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滨州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张宝军,刘燕,刘镇[1](2021)在《滨州市引黄灌区水资源高质量利用对策探讨》文中认为滨州市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黄河水源。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现引黄灌区水资源科学调配以及高质量利用,本文通过对滨州引黄灌区水资源现状、灌区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引黄灌区水资源高质量利用,为区域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仉振宇[2](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张亚冉[3](2021)在《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想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并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来说,水污染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视水污染防治工作,那么将会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会给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现如今,随着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工业污染问题也变得愈发严峻,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逐渐加强了对水污染问题的重视,加大了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开展了大量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但是水污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水污染事件仍然时有发生。所以,怎样有效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相关专业学者重点讨论和研究的课题。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相较于省内其他城市,滨州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水污染问题也更加严重。虽然政府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导力量,但是仅依靠政府来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很难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多个角度来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分析。本文对多中心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内涵及意义、理论特色进行阐述,分析了滨州市水污染防治现状,然后从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开展滨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指出了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主体必须要加强协作,建立更加健全的长效治理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形式来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从而使滨州市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人们的用水安全提供有效保障,进一步促进滨州市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刘永杰[4](2021)在《面向SDGs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机制及对策 ——以黄河流域下游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流域内有全国约30%的人口和26.5%的经济总量,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质上就是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处理好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化建设间的协调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业污染、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破坏,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矛盾愈加突出。因此,如何在推进城市化建设、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命题。滨州市位于黄河流域下游,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两区两圈”叠加地带,是山东省核心沿黄地区。本文以滨州市为研究对象,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法、改进CRITIC-熵值法、障碍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等测度工具,综合评价滨州市城市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过程、发展趋势及驱动机制。最后,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切入,为滨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旨在推进滨州市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从机制层面为进一步研究、整合、规划与布局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资源和流域发展模式提供实证案例,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落地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1-2019年,滨州市城市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并分别在空间上形成“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2)2011-2019年,滨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磨合协调阶段、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和高水平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在空间上,形成由“东强西弱”向“东西并进”的发展格局。但城市化滞后仍然是耦合协调关系的主要发展类型。预计到2025年,滨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将得到显着提高,耦合协调关系将得到进一步改善。(3)通过测度、分析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与其耦合协调度的关联度,发现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口密度、地表水质量劣V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影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在居民生活品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未来发展潜力、城市经济发展要素、城市发展空间等方面影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4)结合滨州市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这一发展战略,针对滨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从国土空间利用与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域空间管理体系建设等三方面,提出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推动国土空间优化、提升城市人口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全域空间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张玉冰,张锦水[5](2020)在《山东省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本文基于滨州市水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构建了一套符合区域特点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A-VFS模型对滨州市2007—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0年、2012年、2013年和2017年,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基本承载,2011年、2014—2016年为略有超载,无完全承载和超载情况。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多年处于波动状态,尽管综合得分趋势线已向下,但总体下行速度较缓,仍处于基本承载状态,整体保持相对稳定。
