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大洪水后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评价

武汉市大洪水后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评价

一、武汉市特大洪水后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与防制对策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罗华堂,熊月琳,左玉婷,李洋,周业华,徐明星[1](2021)在《2020年武汉市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估2020年武汉市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受洪涝灾害地区血吸虫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月—10月,在武汉市主要水系区域开展钉螺情况、散养家畜及野粪情况、重点人员查病情况调查等,综合分析汛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结果本次调查涉及长江、通顺河、府河、汉北河、滠水五条主要河流水系,共捕获活螺1 786只,未发现阳性钉螺,活螺平均密度最高为0.0425只/0.11 m2;共17处环境出现钉螺复发或扩散,复发或扩散总面积为102.4468 hm2;共收集野粪2份,未检出血吸虫虫卵;共追踪2 383名在汛期接触有螺水体的防汛人员,IHA筛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2020年武汉市汛后血吸虫病流行风险较低,但潜在的传播风险仍然存在。灾后应继续加强血吸虫病监测,严防血吸虫病疫情反弹。

左能雪[2](2017)在《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自古是一个多灾的国家,灾种多、灾情重、区域广、频率高,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和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自然灾害救助问题,并积极探寻应对和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措施、政策和制度等,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蕴含深刻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关于发展民生事业方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具体化研究的必然要求,同时有利于加深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时代背景、艰苦历程和历史意义,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现实需要。文章通过搜集史料,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分析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产生的灾情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基础上,总结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总体性评价,探讨了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的主要特点、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是对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所进行的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文章认为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任务出发,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这些形成于不同时期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具有连贯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其主线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众谋福利,故而毛泽东关于自然灾害救助、发展民生的思想,理应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面对自然灾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与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证明了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在集中力量战胜自然灾害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将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与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推进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继承传统、创新发展。

李洋,王浩,罗华堂,周业华,徐明星[3](2017)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对特大洪涝灾害措施及成效》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6年洪涝灾害对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总结当地血防机构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方法对比2016年武汉市洪涝灾害前后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分析血吸虫病流行指标及钉螺扩散情况。结果本次特大洪涝灾害未造成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反弹与当年钉螺分布扩散。结论洪涝灾害发生前、中、后期以及灾后各个阶段及时采取各项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洪涝灾害对钉螺孳生、血吸虫病流行和传播的不利影响,对于确保按期实现血吸虫病阻断和消除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杨燕,徐明星,吴凯,周水茂,王重新[4](2016)在《湖北省武汉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及消除措施评价》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武汉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价武汉市消除疟疾工作成效,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武汉市1953—2015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疟疾曾是危害武汉市人民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建国后曾有过三次较大面积的流行,1976年发病率612.99/10万,为有疫情数据记载的历史最高峰。全市防治工作经历调查摸底、维持防治、控制流行、巩固监测和消除疟疾5个阶段。消除阶段(2010—2015年)武汉市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经费到位,注重队伍建设,健全监测网络,落实防控措施,疟原虫血检231 125人,年度血检数平均达到总人口3‰以上,区级血片复核率为5.28%,年报告发病率均控制在0.8/10万以下,2010年报告的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及之后全部302例输入性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媒介监测发现远城区农户和牲畜棚仍有较低密度的传疟媒介中华按蚊。结论武汉市经过多年防治,已连续5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防止引起继发传播。

