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茶叶中铜、铅、镍含量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玲[1](2021)在《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镉、铅、铬、镍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重金属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是缓慢且长期的,一旦进入体内,很难随着身体代谢排出。身体内重金属含量多或少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食物的摄入是人体接触重金属的一个潜在方式。因此,选择一种高准确度、高精密度的方法对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是非常关键的。本研究以Cu(II)-DPC和Zn(II)-DPC为共沉淀载体,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为测定方法,建立了测定食品中Pb(II)、Cr(III)、Cd(II)、Ni(II)含量的新方法。对共沉淀的最佳p H值、试剂最佳用量、共沉淀时间、离心条件、共存离子的最大浓度值和最大富集倍数进行了优化探讨,实现了模型溶液中Pb(II)、Cr(III)、Cd(II)、Ni(II)的定量回收。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7.50μg/L Pb(II)、0.35μg/L Cr(III)、0.32μg/L Cd(II)、0.78μg/L Ni(II),富集倍数最高可达100,方法的精密度(RSD)分别为2.26%Pb(II)、0.96%Cr(III)、2.17%Cd(II)、0.98%Ni(II),同时对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花生、瓜子、洋葱和花椒样品进行了测定。本研究对镉、镍、铬、铅的共沉淀机理做了初步探究,为试剂的加入顺序和共沉淀条件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王素燕[2](2021)在《金银纳米材料检测钴铜铅的方法构建及在森林食品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增强,森林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但重金属污染引发的森林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重金属钴(Co)、铜(Cu)、铅(Pb)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森林食品随时可能受到Co、Cu、Pb的污染,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论文针对森林食品监测中存在的重金属检测技术不完善、国家标准中森林食品重金属监测项目不全面等问题,基于金银纳米材料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构建了 Co2+、Cu2+、Pb2+的高灵敏比色传感器,实现了 Co2+、Cu2+、Pb2+的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可视化检测,为森林食品中Co、Cu、Pb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1、基于类芬顿反应刻蚀金纳米星粒子(GNSs)构建高灵敏钴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以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为还原剂和覆盖剂,氯金酸(HAuCl4)为金源,合成稳定的金纳米星粒子(GNSs)。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硫氰化钾(KSCN)和碳酸氢钠(NaHCO3)存在下,Co2+引发类芬顿反应,产生大量超氧自由基(O·-),将金纳米星粒子表面的单质金(Au0)氧化为Au+,导致金纳米星粒子溶液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LSPR)波长发生蓝移,溶液颜色从蓝绿色逐渐变紫色、红色。当Co2+浓度低至500 pmol/L时,肉眼就可以区分出颜色的变化。Co2+浓度在100pmol/L~20 μmol/L范围内与GNSs的LSPR吸收峰的波长差从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检出限为33 pmol/L。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很高的灵敏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对森林食品样品中钴含量检测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RSD<5%),以及很高的准确性(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非常接近)。2、基于银包金纳米星粒子(GNSs@Ag)刻蚀反应构建高灵敏铜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在硫代硫酸钠(Na2S2O3)存在情况下,溶解氧会氧化单质银(Ag0)形成二硫代硫酸根合银离子(Ag(S2O3)23-),Cu2+能够作为催化剂加速这一反应。Cu2+存在导致银包金纳米星(GNSs@Ag)中银层厚度明显减小,最大紫外可见吸收峰强度减小,溶液颜色也随之变化。当Cu2+浓度高于200 pmol/L时,肉眼就可以分辨出颜色的变化。Cu2+浓度在50 pmol/L~50 μmol/L范围内与最大UV-Vis吸收峰的吸光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检出限为15 pmol/L。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森林食品样品中铜含量检测达到良好的效果。3、基于三种不同形貌的金纳米粒子(球形金纳米粒子GNPs、金纳米棒GNRs和金纳米星粒子GNSs)构建不同灵敏度的铅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1)基于Pb2+诱导谷胱甘肽(GSH)功能化球形金纳米粒子(GNPs)的聚集反应检测溶液中Pb2+。原因为GSH和Pb2+有比较强的螯合能力,纳米粒子聚集后导致其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发生了改变,溶液颜色也随之变化。Pb2+浓度在0.02 μmol/L~20μmol/L范围内与UV-Vis吸收峰强度的比值(A680/A518)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检出限为6 nmol/L。肉眼可以区分低至50 nmol/LPb2+引起的颜色变化。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选择性好,在森林食品样品中铅含量检测达到较好的效果。(2)利用Pb2+在金纳米棒(GNRs)刻蚀体系中特殊的催化作用来检测溶液中的Pb2+。在金纳米棒溶液中加入Na2S2O3,通过Au-S共价键作用力,在金纳米棒表面形成一层Au(S2O3)23-膜。加入Pb2+和2-巯基乙醇(2-ME)后,Pb2+被还原为Pb0沉积在纳米粒子表面,加速2-ME对金的浸出,从而导致纳米棒长径比的变化,引起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峰位的变化。Pb2+浓度在500pmol/L~50 μmol/L范围内与最大吸收峰波长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检测限为150 pmol/L。肉眼可以分辨低至2 nmol/LPb2+引起的颜色变化。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选择性好,在森林食品样品中铅含量检测达到较好的效果。(3)利用Pb2+在GNSs刻蚀体系中特殊的催化作用来检测溶液中的Pb2+。在金纳米星粒子溶液中加入Na2S2O3,通过Au-S键的络合作用,在金纳米星粒子表面形成一层Au(S2O3)23-膜。加入Pb2+和2-ME后,Pb2+被还原为Pb0沉积在粒子表面催化2-ME溶解Au,致使金纳米星粒子被刻蚀。Pb2+浓度在0 μmol/L~10μmol/L范围内,随着Pb2+浓度的增加,溶液颜色由蓝绿色逐渐变为蓝紫色、红色、最后变为无色。当Pb2+浓度高于200pmol/L,肉眼就可以区分出颜色的变化。Pb2+浓度在2 pmol/L~1 μmol/L范围内时与最大UV-Vis吸收峰波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检出限为0.6pmol/L。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对森林食品中铅含量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金银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构对其传感器检测重金属的灵敏度起着重要作用。GNPs结构高度对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依赖于GNPs粒径大小。GNRs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不同,LSPR取决于GNRs长径比。GNSs具有特殊的星形结构,其边缘和尖端的金原子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LSPR主要取决于GNRs分支的数目和长度。