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评唐代宰相许敬宗(论文文献综述)
陈舒昕[1](2021)在《武则天时期宫廷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吕宇婷[2](2021)在《唐诗中的隋亡书写》文中研究表明
李雪铭[3](2020)在《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正定梁氏家族的相关文献与文学作品。正定梁氏于明洪武初年因战乱在始迁祖梁聚的带领下由山西蔚县徙至河北正定,到第七代梁梦龙开始逐步走向兴盛。正定梁氏家族素具秉承孝悌、尊师重道的家风,以及好学上进、勤奋苦读的学风。梁氏家族数代为官,世人曾赞“一堂荣五代”,仅明清两代通过科举恩荫入仕的梁氏族人就有几十人,可谓盛极一时。本文自第三章到第五章整理明清时期正定梁氏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人物,即梁梦龙、梁维枢以及梁清标的主要生平交游、着述以及文学创作特色。第三章研究梁梦龙的生平着述以及诗歌创作特色,着有诗文集《赐麟堂集》,梁梦龙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包括民瘼民生、边防军事、应制颂圣等,风格特色上善引经据古、敦厚刚正、清新刚劲,不少作品与其曾抗敌卫边以及抚民瘟疫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梁梦龙作为一代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文学家,着有海运志《海运新考》,整理其主理淮安直达天津海运时,实地考察所得的海道口岸、里数、捷径等,并亲自绘制海道总图,是明朝试行海运的重要成果;着有史钞《史要编》,是其近十年在搜读史书的基础上,对历代史学着作的序、跋所作的记录。第四章研究梁维枢生平交游以及小说创作特色。梁维枢着有《玉剑尊闻》《姓谱日笺》《内阁小识》《见君子日笺》等,但大部分作品已散佚。梁维枢虽天资聪颖却仕途坎坷,其着作《玉剑尊闻》为仿《世说新语》的轶事小说,门目丰富,内容上以明代士大夫的轶事旧闻为主,赞颂圣贤、惩治奸佞,梁维枢叙事风格尚质黜华,在人物描述上简笔勾勒,这与当时文坛秉持“实录”的风气密不可分。第五章研究梁清标的生平交游、着述以及诗词曲创作特色,作为政治家梁清标出仕三朝,一生背负“贰臣”之名,备受世人非议。作为鉴藏家,其书画鉴藏成就非凡。在文学创作上更是成绩斐然,着有诗歌集《蕉林诗集》,其诗歌雍容典雅,沉酣诸史;着有词集《棠村词》,其词作秾艳和平,典雅清丽,其中的题画词多见于自身收藏,岭南词是其前往广州撤藩时所作,颇具意义;着有曲集《棠村乐府》,分小令38曲与套数17套,与梁清标的诗词相较,散曲在题材上较为狭小,以相思恋情、纪游思乡、咏写太平为主,在创作风格上以清新雅丽为主,沿诗词中之所已有,而新之变之,颖俊精致。但有别于诗词语言的典雅蕴籍,《棠村乐府》在语言上更加注重浅显通俗。通过系统梳理梁氏族源以及正定梁氏家族发展脉络,分析明清易代时期正定梁氏中最具代表性的族人梁梦龙、梁维枢以及梁清标的生平交游以及着述创作,总结出明清正定梁氏家族在文化和文学上的传承特点,梁氏家族一直秉持家法、绵延家学,世敦孝友、常怀敬畏,文着盈箧、简明平和。
李佩瑜[4](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高自友[5](2020)在《唐代官方修史中的漏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代是中国古代修史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是由独立建置的史馆、专职史官等构成的新国家修史体制得以确立,其在初唐时为树立正统、稳定政局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将修史地位推向了新高度。正因为官修取代私修成为史书编撰的主流,本朝国史得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编撰,官方修史体制在高宗统治时期开始暴露缺点,主要表现为起居官退出仗下,史事“漏泄”问题出现。在得不到有效遏制的半个世纪以后,张说、吴兢在史馆之外修史的事情引发了李元纮上疏强调在史馆修史的秘重作用,但漏泄问题并未有所改观。虽然高宗、刘知几等人都意识到漏泄问题的严重性,但除了冠冕堂皇的诏令外,并不见具体举措推行,而朝廷律令中关于漏泄罪行的规定也没有在修史中得到反馈。这一情形与初唐极其重视修史的做法似乎背道而驰,反映出唐代官方修史处于一种重而不严的状态。即便如此,唐代宰相在修史中展现出了强烈的防止漏泄之事发生的自觉,尤其是在主导《时政记》过程中。是故,以延英奏对为代表的便殿议政形式不再允许起居官参与其实是大势所趋,个别宰相的行为并不能完全以徇私来解释。相较于直接对史馆、史官提出具体防制漏泄的禁令,宰相之于修史的保密作用可以用曲为之制来形容。事实上,唐代官方修史之所以出现重而不严与曲为之制的二元对立,是因为漏泄问题的存在为那个对国史既无限渴求又尚存敬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还在发展的时代提供了一条维护统治阶层团结的途径,从而将修史的利益最大化。由于国史修撰关涉诸多利益,相比于能够直接参与的史官、宰相和皇帝,那些与修史之事并不相关的且数量更为庞大的官僚群体只能借助公私渠道对修史进行直接、间接的影响,而漏泄问题正是这种影响的产物之一。所以,即使在修史问题上存在竞争的皇帝与宰相都有遏制漏泄问题的想法与行动,却也不能完全阻止它的发生。直至宋代,在经历了五代的动乱以及新一轮权力重组后,修史体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修史机构专门化削弱了史官的固有权责,皇帝牢牢地将修史的控制权握于手中,减小了宰相全权干预的局面,修史中的漏泄问题也得到了针对性规制。
