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下土壤岩溶腐蚀微生物来源调查

不同温度下土壤岩溶腐蚀微生物来源调查

一、Investigations of microbial origin of karst corrosion of soil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temperatures(论文文献综述)

顾鸿宇,许东,李丹,刘港,鲁成海[1](2021)在《地下水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国土空间资源和城镇化用地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将改变地下三相介质(固-液-气)的平衡状态,造成一系列工程、环境及生态问题。地下水是地质体中能量传输和物质迁移的载体,是引起岩土体性质、地下水化学组分及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以地下水为主线,总结并阐述了8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运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与地下水相关的工程、环境及生态问题:地下水水压、浮力、地表变形及沉降、特殊岩土体性能劣化、地下结构腐蚀、地震震害、地下水污染及城市热岛效应。由于目前研究地下水与城市地下空间(特别是深部地下空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实际案例很少,导致对地下水系统变化造成的相关问题的机理认识有限。提出了5个方面的研究建议: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体系化监测;研究地下水系统变化对岩土体物性影响;研究地下水系统变化对地层中有毒元素由深部向浅部垂向运移机理;研究多场耦合作用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及长期影响;研究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基础抗浮设计的影响。

郑维熙[2](2021)在《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有机碳含量还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及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不仅是土壤环境与大气环境和洞穴环境之间碳迁移的重要环节,也是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途径。深入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机理、区域土壤演化、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的理解,从而弄清楚土壤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土壤作为碳源还是碳汇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在基于该区域上覆土壤是研究喀斯特关键带上的重要环节,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双河洞系两个重要支洞大风洞、麻黄洞上覆选择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网格法挖掘土壤剖面,分别为撂荒地、退耕还林地、有林地、旱地、灌丛地、灌草地,依次对应SH1#、SH2#、SH3#、SH4#、SH5#、SH6#,按照表层、20cm、40cm、6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同时结合室内实验和分析,系统的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有机碳表现出含量高、变异性强的特征。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表现出夏季>冬季的变化规律。(2)空间上,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明显减小的趋势,总体呈现为表层>底部,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储存空间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表聚性。(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为:有林地(23286mg/kg)>退耕还林地(18334mg/kg)>灌丛地(18017mg/kg)>旱地(14132mg/kg)>灌草地(13885mg/kg)>撂荒地(11040mg/kg),且均达到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不同土壤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变幅为55.87-76.28%,呈中等强度的变异,变异性明显。(4)相关性分析显示出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土壤CO2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ph、土壤孔隙度呈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41.268%),其次是土壤温度(28.038%),两者占变异的7成。(5)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作为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信息,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作为第二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信息。由此分析可以得出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是影响双河洞上覆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其次是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

宋韬[3](2021)在《雪宝顶流域典型钙华退化特征及修复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雪宝顶流域以高寒地区钙华地质景观闻名于世,不同类型钙华沉积体结合流域内丰富的水体、森林、峡谷等地貌环境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流域内九寨沟、黄龙沟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两处钙华世界自然遗产地除拥有巨大的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近年来,由于地质运动、旅游压力等影响,钙华景观出现彩池边石坝坍塌开裂、滩流沙化、局部出现大量钙华变黑等现象,引起各方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补充现有钙华景观和钙华分类标准、表征典型钙华特性、模拟钙华退化淋溶过程为研究内容,探究不同条件对钙华退化行为的影响,为提出钙华景观保育修复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工作基础。研究区域位置特殊性和钙华沉积体类型的复杂性使得钙华景观和钙华沉积体的区分不能依照已有分类方式进行划分。本文针对钙华景观和钙华沉积体分别提出“空间小尺度”和“沉积环境-沉积地点-沉积形态”分类方式,将流域内钙华景观划分为2个景观体、12个景观组、7个景观点,流域内钙华划分为4类、9亚类、16微类。这两类分类方式为相关钙华分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雪宝顶流域典型钙华物理、化学、矿物、生物特性分析发现,钙华是典型方解石类碳酸盐岩矿物。流域内生物丰度高,生物积极参与钙华沉积,借助微观形貌观察,生物在钙华沉积过程中提供模板作用和诱导作用,出现协同调控特性。在跨尺度孔隙观察过程中发现,钙华内部由不同尺度单一或组合型孔隙构成,形成过程中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影响,改变其内部孔隙结构,沉积不同类型钙华。钙华沉积过程中,内部孔隙结构发生改变,颗粒物胶结方式发生改变,影响钙华岩体稳定性,出现沙化、黑化等退化现象。通过模拟钙华快速淋溶过程,钙华与淋溶液产生水-岩作用,内部有效可溶物发生溶蚀效应。钙华在常规情况和极端条件下的退化强度变化表现为模拟岩溶水最强,酸性水次之,模拟大气降水最弱。由于水-岩作用反应不完全,淋溶过程带出大量钙华成岩元素、有机质,发生溶解-沉淀、倒溶解反应。改变钙华内部颗粒孔隙大小,使得钙华沉积体由原有的致密结构转变为疏松结构,在地质运动、水体断流等条件影响下,影响钙华稳定性,造成钙华退化现象的产生。针对钙华微观孔隙影响景观稳定性这一现象,结合现有研究基础,提出微观晶体修复方案,从微观尺度开始修复钙华破坏孔隙,恢复钙华岩体原有稳定性,为钙华景观修复和保育提供新思路。

