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八世纪的数学英雄——欧拉(论文文献综述)
刘献军[1](2021)在《盖尔范德与赋范环理论的创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二十世纪开创结构数学为背景,围绕赋范环理论这个中心,对盖尔范德等主要数学家的生平及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系统梳理了赋范环概念及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与发展脉络,总结了理论创立后下一步的发展及对数学特别是抽象调和分析的影响。以期能为二十世纪数学史志添砖加瓦、能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在具体内容上,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盖尔范德的生平及科学工作,是论文的重点内容。包括他的生平履历、成长环境、数学着述、讨论班,以及三次数学家大会报告、颁奖词、生日贺辞等。特别是作者挖掘了一些新素材、新史料,从数学社会学的角度,剖析了前苏联社会背景及讨论班的风格特点,揭示了盖尔范德对指标定理等数学理论的贡献、阐述了盖尔范德的“数学统一性”哲学理念等等,对于全面了解盖尔范德提供了丰富参考。第二部分介绍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傅里叶分析、集合论、勒贝格测度与积分、一般拓扑学、抽象代数结构、泛函分析等与赋范环理论相关分支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交代了世纪之交结构数学背景,为整体了解赋范环理论诞生前夜的数学概貌做了充分铺垫。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全面厘清了赋范环理论的发展脉络,回答了该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问题。作者详细梳理了赋范环理论的创立过程,包括前人的研究基础、理论创立过程以及进一步的发展。“巴拿赫空间”的抽象理论建立后,成为了泛函分析及更一般空间研究的出发点。由于巴拿赫空间是完备的赋范线性空间,因此它具有用范数定义的拓扑结构,同时还具有线性空间的代数结构。由于源头是函数变换,一开始数学家还是围绕分析结构展开研究,而对于代数结构方面没有充分发掘,采用的推证手法也都是分析的。后来数学家们逐步注意到乘法不等式及环结构的潜在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盖尔范德及其学派创立了“赋范环”一词,提出了极大理想等基本概念及系列定理,创造出震动数学界的“赋范环”理论。该理论不仅用代数手法简洁有力地全新诠释了诸如陶伯型定理、维纳定理等分析领域一大批着名的老问题,而且还开创了一系列新领域,是分析结构与代数结构的完美统一。“赋范环”这个概念的由来也是数学家们对数学对象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最终在美国数学家的改造之下演变为“巴拿赫代数”这个名称。第四部分介绍了赋范环理论创立之后的影响,包括盖尔范德运用赋范环理论开创一般谱论、C*-代数等一系列新领域。特别地,盖尔范德运用赋范环理论建立了抽象调和分析理论,作者从“群视角”梳理调和分析的发展,印证了群结构在数学统一性中的巨大作用。最后给出了非交换调和分析、经典调和分析的情况简介。
柏航[2](2021)在《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文中研究表明麦克斯韦在1859年的报告中首次将统计学的方法应用于气体动理论的研究,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理学的定律都是统计的”这一伟大思想。该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在物理学上促成了统计物理的诞生,在哲学上让机械自然观发生了动摇,促使一些科学家重新思考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构成法则。事实上,统计力学的诞生不仅由于杰出人才,也与当时科学的背景紧密相关。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起源关系甚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也是统计力学诞生的重要知识基础。研究热力学发展和统计思想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统计力学的诞生。本文基于热力学发展中的几位关键人物的论文、着作等原始文献、一些围绕这些伟大科学家的研究,以及其他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着作,对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简要描述,分析了热力学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概念的变化,澄清了一些长期以来的误解,并在此基础上就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探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程。作为统计力学的主要数学背景,概率论和统计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认为,基于概率论的发展,统计物理学拥有了数学工具。第二,分析人类对热本质概念的理解的变化,尤其是热质说是如何变为热运动说的,又是如何与能量概念相结合的。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助于思考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历程。通过研究发现,学界长期以来未将伦福德的热理论中“相对的”特点表现出来,因而对其理论的意义产生了误解。第三,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建立,分析力、活力、功、能量、能率、功率等概念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以及热力学定律的提出与热力学建制的紧密联系。可以认为,技术实践中的工人为热力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针对能量的讨论,是“同时发现”的典型例证,亦是抛弃旧的热本质概念的必要因素。第四,就气体动理论的发展进行总结,回溯麦克斯韦伟大的历史成就,思考科学共同体对一个新观点的接纳需要哪些条件。从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看出,科学共同体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精英科学家的观念转变而变化。第五,回顾整篇文章,对一些埋藏在其中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另外,就自己关于科技史研究的方法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论证。从中可以发现,相比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可有可无的。
