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污染与防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涛[1](2021)在《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商务逐渐成为网络购物的主要形态,在不同的大众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精准化服务,如移动购物、移动支付、移动旅游、移动理财等。移动商务平台通过获取用户隐私信息来定位用户个性化需求,以便向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移动商务平台和用户可以通过用户披露的隐私信息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然而,移动商务用户享用精准、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隐私安全威胁。用户披露的隐私信息在被移动商务平台获取、使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被泄露、滥用、窃取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披露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感到担忧,这直接影响着用户披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用户隐私信息披露和移动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围绕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展开研究,具体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1)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在披露个人隐私信息时面临收益和风险,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和用户感知风险影响因素是怎样的?(2)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具体有哪些,如何构建一套风险评标体系?(3)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如何对移动商务平台进行定量、准确的风险评估?(4)如何改善移动商务平台的风险环境,如何提升政府、行业等监管职能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隐私计算理论来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实证分析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内在机理及用户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依据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理论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研究思路来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有效的风险度量和评估方法,来帮助用户选择风险“可接受”或“可控”的移动商务应用,指导改善移动商务风险环境,从而确保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以此达到移动商务平台健康发展和用户安全享用精准、个性化服务的“互利共赢”目的。首先,本文围绕研究问题利用文献研究法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一是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在此基础上探索本文研究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的切入视角。二是对移动商务的内涵、特点及与传统电子商务的差别进行了介绍,对隐私信息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三是对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等与本文研究问题息息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的构建及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结合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来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和理论假设条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样本数据,检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和检验,并从用户风险感知的角度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纸质问卷和“问卷星”两种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12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技术风险、平台环境风险、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用户自身脆弱风险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风险;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收益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再者,本文参照风险管理理论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从技术风险、移动商务平台环境风险、移动商务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用户自身脆弱风险等5个维度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度量和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并提出了用于对比分析的基于经典评价方法的风险评估方法,重点围绕评估方法的理论依据、设计思路和计算步骤进行阐述。本文结合移动商务实际应用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移动商务平台应用案例,来检验提出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专家评分等形式收集样本数据,分别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提出的新方法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根据风险评估方法实证分析结果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特点及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重点围绕风险较高的风险指标提出管理策略,分别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环境、平台运营管理、移动终端、用户自身及监管层中的政府、行业等角度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对论文研究的内容、结论进行概括总结,梳理出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应关注的研究方向。综合上述研究内容和结论,本文主要的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结合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构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关系假设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探索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内在作用路径和影响因素,并从用户感知角度探讨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的决策过程及用户感知风险因素,对于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行为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构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属性模型。