胡雪军,董罡,鱼敏[5](2015)在《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其主要风险因素,笔者通过文献回顾、研究和专家咨询,归纳总结发现洪涝灾害对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率,血吸虫病的血检阳性率,不同地形区域、流行程度、人群和时期血吸虫病的流行均有一定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洪涝灾害后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李亮[6](2012)在《弥苴河水系钉螺分布部分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GIS、GPS技术,以及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描述和分析弥苴河水系干流与主要支流流经地区的钉螺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以及变化规律,为山丘型地区的灭螺与防病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材料】1、收集2005-2011年弥苴河水系流经的24个行政村所辖140个自然村的螺情资料。2、收集大理州1:50000电子地图。3、下载云南省SRTM-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弥苴河流域地图、地形图、卫星图。【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将螺情资料输入到Excel中建立属性数据库,与自然村经、纬度数据以及DEM数据结合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2、描述性分析利用ArcGIS10.0、Excel2003描述、分析弥苴河水系流经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2005-2011年钉螺时间、空间分布情况。3、一般性统计分析利用ArcGIS10.0、Spss16.0软件对弥苴河水系流经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钉螺时间、空间分布特性及规律进行统计分析。4、地统学分析依据地统学原理,利用ArcGIS10.0对螺情指标与弥苴河水系干、支流在空间上的关系,以及各指标内部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弥苴河水系钉螺分布较为广泛,2005-2011年间钉螺面积持续下降,2005-2008年间下降幅度较大。田地、沟渠等环境类型有螺面积的构成比最大,合计最大达到2011年的98.27%。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阳性螺密度、自然感染率等指标与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存在5个活螺密度较高的聚集区域:Ⅰ牛街乡海西海区域、Ⅱ三营镇弥茨河段区域、Ⅲ茈碧湖以南区域、Ⅳ中所村附近区域、Ⅴ青索村附近区域。钉螺密度的聚集情况与自然村、河网等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存在相关性。在0.01度-0.09度(1048.16米-9433.42米)的距离范围内不存在离散的聚类现象。2009年活螺平均密度、2005年阳性螺密度、2006年阳性螺密度、2006年自然感染率等指标空间聚类性与自相关性显着。3、距离分析结果表明:87.86%的自然村及84.05%的有螺面积在距离弥苴河水系600米的范围内。4、高程分析结果表明:钉螺分布在海拔1966-1992米、2054-2164米两个区域内。5、有螺框出现率Y与海拔X1建立的模型有统计学意义,方程为Y=-0.287+0.000153X1(F=10.721,P=0.001,R2=0.072)。活螺平均密度Y与海拔X1距弥苴河水系的距离X2所建立的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方程为:Y=-0.964+0.000503X1+13.399X2(F=4.181,P=0.017,R2=0.058)。阳性螺密度、自然感染率等指标与高程、距源头的距离、距茈碧湖出入水口的距离、距入海口的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6、获得弥苴河水系附近自然村螺情密度分析图、趋势面图、热点事件图;弥苴河水系四环缓冲图。【结论】1、2005-2011年弥苴河水系附近自然村的各项螺情指标持续下降,螺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灌溉沟渠为查灭螺的重点区域。3、钉螺分布存在聚集性,Ⅰ牛街乡海西海区域、Ⅱ三营镇弥茨河段区域、Ⅲ茈碧湖出入水口以南区域、Ⅳ中所村附近区域、Ⅴ青索村附近区域等聚集区域为查灭螺的重点区域。4、距离弥苴河水系600米的范围内为钉螺分布的主要区域,是查灭螺的重点区域。5、经典统计学方法结合地统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描述和预测钉螺的分布以及变化规律,可以在较大的尺度与范围内实时有效地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决策的制定提供服务。