因此,与GNPs、GNRs传感器相比,GNSs传感器具有更宽的检测范围和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张欢[3](2021)在《石家庄市售茶叶铅、镉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测定石家庄市售茶叶及浸出液中铅、镉元素含量并分析不同品种茶叶之间二者含量差异,评价市售茶叶质量安全状况;(2)探讨茶叶浸泡不同时间后铅、镉元素浸出规律及对应的浸出率;(3)利用目标危害系数(THQ)法评估茶叶中的铅、镉元素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对待测样品进行前处理,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铅、镉元素含量。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风险评估模型,运用目标危害系数(THQ)对茶叶及浸出液中铅、镉元素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1.本研究采用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及铅、镉含量测定,评估了检测技术。结果表明该操作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铅离子质量浓度在0-0.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53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12%-102.07%;镉离子质量浓度在0-0.00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47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7.70%-99.65%。原子吸收仪测量铅镉元素时精密度较高,RSD范围为0.55%-2.70%。2.茶叶铅的含量为1.22-3.49mg/kg,镉的含量为0.09-0.20mg/kg,不同品种茶叶铅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71 mg/kg(花茶)、2.03 mg/kg(白茶)、2.11 mg/kg(绿茶)、1.76 mg/kg(红茶)、2.53 mg/kg(黑茶)和1.81 mg/kg(乌龙茶),镉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0.17 mg/kg(花茶)、0.16 mg/kg(白茶)、0.19 mg/kg(绿茶)、0.14 mg/kg(红茶)、0.16 mg/kg(黑茶)和0.13mg/kg(乌龙茶),不同品种茶叶铅、镉含量存在差异(H=30.162,P<0.05;H=22.93,P<0.05)。3.茶叶冲泡过程中铅、镉元素的浸出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min时浸出率最高。随机选取36个茶叶样品进行冲泡,20min后测定浸出液中铅、镉含量。铅的含量范围为0.93-1.75 mg/kg,镉的含量范围为0.03-0.11mg/kg,铅元素的不同茶叶平均浸出率在56.45%-69.37%之间变化,镉的不同茶叶平均浸出率在34.03%-42.13%之间。铅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7 mg/kg(花茶)、1.34 mg/kg(白茶)、1.23 mg/kg(绿茶)、1.24 mg/kg(红茶)、1.50 mg/kg(黑茶)和1.10 mg/kg(乌龙茶);镉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0.06 mg/kg(花茶)、0.06 mg/kg(白茶)、0.08 mg/kg(绿茶)、0.05 mg/kg(红茶)、0.07 mg/kg(黑茶)和0.04 mg/kg(乌龙茶),不同品种茶叶浸出液中铅、镉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4.对人体通过饮茶途径摄入的铅、镉产生的健康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81个茶叶样本THQ(铅)的范围为0.045-0.129,THQ(镉)的范围为0.012-0.026,36份茶叶浸出液中THQ(铅)在0.034-0.065之间,THQ(镉)在0.003-0.014之间。结论:本研究所检市售茶叶及浸出液中铅、镉含量均符合我国限定标准,茶叶冲泡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铅、镉元素的浸出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min时达到最大值,二者浸出率较高,在冲泡过程中比较容易浸出。经计算茶叶及浸出液中铅、镉的THQ值均小于1,表明成人通过饮茶途径摄入的铅和镉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健康影响。
孙境蔚[4](2020)在《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研究说明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全球有20多亿人饮茶。长期饮用金属污染物超标的茶叶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选择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和茶树为研究对象,开展铁观音茶叶受金属(Li、V、Cr、Co、Ni、Cu、Zn、Sr、Mo、Cd、Sb、Ba、Tl、Pb)污染的调查研究,分析土壤—茶树体系的金属总量、生物有效性并进行评价;研究茶树在典型金属胁迫条件下,茶树各部位的金属分布及茶叶品质的变化;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法,研究土壤—茶树体系中的金属来源,为铁观音种植区的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铁观音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总有机碳在大部分采样点为优良水平;茶园土壤中Cd、Pb、Tl为主要污染因子,Cd具有极大的生态风险,湖头镇和剑斗镇的3个采样点(HT1、HT2、JD1)及2个垂直剖面(HTp、JDp)的污染严重;金属含量在垂直剖面土壤中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根中的Cu和Zn,茎中的Mo、Cd、Sb,新叶中的Cr、Sr、Cd、Ba具有极强变异;茶树新叶从土壤中富集金属的能力较弱。(2)茶园土壤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表明:Cd、Pb、Cr、Zn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土壤酸性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金属的生物活性越强;金属总量对金属活性态的影响不显着。(3)Pb、Cd、Zn的胁迫实验结果表明:Pb、Cd主要富集在根部,当基质中Pb、Cd的含量较高时,叶片的累积也不容忽视;根吸收的低含量的Zn主要累积在茎,当Zn浓度增加时,叶片的累积超过茎;当金属胁迫浓度较高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均迅速下降,影响茶叶品质。(4)茶叶的浸泡实验表明:泡茶用水的水质影响茶汤中金属的浓度。茶园土壤和茶汤的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不会出现非致癌和致癌的健康风险;饮用茶汤不存在致癌风险,金属Tl存在一定的非致癌风险。(5)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的来源主要为母质层和工农业生产;垂直剖面土壤金属均以母质层来源为主;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沉降在根;农业生产对茎的影响最大;新叶则受母质层的影响最大;各因子的空间分布与安溪县的工业布局有关。(6)Pb、Sr同位素示踪及同位素混合模型的研究表明:表层土壤的铅锶同位素比值落在母质层和燃煤范围内,母质层的平均贡献率为88%;垂直剖面土壤主要受到母质层的影响,贡献率在90%以上;茶树各部位的金属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中根主要受母质层和燃煤影响,茎和老叶受燃煤、农业源、钢铁厂飞灰的影响,新叶则主要受工业源与交通源影响。
余溢菲[5](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苦丁茶微痕量元素富集及析出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苦丁茶富含苦丁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为广西特色产品。但目前,苦丁茶在国家及广西地区未有标准,且现对苦丁茶中的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研究尚未有全面调查,未能查询到相关的安全评估。本论文以广西地区苦丁茶为研究对象,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为检测手段,对苦丁茶中的样品处理方法及微痕量元素及其浸出特性和稀土元素含量进行研究,评价苦丁茶的微痕量元素安全评估。结果如下:(1)建立了用ICP-MS测定苦丁茶中痕量元素铅、镉、砷、铬、镍和铜的方法。以国家有证标准物质茶叶(GBW10016)作为质控样,并对比研究了湿法消解、微波消解和密闭高压消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密闭高压消解法安全易于控制、消解彻底、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成本低且可进行大批量样品同时处理,所以实验选定密闭高压消解法作为实验前处理方法。此方法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11r1.55μg/kg之间,其相关系数均r>0.9999,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0%-105.2%之间。同时,用该方法对苦丁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存在Pb、Cd、As、Cr和Cu超标的现象,引起重视的是样品中存在Pb存在超出国家限量标准(2.0 mg/kg)的情况,超标率为159%。