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内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属性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从技术风险、移动商务平台环境风险、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及用户自身脆弱风险等不同层面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描述,从新的视角扩充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属性模型。(3)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将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和数理统计中的马尔可夫链引入到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之中,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利用信息熵对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进行度量,通过马尔可夫矩阵描述更加真实的复杂风险环境,计算出目标风险评估值及各类风险因素的风险熵。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将提出的新方法与经典的模糊综合评价法、BP神经网络预测法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能够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结果。(4)提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策略。根据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结果,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的特点及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管理策略,围绕风险指标分别从平台技术、平台环境、平台运营管理、移动终端、用户及监管层中的政府、行业等角度提出具体的用户隐私保护措施,对移动商务环境下用户隐私信息保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进一步改善移动商务隐私风险环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王忠祥[2](2021)在《电磁屏蔽木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当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它们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电磁污染日益加重,对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及健康造成了极大干扰和损害,世界各国对该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抵抗电磁干扰、减小电磁波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的电磁屏蔽已成为世界各国净化电磁环境的主流方法。目前,常用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基体多为不可再生和不易降解的,大规模使用会带来环境问题。因此以资源丰富、可再生、可降解的环保型材料为基体制备屏蔽材料将成为未来屏蔽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木材作为天然材料中的一员,具有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及可生物降解等优势。若以木材为基体并与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物质进行复合来制备屏蔽材料,则既可充分发挥出木材的优势,还可以赋予木材电磁屏蔽功能,增加木材的附加值。本研究对木材的浸渍通道进行了开辟,构建了电磁屏蔽网络并对电磁屏蔽木材进行了结构优化。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不破坏木材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探究了低共熔(DES)溶剂处理与NaClO2处理两种开辟木材浸渍通道的方法,对这两种处理方式的适宜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与DES处理方式相比,NaClO2处理开辟木材浸渍通道的方式效果更好。NaClO2处理的最适宜条件为:处理温度为90 ℃,处理时间为5h,NaClO2用量为7wt%。在该工艺条件下,已开辟浸渍通道的木材,其完整结构未被破坏,晶型结构也未发生变化。此时的木材基板主要由纤维素构成,木素、半纤维素等组分已被脱除,产生了大量的新孔隙,孔体积也有较大增加,孔隙率由原始木材的11.82%上升到32.83%,总孔隙面积由原来的0.06 m2/g增加到0.36 m2/g。(2)利用已开辟浸渍通道的木材基板与聚苯胺相结合构建了聚苯胺木材电磁屏蔽网络,探究了制备纯聚苯胺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25:1,HCl浓度为1 mol/L,聚合温度为5℃,苯胺单体浓度为0.2 mol/L时,制备的聚苯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较高的得率。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的拉曼检测表明了聚苯胺已被成功引入。与未开辟浸渍通道的原始木材相比,聚苯胺更易浸渍到本实验所制备的开辟了浸渍通道的木材基板中,浸渍效果更好。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中聚苯胺的最适宜含量为30%,此时材料拥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电磁屏蔽效能值,其电导率达到了0.0605 S/cm,屏蔽效能值约为10 dB。(3)对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进行结构优化,在其表面引入一层AgNWs表面层,构建以AgNWs层为表面层,聚苯胺木材电磁屏蔽网络为内部夹心的三明治型夹心结构,以此来增强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对AgNWs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究并对AgNWs-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的结果显示AgNWs制备的最适工艺为:K27-32与K88-96的比例为1:2,温度为150℃,浸渍次数为4次。AgNWs的结构分析表明AgNWs在实验中已被成功制备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实验所制备的AgNWs-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其电磁屏蔽效能值可达到31 dB左右,与前面所制备的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相比,电磁屏蔽效能值高出了约21 dB。其力学性能较好,拉伸强度达到了 8 MPa左右,强于一般的纤维素基电磁屏蔽材料。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玉龙[4](2020)在《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环境意识的提升,“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现象逐渐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典型治理挑战。