钟海燕[7](2011)在《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其范围包括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市区、湖口县、永修县、星子县、都昌县、德安县、鄱阳县和余干县等11个县(区),土地资源总面积19761.5km2。近50年来,由于区域人口、经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趋突出,区域土地资源压力倍增,鄱阳湖区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水质污染、水旱灾害频发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变化直接引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因此,研究鄱阳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辨析其驱动因素并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强度,对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线,采用文献调查、“3S”技术、模型模拟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及实践调查方法,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鄱阳湖区近50年各类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为主线,6种地类呈现出不同空间形态的变化规律。①数量变化:近50年变化最为剧烈的是建设用地,仅1971~2008年,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幅度达6.3倍之多;耕地和水域总量基本保持平衡,耕地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平衡的变化曲线,而水域呈现为先减后增再缓慢微降的变化趋势;草地和林地减少幅度较大,在1971~2008年间,总量减少约20%。②空间变化:运用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了鄱阳湖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变化过程,耕地、林地和水域在鄱阳湖区空间分布均衡且年际波动小;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空间分布较不均衡且土地利用有聚集的趋势,如未利用地集中分布于星子县、余干县、新建县和鄱阳县等县(区)。③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用地聚集度上升、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如1985-2005年,土地利用景观的斑块数(NP)从18040减少到17571、最大斑块指数(LPI)从13.3985增加到15.8938、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从1.6143减少到1.6091、聚集度指数(AI)从94.7527略增到94.6168。2.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以政策驱动为主、社会经济驱动为辅。通过选取1954-2008年间的经济、人口、投入和收入4类11个代表性指标,经主成分分析降维后形成主成分F1、F2,然后与标准化处理后的1954~2008年鄱阳湖区主要地类数据(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进行曲线拟合,并结合期内土地利用政策变化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耕地、水域变化和F1、F2的相关度不高,其主要驱动力是土地利用政策;而建设用地的变化与F1呈正相关、F2呈负相关,表明其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子。3.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用CLUE-S模拟的精度好,但缺乏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支持,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鄱阳湖区100m×100m土地利用格网,选用地均GDP、人口密度、海拔高度、平均坡度、到最近城市距离、到最近河流距离、到最近主要公路距离、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土地有机质含量等10个指标,建立了基于1995~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CLUE-S模型并模拟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结果的KAPPA指数达0.879,总体模拟精度高,但建设用地分布的模拟精度较差。通过扩展土地利用生态位理论弥补了CLUE-S模型在机理上的不足,并在微观尺度用生态位宽度模型解释土地利用变化的原理、在全局尺度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实证分析了鄱阳湖区建设用地的空间变化。4.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而水域是维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以鄱阳湖区1985~2008年为例,根据生态丰度指数、NDVI、NDSI和NDMI数据,建立基于格网(30m×30m)的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好,但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值从1985年的50.03降到了2008年的48.73;通过基于格网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耦合分析,结果显示:水域变化是维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如“围湖造田”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着变差,而“退田还湖”使得区域水域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显着变好;新增建设用地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负向效应大于正向效应;林地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有重要影响。5.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创新观念、多管齐下。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地域分异明显,应通过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合理布局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创新流域管理理念,发展生态旅游,结合新型城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前人对鄱阳湖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研究时限、更新研究手段、丰富研究理论,对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深度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有:1.构建了1954-2008年鄱阳湖区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基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差异,尝试用土地利用生态位模型对鄱阳湖区1954-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解释。2.应用“3S”技术、精细格网与CLUE-S模型模拟技术综合集成,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拟搭建了新的技术平台,特别是100m×100m格网能够在CLUE-S模型中更准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基于30m×30m格网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精确地分析了各种土地利用变化方式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贡献。3.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预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并提出差异化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徐元德[8](2011)在《1935年水旱灾害与救济 ——大众传媒视阈下》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仍,以报刊为主体的大众媒介给予高度关注,新闻报道不仅记录了各个时期频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还直接参与到历次抵御灾害和赈济灾民的社会活动中去,为防疫和赈灾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表现出大众媒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强烈责任感,显示出大众媒介干预社会的功能。本文以1935年水旱灾害为例,以大众传媒为视角,研究民国时期大众传媒在灾害救助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近代大众传媒与灾害救助相结合的条件。在界定现代意义上的媒介与民国时期大众传媒异同的基础上介绍大众传媒的发展为灾害救助报道提供了技术支持。近代灾荒社会为传媒报道提供了现实素材,成为大众传媒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焦点。第二部分介绍大众传媒传递灾害信息的来源和内容。其中灾害信息包括过程、损失、影响,说明民国时期传媒揭露灾情信息报道的详尽、及时。官方的文告播报、民间赈灾机构信息的引用、新闻记者的调查写实为灾害信息提供了来源。第三部分大众传媒在灾害发生前后积极参与救灾宣传。以政府救灾措施与社会团体救灾活动为宣传对象,以大众传媒搭建救灾宣传平台,利用救灾广告和摄影电影等多种辅助方式向大众呈现救灾立体化场景。第四部分从大众传媒引导救灾舆论为出发点,从媒介登载时人言论阐释自然地理与气候水利等自然因素说明本年灾害发生的偶然性,通过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社会政治因素说明本年灾害空前的必然性。媒介充分引导防灾减灾、赈灾救济的舆论,以达到献计献策、针砭时弊的监督效果。结语部分归纳民国时期大众传媒在灾害救助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影响救济效果的不利因素。发挥现代大众传媒的科技优势,有效沟通信息传播真相,正确引导舆论澄清事实,积极动员社会整合资源,赈灾信息公开广募赈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达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谢艳迪,高燕[9](2011)在《我国常见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的影响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与生活环境间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往往会带来次生传染病的流行,是千百年历史上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灾害纪实。然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多次灾害后传染病控制的事实证明,大灾之后无大疫,关键是将传染病的防控作为救灾抢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预防为主,强化灾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发现,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种自然灾

