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Word将文字变为图形格式(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侯锐娟[2](2019)在《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麻栗坡县第二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能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课程,极大程度影响了学生今后信息技术的学习,因而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启蒙教育视十分关键。但是,在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微课是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高度融合的产物,以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主题突出、教学时间短等特色,使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培养了学习兴趣。微课教学与小学生学习需求是非常适合的。我们需要紧密联系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尝试制作与小学生学习需求相符的微课,进一步解决传统教学的不足。本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所在学校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结合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微课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做契合,同时对教学设计案例做效果分析,尝试总结微课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五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微课的概述及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第三部分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实施;第四部分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实验效果;第五部分是研究结果与展望。
刘为[3](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张培参[4](2016)在《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也改变着教育方法和模式。教育信息化成为了促进教育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同时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必备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了师范生的必修课。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普及,各级师范院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对在幼儿教育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实践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划和部署,保留下来的中等师范学校承担了培养幼儿教师的社会责任。目前,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前教育的五大基本功为中心,信息技术类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基础》,没有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培养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方向。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是云南省唯一的中等师范学校,承担了红河州幼儿教师培养的社会责任。本文将结合学校实际,将《计算机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和实践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培养的方法,对同类学校有借鉴和参考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等师范学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计算机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分析,在对小学、幼儿园负责人或教学负责人、在职教师、实践班级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基础》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结合访谈结果和学生特性分析,确定了本次整合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整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设计,最终形成整合大纲。将整合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以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情况的改善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为评价项目,进行教学实践结果效果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结果证明,将《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基础》进行整合来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是可行的。
沈雪梅[5](2016)在《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因其教学的突出效果被广泛传播。2012年,翻转课堂随着课改的大潮涌入我们的视野。几年来,国人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已较为系统,并做了适应本土的应用和尝试,翻转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本文着眼于翻转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阅读近五年来国内主要期刊中与翻转课堂主题相关的文献,对翻转课堂的早期实践、发展过程、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体分析,把握其研究的主题、范围、焦点和主要观点。通过对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现状文献的查阅,找出其研究的不足,提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翻转课堂的常态化教学的研究问题,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以大连市第四十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为教学内容进行实践。