故应该加强对苦丁茶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控。(2)采用ICP-MS测定苦丁茶中16种稀土元素,并对苦丁茶中稀土元素的蓄积水平进行分析。样品经HN03+H202密闭高压消解后,消解液直接用ICP-MS进行测定。在优化仪器工作参数后,选取103Rh为内标元素消除基体干扰和灵敏度漂移,同时选取氨气为动态反应气消除质谱干扰,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6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为0.1~19.0 n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10050和GBW10023)验证,结果与标示值相符。实验表明,方法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精密度好,能满足批量茶叶样品中稀土元素快速检测的要求。苦丁茶样品中Sc、Y、La、Ce、Pr、Nd等元素含量较高,但相对于发酵茶,苦丁茶除Sc元素外,其他稀土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发酵茶。(3)探究了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对苦丁茶叶中的13种金属元素溶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这13种元素中Na的溶出率最高,其次是K、Ni、Cu、As、Fe、Ca和Cr在茶汤中的溶出率较低。各元素的溶出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逐步上升,在90-100℃之间溶出率变化较小。各元素的溶出率在10-30min内随着冲泡时间的增长变化较大,在浸泡50分钟后溶出率变化均有所下将。在选定冲泡温度为90℃时,苦丁茶叶中的13种微量元素溶出率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根据检出样品的数据和摄入量情况表明,摄入茶汤的重金属元素低于ADI数值。
李霄[6](2019)在《采用ICP - MS法测定雅安藏茶中主要重金属元素与稀土元素》文中认为食品质量安全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并优化产业水平也面临着食品质量安全的考验。茶叶产品中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时有发生。雅安藏茶作为黑茶的代表性茶类,同时也是雅安茶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金属含量及稀土元素含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雅安藏茶中16种重金属元素和16种稀土元素含量,有针对性地快速得到检测数据。此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于雅安藏茶品质检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为雅安藏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测试比较,本实验选择102.905Rh(铑)作为44.956Sc(钪)、88.905Y(钇)、74.922As(砷)、9.012Be(铍)、58.933Co(钴)、51.941Cr(铬)、62.930Cu(铜)、68.926Ga(钙)、7.016Li(锂)、57.935Ni(镍)、87.906Sr(锶)、50.944V(钒)、63.929Zn(锌)、106.905Ag(银)、111.903Cd(镉)、132.905Cs(铯)、138.906La(镧)、139.905Ce(铈)、140.907Pr(镨)、145.913Nd(钕)、146.915Sm(钐)、152.929Eu(铕)、156.934Gd(钆)、158.925Tb(铽)、162.925Dy(镝)的内标,184.953Re(铼)作为208.980Bi(铋)、207.977Pb(铅)、164.930Ho(钬)、165.930Er(铒)、168.934Tm(铥)、171.941Yb(镱)、174.941Lu(镥)的内标。2、本实验以茶叶标准物质GBW10016 GSB-7为供试样,比较了微波消解和高压消解两种前处理方法。结果发现两种消解方法对32种元素回收率在92.56114.37%之间,RSD均小于6%,均能满足32种元素同时测定;考虑到后者可以降低试剂消耗(浓硝酸从5 mL降低为3 mL),选用高压消解法。3、进行各元素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与检出限测试,32种元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多在0.9999;32种元素的检出限很低,在0.0003ug/L0.2164 ug/L之间。Zn具有最高的检出限,其次是Ni,Tm检出限最低。各元素曲线相关系数及检出限均能满足定量分析要求。4、进行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结果表明,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123.85%,1.21%6.65%,各元素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日间精密度RSD,回收率在93.39%110.99%之间,回收率RSD小于7.49%,表明方法的稳定性及重复性好。5、采用该方法对样品中32种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样品Zn的平均含量最高,为(32.419±6.552)mg/kg,其次是Cu(15.530±1.180)mg/kg、Sr(14.148±5.604)mg/kg和Ni(9.248±1.037)mg/kg,它们均显着高于其它28种元素含量(P<0.01)。样品非稀土元素中Ag平均含量最低,为(0.017±0.017)mg/kg。(2)样品稀土总量在0.588 mg/kg3.990 mg/kg之间,平均(2.024±1.056)mg/kg。轻稀土元素Ce、Eu、La、Nd、Pr、Sm总量占16种稀土元素总含量的36.4972.29%,含量显着高于重稀土元素Gd、Tb、Dy、Ho、Er、Tm、Yb、Lu、Sc、Y总量(P<0.01);样品中Ce平均含量(0.666±0.404)mg/kg在所有稀土元素中含量最高,其次是Sc(0.318±0.134)mg/kg、La(0.306±0.184)mg/kg、Y(0.226±0.112)mg/kg和Nd(0.205±0.131)mg/kg。Ce、Sc、La、Y和Nd的总含量占稀土总量的65.4390.64%。Lu平均含量(0.002±0.001)mg/kg含量最低。Sc、Y为重稀土元素,其平均含量显着高于部分轻稀土元素(P<0.01),如Pr、Sm、Eu。(3)对照行业标准NY/T 288-2012《绿色食品茶叶》,各样品中Cu、Pb含量均未超标。对照行业标准NY5196-2002《有机茶》,各样品中Cu含量均未超标,但有6个样品Pb超标,超标率40%。对照行业标准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各样品中Cr、Cd、As均未超标。对照国家标准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样品中铅均未超标。对照原国家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有8个样品稀土总量超标,超标率53.3%。
刘腾飞,董明辉,杨代凤,张存政,顾俊荣,徐德良[7](2018)在《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化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茶叶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饮料作物,具有独特的香气、药用及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导致茶叶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相关文献,从茶叶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两个方面,对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化学因素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和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的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王昕[8](2016)在《汉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研究》文中指出红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70%以上,红茶出口占世界茶叶出口贸易的主流,市场潜力巨大。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的红茶,加工过程是以茶树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营养物质和保健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茶色素等,对红茶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抗癌、抗氧化、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为了充分利用汉中夏秋茶鲜叶原料生产优质工夫红茶,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促进汉中茶产业发展。