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对防火设计规范的几点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董金华[1](2022)在《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文中认为以某商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该项目具有功能多、人员密集的特点,通过运用实践和观察的方法,对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面临的挑战、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实践、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是一项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立足于不同的商业分区来进行防火设计,期望能为提高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沈嘉[2](2021)在《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文中提出文章简要分析了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特点及防火设计现状,探究了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出现的不足,并提出了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民用建筑设计中所进行的建筑防火设计工作提供支持。
马瑞丽[3](2020)在《云南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研究 ——以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一批从单一商业模式转变为多模式的商业综合体,其功能多样、人员密集,消防救援困难,尤其建设在坡地之中时,接地方式、规划选址、消防设计等方面也都不同于一般的平原建筑,所带来的消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国家现行防火规范对此类建筑已不能进行全面的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收集了国内外关于坡地建筑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类建筑的相关基础性研究之上,对比国家消防规范和其他地方性法规,首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在坡地与平原环境中消防设计存在的差异性一一阐述与分析,其次对典型案例进行调研,通过现行国家规范条文对坡地建筑设计局限性的思考,就坡地建筑消防设计的建筑定性、消防扑救场地设计、人员安全疏散等问题进行研究,最后以云南坡地建筑中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总结该类建筑多种使用功能组合下的消防设计策略,包括坡地商业综合体总平面消防车道与扑救场地布局、防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划分、安全疏散通道及安全避难场所设置等,最后结合“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消防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分析场地地形、利用高差变害为利,通过总结出来的策略进行实际分析和运用。
卢嘉东[4](2020)在《超高层建筑电气防火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不断深入,各地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加,超高层商业综合体建筑成为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外在体现。其中建筑电气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电气系统的设计既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功能需求,同时也需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电气设计的作用举足轻重。随着建筑体量的增加,建筑内的功能、配套设备、供电、供水、通风系统都越来越庞大,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带来严重影响;而受限于目前的灭火救援措施,超高层建筑更多程度上依靠自身的消防系统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超高层建筑在设计阶段就必须对各种消防系统设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本文结合个人工作经验,通过实践项目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的电气防火设计内容。文章针对超高层电气火灾的特点,并以“消防”结合的思路进行电气防火设计,主要叙述的系统包括变配电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及消防电源监控系统。在各章节分别阐述了上述系统的设计依据、工作原理,并且着重针对建筑电气防火措施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项目做法与传统做法进行对比;最后,通过论证及对比选择对于本项目对有利的系统形式,并落实至工程设计中,然后完成施工图设计。本文以某一工程设计为例,总结了通用于超高层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的技术措施,并结合实际对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最后对电气防火类的产品及设计做法提出建议,为同类型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在防火要求上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参考案例。