结合前期的调查问卷对学生的自然情况、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为新学期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现实的条件,本研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两个单元进行准实验研究。第一单元做翻转课堂的常态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实验,验证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的有效性;第二单元做任务驱动下的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在新授课的应用研究,探索出了适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驱动下的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设计思想以及设计流程,并理论联系实际总结了教学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经过两个单元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互助次数、完成视频的数量、视频所用的时间、教师每课视频的制作数量等的情况记录,分析得出结论: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作业的完成率;学生的学习速度与微视频的内容、数量、时间有很大关系;学生交流互动的频率与课的类型有关;多任务形成了分层教学,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转变。
周晓蕾[6](2016)在《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系统设计 ——以文字内容排版及展示的课堂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极富创造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新课改环境下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方法,方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本研究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目的是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所应用的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现实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改变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理解,打破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索的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教学的相关理论,加深了自己对于课题的理解,并参照教育专家的课堂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堂教学的分析;阅读了其他研究者关于任务驱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例性研究,对于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并将理论与自己的课堂实践相结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课程内容的分析和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基于内容驱动下的任务呈现策略;基于不同完成方法驱动下的任务呈现策略;基于合作驱动下的任务呈现策略。在上述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将小学生信息技术中所包含的内容按任务需求,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新的整合,形成了新的任务模块。选取其中一个模块详细的进行了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系统设计,并对实际的课堂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任务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等基础理论。第三部分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分析与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情境、任务分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实施,主要是以第二部分的理论和第三部分的设计策略为基础,选取实例进行设计实施,并对选取对象进行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前测。第五部分是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实例进行完整的课堂授课的过程,主要包括情境导入、提出任务、明确任务、解决任务、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第六部分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进行后测,并做了一个形成性测验,借以与第四部分的前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第七部分是对上述基于任务的课堂设计的实施的总结与展望,阐述了通过课题研究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在实施过程中的研究方向。
危丽丽[7](2013)在《社交网站交互体验的视觉优化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社交网站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社交媒介,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人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随着发展的白热化,社交网站在用户的使用体验方面也逐渐的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许多网站过于盲目的热衷于对功能的拓展和新应用的开发,却忽略了用户本质的体验需求,网站的视觉设计更往往被当成是一种外在的装饰,而没有认识到它对网站交互体验产生的深刻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用户视觉生理特性与认知特性的研究,寻找到视觉设计对用户交互体验的影响点,以此探讨一种用视觉手段提升网站交互性能的方法。本文的研究不局限于单一的视觉设计理论,而是结合了认知心理学、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等学科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研究的侧重点是如何通过视觉手段对社交网站的交互性能起到积极影响,以达到提升用户交互体验的目的。本文先对社交网站的媒介特点和信息传播模式进行了总体的分析,由此了解社交网站的信息交互特点;再通过对用户信息处理模型和认识模型的研究,进一步的确定网站交互界面视觉化的基础;在上述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目标用户群体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用户访问社交网站所期望的交互需求,从而确定出视觉优化设计的目标。最后,根据在网站信息、交互和视觉三个方面综合研究得出的心得,试着提出了对视觉优化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采取了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且将评估所得到的结果转化为数据,为优化前后的效果对比提供了可能。
