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田间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应雨钱[1](2021)在《脱硫钢渣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和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盐碱土是重要的潜力耕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阔,对盐碱土的改良施用脱硫副产物是良好的选择。脱硫钢渣作为工业烟气脱硫产生的脱硫副产物,其主要成分与传统的盐碱土改良剂脱硫石膏相似,预测其可作为盐碱土的改良剂来使用。本文在内蒙古开展大田试验,选取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供试植物,对脱硫钢渣改良盐碱土进行分析研究。另外,采取室内盆栽试验,施用脱硫钢渣和黄腐酸进行改良盐碱土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综合试验,分析改良效果和机理,并主要对脱硫钢渣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探究脱硫钢渣作为盐碱土改良剂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脱硫钢渣在大田试验中能有效地改良盐碱土。施加脱硫钢渣后第一年就能显着降低表层土壤(0-10 cm)的p H、土壤溶液电导率、土壤盐分含量、钠吸附比SAR和可交换钠百分比ESP。然而,由于盐分从表层土壤中下渗,脱硫钢渣处理过的土壤在较深的土壤剖面中(26-85 cm)增加了EC值和含盐量,这一现象在施用脱硫钢渣的第三年后得到缓解。脱硫钢渣显着提高了土壤Ca2+含量,并降低了Na+、Cl-、CO32-和HCO3-离子的浓度。另外,脱硫钢渣能显着降低土壤粘粒分散性、抗压强度和塑性指数,减轻土壤开裂,改良土壤不良物理性质。土壤开裂的减少得益于从脱硫钢渣中释放钙离子,从而在土壤阳离子交换位点上交换钠离子,从而减少了粘土在土壤中的分散。(2)脱硫钢渣和黄腐酸的联合施用能有效改良盐碱土的不良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盆栽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10%的脱硫钢渣和1%的黄腐酸配施处理下盐碱土的p H、含盐量、钠吸附比SAR和可交换钠百分比ESP分别降低了1.84个单位、42.6%、62.7%和38.6%,脱硫钢渣和黄腐酸配施能显着性改善土壤比表面积、塑性指数、孔隙率、土壤开裂情况等物理性质。脱硫钢渣和黄腐酸还能显着性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丰度和多样性参数,统计分析表明,盐碱土土壤微生物活性、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p H、含盐量、SAR和ESP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养分呈正相关关系。(3)从重金属环境污染的评价结果出发,脱硫钢渣作为盐碱土改良剂具有可行性。盆栽试验中,各处理组土壤重金属总量均小于我国土壤质量标准的筛选值。但是土壤总铬以及有效态铬含量、各化学形态铬含量和苜蓿中铬含量都随着施用量增大而增大,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性。土壤中铬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要化学形态,有效态铬浸提率极低,苜蓿中铬含量也远低于我国饲料标准限量,对生态环境风险性较小。配施黄腐酸能降低土壤有效态铬含量,降低脱硫钢渣的铬污染风险性。
张文新,张文超,王淑娟,李彦,赵永敢[2](2021)在《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絮凝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明确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胶体絮凝过程的离子交换作用,设置了碱化土壤组和碱化土壤胶体组。在不同土水比(1∶5、1∶10、1∶20(m︰V))条件下加入不同量脱硫石膏量(0.1%~2%,m︰m)作为碱化土壤组,以及向利用土水比为1∶100的方法制备碱化土壤胶体中加入不同量的脱硫石膏作为胶体组,以分析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团聚过程中的临界絮凝值和Na+与Ca2+摩尔比。结果表明,碱化土壤(pH=9.8;EC=496.1μS/cm)胶体的临界絮凝值为MFGDG=0.008 g,胶体与脱硫石膏的质量比为19.4︰1;碱化土壤临界絮凝值为0.5%,胶体与脱硫石膏的质量比为10.4︰1。在临界絮凝值处,碱化土壤所用脱硫石膏量是土壤胶体的1.8倍,碱化土壤组Na+与Ca2+摩尔比为2∶1。随着脱硫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胶体组中絮凝层厚度逐渐变薄,pH降低趋势趋于平缓。土水比越小,混合液中pH越大,加入脱硫石膏后,pH明显下降。土水比为1∶20,碱化土壤组上清液Na+变化逐渐趋于平稳,当加入脱硫石膏后,Ca2+直接吸附在胶体表面发生絮凝现象。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中胶体絮凝机理认识,并为确定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适宜施用量提供参考。
陈虹,姜同轩,马蕊,孙鲁鹏,杨涛,吴刚,张凤华[3](2021)在《脱硫石膏施用不同年限对土壤改良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以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施用脱硫石膏后不同年限土壤改良效果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将脱硫石膏一次性施入盐碱农田,分别在第1、第3、第5年定点检测土壤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后土壤pH值、电导率较未施用有所降低,而有机质含量高于未施用处理。随着施用年限增加,土壤pH值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未施用处理。盐碱荒地复垦后第3年土壤电导率明显大幅度降低;施用脱硫石膏土壤EC第5年高于未施用处理,但仍低于复垦前。施用脱硫石膏后第1年和第3年土壤砷、镉、铜、铅的含量有所降低,变化差异不大,第5年有所升高,高于土壤背景值,但都低于GB 15618—2018中的限量。得出脱硫石膏施用5年内能够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曲英杰[4](2021)在《不同改良材料对滨海粘质盐土水盐特性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滨海盐碱土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但是面临土壤饱和导水率低、盐分淋洗困难和淡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是当前滨海地区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选取引黄泥沙、活性腐殖酸钾和脱硫石膏作为改良材料,结合盐水补充灌溉和普通淡水灌溉对比的方式,通过模拟土柱饱和导水率测定试验、模拟土柱盐分淋洗试验和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三种改良材料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水盐含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配施引黄泥沙和脱硫石膏均能显着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当引黄泥沙配施量为33.33-50%,脱硫石膏配施量为0-1.4%和2.2-3.2%时,土壤饱和导水率随改良材料配施量增加明显增大。活性腐殖酸钾配施量与粘质盐土饱和导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对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作用较小。(2)粘质盐土含盐量与引黄泥沙配施量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当引黄泥沙最大配施量为50.33%时,盐水和淡水灌溉后,土壤含盐量相比CK处理分别降低47.78%和53.16%。盐水灌溉后,腐殖酸钾处理的土壤含盐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的土壤含盐量均高于CK;淡水灌溉后,当腐殖酸钾配施量大于0.16%时,土壤含盐量呈降低趋势。盐水和淡水灌溉后,土壤含盐量与脱硫石膏配施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3)粘质盐土含水量随引黄泥沙配施量增加而显着降低。