尽管近年来城市转型逐渐推进,指向对邻避现象背后“增长主义”城市发展逻辑的终结,但后者诱发的邻避现象却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普遍化”“常态化”“地方化”等新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成为制约城市转型发展的阻力,使得转型城市面临“新邻避情境”。邻避现象的新态势反映了在产业布局、公共设施建设等城市空间利用中,多元主体围绕空间的生产与利用所形成的冲突,由此邻避冲突可以说是城市转型中一类典型的空间冲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转型,邻避现象逐渐超越其群体性抗争行动特征带来的“维稳”主题,成为制约城市产业布局与升级、阻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的显见转型阻力,并导致城市转型中地方政府治理目标同治理效能间的异化。这要求立足于转型期邻避现象的问题呈现、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基于社会发展而非社会维稳的冲突治理,以考察转型城市“新邻避情境”的治理议题。邻避治理逐渐超越如何回应和化解冲突本身,而指向如何通过对邻避冲突的治理推进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即在当前城市转型的空间重塑过程中,如何通过对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实现城市可持续的转型与发展。考察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是分析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起点。当前城市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城市空间重塑的过程。品质化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是当前城市转型的主要进路,前者指向“生产怎样的空间”,后者则指向“怎样生产空间”的问题,这是考察邻避型空间冲突必须回应的时代背景。在理论上说,城市空间生产的建构性认知特征和政治性过程特征,内在地存在着空间冲突的张力,空间生产理论对这一问题的揭示,成为解释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邻避型空间冲突从概念上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理论内涵,一是将冲突的起点从设施的属性拓展至设施推动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以及这一过程对地方空间“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二是将冲突的性质拓展至多元主体所展开的空间抗争;三是将冲突的治理延伸至城市尺度的发展价值实现和空间治理。在邻避空间的生产中,基于不同空间利用方式中产权关系的差异,可区分为“增量型”和“存量型”两类具体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两类情境下的邻避空间生产在空间利用方式、主要设施类型等方面的情境表现各不相同,对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冲突影响和治理挑战也有所差异。这意味着在邻避空间生产中,多元主体的认知差异和行动冲突发生的逻辑也有所差异,进而两类情境下的冲突治理往往意味着地方政府差异性的治理路径、治理策略和治理工具关注。“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表现为通过设施的规划建设决策,将邻避空间嵌入到既有的地方空间社会结构之中,由此引发空间抗争,也是当前最为普遍的邻避型空间冲突形式。由于“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截面式”特征,因此综合考虑情境特征、设施类型、案例特征等因素,选择四起典型案例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增量型”冲突主要围绕“建设决策”这一焦点展开,“公众—政府”之间的空间冲突是其重要的抗争形态。空间抗争的权利诉求集中在经济利益与决策参与等方面,针对设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得财产补偿、了解决策过程。空间抗争的权力诉求集中于建设决策制定中行政权力运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否认程序的正当性以拒绝由此产生的地方空间生产结果。空间价值诉求则强调新建设施所推动的地方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通常涉及决策程序同政策质量、精英利益与公众需求、决策立场与地方实际等方面的脱节。针对空间冲突所采取的治理行动,也面向差异化空间诉求形成了多元的治理举措,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主要寻求地方公众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塑,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信息供给下的认知重塑,而面向权力抗争的冲突治理则试图瓦解和重构抗争权力的动员基础,面向价值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空间生产决策程序正义的论证。总的来说,“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及其治理,主要在于对相关的发展决策进行解释辩护以争取公众认同与地方支持,弥合政府、公众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地方政府常常选择将设施运营方、建设方纳入治理伙伴,利用后者提供的建设优化、技术解释、运营保障寻求有效的空间治理。“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地域扩张和人口集聚等因素,许多原本地处城市偏远地区的既有设施逐渐被城区建设所包围,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演变为邻避空间,成为当前转型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新趋势。由于“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历时性”演化特征,因此选取一起地方上的“呼吸之争”事件进行个案考察。研究发现,“存量型”冲突主要围绕“设施运营”这一焦点展开,并且随着从日常性污染到安全事故暴发的风险加剧,空间冲突的表现与抗争逻辑也不断升级,集中表现在空间冲突从针对生产运营活动结果、以健康权为代表的空间利益抗争、频发但议题和冲突规模有限的“常态化”抗争向“激烈化”冲突转变,后者在权利维度上,表现为地方公众对当前空间生产过程所生产出的空间结果的权利诉求,包括对所受空间影响的知情权、对空间冲突主体的监督权、以及推动空间结果调整的政策参与权等;在权力维度上指向地方公众、企业、地方政府等空间主体分别利用话语、经济、决策等权力资源,试图推动最大化满足自身空间需求的空间建构;在价值维度上,表现为对空间结果非正义性的价值争论。对“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治理,地方管理者主要试图将空间冲突纳入企业运营优化为枢纽的治理框架下,通过应急性的监管、处罚以快速回应和平息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与舆论不满;采取日常性、常态化的监管行为与监管机制,以识别冲突风险并及时动态回应;通过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客观上削弱邻避空间的地方影响,以地方社会结构调整、空间重塑消解空间冲突的动员基础。邻避空间生产的差异化情境带来了多元化的空间主体关系、差异性的主体空间认知和多维度的公众抗争指向,地方政府因此面临着复杂性的治理要求和治理挑战。复杂性的治理情境也随之导致了空间主体间复杂的行动方式,多元主体在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互动中,交织着管理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双重驱动,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也由此涵盖了基于结果的空间概念差异弥合、基于过程的共识塑造机制建设、基于发展的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等多重导向。