徐璞[8](2012)在《知识工作中的创新及信息技术的作用 ——基于认知视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知识工作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知识工作非结构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知识工作生产率的关键。因此,探索知识工作中创新的形成机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德鲁克(Peter Drucker)指出,创新的本质是新知识的创造。基于这一观点,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从知识转换的角度提出了着名的知识创造理论。然而知识的转换离不开人的主观认知,新知识的形成更依赖于人的认知行为,但目前基于认知视角探讨知识工作中创新形成机理的研究尚不多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知识工作中,辅助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工作的完成。如何选择与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工具来促进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然而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对信息技术功能的认识主要着眼于信息或知识的管理,对信息技术辅助认知功能的解析、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对创新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尚未得到清晰的解答。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是怎样形成的;信息技术对知识工作中的创新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按以下内容展开:(1)界定知识工作中创新的本质与来源。基于德鲁克在知识工作范畴内对“创新”这一概念的定义,结合知识管理、心理学以及哲学领域的相关论述,通过理论推导,界定知识工作中创新的本质与来源,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点。(2)基于认知视角解析知识工作中创新的形成机理。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SECI模型作为研究基础和出发点,着重探讨四种知识转换模式中认知行为的特点,通过理论演绎,提炼出各知识转换模式对应的核心认知行为,并形成理论假设。(3)信息技术的界定及认知视角下对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功能的分析。结合信息科学、认知科学、智能科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描述,界定信息技术的概念;梳理知识工作中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工具,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特性与功能。(4)信息技术在知识工作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基于以上对信息技术工具辅助认知功能的解析,以及各知识转换模式对应的核心认知行为,归纳出不同知识转换模式中辅助核心认知行为的信息技术工具,并形成理论假设。(5)选取案例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设计,确定典型的研究案例,通过深度访谈搜集质性材料,运用编码与可视化映射分析法对质性材料进行挖掘、分析与展示。对比案例研究的分析结果与前两类理论假设,形成本研究的结论。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详细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知识工作中创新的本质与来源。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是通过认知行为与知识转换的相互作用形成新知识的过程。知识工作中,无论何种岗位上的创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新知识的创造。它来源于不同认知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其产生的本源更在于认知行为与知识转换的相互作用。知识工作中,认知行为推动着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从而生成新的知识;转换生成的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反作用于认知行为,促进主体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发展。(2)知识工作创新过程中的核心认知行为。体验、隐喻、逻辑思维与再体验构成了知识工作创新过程中的核心认知行为。其中,体验是共同化知识转换模式中促进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换的核心认知行为;隐喻是表出化知识转换模式中促进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换的核心认知行为;逻辑思维是联结化知识转换模式中促进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换的核心认知行为;再体验是内在化知识转换模式中促进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换的核心认知行为。(3)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界定,归纳了知识工作中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工具及其功能。任何一种技术必定是对人类某方面能力的拓展。作为大脑这一思维器官的延伸,信息技术是辅助认知、拓展主体智力能力的工具。信息技术扩展了大脑的记忆容量、丰富了信息的表征形式、承担了复杂的信息计算任务,减轻了人的认知负荷,最终促进了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技术必须转化成为具体工具才能在工作中为主体直接使用。知识工作中使用的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大多表现为软件形态,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思维导图软件、办公绘图软件、同步协作工具(多媒体会议系统)、异步协作工具(电子邮件、论坛、协同编辑系统)、专业软件等。数据库系统是语义组织工具,它能基于信息的含义对信息进行存取,同时扩展个体长时记忆的容量。