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水力破裂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臣[1](2019)在《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苏德尔特地区潜山是其油气的主要产层,由于其埋深相对较深,又是风化壳储层,探井较少,对其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认识不深入,严重影响了油气勘探的深入,因此,开展苏德尔特地区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的研究,对正确认识其油气分布规律和指导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区域构造和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从源岩供油条件,储集条件和遮挡条件三个方面进行了苏德尔特地区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研究,结合油气纵横向分布特征,对其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最后预测了油气成藏有利目标。本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认识主要有:1)苏德尔特地区油气主要来自南一段源岩,南一段源岩有机质丰富,类型好,演化程度适中,可为苏德尔特潜山提供油气。南一段源岩供烃灶主要分布在其北部,主要通过断裂与潜山侧接形成供烃窗口,苏德尔特地区主要发育有5个供烃窗口。2)苏德尔特地区潜山油气储层主要是风化壳储层,分布在距潜山顶面300m深度内,且有由上至下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平面上以构造高部位风化壳储层更发育。3)苏德尔特地区潜山断裂活动时期断盖配置垂向封闭性差,但断裂停止活动后断层侧向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4)苏德尔特地区潜山油气主要分布在距潜山顶面150m深度内,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油气藏类型为断块油气藏。5)苏德尔特地区潜山油气成藏模式为贝西洼槽中南一段源岩通过断裂与潜山侧接形成供烃窗口,油气主要通过供烃窗口向潜山内部风化壳储层圈闭中运移和聚集成藏。6)苏德尔特地区潜山油气成藏有利目标有3个,第一个位于6号圈闭贝40-B63-60井附近;第二个位于7号圈闭贝14-5井附近;第三个位于10号圈闭德112-227井附近。上述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苏德尔特潜山油气勘探。
张杰[2](2014)在《复杂断陷盆地套管损坏原因及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各大油田开采时间的延续,油田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油水井发生套管损坏的频率越来越高、容易造成停产甚至报废井的事故,给油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套管损坏问题是全球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难题,各大油田都存在套管损坏问题。因此,寻找合理的预测方法对套管状况进行及时的预测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对延长油水井的工作寿命、降低损失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套管损坏问题是一个影响因素多、机理复杂的系统,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定性分析难以定量化等特点。本文结合海拉尔油田的实际生产数据,在现有套损井数据基础上,通过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研究各个区块套管损坏的影响因素,获得各区块套管损坏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海拉尔三大研究区块的套管损坏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其核心在于断层导水、泥岩吸水膨胀、储层物性较差、憋压严重、油压过高、粘土矿物含量高、高含水、增产措施等因素导致油水井套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本文从系统的角度,介绍了套管损坏的基本研究方法、常用的预测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研究,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解决因素复杂、评价标准模糊、数据定性分析难以定量化等问题,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适用于解决数据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个别数据有误差等问题。然后结合海拉尔油田实际生产数据,从不同的研究区块入手,全面分析了三大区块开发过程中套管损坏的影响因素。针对套管损坏影响因素和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难以定量化分析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预测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套管损坏预测模型,在套管损坏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定量分析,对研究区块已知套损井进行了实例计算和验证,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判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针对套管损坏影响因素数据存在误差值、难以建立线性函数关系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套管损坏预测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套管损坏预测模型,学习训练样本的数据结果显示模型构建合理,对样本的预测符合实际情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MapInfo