个体性,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初期儿童公共性的萌芽,家庭教育往往以失真的灌输相对;面对后期儿童公共性的呐喊,家庭教育则多是保持着沉默。所有这些,都不利于个体公共性的培育。学校教育对公共人的培育该如何担当?这是本文的重心所在。在此,笔者以一个教育亲历者的视角,从学校的组织变革、课程改革和机制创新三个角度全面阐释了如何在实践层面上实现对公共人的学校培育。具体来说:就学校的组织变革而言,今天的学校要实现对公共人的培育必须摆脱传统的管理型组织定位,走向规范性的组织建设;通过公共空间的建构,促进身体与空间的意义对话;同时在道德维度和文化视角上,建设一个正义而又充满诗意的学校,其核心在于使学校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公共空间。教育内容对公共人培育的回应在于公共课程的建设,这里的公共课程不是对现有课程的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借助于课程改革的契机,在学校课程的实施层面进行突显其公共性价值的创新。简言之就是要在课程实施中关注课程的意义彰显、关注课程的有机整合、关注课程的开放互动与促成人的行动。教育机制对公共人培育的回应则在于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其中学生共同体旨在建构校园生活的公共性,教师共同体旨在重塑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学校共同体则是立足探索公共人培育的绿色通道,其核心在于使共同体建设本身也实现对公共空间的建构。质言之,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克服个体人膨胀的不利因素,创设有利于公共人诞生的教育平台。当然,作为教师,我也深知,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承受公共人培育之重,所以在最后一节,我以“人”的身份,从“人”的视角,简要探析了公共人培育的社会责任。
孙晓晨[8](2012)在《物联网对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带来了很多社会负面效应。因此,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传统肉类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缺乏质量安全信息共享、信息传递不畅和时效性差的情况,这些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由此,增强我国肉类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不仅充分实现了现代科技服务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最初愿望,也起到了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的作用,其在供应链中的优势逐渐彰显。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应用物联网技术前后,肉类产品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及各个维度竞争力水平的变化,验证了物联网技术对肉类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起到提升作用。首先,针对我国传统肉类产品供应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了基于物联网肉类产品的供应链模式,并将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次,运用平衡计分法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建立了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创新和绿色五个维度,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最后,本文对已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各指标进行评价,并将上述模型应用于所选取的企业,对比并分析应用此物联网技术前后的供应链整体及五个维度的竞争力水平变化,得出并验证了该物联网技术对肉类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起到了提升作用这一结论。
张婷婷[9](2013)在《企业家道德关怀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尽管社会对企业家行为提出了种种道德要求,但是,现实表明,某些企业经营者依然坚持一切向“钱”看的原则,牺牲道德品性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使企业滑向“失德”的深渊。在企业与内外部环境的矛盾纠纷中,不仅包含着传统意义上的经济问题,同时夹杂着大量的伦理问题,因此,仅仅依靠法律制度规范和社会舆论监督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道德调整这一补充机制。加强企业家道德实践,提升企业家道德关怀水平有利于调整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纠纷,实现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生,增进全社会福祉。企业家道德关怀是企业家对于各利益相关者出于伦理善意而非经济利益考量的关心和爱护,具有自觉性、外显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的特点。企业家道德关怀是企业家素质之体现、企业本质之使然、和谐社会建设之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企业家道德关怀有助于企业家个人之发展、企业之发展,更有助于和谐社会之构建。现实中,企业家在道德关怀方面虽然不乏优异表现,但由于受社会道德环境、企业家个人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氛围、利益相关者反应等因素影响,某些企业家在道德关怀方面存在价值诉求层次不高、商业道德意识淡薄、人文关怀不够、社会责任感不强等不足之处。本文将从提高企业家自身的伦理修养、构建优良的企业道德文化、实施伦理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培育积极的外部道德环境等四个方面,对进一步提升企业家道德关怀进行探讨。
刘晓利[10](2012)在《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尤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市场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对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但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农产品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够、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多年来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实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遵循“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标准,为农业产业建立健全规范的工艺流程,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能够在不同农业生产单位中推广和普及。