陈正山[4](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指出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琴[5](2021)在《会仙湿地植物根际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磺胺类抗生素(SAs)在我国污染程度较高。在地表水、地下水、自然湿地及饮用水源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广西会仙湿地中的SAs污染已达到一定程度,利用植物联合微生物对自然湿地进行原位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因此,为研究会仙不同湿地植物根际环境对SAs降解的影响机理,选取四种会仙湿地优势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华克拉莎(Cladium chinense Nees)为研究对象开展试验。对上述湿地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采用水培法在空白条件下和0.10μg/L的磺胺嘧啶(SD)、磺胺氯哒嗪(SCP)胁迫条件下,利用浸根法收集根系分泌物,用GC-MS对根系分泌物组成成分进行测定,在空白条件下的根系分泌物共检测出5类有机化合物:烷烃类、酯类、醛类、酰胺类、醇类等,抗生素胁迫条件下仅检出烷烃类和酯类,仍有部分化合物未能够检测出。与空白条件下的根系分泌物组分相比,经SD、SCP胁迫后,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相对浓度占比最高的组分均改变为有机酸,分别为油酸甲酯和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在苦草、香蒲、芦苇和华克拉莎四个植物组进行根际微生物降解抗生素试验时,添加植物根系分泌物后抗生素去除率与空白组相比得到显着提高,以上述两种条件下的最高去除率相比较,苦草组中SD、SCP去除率分别提高39.71%、41.71%;香蒲组去除率分别提高42.22%、40.76%;芦苇组去除率分别提高43.45%、46.67%以及华克组去除率分别提高55.85%、54.44%。四个植物组中,华克组中SD、SCP的去除率最高,范围分别为83.27%~92.91%、82.28%~91.44%,苦草组中SD、SCP去除率最低,范围分别为49.33%~65.38%、37.00%~65.23%。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p H值条件,发现在根际环境条件范围为:T=25℃~30℃,p H值为6~7范围内微生物对抗生素去除率均较高,温度过低、p H值偏酸或偏碱性均不适宜微生物对抗生素进行降解。在以p H=7,温度T=25℃环境条件下进行抗生素降解,各植物组对SD、SCP去除率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随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取试验0 h及96 h时的根际土壤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检测,发现在0 h时土壤中,四种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属水平上较为相似,但是在经过96 h的抗生素降解后,每种植物的根际微生物门、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和优势菌属会发生改变。利用UPLC-MS/MS方法对抗生素降解96 h后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检测出的代谢产物推断出SD、SCP在植物根际中降解途径主要有羟基化、氨基化以及C-S键、S-N键的断裂等反应。

杨霞[6](2021)在《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文中认为沙柳沙障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防沙治沙措施之一,在防风固沙、改良水土、促进植被恢复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铺设年限的增加沙柳沙障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破损现象,从根本上影响其防风固沙效益的发挥。本文针对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中的腐朽程度,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手段,结合化学计量分析等方法,明晰降解过程中障体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其与周际土壤环境间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真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探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分布格局的微环境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沙柳沙障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进行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随铺设年限的增加,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由外向内逐层腐朽,导管及薄壁细胞等组织均发生破碎和变形,导致细胞组织溃缩瓦解。铺设5a后,沙柳沙障的质量损失率、基本密度、含水率和体积干缩率等物理参数均有45%以下的损失,以抗弯强度为主的力学性质则有63%左右的损失;铺设年限达到7a时,抗弯强度降幅为77%,其中5a、7a是衡量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的重要时间拐点;不同坡位处降解程度由大至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沙柳沙障水分流失、化学成分的损失、化学基团的变化及内部解剖构造的变化导致其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力学强度因此受到影响,性能发生严重退化。(2)沙柳沙障在降解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引起了周际土壤水分和土壤p H降低,障体降解程度越严重,障体含水率越高,其周际土壤含水率越低;降解过程中沙柳沙障周际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变化特征对沙丘坡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坡位间差异较小;沙柳沙障周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与障体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有关。(3)不同铺设年限沙埋部沙柳沙障共注释到真菌6门21纲54目110科177属438个OTUs的物种信息,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真菌群落优势门,子囊菌门的物种丰度大于担子菌门;真菌物种数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与障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显着相关,其分布受到沙障障体微环境中众多因子的综合影响,木质素、基本密度和体积干缩率是影响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4)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物种数量(OTUs)与群落丰富度的变化规律一致,由大到小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随铺设年限的增加,沙埋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真菌群落数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不同坡位处障体真菌优势菌群均为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铺设1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障体体积干缩率和土壤p H,铺设3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土壤p H和障体基本密度,铺设5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障体木质素、纤维素和抗弯强度。(5)不同铺设年限的沙埋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包括病理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和共生营养型三大类营养模式。病理-腐生型、病理-腐生-共生型、腐生-共生型、病理-共生型四种混合营养模式,其中共包括12个单一生态功能群和33个混合生态功能群;沙丘坡位的改变对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存在一定影响;不同铺设年限沙柳沙障真菌生态功能差异性较大,坡位变化对沙柳沙障真菌群落生态功能影响较小。