Professional、Map Basic为平台,开发了实用可靠的套管损坏预测分析系统,并结合海拉尔油田三大区块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使用模糊数学预测系统对套管状况进行预测具有使用方便、参数选择适应性高、界值确定灵活性大等特点,使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系统对套管状况进行预测具有学习训练样本选择智能化、泛化能力强的特点,为油田套管损坏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杨勉,徐梓洋,杨柏松,魏伟,李启菊[3](2014)在《贝尔凹陷基岩潜山致密储层裂缝分布预测》文中认为贝尔凹陷基岩潜山储层属低孔低渗-超低孔超低渗型致密储层,构造裂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预测致密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规律是寻找优质储层、提高油气藏勘探成功率的前提和保障。文章根据贝尔凹陷基岩顶面构造形态及基底断层分布特征,利用"曲率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对"与褶皱相关裂缝"和"与断裂相关裂缝"成因的两种裂缝发育带的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贝尔凹陷基岩顶面与褶皱相关裂缝发育带主要沿构造走向分布,分布于贝西次凹贝302-贝13井及贝D4井东部、贝中断隆带霍10井周边及贝42-贝16井一线、贝中次凹内希13-希5-德8井附近。与断裂相关裂缝发育带主要分布于贝西次凹西南部及中部、贝中断隆带贝30井附近、贝中次凹东北部德8井附近及西南部希5井周边。岩心观察表明贝16井基岩潜山顶部主要发育构造曲率控制下的溶蚀性裂缝,与裂缝预测结果相一致,证明了预测方法的合理性。
戴亦军[4](2012)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重磁特征及其在地质构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是大庆油田第二次创业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开展了很多工作。作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国家863课题“重力张量正反演技术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重力梯度张量弱异常信息识别,提取及反演”的资助下,探索通过重磁工作对盆地的构造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到地震、电法的支持验证其可靠性、有效性后,全面开展电磁法工作以对盆地构造进行重点研究。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分析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岩浆岩、构造和石油的生、储、盖和物性的一般特征和综合特征;(2)利用小波变换等方法对重磁数据进行了资料处理和异常分析;(3)海塔盆地断裂带重力异常特征及大断裂的展布及体系研究分析;(4)基底岩性及空间展布状态;(5)划分了海塔盆地的断陷构造单元,阐述了火山岩的分布,预测了中生代侏罗系可能分布的范围;(6)宏观上分析研究了深层结构面的形态和此盆地的低温梯度特征;(7)在佳蒙地块的地质运动和构造演化基础之上,提出了海塔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在此过程中的构造特色与深浅层构造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物性和层序都相当的布达特群与万宝组可能同属一层,为中侏罗统。选择不同的重磁资料处理方法,能较准确地推测不同特征断裂的构造、岩性等地质信息。文中总结了海塔盆地的9条区域性大断裂和伴随着大断裂的次级一般基底断裂、12条深大断裂体系。通过重磁资料的分析海塔盆地的基底属古生界,元古界,陡窄深凹的地质体,其重力反演难以实现,因此建议把“中部断陷带”与“巴彦山隆起”合并为中部断陷带。“佳蒙地块”的演化经历了微地块的并合、华北地台的并合、西伯利亚板块的南冲、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等阶段,为盆地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基底条件与扭张应力。本文通过海塔盆地的边界特征、古生界基底的软垫作用、断陷盆地由剪→张→裂→断→坳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地壳结构对上覆盖层的控制作用。
卞德智,赵伦,陈烨菲,喻莲,范子菲[5](2011)在《异常高压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为例讨论了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异常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储集层除发育构造裂缝和岩溶裂缝外,还发育水力破裂缝。盐下石炭系水力破裂缝形成于中、新生代,宏观上表现为将岩体切割成角砾状及充填方解石脉,微观上表现为沿孔隙周围呈放射状分布。该区裂缝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即构造变形与抬升阶段、构造拉张与沉降阶段、水力破裂阶段。在水力破裂阶段,在盐丘活动、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盐下地层中形成异常高压带,压力系数高达1.84,在异常高压条件下,二叠系泥岩不渗透层下的石炭系碳酸盐岩低渗透层发生破裂,形成水力破裂缝,同时使早期闭合的裂缝开启、扩张和延伸。水力破裂缝以张性裂缝为主,其张开时间晚,充填程度低,是研究区主要的有效裂缝。图8参13
李南,程林松,廉培庆,程佳[6](2011)在《异常高压碳酸岩油藏水力破裂缝成因》文中研究说明从水力破裂缝形成机理和条件入手,分析水力破裂缝形成的潜在原因。以某异常高压油田为例,通过对构造演化史进行研究,确定了该油田具有水力破裂缝形成的条件。对岩心照片观察结果表明,该油田存在水力破裂缝,其形成方式主要分为:重新开启缝、后期延伸缝及新形成缝;这三类裂缝主要分布在渗透率较低的隔夹层,形成的水力破裂缝可大大改善储层渗流能力,形成高产储层。