李静华[6](2020)在《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翟王镇为例》文中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出现了。这一新的经济模式,有助于解决许多问题,比如有效供给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等。这一模式在全国迅速蔓延。2016年,国家提出要建设一千个形式多样、特色不同的小镇。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许多特色小镇,有以高端产业为特色的的科技小镇,有以传统产业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小镇。特色小镇作为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式,正在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色主力。本文研究内容主要由六部分组成:一是绪论,具体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等;二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概述与理论基础;三是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优势和特点、政策措施,以及翟王镇特色小镇建设研究;四是分析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五是选取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典型案例,并归纳梳理出其中的特点和相关的建设启示。六是推进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几个典型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包括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德国蒙绍市科技创新小镇、浙江省云栖小镇、贵州旧州古镇等,选择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为研究对象,并以翟王镇为案例,对滨州市及翟王镇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推进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贡献力量。通过研究,发现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特色小镇建设产业定位不准;产业缺乏支撑,后劲不足;特色小镇建设认识不足;特色小镇发展方式粗放;旅游资源整合不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特色小镇建设体制拘囿;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不够科学;人才、资金匮乏;特色小镇建设文化功能叠加不足。通过分析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推进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依照科学规划引领特色小镇建设,完善建设规划,加强保护配套设施建设,将区域经济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突出资源优势推进项目建设,优化旅游开发结构,利用资源优势进行转型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建设合力;围绕体制建设保障长效发展,加强体制建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发挥人才优势带动作用。
于贵思[7](2019)在《人地协调视角下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基。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生活的根基,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要素,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山东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东省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对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是解决山东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持续问题的前提,是进行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也是改善山东省人地关系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水土资源看作一个完整系统,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资源稀缺理论及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等进行梳理。其次从水资源总量、用水结构、水利工程现状、供水现状及用地结构等方面对山东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再次通过构建DPSIR模型对山东省2007、2012、2016年的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计算,从人地协调视角出发,分析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分指标及综合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对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找出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然后运用单位面积耕地拥有的水资源量法对山东省2000年以来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进行计算,并对其匹配状态进行时空分析。最后总结出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目前面临的压力,并提出有效提高其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具体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山东省水土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山东省及其17地市的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指标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2016年,山东省驱动力指数与压力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均呈现“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趋势,说明近十年来山东省水土资源系统面临或潜在的压力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作用于水土资源系统的驱动力与压力的不断变化,状态指数呈“先降后升、总体下降”的趋势,说明近十年来随着压力的波动上升,山东省水土资源系统的状态总体呈下滑趋势。影响指数的变化特征表现为“先升后降、总体变化不显着”,说明水土资源系统的状态变化对山东省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总体来看变化较小。响应指数的变化呈现“先升后降、总体降低、整体偏低”的特点,说明近十年来,山东省面对水土资源系统状态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仍然较为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2)对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时空格局演化分析。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山东省近十年来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利用ArcGIS10.2对17地市2007年、2012年及2016年的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并将承载力水平划分为五个相对等级。结果表明,从时间视角看,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呈“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变化趋势,与驱动力系统及压力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从空间视角看,山东省承载力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内陆地区扩散。(3)找出了山东省及其17地市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对山东省及其17地市2016年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指标障碍度计算,最终找出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五个主要障碍因素分别是耕地面积变化率、湿地面积比例、人均水资源量、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生态环境用水率,其中耕地面积变化率对其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影响最大。综合来看,17地市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五个主要障碍因素与山东省的较为一致,但是除了以上五个因素之外,还包括农机化程度、人均GDP和土地退化率。(4)对山东省水土资源匹配状态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总结。从时间视角看,2000年以来,山东省水土资源匹配状态年际变化显着,整体呈不间断的上下波动趋势,且可达到的最高匹配程度逐渐减小。从空间视角看,目前山东省整体的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一般,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一般及以下的地市数量占70%以上,匹配程度较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究其原因,水资源的丰缺是山东省及其17地市水土资源匹配的主要制约因素。(5)提出了有效提高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当前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面临的压力,并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了有效提高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具体对策:提高水土资源供给能力;促进水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保护与改善水土资源环境;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高玉华[8](2019)在《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的粗放式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进行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短期内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但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能源与环境矛盾尖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缓解目前山东省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2005-2016年东山东省17个地市循环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展开细致分析。