其中,引黄泥沙最大配施量为50.33%时,盐水和淡水灌溉后,土壤含水量相比CK处理分别降低了23.32%和46.24%。粘质盐土含水量随脱硫石膏配施量增加也呈降低趋势,当脱硫石膏最大配施量为3.2%时,盐水和淡水灌溉后,土壤含水量相比CK处理分别降低了13.83%、35.85%。土壤含水量随活性腐殖酸钾配施量增加呈线性增大的趋势,当腐殖酸钾配施量为0.32%时,盐水和淡水灌溉后相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13.03%和18.91%,增加了土壤对水分吸附能力。(4)粘质盐土配施引黄泥沙能显着降低土壤中Na+、CI-、Ca2+和SO42-含量,引黄泥沙配施量为53.33%时,盐水对上述离子淋洗效果可以达到26.71%、16.18%、10.25%和32.47%,淡水淋洗效果可以达到59.77%、37.38%、40.00%和51.88%。活性腐殖酸钾和脱硫石膏能显着降低土壤中Na+和CI-含量,淡水灌溉后,最佳淋洗效果分别可以达到19.39%、15.03%和59.77%、32.83%。土壤中Ca2+和SO42-含量与脱硫石膏配施量呈正相关关系。(5)田间施用改良材料后,引黄泥沙和腐殖酸钾降低了土壤表层含盐量。其中,影响最显着的S2和T3处理,在0-10cm土层相比CK分别降低25.85%、12.24%,在10-20cm土层相比CK分别降低39.26%、13.08%。脱硫石膏提高了土壤表层含盐量,在0-10cm土层,P1、P2和P3处理土壤含盐量相比CK分别提高13.53%、26.36%、36.10%,在10-20cm土层,P1、P2和P3处理相比CK分别提高了29.77%、47.89%、58.25%。引黄泥沙和脱硫石膏均降低土壤表层含水量,其中0-10cm土层,S1、S2、S3和P1、P2、P3处理土壤含水量相比CK分别降低12.24%、6.12%、14.28%和7.76%、11.41%、18.72%;10-20cm土层,S1、S2、S3和P1、P2、P3处理土壤含水量相比CK分别降低9.86%、12.10%、11.21%和6.09%、12.19%、7.31%。活性腐殖酸钾提高了土壤表层含水量,影响最显着的T3处理在0-10cm和10-20cm土层相比CK分别提高32.28%和34.97%。(6)配施引黄泥沙的S1、S2、S3小麦产量相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16.95%、33.89%、22.56%。配施腐殖酸钾的T1、T2、T3小麦产量相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10.78%、27.01%、18.32%。配施脱硫石膏的P1、P2和P3小麦产量相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4.72%、5.20%和8.11%。配施引黄泥沙、活性腐殖酸钾和脱硫石膏均能明显提高冬小麦产量,引黄泥沙和腐殖酸钾增产效果最佳。
耿雨晗[5](2021)在《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地治理孔隙材料优化及排盐工程应用》文中提出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作物产量,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盐碱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重要。本文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高孔隙材料的 6 种埋设粒径(1-2mm、2-4.75mm、4.75-9.5mm、9.5-13.2mm、13.2-19mm、19-26.5mm)和4种埋设厚度(0、5cm、10cm、15cm)对上层盐碱土脱盐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在蒸发条件下6种淤泥隔水层埋设厚度(0、1cm、2cm、4cm、7cm、10cm)对上层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优选出高孔隙材料的埋设粒径和厚度以及淤泥层的埋设厚度。将优化后的高孔隙材料埋设在土槽中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得到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下盐碱土含水率和含盐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孔隙材料优化指标的排盐工程应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盐碱土中埋设高孔隙材料显着提高了土壤的脱盐效果。高孔隙材料的埋设粒径对土壤脱盐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当埋设粒径为4.75-9.5mm时,灌后24h与灌后168h的平均脱盐率均大于80%,高于其它试验组。通过观察上层盐碱土与高孔隙材料的交界处,发现埋设粒径大于9.5mm时,土壤的渗漏量较大。因此,高孔隙材料的最佳埋设粒径为 4.75-9.5mm。(2)高孔隙材料的埋设厚度也对土壤脱盐效果产生一定影响。灌水24h后,埋设高孔隙材料的厚度为5cm时,上层土壤的平均脱盐率最高,其值为80.42%。此外,灌水168h后,高孔隙材料埋设厚度为5cm时的脱盐效果更显着。故选取5cm作为高孔隙材料的最佳埋设厚度。(3)在盐碱土中埋设淤泥可阻碍盐分的上升,淤泥的埋设厚度对上层盐碱土含盐量产生不同影响。埋设7cm与10cm厚度淤泥的两组试验结果之间差异较小,湿润锋的上升速率和表层盐碱土含盐量的增加速度显着慢于其它埋设厚度,蒸发30d后测得0-20cm深度的平均含盐量最低。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和成本等因素,确定淤泥最佳埋设厚度为7cm。(4)降雨强度对盐碱土的脱盐效果产生影响。随着降雨强度增大,土壤湿润锋运移速率与土壤含水率的上升速度显着增加,土壤含盐量下降速度加快。当降雨强度增加到50-100 mm·h-1时,降雨强度对湿润锋、含水率与含盐量的影响降低。(5)坡度对盐碱土的脱盐效果具有较大影响。降雨强度为50mm·h-1时,距坡顶越远,湿润锋运移速度与含水率增加速度越快,且含盐量降低速度也越快。坡度越大,越不利于盐分的排出,0-5°为最适宜排盐的坡度范围。(6)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位相对较深的盐碱地进行工程治理时,可在盐碱土下层埋设粒径为4.75-9.5mm、厚度为5cm的高孔隙材料;对于地下水位较浅的盐碱地,在高孔隙材料层下方加设厚度为7cm的淤泥隔水层,既能有效妨碍盐分在土壤表面积聚,又能减少地下水位上升对上层盐碱土造成的影响。此外,应用孔隙材料优化指标进行工程排盐,更适宜用于坡度为0-5°的盐碱地。
汪丹妮[6](2020)在《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改良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碱土型水稻土 pH高,理化性质差,种植水稻产量偏低。本试验通过研究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理化性质及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实践中碱土型水稻土改良,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和室外盆栽水稻试验,以龙粳9号为试验材料,碱土型水稻土为供试土壤,糠醛渣和石膏为碱土型水稻土改良剂,设置糠醛渣Q0(0g·kg-1)、Q1(25g·kg-1)、Q2(50g·kg-1)和石膏 G0(0g.kg-1)、G1(12.5g.kg-1)、G2(25g·kg-1)各 3 水平,共 9 个处理,分别为 Q0G0、Q1G0、Q2G0、Q0G1、Q1G1、Q2G1、Q0G2、Q1G2、Q2G2。试验结果如下:1.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物理性质产生显着影响。Q1G1处理显着提高土壤孔隙度5.9%,田间持水量提高22.26%;施用糠醛渣和石膏能够降低碱土型水稻土 pH,Q2G2处理由原来的pH 9.01下降至6.95,同时EC降低了 79.77%;2.施用糠醛渣和石膏能够促进盐基离子含量显着增加,阳离子交换量显着提高。其中Q1G1交换性K离子提高了 1.17 g·kg-1,交换性Na提高了 4.13g·kg-1,交换性Mg离子含量提高了 0.43g·kg-1,阳离子交换量提高了 22.57 cmol/kg,效果最为显着;CO32-和HCO3-的含量显着降低,120天后在Q1G1、Q2G1、Q0G2、Q1G2、Q2G2处理中已经检测不到。3.施用糠醛渣和石膏能够促进水稻幼苗生长,水稻幼苗株高、干物重、根系数量、根干重都显着增加,其中Q1G1处理的株高比Q0G0提高了 83.0%;Q1G1处理的干物重提高了0.48g/株;Q2G1处理的根系数量增加了 3条;Q0G2根干重提高了 2.41%。4.施用糠醛渣和石膏显着提高水稻干物重、产量和千粒重。与Q0G0(Q0G0)相比,Q2G1、Q0G1干物重分别提高了 65.84%和50.07%,Q1G1、Q2G1、Q1G2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22.04%、25.79%和 25.42%,千粒重分别提高了 22.04%、25.04%和 24.85%;Q1G1 处理的出米率与Q0G0相比提高了 7.27%,垩白率均低于Q0G0处理,但未达差异显着水平。综合以上结果,Q1G1对改善碱土型水稻土理化性状和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效果均优于其他处理。