崔丽莎[5](2020)在《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大量体量庞大、功能复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型化、高端化的商业综合体。其建筑形式打破了传统商业建筑模式,由原有单一业态发展成为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而且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商业形象,拉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由于我国与防火设计相关的规范修订时间较长,现行的规范已无法跟上建筑发展的步伐,所以不可避免的在防火设计中国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而大型商业综合体为近年来我国发展的新型商业建筑,与传统商业建筑相比,其建筑设计理念更为新颖、体量更为巨大、功能业态也越来越繁多,如若依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势必造成建筑整体效果的不协调性。本论文的研究主题为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论文首先收集、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大量参考文献,总结商场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必要性,以及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描述。然后对性能化理论与商场消防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消防性能化设计特点、基本步骤与框架,指出商场消防的特点体现在建筑火险特征、人员疏散特征、疏散人员心理特征等。最后本论文对某商场进行了性能化防火设计,在了解该商场的基本情况、防火设计内容之后,得到了该项目防火设计难点,确定了该项目防火场景设计、烟气控制设计、人员疏散设计,确定了最终的防火设计实施方案。以性能化理论为基础,对该商场的防火设计进行了防火评价,根据相应的安全性评价依据,得出了评价结果。
孔金娣[6](2020)在《医疗类建筑改扩建下的防火疏散设计研究 ——以彰武县中医院为例》文中提出医疗建筑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场所之一,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聚集大量人群。为达到公共服务性质,其空间组成及功能较为复杂,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也种类繁多。不同使用性质的公共建筑,其内部的使用人群的特征也各异,致使引发公共建筑的火灾隐患多、发生概率大。而建筑作为火灾事故的载体之一,建筑的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防火设计宏观上的两个思路“散”“堵”,首先为保证人的生命安全,而且也是人在火灾发生时的第一反应,那么就要求在火场人能够快速、无阻碍的逃离到安全区域;其次要控制火势的蔓延,要求建筑构件达到一定的耐火极限,将墙体、楼板等围合的空间视为一个“盒子”将火“堵”在里面,在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内保证其完整性、支撑性、隔热性。目前我国建筑防火设计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这种处方式的方法进行设计的,那么就需要对条文概念有清晰透彻的理解。本文依据规范,从“堵”与“散”两个方面探讨防火本质,如防火分区的划分、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设置、数量要求、人流股数与宽度要求、间距要求;疏散楼梯采取的形式;共用、借用安全出口。分析医疗建筑的功能组成及各部分的人群使用特点,火灾隐患,火灾发生时人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平面布置这四个方面对疏散的影响。并通过优化疏散楼梯的位置,使疏散达到既合规又合理。在新冠性肺炎突发背景下,分析如何利用现有的公共建筑改造成“方舱医院”,及武汉火神山临时性医院的防火措施。最后以彰武县中医院院区内改扩建为例,解决新老建筑间防火间距不足,校核门诊楼防火疏散,两座建筑使用连廊连接部位的防火疏散措施,解决扩建后疏散距离超长的问题,及更换外墙保温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该论文有图56幅,表4个,参考文献50篇。
郑肖丽[7](2020)在《基于2017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剧场声学材料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剧场火灾是剧场空间安全的威胁之一,它不仅会造成经济的损失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剧场火灾的产生原因众多,但火灾的蔓延主要与装修材料的燃烧特性等级有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以下简称2017版《内规》)对室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有明确的规定,剧场室内装修选材要严格执行该规范的要求。剧场声学材料是能够调节剧场室内声场环境的装修材料,基于2017版《内规》对剧场声学材料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2017版《内规》在剧场装修设计中的科学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对剧场室内声学材料的合理选用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在剧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剧场火灾频发的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做概念解析,整理出论文的研究框架;随后通过阐述三个剧场火灾案例产生的原因、影响及事故分析,结合剧场室内装修材料的应用,分析影响剧场火灾的影响因素;其次对2017版《内规》相关修订条例和基于《内规》发展声学材料应用类型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消防设计对剧场装修的影响;然后基于2017版《内规》对剧场装修选材的要求,对几种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是否具备代替传统声学材料的性能,同时也对其综合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通过分析使用A级防火等级的几类声学材料的剧场装修工程案例,结合剧场声场环境模拟和实测的数据结果,进一步验证A级防火等级能够代替传统声学材料,既能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又可以满足剧场音质设计的要求。文章通过对2017版《内规》相关修订条例的分析,总结了其对剧场室内装修选材的影响,对于建筑面积大于400m2的剧场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墙面和吊顶材料均应满足A级,这就使得传统的防火等级B1级的木质声学材料和布艺软包等声学材料的使用受到限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种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并结合其在剧场室内装修的实际应用效果发现,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同时能很好的满足剧场建筑声学设计的要求。