胡永杰[6](2018)在《空间视阈下初盛唐河洛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文学空间的角度对初盛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文学进行研究。对于洛阳文学,学界研究已有较多,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已有研究多是在整体文学史的书写中进行,难免存在分时代割断,前后难以贯通的问题。而且目前对洛阳文学的认识尚停留在宏观、粗线条的笼统层面。本文则主要从文学空间的视角,吸收已有唐代文学编年和作家系年的成果,广泛梳理相关文献,特别是考察新出石刻墓志文献,并借鉴史学界和文学界地域家族研究的理论方法,尽可能较为细致具体地对初盛唐时期以东都洛阳为核心的河洛地区文学的空间分布及发展演变情况,文学空间的特征、构成类型及其形成发展原因,文学空间对河洛地区及整个两京地区文士生活及文学发展、文学作品风貌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考述、分析和总结。东都洛阳一带是初盛唐时期文学最发达地区之一,不过随其政治地位和政治环境的消长,文学人才构成的演变,其文坛状况也是有其盛衰波动但整体上呈由衰到盛趋势的一个发展过程。其文学产生地的空间分布及构成和文坛盛衰形势息息相关,也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样,从狭小到广大的较为完整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武德、贞观年间的唐初时期,高宗、武后时期,玄宗开元时期,玄宗天宝时期四个阶段;唐初时期分布范围主要局限在洛阳城内;高宗、武后时期逐步向城郊和周边山林地区扩展,形成分布范围渐广、构成种类趋于多样的局面;至玄宗开元时期达到了宫廷、都市、山林、寺观多类型空间互补并盛的局面;至玄宗天宝时期出现分化,一方面宫廷空间消失、都市空间有所弱化,另一方面山林、寺观文学空间的地位则有所强化,同时天宝时期文士活动的范围也出现向周边更外围的州县地区拓展的现象。从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具体情形来看,初盛唐河洛地区文学空间主要由宫廷文学空间、都市文学空间、山林文学空间、寺观文学空间、外围州县文学空间五种具体类型构成;各类型空间都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同时它们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相互沟通的,可以说又具有显着的一体性,它们共同构成了河洛地区一个大的整体性空间。所以,这时期河洛文学空间具有多样一体性的格局和特征。初盛唐时期河洛地区文学空间多样一体性格局形成的原因应比较复杂,不一而足,其中两个因素最为关键。一是政治因素,即洛阳因东都地位而形成的优越的政治环境和资源。诸类型文学空间虽各有特点,和政治的关系或密或疏,但是它们都分布在东都洛阳这一政治文化中心地区,本身即可说明以政治因素为核心的洛阳的向心力对它们的重大作用。二是文学主体即文士的因素。具体而言关键是史学界和唐代文学界所提出的唐代士族中央化,这一风潮既为洛阳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学人才资源,也为洛阳文士带来了身份和时间上很大自由度,使他们有条件在宫廷、都市空间之外开拓出山林、寺观甚至更远的外围州县生活及文学空间。辩证地看,文学空间一方面是由文士创造和开拓而形成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影响、培养文士生活及其文学作品的一个客观存在体。所以河洛地区这种多样一体性的文学空间对本地域乃至整个唐代文士生活和文学创作必然也会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文士生活而言,最显着者是它支撑、促进河洛文士形成了一种仕隐兼顾、出处自如的迥异于以前文士的生活形态。具体而言是指河洛文士在这一山林、寺观与宫廷、都市咫尺相邻、互补互依、二元一体(或者说多元一体)的空间形态中,可以很便利地兼顾都市、宫廷空间中的仕途、世俗生活和山林、寺观空间中的栖隐、高蹈生活,甚至频繁而自如地转换于两重空间或两种生活之间,使之前长期困扰士人的仕隐分离、出处对立的矛盾在一定层面上得以解决,两种生活得以协调融合。对于文学而言,显着者是它多样一体性的格局或形态,使都市地区文学有了突破之前局限于政治、世俗题材,具有过于显着政治功利色彩的藩篱的可能,使表达山林高蹈思想内容的文学创作得以勃兴,形成了都市地区文学在内涵和面貌上多样化的局面。
宋志伟[7](2017)在《论唐高宗武后时期的修礼活动 ——以政治格局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礼仪制度的建设,“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唐代作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礼仪制度也经历了诸多变化。唐高宗武后时期因其频繁的礼仪修订活动及其多变的礼仪制度而为人所关注。这一时期频繁的修礼活动使得唐王朝的礼制在此阶段反复变化,就具体内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宗永徽年间,以对《贞观礼》的补充为重点。第二阶段是:永徽六年至乾封三年,以《显庆礼》的修订、施行为标志。第三个阶段是:总章元年以后,《贞观》、《显庆》二礼反复行用直至二礼皆废,遇事则再行讨论。这三个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充分显示出了礼仪活动与国家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因为礼仪制度的变化通常是多种因素交互下的产物,其中国家政治是对礼仪制度最有影响力的因子,故而礼仪制度的变化往往亦是当时政治格局变化的结果。唐高宗武后时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礼仪变化,正是基于贞观旧臣、唐高宗与武后这三股不同政治势力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博弈。