并使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与传统CCR模型相比,充分考虑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非期望产出,含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能够对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更科学、准确的评价。(2)从时间尺度来看,山东省2005-2016年循环经济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省17个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扩大。(3)通过对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分解以及冗余分析,结果发现造成山东省大部分地区DEA无效的原因是纯技术效率过低,另外山东省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过量消耗问题突出。(4)通过对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山东省区划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优势地区主要为中部省会济南市和东部沿海的威海、青岛、烟台三个地市。(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科学技术财政支、环境保护财政支出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起正向推动作用,全社会用电量与二氧化硫排放量阻碍了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他因素与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呈现弱相关关系。针对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5点建议。(1)通过多途径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推进全民循环经济生活方式(2)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提高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率(5)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力
王建林[9](2016)在《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滨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定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作为中国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三角洲,对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黄河三角洲地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丰富,但是土地资源质量不高且盐碱化严重,人口的不断增长造成的过渡开发问题存在造成土地退化等问题为今后的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因此该地区经济社会与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繁重。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生态功能的保护,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决策者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采用统计的方法、可拓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方法、可拓策略解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矛盾问题的方法及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方法等,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州市为研究对象,先从动态变化的层面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及结构变化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再利用可拓学的方法生成了解决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可拓策略。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将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为该区域今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科学的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意见。首先,本文利用统计的方法,通过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对比研究分析了滨州市各县域近年来的土地开发利用结构及变化情况,指出研究区域在土地利用方面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即该区域的土地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土地开发强度相对较低,存在土地利用类型趋向单一及重用轻养等问题。在研究对比滨州市的土地开发利用结构及变化存在的县域差异后,有针对性地指出今后区域协调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在静态聚类分析滨州市的土地利用及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可拓学的理论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来构建土地利用可拓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从滨州市社会统计数据中选择涉及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多个该地区的指标评价,定量描述该地区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滨州市的土地利用及农业发展现状与这近20年来的动态变化情况相结合,为宏观把握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决策及今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主要根据可拓策略生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以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为导向,应用以矛盾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矛盾问题的智能化处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可拓学方法,利用计算机系统模仿人的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形式化探讨,定量化的生成解决高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和对土地资源及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的可拓策略,并基于改进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对生成的策略进行优度评价。基于对滨州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结构的分析,结合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要求,进一步构建了包括资源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土地利用结构及转化子系统的滨州市可持续发展系统,通过对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Vensim仿真软件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州市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和调查的基础上,从中选择出12个状态变量、14个速率变量、37个辅助变量及常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基于土地信息的滨州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以滨州市为例,对其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根据该区域往年的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劳动力数量及其迁入迁出率、各土地类型的面积变化规律、GDP变化量、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等数据,借鉴已有研究中的成熟公式和相关参数,建立了该区域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核算,量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滨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对研究区域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为滨州市下一步的土地开发、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并为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赵彬彬[10](2014)在《滨州市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滨州以此为契机,着手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本文主要内容为:滨州市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评价、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和布局、水资源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水管理体系等。本文通过对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评价,得出了滨州市现状的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质量状况、水生态及水景观现状水平、水利工程体系现状水平及水管理现状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想、原则及发展布局、阶段性目标等,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滨州市水资源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保障体系及水管理保障体系,估算了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投资,并提出了建设滨州市城区水生态文明的保障措施。通过水生态文明规划以促进滨州市水安全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快速发展,以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水资源保障。