郭瀚文[8](2020)在《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用电量增加,为贯彻低碳环保的能源转型政策,核电行业近年来迎来大力发展,全国已商运和正在建设多座核电站。核电站构造和性质特殊,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和损失十分严重。因此为核电站火灾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核电站火灾风险预防和管控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核电站火灾发生的概率和最大程度减轻核电站发生火灾后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运用系统安全理论、数理统计理论、风险分析理论,首先分析核电站火灾的危险源分析;建立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核电站火灾风险进行模糊评价;采用模糊事故树分析法对核电站火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核电站火灾主要风险因素对核电站火灾发生影响程度的大小;针对性提出核电站火灾风险预防建议和风险管控措施。(1)本文通过火灾危险源分类方法和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针对核电站火灾风险特点和核电站设计建造独特性,结合某核电站工程实例情况,从第一类火灾危险源和第二类火灾危险源两个角度进行辨识,开展了对某核电站火灾危险源的全面辨识和分析。(2)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初步建立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灰度理论对指标的进行筛选优化,最终建立科学和可操作性的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有5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44项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运用层次分析法逐级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核电火灾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核电站和火灾风险进行评价,最终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目标层风险隶属度向量BS=(0.6463,0.2596,0.0603,0.0199,0.0180),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和评价集,某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等级为“安全”。(3)建立核电站火灾事故树,运用模糊理论和事故树耦合相结合,对某核电站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某核电站发生火灾事故的途径和概率,通过模糊计算结果某核电站发生火灾的概率为9.6976×10-3,波动范围为4.9324×10-41.2126×10-2,与某核电站的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对某核电站主要风险因素的事件模糊重要度进行计算,通过对各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大小排序,得到核电站火灾风险预防和管控措施的重要程度参考,为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4)结合前文得到的某核电站消防安全评价等级和主要火灾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分别从降低核电站火灾发生概率和减少火灾发生后的损失两个层面,提出核电站火灾风险管控的针对性改进措施和指导建议。
唐渝轩[9](2020)在《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及防火设计》文中认为火灾高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显着降低,近年来的大跨空间结构火灾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大跨空间结构的抗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馆实际工程为背景,研究分析了连续支承与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在火灾高温下的抗火性能,并对屋盖结构进行了基于火灾温度场精细化模型分析的防火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大跨度空间结构抗火性能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对于火灾高温下温度场模拟的常用方法优缺点等进行了对比分析,选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火灾场景仿真模拟软件Pyrosim进行结构抗火性能分析,提出了大跨度空间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和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流程。(2)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火灾高温下的结构抗火性能参数分析。