唐高宗初年的礼制修订,在基本承袭贞观年间礼制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细微的调整充分彰显永徽时期辅政的贞观旧臣大权;显庆以后掌握实权的高宗,通过修订礼仪、亲自主持重大礼仪活动来不断巩固自身政治权威。同时,在礼仪上也给予其政治盟友武后极大的尊崇;总章元年以后,李武政治合作已然破裂,此时礼仪制度成为二人进行权力斗争的工具。武后称制后,又以重塑“显庆”时期的礼仪制度为由,在礼仪制度上不断创新,为以周代唐蓄势。这一时期礼仪制度的变化,正是中国传统礼仪制度不断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礼仪制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功能,是推动礼仪制度不断变化发展的动力,尽管礼仪制度的内容有所反复,但却在客观上推动了唐代礼仪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并为后世相关典章制度的订立、书籍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与理论上的指导。
王燕华[8](2016)在《中国古代类书史视域下的隋唐类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隋唐类书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国古代类书史视域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共分八章。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类书兴起的时期,基本确立了类书的编撰思想和方法,官私类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类书,大多已散佚,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敦煌类书研究成果的公开,使我们对魏晋南北朝类书发展的脉络逐渐明晰,这为深入探究隋唐类书演进的基础,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隋唐类书是中国类书进入宋代繁荣期的前站,处于积累发展阶段。隋唐类书的发展有赖于帝王盛世文化的功业、文化的融合、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各类知识查找的新需求。隋唐类书产生了“事文一体”的类书编撰新体例,形成了类书发展的新特点。隋唐类书众多,但至今尚存者不到十部,其中四大类书代表了隋唐类书发展的最高成就,表明其在中国类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隋唐时期,类书分类思想的逐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百科全书”思想的形成、文献应用思想的确立、类分思想的演进、目录分类思想的变化等方面。隋唐类书的“百科全书”思想,以包罗万象和事文兼收为特征。隋唐官私类书均以“天地人事物”顺序为部类,以容纳万物为收录的宗旨。隋唐类书文献应用的新理念,使编撰的类书成为汇聚知识的资料库和诗文创作、应试备考、蒙学教育等的工具书。隋唐类书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三级类目分类体系,呈现出了细密化、规范化的趋势。同时,韵编法的产生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类书分类法。此外,目录书对于类书着录的变化,也反映了隋唐类书分类思想的逐步完善和发展。隋唐类书编撰体例之精细超越了前代,在分类体系的安排上,主要表现为分类结构的完善和“事文一体”体例的演进,由此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类书的分类框架。隋唐类书“事文一体”的新体例,经《北堂书钞》之雏形,《艺文类聚》之初创,《初学记》之演进,逐渐趋于成熟。隋唐时期,类书编撰者创造性地将互着别裁法、参见法、按注法等目录学方法引入了类书编撰中,进一步完善了类书的编撰方法,提高了类书的使用价值。隋唐类书的本体功用和新功用日趋完善。隋唐时期大规模编撰类书,主要出于帝王夸耀文治之心,亦有借编撰类书达到安抚人心、缓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目的,同时隋唐类书汇聚各种资料,其临事取用方便检索、储材备用为文章之助的本体功用得到了充分发展。隋唐类书“事文一体”新体例的构建,集儒家经典、典故旧事、诗赋杂文于一体,进一步拓展了类书的新功能,也使类书应试备考和蒙学教材的新功用逐渐凸现。在目录书中,类书所处的位置多有变迁。《皇览》初创,即着录于史部“皇览簿”,此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类书在数量和类型上有了一定的拓展,遂脱离史部,于《隋志》中居子部杂家之末。隋唐类书数量大增,体例创新,其于目录书中单独辟类成为了必要,终于在《旧志》中取得独立地位,于子部之下辟“事类”类专收类书,《新志》则改“事类”为“类书”类收录类书,这是对隋唐类书重要变化的科学判断,客观地反映了时人的类书观和学术界对于类书地位、价值的判定。隋唐类书体例与内容的变化,更多地展现了实用性价值,这就为类书走向民间开辟了通道,成为普通士子应试备考、蒙学教育的工具书。隋唐类书广泛流传于民间、海外,甚至流传千年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这是其地位、价值显着提高的明证。隋唐类书“资料汇编”的性质,对后世学者来说,利用其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明显是一种便捷的手段。同时,借助类书进行校勘典籍、辑录佚书等,也有着特殊的价值。