对邻避型空间冲突中的治理工具考察发现,一方面在具体情境中仍存在“干预性有余,协同性不足”“管理导向有余,发展导向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策变革,也推动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因此,邻避空间治理实际上就是在结果导向下弥合空间概念差异,在过程导向下构建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在发展导向下实现城市融入与身份认同,并由此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改革趋势,切实转化为面向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效能提升。一是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邻避空间治理中的基础性优势,在差异化治理情境下保障规划工具所发挥的治理效能;二是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以邻避空间治理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充分转化,完善邻避设施空间生产的决策机制,优化邻避治理体系,发挥社区在决策优化中的治理潜力,提升邻避治理能力;三是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在邻避空间生产中推进地方公众基于“效益共享”的空间概念建构,建构依托回馈机制的效益共享空间关系,推进共享发展的空间要素重构。
黄维嘉[5](2020)在《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4G/5G手机、磁悬浮铁路、特高压电网、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高新科技产品给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交、工作、出行等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好处。然而,这些高新科技电磁产品都带有一定强度水平的电磁辐射。随着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电磁辐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逐渐开始关注身边电磁辐射可能带来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我国早在上世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就相继的制定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环境电磁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文件。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功能完备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专项法律制度体系。我国当前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为现存法律规范等级较低、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电磁辐射国家标准不统一、现存防治法律规范不成体系、现存监管制度效果不佳、现有评价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弱,导致近年来我国与电磁辐射污染问题相关的诉讼纠纷案件不断的增加。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分析了电磁辐射污染可能具有的危害以及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需要加快完成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方面的专项立法,提升我国电磁辐射相关法律的立法等级,完善统一电磁辐射相关的国家标准,构建功能齐全电磁辐射污染民事赔偿责任。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实际需要,提出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制度应当包括市场准入制度、电子产品非强制性标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跟踪与监测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
吴焓[6](2020)在《轻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信息设备及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兴起和商业化,电磁波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电子设备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我们周围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电磁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电磁屏蔽材料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上述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屏蔽材料除了需具备良好的屏蔽效能外,材料的密度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尤其是航空航天、便携式电子设备等以减重为目标的领域。因此,急需开发轻质、高性能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聚醚醚酮(PEEK)作为一种半结晶高分子材料,属于特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耐热等级高、耐辐射、耐化学药品、耐冲击、抗蠕变、阻燃性好、电性能优良等优点,在高速轨道交通系统、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国防等技术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是PEEK作为高分子材料的一种,其结构上的特点导致其导电性极差:即PEEK分子是由大量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而非键合电子又被束缚在单个的原子上,无法形成有效的载流子,所以导电性极差且不具备电磁屏蔽性能。故向PEEK树脂基体中引入导电填料以制备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在发挥PEEK作为特种工程塑料优势的同时,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屏蔽效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论文首先以特种工程塑料PEEK为基体,使用HALS-3346作为化学发泡剂,采用简单的机械共混方法与模压发泡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系列PEEK泡沫材料。通过对发泡剂含量、发泡温度和发泡压力等工艺参数的调整,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泡孔结构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PEEK泡沫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耐溶剂腐蚀性;可以满足航空、航天和军事等某些特殊领域对泡沫材料性能的要求,为开发高性能泡沫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其次,为了开发轻质、高效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我们将碳纤维(CF)和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填料引入到上述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PEEK/CF/CNT复合材料,并系统探讨了导电填料总含量和填料内CF与CNT比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的PEEK/CF/CNT复合材料内部存在多孔结构,密度较纯树脂显着降低。且导电填料在树脂基体内相互搭接,形成了完善的3D导电网络。