二、滨州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滨州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滨州市引黄灌区水资源高质量利用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黄灌区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
1.1 引黄指标的刚性约束,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
1.2 水源保障率低,供水难度大 |
1.3 大型灌区输水距离长,水损耗大 |
2 灌区运行现状及问题 |
2.1 执行水价偏低,灌区运行艰难 |
2.2 泥沙问题增加了灌区运行成本 |
3 灌区水资源高质量利用对策建议 |
3.1 逐步恢复引河灌区,降低对黄河水源的依赖 |
3.2 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现代化建设 |
3.3 倡导微咸水灌溉,减轻对黄河水的依赖 |
3.4 实施平原水库扩容提升工程 |
3.5 科学调配引黄指标,提升水资源的效能 |
3.6 设计分配初始水权,实行超计划用水加价制度 |
4 结 语 |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人文历史概况 |
3.1.4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平台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
4.2.1 方法编程实现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3 热点分析 |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
5.2.1 空间结构变异 |
5.2.2 方向维度变异 |
5.2.3 三维空间变异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
6.1.1 资源禀赋 |
6.1.2 地方政策 |
6.1.3 区域发展 |
6.1.4 国家战略 |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比选 |
6.2.3 回归计算 |
6.2.4 结果分析 |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污染 |
2.1.2 水污染防治 |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含义及特色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形成的基础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特色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现状 |
3.1 滨州市水污染状况 |
3.1.1 滨州市河网水质情况 |
3.1.2 滨州市河网水质主要污染源分析 |
3.2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状况 |
3.2.1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现行措施 |
3.2.2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的多中心主体现状 |
3.3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特点及成效 |
3.3.1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特点 |
3.3.2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
4.1.1 多头治理导致政府管理错位 |
4.1.2 产业结构不合理易造成污染 |
4.1.3 企业治污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
4.1.4 公众参与不足缺乏群众基础 |
4.2 滨州市水污染防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2.1 政府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
4.2.2 发展理念未能根本转变 |
4.2.3 环保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
4.2.4 公众参与平台相对单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水污染防治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
5.1 国内水污染防治经验分析 |
5.1.1 南京秦淮河的治理经验 |
5.1.2 贵阳南明河的治理经验 |
5.2 国外水污染防治经验分析 |
5.2.1 美国田纳西河的治理经验 |
5.2.2 法国巴黎塞纳河的治理经验 |
5.2.3 日本琵琶湖的治理经验 |
5.3 启示与借鉴 |
5.3.1 水污染防治必须由政府主导 |
5.3.2 水污染防治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
5.3.3 水污染防治必须要坚持系统思维 |
5.3.4 水污染防治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滨州市水污染防治的对策 |
6.1 优化政府治理长效机制,用好“有形之手” |
6.1.1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
6.1.2 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 |
6.1.3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 |
6.1.4 推进水污染法制进程 |
6.2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用好“无形之手” |
6.2.1 强化激励企业责任 |
6.2.2 优化绿色产业结构 |
6.2.3 促进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 |
6.3 积极构建社会多元化主体共同治理模式 |
6.3.1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6.3.2 大力宣传公众环保意识 |
6.3.3 积极搭建全民参与平台 |
6.3.4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面向SDGs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机制及对策 ——以黄河流域下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空间分析法 |
1.4.3 改进CRITIC-熵值法 |
1.4.4 障碍度模型 |
1.4.5 耦合协调度模型 |
1.4.6 灰色预测GM(1,1)模型 |
1.4.7 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模型 |
1.5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辨析 |
2.1.1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研究进展 |
2.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
2.3.1 城市化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
2.3.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
2.4 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2.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进展 |
2.6 研究评述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条件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4 生态环境概况 |
3.1.5 土地利用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 滨州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4.1 面向SDGs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构建依据 |
4.1.3 指标赋权方法 |
4.1.4 面向SDGs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4.1.5 面向SDGs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4.2 滨州市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4.2.1 城市化综合指数时空过程分析 |
4.2.2 城市化子系统综合指数分析 |
4.3 滨州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4.3.1 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时空过程分析 |
4.3.2 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指数分析 |
4.4 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度分析 |
4.4.1 障碍度模型 |
4.4.2 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度分析 |
4.4.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滨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分析与趋势预测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分析 |
5.2.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 |