当然,隋唐类书搜集的资料毕竟是第二手的,其体例安排时同样存在着引用资料无确切出处、分类重复和引用类书版本不精等诸问题。由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隋唐类书的文献价值和不足之处,以使隋唐类书成为后世学者治学的资料库和工具书。隋唐类书分类思想的成熟和分类体系的完善,为宋以后类书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并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类书史视域下,宋代类书发展繁荣的各个方面都能从隋唐类书中找到端倪,这足以说明隋唐类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确实对宋以后类书的发展繁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敬雅[9](2016)在《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文中认为历代唐诗总集尤其清代唐诗总集中很多有价值的序跋、小引和凡例,至今沉睡在各图书馆古籍部,是未被开掘的浑金璞玉,需刮垢磨光进行系统的学术清理,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文献和学理价值。本文“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最大特色是发现新材料、阐释新材料。文章以今存二百五十馀种清代唐诗总集为依托,以“序跋”研究为立足,致力发掘序跋文献价值、诗学价值。统论之,着力凸显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内涵与价值,辨识总集与别集序跋差异,明确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与序跋的不同特色,分析序跋的基本文献问题,考察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体现的编纂思想,探究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与清人的诗学观。基于此,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唐诗总集编纂史述论,梳理历代唐诗总集,为序跋研究奠定基础。经梳理可见,唐诗总集编纂呈阶段性特征:由唐五代的兴盛,宋金元的低潮,明代的复兴,至清代进入集大成时期。清代唐诗总集量大质高,编选种类齐备。第二章揭示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构成其序跋不同特色。选集类序跋强调“精选”,突出“选诗为首选人其次”的标准;合集类序跋强调“求全亦求善”,突出“重在选人”的标准;全集类序跋强调“网罗赅备”,突出“通观全唐”。第三章从文献角度切入,厘清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总量,探讨重刻重抄本序跋增删、总集序跋入文集的删改等问题。还注意到序跋的留存史料、交代选诗来源、鉴定版本等文献价值。第四章旨在探索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体现的编纂思想。其编纂动机,当受清代崇唐学唐的炽热之风影响。然在崇唐学唐大背景下,人们或不满之前编集成果而另编他集,或企图借助唐诗总集来矫正诗坛流弊。与此同时,清人于唐诗总集序跋呈现多样化编选宗旨,既彰显“选学”为核心的“唐诗学”思想,亦申明推尊雅正诗教、提供后学范本的重要性。第五章通过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探析清人诗学观,解读清人对其所关注的唐诗热点问题的意见。发现清代唐诗总集序跋对唐诗分期问题争论激烈,对中晚唐诗尤其是中唐诗的意义有重大揭示,也涉及唐诗大家标举、各体大家的标举。除此,由序跋知悉清代的个别唐诗总集对诗体划分最近唐人分类实际。并且,清代唐诗总集多七律选本,对七言律诗尤为关注。
司海迪[10](2014)在《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题目定为“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运用考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对武则天人格的形成和重要人际关系的变化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展示。本文试图解决如下两个问题:武则天的早年经历对其人格的影响;武则天重要人际关系的内幕、性质及影响。第一章主要考证了武则天的早年家庭生活及对武则天的影响。先对武则天父母族兄的情况、与武则天的感情、武家的政治处境做了较为深入的论述,然后分别就这些因素对武则天人格的影响做了详细阐释。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武则天和太宗的关系内幕及初次入宫对武则天的影响。先根据史料描述了二人情感的真实状态,然后从二人相遇时的心态出发,指出他们的情感期望值不同、年龄差距、李武两家关系变化等因素是导致他们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最后阐述了太宗及早年宫廷生活对武则天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三章主要以高武相恋、废王立武、高武争权三个事件为主要关节点,展示了武则天和高宗几十年来关系的变化,试图揭开高武相识相恋、武则天长女暴亡、高武权力分配等历史真相。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武则天与其亲生子女的关系。试对武则天与李弘、李贤情感基调及变化原因、李弘死亡的真相、李贤的身世、《黄台瓜辞》的内涵、武则天对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性格和命运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一些浅见。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武则天晚年的情感生活及影响。通过对她和面首薛怀义、二张关系真相的探寻,试纠正学界对其晚年情感生活的偏见,并论述其政治影响。结语在前面五章的基础上,对武则天在其重要人际关系中流露出的女性气质做了总结和概括,并进一步指出,武则天研究应该回归到女性研究上来,至少不应该偏离过远。附录对百年来武则天的研究情况做了回顾与总结,指出百年来武则天研究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武则天研究仍有较大的开拓空间。