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产品品牌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实施标准化,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操作规范固定下来,有利于培育优质名牌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增加收入。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国际化的必要前提,只有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生产出高标准的农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证,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又会推动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论文在对农业标准化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及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论文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在辨析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体系概念的基础上,阐述标准化原理、外部性理论,为农业标准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我国和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将我国农业标准化历程分为起步阶段(1949-1978年)、逐步展开阶段(1978-1996年)、快速提升阶段(1996年一)三个阶段,并描述了目前发展的现状:农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的法律体系、加强了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框架、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开始起步、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也分析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状况、政策支持和投入运行机制现状、农业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监管及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情况及农业标准化推广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着思想观念不适应、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建设尚待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质量认证机构认证能力弱、信息平台建设还任重道远、标准的推广手段不适应,人才队伍整体短缺的问题。第三部分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分析。结合案例研究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三种主要模式: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推广模式的特点、优势及局限性,研究政府、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分析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模式选择建议。第四部分影响生产者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分析。首先根据农户户主和家庭特征、农产品类型、农产品市场特征、农业标准化认知度、农业生产决策方式、政府支持等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实证分析框架。然后,通过相关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生产者标准化实施行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户标准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案例分析。以吉林省人参生产为例,分析其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第六部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构思及推进对策。首先提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并提出新时期农业标准化的重点任务:实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农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与品牌创建建设、放心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建设、农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其次提出推进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绿色猪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绿色猪肉”(论文提纲范文)
(1)养猪企业“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下的营销策略研究 ——以贵阳XZ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农产品营销策略 |
1.3.2 “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4P组合”理论 |
2.2 战略管理理论 |
3 养猪企业“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内涵及其对营销策略的影响 |
3.1 “公司+家庭农场”模式介绍 |
3.2 “公司+家庭农场”组织形式 |
3.2.1 契约模式 |
3.2.2 合同制形式 |
3.2.3 股份制形式 |
3.3 “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对养猪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
3.3.1 对产品策略的影响 |
3.3.2 对价格策略的影响 |
3.3.3 对渠道策略的影响 |
3.3.4 对促销策略的影响 |
3.4 “公司+家庭农场”模式下的营销组合重点 |
3.4.1 市场细分 |
3.4.2 市场定位 |
3.4.3 营销组合重点 |
4 “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下的营销策略现状分析(以贵阳XZY公司为例) |
4.1 贵阳XZY公司简介 |
4.1.1 基本情况 |
4.1.2 贵阳XZY“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介绍 |
4.2 贵阳XZY公司营销策略现状 |
4.2.1 贵阳XZY公司的目标市场策略 |
4.2.2 贵阳XZY公司的营销组合 |
4.3 贵阳XZY公司营销策略问题梳理 |
4.3.1 营销影响范围有限 |
4.3.2 营销特色不突出 |
4.3.3 消费者认可度不高 |
5 “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下的营销环境分析(以贵阳XZY公司为例) |
5.1 外部环境分析 |