本研究优化了汉中工夫红茶生产工艺参数,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ICP-OES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主成分分析法对汉中工夫红茶的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1)汉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研究。风力选叶(采用茶鲜叶分级机分分选1芽1叶和1芽2叶为原料)、复合萎凋(室内23℃-25℃,摊叶厚度2-3cm,自然萎凋12h后,移至室外27℃-32℃,摊叶厚度1-2cm,日光萎凋3小时左右,中间翻叶1-2次,晒至叶质柔软,叶面卷缩)、分段揉捻(环境温度27-30℃,投叶量30kg,揉捻机55-60r/min,轻揉30min—重揉60min—轻揉30min,揉至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叶表面,揉捻叶泛红)、自然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在洁净湿润的发酵筐,盖干净湿润但不滴水的棉布,移入发酵室,室气温34-40℃,相对湿度70%-80%,叶温38℃-42℃,发酵4.5-5h)、干燥回潮(发酵后的茶叶放入旋转式烘焙机,120℃干燥大约4h后,摊晾回潮3-4天)、低温提香(将干燥回潮后的红茶厚摊在提香机竹盘,80℃烘提1.5h后,摊凉2h后分装入库)。感官评价表明:该工艺生产的汉中工夫红茶具有外形条索紧细、金毫外露、汤色红艳,香气持久、滋味浓厚甘醇,叶底厚软的特点。(2)汉中工夫红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汉中工夫红茶一般化学成分(水分4.66%,水浸出物57.56%,总灰分5.60%,其中不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1.80%,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98.20%,酸不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0.20%)数据经LSD0.05分析后发现,不同月份汉中工夫红茶一般化学成分中除酸不溶性灰分差异较大之外,其他一般化学成分差异较小;功能性物质(茶多糖3.22%,游离氨基酸3.99%,茶氨酸1.49%,茶多酚9.80%,儿茶素3.02%,咖啡碱3.94%,茶黄素0.28%,茶红素6.00%,茶褐素8.08%)数据经LSD0.05分析后发现,不同月份汉中工夫红茶功能性物质除茶多酚差异较小外,其他含量差异较大,说明功能性物质易受环境气候,加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汉中工夫红茶水浸出物、茶多糖、游离氨基酸、茶色素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较低,形成了色泽红艳,滋味浓厚鲜爽、涩味弱的独特品质。(3)汉中工夫红茶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汉中工夫红茶中金属元素种类丰富,含量适中(锂1.625 mg/kg;锰17.703 mg/kg;镍74.752 mg/kg;锶0.361 mg/kg;锌12.749 mg/kg;钡0.771 mg/kg;镁90.013 mg/kg;铁6.323 mg/kg;钙117.145mg/kg;铜0.776 mg/kg;铝13.871 mg/kg),未检出对人体有害的铬、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反映了汉中茶园土壤及环境未受污染,汉中工夫红茶品质优良。数据经LSD0.05分析后发现,不同月份的红茶中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金属元素的含量与环境气候有一定的关系。(4)汉中工夫红茶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分析。汉中工夫红茶中共检出氨基酸32种,平均含量为32.399mg/g,其中茶氨酸含量均在50%以上;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色氨酸因水解无法检出),平均含量为2.595mg/g,第一限制氨基酸主要为胱氨酸+甲硫氨酸;味觉氨基酸全部检出,平均含量为24.931mg/g。不同季节红茶的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氨基酸总量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夏季红茶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味觉氨基酸均为最高,茶叶品质和营养价值最好。这可能与夏季温度较高,日照时间较长,降水量丰富,促进了茶树氮代谢过程有关。综上所述,汉中工夫红茶氨基酸种类丰富,含量较高,是其滋味鲜爽甘甜的物质基础。(5)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评价模型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评价模型:F=0.4197F1+0.2602F2+0.1363F3+0.0849F4,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0.10%;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所构建的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评价模型是可行的,该方法减少了感官评审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误差,数据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为评价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的品质评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于青漪[9](2014)在《大围山山地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含量变化及其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地或森林生态系统繁育对调节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资源质量,特别土壤微量元素的“双重作用”越来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大围山不同类型表层土壤以及不同海拔高度剖面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以及室内分析测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土壤中铜、锌、锰、镍、铅5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分布,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大围山15个0-20cm表层土壤分析测定铜、锌、锰、镍、铅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表层土中,铜、锌、锰、镍、铅5个元素的全量含量范围分别为10.66~40.98mg/kg,43.49~119.39mg/kg,249~941.2mg/kg,7.06~38.55mg/kg,32.12~68.82mg/kg。除了全镍的平均含量稍低于湖南省A层土壤的平均背景值外,其余全铜、全锌、全锰、全铅4个元素的平均含量都高于湖南省A层土壤的平均背景值。铜、锌、锰、镍、铅全量含量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不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而铜、锌、锰、镍、铅5个元素的有效态含量范围分别为0.06~3.43mg/kg,3.87~7.92mg/kg,19.84~219.04mg/kg,0.24~1.01mg/kg,3.41~12.9mg/kg。有效铜与有效锰的平均含量都低于临界值,有效锌的平均含量则高于临界值。与全国有效态含量分级标准相比较,有效铜、有效锌与有效锰的平均含量都处于丰富水平。(2)大围山5种类型土壤中的铜、锌、锰、镍、铅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全铜、全锌的平均含量都以红壤的最高,黄棕壤最低,全锰、全铅以灌丛草甸土最高,黄红壤最低,全镍以黄红壤最高,黄棕壤最低;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与有效镍的平均含量最低值都出现在黄红壤中,有效铜与有效锰的最高值出现在黄壤中,有效锌与有效铅的最高值则出现在红壤中。(3)对大围山9个最深层次达到165cm剖面土中铜、锌、锰、镍、铅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全铜与全锌含量在各个剖面中大部分表现为淋溶淀积特征,全锰与全镍的含量都有5个剖面呈现出底层富集现象,全铅的含量有5个剖面显示出表聚特征;而有效铜在9个剖面分布比较均匀,有效镍9个剖面则呈现明显的表层富集,有效锌与有效锰大部分都表现出底层富集特征;有效铅则大部分出现表层或表下层富集现象。(4)对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含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0.001mm的粘粒含量、有机质、CEC以及游离氧化铁是上述铜、锌、锰、镍、铅5种金属元素含量及剖面分布的影响因子。
许正刚,闵运江[10](2009)在《同一品系及产区不同地段及树龄茶叶中铅铜含量的测定》文中指出将采自六安市某茶园的同一品系及产区,不同地段及树龄的茶叶样品进行灰化处理,用HNO3(1:1)溶解后,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标准曲线法分析测定各茶叶样品中的铅和铜的含量。结果表明,茶叶中铅的含量离公路越近,其含量越高,与树龄的关系不明显。茶叶中铜含量的波动与地段及树龄的关系均不甚明显。