二、重评唐代宰相许敬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评唐代宰相许敬宗(论文提纲范文)
(3)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正定梁氏的源流发展 |
1.1 正定梁氏的由来 |
1.2 正定梁氏的发展 |
1.2.1 家族谱系 |
1.2.2 仕官经历 |
1.2.3 姻娅关系 |
第二章 正定梁氏的家风家学与乡园文化 |
2.1 正定梁氏的家风家学 |
2.1.1 重视宗族,强调家法 |
2.1.2 秉承孝悌,尊师重道 |
2.1.3 好学上进,刻苦勤奋 |
2.2 正定梁氏的乡园文化 |
2.2.1 移民文化 |
2.2.2 燕赵文化 |
第三章 梁梦龙生平着述及诗歌创作 |
3.1 梁梦龙生平交游 |
3.2 《赐麟堂集》与梁梦龙的诗歌创作 |
3.2.1 《赐麟堂集》诗歌主要题材 |
3.2.2 《赐麟堂集》诗歌风格特色 |
3.3 梁梦龙其他着述 |
3.3.1 《海运新考》 |
3.3.2 《史要编》 |
第四章 梁维枢生平着述及小说创作 |
4.1 梁维枢生平交游 |
4.1.1 梁维枢主要生平经历 |
4.1.2 梁维枢的交游 |
4.2 《玉剑尊闻》与梁维枢的小说创作 |
4.2.1 《玉剑尊闻》刊刻情况 |
4.2.2 《玉剑尊闻》创作特色 |
4.2.3 《玉剑尊闻》叙事风格 |
第五章 梁清标生平着述及其诗词曲创作 |
5.1 梁清标生平交游 |
5.1.1 梁清标生平主要经历 |
5.1.2 梁清标的交游 |
5.2 《蕉林诗集》与梁清标的诗歌创作 |
5.2.1 蕉林书屋与《蕉林诗集》 |
5.2.2 《蕉林诗集》刊刻情况 |
5.2.3 《蕉林诗集》主要题材 |
5.2.4 《蕉林诗集》风格特色 |
5.3 《棠村词》与梁清标的词作创作 |
5.3.1 《棠村词》刊刻情况 |
5.3.2 《棠村词》价值影响 |
5.3.3 《棠村词》主要题材 |
5.3.4 《棠村词》风格特色 |
5.4 《棠村乐府》与梁清标的散曲创作 |
5.4.1 《棠村乐府》抄本基本情况及小令、套数辨析 |
5.4.2 《棠村乐府》主要题材 |
5.4.3 《棠村乐府》风格特色 |
第六章 明清正定梁氏文化与文学传承 |
6.1 秉承家法,绵延家学 |
6.2 世敦孝友,常怀敬畏 |
6.3 文着盈箧,简明平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唐代官方修史中的漏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1、唐代史馆制度 |
2、唐代史官制度 |
3、唐代官方修史的成绩与评价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重而不严:初唐官方修史的光与影 |
一、令狐德棻与初唐修史 |
二、史馆置移及早期作为 |
三、初唐官方修史的政治导向及调整 |
四、史事漏泄:官方修史出现的新问题 |
第二章 漏泄之虞:唐代馆外修史诸事考 |
一、张说、吴兢馆外修史始末 |
二、关于唐代的馆外修史问题 |
三、漏泄之虞:馆外修史的私撰隐患 |
四、它山之石:唐代有关“漏泄”罪责的参考价值 |
第三章 曲为之制:唐代宰相与修史漏泄问题 |
一、唐代宰相与修史:从“监修国史”谈起 |
1、荐举、监领史官 |
2、预修国史 |
3、总领事宜与核定史稿 |
二、《时政记》的产生及相关问题 |
三、保密为要:唐代宰相与《时政记》的兴废 |
四、漏泄无虞:延英奏对之于官方修史的意义 |
第四章 “漏泄”发覆:唐代官方修史中的君与臣 |
一、唐代群相体制下的修史之权 |
1、史权与相权 |
2、孰能掌之:无处安放的《时政记》 |
3、监修国史与执笔《时政记》 |
二、帝王不观史? |
三、史馆之外:作为配角的其他官员 |
四、“漏泄”发覆:国史数行犹有志 |
第五章 由唐入宋:官方修史的变化与严防漏泄 |
一、五代的官方修史状况 |
二、宋初新变:从太宗亲览《起居注》说起 |
三、宋代官方修史中的漏泄问题 |
1、因循旧制:宋代起居官的困境 |
2、推陈出新:宋代修史严防漏泄的举措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空间视阈下初盛唐河洛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缘起及主要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
二、本选题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初盛唐河洛地区文学产生空间分布与构成的发展演变过程 |
第一节 唐初武德、贞观时期洛阳文坛的状况及其空间分布 |
一、士人萃集的状况及原因 |
二、文士活动及文学创作的面貌 |
三、文学成就臆测 |
四、文士活动空间的分布 |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洛阳文学空间的拓展及多样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
一、高宗前期宫廷文学空间的兴起和都市文学空间的发展 |
二、高宗后期至武后时期文学空间多样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
