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产品的肌理美(论文文献综述)
朱怡梅[1](2020)在《艺术摄影中抽象元素的视觉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日益提高。在当代艺术中“具象”的艺术形象已经越来越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抽象艺术作为一种与具象艺术“并驾齐驱”的视觉呈现方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抽象艺术以其造型、色彩和质感向大众传达丰富的信息,与艺术摄影含蓄的、主观的创作观点相符合。抽象元素的融入为艺术摄影作品画面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呈现方式,为艺术摄影的情感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本选题就是围绕抽象元素在艺术摄影中的视觉呈现进行实践探索。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系统研究三种方法,进行艺术摄影中抽象元素的视觉呈现研究。首先,对艺术摄影的流派进行了分析论述,总结归纳前人对艺术摄影的定义,并且对抽象元素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进行概述;其次,从被摄对象抽象化的视觉表达、抽象元素创作手法的多样性、抽象元素的审美意趣三个方面对抽象元素在艺术摄影中的表达进行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艺术摄影中抽象元素的应用作梳理;最后,结合《象·境》系列作品对艺术摄影中抽象元素的视觉呈现作阐释,从而使理论上升到实践层面,增强摄影师对抽象元素和艺术摄影的认识,为摄影师的创作提供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的经验。
陈佳梅,李鹏,朱晓东[2](2020)在《灯饰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灯饰设计受审美意识、文化、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形式进行空间的整合、生活方式的引导,成为潮流和情感表达的载体。本文围绕灯饰产品的主要内容,包括形态、色彩、材料三个方面探讨灯饰产品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大量的灯饰案例分析,不断创新独特的思维方式,赋予灯饰产品更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丰富灯饰外在形态的内涵,加强对灯饰产品的认识和提供更多的灯饰设计灵感,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灯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张宇[3](2020)在《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合材料艺术里的纤维艺术即是材料的艺术,蚕丝艺术即是综合材料艺术中的一部分。蚕丝织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富于创造的广泛领域。本课题将蚕丝材料运用到综合材料艺术中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完善综合材料艺术中丝材料的表现领域为目的,探讨传统材料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蚕丝材料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使传统材料的运用有利于扩展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表现领域。本文通过对蚕丝材料与综合材料艺术的历史发展分析,进一步研究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的精神性应用,结合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及实践性探索,总结出:一、蚕丝材料的审美属性,分别是呈白色半透明状,轻薄、细软、富有弹性的材质美,细腻、柔软、光滑的肌理美,节奏鲜明强烈具有张力的动态美。二、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创意形态,分别是生动具体的具象风格,物我两忘表现主要要素的意象及抽象风格,表达观念对艺术创作具有思想和情感高度象征意义的实验性风格。同时在综合材料的实践性应用中对蚕丝材料与综合材料艺术结合进行了可行性探索及实验性研究,并取得相应的应用方法与技法。例如应用方法有着眼于蚕丝本身的材料方法,通过传承下来的复杂工艺方法和突破传统工艺加入现代观念审美的艺术方法。技法有用传统技法制成蚕丝艺术作品的绣塑,将蚕丝制成的现成品材料相互叠加的重叠,可以增加肌理美感的裁绒和将蚕丝材料染色增加表现力的蜡染。材料纤维材料是现代纤维艺术的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超越传统、充满自然气息或时代气息的材料通过各种创作手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现代纤维艺术面貌。
申琼璞[4](2020)在《手绘图案在现有草编织品上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草编是中国古老的编织工艺之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以清新质朴的品质、精致美观的工艺和浓郁的民间特色受到大众喜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生产的日用品取代了大部分传统的草编织品,使其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瓶颈。本课题研究试图通过手绘艺术和现有草编织品结合,拓展其审美的多样性,为草编织品起到装饰美化作用,再现草编织品的特色和艺术魅力。课题通过具体实践,探究手绘图案在现有草编织品上应用的可行性,并经过实践取得了一些研究性的成果。论文研究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引言,介绍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论文创新点和主要内容及实用价值,梳理了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概述手绘图案的艺术特征分析,从手绘图案的起源以及特点和作用做详细的分析,并分析了手绘图案应用在现有草编制品上人文情怀的表现,表达了创作者对草编织品独特的理解,将人文情结与自然材质有机结合,从这些独特性中找出规律为实践创作做基础理论研究;第三部分从现有草编织品的艺术特征分析,重点分析了草编织品的色彩、造型和肌理特征以及归纳总结手绘图案在现有草编织品上呈现的造型效果、色彩效果和肌理效果;第四部分通过具体实践对手绘图案应用在现有草编织品上的情感化设计和设计形式做具体分析,实践总结了不同风格的手绘图案在现有草编织品上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从色彩设计、主题选择和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上对设计表现形式做具体的分析,选用适合的设计表现手法以及色料的选择;最后一部分是笔者的毕业设计实践性应用探索,论述毕业设计作品的创意构思及背景,阐明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运用分析。依据以上理论研究和总结归纳,本课题希望通过手绘图案在现有草编织品上实践研究,使人们更直观、更全面了解草编织品的艺术价值。