吴泽燕[7](2021)在《广西果化妙冠岩溶关键带碳汇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碳循环是地球生命的物质保障,与大气CO2浓度和全球气候变化互为反馈。我国制订了力争CO2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达到中和的目标。我国岩溶碳汇量占国家每年减排碳的16.1%,但似乎仍未将其作为一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是岩溶区特有的碳汇项,这部分无机碳汇常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单独研究,它对整个岩溶地区碳汇的贡献其实并不是很明确,岩溶地区碳汇的系统评价一直比较匮乏。作为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最新产物,岩溶关键带碳循环的研究要求将地球多个圈层的碳循环过程和碳赋存统一为一个整体,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系统化评价与机理研究。本研究以广西果化妙冠岩溶关键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技术方法对关键带水平与垂直边界条件进行识别,通过生物量调查、溶蚀试片法和水化学径流法系统地对岩溶关键带植被、土壤和岩溶碳汇进行定量化计算和比较,分析植被/土壤生态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碳酸盐岩溶解的生态和水文机制。有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水文分析的改进、多次示踪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妙冠岩溶关键带内部水点连通情况、水平和垂向边界条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和岩层产状控制妙冠岩溶关键带地下水流向为北东向,为(局部)地表和地下分水岭不一致的非闭合流域,是区域上果化泉域局部含水层。地下汇水面积为1.6 km2,地表汇水面积1.8 km2。以地下河管道底部作为其垂直下边界,埋藏深度约80m。2、对高分辨遥感影像进行严格的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研究遥感植被指数-生物量反演模型。为提高拟合效果,分别建立低生物量像元和高生物量像元的最佳拟合模型,反演的生物量均值分别为0.45 kg/m2和4.0 kg/m2。妙冠岩溶关键带生物量空间格局分布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退耕可极大增加地面生物量,生长超过十年的优良人工林地生物量可比自然演替5~6年的稀木灌草地增加4~15 kg/m2,比坡耕地增加4~19 kg/m2。从2000年至2018年18年间生物量增量为344.6 t/a,按照植被含碳率和面积折算为234.8~313.1 t CO2/(km2·a),植被碳汇效果显着。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估算妙冠岩溶关键带土壤碳汇量为82.2~109.6 t CO2/(km2·a),植被和土壤生态系统碳汇合计为317.0~422.7 t CO2/(km2·a)。3、综合考虑季节、地貌部位、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因素,在妙冠岩溶关键带开展了一个水文年的溶蚀试验。基于主成分分析表明,土下碳酸盐岩的溶蚀系统具有季节性差异,高温多雨的夏季为开放系统,秋冬季为封闭系统,导致溶蚀速率及其控制因子的差异。从整体上看,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CO2浓度、水分含量和温度的升高促进了溶蚀速率的增加,土壤剖面以开放的溶蚀系统为主。受雨水垂直入渗、水-岩相互作用时间和土壤水分保持等的影响,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度或地貌部位的不同会导致溶蚀速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计算的妙冠岩溶关键带的岩溶碳汇量为17.8 t CO2/(km2·a)。4、通过一个水文年的水点流量监测和取样分析,对关键带水量均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闭合边界水量交换对均衡结果影响不大,降雨输入与蒸散发和地下河水径流量达到均衡,均衡期包气带、饱水带水体减少的储量与关键带下泄水量基本相同。降雨和农业施肥的外源酸仅对表层土壤中的碳酸盐岩矿物和裸露的基岩具有侵蚀性,地下河水化学类型不受影响。关键带地下河水运移的主要溶蚀产物为Ca2+和HCO3-。关键带岩溶作用过程受土壤环境和水文过程共同影响,径流量对岩溶碳汇量的高低和δ13CDIC起决定性作用。根据各月地下河水径流量和水化学计算的岩溶碳汇量为51.5 t CO2/(km2·a)。最后,对溶蚀试片法计算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与修改,修改后计算结果为43.0 t CO2/(km2·a),与水化学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综上所述,岩溶区在退耕、人工造林等生态治理措施取得有机碳汇显着成效的基础上,还有岩溶无机碳汇。这部分无机碳汇量相当于生态系统碳汇的12.2~16.2%。妙冠岩溶关键带合计碳汇量为368.5~474.2 t CO2/(km2·a),对大气CO2的碳汇效应显着。