第三节 玄宗开元时期洛阳文学空间多元并盛的局面 |
一、宫廷和都市空间文学活动的极盛 |
二、山林空间文士活动的鼎盛 |
三、寺观空间文士活动的发展 |
第四节 玄宗天宝时期河洛地区文学空间的消长 |
一、宫廷文学空间的消亡与都市文学空间的衰减 |
二、山林和寺观文学空间地位的凸显 |
三、外围州县地区文学空间的形成 |
第二章 初盛唐河洛文学空间的构成 |
第一节 文学空间的构成类型总论 |
一、文学空间划分的依据及其主要类型 |
二、诸类型文学空间的界定 |
第二节 宫廷文学空间 |
一、宫廷文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
二、宫廷文学空间地位与影响 |
第三节 都市文学空间 |
一、都市文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
二、都市文学空间的特点 |
三、文士本土化:都市文学空间持久稳定的基本原因 |
第四节 寺观文学空间 |
一、寺观文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
二、寺观文学空间形成与兴盛的原因 |
第五节 山林文学空间 |
一、山林文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
二、山林文学空间形成与兴盛的原因 |
第六节 外围州县文学空间 |
一、外围州县文学空间形成与发展概述 |
二、外围州县空间与河洛整体文学空间的关系 |
三、外围州县文学空间的形成原因 |
四、外围州县文学空间的意义 |
第三章 初盛唐河洛文学空间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
第一节 河洛文学空间的特征 |
一、社会属性与物理属性的双重性 |
二、文士主体与空间客体关系的相互性 |
三、多样一体性 |
四、功能自足性 |
第二节 河洛文学空间的形成原因 |
一、洛阳地区的向心力 |
二、洛阳地区的辐射力 |
第四章 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文士生活的影响 |
第一节 仕隐兼得、出处自如:河洛文学空间对文士多元统一化生活形态的促成与支撑 |
一、唐前文士仕宦与家居两地分离的生活形态 |
二、初盛唐洛阳文士生活的主要形态 |
三、仕隐兼顾、出处自如:初盛唐洛阳文士生活的基本形态 |
第二节 长安之后院: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两京文士退隐生活的承载 |
一、综论 |
二、栖居待仕:河洛文学空间与唐代文士入仕前的栖居读书生活 |
三、归闲养老:河洛空间与唐代文士的晚年退居生活 |
四、分司求闲:河洛文学空间与唐代文臣的政治退守生活 |
第三节 远仕途而不遗世事:河洛文学空间与天宝时期文士生活形态的变异 |
一、天宝时期河洛文士心态与生活形态的双重转变 |
二、天宝时期河洛文士心态及生活形状态转变的原因 |
三、河洛文学空间在天宝文士心态及生活形态转变中的地位和意义 |
第五章 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文风变革和文学风貌的影响 |
第一节 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文风变革的支持与促进 |
一、对高祖、太宗朝向高宗、武后朝文风变革的容纳与支持 |
二、在开元文风变革中的地位 |
三、对天宝时期文风变革的承载与孕育 |
第二节 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都市文学内涵拓展的促成 |
一、文学空间的多样一体化与文学内容的多元化 |
二、文学空间多样一体化形态下宫廷文学内涵的拓展 |
三、园林别业对都市文学幽雅化的促进 |
四、山林文学空间对佛教道教题材类文学的支持与促进 |
第三节 山林文学空间对山林文学的促进及其审美风貌的孕育 |
一、文士山林生活常态化与山林文学的兴盛 |
二、文士山林生活栖居化与山林文学风格的玄意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论唐高宗武后时期的修礼活动 ——以政治格局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
一、永徽时期的修礼活动 |
(一) “先圣”地位变化与永徽政局 |
1. 武德、贞观时期周孔先圣地位之流变 |
2. 永徽时期周孔地位变化与政治格局 |
(二) 永徽六年以后的修礼活动 |
二、《显庆礼》颁行后的皇权之尊 |
(一) 从皇帝礼看唐高宗权威的凸显 |
1. 由郑转王的郊祀变革 |
2. 帝礼中神性的树立 |
3. 从临轩册后等皇后礼看高宗武后之关系 |
(二) 李武合作下的“龙朔格”修订 |
(三) 封禅所见高宗武后的政治隔阂初起 |
三、礼无常制与高宗武后的政治裂痕 |
(一) “二礼行用不废”之始下的复贞观化 |
(二) 从邙山亲蚕看武后礼仪活动中的政治目的 |
(三) 上元后高宗武后在礼学上的政治博弈 |
四、武后称制中的“高宗余晖” |
(一) 突破枷锁的垂拱修格 |
(二) 洛阳宗庙的尝试与反思 |
(三) 唐高宗遗愿的明堂“重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古代类书史视域下的隋唐类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类书的定义 |
二、类书的起源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主要观点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类书的兴起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类书初兴的背景 |
一、文化发展所需 |
二、开创新体裁的学术追求 |
三、文献的积累提供了资料来源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类书的兴起 |
