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传播什么——新世纪的写作

今天传播什么——新世纪的写作

一、今天传播什么——写在新的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劳伦斯·赖特,吕有萍[1](2021)在《十字路口》文中研究说明劳伦斯·赖特(Lawrence Wright,1947—)是美国作家,资深记者,《纽约客》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他出版过至少十本非虚构作品,两部长篇小说,其中纪实作品《末日巨塔:基地组织与9·11之路》获得2006年普利策奖。赖特的悬疑小说《十月之殇》以某种席卷全球各国、引发重大文明危机的神秘病毒为主题,虽然出版于2020年4月,但由于写在新冠病毒出现之前,这部作品被媒体誉为2020年"最有先见之明的小说"。该书目前已经引进中国。

张悦[2](2021)在《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文中研究指明

高心怡[3](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提出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黄菲蒂[4](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指出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冯凯[5](2020)在《马克思经典着作中的文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虽然没有研究文化思想的专门论着,但是其文化思想却渗透在各个阶段的经典着作中。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各个阶段经典着作的研读,深入探析马克思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起源,在此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历程,挖掘其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以唯物史观为世界观,坚持以人为主体,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其宗旨在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类解放。论文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社会领域中的文化矛盾、文化领域中的唯心主义、特殊文化氛围和教育分析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维柯的文化哲学思想,康德肇始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文化人类学思想分析了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第二部分对马克思的着作文本进行了系统梳理,确定了其文化思想来源的经典着作。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和马克思的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第三部分系统研究了马克思经典着作中的文化思想的实践进程和文本展开,结合文本对不同时期经典着作中的文化思想进行了详细研读,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第四部分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方面总结了其当代价值。马克思经典着作中的文化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内容深邃、复杂,在国内与国际、理论和现实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文化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来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文本着作中的文化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而且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价值。

张乾[6](2020)在《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完善研究》文中指出公益诉讼制度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诉讼制度,其古老是指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立的市民公益诉讼,其年轻是指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一直处于缺位和探索状态,直到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时才将其纳入,但也仅仅是框架性的原则规定。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2012年入法后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易受侵害的国家利益和分散性社会公共利益仍未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直面公共利益保护不力现实的抉择。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成为借力诉讼轨道整合国家和社会力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对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作为本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尽管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通过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找到了最佳制度模式,但关于制度的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目的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范畴、改革背景及理论基础、实践效果进行总结和论证,最后对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从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范畴、改革背景及理论依据、实践观察、制度完善依次展开研究,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围绕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范畴展开,论文试图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公共利益作为一个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中的原则性概念,得到了充分讨论和学术思考,但到目前无法对公共利益进行立法上的精确定义,究其根源在于公共利益的内涵具有广泛性、不确定性、抽象性,是一个与公平正义、诚实信用等类似的概括性概念,但公共利益是真实存在的,可以通过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公共性、整体性和程序性的基本属性以及与私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界分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公共利益确立的标准主要是公共福利和社会认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些价值取向和认同感,进行法律化转向后便成为司法保护的法益之一。民事诉讼法典中有若干条款都规定了公共利益的内容,尤其以民事公益诉讼最为明显,民事公益诉讼背景下的公共利益主要限于典型的纯粹性公共利益,也即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体现较强的公共性和不可分性。通过比较考察,论文得出公益诉讼的内涵是指特定的主体对于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法律法规授权的前提下,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公益诉讼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与私益诉讼的诉讼功能、原告资格、权利救济及裁判效力方面的差异中。在公益诉讼模式中,民事公益诉讼是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负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对涉及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检察机关有权提起诉讼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也于2017年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典中正式得以确立,成为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第二部分以改革背景和理论依据作为论证方向,论文认为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改革背景来自于本轮司法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传统民事公益诉讼、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等四个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公益诉讼制度的政治基础在于政治参与,公民个人、社会组织都可以通过公益诉讼进行政治参与,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在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对社会组织及其他机关公益诉讼积极性不高的替代性补充,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政治行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补强行政执法的不足,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要求,是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哲学依据。关于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法理,论文认为是在福利国家的背景下,社会“法化”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型纠纷的解决需求,现代型纠纷的产生带来了民事诉讼有关理论的突破,比如当事人适格理论,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治理司法化的路径需要,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就是在诉讼理论突破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公共利益纠纷而产生的司法途径。检察机关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体现了宪法定位,检察机关借助诉讼轨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民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体现了法律监督的基本功能与价值。第三部分围绕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论文试图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效果作出合理评价。通过分析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规范面貌,对2016、2017、2018三年检察公益诉讼的完整办案数据进行实证考察和与行政公益诉讼的比较分析,得出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逐步得到体现,体现在保护公共利益的核心功能,执行法律,形成公共政策、促进社会治理的次要功能和为其他类似改革提供参考的借鉴功能。在制度的实践中,形成了恢复性司法理念、“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善治理念、公平效率理念、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补充司法理念等,论文着重对双赢多赢共赢和补充司法理念进行阐释。通过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进行观察提出了制度目前存在的一系列困境,为制度的塑造完善提供参考。第四部分围绕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展开。文章从制度的特殊性入手,认为在诉讼主体、诉权基础、诉讼程序和诉讼权利义务方面均与民事诉讼存在差异,这是构建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逻辑起点。通过分析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内在逻辑,论文认为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及侵害英烈人格利益的案件,根本目在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传统的民事诉讼程序已无法适应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解决社会公共利益纠纷的需要。从构建民事诉讼的程序体系出发,案件决定程序的基本理念要求根据不同的社会纠纷类型设置不同的程序规则,将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定位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程序显然更合适,程序的构建应该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注重效率、程序公正、检察克制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从诉权、诉讼标的、诉讼攻击防御和既判力几个方面对程序完善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构造。立法供给方面可以从制定程序规则、出台司法解释、制定公益诉讼单行法三个步骤顺序进行。未来规划发展方面,论文着重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扩展的原则及路径,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体系构建中社会组织诉权积极性的提升和公民个人诉权的赋予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初步思考。