5.2.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质心量算分析 |
5.2.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类型分析 |
5.2.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过程分析 |
5.3 基于GM(1,1)的滨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预测 |
5.3.1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构建 |
5.3.2 2020-2025 年耦合协调发展预测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6 滨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 |
6.1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建立驱动因素分析模型 |
6.1.1 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模型 |
6.1.2 驱动因素分析模型建立 |
6.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对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
6.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
6.3.1 城市化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 |
6.3.2 生态环境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 |
6.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对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
6.4.1 城市化评价指标对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
6.4.2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对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滨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对策建议 |
7.1 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国土空间利用与保护 |
7.2 立足以人为本、科学布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
7.3 立足共享共建共管、统筹规划,建设全域空间管理体系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山东省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2.1 指标体系 |
2.2 数据来源 |
3 基于SPA-VFS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 结论与思考 |
(6)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翟王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特色小镇建设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特色小镇建设概述 |
2.1.1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镇建设 |
2.1.2 特色小镇建设的作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第3章 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状况 |
3.1 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 |
3.1.1 滨州市概况 |
3.1.2 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3.2 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优势和特点 |
3.2.1 资源禀赋丰富 |
3.2.2 产业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 |
3.2.3 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大 |
3.3 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措施 |
3.4 滨州市翟王镇特色小镇建设 |
3.4.1 翟王镇特色小镇建设定位 |
3.4.2 翟王镇建设特色小镇的优势 |
3.4.3 翟王镇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举措 |
3.4.4 翟王镇特色小镇建设状况调查 |
第4章 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特色小镇建设产业定位不准 |
4.1.2 产业缺乏支撑,后劲不足 |
4.1.3 特色小镇建设认识不足 |
4.1.4 特色小镇发展方式粗放 |
4.1.5 旅游资源整合不足 |
4.2 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特色小镇建设体制拘囿 |
4.2.2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不够科学 |
4.2.3 人才、资金匮乏 |
4.2.4 特色小镇建设文化功能叠加不足 |
第5章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启示 |
5.1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
5.1.1 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 |
5.1.2 德国科技创新小镇蒙绍市 |
5.2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
5.2.1 浙江省云栖小镇 |
5.2.2 贵州旧州古镇 |
5.3 对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
5.3.1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科学规划 |
5.3.2 加强产城融合,突出产业培育 |
5.3.3 加强生态保护,塑造特色风格 |
5.3.4 加强基础服务,提升满意水平 |
第6章 推进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依照科学规划引领特色小镇建设 |
6.1.1 完善建设规划 |
6.1.2 加强保护配套设施建设 |
6.1.3 将区域经济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 |
6.2 突出资源优势推进项目建设 |
6.2.1 优化旅游开发结构 |
6.2.2 利用资源优势进行转型发展 |
6.2.3 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建设合力 |
6.3 围绕体制建设保障长效发展 |
6.3.1 加强体制建设 |
6.3.2 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
6.3.3 发挥人才优势带动作用 |
结束语 |
引文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7)人地协调视角下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水资源承载力 |
2.1.2 土地资源承载力 |
2.1.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系统论 |
2.2.4 资源稀缺理论 |
3 山东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3.2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2.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2.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 基于人地协调的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
4.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计算 |
4.1.1 评价模型构建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计算 |
4.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分析 |
4.2.1 五个分指标的变化分析 |
4.2.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分析 |
4.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
4.3.1 指标障碍度测算 |
4.3.2 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 山东省水土资源匹配状态时空格局 |
5.1 水土资源空间格局 |
5.1.1 水资源区域分布 |
5.1.2 土地资源区域分布 |
5.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测算 |
5.2.1 匹配系数测算模型 |
5.2.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测算 |
5.3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时空分析 |
5.3.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时间变化分析 |
5.3.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空间差异分析 |
6 人地协调视角下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对策 |
6.1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压力 |
6.1.1 水土资源供给有限,供需矛盾突出 |
6.1.2 水土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 |
6.1.3 水土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
6.1.4 水土资源匹配状态差 |
6.1.5 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 |
6.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对策 |
6.2.1 提高水土资源供给能力 |
6.2.2 促进水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
6.2.3 保护与改善水土资源环境 |