杨君[7](2020)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及其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土壤盐碱化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盐碱地不利于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生长,造成我国大量可用于耕地和园林绿化的土地资源浪费,对其进行改良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脱硫石膏是火力发电厂进行石膏烟气脱硫时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一种化学措施应用于盐碱地改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成效快等优点。国内外学者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已在我国北方盐碱地区成功改良了大面积的盐碱地,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盐碱地利用脱硫石膏改良主要用作农业耕地,集中于对土壤改良效果及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多以农作物为供试植物。但是除了种植农作物外,盐碱地区还有大量园林绿化需求,将脱硫石膏应用于盐碱地园林绿化建设,以园林植物为试验材料的研究还较少涉及。此外,土壤的盐碱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实地改良中需要根据不同盐碱程度土壤施用适量的脱硫石膏。因此,以河北省张北县盐碱地不同程度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脱硫石膏改良土壤后种植园林宿根花卉,重点研究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以探究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种植宿根花卉的可行性。研究采集3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并根据土壤测定结果划分为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及盐土;选用观赏价值高、植物抗逆性较强、在北京城市可广泛应用的3种园林宿根花卉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紫菀(Aster dumosus)和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作为供试植物,根据脱硫石膏施用量理论计算公式分别针对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及盐土设计不同的施用水平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分析土壤指标及植物生长生理指标,探究了脱硫石膏对不同盐碱程度土壤的改良效果及3种宿根花卉在改良后不同盐碱程度土壤上的生长生理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脱硫石膏有效改善了土壤盐碱环境。3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的化学性质均得到显着改善,有效降低了土壤p H,改善了土壤水溶性盐组分,显着降低了土壤中可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的水溶性钠离子含量,显着增加了对植物生长有益的水溶性钙离子含量。通过多元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脱硫石膏的施入显着影响了土壤中水溶性离子(钾、钙、镁)含量的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 H、土壤电导率、水溶性钙指标是影响脱硫石膏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综合评价的主要作用因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脱硫石膏施入对3种不同程度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盐土>重度盐化土>中度盐化土。(2)脱硫石膏改良后种植园林宿根花卉,植物生长生理响应证明了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种植宿根花卉的可行性。3种宿根花卉在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及盐土上均可存活,施用脱硫石膏有效促进了3种宿根花卉株高生长,提高了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渗透调节能力,降低了质膜过氧化程度,提高了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增加了植物对钾、钙、镁的吸收,减少了对钠的吸收,提高了3种宿根花卉的耐盐能力。通过多元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土壤和植物指标,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脱硫石膏通过对盐碱土壤的改良作用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土壤水溶性钙、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活性)、植物根系和叶片中的矿质元素(钾、钙、镁)是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对种植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影响的主要作用因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3种宿根花卉在脱硫石膏改良后不同程度盐碱土壤上的种植效果:大花萱草>八宝景天>紫菀。(3)适宜的施用量是脱硫石膏有效改良盐碱土的关键,应针对土壤盐碱程度根据种植植物设置不同的脱硫石膏施用量。施入脱硫石膏使3种盐碱土壤状况改善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水溶性盐含量,而3种宿根花卉在不同盐碱土壤上只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入脱硫石膏才能对植物生长生理指标产生有效改善,过多或过少的脱硫石膏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本试验条件下,在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盐土上种植宿根花卉分别推荐7.5t·hm-2、9t·hm-2、15t·hm-2为脱硫石膏最佳施用量。
王鼎[8](2020)在《复合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治理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该区降雨少、蒸散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引黄灌溉发展农业,地下水位常年居高不下,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较为严重,这不仅是区域内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障碍,同时也是一大生态环境问题之所在。前人针对该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的治理更侧重于改良技术和单一成分改良剂的研究,而在复合型调理制剂的研发方面相对薄弱。传统的改良剂存在成分单一、施用量大、需水量大、成本高、施用不便、潜在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应用改盐、控盐材料、调酸培肥材料、保水抑盐材料按不同比例复配形成盐碱土复合调理剂。通过探索复合调理剂配方对作物生长根区土壤盐、碱、水分、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作物根系生长范围内创造一个“低盐低碱适水适肥”的理想环境,进而为河套地区盐碱地研发出针对性强、施用方便、需水量小、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复合型生态调理产品。本研究将高分子吸附树脂、硅酸钙、脱硫石膏和膨润土分别与腐殖酸和保水剂按不同比例复配形成盐碱土复合调理剂。