孙鑫[3](2018)在《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态影像艺术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几乎是伴随着表演、观念艺术、激浪派和极限主义一起出现的。动态影像艺术产生的直接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反商业电视,以白南准等人为代表,试图通过艺术家手中的便携式摄像机,表现出不同于主流电视媒体文化的另一种个人化的社会和文化批评视角;另一方面是从事动态影像艺术制作的艺术家们在当时受到了激进派、表演艺术、人体艺术、贫穷艺术、波普艺术、极简雕塑、概念艺术、先锋音乐、实验电影、当代舞蹈和当代戏剧等一系列多样化跨学科的文化运动和理论的影响。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数字影像处理、数字编辑、三维虚拟、网络媒介和互动技术的运用,动态影像艺术直接与环境和公共交流的概念相联系。发展到80年代,大量表现为一种合成影像艺术,以电子媒体为核心媒介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使用的艺术语言。到了90年代,动态影像艺术已然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现象。艺术家们借助全球语境与本土语境的优势,创作了一大批极具个人理念并且类型多样的动态影像作品,时至今日已然发展成一种虚拟沉浸式的影像艺术形式。本文所研究的动态影像艺术是兼具先锋性与实验性的影像艺术实践。动态影像艺术在图像自身中具有一种视觉的批判功能,并在后现代主义形成时期能够在电影、电视、广告这些商业和大众流行图像内部进行反制和瓦解,使后现代主义在大众图像的使用上渗透进一种文化批判,最终形成对大众图像的一种另类而精英的解读方式,其叙事方式带有明显的反叙事性。所谓反叙事,实则还是在叙事,是对于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叙事时空等的一种实验性探索,以一种逆向的方式实现了叙事的功能。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环境、相关艺术、思想理论、科学技术的研究,试图为“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由酝酿到发生,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具体为:首先,考察20世纪60年代后与动态影像艺术产生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以及相关艺术的影响。其次,对动态影像艺术的结构、主题、语言、时空等诸多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元素与反叙事性的关系。本文由六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与意义。第一部分,阐述“动态影像艺术”的源起与叙事功能。主要表明这种具有当代性的影像艺术形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对主流商业电视的反抗,并且受到了实验电影、实验音乐等不同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在叙事功能方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视觉文本形式。第二部分,描述“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走入人们视野的历史背景。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环境、相关艺术、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对动态影像艺术发展的影响,为之后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空间。通过对电视传媒媒体力量的反抗,以及传统电影叙事的颠覆,具有反叙事性的动态影像艺术实践拉开了帷幕。第三部分,描述了动态影像艺术反叙事结构的基本形态。总体来说,一方面体现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上,另一方面是结合了非线性叙事的超文本叙事结构,整体上完成了对传统影像叙事结构的颠覆。第四部分,是对动态影像艺术的主题及影像语言中反叙事性的深入研究。时代的演变最大的变化是叙事主题的变化,因此,边缘群体和自我意识的变化、边缘群体生活与社会生活、自我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政治和文体差异对观念的集合形成了动态影像艺术反英雄与反宏大叙事的创作主题。继而,以动态影像艺术的创作主题为线索,深入研究了影像语言的形态与特点。众多动态影像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成为了研究动态影像艺术反叙事性的重要依据。这些艺术家着眼于创造新的影像语言和新的编码方式,立足于影像的实验性和先锋性,试图通过动态影像的反叙事性特征,颠覆传统的影像叙事语言。第五部分,分析反叙事性在动态影像时空维度中的表现。通过对动态影像艺术中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分析,阐释动态影像艺术在空间上的多角度以及时间上的多层级,这不仅是对传统影像叙事时空的表现手段进行了解构,而且也利用新技术探讨动态影像艺术发展新的时空维度的可能性。第六部分,重点讨论反叙事性对动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的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艺术反思。