5.1.1 经济新常态下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特征 |
5.1.2 新形势下生猪产业呈现的新特点 |
5.1.3 外部环境对养猪企业营销各个因素的影响 |
5.2 贵阳XZY“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对营销 4P因素的影响 |
5.2.1 对产品策略的影响 |
5.2.2 对价格策略的影响 |
5.2.3 对渠道策略的影响 |
5.2.4 对促销策略的影响 |
5.3 贵阳XZY公司的SWOT分析 |
5.3.1 优势分析 |
5.3.2 劣势分析 |
5.3.3 机遇分析 |
5.3.4 威胁分析 |
6 贵阳XZY公司营销策略的优化 |
6.1 目标市场策略 |
6.2 产品策略的优化 |
6.2.1 产品组合策略 |
6.2.2 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 |
6.3 定价策略的优化 |
6.4 渠道策略的优化 |
6.5 推广策略的优化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2)茶预混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略词语表(Abbreviation)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
2.2 供试日粮配制 |
2.2.1 供试日粮配方 |
2.2.2 供试日粮营养水平 |
2.3 养殖试验管理 |
2.4 生长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1 指标测定 |
2.4.2 屠宰测定 |
2.4.3 肌肉营养成分及测定方法 |
2.4.4 肌肉、脂肪中胆固醇测定 |
2.5 RNA-seq检测 |
2.6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茶预混料日粮对育肥猪增重的影响 |
3.2 不同茶预混料日粮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
3.2.1 对胴体脂肪沉积的影响 |
3.2.2 对肉质的影响 |
3.2.3 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 不同茶预混料日粮对猪血液指标的影响 |
3.3.1 不同茶预混料日粮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2 不同茶预混料日粮对猪血液蛋白的影响 |
3.4 不同茶预混料日粮对胴体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3.5 茶预混料对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茶预混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茶预混料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
4.2.1 不同茶预混料日粮对猪肉脂肪沉积的影响 |
4.2.2 不同茶预混料日粮对系水力的影响 |
4.3 茶预混料对猪血液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含茶饲料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略词语表(Abbreviation) |
文献综述 |
1 猪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2 与猪脂肪沉积关联的肉质指标 |
2.1 系水力 |
2.2 肉色 |
2.3 大理石纹 |
2.4 猪肉PH值 |
2.5 猪肉脂肪含量 |
2.6 猪肉其他指标 |
2.6.1 猪背膘厚 |
2.6.2 猪肉硬度和湿度 |
2.6.3 嫩度 |
2.6.4 眼肌面积 |
2.6.5 猪肉其他成分 |
3 本研究指导思想与研究目的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猪及其分组 |
2.1.2 茶粉 |
2.2 供试日粮 |
2.2.1 基础日粮 |
2.2.2 试验组日粮 |
2.3 供试猪饲养管理 |
2.4 试验测定的指标和方法 |
2.4.1 活体测定 |
2.4.2 屠宰测定 |
2.4.3 肌肉养分测定 |
2.5 主要仪器 |
2.6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1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
3.1.2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背膘的影响 |
3.1.3 日粮茶粉水平对眼肌厚度沉积的影响 |
3.2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血液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3.3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
3.4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肉化学组成的影响 |
3.4.1 饲料中不同茶粉水平对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 |
3.4.2 饲料中不同茶粉水平对肌肉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日粮中不同茶粉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1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背膘沉积的影响 |
4.1.2 日粮茶粉水平对眼肌厚度的影响 |
4.2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血液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4.3 日粮中不同茶粉水平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
4.3.1 对猪肉肉色的影响 |
4.3.2 对猪肉大理石纹的影响 |
4.3.3 对系水力的影响 |
4.4 日粮茶粉水平对猪肉化学组成的影响 |
4.4.1 对肌肉水分的影响 |
4.4.2 对肌肉磷含量的影响 |
4.4.3 对肌肉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综合规制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二、 风险社会下食品安全研究现状述评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
四、 创新点 |
五、 局限和不足 |
第一章 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 |
第一节 风险社会中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基本认知 |
一、 风险社会中食品与食品安全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食品的概念 |
(二) 食品安全的概念 |
二、 风险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认知 |
三、 风险社会理论的形成基础 |
(一) 风险社会产生的基础 |
(二) 风险社会理论在我国的现实存在 |
第二节 风险社会前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的历史沿革 |
一、 国外食品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 |
二、 我国古代食品安全问题 |
三、 新中国成立后对食品安全的规范发展 |
第三节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