刘俊峰[7](2010)在《海拉尔盆地复杂储层地震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拉尔盆地为经历多演化旋回的中生代陆相断陷盆地,由分隔性较强的多个次级构造单元构成,多期构造作用相互叠加,结构复杂,构造破碎;储集岩形成于多源近源快速沉积环境,成因类型多,横向相变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经过26年的勘探,该盆地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但勘探难度也与日俱增,勘探重点逐渐由寻找构造油气藏转向寻找隐蔽性强、勘探难度大的岩性油气藏,因此对储层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保真度却难以满足对诸如水道砂体等复杂储层精细预测的需求,同时该区也缺乏有效的储层精细预测和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配套技术及勘探实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该盆地勘探工作能否持续深入开展的焦点问题。本论文拟针对这一问题,从寻找改善现有地震资料品质的有效方法入手,探索适合于工区地质特点的复杂储层精细预测配套技术,为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深入开展略尽绵薄之力。本论文从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实际需求出发,选取水道砂和裂缝储层为代表的复杂储层预测作为研究重点,以探索并优化适合于工区复杂储层预测的配套技术为研究主线,以拓展勘探领域、服务油田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复杂储层类型和特征分析入手,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分别针对水道砂岩和裂缝储层开展了储层精细预测研究,形成了适合于这两类复杂储层预测的配套技术,同时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利钻探靶区,有效地指导了该区的勘探实践。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依据圈闭的成因类型和储集空间的非常规特点将海拉尔盆地复杂油气藏划分为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裂缝型油气藏及复合型油气藏四大类共十个亚类;通过对陡坡带、洼陷带、断阶带和缓坡带复杂油气藏的分布及组合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工区复杂油气藏的四种分布模式;2.根据储层的成因特点及储集空间类型,将海拉尔盆地复杂储层划分为砂岩储层和裂缝型储层两大类。以水下扇为例,对砂岩储层的相控特征进行了解剖。对裂缝的特征、成因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3.通过对裂缝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分析认为,风化壳储层以强反射为特征,其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加而减小,在裂隙储层顶部,当裂隙含气时,振幅随偏移距的递减是最快的,对应最大的AVO梯度值。当裂隙含水时,振幅随偏移距的递减比含气裂隙的振幅和裂隙的走向方向振幅递减要小;4.针对研究区盆地结构复杂、构造破碎、储层成因类型多、横向变化快、空间分布复杂的实际情况,采用叠前传输吸收Q补偿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保真拓频处理,为水道砂识别提供了高分辨率、高保真、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有效提升了现有地震资料的应用价值;5.采用地震单属性分析、分频处理及波形聚类分析等技术对水道砂岩进行了联合定性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其分布范围边界清楚,形态符合地质规律,对该区下阶段滚动勘探具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采用基于测井敏感属性重构的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方法识别并刻画薄砂层的分布及变化。与直接反演方法相比,其结果具有明显的高分辨率优势。采取全局寻优的反演算法,可以更好的减少反演的多解性,提高研究区储层反演纵、横向分辨率及对薄储层的分辨能力;7.首次在研究区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技术定性预测构造裂缝发育带,该技术与叠前反演方法和叠后属性分析相结合,形成了裂缝储层综合预测的技术系列。采用相关技术在工区的预测结果经实钻资料验证,符合率较高,证实相关技术组合的有效性;8.形成了适合于工区地质特征的完善的裂缝储层预测思路与流程。提出裂缝预测应遵循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研究思路。在进行裂缝性储层预测的过程中,首先要按裂缝储层预测的要求,分析裂缝储层的地质特征与测井特征,有针对性开展裂缝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前、叠后地震资料裂缝储层预测与方法试验,结合构造应力场分析,最终综合预测研究区裂缝发育带的发育方向和规律。
王建功,段书府,王天琦,金镇龙,雷明,郭波,方杰[8](2010)在《贝尔凹陷潜山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勘探方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资料,分析了贝尔凹陷的构造演化和基岩潜山的储层特征及其地球物理响应,结果表明:①贝尔凹陷基岩潜山的形成伴随伸展断陷盆地的三个演化过程,即初始裂陷(铜钵庙组)、快速断陷(南屯组)和断拗转换(大磨拐河组),形成了高陡断块型、宽缓背斜型、断阶型和孤立残丘型等四种潜山类型。②潜山储层类型主要有风化溶蚀型和构造裂缝型两类,其中风化壳的地震波组外部轮廓表现为透镜体、内部为弱反射特征;基岩潜山的裂缝类型主要有高角度、低角度和网格状等,其中高角度平行裂缝使双侧向测井响应幅度呈现正幅度差,低角度裂缝呈现负幅度差,网状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受两组平行裂缝的倾角和夹角的影响。③苏德尔特南部高陡断块型潜山及霍德莫尔和巴彦塔拉宽缓背斜型潜山带是下一步的有利勘探目标。