徐兴建,卢金友,彭汛[10](2010)在《我国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作用和意义》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特别是血吸虫病疫区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改变工程区及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些生态环境变化有利于控制或消除血吸虫病,而有些生态环境变化可能导致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因此,需对水利血防工程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同时,卫生部门应积极开展大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卫生学评价,并针对工程可能存在钉螺扩散的风险,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意见。在工程建设中,只要落实水利血防工程措施就可降低或消除钉螺扩散的潜在风险,实现水利、血防等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在围绕防止钉螺扩散研究方面,钉螺水力学新技术成果已编入水利行业水利血防指导性技术文件。目前,水利血防工作正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二、武汉市特大洪水后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与防制对策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市特大洪水后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与防制对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武汉市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范围
    1.2 钉螺调查
    1.3 散养家畜及野粪调查
    1.4 重点人员调查
    1.5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主要水系汛前、汛后钉螺调查情况
        2.1.1 钉螺密度情况
        2.1.2 钉螺复发或扩散情况
    2.2 钉螺孳生附着物调查情况
    2.3 散养家畜及野粪调查结果
    2.4 重点人员调查结果
3 讨 论

(2)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自然灾害
        2.社会救助
        3.自然灾害救助
    (三)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的灾情背景与思想来源
    (一)灾情背景
        1.近代中国灾情概述(1840年-1949年)
        2.1949-1976年爆发的若干重大自然灾害
    (二)思想来源
        1.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观点
三、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重视自然灾害救助
        2.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3.垦荒备荒,发展农业生产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统筹兼顾,防救结合
        2.鼓励生产自救,加强政府救助
        3.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4.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
四、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的总体评价
    (一)主要特点
        1.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2.科学性和人文性相渗透
        3.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联系
        4.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二)历史意义
        1.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2.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助力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观点
        4.是当代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现实启示
        1.人民利益至上,重视民生问题
        2.防患于未然,坚持防救结合
        3.发展科学技术,增强物质保障
        4.充分发挥媒体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3)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对特大洪涝灾害措施及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方法
结果
    一、受灾情况
    二、洪涝灾害前、中、后各个阶段所采取的防控措施
        1. 洪涝灾害前, 按照武汉市血防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 坚持阻断传播途径和传染源控制并重的防治策略, 突出重点区域和关键措施, 实行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和精确打击。
        2. 洪涝灾害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 灾后及灾后各个阶段:
    三、洪涝灾害前后血吸虫病流行及钉螺分布情况对比
讨论

(4)湖北省武汉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及消除措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流行概况及防治历程
        2.2.1 历史流行情况
        2.2.2 流行虫种及媒介分布
        2.2.3 防治历程
        2.2.3. 1 调查摸底阶段(1953—1965年)
        2.2.3. 2 维持防治阶段(1966—1973年)
        2.2.3. 3 控制流行阶段(1974—1992年)
        2.2.3. 4 巩固监测阶段(1993—2009年)
        2.2.3. 5 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
        2.2.4 疫情分析
        2.2.4. 1 发病概况
        2.2.4. 2 2005—2015年疟疾病例诊断方式、诊断单位及病例来源分布
        2.2.4. 3 2005—2015年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2.2.4. 4 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病例的调查处置
    2.3 消除疟疾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2.3.1 保障措施
        2.3.1. 1 制定消除疟疾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3.1. 2 保障经费投入
        2.3.1. 3 健全机构,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2.3.2 技术措施
        2.3.2. 1 发热病人血检
        2.3.2. 2 病例报告与治疗
        2.3.2. 3 病例核实和个案调查
        2.3.2. 4 疫点调查处置
        2.3.2. 5 输入性疟疾防控
        2.3.2. 6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2.3.2. 7 开展各级督导,加强质量控制
        2.3.3 防控效果
    2.4 消除疟疾工作主要特点和经验
        2.4.1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消除疟疾提供组织领导保障
        2.4.2 落实综合防控措施,为消除疟疾提供措施保障
        2.4.3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为消除疟疾提供技术保障
        2.4.4 注重科研与防控相结合,为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
3 讨论