(一) 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越来越严重 |
(二) 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
(三) 食品流通过程管理不规范 |
(四) 食品安全犯罪现象严重 |
二、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环境恶化提出的现实命题 |
(一) 食品安全风险是局部性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 |
(二) 如何应对风险社会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
三、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治理困境 |
(一) 运动式治理效果的递减效应难题 |
(二) 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难题 |
(三) 政府监管力量薄弱难题 |
(四) 监管部门职责界定难题 |
(五) 监管利益难题 |
四、 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制度需求 |
(一) 风险社会对食品监管制度的基本要求 |
(二) 风险社会对食品企业自律的要求 |
(三) 风险社会对信息建设的需求 |
第四节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 |
一、 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 |
(一) 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
(二) 对消费者的财产造成损失 |
二、 对经济的危害 |
(一) 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
(二) 危害经济的正常发展 |
三、 对政府信誉的损害 |
四、 对社会秩序的危害 |
五、 对国家形象的损害 |
六、 对企业本身的危害 |
第二章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理论的契合 |
第一节 食品安全与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论 |
一、 食品安全与人权理论 |
二、 食品安全与生存权理论 |
三、 食品安全与健康权理论 |
第二节 食品安全与社会发展理论 |
一、 食品安全与责任理论 |
(一) 企业的社会责任 |
(二) 政府的社会责任 |
二、 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理论 |
三、 食品安全与科学发展理论 |
第三章 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多学科分析 |
第一节 食品安全问题法学分析 |
一、 食品安全法律不健全增加了司法治理的难度 |
(一) 法律体系不健全 |
(二) 法律体系不协调 |
(三) 法律责任不适度 |
二、 执法不严是食品安全问题加剧的主因 |
三、 诉讼机制的缺失使法律丧失最后保障的底线 |
第二节 食品安全问题经济学分析 |
一、 由于查处几率低产生的非法利益追求效应 |
(一) 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进行地方保护 |
(二) 官商利益共同体形成 |
(三) 监管机构的放任纵容了违法者的不当利益追逐 |
二、 由于法律惩罚过轻产生的逆选择效应 |
(一) 法律规定的处罚过轻降低了违法者的预期成本 |
(二) 实际执行的处罚过轻使违法者得到实在的好处 |
三、 维权成本过高影响受害人维权的积极性 |
(一) 鉴定成本高 |
(二) 诉讼成本高 |
(三) 执行成本高 |
四、 违法成本低助长了违法者的低风险博弈趋向 |
五、 不法获利空间大引发的逆向行为效应 |
第三节 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学分析 |
一、 城乡二元化结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
二、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偏差导致食品安全环境恶化 |
三、 思想道德的滑坡导致失去基本的是非标准 |
四、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异扭曲了食品本身的特性 |
第四节 食品安全问题心理学分析 |
一、 食品生产经营者心理分析 |
(一) 侥幸心理 |
(二) 放任心理 |
(三) 从众心理 |
(四) 道德缺失 |
(五) 唯利是图心理 |
(六) 推卸责任心理 |
二、 消费者心理分析 |
(一) 恐惧心理 |
(二) 无奈心理 |
(三) 抱怨心理 |
(四) 憎恨心理 |
(五) 无辜心理 |
(六) 无知心理 |
(七) 轻信心理 |
(八) 从众心理 |
(九) 忍受心理 |
三、 食品安全监管者心理分析 |
(一) 放任心理 |
(二) 推诿心理 |
(三) 借口心理 |
第五节 食品安全问题自然科学分析 |
一、 自然科学的两面性 |
(一) 推动食品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
(二) 造成食品安全危害 |
二、 自然科学的不确定性 |
(一) 自然科学的复杂性 |
(二) 自然科学的专业性 |
(三) 自然科学发展的无止境性 |
第四章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缺失探究 |
第一节 食品安全保障制度问题之实证研究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食品安全的监管难题能否克服? |
(二) 部门之间权责不清是否是造成监管不力的重要原因? |
(三) 如何判断食品安全法律的健全程度? |
(四) 不规范的小企业是否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 |
(五) 违法者对于自己的问题产品的心理状态是否明知? |
二、 样本的选取 |
(一) 选取标准 |
(二) 典型事件基本情况概要列举 |
三、 基于实证的食品安全法律问题分析 |
(一) 违法企业类型分析 |
(二) 处理结果分析 |
(三) 违法心理状态分析 |
(四) 涉案主体自我纠正情况分析 |
(五) 处理机关性质分析 |
(六) 食品安全事件发现途径分析 |
四、 结论 |
(一) 职责不清不是造成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 |
(二) 小企业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力 |
(三) 法律不完善不是食品安全法治化不足的主因 |
(四) 运动式责任追究掩盖了普适性责任的适用 |
第二节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总体检视 |
一、 并不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食品安全”先进理念的统领 |
(一) 先天不足的管理机关设置为食品安全的治理埋下缺陷 |
(二) 不同法律规范的各自为政割裂了食品安全治理的根基 |
(三) 处罚尺度的不同分散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合力 |
(四) 责任主体与适用条件的错位弱化了法律责任的效力 |
二、 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配及行使混乱 |
三、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陷入困境 |
(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对监管提出的难题 |
(二) 政府监管力量薄弱短期内无法解决 |
(三) 监管部门之间职责界定难以厘清 |
第三节 食品安全具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 企业自律制度缺失 |