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和田间示范,研究不同类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对盐碱土 pH、碱化度、全盐量、盐基离子含量、养分水平、水分、硬度、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同时监测了向日葵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主要结果:(1)不同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硅酸钙型、脱硫石膏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pH均显着降低,分别较对照下降了 0.23~0.50,0.18~0.39,0.45~0.79和0.41-0.78。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和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全盐量呈下降趋势,而施用脱硫石膏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全盐量呈增加趋势。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中K+、Na+和Cl-有一定吸附作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Na+、Mg2+和Cl-含量不同程度降低;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Na+和HCO3-含量降低,Ca2+、Mg2+和SO42-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K+、Na+、Ca2+和Mg2+均不同程度增加。(2)不同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可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可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不同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土壤含水量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保水效果优于其它三种复合调理剂。不同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和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硬度均显着降低,降幅分别为36.7%~58.4%和13.4%~51.7%。(3)在四种复合调理剂中添加巨大芽孢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EM复合菌剂对盐碱土改良促进作用较小。2.田间试验主要结果:(1)在向日葵不同生育时期,中、高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pH和碱化度均显着降低。在向日葵苗期,小穴不同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均显着降低了土壤全盐量,降幅为39.3%~60.2%。在向日葵花期,小穴高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和低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全盐量均显着降低,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58.3%和47.9%。在向日葵苗期和花期,大穴不同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均显着降低了土壤全盐量,两个生育时期降幅分别为33.3%~52.3%和35.9%~37.8%。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时期,两种施用方式中、高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均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盐量。(2)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中Na+和Cl-有一定吸附作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Na+和Cl-含量也不同程度降低;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K+、Ca2+、Mg2+和SO42-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CO32-和HCO3-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Na+含量不同程度增加。(3)不同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且基本都随各复合调理剂施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硅酸钙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可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4)高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真菌微生物多样性均显着降低;高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则显着增加。低、高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高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及低水平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细菌微生物丰富度显着增加。研究区土壤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真菌类群均为子囊菌门、壶菌门、结合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类群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5)不同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脲酶活性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时期均显着增加;不同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硅酸钙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向日葵苗期和花期均显着增加;低、中、高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和中、高水平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向日葵花期和成熟期均显着增加;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时期,不同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硅酸钙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均无显着影响。总体来看,采用小穴施用复合调理剂改良盐碱土更经济有效。中、高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向日葵保苗率均显着增加。小穴高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和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及小穴中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改土和增产效果较明显。3.田间示范主要结果:(1)高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MB-10阴阳离子混床树脂1147.5 kg hm-2、腐殖酸344.3 kg hm-2、保水剂91.8 kg hm-2)和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脱硫石膏1147.5 kg hm-2、腐殖酸344.3 kg hm-2、保水剂91.8 kg hm-2)增产效果显着,在田间示范中分别比对照增产31.8%和36.8%。(2)田间示范中,高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可同时实现增产增收,每公顷可增收5512.7元,可以考虑推广使用。由于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中配施树脂成本较高,施用后虽实现了增产但基本不能实现增收。在未来,如吸附树脂价格有所降低,也可考虑推广使用。