苏春田[8](2021)在《湖南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岩溶地下水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最重要饮水水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地下水水资源品质要求也逐步提高,含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矿泉水日益受到青睐,岩溶区矿泉水开发已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主要手段之一,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清晰揭示富锶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空间分布规律对富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湖南新田赋存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富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下水补给排体系的系统取样,在地下水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示踪、水-岩相互作用室内实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相结合方法,揭示了富钙偏碱地球化学背景以及独特岩溶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富锶地下水的形成机理,为富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阐明了富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地下水Sr2+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区富锶地下水分布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地层。研究区下降泉中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机井地下水中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和HCO3-Ca·Mg型为主,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岩溶含水介质制约,同时还受环境、溶滤时间、阳离子交换等因素影响。空间上,下降泉中Sr2+含量具有很好的分带性,表现为由南部、北部、西部向中东部逐步升高的规律,与地下水流方向基本一致,至排泄区,由于地表水混合作用,地下水Sr2+含量降低。垂向上,由下降泉至机井,地下水中Sr2+含量增加,且随机井深度增加,地下水Sr2+含量同样具有增加的趋势,与随着地下水径流路径变长,水岩相互作用时间长有关;时间上,研究区富锶表层岩溶泉、下降泉Sr2+含量整体表现出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少,与降雨稀释效应有关;表层岩溶泉由于地下水径流途径短,岩石溶滤时间短,地下水Sr2+含量低于下降泉。相反,补给径流区富锶机井、排泄区机井Sr2+含量整体表现出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主要是因为机井中地下水往往属于浅潜流带、深潜流带混合水,丰水期地下水位抬高,高锶潜流带水上升,机井中地下水锶含量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低锶浅潜流带地下水相对占主要地位,从而导致机井中地下水锶含量降低。2、基于富锶地下水的同位素特征,揭示了富锶地下水中锶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研究区地下水δ18O和δD下数据表明大气降水是富锶地下水的主要水源补给,87Sr/86Sr同位素比值表明,泥盆系佘田桥组泥质灰岩、灰岩、泥灰岩是地下水Sr2+的来源。氘盈余“d”值与TDS(溶解性总固体)关系表明下降泉中Sr2+含量受径流条件以及停留时间长短的显着影响,但富锶机井中“d”值与TDS相关性不明显,暗示着机井中氘盈余还受阳离子交换等其他因素影响。δ13C数据表明机井地下水可能处于CO2封闭系统,径流条件差;下降泉地下水可能处于CO2开放系统,径流条件较好。87Sr/86Sr比值以及补给高程表明,机井中地下水径流途径较长,具有高Sr2+、高87Sr/86Sr的特征;而下降泉具有快速补给、快速排泄、且低Sr2+、低87Sr/86Sr等特征。3、揭示了富锶地下水溶解性有机质(DOM)特征及Sr2+与DOM相互作用机制首次应用三维荧光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富锶地下水DOM组分构成、来源以及Sr2+与DOM相互作用机制,揭示了锶在两种不同排泄体系(下降泉、机井)中的迁移差异。研究区机井富锶地下水DOM以类色氨酸组分(C3)为主,而下降泉中DOM则以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为主。自生源指标(BIX)、腐殖化指数(HIX)和荧光指数(FI)表明机井DOM以内源输入为主,表明机井形成环境为封闭环境;而下降泉以外源输入为主,表明下降泉形成环境为开放环境,与δ13C揭示的结果相吻合。相关性分析表明DOM与地下水中Sr2+具有相关性。不同类型的DOM对Sr2+的赋存形态和迁移性具有显着影响。DOM中的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等物质与Sr2+的结合作用更稳定,类色氨酸物质优先类酪氨酸物质与Sr2+发生结合作用,使Sr2+由自由溶解态转变为DOM结合态离子,从而提高了Sr2+的迁移性,加快了其在土壤、岩石中的淋滤。4、揭示了富锶地下水形成机理泥盆系佘田桥组高锶含量的泥灰岩、灰岩、泥质灰岩是地下水中锶的主要来源,机井水动力条件与下降泉相比较弱,从而使得机井中地下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时间变长,Sr2+浓度高于下降泉Sr2+浓度。下降泉、机井地下水对Sr CO3均以溶解为主,且机井地下水对Sr CO3的溶蚀量高于下降泉地下水对Sr CO3的溶蚀量,这也是导致机井地下水中Sr2+高的原因之一。低钙高镁含量有利于富锶地下水的形成。水与岩石、土壤的相互作用实验以及区域深循环室内模拟实验验证了低流速,水岩作用时间长,Sr2+含量高。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表明富锶下降泉方解石最先接近饱和,沿地下水径流方向,菱锶矿逐渐溶解,成为地下水锶的主要来源。同时,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差异导致机井中Sr2+与Ca2+、Mg2+相关性的差异,由于白云石和菱锶矿具有同步溶解过程,是研究区地下水锶和镁高度相关的内在原因。论文的创新点体现在:1、系统运用δ18O、δD、δ13C、δ34S、δ87Sr/86Sr等多元同位素技术揭示了低钙高镁、富含石膏、菱锶矿的封闭环境更有利于湖南新田岩溶区富锶地下水形成,其地下水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而锶则主要来源于佘田桥组的碳酸盐岩。2、通过建立PHREEQC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型,揭示了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锶矿溶解的差异是下降泉、机井中水化学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其它研究区富锶地下水形成机制的最重要因素。