改变火源位置、火源释热功率两种参量,研究结构在连续支承和不连续支承两种边界条件下多个工况的抗火性能,研究表明,火灾高温下弦支穹顶结构竖向最大正位移超过了常温下的3倍,应重点关注上层网壳的“上拱”现象;结构的第一、二圈环索的平均预应力损失均超过了75%,应重点关注第一、二圈环索的防火保护;同时,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应重点关注局部桁架处的压应力杆件是否失效。(3)利用Pyrosim软件精确模拟了仿真火灾温度场,与高大空间火灾空气升温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模拟的火灾温度场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后者计算所得的火灾温度场温度梯度较大,远离火源时温度下降较快。编制了数据处理程序,增强了Pyrosim软件和ANSYS软件的交互性。(4)利用仿真温度场,计算分析弦支穹顶结构的抗火性能,并针对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馆屋盖结构提出了对结构的区域1、3、5、7、17进行防火涂料分区喷涂的防火设计建议。在此喷涂方案下,结构在火灾进行至1h时,最大竖向正位移为0.083m,相对于结构无防火保护措施时较少了40.71%,比常规所用构件均喷涂的方案,减少了70%的喷涂面积。
李翔[10](2019)在《浅析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电缆的应用》文中认为在建筑工程中,电气防火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民用建筑的电气防火设计较之其他更为困难,原因在于用户用电时可能存在更多的不规范行为。近年来,我国民用建筑火灾时有发生,且大多数火灾原因都由家用电器、电气电路直接导致。因此,加大对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的投入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对电缆在电气防火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简要探究,并提出相关应用策略。
二、浅谈对防火设计规范的几点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对防火设计规范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2 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面临的挑战分析 |
3 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实践分析 |
3.1 排烟系统性能防火设计 |
3.2 疏散楼梯通道防火设计 |
3.3 防火分隔设计 |
3.4 有顶步行街设计 |
4 结束语 |
(2)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
2 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特点及防火设计现状 |
2.1 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特点 |
2.2 民工建筑防火设计现状 |
3 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中出现的不足 |
3.1 没有选择防火性能较强的建筑材料 |
3.2 建筑物内部存在容易引发危害的物质 |
4 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4.1 选择适当的防火材料 |
4.2 确保防火技术能够符合要求 |
4.3 保障电气防火设计的质量 |
5 进行安全疏散的措施 |
6结语 |
(3)云南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研究 ——以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接地方式解析 |
2.1 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概述 |
2.1.1 山地与坡地的定义 |
2.1.2 商业综合体 |
2.1.3 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 |
2.2 云南坡地形态特征 |
2.2.1 云南山地的分布 |
2.2.2 云南地形地貌 |
2.2.3 云南地貌的五个特征 |
2.3 坡地建筑的接地方式 |
2.3.1 地下式 |
2.3.2 地表式 |
2.3.3 架空式 |
第三章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在坡地中存在的问题 |
3.1 消防设计相关内容阐释 |
3.1.1 防火规范的历史与现状 |
3.1.2 坡地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内容 |
3.1.3 大型商业综合体独有特点分析 |
3.2 层数和高度与现有消防规范的冲突 |
3.2.1 平原地区中不同规范对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
3.2.2 坡地建筑中设计高度的难定性 |
3.2.3 高度计算衍生出来的层数问题 |
3.3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在坡地综合体中规范难以界定清楚 |
3.3.1 平原地区地下室、半地下室如何界定 |
3.3.2 坡地建筑中的半地下室、地下室界定出现的问题 |
3.3.3 地上、地下建筑界定模糊所涉及的其他消防问题 |
3.4 灭火救援设施的设置与现行国家规范的矛盾所在 |
3.4.1 平原地区消防车道设计 |
3.4.2 坡地建筑中消防车道设计问题 |
3.4.3 平原地区消防救援场地和救援窗口设计 |
3.4.4 坡地建筑中消防登高扑救场地的设置问题 |
3.5 矛盾总结 |
第四章 实际案例分析 |
4.1 大型商业综合体——重庆巴渝世家 |
4.1.1 消防车道与扑救场地 |
4.1.2 建筑设计高度 |
4.2 高层建筑群——重庆望龙门建筑群 |
4.2.1 设置高架环形消防车道 |
4.2.2 设置空中通道层 |
4.2.3 设置多个疏散出口 |
4.3 中小型坡地建筑组群——文山世外桃源 |
4.3.1 场地竖向分析 |
4.3.2 总平面消防布局研究 |
4.3.3 消防道路设置 |
4.3.4 消防扑救场地设置 |
4.4 小台地建筑群——六盘水汇龙家园 |
4.4.1 消防车道及扑救场地设置 |
4.4.2 疏散出入口设置 |
4.5 大型商业综合体——重庆巴南龙洲湾项目 |
4.5.1 地上与地下建筑的界定 |
4.5.2 防火分区划分及疏散出口设置 |
4.6 案例分析总结 |
第五章 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策略 |