一、《皇览》首创类书体裁 |
二、逐渐兴起的官修类书 |
三、初具规模的私修类书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类书的主要特点 |
一、分类思想的形成 |
二、分类体系的初建 |
三、分类功用的凸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隋唐类书的修撰状况 |
第一节 隋唐类书演进的背景 |
一、盛世修撰类书的功业 |
二、文化融合促进类书的发展 |
三、科举制度催发类书的修撰 |
四、各类专门知识查找的新需要 |
第二节 隋唐官私类书的大量问世 |
一、官私类书的概况 |
二、《北堂书钞》 |
三、《艺文类聚》 |
四、《初学记》 |
五、《白氏六帖》 |
第三节 敦煌唐写本类书的发现 |
一、《励忠节钞》 |
二、《籯金》与《略出籯金》 |
三、《类林》与《琱玉集》 |
四、《兔园策府》 |
五、《新集文词九经抄》、《珠玉抄》和《应机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隋唐类书分类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百科全书”思想的形成 |
一、包罗万象之分类理念的深化 |
二、事文兼收之类书新理念的产生 |
第二节 文献应用思想的确立 |
一、可供借鉴的资料汇总 |
二、诗文创作备用的资料库 |
三、普通大众启蒙的教科书 |
四、科举应试的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类分思想的演进 |
一、类分方式的发展 |
二、部、子目分级方式的确立 |
三、部类设置的严密性 |
第四节 目录分类思想的变化 |
一、隋唐之前的目录分类 |
二、隋唐时期的目录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隋唐类书分类的特点 |
第一节 分类结构模式的完善 |
一、综合类书结构框架的奠定 |
二、多级分类框架的形成 |
第二节 “事文一体”新体系的形成 |
一、“事文一体”之雏形 |
二、“事文一体”之初创 |
三、“事文一体”之演进 |
第三节 文献剪裁方法的创新运用 |
一、互着别裁法 |
二、参见法 |
三、按注法 |
四、目录卷法 |
五、类目注释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隋唐类书使用功能的拓展 |
第一节 类书的本体功用 |
一、体现统治者的政治意图 |
二、临事取用方便检索 |
三、储材待用备文章之助 |
第二节 隋唐类书新功用之应试备用 |
一、类书应试备用功能产生之特定背景 |
二、科举制度对类书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三节 类书的新功用之蒙学教育 |
一、蒙学类书与蒙学教育 |
二、《初学记》之蒙学教材属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隋唐类书目录学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类书的目录学归类 |
一、《皇览》的目录学归类及其疑问 |
二、《隋志》归类书于子部杂家 |
三、《旧唐志》首列类书为“事类” |
四、《新唐志》改“事类”为“类书” |
第二节 类书的大量出现需要独立类别 |
一、秉承文治理念之官修类书 |
二、私修类书凸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
三、类书质量的不断提高 |
第三节 类书实用价值的提高 |
一、受众下移的整体趋势 |
二、实用价值的提高 |
三、流传的广泛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隋唐类书的文献价值与存在不足 |
第一节 文献价值 |
一、资料汇总 |
二、校勘古籍 |
三、辑录佚书 |
第二节 存在不足 |
一、引用不注出处 |
二、分类重复 |
三、版本不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隋唐类书发展对宋以后类书繁荣的影响 |
第一节 分类体系奠定了宋以后类书的格范 |
一、“事文一体”体例的继承 |
二、类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三、类书子目的丰富细密 |
第二节 “百科全书”功用确立了宋以后类书编撰的原则 |
一、综合性类书的大型化 |
二、包罗万象理念之范畴扩大 |
第三节 “资料汇编”特性促进了宋以后类书的繁荣 |
一、大型综合性类书功能的深化 |
二、科举应试类书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
三、专门性类书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前人研究成果及缺憾 |
二、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
三、唐诗总集序跋的内涵与价值 |
(一) 唐诗总集概念界定 |
(二) 序与跋的差异及本文所论序跋范畴 |
(三) 总集与别集序跋的差异 |
第一章 唐诗总集编纂史述论 |
第一节 清以前的唐诗总集 |
一、唐五代——唐诗总集编纂的兴盛 |
二、宋金元——唐诗总集编纂的低潮 |
三、明代——唐诗总集编纂的复兴 |
第二节 清代——唐诗总集编纂的集大成时期 |
一、清代唐诗总集量大质高的特点 |
二、清代唐诗总集编纂的两次高潮 |
三、清代唐诗总集编选种类的齐备 |
第二章 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与序跋的不同特色 |
第一节 选集类的序跋特色 |
一、强调“精选” |
二、突出“选诗为首选人其次”的标准 |
第二节 合集类的序跋特色 |
一、强调“求全亦求善” |
二、突出“重在选人”的标准 |
第三节 全集类的序跋特色 |
一、强调“网罗赅备” |
二、突出“通观全唐” |