金灿[5](2020)在《纸浆材料在插画艺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插画作为视觉信息传递的语言媒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活跃在大众视野里,在诸多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插画艺术顺应时代的发展,呈现风格迥异的样貌。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插画有更多的要求,商业需求为插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平台,插画艺术需要新鲜的艺术语言,满足人们的视觉渴望。为了丰富插画语言表现力,本论文将纸浆材料运用在插画创作中,充分发挥纸浆材料的特性与肌理美感,探寻插画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实现借用纸浆材料来探索插画作为视觉表现艺术更多的可能性。有关纸材料方面,现代艺术家毕加索最早运用纸张材料拼贴来创作画面,打破了绘画媒介材料选择上的刻板印象。当代艺术家劳申伯格、霍克尼等把纸浆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造型材料,综合运用在绘画作品中,其浑然天成的自然亲切感、丰富变化的纸浆肌理质感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纸浆材料与其他语言的高度融合中,充分拓展了主题维度,展现全新的艺术观念。纸浆造型艺术在我国尚为较新的一种艺术形式,纸浆造型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较少,特别是将纸浆材料运用到插画创作方面的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就更少。笔者有感于纸浆材料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在传达艺术内涵上的强大表达力。本论文尝试将纸浆材料应用到自己的插画创作中,分析和提炼纸浆在造型、肌理、层次表达中的语言优势,为纸浆材料的跨界应用提供新的可能,同时为丰富插画艺术语言做一些抛砖引玉的尝试。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做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是纸浆材料与纸浆造型艺术的发展概述,讲解了纸浆的材质特点及纸浆造型的工艺技法。第三章梳理了插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展现了时代背景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插画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重点分析了纸浆材料在插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价值。细致描述了纸浆材料与插画艺术结合的具体艺术特征以及纸浆材料在插画艺术中的积极作用。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理论部分在毕业创作中的运用,记录了主题表达、方案的制定、纸浆造型、肌理表达的实践过程。
邓瑞[6](2020)在《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梯田景观是重要的乡村景观资源,具有美学,生态,生产、文化等价值。在农旅融合背景下,梯田景观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乡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污染、自然灾害等原因,梯田弃耕、撂荒问题日益凸显,给梯田农业生产,梯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梯田景观形态的维持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梯田景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梯田资源,挖掘梯田特色,兼顾其美学,生产,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规划设计出和谐共生,可持续性的梯田景观,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梯田景观为切入点,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美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梯田景观进行总体分析。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明确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及原则,尝试性地提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构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为今后梯田景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由周边自然环境要素、梯田自身构成要素、梯田人文传承要素组成。通过从局部的构成要素分析到梯田整体分析,进而得出了梯田的景观特征。包括由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游赏功能组成的功能性特征和由田埂、田坎线条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田面构成的色彩美,附作物变化的季相美,梯脊梯谷的空间美,农业生产的劳作美组成的美学特征。(2)通过对所选三个梯田案例的自然条件、景观格局、功能特征、美学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梯田景观规划的实践经验。