5.1 建筑设计高度相关技术策略 |
5.1.1 变高层为多层 |
5.1.2 变超高层为高层 |
5.1.3 变商住楼为住宅楼 |
5.2 灭火救援设施设置策略 |
5.2.1 消防车道的设置 |
5.2.2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设置策略 |
5.2.3 变地面扑救为空中扑救 |
5.3 地下、半地下建筑消防相关设计策略 |
5.3.1 根据不同临空面设置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 |
5.3.2 利用竖向设置多层次疏散口 |
5.3.3 不同功能防火分区的划分策略 |
5.4 安全疏散区域和避难场所设置策略 |
5.4.1 安全疏散通道及安全空间的设置策略 |
5.4.2 疏散楼梯的设置策略 |
5.5 消防设计各项技术的整合策略 |
5.5.1 小型消防车与固定水源结合 |
5.5.2 设置微型消防站 |
5.5.3 增加场所内消防设施的设置比例 |
5.5.4 装饰材料的选用 |
5.6 策略总结 |
第六章 设计实践——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项目 |
6.1 基础资料 |
6.1.1 项目背景 |
6.1.2 区位分析 |
6.1.3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
6.1.4 竖向分析 |
6.2 总平面消防设施设置 |
6.2.1 总平面功能分区 |
6.2.2 总平面消防车道设置 |
6.2.3 消防登高操作场地设置 |
6.3 消防疏散相关设计 |
6.3.1 根据不同临空面设置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 |
6.3.2 设置多个不同标高层疏散口 |
6.3.3 设置内院(下沉广场) |
6.3.4 设置架空人行天桥 |
6.3.5 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 |
6.4 实践项目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片索引 |
附录 B:表格索引 |
(4)超高层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高层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电气防火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高层建筑电气火灾分析及设计方案 |
2.1 超高层建筑电气火灾分析 |
2.2 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
2.3 设计解决方案 |
2.4 设计内容及设计流程 |
2.4.1 实例项目概况 |
2.4.2 电气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 |
2.4.3 项目设计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配电系统设计 |
3.1 负荷分级及负荷计算 |
3.1.1 负荷等级划分 |
3.1.2 负荷计算方法 |
3.1.3 本工程负荷计算 |
3.1.4 变压器选型 |
3.2 变配电系统设计 |
3.2.1 供电电源及主结线运行方式 |
3.2.2 本项目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与常规做法对比 |
3.2.3 消防设备运行情况记录 |
3.3 配电方式和线缆选择 |
3.3.1 消防负荷配电方式 |
3.3.2 线缆选择及敷设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
4.1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概述 |
4.2 消防应急照明规范要求及照度计算 |
4.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 |
4.3.1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要求 |
4.3.2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布置 |
4.3.3 消防应急照明配电设计 |
4.3.4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控制 |
4.3.5 系统运行情况 |
4.4 本工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与传统做法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灾预警系统设计 |
5.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
5.1.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5.1.2 电气火灾监控器设置 |
5.1.3 监控探测器设置 |
5.1.4 系统构架 |
5.1.5 系统运行情况 |
5.2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设计 |
5.2.1 消防设备电源传监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5.2.2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器、监控模块及传感器设置 |
5.2.3 系统构架 |
5.2.4 系统运行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附录一 高压一次主结线示意图 |
附录二 高压配电系统图 |
附录三 1-T1、1-T2低压配电系统图(一) |
附录四 1-T1、1-T2低压配电系统图(二) |
附录五 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图 |
附录六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 |
附录七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图 |
附录八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图 |
(5)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性能化消防设计研究综述 |
2.1 性能化理论 |
2.2 基本步骤与框架 |
2.3 性能判据 |
2.4 评估工具及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性能化消防设计实例 |
3.1 项目概况 |