(一) 企业自身质量体系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 |
(二) 过度无序竞争削弱了企业的自律意识 |
(三)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企业的自我约束 |
二、 食品添加剂管理混乱 |
(一)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歧义 |
(二) 食品添加剂标准及种类的复杂性 |
(三)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两难困境 |
三、 食品安全标准落后 |
四、 信用制度不健全 |
(一) 信用意识的淡薄 |
(二) 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落后 |
(三) 信用评价制度不完善 |
五、 法律责任规定失当 |
(一) 总则与具体责任形式不协调 |
(二) 法律责任过轻 |
(三) 可操作性不强 |
第五章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的主旨 |
第一节 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理念的确立 |
一、 食品安全至上理念 |
(一) 食品安全至上体现对生命权的尊重 |
(二) 无处不在的风险要求食品安全至上 |
(三) 食品危害不可逆转的特性决定食品安全至上 |
二、 激励公众参与理念 |
(一) 制衡理论的运用 |
(二) 激励理论的实现 |
三、 利益平衡理念 |
四、 服务理念 |
五、 预防为主理念 |
六、 严法重责理念 |
第二节 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的基本原则 |
一、 严厉处罚原则 |
(一) 严厉的法律规定 |
(二) 严格的执法 |
二、 惩罚性赔偿原则 |
三、 保护受害人原则 |
四、 严格责任原则 |
第三节 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的方法论 |
一、 国外经验精髓的借鉴移植法 |
(一) 完备的立法 |
(二) 科学的管理机构设置 |
(三) 严厉的法律责任 |
二、 多元综合施治法 |
(一) 从一元监管到多元综治模式的转型 |
(二) 多种救济方式的有机运行 |
三、 立足全局的整体协调法 |
(一) 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 |
(二) 立法与实施的协调 |
(三) 与国际接轨的内外法律制度协调 |
(四) 监管机构职能协调 |
第六章 风险社会食品安全综合保障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食品安全基础制度的建设 |
一、 食品安全保障全民参与制度化 |
(一) 全民参与的理论依据 |
(二) 公众参与资格的赋予 |
(三) 质询制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
(四) 公众监督制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实施 |
(五) 受害人请求赔偿制度的完善 |
二、 信息制度的嵌入与应用 |
(一) 建立信息制度的必要性 |
(二) 信息不充分产生的后果 |
(三) 食品安全信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三、 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 |
(一) 食品安全强制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动因 |
(二) 我国现行强制保险制度的缺失带来的现实问题 |
(三) 食品安全事件的特殊性要求建立强制保险制度 |
(四) 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五) 食品安全强制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重点内容 |
第二节 食品安全预防制度的建立 |
一、 我国食品安全预防法律制度的缺失 |
(一) 食品安全预防理念的虚无 |
(二) 食品安全预防法律规范的不足 |
(三) 食品安全预防具体应对措施的缺失 |
二、 食品安全预防法律制度缺失的后果 |
(一) 食品安全事件的当事各方均受损失 |
(二) 事后处理的复杂性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
(三) 加剧了违法者投机的不健康心理 |
(四) 食品安全环境恶化 |
(五) 现行食品安全基本制度受到质疑 |
三、 我国食品安全预防制度缺失的原因 |
(一) 思想认识错误 |
(二) 传统法律制度原因 |
(三) 社会制度原因 |
四、 建立食品安全预防制度的必要性 |
(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决定必须建立预防制度 |
(二) 食品安全监管难题的无解性要求构建预防制度 |
(三) 经济学成本理论对预防制度的建立提供规律性指导 |
(四) 市场经济的秩序性对食品安全预防制度的建立提出内在要求 |
五、 食品安全预防制度构建的主要内容 |
(一) 经营者预防制度 |
(二) 管理机构预防制度 |
(三) 消费者预防 |
第三节 食品安全救济制度的完善 |
一、 食品安全召回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一) 食品安全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 食品安全召回制度的完善 |
(三) 正确处理召回与其他责任制度的关系 |
二、 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
(一) 公益诉讼制度之本义 |
(二) 食品安全领域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障碍 |
(三) 建立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 |
(四) 建立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与路径 |
三、 食品安全责任的补足与重构 |
(一) 责任主体的确定 |
(二)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形式的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消费者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内容安排与技术路线 |
1.5.1 论文内容安排 |
1.5.2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2.1.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诞生基础 |
2.1.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关键贡献 |
2.1.3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前沿 |
2.1.4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地区异同 |
2.2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消费者响应的有关研究成果 |
2.2.1 战略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
2.2.2 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消费者的作用 |
2.2.3 消费者对CSR项目的反应过程研究 |
2.3 调节定向理论 |
2.3.1 调节定向理论概述 |
2.3.2 调节定向的测量 |
2.3.3 调节定向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中的应用 |
第3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反应 |