(5)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影响
    1.4 对不同地形区域血吸虫病影响洪涝灾害对不同地形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的影响不同。安徽省和县洪水后居民粪检总阳性率明显下降, 其中洲滩型村下降幅度最大, 而江滩型村则有所上升[11]。1998年安徽省急感病例多发生在洲滩型地形区域, 但山丘型地形区域病例数增加最为显着。与1998年相比, 1999年安徽省灾区居民血检阳性率在湖滩型地形区域上升了53.14%, 洲滩型地区上升了39.72%, 江滩型地区上升了27.26%, 山丘型地区上升16.75%[5]。
2 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流行的风险因素分析
    2.1 增加暴露于疫水机会研究证明长期、短期、偶尔接触接触疫水的三种人群血吸虫病发病率不同[15]。在溃垸后, 受灾村民大部分长期居住在堤上建的简易房, 日常生活用水都是外湖水, 或到外湖游泳, 造成村民暴露于疫水的人数、接触面积、接触时间增加[7, 9, 13, 16]。1991年, 湖北省抗洪军民约500万人与疫水接触, 估计急感患者近万人[17]。1996年和1998年洪灾中, 湖北省沿江7个县 (市) 因抗洪救灾接触疫水而发生的感染病例分别占“急感”总病例的45.62%和49.47%[18]。安徽省1998年接触疫水的人数相比1997、1999年分别增加2.32和1.27倍[6]。洪灾年份灾区居民成年人感染方式主要为抗洪、日常生活、生产和游泳, 未成年人灾年感染方式主要为游泳、嬉水和日常生活接触[19]。此外, 退水后大量人群进行抢种而暴露于疫水, 造成了血吸虫病的流行[13]。
3 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风险防控措施

(6)弥苴河水系钉螺分布部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摘要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二、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本文设想
    (三)技术路线
三、弥苴河水系 2005-2011 年螺情分析
    (一)试区的选择和概况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四、弥苴河水系螺情空间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五、小结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综述 1 人类活动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综述 2 山丘型钉螺分布可能的景观生态学解释
        参考文献
    综述 3 卫星遥感技术在山丘型地区钉螺监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八、致谢