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而且复合材料表现出吸收为主的屏蔽机理。研究发现,随着填料总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增大,孔隙率降低,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均呈上升趋势。在总填充量相同时,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孔隙率基本相同,材料的导电性和屏蔽效能随着填料内CNT的比例的升高而升高。其中,密度仅为0.672 g/cm3的PEEK/CF10/CNT10复合材料电导率为10.14 S/m,X波段内的屏蔽效能达到了54.68 dB,而特定电磁屏蔽效能高达81.62 dB cm3 g-1。除此之外,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总而言之,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轻质碳材料/聚合物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策略,可以在相对较低的填料负载量下获得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7](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郝腾腾[9](2020)在《氢气泄爆作用下超压荷载及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氢能,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但在生产、储运和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爆炸事故,并对桥梁、建筑物等工程结构造成严重损伤和破坏,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压力泄爆技术作为爆炸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而目前对于具有泄爆设计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却相对匮乏。爆炸荷载是一种随时间剧烈变化的特殊动态荷载,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与抗震、抗风等振动问题不同,且与结构自身固有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只有明晰结构泄爆过程中爆炸荷载和结构动力响应演化规律,才能准确掌握结构的抗爆能力,为相应防护措施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利用中安全泄爆研究”(编号:2016YFE0113400)等课题的资助下,通过自主设计搭建的12m×2.5m×2.5m大尺度ISO标准容器氢气泄爆实验平台,以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加筋板结构为对象,实验研究了氢气泄爆作用下超压荷载及结构动力响应特征,而后为进一步分析结构动力特性,根据环境动力测试结果和有限元修正技术建立了可用于氢气泄爆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预测的基准有限元模型,在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后,对加筋板结构进行了参数分析,以探究结构关键参数对结构抗爆能力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为氢气泄爆作用下荷载简化模型的确定及结构动力响应演化规律的分析提供了前期基础和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1.顶部泄爆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压力主要由破膜泄流压力峰值和声学振荡压力峰值主导。其中,前者变化过程由3阶段组成:第1阶段曲线呈指数形式上升,指数随氢气浓度增加而增加,第2阶段压力近似直线迅速衰减,第3阶段压力出现回弹,这与外部爆炸等因素有关,随后缓慢衰减至环境压力附近。端面泄爆实验结果表明,受泄压、外部爆炸、不稳定性燃烧等因素影响,爆炸压力曲线出现多个峰值,并伴随亥姆霍兹振荡。超压波形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峰值个数受初始条件影响,并产生负超压峰值,第二阶段为亥姆霍兹振荡,波形近似呈正弦函数变化,振幅呈指数形式衰减,而振动频率在813Hz之间,由于存在波动,并没有体现出较好的数学函数关系。上述对爆炸荷载曲线特征的分析为建立用于工程实际应用的荷载简化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实测数据表明,在泄爆过程中结构位移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不考虑压力声学振荡时,由于爆炸荷载作用时间相对结构固有周期较长,属于准静态荷载,结构响应与静载作用下结构响应类似,位移与超压波形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且正超压峰值与位移峰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端面泄爆压力振荡阶段超压与位移峰值的比值要小于爆炸初期两者比值,这表明此时爆炸荷载具有动力效应,位移放大系数约为1.89。此外,负超压峰值与位移峰值之间未发现明显的数学函数关系;当超压荷载出现高频声学振荡时,结构则表现为低频振动,并存在两个明显的主频分布在20Hz和30Hz左右,这与结构低阶模态频率相近。3.实测数据表明,结构加速度前后存在明显的低、高幅值双峰现象,其中低幅值振动是由于在爆炸后期,超压荷载变化速率较快,结构产生动力运动,但此时外荷载仍主要由结构自身恢复力平衡,因此加速度幅值较小;高幅值振动则是由于声学振荡压力的作用,此时结构还未来得及产生变形,荷载即发生变化,结构外力的平衡主要依靠惯性力,故而加速度幅值较大,且时程曲线波形与压力曲线波形相似。此外,时频分析结果表明,高幅值加速度振动阶段,其频域特性和超压频域特性相一致,当氢气浓度为16 vol.%时,可以看到两者均以400Hz左右为主频进行振荡,而随着氢气浓度的增加,振动频带范围逐渐变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振动主频随之升高。4.高昂的试验成本以及爆炸试验的危险性等增加了现场实验的难度,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综合考虑不同工况下爆炸荷载作用,对结构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动力分析,还可以通过改变模型参数代替部分难以实施的实验。因此,为进一步分析氢气泄爆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特性,本文首先结合方舱自身结构特点,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结构进行了理论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振型可视作各面板振型之间的组合,且面板各阶振型与四边固支薄板振型相似。而后为获得结构实际固有动力特性,对方舱进行了现场环境动力测试,分别用频域分解法和随机子空间法获得结构试验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并通过与理论模态分析结果的对比,对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可用于氢气泄爆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预测的基准有限元模型。5.基于已建立的结构基准有限元模型,以实测超压数据作为荷载输入,采取分区加载的方式,通过对实验工况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各面板变形区域内位移变化连续,这是由于加强筋刚度相对薄弱,面板传递给加强筋的载荷作用使加强筋迅速进入变形机构,故而未出现以加强筋为边界的局部变形。最后,对加筋板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边界条件对结构变形影响较大,结构位移峰值随面板厚度和加强筋高度的增加近似线性减小,约束加强筋两端能够有效提高结构抗爆能力。
张天淼[10](2019)在《建筑室内电磁环境污染及其防护》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建筑室内环境健康问题,其中电磁辐射污染作为一种物理性污染也备受关注,其来源广泛,具有累积性、潜在性、隐蔽性和可控性的特征。本文在分析室内电磁辐射污染源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室内电磁环境控制与防护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人们创造一个真正无电磁辐射污染的"绿色环境"。