具体如下:在自然条件和景观格局方面,充分利用梯田周边自然景观要素及其特殊的垂直空间结构;在功能特征方面,促进梯田生产、生活、生态和游赏多方面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在美学特征方面,依据梯田坡度的差异打造不同的梯田景观效果,陡坡梯田突出田埂线条美、梯脊梯谷空间美,缓坡梯田重视附作物生长变化的色彩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3)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生产、生活、生态、美学四个层面明确了规划目标,提出了梯田景观整体优化,保护优先,经济生产,文化延续,可持续性发展的六大规划原则。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和梯田农业生产策略。在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中,提出通过外“引”内“借”、显“山”露“水”、观景游览系统构建、旅游营销体系构建的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便利的观景条件。在梯田农业生产策略中,提出通过田坎系数合理化、田块分区治理、沟渠分级灌溉等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耕地面积增加、耕作条件优化。
刘丹[7](2019)在《衍纸艺术的形式表现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衍纸艺术主要是通过卷弯、捏搓、剪刻、折拼等多种技法,将纸质材料塑造的构成元素组合并创制成精美的手工艺品,互联网信息时代下衍纸艺术从国外传播到中国,由于衍纸艺术作品的精妙绝伦,不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都满足着大众的需求,赢得了各个年龄阶段人的喜欢,对于衍纸艺术的关注和热爱日渐高涨。衍纸艺术作为一种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艺术形式,在现代艺术创作中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不仅可以运用精美的特种纸张进行设计,也可以将一些废旧纸材或具有可塑性的材料加以利用进行创作。通过查阅大量相关书籍资料,经过对资料的规整分析以及对思路的逻辑性整理,本课题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关于衍纸艺术的介绍,结合图片资料分析阐述衍纸艺术的历史发展与分类,阐述纸质材料的优势与局限;二、衍纸在艺术创作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对衍纸艺术的形式美进行剖析,以及现代艺术创作中衍纸艺术的形态表现和多元化材料语言进行归类分析研究;三、衍纸艺术表现形式在空间装饰中的运用,拓宽衍纸艺术在空间中的应用范围,主要表现在室内陈设空间、商业展示空间、公共空间这三个方面,使其不仅呈现在装饰艺术中,也可以应用于装置艺术中,并赋予衍纸艺术新的时代特征,为中国的纸质工艺品市场注入新的力量。本文以开阔的视角结合具体的衍纸艺术作品,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其表现形式进行了诠释,希望通过笔者的悉心研究与探索,能对衍纸艺术在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提供能够参考的依据。
郭敏敏[8](2018)在《汝阳县中等专业学校《图案》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美术课程在中职院校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重点。众所周知,课堂教学能否顺利的开展受教师和学生课堂配合效果的制约,专家学者针对中职院校研发出的促进课堂教学提升的模板多种多样,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校,汝阳县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汝阳中专”)的学生有其特殊性,只有结合我校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真正阻碍我校《图案》课程课堂教学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进而研发出适合《图案》课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效率大幅度提升。本文以数据、调查研究作为抓手,着重对汝阳中专教师及学生在《图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从而研发出一套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据适合学校《图案》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对此课题进行研究,论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汝阳县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学概况。其中从两方面描述,一是分析汝阳中专美术专业学生现状:文化课基础薄弱,有一定的、生源分布特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流失率很高;二是分析汝阳中专美术专业教师现状:老龄化严重、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积极性不高。第二部分是《图案》课程现状、教学问题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分析汝阳中专美术《图案》课程现状:《图案》课程概念界定和重要性分析、课程理论知识过多、艺术鉴赏课缺乏。二是《图案》课程的教学问题分析:教师在《图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未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过于重视技法而忽略趣味表达、课堂缺乏阶段性总结、创新力度不够、无法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在《图案》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气氛不活跃、创造力不足。