二、两种茶叶中铜、铅、镍含量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茶叶中铜、铅、镍含量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镉、铅、铬、镍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重金属检测方法介绍 |
1.3 共沉淀分离富集重金属技术 |
1.3.1 无机共沉淀剂 |
1.3.2 有机共沉淀剂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Zn(Ⅱ)-二苯偶氮碳酰肼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镍的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共沉淀过程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pH对共沉淀的影响 |
2.3.2 载体锌离子的影响 |
2.3.3 共沉淀剂用量的影响 |
2.3.4 共沉淀时间的影响 |
2.3.5 离心时间的影响 |
2.3.6 样品体积的影响 |
2.3.7 干扰离子的影响 |
2.3.8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检出限 |
2.3.8.1 测定灵敏度 |
2.3.8.2 测定精密度 |
2.3.8.3 测定检出限 |
2.3.9 Zn(Ⅱ)-DPC共沉淀Ni(Ⅱ)的机理探究 |
2.3.9.1 溶液pH对Ni(Ⅱ)共沉淀回收率的影响 |
2.3.9.2 加温加酸解吸实验 |
2.3.9.3 陈化实验 |
2.3.10 样品分析 |
2.3.10.1 样品前处理 |
2.3.10.2 样品测定 |
2.4 结论 |
第三章 Zn(Ⅱ)-二苯偶氮碳酰肼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的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共沉淀过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H对共沉淀的影响 |
3.3.2 载体锌离子的影响 |
3.3.3 共沉淀剂用量的影响 |
3.3.4 共沉淀时间的影响 |
3.3.5 离心时间的影响 |
3.3.6 样品体积的影响 |
3.3.7 干扰离子的影响 |
3.3.8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检出限 |
3.3.8.1 测定灵敏度 |
3.3.8.2 测定精密度 |
3.3.8.3 测定检出限 |
3.3.9 Zn(Ⅱ)-DPC共沉淀Pb(Ⅱ)的机理探究 |
3.3.9.1 溶液p H对Pb(Ⅱ)共沉淀回收率的影响 |
3.3.9.2 加温加酸解吸实验 |
3.3.9.3 陈化实验 |
3.3.10 样品分析 |
3.3.10.1 样品前处理 |
3.3.10.2 样品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Cu(Ⅱ)-二苯偶氮碳酰肼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铬的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共沉淀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pH对共沉淀的影响 |
4.3.2 载体铜离子的影响 |
4.3.3 共沉淀剂用量的影响 |
4.3.4 共沉淀时间的影响 |
4.3.5 离心时间的影响 |
4.3.6 样品体积的影响 |
4.3.7 干扰离子的影响 |
4.3.8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检出限 |
4.3.8.1 测定灵敏度 |
4.3.8.2 测定精密度 |
4.3.8.3 测定检出限 |
4.3.9 Cu(Ⅱ)-DPC共沉淀Cr(Ⅲ)的机理探究 |
4.3.9.1 溶液p H对Cr(Ⅲ)共沉淀回收率的影响 |
4.3.9.2 加温加酸解吸实验 |
4.3.9.3 陈化实验 |
4.3.10 样品分析 |
4.3.10.1 样品消解 |
4.3.10.2 样品测定 |
4.4 结论 |
第五章 Zn(Ⅱ)-二苯偶氮碳酰肼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镉的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共沉淀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pH对共沉淀的影响 |
5.3.2 载体锌离子的影响 |
5.3.3 共沉淀剂用量的影响 |
5.3.4 共沉淀时间的影响 |
5.3.5 离心时间的影响 |
5.3.6 样品体积的影响 |
5.3.7 干扰离子的影响 |
5.3.8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检出限 |
5.3.8.1 测定灵敏度 |
5.3.8.2 测定精密度 |
5.3.8.3 测定检出限 |
5.3.9 Zn(Ⅱ)-DPC共沉淀Cd(Ⅱ)的机理探究 |
5.3.9.1 溶液p H对Cd(Ⅱ)共沉淀回收率的影响 |
5.3.9.2 加温加酸解吸实验 |
5.3.9.3 陈化实验 |
5.3.10 样品分析 |
5.3.10.1 样品消解 |
5.3.10.2 样品测定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金银纳米材料检测钴铜铅的方法构建及在森林食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注解 |
1 绪论 |
1.1 森林食品概况 |
1.2 森林食品中重金属研究现状 |
1.3 森林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4 金银纳米材料的性质 |
1.5 金银纳米材料比色法检测重金属的机理及应用 |
1.5.1 金银纳米粒子聚集反应引起溶液颜色变化 |
1.5.2 金银纳米粒子解聚反应引起溶液颜色变化 |
1.5.3 基于刻蚀反应改变金银纳米粒子形貌引起溶液颜色变化 |
1.5.4 基于量子点和金银纳米粒子的比色检测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创新点 |
1.9 技术路线 |
2 基于类芬顿反应刻蚀金纳米星粒子构建高灵敏钴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材料表征 |
2.1.3 金纳米星粒子(GNSs)的制备 |
2.1.4 CTAB/SCN~-/HCO_3~--GNSs检测Co~(2+)的灵敏度 |
2.1.5 CTAB/SCN~-/HCO_3~--GNSs检测Co~(2+)的选择性 |
2.1.6 实际样品采集与检测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CTAB/SCN~-/HCO_3~--GNSs检测Co~(2+)的可行性分析 |
2.2.2 CTAB/SCN~-/HCO_3~--GNSs检测Co~(2+)的机理 |
2.2.3 CTAB/SCN~-/HCO_3~--GNSs检测Co~(2+)相关条件的优化 |
2.2.4 CTAB/SCN~-/HCO_3~--GNSs检测Co~(2+)的灵敏度 |
2.2.5 CTAB/SCN~-/HCO_3~--GNSs检测Co~(2+)的选择性 |
2.2.6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银包金纳米星粒子刻蚀反应构建高灵敏铜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2 材料表征 |
3.1.3 银包金纳米星粒子(GNSs@Ag)的制备 |
3.1.4 S_2O_3~(2-)-GNSs@Ag检测Cu~(2+)的灵敏度 |
3.1.5 S_2O_3~(2-)-GNSs@Ag检测Cu~(2+)的选择性 |
3.1.6 实际样品检测 |
3.2 结果和讨论 |
3.2.1 S_2O_3~(2-)-GNSs@Ag检测Cu~(2+)的可行性分析 |
3.2.2 S_2O_3~(2-)-GNSs@Ag检测Cu~(2+)的机理 |
3.2.3 S_2O_3~(2-)-GNSs@Ag检测Cu~(2+)的相关条件优化 |
3.2.4 S_2O_3~(2-)-GNSs@Ag检测Cu~(2+)的灵敏度 |
3.2.5 S_2O_3~(2-)-GNSs@Ag检测Cu~(2+)的选择性 |
3.2.6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金纳米粒子聚集反应构建铅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2 材料表征 |
4.1.3 谷胱甘肽功能化金纳米粒子(GSH-GNPs)制备 |
4.1.4 GSH-GNPs检测Pb~(2+)的灵敏度 |
4.1.5 GSH-GNPs检测Pb~(2+)的选择性 |
4.1.6 实际样品检测 |
4.2 结果和讨论 |
4.2.1 GSH-GNPs检测Pb~(2+)的可行性分析 |
4.2.2 GSH-GNPs检测Pb~(2+)的机理 |
4.2.3 GSH-GNPs检测Pb~(2+)相关条件的优化 |
4.2.4 GSH-GNPs检测Pb~(2+)的灵敏度 |
4.2.5 GSH-GNPs检测Pb~(2+)的选择性 |
4.2.6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金纳米棒刻蚀反应构建铅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1.2 材料表征 |
5.1.3 金纳米棒(GNRs)的制备 |
5.1.4 2-ME/S_2O_3~(2-)-GNRs检测Pb~(2+)的灵敏度 |
5.1.5 2-ME/S_2O_3~(2-)-GNRs检测Pb~(2+)的选择性 |
5.1.6 实际样品检测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2-ME/S_2O_3~(2-)-GNRs检测Pb~(2+)的可行性分析 |
5.2.2 2-ME/S_2O_3~(2-)-GNRs检测Pb~(2+)的机理 |
5.2.3 2-ME/S_2O_3~(2-)-GNRs检测Pb~(2+)相关条件优化 |
5.2.4 2-ME/S_2O_3~(2-)-GNRs检测Pb~(2+)的灵敏度 |
5.2.5 2-ME/S_2O_3~(2-)-GNRs检测Pb~(2+)的选择性 |
5.2.6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金纳米星粒子刻蚀反应构建高灵敏铅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 |