雷晶晶[4](2017)在《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是中国受西方影响最大的方面,但中文语境下建筑与科学的关系仍然含糊不清。本文的研究策略主要基于沃林格对认知性抽象与超越性抽象的区分,以西方科学思想从有机整体宇宙论向机械宇宙论的转变为线索,梳理了前工业时代西方整体知识转变的四阶段,以及建筑知识意图从寻求有机论宇宙的象征性,向机械论宇宙和实证主义的转变。主要章节对应前工业时代一般知识环境转变的四个主要时期:古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国制转变及其基督化;中世纪晚期神学向人文主义转变;科学革命向启蒙主义转变;法国大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第一章主要讨论建筑作为手工劳作在古代与自由艺术的关系。二、三章基于有机宇宙论从有限到无限的解体,讨论建筑古典知识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科学革命后的裂解。第四章讨论机械论宇宙论确立后,建筑在新知识系统中的三重身份,以及建筑师在使建筑接近自然科学、重塑建筑的语言表达和工程师理性等三方面的努力。结语部分总结并讨论了这一现代知识分歧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后果:借由大革命中诞生的实证主义认知,在十九世纪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中,建筑学科的分歧扩大为美院体系与工程师体系的决裂,并产生了普遍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反抗者。
蔡天新[5](2017)在《研究生》文中研究说明一、杂记我是人,凡是与人类有关的,我都想知道。——(古罗马)丹朗斯11982年9月,我开始读研了。因为是同一所大学,为了区别本科阶段,我用一个红皮笔记本充当记事本。这是一本杂记,内容五花八门。扉页上写着我那时的座右铭,"我是人,凡是与人类有关的,我都想知道。"出自公元前两世纪的拉丁诗人丹朗斯,是在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里读到的。我请字写得漂亮的室友安庆在扉页上题写"研
朱丹[6](2012)在《数学史教学一例——“欧拉与高斯”的教学构想》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实施以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的做法很多,其中,数学史的教学就是一个有效途径.在高中,数学史的教学可以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逐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治学的
程宏燕[7](2012)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着述文本,回溯他们当下的历史存在境况,追踪其科技文化观萌生、发展、成熟的演进历程,历史地分析、诠释马克思恩格斯在现代化发展初期对科技的文化反思及其当代价值。18世纪以来科技社会化迅速发展致使出现科技资本化和科技利益化现象。同时,科技的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占据社会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推崇的尊重人的价值、自由和尊严的人文主义渐渐消退,工业活动中频现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总之、人的身体、精神、自然界的异化现象堪为严重。马克思恩格斯承继了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政治学的古希腊科学文化传统,汲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关爱人类的人文思想,扬弃科技工具理性占主导的思潮,从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的整体视域思考科技的文化意蕴:科技与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和人的自由的关系,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技与自然物在世发展的关系。在理论萌生期和形成期,马克思在理论上、恩格斯在工厂实证考察中初步构想了科技文化观的理论基点、主体内容、价值指向。在发展期他们阐述科技与社会文化基本形态如哲学理论、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政治制度以及法律思想等的相辅相生性,从资本、世界交往、工商业活动入手探究科技文化内在发展动因、发展机制和规律。在成熟期他们阐述了现代科技器物为直接驱动力引领世界文化体系的整体转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构建了辨证的、与人类史息息相关的自然观,并从远古的生存技术、近现代的科技进步和自然界的进退关系入手系统剖析自然生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基本内容有: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现实切入点是欧洲科技发展史、英国工业革命、工人生存境况、世界范围内机器工业和自然生态方面的殖民侵略。理论切入点是私有制的社会根本制度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管理机制、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念以及自私贪婪的人性。理论主题是融合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性科技文化思想。理论目的是解蔽人的异化、社会权利化异化和自然界的异化;理论的价值指向体现为三个方面:对个体而言,以现代科技知识丰富现代人的个性,消除物役,渐成现代社会人的自主性、尊严感和自由发展。对社会而言,以社会公有制、公正合理的管理机制以及道德意义上的文化价值观保障、引导科技的向善性和惠民性,渐成人类本身的和解。对自然界而言,摒弃资源掠夺和生态殖民观念,渐成人与自然的和解。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关注科技与物质世界的关系,还与人类整体利益、人的精神自由、人的生存环境、社会状况、自然生态相结合起来思考科技对于人、社会、自然物的在世意义和解放意义。