胡敏[9](2020)在《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及葵花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该地区由于土壤母质含盐量大,加上受气候、以及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灌排条件、农业措施和人为不合理的施肥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土壤盐渍化及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农田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该灌区开展盐碱地改土培肥、增产和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机理与技术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取得的实际提出了在盐渍化土壤中施加生物炭(DC,22.5 t/hm2)、秸秆还田(DJ,20.625 t/hm2)、秸秆深埋(DJM,12t/hm2)、脱硫石膏(DS,37.5 t/hm2)和脱硫石膏加有机肥(DSF,各37.5 t/hm2)5种改良措施,于2017-2019年进行为期3年的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改良、固碳减排和葵花生长状况的影响,综合分析筛选出提高土壤肥力、葵花产量和固碳减排的盐碱土改良措施,以期为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改良措施均能降低盐渍化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其中,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佳。各改良措施均能较稳定的增加5~25cm 土层土壤温度,促进种子萌发和葵花生长。施用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壤养分,能更好的促使NH4+-N转为NO3--N,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尤以脱硫石膏加有机肥效果较显着。(2)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0~40cm 土层的保水、蓄水作用效果较好,可解决葵花生育阶段内水分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的作物缺水问题,且生物炭和脱硫石膏加有机肥效果较为显着。随着改良措施施用年限的延长,土壤表层的盐分整体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且改良措施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K++Na+和HCO3-的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度,相比而言脱硫石膏加有机肥的效果最好,在改良第三年,土壤盐分较对照降低了42.36%。经过三年的土壤改良,最终由中重度的盐渍化土壤变为了轻中度的盐渍化土壤。(3)分析土壤碳通量的日变化可知,碳通量排放整体表现出白天排放量大于晚上,处理DJM、DJ和DC的CO2的日平均排放通量较小,处理DJM、DSF、DC和DS的CH4日平均排放通量较小。回归分析表明,CH4和CO2的日排放通量大小与土壤10cm地温均呈正相关关系。(4)综合分析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可知,在施用改良措施三年后,处理DJM、DJ、DSF、DC和DS的CO2季节平均排放通量较对照依次降低了 0.58%、2.73%、21.21%、24.51%和 9.10%;处理 DJM、DJ、DC 和DS的CH4季节平均排放通量较对照降低了 48.50%、39.09%、29.25%和19.34%;处理DJM、DJ、DSF、DC和DS的N2O季节平均排放通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41.96%、0.27%、26.17%、42.86%和1.07%。同时,改良措施可降低农田土壤CH4和N2O的综合增温潜势,最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其中生物炭、脱硫石膏加有机肥和秸秆深埋的效果较好。(5)各改良措施均能促进葵花全生育期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增加葵花叶面积和干物质累积量,以生物炭处理最显着。5种改良措施均能提高葵花的产量和百粒质量。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产量在逐年增加,其中,生物炭和脱硫石膏加有机肥的产量显着高于对照,最高分别增加45.24%和35.71%。综上所述,不同改良措施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葵花各项生育指标、增加产量,减少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在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中施入多种改良措施对盐碱地治理、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综合三年改良效果得出,施入生物炭22.5 t/hm2,可更好的实现盐碱土壤改良、葵花增产和固碳减排的目标,且具有一定的长效性,其次是脱硫石膏加有机肥。
娜日苏[10](2020)在《脱硫石膏调节紫花苜蓿生长和饲用品质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脱硫石膏是燃煤发电脱硫工艺的一种副产物,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高达4×107 t且只能填埋或露天堆积。脱硫石膏中含有大量有利于植物生长的Ca和S,若处置不当既会污染环境也会浪费资源。将脱硫石膏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也能解决脱硫石膏大量堆积的问题。将脱硫石膏与营养土混合,盆栽紫花苜蓿和羊草,探究脱硫石膏对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营养土与脱硫石膏按质量比10:0、9:1、8:2、7:3、6:4、5:5、4:6混合,盆栽羊草及紫花苜蓿。研究表明,脱硫石膏处理羊草时,除8:2试验组,其余试验组无显着的浓度依赖性;以脱硫石膏处理紫花苜蓿能促进其生长,与对照组相比9:1、8:2、7:3、6:4试验组紫花苜蓿平均株高及鲜重显着增高,植物体内Ca、Fe、Zn、K、S、花青素、氨基酸、有机质的含量均显着增加。5:5试验组后,过量的脱硫石膏,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及营养物质的积累。(2)营养土与脱硫石膏按质量比10:0混合,种植的紫花苜蓿为对照组,以营养土与脱硫石膏6:4混合,种植的紫花苜蓿为试验组。对紫花苜蓿进行低温、干旱、高盐处理。研究表明,施加脱硫石膏,可显着降低逆境胁迫下紫花苜蓿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并能减缓脯氨酸(PRO)含量的降低。结果表明施加脱硫石膏能增强紫花苜蓿的抗性。(3)脱硫石膏与6种肥料按不同浓度梯度进行混合,种植紫花苜蓿,发现高浓度鸡粪肥及低浓度牛粪肥结合脱硫石膏,肥效最佳。低浓度Fe肥、中浓度N肥、低浓度羊粪肥均能提高紫花苜蓿饲用品质,草木灰试验组紫花苜蓿各项指标并无明显提高,说明草木灰与脱硫石膏混合肥效不佳。(4)对巴彦淖尔市:磴口、临河、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四个地区土壤钙含量进行检测,发现四个地区土壤钙含量普遍偏低,可通过施加外源钙进行土壤改良。在巴彦淖尔农牧科学院大田中进行脱硫石膏大田试验,土壤与脱硫石膏混合的体积比设定为10:0、9:1、6:4、3:7,种植紫花苜蓿。结果表明试验组紫花苜蓿产量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6:4试验组紫花苜蓿体内Ca、粗蛋白,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本研究对巴彦淖尔盐碱地的改良以及脱硫石膏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前期探索性试验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5)在营养土及脱硫石膏6:4混合的土壤中种植233份不同地区采集的紫花苜蓿,进行饲用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施加脱硫石膏能有效提高紫花苜蓿饲用品质。饲用品质分析结果表明6号、41号、125号、128号、138号、139号、142号、144号、146号、179号、210号、213号、213号为特级紫花苜蓿,饲用品质优良。
二、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田间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田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脱硫钢渣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和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盐碱土的现状与影响 |