余亦鹏[7](2020)在《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相亲类节目作为我国电视节目的一种独特类型,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影响力大且服务性强的相亲类节目却比较匮乏。如何让电视相亲类节目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内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现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前言部分说明了研究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必要性;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现状和特点;第二章梳理了我国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兴盛过程,分析了其原因;第三章为个案分析,对江苏卫视代际相亲节目《新相亲大会》及其启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分析了当下我国电视相亲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同质化严重、商业广告多、社会责任缺失等。最后,第五章针对电视相亲类节目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吴昊[8](2020)在《《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文学》作为由全国文协创办的文学期刊,被文艺界称为“国刊”,不管是1980年代的“纪实小说”,还是2010年提倡的“非虚构”,都在《人民文学》的推广下成为文坛热点。文学期刊为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提供了新的材料,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演变,可在《人民文学》中寻到发展轨迹。本论文将《人民文学》设置的非虚构性写作栏目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借助《人民文学》自1985年命名“纪实小说”至2010年创设“非虚构”到如今这三十年的栏目流变。沿着“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非虚构”栏目设立的时间顺序,寻找栏目内在的文学联系和嬗变轨迹,进而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流变动因,从而全面勾勒出从“纪实”到“非虚构”流变的立体图景。对“非虚构”进行理论研究和文本解读,并从民族心理、现实生活层面探究“非虚构”对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人民文学》的“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和“非虚构”栏目,意在总结栏目特征,梳理大致的嬗变脉络,寻找各栏目之间的细微差异。第二章从《人民文学》的“国刊”地位入手,从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角度出发,解读外部世界对非虚构栏目产生的推动力。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编辑的办刊理念、读者需求以及作者写作志趣对“非虚构”发展的帮扶。第三章以非虚构文学作品对“人”和“史”的解读为核心,从文本内涵层面挖掘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文学精神内部嬗变轨迹。第四章在审美层面拓展嬗变的价值,结合上文分析出的时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外部因素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因,寻找这种流变背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品格,并且在结语中指出非虚构写作的局限性。非虚构文学对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有着积极作用,为作家对“人”和“史”的表达提供新的思考路径。探究《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的流变,对非虚构文学的理论建设可以起到微小的补充作用。

刘红梅[9](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及其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报党刊是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事关党和国家的命运。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重要来源。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和书信中体现出的党报思想,探索其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实践发展中形成和完善的,它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日益高涨、阶级斗争愈发激烈,急需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工人无产阶级进行斗争,党的机关报成为组织和联系工人不可或缺的纽带和阵地,这为党报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新闻传播思想及报刊经验、同时代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几乎都伴随着报刊工作,从1848年亲自创办《新莱茵报》起开始形成党报思想,在指导第一国际机关报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因而党报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他们关于党报的性质、党报的使命与作用、党报与党的领导机构的关系以及党报的编辑都有精辟的论述,他们的这些理论要点在当时是各无产阶级政党充分利用党报进行斗争的指导思想,对于当时党的发展壮大起了关键的作用。第三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初步概括了党报工作的基本原则,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开拓了前进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对于新时代我国党报党刊以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守住党报舆论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新兴媒体的发展,要求党报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原则下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优势,占领思想宣传阵地。