二、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污染与防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污染与防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研究 |
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研究 |
三、移动商务用户隐私披露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分析 |
一、移动商务相关概念 |
二、用户隐私信息的相关概念 |
三、用户隐私披露行为 |
第二节 隐私计算理论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一、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第四节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及风险因素 |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研究必要性 |
第二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 |
一、研究设计 |
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关系假设 |
三、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 |
第三节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量表设计 |
二、样本数据收集 |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模型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 |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 |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二、评价指标选取 |
三、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 |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
二、风险评估模型 |
三、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据预处理 |
五、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
第三节 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 |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
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框架 |
三、基于信息熵的用户隐私披露风险 |
四、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用户隐私披露风险状态 |
五、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 |
六、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案例介绍 |
第二节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数据集设计 |
三、模型实现 |
四、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
一、评估过程 |
二、评估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方法对比分析 |
一、方法结果分析 |
二、方法特点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策略 |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分析 |
第二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
一、用户自身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
二、移动终端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
三、移动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策略 |
四、移动商务平台环境管理策略 |
五、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
六、基于政府方面的管理策略 |
七、基于移动商务运营商方面的管理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电磁屏蔽木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简介 |
1.2.1 木材的化学组成 |
1.2.2 木材的组成结构 |
1.2.3 木材的改性 |
1.3 电磁屏蔽 |
1.3.1 电磁波的危害 |
1.3.2 电磁污染的防控 |
1.3.3 电磁屏蔽原理 |
1.3.4 电磁屏蔽性能的检测 |
1.4 木基电磁屏蔽材料研究现状 |
1.4.1 复合法 |
1.4.2 炭化灌注法 |
1.5 聚苯胺简介 |
1.5.1 聚苯胺的结构 |
1.5.2 聚苯胺的合成及掺杂 |
1.5.3 聚苯胺的性质及应用 |
1.6 银纳米线的制备 |
1.6.1 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1.6.2 银纳米线的纯化方法 |
1.7 课题的目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7.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木材浸渍通道开辟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过程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低共熔溶剂处理对开辟浸渍通道的影响 |
2.3.2 亚氯酸钠处理对开辟浸渍通道的影响 |
2.3.3 两种处理对开辟浸渍通道的影响分析 |
2.3.4 开辟浸渍通道后的木材基板的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苯胺制备工艺的探究 |
3.3.2 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性能分析 |
3.3.3 开辟浸渍通道对聚苯胺浸渍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AgNWs-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过程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gNWs制备工艺的探究 |
4.3.2 AgNWs的结构表征 |
4.3.3 AgNWs-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性能分析 |
4.3.4 AgNWs-聚苯胺电磁屏蔽木材屏蔽机理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城市转型期中的“新邻避情境” |
1.1.1 城市增长与邻避冲突的爆发 |
1.1.2 城市转型期与邻避现象的新态势 |
1.1.3 “空间转向”与城市新邻避情境的问题呈现 |
1.2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1.2.1邻避冲突的现象解释与治理讨论 |
1.2.2 空间冲突:城市治理问题的空间叙事 |
1.2.3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邻避解释:国内邻避冲突研究的新趋势 |
1.2.4 相关研究评价与展望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重点 |
1.6.3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城市转型期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解释与分析框架 |