李坚[9](2009)在《海—塔盆地潜山岩石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塔盆地是蒙古-大兴安岭裂谷盆地群中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大庆油田外围盆地的勘探和开发重点地区。2001年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潜山油藏的发现揭开了潜山勘探的序幕,使之成为实现增储上产目标的重要领域。储层是潜山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正确确定岩石类型、岩相、储集空间类型、发育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是储层研究的基础。目前,由于潜山储层成因的复杂性,海-塔盆地基底及潜山的基础研究甚为薄弱,岩石类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尚属空白,这严重影响了油气勘探和开发进程。本论文以取心层段岩心的详细观察与描述为基础,通过大量薄片鉴定、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及属性的分析、结合非地震资料,对海-塔盆地乌尔逊凹陷、贝尔凹陷、南贝尔凹陷和塔南凹陷的岩石类型及分布规律、“岩-电”关系、储集空间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受晚侏罗-早白垩世蒙古-大兴安岭裂谷盆地群频繁的火山作用的影响,在海-塔盆地内形成正常陆源物质与火山喷发物质并存的相互影响、相互过渡的复杂多样的岩石类型。岩性以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火山熔岩和花岗岩结晶基底零星分布,并首次发现交代成因的铁白云岩。(2)通过对四个凹陷岩性的垂向、平面及剖面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海塔盆地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的分布与古地形、火山作用关系密切。(3)研究认为乌尔逊、贝尔、南贝尔凹陷潜山岩性分布具有中心式火山喷发的特征,各种岩石类型围绕火山口呈环带分布,并建立了贝尔凹陷受火山作用影响的岩相分布模式。而塔南凹陷具有裂隙式火山喷发的特征,岩浆岩沿大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4)海-塔盆地潜山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以裂缝为主以及与裂缝有关的孔(洞)为次而构成的孔-缝储渗系统。岩性岩相、构造及断裂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流体及热液作用是影响潜山储层发育的因素,其中岩性岩相控制了原始储集条件;其它三个因素影响次生孔洞缝的发育。(5)在综合分析影响储层发育的各种因素之后,对储层条件进行分析评价,预测了四个凹陷的有利储层分布区。为成藏研究以及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兆虹[10](2009)在《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储层特征与开发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常见的碎屑岩储层相比,火山岩储层无论在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结构、物性以及流体流动特征等都有其不同的规律,研究并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对此种类型储层的深入了解,是对其更好地开发利用的基础。本文采用动态与静态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首先从调研和搜集静态资料入手,在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沉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和镜下照片,认识了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分布,储集空间类型,并在孔隙度渗透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储层的物性分布规律,进而对该区块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储集性能进行较为详尽地描述;在地质静态模型的基础上,在试井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不同油藏类型流体的流动规律,以及不同地层参数对动态测试数据的影响,借助试井解释软件对现场实际井的测试资料进行解释,拟合出地层动态参数;最后结合动静态分析的结论,一方面尝试采用数值试井的方法对复杂条件储层做更精细地解释,另一方面在解释出的单井储层动态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井产能和产量递减规律并回归出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具有近似特征储层的产能方程。
二、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水力破裂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水力破裂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潜山储集条件 |
0.2.2 潜山供油气条件 |
0.2.3 潜山油气的封闭条件 |
0.3 研究区勘探现状 |
0.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
1.1.1 区域构造特征 |
1.1.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1.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1.3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二章 潜山类型及其形成演化过程 |