张西立[10](2019)在《实践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的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根本标志的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前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命题,根本上反映了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道路上追求自身幸福和解放的深刻实践要求,也是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等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可以称之为实践之问。

二、今天传播什么——写在新的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天传播什么——写在新的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3)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5)马克思经典着作中的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形成的背景
    1.1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历史背景
        1.1.1 社会领域中的文化矛盾
        1.1.2 文化领域中的唯心主义
        1.1.3 特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
    1.2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思想背景
        1.2.1 维科哲学思想的奠基
        1.2.2 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淀
        1.2.3 文化人类学的引导
第二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研究前提和理论基础
    2.1 研究前提一:马克思的确有文化思想
    2.2 研究前提二:马克思经典着作的界定
        2.2.1 马克思的着作文本介绍
        2.2.2 马克思文化思想来源的经典着作
    2.3 核心概念阐释
        2.3.1 文化
        2.3.2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2.4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解析
        2.4.1 人与自然关系是其研究起点
        2.4.2 唯物史观是其哲学基础
        2.4.3 现实的人是其研究主体
        2.4.4 劳动实践是其形成依据
第三章 马克思经典着作中文化思想的实践进程和文本展开
    3.1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文化思想
        3.1.1 《博士论文》时期
        3.1.2 《莱茵报》时期
        3.1.3 《德法年鉴》时期
    3.2 19世纪40年代—40年代末的文化思想
        3.2.1 巴黎时期
        3.2.2 布鲁塞尔时期
    3.3 19世纪40年代末—60年代的文化思想
        3.3.1 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
        3.3.2 伦敦时期
    3.4 19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文化思想
第四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启示
    4.1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
        4.1.1 有助于坚定理论自觉自信
        4.1.2 有助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4.2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4.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2.2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4.2.3 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4.2.4 不断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4.2.5 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基础上文化交流互鉴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公共利益
        一、公共利益内涵辨析
        二、公共利益的属性
        三、公共利益与相关利益形态的界分
        四、民事领域的公共利益
    第二节 公益诉讼
        一、内涵分析
        二、特征概括
        三、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之区别
        四、民事公益诉讼的产生
    第三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
        一、域外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图景总体考察
        二、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司法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路径
        三、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本质
第二章 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改革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改革背景
        一、从属于本轮司法改革
        二、转机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三、承接于传统民事公益诉讼
        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
        一、政治哲学理论
        二、纠纷解决理论-接近司法、缓解纠纷“法化”不足的理性选择
        三、宪法基础-法律监督的理性回归
第三章 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观察
    第一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规范面貌
        一、案件范围
        二、诉前程序
        三、诉讼程序
        四、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区别
    第二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境遇
        一、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历史脉络概述
        二、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观察
    第三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合理评价
        一、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功能
        二、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理念
        三、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困境
第四章 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特殊性
        一、诉讼主体
        二、诉权基础
        三、诉讼程序
        四、诉讼权利义务
    第二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完善
        一、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定位
        二、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构建的基本原则
        三、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构建的理论省思
    第三节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及未来面向
        一、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
        二、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扩展
        三、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体系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电视相亲类节目概述
    1.1 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内涵
    1.2 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特点
        1.2.1 对象服务性
        1.2.2 浓厚娱乐性
        1.2.3 代表性嘉宾
        1.2.4 多平台合作
第2章 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兴起与原因
    2.1 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2.1.1 “电视红娘”出现
        2.1.2 “玫瑰之约”弄潮第一波
        2.1.3 “非诚勿扰”引爆第二轮
        2.1.4 当前电视相亲类节目的成熟化
    2.2 电视相亲类节目兴盛的原因
        2.2.1 契合“剩男”“剩女”时代需求
        2.2.2 节目的精心策划和包装
        2.2.3 节目具体内容看点丰富
        2.2.4 传播和营销形式多样
    2.3 国内几档主要的电视相亲类节目
        2.3.1 《非诚勿扰》
        2.3.2 《非常完美》
        2.3.3 《中国新相亲》
第3章 案例研究:《新相亲大会》
    3.1 栏目基本情况
    3.2 《新相亲大会》的内容设置
        3.2.1 主持人设置
        3.2.2 嘉宾设置
        3.2.3 环节设置
    3.3 《新相亲大会》的形式、包装与推广分析
        3.3.1 节目的形式特征
        3.3.2 节目的综合包装
        3.3.3 节目推广
    3.4 《新相亲大会》的整体特色
        3.4.1 综合可看性强
        3.4.2 重视价值观引导
        3.4.3 体现相亲真内涵
第4章 我国电视相亲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同质化现象严重
    4.2 商业广告植入多
    4.3 娱乐色彩过重
    4.4 “速配式”爱情成功率低
    4.5 节目社会责任缺失
第5章 电视相亲类节目良性发展的对策
    5.1 改进思维,提高节目的特色和创新
        5.1.1 明确自身节目特色
        5.1.2 创新节目诸形式
        5.1.3 做好节目各环节
    5.2 加强管理,限制植入广告频次和时间
        5.2.1 职能部门加强管控
        5.2.2 限制广告频次和时间
    5.3 严把嘉宾关、话题关、主持人关和审查关
    5.4 电视相亲类节目未来发展的保障
        5.4.1 做好内部保障
        5.4.2 加强外部保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从“纪实”到“非虚构”
    (一) “纪实”的肇始
    (二) 流变的“中间物”
    (三) “非虚构”的再出发
        1.2010 年: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
        2. “我”观“纪实”与“非虚构”
二、 举重若轻:以文学的名义寻求“共名”
    (一) 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引导
        1. 文学希望把方向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外部政治宣传
        2. 文学希望把新鲜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内部编辑实践
    (二) 为人民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诉求
        1. 人民需要文学的力量:“纪实”方式满足读者需求
        2. 人民需要文学的温度:“非虚构”品格重建作家追求
三、 深入浅出:借“民间”演绎“无名”
    (一) 从大到小的“人”
        1. “人”的失落与回归
        2. 躲避崇高:从英雄到凡人
    (二) 以小见大的“史”
        1. 自上而下的介入角度
        2. 自下而上的反思立场
四、 删繁就简:“向内转”之后的出走
    (一) 沟通现实的积极姿态
        1. 关怀:文章合为时而着
        2. 行动: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 打破规则的大胆探索
        1. 超越虚实之辨
        2. 突围文体之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作品统计表
后记