3.1 社会责任消费 |
3.1.1 社会责任消费观的演进 |
3.1.2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调查量表选择 |
3.2 研究方法和样本说明 |
3.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3.3.1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因子分析结果 |
3.3.2 因子经济意义解释 |
3.3.3 消费者对CSR项目的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感知过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的结合 |
4.1.2 访谈设计 |
4.1.3 访谈数据收集 |
4.2 范畴提炼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关联式编码 |
4.2.3 核心编码和模型构建 |
4.3 模型阐释 |
4.3.1 CSR项目信息呈现 |
4.3.2 消费者形成CSR项目的效益感知和安全感知 |
4.3.3 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联想 |
4.4 基于CFA的CSR项目信息分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感知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 |
5.1.1 消费者对CSR项目的感知与CSR联想 |
5.1.2 消费者调节定向类型对CSR项目信息处理过程的调节作用 |
5.1.3 CSR联想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
5.1.4 概念模型 |
5.2 研究方法 |
5.2.1 情境实验研究设计 |
5.2.2 实验中量表设计 |
5.3 数据分析与检验 |
5.3.1 样本的特征 |
5.3.2 信度检验 |
5.3.3 操纵检验 |
5.3.4 效益感知和安全感知对CSR联想的影响 |
5.3.5 消费者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 |
5.3.6 CSR联想的中介作用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研究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管理 |
6.1 企业需转变自身对CSR项目的观念 |
6.2 企业需增强消费者对CSR项目的安全感知 |
6.3 CSR项目定位需重点关注偏促进定向型消费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社会责任购买和使用量表 |
附录C 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D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E 效益高-安全高情境问卷 |
附录F 效益高-安全低情境问卷 |
附录G 效益低-安全高情境问卷 |
附录H 效益低-安全低情境问卷 |
附录I 典型访谈的开放编码记录 |
(6)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 |
一、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二、 国内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波折和演变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提出 |
二、 “意识形态”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波折 |
三、 “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
一、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及其在《莱茵报》的革命斗争 |
二、 完成向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马克思 |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闪光思想和里程碑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 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
二、 从创办《新莱茵报》到总结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内涵 |
第一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并成功实践 |
三、 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 |
第二节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向历史新高度 |
一、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和最早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 毛泽东关于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的思想 |
三、 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鲜明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极端重要性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内涵变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遭受巨大冲击 |
二、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
三、 意识形态能力的内涵和变化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面临三大考验 |
第一节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全球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
二、 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 |
三、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二节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本质 |
三、 市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三节 网络化的巨大冲击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微博兴起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特点 |
三、 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四章 国外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苏共亡党的意识形态教训及时代警示 |
一、 领导层的背叛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 |
二、 国内外多种错误思潮泛滥危害巨大 |
三、 新闻舆论的失控甚至反动加速亡党进程 |
第二节 自我背叛导致卡扎菲走向灭亡的根源和警示 |
一、 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的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