三是《图案》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针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的改革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定期点评作品、增加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设置课题模式课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做出的调整: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上师生角色互换、加强小组合作、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第三大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是对《图案》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两节典型的课堂实例展开对《图案》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朱温军[9](2017)在《试论漆画创作中的肌理语言》文中研究表明漆画在我们中国具有长远的发展历史,它的内容同样十分丰富,堪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漆画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已经从全然实用的功能的“器”逐渐转向以美观功能为主导的“画”。现代漆画创作作为一门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艺术,是在继承发展古代漆画技艺的同时结合时代审美思想与现代科技的一门艺术。在漆画创作技法与对材料运用的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以肌理作为创作语言进行漆画创作渐渐体现出重要的价值。本文旨在从漆画肌理语言的角度,针对当代漆画展开深入探讨,挖掘其肌理当中存在的审美价值以及艺术表现力。深刻解读漆画中所蕴含的肌理语言,并从肌理语言的角度挖掘出漆画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丰富当代漆画艺术内涵理论研究的同时,为当代漆画的创作展现更多的创作可能。
范瑾茹[10](2016)在《自然色彩肌理在艺术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在这个艺术与自然联盟的时代,自然韵律美为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着重论述了肌理美在设计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的实践,阐明了肌理美与自然材质在设计中带来的自然美。
二、浅谈产品的肌理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产品的肌理美(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摄影中抽象元素的视觉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艺术摄影与抽象元素 |
2.1 艺术摄影概述 |
2.1.1 艺术摄影的概念 |
2.1.2 艺术摄影的主要流派 |
2.1.3 艺术摄影的特点 |
2.2 抽象元素概述 |
2.2.1 抽象元素的定义 |
2.2.2 抽象艺术的源起 |
2.2.3 抽象元素的特性 |
第3章 抽象元素在艺术摄影中的表达 |
3.1 被摄对象的抽象化视觉表达 |
3.1.1 造型——形态之美 |
3.1.2 色彩——和谐之美 |
3.1.3 质感——肌理之美 |
3.2 抽象元素表达手法的多样性 |
3.2.1 多次曝光法 |
3.2.2 物影造像法 |
3.2.3 持续曝光法 |
3.2.4 数字合成法 |
3.3 抽象元素的审美意趣 |
第4章 艺术摄影作品《象·境》中抽象元素视觉呈现阐释 |
4.1 《象·境》系列作品创作灵感来源 |
4.2 《象·境》系列作品创作过程 |
4.2.1 创作前期准备 |
4.2.2 拍摄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2.3 后期调整与修饰 |
4.3 《象·境》系列作品中抽象元素的表达 |
4.3.1 抽象元素形态的调和与秩序 |
4.3.2 抽象元素色彩的控制与对比 |
4.3.3 抽象元素质感的塑造与表现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注释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灯饰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灯饰的分类 |
2 灯饰设计的主要内容 |
2.1 形态设计 |
2.2 色彩设计 |
2.2.1 光源色 |
2.2.2 灯饰的固有色彩 |
2.2.3 灯饰固有色和光源色彩混合 |
2.3 材质设计 |
3 3D打印技术在灯饰设计上的应用 |
4 结语 |
(3)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蚕丝材料和综合材料艺术 |
第一节 蚕丝材料 |
一、中国的蚕丝文化 |
二、蚕丝材料的精神性 |
第二节 综合材料艺术 |
一、综合材料艺术的概述 |
二、 综合材料艺术的历史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蚕丝材料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蚕丝材料的审美属性 |
一、蚕丝材料的材质美 |
二、蚕丝材料的肌理美 |
三、蚕丝材料的动态美 |
第二节 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创意形态 |
一、具象风格的创意形态 |
二、意象与抽象风格的创意形态 |
三、实验性的创意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方法 |
一、材料方法 |
二、工艺方法 |
三、艺术方法 |
第二节 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技法 |
一、绣塑 |
二、重叠 |
三、裁绒 |
四、蜡染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4)手绘图案在现有草编织品上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理论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理论意义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课题研究思路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手绘图案的艺术特征分析 |
2.1 手绘图案起源 |
2.2 手绘图案特点与作用 |
2.2.1 手绘图案特点 |
2.2.2 手绘图案作用 |
2.3 手绘图案应用在现有草编织品上的人文情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草编织品的艺术特征分析 |
3.1 草编织品概述 |
3.1.1 什么是草编织品 |
3.1.2 草编织品的类别 |
3.1.3 草编织品的色彩特征分析 |
3.1.4 草编织品的肌理特征分析 |
3.2 手绘图案应用在现有草编织品上的装饰特征 |
3.2.1 手绘图案在草编织品上的造型美 |
3.2.2 手绘图案在草编织品上的色彩美 |
3.2.3 手绘图案在草编织品上的肌理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手绘图案应用在现有草编织品上的设计分析 |