思维导图软件与办公绘图软件是可视化表征工具,它们分别图示化了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同步协作工具创设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虚拟空间,并能以多种表征形式呈现出相关信息。异步协作工具减轻了“面对面交流”中主体的记忆负担,促进了反思。专业软件的功能在于承担复杂计算的认知任务。(4)认知视角下信息技术工具对知识工作中的创新的作用。同步协作工具应用于共同化知识转换模式中,扩展了直接体验的范围,在虚拟时空中创造了更多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思维导图软件与办公绘图软件应用于表出化知识转换模式中,辅助呈现认知主体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述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成果,促进了隐喻这一认知行为。数据库系统与专业软件应用于联结化知识转换模式,协助主体完成对概念知识的分析与分解、对知识单元的综合与连接,承担了部分复杂的计算、推理工作,减轻了主体的认知负担。异步协作工具、数据库系统与思维导图软件应用于内在化知识转换模式,数据库系统与异步协作工具从多种渠道提供了多种形式的间接体验材料,拓展了再体验的横向范围;同时在间接体验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梳理思路、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在网络论坛中以结构化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都能够辅助主体理解、反思间接体验的材料,挖掘了再体验的纵向深度,最终提高了再体验这一认知行为的效率。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认知要素引入了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基于认知行为与知识转换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了知识工作中创新的形成机理,构建了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模型。该模型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创新过程中四种知识转换模式及其对应的核心认知行为,研究结论深化了对知识工作中创新形成机理的认识。其次,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辅助认知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为深入认识信息技术工具的功能及其在知识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最后,从认知的角度探索信息技术对知识工作中的创新的作用,结合信息技术的辅助认知功能探析了各知识转换模式下支撑核心认知行为的信息技术工具及其作用,这一研究思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本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基于认知视角对知识工作创新机理的解析,以及提炼四种知识转换模式下的核心认知行为,深化并进一步完善了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知识工作中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工具辅助认知功能的归纳,修正了仅仅基于信息/知识管理视角的信息技术工具功能的认识。有关知识工作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作用的探讨,丰富并延伸了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与创新的研究内容,为知识工作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工具促进创新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的相关结论,为知识工作中创新实践的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余蕾[9](2011)在《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正在进行着的最为显着的教育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反映了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更体现了教育思想与学习理念的重大演变,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最终目标体现在能够成功地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以学习者的体验为基础,通过实践与反思的相互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过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多种通讯交流工具、快捷的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以及虚拟现实等多种途径,使得体验学习与信息技术能够有机会相结合,产生了信启化体验学习方式。根据体验学习的内涵,可以将信息化体验学习理解成是以学习者参与为主的,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环境为依托,使学生主动真实地参与、体验、反思来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学习方式。信启、化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强调通过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等环节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信息化体验学习的实施还处在初始探索阶段,本研究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对信息化环境下的体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和实践,并对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拓宽体验学习的实现途径,为信息化体验学习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朝晖,杨继红,李峰博[10](2010)在《AutoCAD与Word数据交换的方法比较》文中指出AutoCAD图形在插入Word文档后,出现空边过大、位置不易固定、显示效果差,特别是线宽、线型、颜色、打印精度不易控制等问题。该文详细论述了AutoCAD与Word之间数据交换的7种方法,并进行对比。推荐了两种方法,即使用BetterWMF方法和将Word中文字拷贝至AutoCAD文字输入框中的方法,并指出了在使用时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推荐的两种方法都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完善、速度快捷的特点。
二、用Word将文字变为图形格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Word将文字变为图形格式(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麻栗坡县第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微课概述 |