(7)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4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关于“3S”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2.2.1 为土地利用变化提供基础数据
        2.2.2 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2.2.3 应用方式的多元化
    2.3 关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的研究
        2.3.1 基于行为者的研究模型
        2.3.2 经验统计模型
        2.3.3 综合混合模型
    2.4 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
        2.4.1 LUCC引起的主要环境效应
        2.4.2 LUCC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2.5 关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研究
    2.6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1 土地、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变化
        3.1.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3.1.3 生态环境效应
    3.2 人地关系理论
        3.2.1 人地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
        3.2.2 人地关系的特点
        3.2.3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3.1 景观的概念与特征
        3.3.2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3.3.3 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
        3.3.4 景观生态学数量研究方法
        3.3.5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4.1 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3.4.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3.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4.4 基本特征
        3.4.5 可持续发展评价
        3.4.6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5 生态经济学理论
        3.5.1 生态经济学的起源与内涵
        3.5.2 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
        3.5.3 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
        3.5.4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6 系统科学理论
        3.6.1 系统思想的来源
        3.6.2 系统论的主要内容
        3.6.3 系统科学的目前的趋势和特点
        3.6.4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7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技术方法
    4.1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分析的技术方法
        4.1.1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数据建库
        4.1.2 土地利用履被变化的分类方法
        4.1.3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甄别
        4.1.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概念模型
        4.1.5 因子诊断方法
        4.1.6 土地利用变化的测度模型
    4.2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技术方法
        4.2.1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4.2.2 土地利用生态位模型
    4.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
        4.3.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2 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定量评价
        4.3.3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第五章 鄱阳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 研究区概况
        5.1.1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历史
        5.1.2 自然条件
        5.1.3 社会经济条件
    5.2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数据建库
        5.2.1 土地利用数据的分类体系
        5.2.2 多源数据融合
        5.2.3 1954年和1971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5.2.4 2005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5.2.5 基于GeoDatabase的1954~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建库
        5.2.6 土地利用数据精度校验
    5.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5.3.1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分析
        5.3.2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
        5.3.3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5.4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5.4.1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量的空间差异分析
        5.4.2 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空间变化差异分析
    5.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5.1 在Fragstats中计算景观指数
        5.5.2 斑块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5.3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6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6.1 驱动力的主成分分析
        5.6.2 动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5.6.3 土地政策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六章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6.1 CLUE-S模型
        6.1.1 CLUE-S模型概述
        6.1.2 CLUE-S模型的原理
        6.1.3 CLUE-S模型结构
    6.2 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6.2.1 模型假设
        6.2.2 数据准备
        6.2.3 模拟过程
        6.2.4 模型验证
    6.3 鄱阳湖区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预测
        6.3.1 模型回归系数计算
        6.3.2 设定2020年土地需求数据
        6.3.3 模型运行及结果分析
    6.4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
        6.4.1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6.4.2 均衡边际点与用途转变
        6.4.3 鄱阳湖区主要地类用途转变的解释
第七章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7.1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7.1.1 评价单元划分
        7.1.2 评价因子选择
        7.1.3 建立评价模型
        7.1.4 基于遥感的参评因子指标提取
        7.1.5 综合评价结果
    7.2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7.2.1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分析
        7.2.2 不同EQI变化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构成分析
        7.2.3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作用强度分析
第八章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8.1 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区,实现鄱阳湖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8.1.1 农业用地区
        8.1.2 生态林用地区
        8.1.3 城镇及工业用地区
        8.1.4 湿地保护区
    8.2 创新流域管理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8.2.1 实施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8.2.2 科学编制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8.2.3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8.2.4 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湿地生态修复
    8.3 发展生态旅游,缓解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矛盾
        8.3.1 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
        8.3.2 构建合理的总体布局
        8.3.3 探索征转分离的旅游用地供应模式
    8.4 跟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
    8.5 保护耕地,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8.6 编制国土规划,协调统筹各项相关规划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鄱阳湖区1954~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构建
        9.1.2 鄱阳湖区近50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
        9.1.3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
        9.1.4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解释
        9.1.5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定量影响评价
        9.1.6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9.2 研究展望
        9.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及高精度数据获取
        9.2.2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研究
        9.2.3 基于机理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拟技术
        9.2.4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多尺度融合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8)1935年水旱灾害与救济 ——大众传媒视阈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大众传媒与灾害救助结合的条件
    第一节 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报业的兴起
        二、杂志和出版业的繁荣
        三、广播通讯与摄影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 大众传媒关注社会民生
        一、社会视角的转向
        二、关注乡村社会
        三、参与筹赈救灾
第二章 大众传媒与灾害信息传递
    第一节 灾害信息的来源
        一、官方渠道
        二、民间渠道
    第二节 灾害信息的内容
        一、灾害过程的报道
        二、灾害损失的报道
        三、灾害影响的报道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救灾宣传
    第一节 大众传媒救灾宣传内容
        一、救灾主体
        二、救灾方式
        三、救灾机制
    第二节 大众传媒救灾宣传方式
        一、搭建救灾宣传平台
        二、植入救灾公益广告
        三、传输灾情图画场景
第四章 大众传媒与救灾舆论
    第一节 阐释灾因——灾害原因的讨论
        一、自然与地理原因
        二、社会与政治原因
    第二节 献计献策——防灾减灾的讨论
        一、兴修水利论
        二、植树造林论
    第三节 合力救灾——灾后救济的讨论
        一、政府救灾职能与国民赈灾义务
        二、灾后救济方法讨论
        三、影响灾后救济的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10)我国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利工程建设可能造成钉螺扩散
2 开展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影响的卫生学评价
3 钉螺水力学新技术防止钉螺扩散研究
4 水利血防工程措施效果评价
5 水利血防专项规划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四、武汉市特大洪水后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与防制对策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武汉市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分析[J]. 王帅,罗华堂,熊月琳,左玉婷,李洋,周业华,徐明星. 现代预防医学, 2021(13)
  • [2]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研究[D]. 左能雪.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3]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对特大洪涝灾害措施及成效[J]. 李洋,王浩,罗华堂,周业华,徐明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7(03)
  • [4]湖北省武汉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及消除措施评价[J]. 杨燕,徐明星,吴凯,周水茂,王重新. 中国热带医学, 2016(06)
  • [5]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J]. 胡雪军,董罡,鱼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12)
  • [6]弥苴河水系钉螺分布部分规律研究[D]. 李亮. 大理学院, 2012(10)
  • [7]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钟海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8]1935年水旱灾害与救济 ——大众传媒视阈下[D]. 徐元德. 安徽大学, 2011(04)
  • [9]我国常见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的影响及其预防控制措施[J]. 谢艳迪,高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01)
  • [10]我国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作用和意义[J]. 徐兴建,卢金友,彭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05)

标签:;  ;  ;  ;  ;  

武汉市大洪水后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