2.1 时代背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及其空间特征 |
2.1.1 “生产怎样的空间”:面向发展的品质城市转型 |
2.1.2 “怎样生产空间”:城市转型的现代化治理之路 |
2.2 理论基础: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张力 |
2.2.1 空间生产结果的认知分歧 |
2.2.2 空间生产过程的行动冲突 |
2.3 理念内涵:从邻避冲突到邻避型空间冲突 |
2.3.1 冲突的起点: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与空间价值开发 |
2.3.2 冲突的性质:城市多元主体的空间抗争 |
2.3.3 冲突的治理:城市尺度上的空间治理 |
2.4 发生情境: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增量”与“存量” |
2.4.1 基于产权关系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 |
2.4.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
2.4.3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
2.5 表现层次: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认知基础与行动表现 |
2.5.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认知冲突 |
2.5.2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行动表现 |
2.6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
3.1 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
3.1.1 案例选择依据与案例概况 |
3.1.2 资料搜集与分析 |
3.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与路径特征 |
3.2.1 跨案例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情境描述 |
3.2.2 城市发展中“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的路径特征 |
3.3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 |
3.3.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共识断裂 |
3.3.2 共识断裂下的差异化抗争选择 |
3.3.3 以建设决策为指向的空间冲突路径 |
3.4 差异化冲突表达下的治理举措选择 |
3.4.1 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经济关系重塑 |
3.4.2 面向参与权抗争的信息供给与认知重构 |
3.4.3 面向权力抗争的空间资源撤离与动员瓦解 |
3.4.4 面向空间价值抗争的程序正义建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
4. 1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
4.1.1 案例选择 |
4.1.2 资料搜集 |
4.2 从“相安无事”到“呼吸之争”的邻避空间演变 |
4.2.1 从“否”到“是”:城市发展中邻避空间的识别 |
4.2.2 从“无”到“有”:邻避空间中的认知分歧 |
4.2.3 从“弱”到“强”:安全事故下的共识断裂与抗争激化 |
4.3 “呼吸之争”中空间抗争的特征与逻辑 |
4.3.1 邻避空间察觉:聚焦空间利益调适的常规性抗争 |
4.3.2 安全事故触发:面向多维度诉求的空间抗争激化 |
4.3.3 以设施运营为核心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演化逻辑 |
4.4 以运营优化为枢纽的空间冲突治理选择 |
4.4.1 快速缓和抗争情绪的运营事故处置 |
4.4.2 规范企业生产的运营过程监管 |
4.4.3 弱化邻避空间影响的运营升级支持 |
4.4.4 消解动员基础的邻避空间更新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现代化转型进程中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深化 |
5.1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导向 |
5.1.1 基于冲突情境分化的治理要求识别 |
5.1.2 邻避空间主体行动的双重驱动交织 |
5.1.3 面向现代化转型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导向 |
5.2 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中的工具应用 |
5.2.1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情境差异 |
5.2.2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实效分析 |
5.2.3 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 |
5.2.4 转型期城市邻避空间治理的层次与工具选择 |
5.3 邻避空间治理的路径实现 |
5.3.1 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 |
5.3.2 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 |
5.3.3 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访谈记录整理摘录 |
附录二: 部分微博评论文本整理摘录 |
附录三: 现代化转型进程中主要相关治理工具的政策发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电磁辐射污染概述 |
2.1 电磁辐射污染之概念、类型以及可能产生危害的形式 |
2.1.1 电磁辐射污染的概念 |
2.1.2 电磁辐射污染的类型 |
2.1.3 电磁辐射污染可能产生危害的形式 |
2.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诉讼纠纷主要来源 |
2.2.1 布局不合理的工程类电磁辐射设施和设备 |
2.2.2 产品类电磁辐射行业标准缺失 |
第3章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及不足 |
3.1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 |
3.1.1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
3.1.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现状 |
3.1.3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 |
3.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 |
3.2.1 现存法律规范等级较低 |
3.2.2 现存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 |
3.2.3 现存电磁辐射标准不一 |
3.2.4 现存防治法律规范不成体系 |
3.3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制度方面的不足 |
3.3.1 相关监管制度效果不佳 |
3.3.2 现有评价制度可操作性较弱 |
第4章 完善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措施 |
4.1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指导思路 |
4.1.1 风险预防之原则 |
4.1.2 合理统一规划之原则 |
4.1.3 科学控制之原则 |
4.2 完善电磁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主要措施 |
4.2.1 制定专项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 |
4.2.2 完善电磁辐射污染的法律责任的主要措施 |
4.2.3 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体系 |
4.3 构建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之基本制度 |