张洪英[9](2020)在《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CO2-水-岩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降水是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降水入渗补地下水过程中的水化学演变是当前水文地质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以降水经包气带土壤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的CO2-水-岩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降水入渗过程中的水化学与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开展对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CO2-水-岩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室内试验模拟研究,揭示常温常压下的CO2-水-岩作用机制,探讨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CO2、水-岩作用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论文研究共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1)土壤CO2是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水-岩作用的重要参与者,对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水化学成分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也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变化密切相关。野外调查发现,降水入渗后水样中fCO2(游离CO2)、HCO3-、TDS、Ca2+、Mg2+等水化学组分含量相对降水水样明显增加,而且不同试验小区所取水样中主要水化学成分的含量呈现出T2(花生)>T5(松树)>T4(板栗)>T3(桃树)>T1(裸地)的变化特征,这与各试验小区土壤CO2浓度的变化一致,说明土壤CO2浓度的增加促进了地下水初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此外,不同试验小区间,随土壤CO2浓度的增加,微生物丰富度增加、多样性降低;优势菌门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酸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次优势菌门中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2)CO2的参与加速了水-岩作用中矿物的溶解过程,促进了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地下水初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影响了水、土中的微生物物种分布。室内CO2-水-岩作用试验中,随CO2分压增加,水溶液pH降低,土样中方解石、角闪石等矿物的占比减少,促进了方解石、长石等矿物的溶解,增加了水溶液中fCO2、HCO3-、TDS、Ca2+、Mg2+、K+、Na+等化学组分的含量。土样SEM-EDS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象,随CO2分压增加,土样表面溶蚀现象愈加明显,土样中Ca、Mg等元素的含量降低。此外,反应时间的增加,也可使矿物溶解增加,增加水溶液中相关化学组分的含量。随CO2分压增加,水样中厚壁菌门和酸酐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大,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小;土样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小,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3)单矿物溶解试验中,CO2参与了单矿物的溶解过程,改变了矿物原有的溶解反应模式,提高了矿物的溶解速率,CO2分压与水溶液中的矿物特征离子含量具有较好的定量关系。试验中CO2溶于水形成H2CO3后,经解离后产生H+,为矿物的溶解提供了适宜的水化学条件。随CO2分压增加,pH值降低,矿物溶解增加,各矿物特征离子含量增加明显。各矿物溶解试验中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变化有所差异,随CO2分压增加,方解石溶解试验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大,钾长石溶解试验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小,钠长石溶解试验中Dependentiae的相对丰度减小。(4)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CO2、水-岩作用和微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O2的参与可以促进水-岩作用中矿物的溶解、影响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变化,水-岩作用中矿物成分的差异及矿物溶解产生的水化学成分差异也可以影响微生物物种的分布;同时,微生物物种的分布与发育亦可影响CO2与矿物的溶解,影响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水化学成分的演变。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发现,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的发育可增加CO2的溶解,进而促进水-岩作用中方解石、角闪石和长石等矿物的溶解,使水溶液中Ca2+、K+、Na+、Mg2+含量增加;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的发育则会抑制CO2和部分矿物的溶解,进而影响CO2-水-岩作用过程。本研究是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水化学演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有效填补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水化学演化试验研究的数据空白,揭示地下水初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过程,为地下水化学类型形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与CO2-水-岩作用过程相互关系的探讨,为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微生物驱动的CO2-水-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赵佳怡[10](2020)在《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文中认为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热资源分布广、埋藏浅、温度高、储量大、水质优,属于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但该地区深部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复杂,目前深部岩溶热储结构和成因机制不明。地热科学钻探为获取深部热储空间结构有关数据提供了直接手段,也为获取深部流体样品提供了机会。地热流体携带大量深部信息,在水化学、同位素和微生物上留下组成特异的印迹,可用于识别地热流体形成演化机制。进行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对深部地热资源认识的提高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地热科学钻探、野外调查、室内实验、水化学方法、同位素技术、微滴数字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技术方法,进行了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分析了深部热储空间结构,研究了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地热指示意义,建立了研究区地热资源的成因机制概念模型。主要认识如下: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侧、冀中拗陷中部。华北克拉通破坏使岩石圈减薄,地壳随之变薄,因此地幔热源较多,为研究区主要热源。断裂构造丰富,有众多次级构造单元,对局部构造起到明显控制作用,是良好的导热导水通道,深部热流通过断裂上涌,与热储中热流形成水热对流,导致热异常。从钻井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层岩性和热储空间结构。热储在凸起区埋藏较浅,凹陷区埋藏较深,表明在凸起区热量集中在浅部,凹陷区热量集中在深部。研究区地温梯度较高,一般为3.08.0℃/100m。垂向上,第四系一般为23℃/100m,新近系为3.03.7℃/100m,基岩顶部为3.094.15℃/100m,在基岩内部由于白云岩热导率较高,地温梯度降低到1.82.4℃/100m。研究区内大地热流值的分布范围为55125mW/m2,并在凸起区大地热流值高,凹陷区大地热流值低的特点。从水化学和同位素数据分析,保定西部山区浅层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水,而研究区深部热水水化学类型为Cl·HCO3-Na水或Cl-Na水。过量的HCO3-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CO2和非生物成因CO2的混合。深部热水处于较封闭的环境,发生了较强烈的硫酸盐还原作用。地下热水变质系数γNa/γCl比值为1.10-2.39,Cl/Br比值为409.29-735.29,大部分脱硫系数100?γSO4/γCl比值小于1,盐化系数γCl/(γHCO3+γCO3)比值为0.76-3.31,γCl/γCa比值为6.33-33.03之间,地下热水属于陆相淋滤变质水。深部热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区为保定西部太行山区。深部热水年龄在两万年以上,处于水交替缓慢的区域水循环中。建立了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ddPCR检测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对深部热水、浅层水和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平均含量分别为4.0×103±8.4×103 copies/mL、1.6×102±3.5×102 copies/mL和1.5×103±1.2×103 copies/g dw,显示深部热水富含硫酸盐还原菌。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出雄安新区深部热水含有38个菌门,541个菌属。深部热水的优势菌属大部分是硫酸盐还原菌,如热脱硫弧菌属Thermodesulfovibrio、热脱硫杆菌属Thermodesulfobacterium、嗜热厌氧菌科Thermoanaerobacteraceae、脱硫化小幡菌属Desulfovirgula和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等。功能基因预测结果显示,深部热水中微生物固碳作用很强,硫酸盐还原作用次强,而微生物产甲烷作用很弱,意味着深部热水中的CH4大部分来自非生物成因CH4。在大流量抽水条件下,深部热水存在两种主要菌群类型,即厚壁菌门型和变形菌门型,且后者趋向于浅层水菌群类型,说明深部热水得到浅层水补给。深部热水变形菌门的优势菌属不同于钻孔上方浅层水变形菌门的优势菌属,进一步说明深部热水得到浅层水补给不是来自钻孔上方的浅层水垂直补给,而是来自浅部水的侧向补给,通过深循环获得热能,也可能是通过断裂带连通获得浅部水补给,深部热水资源具有资源的可更新性。最后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的地热地质、区域构造、热储空间结构、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对地热资源聚敛机制的指示意义,建立了研究区的地热资源成因机制模型。

二、Investigations of microbial origin of karst corrosion of soil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temperatur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vestigations of microbial origin of karst corrosion of soil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temperatures(论文提纲范文)

(1)地下水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空间开发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1.1 工程问题
        1.1.1 地下水水压力
        1.1.2 地下水浮力
        1.1.3 地表变形及沉降
        1.1.4 特殊岩土体性能劣化
        1.1.5 地下结构腐蚀
        1.1.6 地震震害
    1.2 生态环境问题
        1.2.1 地下水污染
        1.2.2 城市热岛效应
2 问题与展望
3 结论

(2)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土壤有机碳研究
        1.2.2 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植被土壤
    2.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2.1 监测点设置
        2.2.2 野外样本采集与室内实验
        2.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季节变化特征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分布特征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土壤环境因子特征
        4.1.1 土壤温度特征分析
        4.1.2 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
        4.1.3 土壤p H特征分析
        4.1.4 土壤容重特征分析
        4.1.5 土壤孔隙度特征分析
        4.1.6 土壤CO_2浓度特征分析
    4.2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
    4.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的主成分分析
    4.4 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节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化特征
        5.1.2 土壤有机碳与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5.2 展望
        5.2.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情况
    参与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获奖情况