引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6.1.2 材料表征 |
6.1.3 金纳米星(GNSs)的制备 |
6.1.4 2-ME/S_2O_3~(2-)-GNSs检测Pb~(2+)的灵敏度 |
6.1.5 2-ME/S_2O_3~(2-)-GNSs检测Pb~(2+)的选择性 |
6.1.6 实际样品检测 |
6.2 结果和讨论 |
6.2.1 2-ME/S_2O_3~(2-)-GNSs检测Pb~(2+)的可行性分析 |
6.2.2 2-ME/S_2O_3~(2-)-GNSs检测Pb~(2+)的机理 |
6.2.3 2-ME/S_2O_3~(2-)-GNSs检测Pb~(2+)相关条件的优化 |
6.2.4 2-ME/S_2O_3~(2-)-GNSs检测Pb~(2+)的灵敏度 |
6.2.5 2-ME/S_2O_3~(2-)-GNSs检测Pb~(2+)的选择性 |
6.2.6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石家庄市售茶叶铅、镉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茶叶中铅镉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土壤中金属的含量分布及评价方法 |
1.2.2 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
1.2.3 茶树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
1.2.4 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及迁移 |
1.2.5 茶叶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1.2.6 土壤中金属的来源解析技术 |
1.2.7 植物中金属的来源解析技术 |
1.2.8 土壤—茶树体系中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区域概况与分析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预处理 |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4 分析方法 |
2.4.1 土壤pH值的测定 |
2.4.2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2.4.3 金属全量的提取及测定 |
2.4.4 土壤中金属赋存形态的提取及测定 |
2.4.5 茶汤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
2.4.6 茶树盆栽实验 |
2.4.7 茶叶品质的测定 |
2.4.8 同位素组成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
2.5 实验质量控制 |
2.5.1 实验器具的质量控制 |
2.5.2 金属全量分析的质量控制 |
2.5.3 金属赋存形态分析的质量控制 |
2.5.4 铅、锶同位素分析的质量控制 |
2.6 数据处理及作图 |
第3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特征 |
3.1 前言 |
3.2 铁观音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 |
3.2.1 pH值 |
3.2.2 总有机碳 |
3.3 铁观音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总量的分布特征 |
3.4 铁观音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总量的分布特征 |
3.5 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特征 |
3.6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污染评价 |
3.6.1 评价标准及背景值 |
3.6.2 土壤中金属的污染评价 |
3.7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研究 |
3.7.1 茶树与表层土壤中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 |
3.7.2 生物富集系数法 |
3.7.3 转移系数法 |
3.7.4 胁迫控制实验法 |
3.7.5 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
4.2.1 表层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
4.2.2 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
4.3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 |
4.3.1 风险评价编码法 |
4.3.2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 |
4.3.3 讨论 |
4.4 铁观音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有效性与茶树中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 |
4.4.1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4.2 土壤金属总量的相关性 |
4.4.3 茶树根、茎、老叶、新叶的相关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胁迫条件下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金属胁迫下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 |
5.2.1 Cd胁迫 |
5.2.2 Pb胁迫 |
5.2.3 Zn胁迫 |
5.3 金属胁迫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影响 |
5.3.1 茶多酚 |
5.3.2 咖啡碱 |
5.3.3 金属胁迫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及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
6.1 前言 |
6.2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
6.2.1 暴露评估 |
6.2.2 风险表征 |
6.2.3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6.3 铁观音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
6.3.1 铁观音茶汤中金属的浓度 |
6.3.2 泡茶方式对金属浓度的影响 |
6.3.3 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6.4 铁观音茶汤中的金属Tl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解析 |
7.1 前言 |
7.2 主成分分析法 |
7.2.1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
7.2.2 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
7.3 聚类分析法 |
7.4 APCS-MLR法 |
7.4.1 表层土壤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
7.4.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
7.4.3 茶树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
7.5 基于GIS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5.1 表层土壤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 |
7.5.2 茶树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 |
7.6 讨论 |
7.6.1 研究方法 |
7.6.2 需进一步讨论的金属(Tl、Cd)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铅锶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解析 |
8.1 前言 |
8.2 潜在源的Pb、Sr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
8.2.1 潜在源的Pb、Sr含量 |
8.2.2 潜在源的Pb、Sr同位素组成 |
8.3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的Pb、Sr同位素组成 |
8.3.1 茶园表层土壤的Pb、Sr同位素组成 |
8.3.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的Pb、Sr同位素组成 |
8.3.3 茶树各部位Pb、Sr同位素组成 |
8.4 基于Pb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Pb来源解析 |
8.4.1 茶园表层土壤中Pb来源解析 |
8.4.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Pb来源解析 |
8.4.3 茶树中Pb来源解析 |
8.5 基于Sr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Sr来源解析 |
8.5.1 茶园表层土壤中Sr来源解析 |
8.5.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Sr来源解析 |