3.2 室内步行街防火设计难点分析 |
第四章 大型商业综合体性能化消防设计策略 |
4.1 防火疏散策略方案 |
4.2 本商场室内步行街防火策略 |
4.2.1 中庭和公共走道区域可燃物控制 |
4.2.2 防火分隔及灭火控制 |
4.2.3 防排烟系统 |
4.2.4 人员疏散 |
第五章 大型商场火灾数值模拟分析 |
5.1 火灾场景设置的一般原则 |
5.2 火源位置设定 |
5.3 火灾增长系数 |
5.4 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 |
第六章 大型商场烟气运动模拟 |
6.1 烟气流动模拟工具和模型建立 |
6.2 消防性能化安全判据 |
6.2.1 人员安全判据分析 |
6.2.2 火灾发生蔓延安全判据分析 |
6.3 步行街火灾烟气流动模拟结果分析 |
6.3.1 火灾场景A0 |
6.3.2 火灾场景A1 |
6.3.3 火灾场景B0 |
6.3.4 火灾场景B1 |
6.3.5 火灾场景C0 |
6.3.6 火灾场景C1 |
6.4 室内步行街火灾蔓延分析 |
6.5 火灾烟气模拟小结 |
第七章 大型商场人员疏散模拟分析 |
7.1 疏散场景设定 |
7.2 疏散人数的确定 |
7.3 场景A的疏散时间计算 |
7.3.1 报警时间 |
7.3.2 响应时间 |
7.3.3 疏散行动时间 |
7.3.4 疏散时间T_(RSET)计算 |
7.4 场景B的疏散时间计算 |
7.4.1 报警时间 |
7.4.2 响应时间 |
7.4.3 疏散行动时间 |
7.4.4 疏散时间T_(REST)计算 |
7.5 疏散场景C的疏散时间计算 |
7.5.1 报警时间 |
7.5.2 响应时间 |
7.5.3 模拟疏散行动时间 |
7.5.4 疏散时间T_(RSET)计算 |
7.6 人员安全性判定 |
7.7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医疗类建筑改扩建下的防火疏散设计研究 ——以彰武县中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疏散门疏散楼梯及防火分区的相关理论概念 |
2.1 疏散门及疏散楼梯的设置 |
2.2 首层共用、借用安全出口 |
2.3 防火分区 |
2.4 本章小结 |
3 医疗建筑火灾隐患及影响疏散的因素 |
3.1 医疗建筑功能组成 |
3.2 医疗建筑火灾隐患 |
3.3 疏散受火灾发生时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
3.4 平面布置对疏散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医疗建筑改扩建下的防火及疏散案例分析 |
4.1 安全疏散的设计原则 |
4.2 案例分析 |
4.3 公共卫生应急范畴内的医疗建筑改扩建 |
4.4 临时性传染病医院防火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彰武县中医院改扩建防火设计实践 |
5.1 城市及医院背景分析 |
5.2门诊楼2#改扩建 |
5.3门诊楼1#防火疏散校核 |
5.4门诊楼1#与附属用房间增设连廊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2017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剧场声学材料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2017版《内规》 |
1.5.2 剧场声学材料 |
1.5.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剧场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
2.1 克拉玛依友谊馆 |
2.1.1 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原因及影响 |
2.1.2 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事故分析 |
2.1.3 克拉玛依友谊馆室内装修材料的应用 |
2.2 吴哥大剧院 |
2.2.1 吴哥大剧院火灾原因及影响 |
2.2.2 吴哥大剧院火灾事故分析 |
2.2.3 吴哥大剧院室内装修材料的应用 |
2.3 常州红星大剧院 |
2.3.1 常州红星大剧院火灾原因及影响 |
2.3.2 常州红星大剧院火灾事故分析 |
2.4 剧场火灾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规》对剧场声学材料发展应用的影响分析 |
3.1 基于《内规》修订前后相关条例的分析 |
3.1.1 《内规》的发展概述 |
3.1.2 新旧《内规》对剧场室内装修影响的相关修订条例 |
3.1.3 《内规》修订条例对剧场室内装修的影响分析 |
3.2 基于《内规》修订前后声学材料的发展应用 |
3.2.1 剧场声学材料在1995版《内规》实施前的应用 |
3.2.2 剧场声学材料在施行1995版《内规》期间的发展应用 |
3.2.3 2017版《内规》对剧场声学装修材料选用的影响 |
3.3 消防设计对剧场装修选材的影响 |
3.3.1 剧场消防设施系统设计 |
3.3.2 剧场防火分区设计 |
3.3.3 消防设计对剧场装修选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剧场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性能研究 |
4.1 剧场室内装修设计分析 |
4.1.1 剧场观众厅装修设计分析 |
4.1.2 剧场舞台装修设计分析 |
4.1.3 剧场辅助空间装修设计分析 |
4.1.4 不同功能剧场类型声学材料使用类型 |
4.2 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性能研究 |
4.2.1 声学材料性能概述 |
4.2.2 微粒吸声材料性能研究 |
4.2.3 铝质可控吸声扩散单元性能研究 |
4.2.4 陶铝板制品性能研究 |
4.2.5 GRG声学材料性能研究 |
4.3 观众厅座椅及舞台幕布的性能分析 |
4.3.1 观众厅座椅 |
4.3.2 舞台幕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剧场室内装修设计工程案例分析 |
5.1 影响剧场声学材料选用的因素 |
5.1.1 室内消防设计的影响 |
5.1.2 声学材料性能的影响 |
5.2 汉江大剧院 |
5.2.1 建筑概况与设计指标 |
5.2.2 剧场室内消防设施设计 |
5.2.3 剧场声学材料的应用 |
5.2.4 剧场音质模拟测试 |
5.3 同盛中学剧场 |
5.3.1 建筑概况与设计指标 |
5.3.2 剧场室内消防设计 |
5.3.3 剧场声学材料的应用 |
5.3.4 剧场音质效果的测试 |
5.4 陈仓影剧院 |
5.4.1 建筑概况与设计指标 |
5.4.2 剧场室内消防设计 |
5.4.3 剧场声学材料的应用 |