李鹏奇,张洪光[8](2011)在《陈省身·几何原本·欧拉示性数——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高斯-邦尼公式到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文中研究表明列昂纳德.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是18世纪数学的中心人物.欧拉示性数是大量几何课题的源泉和出发点.本文从述评陈省身(1911-2004)求学和事业发展的历程及其相关言论的新视角,论述了欧拉对19世纪和20世纪数学的深刻影响及其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思想.数学的统一性反映了数学的本质.正如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陈省身指出的,"我们甚至可以预见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统一".它揭示了未来数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秦援晋[9](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尹娜[10](2009)在《论十八世纪的三起艺术争论》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的近代史上,音乐艺术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历程,而十八世纪则是西方音乐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十八世纪,是欧洲文化、艺术、科学、思想等多方面领域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发生了巨大历史变革的阶段,整个西方文明大大向前推进,我们的音乐文化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随着社会背景的不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文化的进步等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于是关于各式各样的音乐风格以及不同艺术特点的激烈辩论在这一时期持续不断。于是在音乐的大舞台上,以法国为中心,曾出现了三起重大的争论,它们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音乐向古典主义时期过渡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更深入的研究西方音乐的一条重要线索,它对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十八世纪发生于欧洲音乐论坛的三起艺术争论,分析出十八世纪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下的音乐艺术文化,并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了这三次艺术争论对音乐带来的影响。前人对此课题已有相当的研究成果,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针对十八世纪音乐论坛和对当时社会思潮中影响最大的启蒙思想家,以及其代表人物卢梭的理念来做主要阐述。文章分析了这三次艺术争论的思想核心与音乐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这个课题来分析其对我们当代音乐的重要影响。并以此课题作为一条线索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从而汲取前人的经验同时,探索出音乐艺术文化新的发展道路。文章描述了十八世纪发生于欧洲音乐论坛的三起重大的艺术争论,本文重点挖掘矛盾本质,以及对于今天矛盾的合理解决。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全欧性的、代表资本主义的思潮,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宣扬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高举“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个性解放”的旗帜,提倡发展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猛烈打击封建专制主义形而上学和封建思想。他们提倡人道主义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君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和封建主义专制的桎梏。他们提倡人权自由,主张政治自由,人人平等,反对贵族特权和暴政。在思想方面,他们提倡自然,反对形式主义,主张普遍的教育而反对特权。启蒙运动思想家们以理性为武器,要求以理性的思想检验旧制度,传统习惯和道德标准。并希望以理性的光芒带领全民摆脱愚昧,解放自我,是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共同目的。因此,在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巨大的风暴下,对当时欧洲的音乐艺术发展影响巨大。正因为如此,新的思想以及特殊的社会条件影响,对保守的贵族音乐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音乐形式。在西方的音乐艺术有了飞跃式提高的同时,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为当时的保守艺术注入了五光十色新的血液。