1.1.1 盐碱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
1.1.2 盐碱土的危害 |
1.2 盐碱土的改良方法 |
1.2.1 盐碱土改良剂的使用 |
1.2.2 农业管理方式的改进 |
1.2.3 耐盐性作物的应用 |
1.3 钢渣的农业肥料利用和风险性 |
1.3.1 钢渣肥料的使用 |
1.3.2 钢渣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1.4 土壤的重金属风险性评价 |
1.4.1 重金属全量风险性评价 |
1.4.2 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和化学形态评价 |
1.4.3 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影响因素 |
1.5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大田试验中脱硫钢渣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大田试验 |
2.1.2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2.1.3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脱硫钢渣对盐碱土pH、EC和含盐量的影响 |
2.2.2 脱硫钢渣对盐碱土盐分组成结构、SAR和 ESP的影响 |
2.2.3 脱硫钢渣对盐碱土阿德堡常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
2.2.4 脱硫钢渣对盐碱土粘粒分散性和表土开裂程度的影响 |
2.3 小结 |
3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联合施用改良盐碱土的效果与机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盆栽试验 |
3.1.2 检测项目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
3.2.2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盐碱土的pH、含盐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3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盐碱土阿德堡常数和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2.4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盐碱土孔隙参数的影响 |
3.2.5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盐碱土水分蒸发和开裂情况的影响 |
3.3 小结 |
4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盐碱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土壤和测试项目 |
4.1.2 数据处理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细菌基因拷贝数的影响 |
4.2.2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2.3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 小结 |
5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施用对盐碱土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土壤和苜蓿 |
5.1.2 测试项目 |
5.1.3 数据处理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脱硫钢渣和黄腐酸的重金属含量和限量 |
5.2.2 土壤重金属全量和苜蓿铬的含量 |
5.2.3 土壤铬的有效态含量与化学形态 |
5.3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果和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个人简介 |
(2)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絮凝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碱化土壤与脱硫石膏理化性质 |
1.2.2 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絮凝的影响试验 |
1.2.3 土水比对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影响试验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絮凝的影响 |
2.2 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p H的影响 |
2.3 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中离子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 |
(3)脱硫石膏施用不同年限对土壤改良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方案 |
1.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3.1 脱硫石膏组分检测 |
1.3.2 土壤指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脱硫石膏施用不同年限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2.2 脱硫石膏施用不同年限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2.3 脱硫石膏施用不同年限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2.4 脱硫石膏施用不同年限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4 结论 |
(4)不同改良材料对滨海粘质盐土水盐特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滨海盐碱土改良材料研究进展 |
1.3.2 引黄泥沙改良盐碱土研究进展 |
1.3.3 腐殖酸改良盐碱土研究进展 |
1.3.4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1.4 土壤条件 |
2.2 试验材料 |
2.2.1 粘质盐土 |
2.2.2 引黄泥沙 |
2.2.3 灌溉用水 |
2.2.4 活性腐殖酸钾 |
2.2.5 脱硫石膏 |
2.3 模拟土柱饱和导水率测定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设计 |
2.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模拟土柱盐分淋洗试验 |
2.4.1 试验目的 |
2.4.2 试验设计 |
2.4.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田间试验 |
2.5.1 试验目的 |
2.5.2 试验设计 |
2.5.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1 引黄泥沙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2 活性腐殖酸钾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3 脱硫石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4 不同材料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影响分析 |
3.2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2.1 引黄泥沙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2.2 活性腐殖酸钾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2.3 脱硫石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分析 |