2.1 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
2.2 潜山类型及分布 |
第三章 潜山油气成藏条件 |
3.1 潜山供油气条件 |
3.1.1 源岩供油气能力 |
3.1.2 供烃窗口及其分布特征 |
3.2 潜山油气储集条件 |
3.3 潜山油气遮挡条件 |
3.3.1 断层侧向封油气能力 |
3.3.2 盖层垂向封油气能力 |
第四章 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目标预测 |
4.1 潜山油气分布特征 |
4.2 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4.3 潜山油气成藏有利目标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复杂断陷盆地套管损坏原因及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油田套管损坏现状 |
1.2.2 套管损坏研究发展现状 |
1.2.3 套管损坏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套管损坏因素和损坏形态 |
1.3.1 套管损坏因素 |
1.3.2 套管损坏形态 |
1.4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海拉尔油田套管损坏现状及机理分析 |
2.1 海拉尔油田套管损坏特征 |
2.1.1 海拉尔地质概况 |
2.1.2 时空分布特征 |
2.1.3 损坏类型 |
2.1.4 损坏因素分析 |
2.2 贝 301 区块套损机理分析 |
2.2.1 地质概况 |
2.2.2 地质因素的影响 |
2.2.3 开发因素的影响 |
2.3 贝 14 区块套损机理分析 |
2.3.1 地质概况 |
2.3.2 地质因素的影响 |
2.3.3 开发因素的影响 |
2.4 贝 16 区块套损机理分析 |
2.4.1 地质概况 |
2.4.2 地质因素的影响 |
2.4.3 开发因素的影响 |
2.5 小结 |
3 模糊数学在套管损坏预测中的应用 |
3.1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 |
3.1.1 模糊子集 |
3.1.2 模糊关系和模糊变换 |
3.1.3 模糊数学在地学中的应用 |
3.2 模糊数学模型的选择 |
3.2.1 综合评价模型 |
3.2.2 隶属函数 |
3.2.3 模糊向量 A |
3.2.4 评判结果 B 的计算 |
3.2.5 评价对象隶属级别 |
3.3 套管损坏预测模型 |
3.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2 评语集和隶属函数的确定 |
3.3.3 评语集等级标准划分 |
3.3.4 权重的确定以及计算 |
3.3.5 技术路线 |
3.4 预测结果 |
3.4.1 贝 301 区块预测 |
3.4.2 贝 14 区块预测 |
3.4.3 贝 16 区块预测 |
4 人工神经网络在套管损坏预测中的应用 |
4.1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
4.1.1 神经元模型 |
4.1.2 转移函数 |
4.1.3 学习规则 |
4.1.4 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
4.2 BP 神经网络 |
4.2.1 BP 神经网络模型 |
4.2.2 BP 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模型 |
4.2.3 BP 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4.2.4 套管损坏应用模型 |
4.3 模型应用 |
4.3.1 学习训练 |
4.3.2 预测样本计算 |
4.3.3 结果分析 |
4.4 两种预测模型的比较 |
5 套管损坏预测系统 |
5.1 软件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 |
5.2 主要功能介绍 |
5.2.1 原始数据资料库 |
5.2.2 数据量算功能 |
5.2.3 模糊数学预测 |
5.2.4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贝尔凹陷基岩潜山致密储层裂缝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储层特征 |
3 裂缝分布预测 |
3. 1 与褶皱相关裂缝发育带预测 |
3. 2 与断裂相关裂缝发育带预测 |
3. 3 裂缝发育带分布范围及分布规律 |
3. 4 验证实例 |
4 结论 |
(4)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重磁特征及其在地质构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构造地质学 |
1.2.2 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 |
1.2.3 油气多种成因理论的提出与深究 |
1.2.4 油气储层的新认识 |
1.2.5 重磁电资料的综合研究、地震与非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 |
1.3 研究区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以及以往工作程度 |
1.3.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 |
1.3.2 研究区以往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塔盆地地质地球物理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地层 |
2.1.3 岩浆岩 |
2.1.4 构造 |
2.1.5 石油地质特征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2.1 物性的一般特征 |
2.2.2 物性的综合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塔盆地重磁异常特征与资料处理 |
3.1 重磁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1.1 重力异常特征及地质特征 |