8.5.3 茶树中Sr来源解析 |
8.6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 |
8.6.1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的来源 |
8.6.2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的来源 |
8.6.3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树中金属的来源 |
8.7 基于同位素混合模型的各潜在源贡献率 |
8.7.1 茶园表层土壤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
8.7.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
8.7.3 茶树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
8.8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苦丁茶微痕量元素富集及析出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国苦丁茶产地基本情况 |
1.2 广西茶叶的基本情况 |
1.2.1 广西茶叶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增长的情况 |
1.2.2 广西茶叶的产量稳定增长 |
1.2.3 广西出口茶叶数量及金额呈现增长的趋势 |
1.2.4 消费者对广西茶叶的评价 |
1.3 广西区内苦丁茶产地基本情况 |
1.3.1 苦丁茶在广西的分布情况 |
1.3.2 大新县苦丁茶的种植面积和干茶产量保持平稳运行 |
1.4 茶叶中微量元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1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4.2 原子荧光法 |
1.4.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1.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1.5 苦丁茶食品安全规定及风险项目分析 |
1.5.1 制定苦丁茶产品执行标准的必要性 |
1.5.2 检测苦丁茶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必要性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苦丁茶中多元素的质谱分析前处理方法及质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仪器工作参数 |
2.3 试验方法 |
2.3.1 消解方法的选择 |
2.3.2 仪器工作条件 |
2.3.3 广西近三年苦丁茶中重金属残留量分析 |
2.3.4 其他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消解方法的选择 |
2.4.2 消解试剂的选择 |
2.4.3 酸用量的选择 |
2.4.4 硝酸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2.4.5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2.4.6 样品加标回收率测定 |
2.5 广西近三年苦丁茶中重金属残留量分析 |
2.5.1 崇左市2016、2017和2018的温度对比 |
2.5.2 2016、2017和2018苦丁茶样品的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 |
2.5.3 金属离子的含量与季节、采购市场的相关性 |
2.5.4 其他理化性质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苦丁茶中16种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及富集情况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ICP-MS的工作参数 |
3.3 方法及结果分析 |
3.3.1 仪器工作参数优化 |
3.3.2 样品预处理及测定方法 |
3.3.3 实验干扰的消除 |
3.3.4 实验方法的检出限 |
3.3.5 实验方法的检出限 |
3.3.6 不同种植基地苦丁茶稀土元素的特征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实验方法的检出限及相关系数 |
3.4.2 方法的准确性试验 |
3.4.3 实际样品测定 |
3.4.4 苦丁茶中稀土含量的探讨 |
3.4.5 不同种植基地苦丁茶稀土元素的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苦丁茶中15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其浸出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仪器工作参数 |
4.2.3 样品的密闭高压消解 |
4.2.4 样品元素溶出量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茶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 |
4.3.2 重金属元素浸出规律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6)采用ICP - MS法测定雅安藏茶中主要重金属元素与稀土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重金属与稀土元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1.1 常见的重金属与稀土元素检测方法 |
1.1.2 茶叶中重金属与稀土元素检测方法 |
1.2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与稀土元素含量研究 |
1.2.1 重金属铅 |
1.2.2 重金属铜 |
1.2.3 重金属镉 |
1.2.4 重金属砷 |
1.2.5 重金属铬 |
1.2.6 其他重金属 |
1.2.7 稀土元素 |
1.3 茶叶中重金属的相关研究领域现状 |
1.3.1 市场抽样研究 |
1.3.2 环境相关性研究 |
1.4 黑茶中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含量研究 |
1.5 雅安藏茶概况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消解 |
2.3.2 ICP- MS工作参数 |
2.3.3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配制 |
2.3.4 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内标元素及待测元素质量数的选择 |
3.2 样品消解方式的选择 |
3.3 方法各元素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3.4 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 |
3.5 检测结果 |
3.5.1 样品中16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 |
3.5.2 样品中16 种稀土元素含量 |
3.5.3 样品中Cu含量 |
3.5.4 样品中Pb含量 |
3.5.5 样品中Cr含量 |
3.5.6 样品中Cd含量 |
3.5.7 样品中As含量 |
3.5.8 样品中稀土总量 |
3.6 对照现行标准的含量分析 |
3.6.1 对照《绿色食品茶叶》标准 |
3.6.2 对照《有机茶》标准 |
3.6.3 对照《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标准 |
3.6.4 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
3.6.5 对照稀土限量标准 |
3.7 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样品消解方式的选择 |
4.2 ICP- MS法用于雅安藏茶重金属元素测定 |
4.3 雅安藏茶中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探讨 |
4.4 雅安藏茶品质检测在雅安藏茶品牌化发展中的作用 |
4.5 雅安藏茶中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对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化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1.1 农药残留来源及危害 |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 |
1.3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1.3.1 色谱法 |
1.3.2 光谱法 |
1.3.3 免疫检测法 |
2 茶叶中重金属残留检测技术 |
2.1 重金属来源及危害 |
2.2 样品前处理技术 |
2.3 重金属残留检测技术 |
2.3.1 SP法 |
2.3.2 原子光谱法 |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 |
2.3.4 其他方法 |
3 茶叶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 |
3.1 真菌毒素来源及危害 |
3.2 样品前处理技术 |
3.3 真菌毒素检测技术 |
3.3.1 化学检测法 |
3.3.2 仪器检测法 |
3.3.3 免疫检测法 |
4 结语 |
(8)汉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
1.2 工夫红茶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鲜叶 |
1.2.2 萎凋 |