3.3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1 引黄泥沙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2 活性腐殖酸钾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3 脱硫石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4 不同材料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分析 |
3.4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离子含量的影响 |
3.4.1 土壤含盐量与离子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
3.4.2 引黄泥沙对土壤离子含量的影响 |
3.4.3 活性腐殖酸钾对土壤离子含量的影响 |
3.4.4 脱硫石膏对土壤离子含量的影响 |
3.5 田间试验 |
3.5.1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水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
3.5.2 不同改良材料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土壤饱和导水率在粘质盐土改良过程中的重要性 |
4.2 滨海粘质盐土改良的适宜材料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地治理孔隙材料优化及排盐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改良措施 |
1.2.2 农业改良措施 |
1.2.3 化学改良措施 |
1.2.4 工程改良措施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高孔隙材料粒径优选试验 |
2.3.1 试验设计 |
2.3.2 测试项目及方法 |
2.4 高孔隙材料厚度优选试验 |
2.4.1 试验设计 |
2.4.2 测试项目及方法 |
2.5 地下水阻隔材料厚度优选试验 |
2.5.1 试验设计 |
2.5.2 测试项目及方法 |
2.6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
2.6.1 试验装置 |
2.6.2 试验设计 |
2.6.3 测试项目及方法 |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高孔隙材料粒径优选 |
3.1.1 不同粒径对湿润锋运移影响 |
3.1.2 灌水24h后土壤盐分垂直分布规律 |
3.1.3 不同粒径对灌后24h盐碱土脱盐率的影响 |
3.1.4 不同粒径对灌后168h盐碱土脱盐率的影响 |
3.1.5 不同粒径对土壤渗漏量的影响 |
3.2 高孔隙材料厚度优选 |
3.2.1 不同厚度对湿润锋运移影响 |
3.2.2 灌水24h后土壤盐分垂直分布规律 |
3.2.3 不同厚度对灌后24h盐碱土脱盐率的影响 |
3.2.4 不同厚度对灌后168h盐碱土脱盐率的影响 |
3.3 地下水阻隔材料厚度优选 |
3.3.1 不同厚度对湿润锋上升高度的影响 |
3.3.2 不同厚度对土壤表层盐分变化的影响 |
3.3.3 不同厚度对土壤剖面盐分变化的影响 |
3.4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 |
3.4.1 降雨强度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4.2 降雨强度对盐碱土含水率的影响 |
3.4.3 降雨强度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5 坡度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3.5.1 坡度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5.2 坡度对盐碱土含水率的影响 |
3.5.3 坡度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6 孔隙材料优化指标的排盐工程应用 |
3.6.1 高孔隙材料的优化与应用 |
3.6.2 地下水阻隔材料的优化与应用 |
3.6.3 孔隙材料综合应用 |
4 讨论 |
4.1 关于高孔隙材料粒径与厚度优选结果的讨论 |
4.2 关于地下水阻隔材料厚度优选结果的讨论 |
4.3 关于降雨强度与坡度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的讨论 |
4.4 关于排盐工程应用的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改良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
1.2.2 盐碱土改良研究进展 |
1.2.3 糠醛渣和石膏来源及作用 |
1.2.4 糠醛渣和石膏改良盐碱土中的应用 |
1.2.5 糠醛渣和石膏对盐碱土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水稻品种 |
2.1.3 供试土壤改良剂 |
2.1.4 试验仪器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水稻幼苗培养试验设计 |
2.2.2 改良剂混合试验设计 |
2.2.3 室外盆栽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土壤孔隙度 |
2.3.2 土壤田间持水量 |
2.3.3 土壤失水率 |
2.3.4 土壤pH |
2.3.5 土壤EC |
2.3.6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
2.3.7 土壤CO_3~(2-)、HCO_3~-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孔隙度的影响 |
3.1.2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
3.1.3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失水率的影响 |
3.2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pH的影响 |
3.2.2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EC的影响 |
3.2.3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中K、Na、Ca、Mg离子含量的影响 |
3.2.4 糠醛渣和石膏对CO_3~(2-)、HCO_3~-含量的影响 |
3.2.5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3.3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1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幼苗株高的影响 |
3.3.2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幼苗干重的影响 |
3.3.3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幼苗根系数量的影响 |
3.3.4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幼苗根系干重的影响 |
3.4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4.1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4.2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4.3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出米率的影响 |
3.4.4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垩白率的影响 |
3.5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6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理化性质及水稻生长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3.6.1 糠醛渣和石膏对土壤指标和水稻产量的双因素分析 |
3.6.2 土壤指标与水稻植株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pH和EC的影响 |
4.3 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盐离子含量的影响 |
4.4 糠醛渣和石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及其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施用脱硫石膏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
1.3.2 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对种植植物的影响 |
1.3.3 生态安全性评估 |