3.1.2 航磁(△T)异常特征及地质认识 |
3.2 资料处理方法技术 |
3.2.1 重磁资料处理解释流程与方法 |
3.2.2 重磁处理方法与地质效果 |
3.3 重磁成果可靠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塔盆地断裂系统研究 |
4.1 断裂的重力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4.2 区域性地质断裂展布 |
4.2.1 牛耳河断裂 |
4.2.2 F2额尔古纳断裂 |
4.2.3 F3得尔布干断裂 |
4.2.4 F4嵯岗东断裂 |
4.2.5 F5伊敏西塔木察格断裂 |
4.2.6 F6伊敏呼呼诺尔断裂 |
4.2.7 F7旧桥松布林断裂 |
4.2.8 F8甘河旧桥东断裂 |
4.2.9 F9鄂伦春索伦断裂 |
4.3 一般基底断裂 |
4.3.1 满洲里隆起区,F2以西的FA1~FA5 |
4.3.2 盆地内西部断陷带,F2与F3之间的FB1~FB6 |
4.3.3 根河区F3北段西侧的FB7、FB8 |
4.3.4 根河地区盆外的伊图里河断隆带的FC1~FC5 |
4.3.5 分布于盆地中部断陷带的FD1~FD29 |
4.3.6 分布于东部断陷带的FE1、FE2 |
4.3.7 大兴安岭斜坡的FF1~FF15 |
4.4 凹陷边坡 |
4.4.1 边坡形式 |
4.4.2 纵向边坡分布 |
4.4.3 横向边坡的分布 |
4.5 深大断裂 |
4.5.1 深大断裂性质与展布 |
4.5.2 主要断裂特征 |
4.6 断裂体系 |
4.6.1 断裂性质 |
4.6.2 断裂有明显的控盆控陷作用 |
4.6.3 线型大断裂与斜列式断层形成盆地断裂的两大特色 |
4.6.4 盆地外围断裂发育程度弱于盆地内部 |
4.6.5 断裂体系与构造事件的关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底特征分析 |
5.1 基底岩性 |
5.1.1 宏观岩性 |
5.1.2 基底浅部岩性 |
5.2 基底起伏 |
5.2.1 基底隆起 |
5.2.2 基底凹陷 |
5.2.3 基底起伏概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断陷构造分析 |
6.1 断陷分布 |
6.1.1 概述 |
6.1.2 凹陷要素 |
6.1.3 本文发现与扩展的凹陷 |
6.2 凹陷构造特征 |
6.2.1 盆地内部凹陷构造 |
6.2.2 外围凹陷构造 |
6.3 构造单元划分 |
6.3.1 划分方案 |
6.3.2 本文划分方案与油田现行方案的主要差异 |
6.3.3 构造单元划分特征 |
6.4 火山岩分布 |
6.4.1 异常分类 |
6.4.2 火山熔岩分布 |
6.4.3 火山凝灰岩与沉积岩分布 |
6.4.4 火山岩分布特征 |
6.5 侏罗系残留盆地的推测 |
6.5.1 布达特群与万宝组同属侏罗系中统 |
6.5.2 中侏罗统可能的分布范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层结构面应用分析 |
7.1 莫霍面 |
7.1.1 莫霍面形态 |
7.1.2 莫霍面分析 |
7.2 居里面 |
7.2.1 居里面形态 |
7.2.2 居里面分析 |
7.2.3 上、下地壳 |
7.2.4 地温梯度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区域大地构造与地壳结构的控盆作用 |
8.1 佳蒙地块的提出及其构造演化 |
8.1.1 佳蒙地块 |
8.1.2 佳蒙地块的构造演化 |
8.2 海塔盆地的形成与发展 |
8.2.1 盆地边界 |
8.2.2 古生界基底 |
8.2.3 断陷盆地系由裂陷构造发展而来 |
8.2.4 扭张应力是整个断陷盆地形成的主导应力 |
8.3 海塔盆地形成演化中的构造特色与深浅层构造控制作用 |
8.3.1 构造特色 |
8.3.2 深浅层的构造控制作用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异常高压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储集层裂缝特征及成因 |
2.1 常规裂缝特征及成因 |
2.1.1 构造缝 |
2.1.1. 1 平面剪切缝和扩张缝 |
2.1.1. 2 剖面剪切缝 |
2.1.2 溶蚀缝 |
2.1.3 缝合线 |
2.2 水力破裂缝特征及成因探讨 |
3 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裂缝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
3.1 构造变形与抬升阶段 |
3.2 构造拉张与沉降阶段 |
3.3 水力破裂阶段 |
4 结论 |
(6)异常高压碳酸岩油藏水力破裂缝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力破裂缝形成机理 |
2 KJ油田水力破裂缝形成条件 |
(1) KJ油田具有充足的流体来源。 |
(2) KJ油田具有异常高压形成的封闭环境。 |
(3) 根据8016井三轴应力实验和声发射实验结果 (图1) , 第三主应力σ3为85.95 |
3 KJ油田水力破裂缝形成模式 |
(1) 将从前闭合的构造缝重新开启 |
(2) 在开启过程中将缝进一步的延伸 |
(3) 形成新的裂缝 |
4 结论 |
(7)海拉尔盆地复杂储层地震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勘探现状 |
1.2.2 海拉尔盆地储层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关键技术及研究难点 |
1.4.1 关键技术 |
1.4.2 研究难点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成果认识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1.5.2 主要成果认识 |
1.6 创新点 |
2 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 |
2.2 沉积发育特征 |
2.2.1 地层发育 |
2.2.2 沉积体系概述 |
2.3 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
2.3.1 烃源岩条件 |
2.3.2 储集层特征 |
2.3.3 盖层条件 |
2.3.4 生储盖组合 |
2.4 复杂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分析 |
2.4.1 复杂油气藏分类 |
2.4.2 复杂油气藏地质特征 |