二、 卡扎菲对理想信念的自我背叛后果严重 |
三、 卡扎菲走向自我毁灭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
第三节 查韦斯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
一、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21 世纪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 带领民众学习马列着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 查韦斯敢于反对美国霸权向全世界普及了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五章 从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构建价值自信 |
一、 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 |
二、 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 |
三、 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 |
第二节 拒腐防变、调查研究团结共创伟业 |
一、 以清除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加强纯洁性建设,增强主动拒腐防变的能力 |
二、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
三、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增强团结共创伟业的能力 |
第三节 坚持原则、尊重民意抵制渗透演变 |
一、 以真实性原则为抓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 |
二、 以通达社情民意为抓手,加强六大能力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
三、 以坚持共同富裕为抓手,加强市场经济研究,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
四、 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为抓手,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增强反和平演变的能力 |
结论 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尝试用理论指导现实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论“公共人”的培育 ——学校教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人是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张力性存在 |
第一节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中的人 |
一、个体社会化与公共性的歧变 |
二、个体性与个体化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公共性是包容个体差异的多元共在 |
一、中西方文化中“公”的观念 |
二、公共性是一个多维立体的概念 |
三、教育公共性是教育的首要特质 |
第三节 公共人是基于个体性与公共性张力的自我实现 |
一、主体性的现代性困局 |
二、主体自我实现的新探索 |
三、公共人的现代特质 |
第二章 学校教育中个体人的膨胀与公共人的衰落 |
第一节 学校管理中的“集体人格化” |
一、学校管理的合法性危机 |
二、校园观察之管理者的学校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中的“群体极化” |
一、学校教育中的选择题 |
二、校园观察之教师的群体极化 |
第三节 校园生活中的学生个体化 |
一、校园生活中的个体无奈 |
二、校园观察之学生的N种表情 |
第三章 个体公共性缺失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价值追求的公共性审视 |
一、不同时期学校教育对“公“的追求 |
二、当前学校教育价值追求的公共性歧变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内容的公共性考察 |
一、学校教育中知识的历史变迁 |
二、当前学校教育中的知识危机 |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公共性考察 |
一、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公共性考察, |
二、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公共性的审视 |
第四章 个体公共性缺失的现实追问 |
第一节 个体公共性的社会转型之惑 |
一、经济转型推动个体的资源化 |
二、政治转型阻滞个体的“再嵌入” |
三、文化转型加剧个体的娱乐化 |
第二节 个体公共性的网络生活之惑 |
一、虚拟世界呈现独特的自我 |
二、网络行动隐含公共性之殇 |
第三节 个体公共性的家庭教育之惑 |
一、家庭教育对“人”的发现 |
二、家庭教育对公共性的漠视 |
第五章 学校教育中公共人培育的使命及其途径 |
第一节 变革学校以谋求公共人的诗意栖居 |
一、走向规范性的学校 |
二、走向公共空间的学校 |
三、走向正义的学校 |
四、走向人文的学校 |
第二节 优化课程以支撑公共人的现实成长 |
一、公共性课程是彰显意义的课程 |
二、公共性课程是寻求整合的课程 |
三、公共性课程是开放互动的课程 |
四、公共性课程是促成行动的课程 |
第三节 创建共同体以完善公共人的培育机制 |
一、教师共同体重塑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
二、学生共同体彰显校园生活的公共性 |
三、学校共同体探索公共人培育的绿色通道 |
第四节 公共人培育的“人”之叩问 |
一、发展“人的经济”,培育公共责任 |
二、推进民主政治,促成公共参与 |
三、回归人的文化,涵养公共情怀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物联网对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状 |
1.2.2 物联网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 |
1.2.3 供应链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技术方法与路线 |
1.4 论文整体结构 |
第2章 物联网及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综述 |
2.1 物联网技术 |
2.1.1 物联网定义 |
2.1.2 物联网技术架构 |
2.1.3 物联网关键技术 |
2.1.4 物联网前景分析 |
2.2 肉类产品供应链 |
2.2.1 供应链 |
2.2.2 肉类产品供应链 |
2.3 供应链竞争力 |
2.3.1 供应链竞争力概念 |
2.3.2 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物联网在肉类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 |
3.1 传统肉类产品供应链 |
3.1.1 传统肉类产品供应链模式 |
3.1.2 传统肉类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物联网的肉类产品供应链 |
3.2.1 肉类产品物联网供应链模式 |
3.2.2 肉类产品物联网供应链信息流 |
3.3 物联网在肉类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应用 |
3.4 物联网在肉类产品加工环节中的应用 |