5.4.4 剧场音质效果的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8)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 |
1.2 核电站特征及火灾事故特点 |
1.2.1 核电站特征 |
1.2.2 核电站火灾事故特点 |
1.3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1 研究的背景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火灾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 |
1.4.2 国外火灾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
1.4.3 国内火灾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电站危险源辨识与火灾风险评价方法选取 |
2.1 危险源内涵与分类 |
2.1.1 危险源的内涵与分类 |
2.1.2 火灾危险源分析 |
2.2 核电站火灾危险源辨识 |
2.2.1 某核电站工程概况 |
2.2.2 某核电站主厂房主要火灾风险分析和消防措施 |
2.2.3 关于第一类火灾危险源的认知及其危害 |
2.2.4 关于第二类火灾危险源的认知及其危害 |
2.3 火灾风险评价方法分析与选取 |
2.3.1 火灾风险评价的定性方法 |
2.3.2 火灾风险评价的半定量方法 |
2.3.3 火灾风险评价的定量方法 |
2.3.4 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 |
3.1 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的基本流程 |
3.2 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2.3 指标体系的筛选优化 |
3.2.4 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建立 |
3.3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认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体系的权重 |
3.3.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立 |
3.3.2 确定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
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3.4.1 确定评价指标的因素集 |
3.4.2 确定火灾风险的评价集 |
3.4.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集 |
3.4.4 建立指标等级评价集 |
3.4.5 建立指标等级评价集 |
3.5 某核电站火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实例应用 |
3.5.1 建立某核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因素集 |
3.5.2 确定评价集和隶属度矩阵 |
3.5.3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
3.5.4 模糊综合评价 |
3.5.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事故树法的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估 |
4.1 事故树方法简析 |
4.1.1 FTA术语与符号 |
4.1.2 事故树分析法流程 |
4.1.3 定性分析 |
4.1.4 定量分析 |
4.2 核电站火灾事故树的构建 |
4.3 模糊事故树分析方法理论 |
4.3.1 三角模糊数 |
4.3.2 事故树门运算的模糊处理 |
4.3.3 确定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和顶上事件概率计算 |
4.3.4 基本事件模糊重要度分析 |
4.4 模糊事故树在某核电火灾风险分析的应用 |
4.4.1 核电站主要火灾风险因素事故树的构建 |
4.4.2 基本事件的概率模糊处理 |
4.4.3 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某核电站消防安全保障策略 |
5.1 某核电站消防安全主要缺陷 |
5.2 核电站消防安全保障策略的基本思路 |
5.3 核电站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内容 |
5.3.1 防火控制降低核电站火灾发生概率 |
5.3.2 确保灭火体系的可用性 |
5.3.3 完善核电站消防系统配置标准和规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指标筛选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二 指标判断矩阵打分表 |
附录三 火灾风险评价问卷调查表 |
(9)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及防火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 |
1.1.2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火灾危害 |
1.1.3 结构抗火设计方法 |
1.2 大跨度空间结构抗火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跨度空间结构抗火分析原理 |
2.1 大跨度空间结构火灾特性 |
2.1.1 火灾发展的规律 |
2.1.2 大空间建筑的火灾特点 |
2.2 大空间建筑火灾温度场的分析方法 |
2.2.1 国际标准升温曲线 |
2.2.2 区域模型 |
2.2.3 场模型 |
2.2.4 高大空间火灾空气升温公式 |
2.3 大空间建筑火灾非均匀温度场的基本原理 |
2.3.1 场模型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 |
2.3.2 高大空间火灾升温公式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 |
2.4 大空间建筑火灾高温荷载的施加 |
2.4.1 钢构件温度的计算 |
2.4.2 火灾高温下材料特性 |
2.4.3 火灾高温荷载组合 |
2.5 抗火分析软件的介绍 |
2.5.1 ANSYS软件 |
2.5.2 Pyrosim软件 |
2.6 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抗火分析和防火设计基本流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弦支穹顶结构抗火性能参数分析 |