2.4.3 复杂油气藏分布模式分析 |
3 复杂储层特征 |
3.1 砂岩储层特征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储层物性特征 |
3.1.2.1 砂砾岩中的孔隙类型及特征 |
3.1.2.2 砂岩的孔渗特征 |
3.1.3 塔南南屯组水下扇沉积特征 |
3.2 裂缝储层特征 |
3.2.1 裂缝类型 |
3.2.2 裂缝宽度 |
3.2.3 裂缝产状 |
3.2.4 裂缝充填性 |
3.2.5 裂缝交切性 |
3.2.6 裂缝地震响应正演模拟 |
4 面向复杂储层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
4.1 拓频、保真处理技术 |
4.1.1 叠前保真噪声压制技术 |
4.1.2 拓频处理方法研究 |
4.1.3 处理效果分析 |
4.2 不同方位角、角道集、偏移距的处理技术研究 |
4.2.1 基本原理 |
4.2.2 不同方位角、角道集、偏移距的成像分析 |
4.3 叠前AVO 反演及弹性反演 |
4.3.1 叠前反演内容 |
4.3.2 AVO 技术原理 |
4.3.3 AVO 反演处理技术思路及实施 |
4.3.4 AVO 反演效果分析、合成记录正演分析 |
4.3.5 弹性波阻抗反演 |
4.3.6 反演归纳 |
5 砂岩储层识别与预测 |
5.1 基础资料分析 |
5.1.1 曲线标准化处理 |
5.1.2 地震资料频谱分析 |
5.1.3 岩石物理分析 |
5.2 砂岩储层地震属性识别与预测 |
5.2.1 砂岩储层地震属性分析 |
5.2.2 砂岩储层地震分频分析 |
5.2.3 砂岩储层波形聚类分析 |
5.3 砂岩储层地震反演识别与预测 |
5.3.1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方法 |
5.3.2 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方法 |
5.4 基于测井敏感曲线重构的地震反演方法 |
5.4.1 拟声波曲线的构建 |
5.4.2 井—震联合标定 |
5.4.3 砂岩储层反演测试 |
5.5 砂岩储层敏感参数随机模拟反演预测 |
5.5.1 塔南井-震联合反演储层预测 |
5.5.2 南贝尔工区井-震联合反演储层预测 |
6 裂缝性储层地震识别与预测 |
6.1 叠前地震属性预测裂缝发育带 |
6.1.1 方法原理 |
6.1.2 方法试验 |
6.2 叠后地震属性方法预测裂缝发育带 |
6.2.1 倾角控制下的相干体技术 |
6.2.2 断裂系统自动追踪技术(蚂蚁追踪技术) |
6.2.3 气烟囱技术 |
6.2.4 叠后地震属性对裂缝发育带预测 |
6.3 裂缝分布综合预测 |
6.3.1 储层裂缝发育带的标定 |
6.3.2 裂缝分布预测 |
6.3.3 裂缝储层预测符合率 |
6.4 裂缝储层地震识别与预测流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8)贝尔凹陷潜山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潜山特征 |
2.1 潜山成因 |
2.2 潜山类型及特征 |
(1) 高陡断块型古潜山 |
(2) 宽缓背斜型古潜山 |
(3) 断阶型古潜山 |
(4) 孤立残丘型古潜山 |
3 潜山储层类型及特征 |
3.1 构造裂缝型储层 |
3.2 风化溶蚀孔洞型储层 |
4 潜山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
4.1 溶蚀孔洞型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
4.2 构造裂缝型储层的测井响应 |
5 潜山含油影响因素及勘探方向 |
6 结论 |
(9)海—塔盆地潜山岩石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采用的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认识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取得的成果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海-塔盆地构造位置及构造演化特征 |
2.1.1 海-塔盆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海-塔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构造断裂特征 |
2.2 地层层序及沉积特征 |
2.2.1 海拉尔盆地地层层序及沉积特征 |
2.2.2 塔木察格盆地地层层序与沉积特征 |
2.2.3 研究目的层简介 |
第三章 海-塔盆地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及特征 |
3.1 海-塔盆地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 |
3.1.1 岩浆岩 |
3.1.2 沉积岩(包括火山碎屑岩) |
3.1.3 变质岩 |
3.2 不同岩石类型的地球物理特征 |
3.2.1 不同岩石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 |
3.2.2 不同岩石类型的地震反射特征 |
3.3 火山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章 海-塔盆地基底及潜山不同岩石类型分布规律 |
4.1 海-塔盆地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垂向分布特征 |
4.2 海-塔盆地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平面分布规律 |
4.2.1 乌尔逊凹陷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平面分布规律 |
4.2.2 贝尔凹陷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平面分布规律 |
4.2.3 南贝尔凹陷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平面分布规律 |
4.2.4 塔南凹陷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平面分布规律 |
4.3 海-塔盆地中部坳陷带基底及潜山岩石类型剖面分布特征 |
4.4 海-塔盆地潜山与火山作用相关的岩相划分 |