这一切的发生都与当时以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启蒙文化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启蒙运动理念的分析,并通过这个新的思想去深入挖掘争论根源以及探讨音乐美的本质特征;又从另一角度阐述了十八世纪音乐文化背景,十八世纪音乐的发展潮流、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喜歌剧之争、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以及十八世纪音乐对我们今天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层研究出这个时期西方音乐较以前的变化、发展、兴盛和繁荣等,透过十八世纪这三起艺术争论来分层论述音乐的特殊性,以及通过矛盾的发展,深刻挖掘其根源。文章就围绕十八世纪的音乐文化、音乐重要的美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这一时期音乐的改革和新形式、以及欧洲十八世纪这三起艺术争论,对我们今天的影响,本文分为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研究欧洲这段历史对音乐的影响中获取精华和经验教训,以历史这面多重性镜子来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探求出未来音乐道路积极的发展方向。
二、十八世纪的数学英雄——欧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八世纪的数学英雄——欧拉(论文提纲范文)
(1)盖尔范德与赋范环理论的创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盖尔范德生平及科研工作 |
1.1 生平简介 |
1.1.1 少年寒窗 |
1.1.2 异域谋生 |
1.1.3 莫大逐梦 |
1.1.4 移居美国 |
1.2 社会背景 |
1.2.1 苏共重视教育科研 |
1.2.2 科教改革举措频频 |
1.2.3 数学普及成绩斐然 |
1.3 科研工作 |
1.3.1 成果丰硕 |
1.3.2 笃实求真 |
1.3.3 涉猎广泛 |
1.3.4 遗产丰富 |
1.3.5 圣者聚贤 |
1.4 数学讨论班介绍 |
1.4.1 时代背景 |
1.4.2 持之以恒 |
1.4.3 风格鲜明 |
1.4.4 成效显着 |
1.5 数学家大会报告、荣誉及生日贺辞 |
1.5.1 三次数学家大会报告 |
1.5.2 荣誉等身 |
1.5.3 生日贺辞 |
2 赋范环理论诞生前的数学背景 |
2.1 傅里叶分析 |
2.2 集合论 |
2.3 勒贝格测度与积分 |
2.4 一般拓扑学 |
2.5 群,环与理想 |
2.6 泛函分析 |
3 赋范环理论的创立 |
3.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3.1.1 1929年冯·诺依曼给出希尔伯特空间公理化定义并创立“算子环” |
3.1.2 1932年三部经典着作问世 |
3.1.3 1932年维纳引入了三角不等式 |
3.1.4 1936年南云道夫提出“线性度量环”的定义 |
3.1.5 1936年吉田耕作给出“度量完备环”的定义 |
3.1.6 1938年马祖对赋范代数理论的贡献 |
3.1.7 1939年迪特金研究了一类赋范环上的理想 |
3.2 盖尔范德创立交换赋范环理论 |
3.2.1 副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 |
3.2.2 三篇论文概要 |
3.2.3 证明维纳定理 |
3.3 名称的变化及进一步的发展 |
3.3.1 1945年安布罗斯引入术语“巴拿赫代数” |
3.3.2 1956年奈玛克出版《赋范环》 |
3.3.3 1960年里卡特出版《巴拿赫代数通论》 |
3.3.4 巴拿赫代数的例子 |
3.3.5 “赋范环”与“巴拿赫代数”概念之比较 |
3.3.6 方兴未艾 |
4 赋范环理论对其它分支的影响 |
4.1 盖尔范德创立赋范环理论之后的相关工作 |
4.1.1 建立一般谱论 |
4.1.2 建立C*-代数的一般理论 |
4.2 抽象调和分析理论的建立 |
4.2.1 拓扑群的引入 |
4.2.2 哈尔测度的建立 |
4.2.3 盖尔范德运用赋范环理论建立局部紧致群上的调和分析 |
4.3 从群论视角看调和分析的发展 |
4.3.1 调和分析的群论思想溯源 |
4.3.2 抽象调和分析研究中的分类讨论 |
4.3.3 群视角对调和分析分类 |
4.3.4 非交换调和分析的发展 |
4.3.5 经典调和分析的繁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盖尔范德讨论班演讲者名录 |
附录2 奈玛克《赋范环》(1956)目录 |
附录3 里卡特《巴拿赫代数通论》(1960)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活动经历以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2)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统计思想 |
1.1 统计的起源及其局限 |
1.2 概率论如何到数理统计? |
1.3 传统物理学研究中的统计行为 |
第二章 热质说的建立和毁灭 |
2.1 近代早期对热的研究 |
2.2 伦福德和他的热理论 |
2.3 伦福德之后的热质说 |
第三章 技术看上去引导了科学 |
3.1 瓦特于蒸汽机发明的意义 |
3.2 卡诺于蒸汽机发展的意义 |
3.3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扶持 |
第四章 能量与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
4.1 “活力”之争是语义之争还是事实之争? |
4.2 什么是“功”? |
4.3 能量转化——不同形式有着同一本质 |
4.4 转化的能量是守恒的 |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
5.1 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矛盾 |
5.2 两个汤姆逊 |
5.3 “第三个”热力学第二定律 |
5.4 “反常”的科技——热力学建立过程的反思 |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研究 |
6.1 早期气体动理论 |
6.2 气体动理论的复兴 |
6.3 《气体动理论的图景》 |
第七章 早期热力学研究的深层意义 |
7.1 经典热力学与气体动理论的关系 |
7.2 热究竟应当被怎么看待? |
7.3 统计与统计力学关系的哲学思考 |
7.4 科学家贡献的判定标准初探 |