三、微课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行动研究法 |
四、定量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 |
第一节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思路 |
第二节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模式 |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
二、教学目标分析 |
三、教学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案例 |
一、教学案例一:《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
二、教学案例二:《别出心裁的封面版式》 |
三、教学案例三:《用Power Point制作电子贺卡》 |
第三章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实施 |
第一节 教学准备 |
第二节 微课的具体应用 |
一、微课程的主要应用方式 |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案例 |
第四章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学习成绩分析 |
一、总成绩的分析 |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试均值差值的数据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实验结论与建议 |
一、实验结论 |
二、对策与建议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思路设计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
2.2.1 语义网概述 |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适应教育信息化之要求 |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1.1.3 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 |
1.1.4 个人的工作实践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
1.2.2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的原则 |
1.2.3 国内对中等师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的研究 |
1.2.4 国外对中等师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创新之处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具备的条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具备的条件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计算机基础》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分析 |
3.1.1 《计算机基础》课程分析 |
3.1.2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分析 |
3.1.3 《计算机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联分析 |
3.2 调研访谈情况 |
3.2.1 调研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2 调研访谈的主要内容 |
3.2.3 调研访谈的结果 |
3.2.4 调研访谈的结论 |
3.2.5 学生特征分析 |
3.3 整合的必要性 |
3.3.1 学校师范性发展的要求 |
3.3.2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
3.3.3 学前教育信息化环境的要求 |
3.3.4 提高《计算机基础》课堂效率的要求 |
3.4 整合的可行性 |
3.4.1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
3.4.2 学校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
3.4.3 师资情况 |
3.4.4 教学时间具有可行性 |
3.4.5 《计算机基础》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
第4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整合设计 |
4.1 整合的目标 |
4.1.1 理论知识目标 |
4.1.2 技能知识目标 |
4.2 整合的设计 |
4.2.1 整合内容的设计 |
4.2.2 整合方式的设计 |
4.2.3 教学方式的设计 |
4.2.4 教学辅助工具使用的设计 |
4.3 整合大纲的设计 |
第5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整合的实践情况 |
5.1 多媒体设备使用技能与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整合的教学实践 |
5.1.1 教学内容分析 |
5.1.2 教学目标分析 |
5.1.3 教学的难点 |
5.1.4 教学过程 |
5.1.5 课后练习 |
5.1.6 教学效果 |
5.2 教学设计能力与word使用整合的教学实践 |
5.2.1 教学内容分析 |
5.2.2 教学目标分析 |
5.2.3 教学的难点 |
5.2.4 教学过程 |
5.2.5 课后练习 |
5.2.6 课堂效果 |
5.3 资源获取技能与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整合的教学实践 |
5.3.1 教学内容分析 |
5.3.2 教学目标分析 |
5.3.3 教学难点 |
5.3.4 教学过程 |
5.3.5 课后练习 |
5.3.6 课堂效果 |
5.4 资源处理技能与PowerPoint使用整合的教学实践 |
5.4.1 教学内容分析 |
5.4.2 教学目标分析 |
5.4.3 教学难点 |
5.4.4 教学过程 |
5.4.5 课后练习 |
5.4.6 课堂效果 |
5.5 课件制作能力与PowerPoint使用整合的教学实践 |
5.5.1 教学内容分析 |
5.5.2 教学目标分析 |
5.5.3 教学难点 |
5.5.4 教学过程 |
5.5.5 课后练习 |
5.5.6 教学效果 |
5.6 媒体选择技能与PowerPoint使用整合的教学实践 |
5.6.1 教学内容分析 |
5.6.2 教学目标分析 |
5.6.3 教学难点 |
5.6.4 教学过程 |
5.6.5 课后练习 |
5.6.6 课堂效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研究实践的收获 |
6.1.2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6.3 将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针对小学、幼儿园园长或者教学负责人进行访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对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访谈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对学生进行访谈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