(3)雪宝顶流域典型钙华退化特征及修复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钙华沉积学研究现状
        1.2.2 钙华分类学研究现状
        1.2.3 钙华景观(喀斯特景观)退化研究现状
        1.2.4 钙华保育情况研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雪宝顶流域钙华景观及典型钙华分类研究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钙华景观分类与特征分析
        2.2.1 钙华景观分级
        2.2.2 钙华景观分类原则
        2.2.3 钙华景观分类类型
        2.2.4 钙华景观分布特征
        2.2.5 钙华景观格局转变讨论
    2.3 景观钙华类型划分
        2.3.1 根据沉积环境分类-类
        2.3.2 根据沉积地点分类-亚类
        2.3.3 根据沉积形态分类-微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雪宝顶流域典型钙华特性研究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处理及数据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钙华物理学特征
        3.3.2 钙华化学和矿物学特征
        3.3.3 钙华内微生物群落特征
        3.3.4 钙华微观形貌特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钙华退化机制的淋溶模拟实验及其修复可行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淋溶实验设计
        4.1.2 样品处理及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钙华动态淋溶过程的动态变化
        4.2.2 淋溶过程中钙华元素变化特征
        4.2.3 淋溶前后钙华微观形貌特征
    4.3 钙华修复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及气象
        2.1.3 水文
        2.1.4 地形地貌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岩相古地理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3 地热地质条件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2.3.2 地热异常构造
        2.3.3 地温场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测试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2.1 矿物岩石特征
        3.2.2 主量元素特征
        3.2.3 微量元素特征
        3.2.4 稀土元素特征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3.3.1 常量组份特征
        3.3.2 微量组分特征
        3.3.3 稀土元素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1 地质成因类型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1.1 样品采集
        5.1.2 样品测试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5.2.1 热矿水起源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5.2.5 热储温度估算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5.5.1 碳同位素
        5.5.2 锶同位素
        5.5.3 硫同位素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6.1.1 热储层和盖层
        6.1.2 构造
        6.1.3 水源
        6.1.4 热源
        6.1.5 物质来源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1 流行病学调查
        7.1.1 调查方法
        7.1.2 调查结果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会仙湿地植物根际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及危害
        1.1.1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
        1.1.2 环境中残留抗生素的危害
    1.2 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概述
        1.2.1 磺胺类抗生素的性质
        1.2.2 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1.3 磺胺类抗生素物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1 吸附法
        1.3.2 膜技术
        1.3.3 Fenton法
        1.3.4 光降解技术
    1.4 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降解
        1.4.1 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
        1.4.2 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机理
        1.4.3 植物在污染修复技术中的作用原理
    1.5 会仙湿地特点与研究概述
        1.5.1 会仙湿地特点
        1.5.2 会仙湿地研究概述
    1.6 本文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抗生素胁迫下根系分泌物的组成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处理及实验设计
        2.2.2 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空白条件下根系分泌物检测结果
        2.3.2 SD胁迫下根系分泌物检测结果
        2.3.3 SCP胁迫下根系分泌物检测结果
        2.3.4 讨论
第3章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抗生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培养及根系分泌物收集
        3.2.2 根际微生物的采集
        3.2.3 试验设计
        3.2.4 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苦草组抗生素降解效果
        3.3.2 香蒲组抗生素降解效果
        3.3.3 芦苇组抗生素降解效果
        3.3.4 华克拉莎组抗生素降解效果
        3.3.5 讨论
第4章 SD及SCP的生物降解机理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培养与根系分泌物收集
        4.2.2 根际微生物的采集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方法
    4.3 SD、SCP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降解
        4.3.1 SD的去除率变化
        4.3.2 SCP的去除率变化
    4.4 SD、SCP的代谢产物分析
        4.4.1 SD代谢产物分析
        4.4.2 SCP代谢产物分析
    4.5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
        4.5.1 细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分析
        4.5.2 细菌群落分布及结构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沙柳沙障的研究现状
        1.2.2 沙柳沙障腐朽成因及腐朽因子研究现状
        1.2.3 沙柳沙障的腐朽过程研究现状
        1.2.4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真菌群落变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壤与植被条件
    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2.1 不同铺设年限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与障体周际土壤样品采集
        2.2.2 不同坡位处铺设的沙柳沙障障体及障体周际土壤样品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宏观、微观构造变化观察
        2.3.2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定
        2.3.3 化学组分分析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5 X射线结晶衍射测量
        2.3.6 土壤化学性质指标测定
        2.3.7 样品DNA提取及PCR扩增
        2.3.8 Illumina Miseq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沙柳沙障障体降解特性
    3.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构造变化情况
        3.1.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宏观构造变化情况
        3.1.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3.1.3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3.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物理力学性质变化
        3.2.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3.2.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3.3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化学结构变化
        3.3.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3.3.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结构的变化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周际土壤水分养分动态变化特征