7.5 科学研究的方法刍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现状 |
(一)动态影像艺术研究 |
(二)影像叙事理论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动态影像艺术的源起及其叙事功能 |
一、动态影像艺术的产生及发展 |
(一)动态影像艺术的实验先驱 |
(二)动态影像艺术的前卫实践 |
二、动态影像艺术与电影和电视 |
(一)动态影像艺术与电影的区别 |
(二)动态影像艺术与电视的区别 |
三、动态影像艺术及其叙事功能 |
(一)传统媒介的叙事功能 |
(二)动态影像的叙事功能 |
第二章 动态影像艺术的形式独立及反叙事性的合法性 |
一、动态影像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相关艺术的影响 |
(三)思想理论的影响 |
(四)科学技术的影响 |
二、动态影像艺术中反叙事性的合法性 |
(一)反抗电视的传媒力量 |
(二)反抗电影的传统叙事 |
第三章 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结构 |
一、动态影像艺术的非线性结构 |
(一)从画框中走出来的风景——全景艺术 |
(二)打破叙事传统的非线性结构——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 |
(三)网状模式——动态影像艺术的非线性叙事 |
二、动态影像艺术的超文本结构 |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
(二)从线性走向分叉 |
(三)从完整走向碎片 |
第四章 动态影像艺术语言的反叙事性 |
一、动态影像艺术的主题演进 |
(一)反英雄主题 |
(二)反宏大主题 |
二、动态影像艺术的语言形态 |
(一)视听——边界消融 |
(二)互动——观者重生 |
(三)体验——环境虚拟 |
三、动态影像艺术的语言特点 |
(一)记录的即时性 |
(二)身体的表演性 |
(三)文本的观念性 |
(四)技术的连接性 |
(五)装置的环境性 |
(六)电子的编辑性 |
(七)多维的虚拟性 |
(八)时空的交互性 |
第五章 动态影像艺术中时空维度的反叙事性 |
一、动态影像艺术中时间维度的反叙事性 |
(一)分叉的故事时间 |
(二)自由的叙述时间 |
(三)互动的观看时间 |
二、动态影像艺术中空间维度的反叙事性 |
(一)隐喻的故事空间 |
(二)交互的叙述空间 |
(三)虚拟的现实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为什么研究建筑与科学的关联性? |
0.1.2 抽象是广义科学的一般认知 |
0.1.3 建筑作为知识·艺术 |
0.2 研究对象与路径 |
0.2.1 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研究背景和创新性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0.4 论文总体结构与章节提要 |
0.4.1 论文总体结构 |
0.4.2 章节内容提要 |
第一章 有形与无形:前古典时代的建筑与自由艺术(liberal arts) |
1.1 技艺与认识的区分 |
1.2 建筑有形技艺与无形认识之辨 |
1.2.1 维特鲁威:建筑结合技艺与认识 |
1.2.2 维特鲁威与超越论数学传统 |
1.2.3 斐洛:圣殿的无形知识结构 |
1.3 建筑与自由艺术的分歧 |
1.3.1 建筑对立于神圣知识 |
1.3.2 建筑在神圣与世俗之间 |
1.3.3 自由艺术与机械艺术对立 |
1.4 建筑是神圣拯救的物质阶梯 |
1.4.1 机械艺术:心灵建设的阶梯 |
1.4.2 几何搭建“造”与“思”之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限与无限:有机论整体宇宙的超越性与人文主义建筑 |
2.1 知识视野扩展与有机论宇宙秩序 |
2.1.1 有序宇宙的精神-物质结构 |
2.1.2 无限球体与相对中心 |
2.2 阿尔伯蒂:建筑知识的有限道德与无限隐喻 |
2.2.1 知识与行动的界限 |
2.2.2 有限与无限 |
2.2.3 设计图绘(disegno)的智性操作 |
2.3 古典建筑制度化与神圣启示 |
2.3.1 五柱式法则:知识制度化与神圣化 |
2.3.2 和声数比与超感觉 |
2.4 知觉启示无限:手法主义与巴洛克破格 |
2.4.1 复合教堂中的静与动 |
2.4.2 单一空间教堂中的无限驱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限的相对化:启蒙早期有机论宇宙解体中的建筑与美术(Fine Arts) |
3.1 无限时空的相对性 |
3.1.1 有机论宇宙解体与精确科学 |
3.1.2 无限时间与科学进步观念 |
3.1.3 无限空间与理性相对化 |
3.2 科学与美术的新对立 |
3.2.1 美术整合自由与机械 |
3.2.2 超越性审美与鉴赏力社会化 |
3.2.3 客观美的相对性 |
3.2.4 建筑在美与用之间 |
3.3 自由艺术超越性观念的解体 |
3.3.1 和谐数比相对化 |
3.3.2 柱式装饰的相对化 |
3.3.3 自由式园林与感觉论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新界定无限:工业革命前夕机械论宇宙中的建筑知识分科路径 |
4.1 机械论综合与建筑知识类属 |
4.1.1 和谐数比复兴与新科学 |
4.1.2 牛顿综合与绝对时空观念 |
4.1.3 百科全书中建筑知识类属的分裂 |
4.2 建筑理性的自然科学伦理 |
4.2.1 洛吉耶:原始棚屋的结构概念抽象 |
4.2.2 洛多利:材料理性的有机再现 |
4.3 建筑想象的图像语言表达 |
4.3.1 语言起源与表达的普遍性 |
4.3.2 部雷:崇高诗意的想象图景 |
4.3.3 勒杜:建筑言论与社会契约 |
4.4 工程师理性与工程技术职业化 |
4.4.1 军事工程从建筑中区分 |
4.4.2 工程师理性主导建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总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研究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杂记 |
1 |
2 |
3 |
二、电影 |
1 |
2 |
3 |
三、缪斯 |
1 |
2 |
3 |
四、胶东 |
1 |
2 |
3 |
五、绘画 |
1 |
2 |
3 |
六、罗兰 |
1 |
2 |
3 |
七、素数 |
1 |
2 |
3 |
八、南国 |
1 |
2 |
3 |
九、郊游 |
1 |
2 |
3 |
十、畴人 |
1 |
2 |