6.2.4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6.2.5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
6.2.6 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概述 |
2.1 山东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 |
2.2 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三章 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
3.1 数据包络分析 |
3.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 两种评价模型对比分析 |
3.4 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时间差异分析 |
3.5 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空间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Tobit回归模型 |
4.2 影响因素选取 |
4.3 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推进全民循环经济生活方式 |
5.2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 |
5.3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4 提高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率 |
5.5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滨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农业 |
1.3.2 土地利用研究状况 |
1.3.3 系统动力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应用 |
1.3.4 可拓数据挖掘理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描述及论文涉及的理论基础 |
2.1 可拓学 |
2.1.1 可拓集 |
2.1.2 基元理论 |
2.1.3 关联函数 |
2.1.4 可拓逻辑 |
2.2 可拓数据挖掘 |
2.2.1 可拓数据挖掘概念 |
2.2.2 可拓数据挖掘流程 |
2.2.3 可拓数据挖掘的内容 |
2.3 系统动力学 |
2.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3.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2.3.3 系统动力学的应用范围 |
2.3.4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2.3.5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工具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 |
2.4.2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2.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变化分析 |
3.1 基本概况 |
3.1.1 数据来源 |
3.2 滨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及空间变化 |
3.2.1 滨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县域差异 |
3.2.2 滨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变化及县域差异聚类分析 |
3.3 土地利用变化 |
3.3.1 滨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率 |
3.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县域差异 |
3.4 滨州市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滨州市土地利用评价 |
4.1 数据来源及评价指标选取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聚类分析及可拓数据挖掘用评价指标的选择 |
4.2 滨州市土地利用及农业发展现状聚类分析 |
4.2.1 聚类算法介绍 |
4.2.2 数据挖掘软件简介 |
4.2.3 聚类过程 |
4.2.4 聚类结果及分析 |
4.3 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滨州市土地利用分析 |
4.3.1 可拓数据挖掘及可拓分类知识 |
4.3.2 滨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可拓评价模型构建 |
4.3.3 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滨州市土地利用分析评价实例及应用 |
4.4 结论及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熵权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拓策略生成 |
5.1 可拓策略生成系统 |
5.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界定 |
5.2.1 目标界定 |
5.2.2 条件界定 |
5.2.3 问题界定 |
5.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分析 |
5.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变换 |
5.4.1 基本变换 |
5.4.2 传导变换 |
5.5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求解 |
5.5.1 问题的可拓模型描述 |
5.5.2 基于可拓变换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生成算法 |
5.5.3 权重系数计算 |
5.6 基于可拓策略生成算法的滨州市个案分析 |
5.6.1 原始数据及评价指标 |
5.6.2 应用过程 |
5.6.3 结果分析 |
5.6.4 结论及对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土地信息的滨州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
6.1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可行性 |
6.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建模 |
6.2.1 资源子系统 |
6.2.2 人口子系统 |
6.2.3 经济子系统 |
6.2.4 土地利用结构及转化子系统 |
6.2.5 基于土地信息的滨州市可持续发展模型 |
6.3 滨州市可持续发展动力学模型仿真 |
6.3.1 模型基本模拟的假设及参数的估计 |
6.3.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6.3.3 模型的仿真运行及分析 |
6.4 政策与建议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导师简介 |
(10)滨州市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滨州市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评价 |
2.1 区域概况 |
2.2 河流水系 |
2.3 水生态文明现状评价 |
第3章 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 |
3.1 指导思想 |
3.2 基本原则 |
3.3 总体思路 |
3.4 发展布局 |
第4章 水资源保障体系 |
4.1 水资源供求调配方案 |
4.2 水资源配置工程 |
第5章 水生态保护体系 |
5.1 生态水系联通工程 |
5.2 生态河道治理规划 |
5.3 水环境治理工程 |
5.4 水源地保护规划 |
5.5 水土保持规划 |
5.6 湿地与河流生物栖息地保护规划 |
第6章 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 |
6.1 水景观建设 |
6.2 水利风景区建设 |
6.3 水文化建设 |
第7章 水管理体系 |
7.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
7.2 水管理体制建设 |
7.3 水管理信息化建设 |
7.4 水生态文明宣传体系建设 |
第8章 投资估算 |
8.1 编制依据 |
8.2 投资估算 |
第9章 保障措施 |
9.1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依法行政 |
9.2 完善融资机制,保障资金投入 |
9.3 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体制 |
9.4 鼓励公众参与,形成治水合力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滨州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滨州市引黄灌区水资源高质量利用对策探讨[J]. 张宝军,刘燕,刘镇.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12)
-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D]. 张亚冉.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面向SDGs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机制及对策 ——以黄河流域下游地区为例[D]. 刘永杰. 浙江大学, 2021
- [5]山东省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J]. 张玉冰,张锦水.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12)
- [6]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翟王镇为例[D]. 李静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人地协调视角下山东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 于贵思.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研究[D]. 高玉华. 聊城大学, 2019(01)
- [9]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滨州市为例[D]. 王建林. 吉林大学, 2016(08)
- [10]滨州市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 赵彬彬. 山东大学, 2014(04)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