    4.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4.1.1 不同铺设年限水分的变化规律
        4.1.2 不同坡位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4.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
        4.2.1 不同铺设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
        4.2.2 不同坡位处土壤养分分布规律
    4.3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4.3.1 不同年限土壤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4.3.2 不同坡位处土壤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5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5.1 真菌ITS测序下机数据分析及OTU注释结果
    5.2 真菌各分类学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5.2.1 真菌OTU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5.2.2 真菌门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5.2.3 真菌纲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5.2.4 真菌目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5.2.5 真菌科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5.2.6 真菌属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5.3 真菌群落层级聚类分析
    5.4 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时间分异特征
    5.5 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时间分异特征
    5.6 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年际变化差异物种(Biomarker)分析
    5.7 影响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年际变化的驱动因子
        5.7.1 环境因子对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属水平优势菌群的影响
        5.7.2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8 讨论与小结
        5.8.1 讨论
        5.8.2 小结
6 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特征
    6.1 真菌ITS测序下机数据分析及OTU注释结果
    6.2 真菌各分类学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6.2.1 真菌OTU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6.2.2 真菌门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6.2.3 真菌纲、目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6.2.4 真菌科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6.2.5 真菌属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6.3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对沙丘坡位的响应
    6.4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对沙丘坡位的响应
    6.5 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6.6 影响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的环境因子
    6.7 讨论与小结
        6.7.1 讨论
        6.7.2 小结
7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生态功能分析
    7.1 不同年限沙柳沙障真菌营养型和功能群组成特征
    7.2 不同年限不同坡位处铺设的沙柳沙障真菌营养型和功能群组成特征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广西果化妙冠岩溶关键带碳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暖危机与联合行动
        1.1.2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1.3 全球碳循环“遗漏汇”的难题
        1.1.4 岩溶碳汇的发现与潜力
        1.1.5 研究需求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关键带研究范式的形成
        1.2.2 植被、土壤碳汇
        1.2.3 碳酸盐岩溶蚀机制及岩溶碳汇估算
        1.2.4 岩溶水系统边界条件识别
        1.2.5 关键带各个水文过程监测
    1.3 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2.1 气候与地貌特征
    2.2 区域地质条件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土壤与植被特征
    2.5 生态环境与人地关系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遥感相关数据源
        3.1.1 DEM数据
        3.1.2 GF-1卫星数据
        3.1.3 Landsat7卫星数据
        3.1.4 地形校正控制点获取
    3.2 地下水示踪试验
    3.3 地面样点生物量调查
        3.3.1 耕地
        3.3.2 灌木草地
        3.3.3 林地
    3.4 溶蚀试验设计与土壤监测指标
        3.4.1 样点与试验小区设置
        3.4.2 野外溶蚀试验
        3.4.3 土壤环境因子监测
    3.5 水点流量监测
        3.5.1 地表径流量
        3.5.2 表层岩溶泉流量
        3.5.3 妙冠地下河流量
    3.6 水样采集及测试
        3.6.1 水文年取样
        3.6.2 暴雨期取样
        3.6.3 实验室分析方法
    3.7 降雨和气温监测
    3.8 数据分析处理
第四章 妙冠岩溶关键带边界条件研究
    4.1 基于GIS的地表分水岭分析
        4.1.1 数字地表水文分析原理及方法改进
        4.1.2 分析过程与结果
    4.2 地下水水点连通情况
        4.2.1 示踪试验设计
        4.2.2 龙烈洼地落水洞-妙冠地下河出口连通(试验(1))
        4.2.3 龙何天窗-布尧地下河出口连通(试验(2))
        4.2.4 龙何下垭口落水洞-龙旧泉连通(试验(3))
        4.2.5 布尧落水洞-龙船泉连通(试验(4))
    4.3 妙冠岩溶关键带边界条件讨论
        4.3.1 水平边界
        4.3.2 垂直边界
第五章 岩溶关键带生物量估算及植被、土壤碳汇量
    5.1 影像预处理及植被指数计算
        5.1.1 影像预处理
        5.1.2 遥感植被指数计算
    5.2 妙冠岩溶关键带生物量估算
        5.2.1 地面调查样方生物量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5.2.2 Ⅰ级像元生物量反演模型建立
        5.2.3 Ⅱ级像元生物量反演模型建立
    5.3 妙冠岩溶关键带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
    5.4 妙冠岩溶关键带植被/土壤碳汇估算
第六章 岩溶关键带土下碳酸盐岩的溶蚀规律及其碳汇量
    6.1 土壤环境因子特征
        6.1.1 土壤CO_2 浓度
        6.1.2 土壤水分含量
        6.1.3 土壤温度
        6.1.4 土壤pH
    6.2 不同季节土下碳酸盐岩溶蚀模式
        6.2.1 溶蚀速率与降雨和气温的相关分析
        6.2.2 影响溶蚀速率的主成分提取
        6.2.3 不同季节碳酸盐岩溶蚀模式分析
    6.3 不同土壤深度碳酸盐岩速率特征
        6.3.1 土壤垂直剖面环境因子变化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6.3.2 不同土壤厚度样点环境因子差异性分析
        6.3.3 不同深度溶蚀速率与土壤环境因子的拟合方程
    6.4 水文地质过程对土下碳酸盐岩速率的影响
        6.4.1 特殊水文地质过程对B区域溶蚀速率的影响分析
        6.4.2 与坡度相关的水文地质过程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6.4.3 土下碳酸盐岩溶蚀产生的碳汇量估算
第七章 岩溶关键带水文过程驱动的溶解无机碳运移及其碳汇量
    7.1 妙冠岩溶关键带水量均衡分析
        7.1.1 降雨及气温变化
        7.1.2 地下河径流量
        7.1.3 布洋一号泉径流量
        7.1.4 地表径流量
        7.1.5 妙冠岩溶关键带水量均衡分析
    7.2 妙冠岩溶关键带各水文过程离子来源及溶蚀分析
        7.2.1 土壤水离子来源及溶蚀分析
        7.2.2 地表径流及表层岩溶泉离子来源及溶蚀分析
        7.2.3 地下河水离子来源及溶蚀分析
    7.3 妙冠岩溶关键带岩石风化碳汇量估算
        7.3.1 风化产物通量影响因素分析
        7.3.2 岩石风化碳汇量估算及与植被和土壤碳汇的定量关系
        7.3.3 对“溶蚀试片法”计算方法的修改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8)湖南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生态特征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地质构造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富水程度
        2.3.2 岩溶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4 样品采集与数据获取