3 |
十一、鲁国 |
1 |
2 |
3 |
十二、部长 |
1 |
2 |
十三、红烛 |
1 |
2 |
3 |
十四、疑问 |
1 |
2 |
3 |
十五、离歌 |
1 |
2 |
3 |
(6)数学史教学一例——“欧拉与高斯”的教学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为什么称欧拉与高斯是近代数学巨星? |
2 把欧拉与高斯放在一个专题里, 怎样进行比较? |
3 两个标题:欧拉的数学直觉与高斯的时代特点指的是什么含义? |
4 选择哪些生动、丰富的事例进行教学, 以达到数学性、趣味性兼而有之的教学效果? |
5 教学方法 |
(7)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学者关于科技文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学者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与辨析 |
1.3.1 文化与科技文化观 |
1.3.2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文化观 |
1.4 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历史背景 |
2.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理论渊源 |
2.1.1 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的科学文化 |
2.1.2 文艺复兴、十七世纪时期的科技文化 |
2.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科技发展现状 |
2.2.2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 |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演进轨迹 |
3.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萌芽 |
3.1.1 唯物辨证、人文情怀的科技文化思想 |
3.1.2 人类自身、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解”式的科技文化思想 |
3.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形成 |
3.2.1 初步构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统一的科技文化观 |
3.2.2 实证论证科技与工业及制度、人文三者的联系性 |
3.3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发展 |
3.3.1 在世界性交往中阐释科技进步及其文化 |
3.3.2 在资本范畴下探索科技进步及其文化 |
3.4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成熟 |
3.4.1 现代科技文化引领世界文明的转型 |
3.4.2 构建了历史的、唯物的、与人类史彼此制约的自然观 |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理论体系 |
4.1 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与劳动实践论 |
4.1.1 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整体性的理论发展 |
4.1.2 劳动实践过程推动科技文化内容转换 |
4.2 理论主题: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 |
4.2.1 科学理性的极致化发展 |
4.2.2 整体性科技文化主题呈现 |
4.3 理论内容:解蔽异化中凸显整体性科技文化思想 |
4.3.1 现代科技与人的异化 |
4.3.2 现代科技与社会权力化异化 |
4.3.3 现代科技与自然界的异化 |
4.4 价值指向:自由发展与和谐生存 |
4.4.1 个体进入自由发展境界 |
4.4.2 社会进入和谐式发展状态 |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5.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对后世理论的影响 |
5.1.1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 |
5.1.2 对中国共产党领袖科技文化理论的影响 |
5.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对当代中国科技文化建设的意义 |
5.2.1 剖析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及其对中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影响 |
5.2.2 对中国现代性科技文化理论建设的启示 |
5.2.3 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启迪 |
5.3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意义 |
5.3.1 消除城乡对立的现状,实践“统筹规划”的科学发展观 |
5.3.2 促进社会发展与人民受益,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5.3.3 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陈省身·几何原本·欧拉示性数——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高斯-邦尼公式到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徐光启、利玛窦、公理化方法和演绎体系的数学 |
1.1 欧几里得《原本》 (Elements) 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科学着作 |
1.2 《原本》中译传播意义重大 |
1.3 陈省身的几何学启蒙教育及其谆谆告诫 |
2 欧拉:数学思想与科学方法, 内在几何与示性数 |
2.1 18世纪数学的中心人物——欧拉 |