第五章 海-塔盆地潜山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海-塔盆地潜山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5.1.1 裂缝 |
5.1.2 孔(洞) |
5.2 海-塔盆地潜山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 |
5.2.1 岩相岩性因素决定潜山储层原生孔隙的类型及发育程度 |
5.2.2 构造及断裂因素决定潜山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 |
5.2.3 风化淋滤作用导致的溶蚀作用决定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 |
5.2.4 流体及热液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3 海-塔盆地潜山有利储层的分布与预测 |
5.3.1 有利储层的预测方法 |
5.3.2 储层综合评价及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图版 |
图版1:岩石类型图版 |
图版2:储层图版 |
(10)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储层特征与开发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进展 |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特征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地层层序与沉积特征 |
1.3 布达特群储集层岩石类型 |
1.3.1 碎屑熔岩类 |
1.3.2 火山碎屑岩类 |
1.3.3 火山—沉积岩类 |
1.3.4 陆源碎屑岩类 |
1.4 布达特群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
1.4.1 储集空间体系类型 |
1.4.2 有效孔隙类型及特征 |
1.5 布达特群储层物性特征 |
1.5.1 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特点 |
1.5.2 孔隙度、渗透率的空间分布 |
1.6 布达特群储集层储集性能评价 |
1.6.1 储集性能评价方法 |
1.6.2 不同储集性能的储层平面分布 |
第二章 试井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
2.1 储层的物理数学模型 |
2.1.1 无限大均质油藏定产条件下带井储及表皮影响的模型及其解 |
2.1.2 双重介质油藏定产条件下的模型及其解 |
2.1.3 有限导流垂直裂缝油藏的数学物理模型及其解 |
2.2 图版拟合 |
2.2.1 无限大均质油藏的图版拟合特征 |
2.2.2 双重介质油藏的图版拟合特征 |
2.2.3 无限导流垂直裂缝油藏的图版拟合特征 |
2.2.4 有限导流垂直裂缝性油藏的图版拟合特征 |
2.3 动态参数对测试曲线的影响 |
2.4 试井设计研究 |
第三章 利用试井资料研究储层动态特征 |
3.1 贝12 井储层动态特征分析 |
3.1.1 测试井概况 |
3.1.2 压前试油资料解释 |
3.1.3 压后试油资料解释 |
3.2 贝14 井储层动态特征分析 |
3.2.1 测试井概况 |
3.2.2 压前试油解释结果 |
3.2.3 压后试油解释结果 |
3.3 应用试井分析研究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动态特征 |
3.3.1 原始地层参数分析 |
3.3.2 压裂效果分析 |
3.3.3 动态定量裂缝参数分析 |
第四章 利用生产资料进行产能研究 |
4.1 产能试井研究 |
4.1.1 稳定渗流产能公式 |
4.1.2 采油指数与产能影响因素 |
4.1.3 产能递减规律 |
4.2 布达特群产能预测实例研究 |
4.2.1 贝14 井储层动态参数解释分析 |
4.2.2 数值试井方法辅助解释生产数据 |
4.2.3 产能方程和产量递减规律 |
4.3 建立区块产能方程 |
4.3.1 评估压力系统 |
4.3.2 区块产能方程回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水力破裂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研究[D]. 王明臣.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2]复杂断陷盆地套管损坏原因及预测方法研究[D]. 张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1)
- [3]贝尔凹陷基岩潜山致密储层裂缝分布预测[J]. 杨勉,徐梓洋,杨柏松,魏伟,李启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2)
- [4]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重磁特征及其在地质构造中的应用研究[D]. 戴亦军. 中南大学, 2012(03)
- [5]异常高压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为例[J]. 卞德智,赵伦,陈烨菲,喻莲,范子菲.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04)
- [6]异常高压碳酸岩油藏水力破裂缝成因[J]. 李南,程林松,廉培庆,程佳. 世界地质, 2011(01)
- [7]海拉尔盆地复杂储层地震识别方法研究[D]. 刘俊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6)
- [8]贝尔凹陷潜山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勘探方向[J]. 王建功,段书府,王天琦,金镇龙,雷明,郭波,方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0(05)
- [9]海—塔盆地潜山岩石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D]. 李坚.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10]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储层特征与开发效果研究[D]. 张兆虹.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