1.1.2 翻转课堂在国内掀起的热潮 |
1.1.3 翻转课堂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
1.1.4《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需要翻转课堂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准实验研究法 |
1.6.3 调查问卷法 |
1.7 论文结构及创新 |
1.7.1 论文结构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翻转课堂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翻转课堂在国外研究的情况 |
2.1.1 翻转课堂的早期实践 |
2.1.2 翻转课堂的发展过程 |
2.2 翻转课堂在国内研究的情况 |
2.2.1 翻转课堂国内文献检索 |
2.2.2 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翻转课堂 |
3.1.2 常态化 |
3.1.3 翻转课堂的常态化 |
3.1.4 导学案 |
3.1.5 任务驱动 |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建构主义理论 |
3.2.2 罗杰斯人本主义 |
3.2.3 学习金字塔理论. |
3.2.4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
3.2.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4章 翻转课堂常态化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可行性分析 |
4.1 样本学校介绍 |
4.2 课程安排介绍 |
4.3 教材介绍 |
4.4 样本学生介绍 |
4.5 任课教师介绍 |
4.6 环境介绍 |
第5章 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的教学设计 |
5.1 第一单元对比实验 |
5.1.1 设计思路 |
5.1.2 教学设计 |
5.1.2.1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
5.1.2.2 学生分析 |
5.1.2.3 教学重难点 |
5.1.2.4 教学目标 |
5.1.2.5 教学实践 |
5.1.3 实验效果对比 |
5.1.3.1 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
5.1.3.2 学生作业质量及作业的完成率对比分析 |
5.2 第二单元任务驱动下的翻转课堂的常态化教学 |
5.2.1 设计思路 |
5.2.2 设计流程图 |
5.2.3 教学设计 |
5.2.3.1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
5.2.3.2 学生分析 |
5.2.3.3 教学过程 |
5.2.3.4 教学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
5.2.4 教学效果分析 |
5.2.4.1 学生作业完成率有所提高 |
5.2.4.2 学生学习速度与微视频的内容、数量、时间有很大关系 |
5.2.4.3 学生交流互动的频率与课的类型有关 |
5.2.4.4 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
5.3 翻转课堂结束后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学生个人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B:学生个人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结果(前测) |
附录C:翻转课堂结束后学生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D:第一单元一、二课的导学案 |
附录E: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导学案 |
附录F: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导学案 |
附录G: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导学案 |
附录H: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导学案 |
附录I: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导学案 |
附录J: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导学案 |
附录K: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导学案 |
附录L:教学内容、微视频、作业及部分作品截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6)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系统设计 ——以文字内容排版及展示的课堂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
2.1.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
2.1.2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4 学习动机理论 |
2.5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内容 |
第3章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设计策略 |
3.1 任务驱动教学的一般模式 |
3.2 教学任务分析原则 |
3.2.1 任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
3.2.2 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
3.2.3 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 |
3.2.4 应注重各学科有机整合 |
3.2.5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
3.2.6 完成任务的方法有多种 |
3.3 教学内容分析策略 |
3.4 教学目标分析策略 |
3.5 学习者特征分析策略 |
3.6 教学情境设计策略 |
3.7 教学任务呈现与驱动设计策略 |
3.7.1 基于内容驱动下的任务呈现策略 |
3.7.2 基于不同完成方法驱动下的任务呈现策略 |
3.7.3 基于合作驱动下的任务呈现策略 |
3.8 任务完成评价设计策略 |
3.8.1 学生语言的评价 |
3.8.2 学生行动的评价 |
3.8.3 学生认知水平的评价 |
3.8.4 学生应变能力的评价 |
第4章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 |
4.1 实施内容的设计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假设 |
4.1.3 示例教学内容的选取 |
4.1.4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1.5 教学设计实施流程图 |
4.2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 |
4.2.1 教学内容分析 |
4.2.2 教学目标分析 |
4.3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4 学习环境设计 |
4.5 学习任务设计 |