4.1 手绘图案情感化设计 |
4.1.1 适用性原则 |
4.1.2 情感性表达 |
4.1.3 鲜明性特点 |
4.1.4 差异性风格 |
4.2 设计表现形式 |
4.2.1 色彩主观性与想象性 |
4.2.2 造型提炼与概括 |
4.2.3 主题联想与突出 |
4.2.4 情感渲染与共鸣 |
4.3 手绘图案应用在草编织品上的色料选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课题在毕业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
5.1 毕业设计构思来源及创意解析 |
5.1.1 毕业设计构思来源 |
5.1.2 毕业设计系列作品《回归》创意解析 |
5.2 毕业设计系列作品《回归》艺术性与实用性分析 |
5.2.1 作品《回归》的艺术性 |
5.2.2 作品《回归》的实用性 |
5.3 手绘图案在毕业设计系列作品《回归》中的设计过程 |
5.3.1 设计准备及步骤 |
5.3.2 手绘图案设计运用分析 |
5.3.3 毕业设计系列作品效果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附录 |
(5)纸浆材料在插画艺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纸浆材料与纸浆造型艺术的概述 |
2.1 纸浆材料的起源与纸浆造型艺术的发展状况 |
2.1.1 纸浆材料的起源 |
2.1.2 纸浆造型艺术的发展状况 |
2.2 纸浆的材质特点 |
2.2.1 可塑性 |
2.2.2 安全性 |
2.2.3 可循环 |
2.2.4 低耗能 |
2.3 纸浆造型的工艺技法 |
2.3.1 平面表现 |
2.3.2 立体表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插画艺术的概述 |
3.1 插画艺术的起源 |
3.2 插画艺术的发展现状 |
3.3 插画艺术的种类及艺术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纸浆材料在插画艺术创作中应用价值 |
4.1 纸浆材料与插画艺术结合的艺术特征 |
4.1.1 简练的造型之美 |
4.1.2 自然的肌理之美 |
4.1.3 丰富的层次之美 |
4.2 纸浆材料对插画艺术创作的影响 |
4.2.1 纸浆材料突破了插画由平面到浅浮雕的视觉感受 |
4.2.2 纸浆肌理促进了插画艺术的内涵表达 |
4.2.3 纸浆材料拓展了插画语言的表达方式 |
4.2.4 纸浆材料强化了插画艺术的展示性及收藏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纸浆材料在毕业插画《蓝色的畅想》中的应用 |
5.1 灵感来源 |
5.2 毕业作品创意解析 |
5.2.1 主题表达 |
5.2.2 元素的选择 |
5.2.3 作品方案的制定 |
5.2.4 纸浆材料的思考 |
5.3 制作流程 |
5.3.1 前期准备 |
5.3.2 实践过程 |
5.3.3 毕业作品的艺术特征 |
5.3.4 后期整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梯田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 梯田景观类型 |
2.2 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 |
2.3 小结 |
第3章 梯田景观功能与美学特征研究 |
3.1 梯田景观的功能性特征 |
3.2 梯田景观的美学特征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典型案例研究 |
4.1 案例选择及其概况 |
4.2 自然条件与景观格局分析 |
4.3 梯田景观功能分析 |
4.4 梯田景观美学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5.1 规划设计目标 |
5.2 规划设计原则 |
5.3 梯田景观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 |
5.4 梯田景观农业生产设计策略 |
5.5 小结 |
第6章 案例实践—酉阳花田梯田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2 现状分析 |
6.3 景观资源分析 |
6.4 农旅融合现状分析 |
6.5 总体规划 |
6.6 专项规划设计 |
6.7 梯田修复设计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衍纸艺术的形式表现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 |
2 衍纸艺术的介绍 |
2.1 衍纸艺术的历史发展 |
2.2 衍纸艺术的分类 |
2.3 纸材的优势与局限 |
3 衍纸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表现 |
3.1 衍纸的形式美分析 |
3.1.1 绚丽丰富的色彩美 |
3.1.2 流动线性的造型美 |
3.1.3 视觉触感的肌理美 |
3.2 衍纸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形态语言 |
3.2.1 壁饰艺术形态 |
3.2.2 装置艺术形态 |
3.3 衍纸艺术多元化的材料语言 |
3.3.1 纸质材料 |
3.3.2 新型材料 |
3.3.3 综合材料 |
4 衍纸艺术的形式表现在空间装饰中的运用 |
4.1 在室内陈设空间中的运用 |
4.2 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
4.3 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 |
5 关于衍纸艺术的实践创作 |
5.1 作品的实践创作 |
5.2 创作的体会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汝阳县中等专业学校《图案》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汝阳县中等专业学校美术专业教学概况 |
1.1 汝阳中专美术专业学生现状 |
1.1.1 文化课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 |
1.1.2 生源分布特殊,农村、偏远山区学生占大多数 |
1.1.3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系数高 |
1.1.4 学生流失率很高 |
1.2 汝阳中专美术专业教师现状 |
1.2.1 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 |
1.2.2 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
1.2.3 专业培训机会少,教学积极性不高 |
第二章 《图案》课程现状、教学问题分析及改革策略 |
2.1 汝阳中专美术《图案》课程现状 |
2.1.1 《图案》课程概念界定 |
2.1.2 《图案》课程在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