4.3.1 建立市场准入之制度 |
4.3.2 建立电子产品非强制性标识之制度 |
4.3.3 建立信息公开之制度 |
4.3.4 建立跟踪、监测之制度 |
4.3.5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轻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
1.2.1 电磁污染 |
1.2.2 电磁污染的危害 |
1.2.3 电磁污染的防治方法 |
1.3 电磁屏蔽概述 |
1.3.1 电磁屏蔽机理 |
1.3.2 电磁屏蔽性能测试 |
1.3.3 电磁屏蔽发展简史 |
1.4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
1.4.1 基体 |
1.4.2 填料 |
1.4.3 制备方法 |
1.5 聚合物泡沫材料 |
1.5.1 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2 聚合物发泡成型原理 |
1.6 本文设计思想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化学试剂 |
2.2 样品表征 |
2.2.1 表观密度 |
2.2.2 微观形貌 |
2.2.3 泡孔尺寸及泡孔密度 |
2.2.4 热重分析 |
2.2.5 压缩强度 |
2.2.6 电导率 |
2.2.7 电磁屏蔽性能 |
2.2.8 X射线衍射 |
第三章 聚醚醚酮泡沫材料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聚醚醚酮泡沫材料的制备 |
3.3 发泡工艺参数对泡沫材料的影响 |
3.3.1 发泡剂含量对泡沫材料的影响 |
3.3.2 发泡温度对泡沫材料的影响 |
3.3.3 发泡压力对泡沫材料的影响 |
3.4 表观密度对泡沫材料的影响 |
3.4.1 表观密度对泡孔形貌的影响 |
3.4.2 表观密度对泡孔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 |
3.5 泡沫材料的热性能 |
3.6 泡沫材料的耐溶剂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质PEEK/CF/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填料含量不同对PEEK/CF/CNT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不同填料含量PEEK/CF/CNT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4.2.3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
4.2.4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4.2.5 复合材料的屏蔽机理 |
4.3 填料中CF与 CNT比例不同对PEEK/CF/CNT复合材料的影响 |
4.3.1 填料中CF与 CNT比例不同的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2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4.3.3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
4.3.4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4.3.5 复合材料的屏蔽机理 |
4.4 样品厚度对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9)氢气泄爆作用下超压荷载及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氢气泄爆的研究与进展 |
1.2.2 可燃气体爆炸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与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系统 |
2.2.1 泄爆容器 |
2.2.2 配气系统 |
2.2.3 点火系统 |
2.2.4 数据采集系统 |
2.3 测点布置 |
2.4 实验方案 |
2.5 实验操作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氢气泄爆实测超压与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测数据预处理 |
3.3 氢气泄爆爆炸荷载曲线特征分析 |
3.3.1 顶部泄爆 |
3.3.2 端面泄爆 |
3.4 顶部泄爆时结构位移分析 |
3.4.1 氢气体积浓度的影响 |
3.4.2 障碍物的影响 |
3.4.3 点火位置的影响 |
3.4.4 结构位移与超压荷载之间的关系 |
3.5 端面泄爆时结构位移分析 |
3.5.1 位移曲线波形发展规律 |
3.5.2 位移峰值 |
3.6 氢气泄爆作用下结构加速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氢气泄爆容器的基准有限元模型 |
4.1 引言 |
4.2 初始有限元模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建模方法 |
4.2.3 有限元模型 |
4.2.4 理论模态分析 |
4.3 试验模态分析 |
4.3.1 现场环境振动试验 |
4.3.2 环境激励模态参数识别 |
4.4 有限元模型修正 |
4.4.1 目标函数的确定 |
4.4.2 修正参数选取 |
4.4.3 修正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氢气泄爆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 |
5.2.1 爆炸荷载的输入 |
5.2.2 实验验证 |
5.2.3 结构变形模式 |
5.3 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边界条件 |
5.3.2 阻尼比的影响 |
5.3.3 板件厚度的影响 |
5.3.4 加强筋高度的影响 |
5.3.5 纵向加强筋间距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建筑室内电磁环境污染及其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室内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其特点 |
1.1 电磁辐射源分析 |
1.2 电磁辐射特点分析 |
1.2.1 累积性 |
1.2.2 潜在性 |
1.2.3 隐蔽性 |
1.2.4 可控性 |
2 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
2.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2.2 对电器设备的影响 |
3 室内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对策 |
3.1 完善室内电磁辐射标准体系 |
3.2 室内电磁辐射的监测 |
3.3 室内电磁污染的防护技术 |
3.3.1 控制电磁污染源 |
3.3.2 控制电磁污染传播途径 |
3.3.3 控制被污染对象 |
4 总结 |
四、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污染与防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张涛.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电磁屏蔽木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忠祥.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D]. 王玉龙. 山东大学, 2020(02)
- [5]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 黄维嘉. 南昌大学, 2020(01)
- [6]轻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D]. 吴焓. 吉林大学, 2020(08)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氢气泄爆作用下超压荷载及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D]. 郝腾腾.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10]建筑室内电磁环境污染及其防护[J]. 张天淼. 中国建材科技,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