4.6 教学流程图 |
第5章 基于任务驱动法下的课堂教学过程 |
5.1 创设情境,导入任务 |
5.2 提出主题任务,激发创作兴趣 |
5.3 师生交流,明确任务 |
5.4 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完成任务 |
5.4.1 任务 1:完成文字写作,并进行文章编辑保存等操作 |
5.4.2 任务 2:信件的背景设计与修饰等 |
5.4.3 任务 3:艺术字的使用和修饰 |
5.4.4 任务 4:电子信件的发送与设置 |
5.5 学习效果评价 |
5.5.1 作品展示 |
5.5.2 教学评价 |
第6章 测评与结果分析 |
6.1 学生学习态度的后测统计 |
6.2 学生学习兴趣的后测统计 |
6.3 学生学习能力的后测统计 |
6.4 学生学习效果的统计 |
6.5 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与总结 |
6.6 总结与反思 |
6.7 与本学期教学效果比较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社交网站交互体验的视觉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社交模式—网站社交 |
2.1 网站社交对传统社交模式的突破 |
2.1.1 社交网站的产生 |
2.1.2 社交网站的人际关系 |
2.1.3 主要社交网站概况 |
2.2 新型社交媒体的特点 |
2.2.1 网站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的优越性 |
2.2.2 网站作为虚拟社交平台的局限性 |
2.3 弥补局限之道――以视觉优化促进交互质量的提高 |
第三章 社交网站的交互体验与视觉系统 |
3.1 社交网站的信息交互 |
3.1.1 社交网站的信息传播模式 |
3.1.2 社交网站交互体验的层次 |
3.2 信息交互的视觉化 |
3.2.1 人类信息处理过程 |
3.2.2 用户的心智模型 |
3.2.3 视知觉原理于信息视觉化的应用 |
3.3 社交网站视觉系统 |
3.3.1 社交网站的视觉要素 |
3.3.2 社交网站的视觉结构 |
第四章 社交网站用户的视觉交互体验需求分析 |
4.1 目标用户群体分析 |
4.1.1 目标用户群体属性 |
4.1.2 目标用户特点分析 |
4.2 社交网站用户行为分析 |
4.2.1 用户使用网站动因 |
4.2.2 用户使用行为内容 |
4.2.3 用户使用时间及频率 |
4.3 社交网站用户的交互体验需求 |
4.3.1 高效的信息获取 |
4.3.2 简单有效的操作 |
4.3.3 最低的学习成本 |
4.3.4 人性化的情感体验 |
4.4 用户交互体验需求对视觉优化的要求 |
4.4.1 避免设计同质化 |
4.4.2 高效化的信息呈现 |
4.4.3 最小化的视觉负担 |
4.4.4 富有情感与乐趣 |
第五章 社交网站交互体验视觉优化的实现途径 |
5.1 提供更为有效的内容呈现 |
5.1.1 构建符合浏览模式的布局 |
5.1.2 创造明晰流畅的导航 |
5.1.3 选择让页面更友好的色彩 |
5.2 打造更加易用的操作过程 |
5.2.1 提供及时明确的状态反馈 |
5.2.2 减少不必要的点击消耗 |
5.2.3 削弱分散注意力的视觉干扰 |
5.3 创建更为贴合用户心智的隐喻模型 |
5.3.1 发掘潜在的用户经验 |
5.3.2 使用语义明确的图标 |
5.4 缔造更具亲和力的网站氛围 |
5.4.1 利用图形增添趣味 |
5.4.2 通过文字传递情感 |
第六章 社交网站交互体验的视觉优化评估 |
6.1 评估的必要性与评估原则 |
6.1.1 评估的必要性 |
6.1.2 评估的难点 |
6.1.3 评估的原则 |
6.2 评估要素的选择 |
6.2.1 评估的侧重点 |
6.2.2 基于客观行为的评估要素 |
6.2.3 基于主观体验的评估要素 |
6.3 量化方法的提出 |
6.3.1 行为数据的测量 |
6.3.2 主观要素的评分 |
6.4 评估结果的显示与对比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知识工作中的创新及信息技术的作用 ——基于认知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知识工作 |
2.1.2 创新 |
2.1.3 信息技术及其组成 |
2.2 创新的形成 |
2.2.1 创新形成过程的流程式探讨 |
2.2.2 创新形成过程的机理性认识 |
2.2.3 创新形成机理的其他探讨 |
2.3 信息技术的作用 |
2.3.1 信息技术对知识存储、检索的影响 |
2.3.2 信息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
2.3.3 信息技术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
2.3.4 信息技术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
2.3.5 信息技术对知识应用的影响 |
2.4 文献评述 |
2.4.1 有关创新形成的研究评述 |
2.4.2 有关信息技术作用的研究评述 |
2.4.3 本文拟探索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 |
3.1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及其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 |
3.1.1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本质与界定 |
3.1.2 知识工作中创新的来源 |
3.1.3 知识工作中创新模型的总体构建思路 |
3.2 创新过程中的“体验”认知行为及其过程 |
3.2.1 基于体验的共同化过程 |
3.2.2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 |
3.2.3 体验的实现机制 |
3.2.4 体验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 |
3.3 创新过程中的“隐喻”认知行为及其过程 |
3.3.1 基于隐喻的表出化过程 |
3.3.2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 |
3.3.3 隐喻的实现机制 |
3.3.4 隐喻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 |
3.4 创新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认知行为及其过程 |
3.4.1 基于逻辑思维的联结化过程 |
3.4.2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 |
3.4.3 逻辑思维的实现机制 |
3.4.4 逻辑思维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 |
3.5 创新过程中的“再体验”认知行为及其过程 |
3.5.1 基于再体验的内在化过程 |
3.5.2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 |
3.5.3 再体验的实现机制 |
3.5.4 再体验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 |
3.6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4 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对创新的作用 |
4.1 知识工作背景下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
4.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
4.1.2 技术的基本概念 |
4.1.3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