1.2.3 揉捻 |
1.2.4 发酵 |
1.2.5 干燥提香 |
1.3 工夫红茶品质研究现状 |
1.3.1 红茶色泽的化学组成 |
1.3.2 红茶滋味的化学组成 |
1.4 存在的问题 |
1.4.1 汉中茶叶资源利用率低 |
1.4.2 茶叶质量检测平台不完善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汉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研究 |
1.5.2 汉中工夫红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1.5.3 汉中工夫红茶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1.5.4 汉中工夫红茶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分析 |
1.5.5 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评价模型构建 |
1.6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
第2章 汉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设备与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感官审评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汉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
2.3.2 感官评审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汉中工夫红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2.4 试验方法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般化学成分分析 |
3.3.2 功能性物质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汉中工夫红茶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试剂配制 |
4.2.5 样品制备 |
4.2.6 ICP-OES工作条件 |
4.2.7 元素分析谱线的选择 |
4.2.8 元素标准品测定 |
4.2.9 茶叶样品测定 |
4.2.10 数据计算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金属元素标准品测定 |
4.3.2 汉中工夫红茶中金属元素测定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汉中工夫红茶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 |
5.2.2 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2.4 试剂配制 |
5.2.5 样品制备 |
5.2.6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条件 |
5.2.7 氨基酸混合标准品测定 |
5.2.8 茶叶样品氨基酸测定 |
5.2.9 数据计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氨基酸混合标准品曲线建立 |
5.3.2 红茶样品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评价模型构建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仪器、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 |
6.2.2 感官审评方法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汉中工夫红茶理化成分组成 |
6.3.2 标准化数据 |
6.3.3 汉中工夫红茶理化成分间的相关矩阵 |
6.3.4 主成分分析结果 |
6.3.5 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评价模型的构建 |
6.3.6 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模型评价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比较 |
6.3.7 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评价模型的检验 |
6.4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大围山山地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含量变化及其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外山地土壤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概况 |
1.2.2 影响金属元素含量与分布主要因素 |
1.3 展望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大围山山地表层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含量研究 |
2.3 大围山不同类型山地土壤剖面中铜锌锰镍铅含量研究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2 土壤金属元素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技术路线图 |
2.6 数据表达及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大围山山地表层土壤中铜锌锰镍铅的含量研究 |
3.1 大围山山地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元素的含量 |
3.1.1 全量含量 |
3.1.2 有效态含量 |
3.2 不同类型山地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元素的含量 |
3.2.1 不同类型山地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元素全量的含量 |
3.2.2 不同类型山地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元素有效态含量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大围山山地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
4.1 剖面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全量含量变化 |
4.2 剖面土层中铜、锌、锰、镍、铅有效态含量变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与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5.1 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全量含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1.1 表层土壤金属元素全量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
5.1.2 讨论与小结 |
5.2 土壤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
5.2.1 剖面土壤中铜锌锰镍铅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5.2.2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两种茶叶中铜、铅、镍含量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镉、铅、铬、镍的方法研究[D]. 张永玲.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金银纳米材料检测钴铜铅的方法构建及在森林食品中的应用[D]. 王素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3]石家庄市售茶叶铅、镉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D]. 张欢.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D]. 孙境蔚. 华侨大学, 2020
- [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苦丁茶微痕量元素富集及析出特性的研究[D]. 余溢菲. 广西大学, 2019(01)
- [6]采用ICP - MS法测定雅安藏茶中主要重金属元素与稀土元素[D]. 李霄.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7]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化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刘腾飞,董明辉,杨代凤,张存政,顾俊荣,徐德良. 食品科学, 2018(09)
- [8]汉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研究[D]. 王昕. 陕西理工学院, 2016(04)
- [9]大围山山地土壤中铜锌锰镍铅含量变化及其分布特征[D]. 于青漪.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10]同一品系及产区不同地段及树龄茶叶中铅铜含量的测定[J]. 许正刚,闵运江. 皖西学院学报,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