3.1 弦支穹顶结构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结构杆件规格 |
3.1.3 弦支穹顶结构采用的模拟单元及边界条件 |
3.2 弦支穹顶结构常温静力分析 |
3.2.1 弦支穹顶结构的荷载施加 |
3.2.2 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常温工况下的静力分析 |
3.2.3 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常温工况下的静力分析 |
3.2.4 连续支承和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常温工况下力学性能对比 |
3.3 弦支穹顶结构火灾高温下的抗火性能 |
3.3.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3.3.2 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火灾高温下的抗火性能 |
3.3.3 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火灾高温下的抗火性能 |
3.4 火源参数变化对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抗火性能的影响 |
3.4.1 火源位置参数的影响 |
3.4.2 火源释热功率参数的影响 |
3.5 火源参数变化对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抗火性能的影响 |
3.5.1 火源位置参数的影响 |
3.5.2 火源释热功率参数的影响 |
3.6 弦支穹顶结构两种支承条件火灾高温下的抗火性能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火灾温度场精细化模型分析的防火设计 |
4.1 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馆场馆模型的建立 |
4.1.1 建筑场馆建模 |
4.1.2 场馆网格划分 |
4.1.3 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馆场馆模型的荷载 |
4.1.4 体育馆模型火源参数的选取 |
4.2 场馆各场景中火灾温度场模拟结果 |
4.2.1 场景一火灾温度场模拟结果 |
4.2.2 场景二火灾温度场模拟结果 |
4.2.3 场景三火灾温度场模拟结果 |
4.3 Pyrosim模拟温度场和高大空间火灾升温公式结果对比 |
4.4 火灾温度场数据处理程序 |
4.5 不同火灾场景下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的抗火性能 |
4.5.1 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位移 |
4.5.2 不连续支承弦支穹顶结构各构件应力 |
4.5.3 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耐火极限判断标准 |
4.6 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防火措施 |
4.7 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防火设计方案 |
4.8 不同防火涂料喷涂方案的对比分析 |
4.8.1 不同喷涂方案下结构的抗火性能 |
4.8.2 不同喷涂方案下结构的抗火性能对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浅析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电缆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线电缆在电气行业的用途 |
2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的电缆分类与使用原则 |
2.1 电缆分类 |
2.2 使用原则 |
3 民用建筑电气失火的原因分析 |
3.1 使用电器或电线电缆出现问题 |
3.2 电气防火设计不合理 |
4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的电缆使用规范 |
4.1 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 |
4.2 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 |
4.3 配备完善的安全装置 |
4.4 从节能减排的理念出发 |
5 结语 |
四、浅谈对防火设计规范的几点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J]. 董金华. 建筑技术开发, 2022(03)
- [2]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 沈嘉. 今日消防, 2021(10)
- [3]云南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研究 ——以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为例[D]. 马瑞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超高层建筑电气防火设计[D]. 卢嘉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D]. 崔丽莎.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6]医疗类建筑改扩建下的防火疏散设计研究 ——以彰武县中医院为例[D]. 孔金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7]基于2017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剧场声学材料研究与应用[D]. 郑肖丽. 长安大学, 2020(06)
- [8]核电站火灾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D]. 郭瀚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及防火设计[D]. 唐渝轩. 天津大学, 2020(02)
- [10]浅析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电缆的应用[J]. 李翔. 广东建材,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