4.1.4 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对创新的重要性 |
4.2 信息技术在知识工作中的应用 |
4.2.1 语义组织工具——数据库系统 |
4.2.2 图示表征工具——办公绘图软件 |
4.2.3 思维表征工具——思维导图软件 |
4.2.4 同步协作工具——多媒体会议系统 |
4.2.5 异步协作工具——电子邮件、论坛、协同编辑系统 |
4.2.6 复杂计算工具——专业软件 |
4.2.7 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工具的功能小结 |
4.3 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对核心认知行为的作用 |
4.3.1 信息技术对“体验”认知行为的作用 |
4.3.2 信息技术对“隐喻”认知行为的作用 |
4.3.3 信息技术对“逻辑思维”认知行为的作用 |
4.3.4 信息技术对“再体验”认知行为的作用 |
4.3.5 知识工作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对认知行为作用的总体假设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及原因 |
5.2 案例研究设计 |
5.2.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5.2.2 典型研究对象的选取 |
5.2.3 实证研究思路 |
5.2.4 数据来源 |
5.2.5 数据分析与编码流程 |
5.3 案例研究的规范性及本研究的策略 |
5.3.1 建构效度 |
5.3.2 内部效度 |
5.3.3 外部效度 |
5.3.4 信度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数据分析与基本发现 |
6.1 案例背景 |
6.1.1 基本情况 |
6.1.2 创新过程概述 |
6.2 创新过程中知识转换模式的划分 |
6.2.1 创新过程中的行为条目 |
6.2.2 知识转换量表 |
6.2.3 行为条目的评分与知识转换模式判定 |
6.2.4 四种知识转换模式下对应的行为条目 |
6.3 创新过程中知识转换模式对应的核心认知行为 |
6.3.1 认知行为的特征维度 |
6.3.2 行为条目与认知行为的对应 |
6.4 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 |
6.5 基本发现 |
6.5.1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来源于认知行为与知识转换的相互作用 |
6.5.2 创新过程中的四种核心认知行为 |
6.5.3 信息技术对创新过程中核心认知行为的作用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 |
7.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7.1.2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实践意义 |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次深度访谈速记材料整理 |
附录2 二次深度访谈录音资料整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列表 |
致谢 |
(9)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行动研究法 |
3、归纳法 |
二、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的内涵 |
(一) 体验学习的含义 |
(二) 体验学习的理论基础 |
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认知发展理论 |
4、情境学习理论 |
(三) 体验学习的模型 |
(四) 信息化体验学习 |
1、信息化环境的界定 |
2、信息化体验学习含义 |
3、信启、化体验学习特点 |
三、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的设计 |
(一) 信息化体验学习的设计原则 |
1、真实性原则 |
2、主体性原则 |
3、实践性原则 |
4、社会性原则 |
(二) 设计模式构建 |
(三) 设计方案的制定 |
1、设计总体目标 |
2、具体进程安排 |
3、主要研究方法 |
四、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的实践 |
(一) 第一轮研究方案——搜索引擎的使用 |
1、设计目标 |
2、计划内容 |
3、实施过程 |
4、观察与反思 |
5、小结 |
(二) 第二轮研究方案——flash动画制作 |
1、设计目标 |
2、计划内容 |
3、实施过程 |
4、观察与反思 |
5、小结 |
(三) 第三轮研究方案——用word2003制作电子贺卡 |
1、设计目标 |
2、计划内容 |
3、实施过程 |
4、观察与反思 |
5、小结 |
(四) 总结 |
1、信息化环境下有利于体验学习情境的创设 |
1、为学习提供便捷的社会互动和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3、改革传统的学习环境,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 |
五、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体验 |
(二) 在信息化环境下充分展开探究与合作 |
(三) 提高学习者信启、素养,达到理想学习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AutoCAD与Word数据交换的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在Word文档中插入AutoCAD图形 |
1.1 使用剪贴板进行数据交换 |
1.2 将AutoCAD图形文件输出为位图文件再插入Word文档 |
1.3 采用常用的抓图软件 |
1.4 在Word中插入AutoCAD图形对象 |
1.5 采用将AutoCAD图形插入Word文档的专用软件—BetterWMF |
2 在AutoCAD图形中插入Word文档 |
2.1 将Word中文字排版好后拷贝至AutoCAD的文字输入框中 |
2.2 在AutoCAD中插入OLE对象 |
3 结 语 |
四、用Word将文字变为图形格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麻栗坡县第二小学为例[D]. 侯锐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3]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4]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研究与实践[D]. 张培参.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沈雪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6]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系统设计 ——以文字内容排版及展示的课堂教学为例[D]. 周晓蕾.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社交网站交互体验的视觉优化策略[D]. 危丽丽. 江南大学, 2013(S1)
- [8]知识工作中的创新及信息技术的作用 ——基于认知视角的分析[D]. 徐璞. 东华大学, 2012(03)
- [9]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D]. 余蕾. 湖北大学, 2011(07)
- [10]AutoCAD与Word数据交换的方法比较[J]. 张朝晖,杨继红,李峰博.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