2.2 欧拉具有鲜明个性的数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
2.3 曲线的内在几何和欧拉示性数 |
3 高斯—邦尼公式, 阿蒂亚一辛格指标定理, 数学的统一性 |
3.1 高斯—邦尼 (Gauss-Bonnet) 公式及其推广 |
3.2 阿蒂亚—辛格 (Atiyah-singer) 指标定理及其先驱与特例 |
3.3 数学与物理, 数学的统一性 |
4 结束语——数学哲学与数学之美 |
(9)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径 |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
2.1 "我思,故我在" |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
2.2 渗原理 |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
2.3 人性的内核 |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
2.3.2 善意志 |
2.4 天演与伦理 |
2.4.1 被搁置的善 |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
2.5.2 "孤立国"模型 |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
4.1 必要的说明 |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
4.5.2 金融与诚信 |
4.5.3 金融与节制 |
4.5.4 金融与责任 |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
结束语 |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论十八世纪的三起艺术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十八世纪的音乐文化背景 |
一、社会背景及重要音乐活动 |
(一) 社会背景 |
(二) 音乐活动 |
二、十八世纪音乐的新潮流 |
(一) 音乐展现出的新迹象 |
(二) 新形式的产生 |
(三) 新的创作手法 |
第二章 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 |
一、两起艺术争论的开端 |
(一) 旋律派的思想 |
(二) 和声派思想 |
二、启蒙运动中的美学思想 |
(一) 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审美准则 |
三、旋律派的音乐审美本质 |
(一) 卢梭对音乐艺术的影响 |
(二) 音乐的统一性原则 |
四、争论之中的启蒙思想 |
(一) 启蒙运动思想家的重要音乐活动 |
(二) 对音乐的影响 |
五、和声派的音乐审美本质 |
(一) 拉莫的美学思想 |
(二) 和声派的美学观点 |
六、两起艺术争论的本质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小节 |
第三章 喜歌剧之争 |
一、喜歌剧的由来 |
(一) 喜歌剧的产生背景 |
(二) 喜歌剧历史 |
二、新风格的产生 |
(一) 新风格的由来 |
(二) 其他重要音乐活动 |
(三) 各个国家的喜歌剧发展 |
三、喜歌剧的音乐风格 |
(一) 喜歌剧的题材 |
(二) 喜歌剧发展中的阻力 |
四、喜歌剧的其他创作 |
五、喜歌剧之争的本质 |
第四章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
一、十八世纪歌剧的发展背景 |
(一) 格鲁克的音乐创作 |
(二) 歌剧的改革措施及代表作品 |
(三) 总结改革措施 |
二、歌剧改革的贡献 |
(一) 改革原则 |
(二) 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
(三) 格鲁克的历史贡献 |
第五章 三起艺术争论的本质 |
一、“理性”的音乐审美观 |
(一) 三起艺术争论与启蒙运动的联系 |
(二) 启蒙运动思想的艺术观 |
二、启蒙思想对音乐的重要影响 |
(一)启蒙思想家的重要音乐观点 |
(二)对我们的启发和意义 |
(三)启蒙运动对音乐的贡献 |
第六章 十八世纪三起艺术争论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
一、三起艺术争论中蕴涵的思想内涵 |
(一)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
(二)人文影响 |
二、三起争论的艺术价值 |
(一)三起艺术争论的本质 |
(二)音乐的未来发展之路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十八世纪的数学英雄——欧拉(论文参考文献)
- [1]盖尔范德与赋范环理论的创立[D]. 刘献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D]. 柏航. 山西大学, 2021(12)
- [3]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研究[D]. 孙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4]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D]. 雷晶晶. 东南大学, 2017(01)
- [5]研究生[J]. 蔡天新. 江南, 2017(01)
- [6]数学史教学一例——“欧拉与高斯”的教学构想[J]. 朱丹. 数学通讯, 2012(14)
- [7]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D]. 程宏燕.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8]陈省身·几何原本·欧拉示性数——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高斯-邦尼公式到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J]. 李鹏奇,张洪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 [9]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10]论十八世纪的三起艺术争论[D]. 尹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