(9)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本文研究方法
        0.3.1 文献研究法
        0.3.2 比较研究法
        0.3.3 阶级分析法
        0.3.4 理论联系实际法
    0.4 本文创新之处
1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形成背景
    1.1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1.1 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1.1.2 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1.1.3 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2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理论渊源
        1.2.1 空想社会主义者传播思想的影响
        1.2.2 同时代的报刊活动家、政论家的思想借鉴
2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关于党报的性质
        2.1.1 党报是政党发展的象征
        2.1.2 党报是党的一面旗帜
        2.1.3 党报是党的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
        2.1.4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
    2.2 关于党报的使命
        2.2.1 遵守和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原则
        2.2.2 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
        2.2.3 深入实际了解并反映真实情况
        2.2.4 实行党内思想交流与批评自由
    2.3 关于党报与党的领导机构的关系
        2.3.1 党的领导机构要指导和监督党报工作
        2.3.2 党必须掌握党报的“钱袋”
        2.3.3 党报对党的领导有监督批评的权利
3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启示
    3.1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历史地位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3.1.2 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基本原则
        3.1.3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础
    3.2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当代启示
        3.2.1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2.2 占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
        3.2.3 加快推动党报新媒体平台建设
        3.2.4 提升党报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实践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把握历史方位的需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真正继承和弘扬——“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不断彰显——“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坚定“四个自信”的需要。
        1.“四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
        2.坚定“四个自信”的政治任务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
        1.“失语就要挨骂”。
        2.中国故事的主线和基调。
        3.跟习近平学讲中国故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义性。
        一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二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四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实践要求
    (一)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回答,将贯穿整个新时代。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胸怀“两个大局”。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自觉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作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终生课题。

四、今天传播什么——写在新的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字路口[J]. 劳伦斯·赖特,吕有萍. 世界文学, 2021(06)
  • [2]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D]. 张悦.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3]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马克思经典着作中的文化思想研究[D]. 冯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6]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完善研究[D]. 张乾.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7]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D]. 余亦鹏. 南昌大学, 2020(01)
  • [8]《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D]. 吴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及其启示研究[D]. 刘红梅. 辽宁大学, 2020(01)
  • [10]实践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J]. 张西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05)

标签:;  ;  ;  ;  ;  

今天传播什么——新世纪的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