2.1.3 课程理论知识过多,缺乏实践 |
2.1.4 艺术鉴赏课缺乏,学生创造力不足 |
2.2 教师在《图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2.1 课堂未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
2.2.2 过于重视技法,而忽略趣味表达 |
2.2.3 课堂缺乏阶段性总结 |
2.2.4 课前准备不足,创新力度不够 |
2.2.5 课堂教学无法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
2.3 学生在《图案》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学习目标不明确,盲目跟着老师走 |
2.3.2 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 |
2.3.3 学习气氛不活跃,课堂死气沉沉 |
2.3.4 自身知识匮乏,创造力不足 |
2.4 教师在《图案》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
2.4.1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
2.4.2 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引导 |
2.4.3 定期点评作品,使学生学有所获 |
2.4.4 增加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开阔学生视野 |
2.4.5 设置课题模式课堂,整合知识培养 |
2.5 学生在《图案》课程学习中的改革策略 |
2.5.1 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学习信心 |
2.5.2 课堂上师生角色互换,激发学习兴趣 |
2.5.3 加强小组合作,营造学习氛围 |
2.5.4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注意素材的收集 |
第三章 《图案》课程教学实践 |
3.1 教学案例1:欣赏课 |
3.2 教学案例2:动手实践课 |
3.3 教学成果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试论漆画创作中的肌理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漆画的沿革 |
2.1 漆画的产生 |
2.2 漆画的发展 |
第3章 肌理的概念及分类 |
3.1 肌理的概念 |
3.2 肌理的分类 |
3.2.1 自然肌理与画面肌理 |
3.2.2 笔触肌理与非笔触肌理 |
第4章 漆画肌理的呈现方法、工艺过程及造型意义 |
4.1 漆画肌理的呈现方法与工艺过程 |
4.2 漆画的肌理造型意义 |
4.2.1 漆画的肌理与形式 |
4.2.2 漆画的肌理与空间 |
4.2.3 漆画的肌理节奏与平衡 |
4.2.4 漆画的肌理与风格 |
4.2.5 漆画的与情感 |
第5章 肌理在漆画创作中的应用 |
5.1 在漆画创作中肌理的重要作用 |
5.1.1 漆画创作中的肌理美 |
5.1.2 漆画创作中肌理语言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
5.1.2.1 漆画肌理是情感的表达的主要语言 |
5.1.2.2 漆画肌理是情感的表达的重要形式 |
5.1.2.3 漆画肌理与情感的表达的相互促进 |
5.1.3 肌理漆画中的独特作用 |
5.2 漆画创作中的肌理制作 |
5.2.1 漆画的材料和手法选择 |
5.2.2 漆画材料的运用 |
5.2.2.1 传统材料的新运用 |
5.2.2.2 非传统材料的运用 |
5.2.3 漆画肌理的偶发因素 |
5.2.3.1 偶发因素在肌理呈现中的体现 |
5.2.3.2 偶发因素在漆画肌理中的运用 |
第6章 结论 |
6.1 漆画肌理语言影响和意义 |
6.1.1 独特的艺术语言特征 |
6.1.2 肌理语言创新意义 |
6.2 总结 |
6.2.1 漆画肌理语言表达的问题 |
6.2.2 总结 |
参考文献 |
(10)自然色彩肌理在艺术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韵律的美为设计开辟新的途径 |
1、艺术将进入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
2、自然韵律的美为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
二、肌理美在外观设计中的运用 |
1、肌理美是大自然的杰作 |
2、肌理的设计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独特意义 |
三、自然色彩在物体外观设计中的运用 |
四、自然韵律在我的设计中的运用 |
1、品牌上自然气息的流露 |
2、肌理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
3、色彩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
4、材质上 |
四、浅谈产品的肌理美(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摄影中抽象元素的视觉呈现研究[D]. 朱怡梅.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5)
- [2]灯饰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 陈佳梅,李鹏,朱晓东.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10)
- [3]蚕丝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 张宇. 齐齐哈尔大学, 2020(02)
- [4]手绘图案在现有草编织品上的设计与应用[D]. 申琼璞.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5]纸浆材料在插画艺术中的应用[D]. 金灿.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6]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D]. 邓瑞. 西南大学, 2020(01)
- [7]衍纸艺术的形式表现及其应用研究[D]. 刘丹.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 [8]汝阳县中等专业学校《图案》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 郭敏敏.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7)
- [9]试论漆画创作中的肌理语言[D]. 朱温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10]自然色彩肌理在艺术中的运用[J]. 范瑾茹. 艺海,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