3.5 物联网在肉类产品运输环节中的应用 |
3.6 物联网在肉类产品仓储环节中的应用 |
3.7 物联网在肉类产品零售环节中的应用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4.2 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1 平衡积分卡思想 |
4.2.2 绿色供应链管理 |
4.2.3 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3 供应链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联网对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
5.1 案例选择 |
5.2 数据收集 |
5.3 物联网对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分析 |
5.3.1 指标权重确定及相关检验 |
5.3.2 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 |
5.3.3 各指标竞争力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 1 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满意情况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企业家道德关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企业家道德关怀研究概况 |
1.2.2 西方企业家道德关怀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家道德关怀的一般概述 |
2.1 企业家的道德关怀 |
2.1.1 企业家道德关怀的内涵 |
2.1.2 企业家道德关怀的特点 |
2.1.3 企业家道德关怀的表现 |
2.2 企业家道德关怀的生成机理 |
2.2.1 企业家素质之体现 |
2.2.2 企业本质之使然 |
2.2.3 和谐社会建设之要求 |
2.3 提升企业家道德关怀的重要意义 |
2.3.1 提升企业家道德关怀有助于企业家个人发展 |
2.3.2 提升企业家道德关怀有助于企业发展 |
2.3.3 提升企业家道德关怀有助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三章 企业家道德关怀的现状分析 |
3.1 当前我国企业家道德关怀的优异表现 |
3.1.1 贡献社会经济的发展 |
3.1.2 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 |
3.1.3 致力生态环境的保护 |
3.1.4 推动道德风尚的形成 |
3.2 某些企业家道德关怀的不足表现 |
3.2.1 价值诉求层次不高 |
3.2.2 商业道德意识淡薄 |
3.2.3 人文关怀不够 |
3.2.4 社会责任感不强 |
3.3 某些企业家道德关怀不足原因分析 |
3.3.1 受企业家个人价值观影响 |
3.3.2 受企业文化氛围的影响 |
3.3.3 受利益相关者反应的影响 |
3.3.4 受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企业家道德关怀的提升路径 |
4.1 提高企业家自身的伦理素养 |
4.1.1 拓展多元伦理知识获取渠道,提高个人道德意识层次 |
4.1.2 关注企业道德责任履行状况,提高个人道德需要程度 |
4.1.3 保持常态化的道德关怀实践,提高个人道德实践能力 |
4.2 建构优良的企业道德文化 |
4.2.1 坚持企业道德文化的制度化 |
4.2.2 坚持企业道德文化的人性化 |
4.2.3 坚持企业道德文化的美德化 |
4.3 实施伦理化的企业经营管理 |
4.3.1 加强人力资源的伦理管理 |
4.3.2 提升生态环境的伦理关怀 |
4.3.3 坚持市场营销的伦理运作 |
4.4 培育积极的外部道德环境 |
4.4.1 促进社会道德建设 |
4.4.2 加强舆论道德导向 |
4.4.3 强化政府道德监管 |
4.4.4 加强媒体道德曝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分析 |
3.1 吉林省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
3.2 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 |
3.3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基本模式分析 |
4.1 政府主导型推广模式 |
4.2 龙头企业带动型推广模式 |
4.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推广模式 |
4.4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的功能定位 |
第五章 影响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分析 |
5.1 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理论分析 |
5.2 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人参标准化案例分析 |
6.1 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现状 |
6.2 吉林省人参标准化发展现状分析 |
6.3 推进吉林省人参标准化的路径 |
第七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推进对策 |
7.1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 |
7.2 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四、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绿色猪肉”(论文参考文献)
- [1]养猪企业“公司+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下的营销策略研究 ——以贵阳XZY公司为例[D]. 王小燕. 贵州财经大学, 2017(02)
- [2]茶预混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D]. 王桂云.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3]含茶饲料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D]. 马帮军.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5)
- [4]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综合规制法律制度研究[D]. 隋洪明.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5]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消费者感知研究[D]. 肖捷. 湖南大学, 2013(10)
- [6]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7]论“公共人”的培育 ——学校教育的视角[D]. 李宏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8]物联网对肉类产品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 孙晓晨.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6)
- [9]企业家道德关怀研究[D]. 张婷婷. 南京财经大学, 2013(08)
- [10]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D]. 刘晓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