        2.4.1 样品采集
        2.4.2 样品测试
        2.4.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
    3.1 富锶地下水Sr~(2+)空间分布特征
        3.1.1 水文地球化学水平分带及指示意义
        3.1.2 水文地球化学垂向分带及指示意义
        3.1.3 典型剖面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空间变化特征
    3.2 富锶地下水Sr~(2+)时间变化特征
        3.2.1 降雨量对Sr~(2+)的影响
        3.2.2 富锶地下水的运动方式
    3.3 结论
第四章 富锶地下水物质来源及形成的环境条件
    4.1 地下水中δ~(18)O和 δD同位素特征及来源示踪
        4.1.1 研究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
        4.1.2 地表水、地下水中δ~(18)O和 δ~2H分布特征和补给来源
        4.1.3 富锶地下水氘盈余及其环境意义
    4.2 富锶地下水Sr的来源示踪
        4.2.1 基于岩石、土壤锶含量分析
        4.2.2 基于地下水~(87)Sr/~(86)Sr分析
    4.3 富锶地下水形成的环境条件
        4.3.1 富锶地下水中δ~(13)C值以及DIC(溶解性无机碳)来源
        4.3.2 富锶地下水中SO_4~(2-)、δ~(34)S含量特征及环境意义
    4.4 结论
第五章 溶解性有机质对锶迁移转化的影响
    5.1 富锶地下水DOM荧光特征
        5.1.1 地表水、地下水(下降泉、机井)DOM荧光特征
        5.1.2 DOM荧光物质的PARAFAC组分解译
        5.1.3 富锶地下水DOM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
        5.1.4 富锶地下水DOM来源解析
    5.2 DOM与 Sr~(2+)的相互作用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设置
        5.2.3 数据分析
        5.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结论
第六章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形成机制
    6.1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形成的水动力条件
        6.1.1 岩溶发育特征
        6.1.2 岩性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6.1.3 地下水系统分区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6.1.4 深度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6.1.5 基于γ(Cl~-)/γ(Ca~(2+))水动力条件分析
    6.2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形成的水化学条件
        6.2.1 基于离子比例系数的分析
        6.2.2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的形成作用
        6.2.3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形成的统计学分析
    6.3 富锶地下水形成的水-岩作用机理研究
        6.3.1 局部浅循环室内模拟实验
        6.3.2 区域深循环室内模拟实验
        6.3.3 分析与讨论
    6.4 富锶地下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4.1 含锶(Sr)矿相分析
        6.4.2 反应路径的确定
        6.4.3 矿物相和可能的化学反应
        6.4.4 模拟结果分析
    6.5 富锶地下水形成模式
    6.6 结论
第七章 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CO2-水-岩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完成工作量
2 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CO_2对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的影响
    2.2 室内CO_2-水-岩作用试验
    2.3 CO_2与矿物溶解试验
    2.4 水、土样品的分析与测试
3 土壤CO_2对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的影响
    3.1 不同条件下的土壤CO_2浓度
    3.2 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
    3.3 降水前后土壤矿物组成变化
    3.4 不同CO_2浓度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3.5 小结
4 CO_2对水-岩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影响的试验模拟研究
    4.1 CO_2-水-岩作用过程中水化学成分变化
    4.2 试验土样的矿物组成变化
    4.3 CO_2-水-岩作用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特征
    4.4 小结
5 CO_2和矿物溶解作用研究
    5.1 CO_2在水中的溶解
    5.2 不同CO_2分压下的方解石溶解
    5.3 不同CO_2分压下的钾长石溶解
    5.4 不同CO_2分压下的钠长石溶解
    5.5 不同CO_2分压下的角闪石溶解
    5.6 不同CO_2分压下的石英溶解
    5.7 CO_2-水-矿物溶解机理分析
    5.8 矿物溶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特征
    5.9 小结
6 微生物群落与CO_2-水-岩作用的相互影响
    6.1 野外土壤微生物群落与CO_2-水-岩作用的相互关系
    6.2 室内试验中微生物群落与CO_2-水-岩作用的相互关系
    6.3 微生物群落与矿物溶解的相互关系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2.4 研究区地热地质背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储空间结构
    3.1 研究区热储分布特征
    3.2 岩石热导率
    3.3 热储空间热传导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温场特征
    4.1 平面地温分布规律
    4.2 垂向地温分布规律
    4.3 区域大地热流
    4.4 地温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5.2 研究区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
    5.3 水岩作用分析
    5.4 研究区同位素特征
    5.5 水文地球化学路径模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特征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 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微滴数字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6.3 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检测结果与分析
    6.4 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特征
    6.5 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
    6.6 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地热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热资源成因机制
    7.1 地热资源聚敛因素分析
    7.2 地热流体成因分析
    7.3 地热流体微生物分析
    7.4 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Investigations of microbial origin of karst corrosion of soil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temperatures(论文参考文献)

  • [1]地下水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及机理[J]. 顾鸿宇,许东,李丹,刘港,鲁成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16)
  • [2]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郑维熙.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雪宝顶流域典型钙华退化特征及修复可行性研究[D]. 宋韬. 西南科技大学, 2021(11)
  • [4]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5]会仙湿地植物根际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李琴.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D]. 杨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7]广西果化妙冠岩溶关键带碳汇效应研究[D]. 吴泽燕.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8]湖南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D]. 苏春田.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9]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CO2-水-岩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张洪英.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10]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D]. 赵佳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标签:;  ;  ;  ;  ;  

不同温度下土壤岩溶腐蚀微生物来源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