第三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文献学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基本文献问题 |
一、序跋总量情况 |
二、重刻重抄本等序跋增删 |
三、总集序跋入文集的删改 |
第二节 序跋的文献学价值 |
一、留存着者及序跋作者史料 |
二、交代选诗来源 |
三、鉴定版本的主要依据 |
第四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中体现的编纂思想 |
第一节 编纂动机 |
一、崇唐学唐风气 |
二、不满之前编集成果 |
三、企图矫正诗坛流弊 |
第二节 编纂宗旨 |
一、凸显“选学”为核心的“唐诗学”思想 |
二、推尊雅正诗教 |
三、提供后学范本 |
第五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与清人的诗学观 |
第一节 唐诗史的认识 |
一、唐诗分期问题的争论 |
二、“百代之中”——中唐意义的发现 |
第二节 诗歌大家的标举 |
一、唐诗大家的标举 |
二、各体大家的标举 |
第三节 诗体的讨论 |
一、诗体划分与唐人分类实际 |
二、七律的尤加关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 清代唐诗总集一览表 |
附表二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摘编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论 |
一、选题缘起和写作理念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三、研究设想 |
第一章 武则天的家世探析及人格发展 |
第一节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武则天和父母 |
一、武则天与父亲武士彟 |
二、武则天与母亲杨氏 |
第二节 武则天早年的家庭关系及对武则天的影响 |
一、武则天早年家庭生活真相及对武则天的影响 |
二、武士彟之死 |
三、族人的欺凌及对武则天人格的影响 |
四、武家家庭矛盾原因探析 |
第二章 武则天和太宗的关系及早年宫廷生活对武则天的影响 |
第一节 武则天初次入宫 |
一、相遇前武则天的境况 |
二、武才人入宫前后太宗的境况 |
第二节 武则天入宫后的境况 |
一、武才人过高的情感期待 |
二、太宗对武才人短暂的喜爱之情 |
三、武才人的争宠行为 |
第三节 早年宫廷生活对武则天的影响 |
一、暴力人格的初成 |
二、王者才干的初成 |
三、情感的伤痛和成熟 |
第三章 武则天和高宗的关系嬗变 |
第一节 《如意娘》中的情感玄机 |
一、武才人与太子的相识相恋 |
二、二度入宫的真相 |
第二节 “废王立武”事件分析 |
一、后宫大战 |
二、高宗精神需求的满足 |
三、武后固宠 |
第三节 权力笼罩下的武后和高宗 |
一、武后参政原因探析 |
二、关于武后参政后高武关系的几种说法 |
三、帝后逐鹿 |
第四章 武后的亲子关系 |
第一节 李弘之死 |
一、“武后鸩杀”说 |
二、“尝药而死”说 |
三、“病死”说 |
第二节 李贤的身世之谜和《黄台瓜辞》的内涵 |
一、李贤的身世之谜 |
二、解读《黄台瓜辞》 |
第三节 武后与李弘、李贤关系恶劣的原因探析及武后对其他子女的影响 |
一、李弘、李贤与武后关系恶劣的原因探析 |
二、武后对其他子女的影响 |
第五章 武则天的晚年情感生活及恶果 |
第一节 武则天和白马寺寺主——薛怀义的幻灭人生 |
一、薛怀义其人 |
二、武薛关系内幕 |
三、薛怀义被杀真相 |
第二节 武则天和二张——宠溺面首惹火上身 |
一、武则天和二张之间是否存在亲密关系? |
二、武则天与二张的情感关系和政治联系 |
三、二张惹祸和女皇引火 |
结语 |
附录:中国大陆武则天研究百年综述 |
一、初级阶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的武则天研究 |
二、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二十世纪末的武则天研究 |
三、繁荣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武则天研究 |
四、百年来武则天研究的成绩和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重评唐代宰相许敬宗(论文参考文献)
- [1]武则天时期宫廷诗研究[D]. 陈舒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唐诗中的隋亡书写[D]. 吕宇婷. 西北大学, 2021
- [3]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D]. 李雪铭. 河北大学, 2020(08)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唐代官方修史中的漏泄问题研究[D]. 高自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空间视阈下初盛唐河洛文学研究[D]. 胡永杰. 西北大学, 2018(01)
- [7]论唐高宗武后时期的修礼活动 ——以政治格局为研究视角[D]. 宋志伟. 扬州大学, 2017(11)
- [8]中国古代类书史视域下的隋唐类书研究[D]. 王燕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1)
- [9]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D]. 张敬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10]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D]. 司海迪. 武汉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