1.3.4 改良技术集成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脱硫石膏对不同程度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土样理化性质分析 |
2.2.2 脱硫石膏施用量设计 |
2.2.3 施用脱硫石膏对中度盐化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
2.2.4 施用脱硫石膏对重度盐化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
2.2.5 施用脱硫石膏对盐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
2.2.6 脱硫石膏对不同程度盐碱土改良效果的综合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3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盆栽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脱硫石膏改良中度盐化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脱硫石膏改良重度盐化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3 脱硫石膏改良盐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4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复合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治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碱土物理改良 |
1.2.2 盐碱土水利工程改良 |
1.2.3 盐碱土生物改良 |
1.2.4 盐碱土化学改良 |
1.3 研究切入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2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的形成、演变与分布现状 |
2.2.1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的形成 |
2.2.2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的演变 |
2.2.3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的分布现状 |
2.3 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
3 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盆栽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 |
3.2.1 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3.2.2 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3.2.3 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3.2.4 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3.3 土壤盐基离子 |
3.3.1 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3.3.2 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3.3.3 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3.3.4 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3.4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 |
3.4.1 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2 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3 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4 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5 四种复合调理剂添加菌剂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 土壤含水量和硬度 |
3.5.1 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含水量和硬度的影响 |
3.5.2 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含水量和硬度的影响 |
3.5.3 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含水量和硬度的影响 |
3.5.4 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含水量和硬度的影响 |
3.6 向日葵出苗率及苗期生长状况 |
3.7 讨论 |
3.7.1 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7.2 土壤盐基离子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7.3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7.4 土壤含水量及硬度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7.5 向日葵生长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8 本章小结 |
4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2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4.2.1 土壤pH |
4.2.2 土壤碱化度 |
4.2.3 土壤全盐量 |
4.3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4.3.1 土壤盐基阳离子 |
4.3.2 土壤盐基阴离子 |
4.4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 |
4.4.1 土壤有机质 |
4.4.2 土壤速效氮 |
4.4.3 土壤速效磷 |
4.4.4 土壤速效钾 |
4.5 讨论 |
4.5.1 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4.5.2 土壤盐基离子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4.5.3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4.6 本章小结 |
5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方法 |
5.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真菌微生物的影响 |
5.2.1 土壤真菌微生物多样性 |
5.2.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5.2.3 土壤真菌类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5.3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细菌微生物的影响 |
5.3.1 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 |
5.3.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5.3.3 土壤细菌类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5.4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1 土壤脲酶 |
5.4.2 土壤蔗糖酶 |
5.4.3 土壤碱性磷酸酶 |
5.4.4 土壤过氧化氢酶 |
5.5 讨论 |
5.5.1 土壤真菌微生物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5.5.2 土壤细菌微生物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5.5.3 土壤酶活性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5.6 本章小结 |
6 复合调理剂施用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
6.2.1 向日葵出苗率和保苗率 |
6.2.2 向日葵不同时期生育指标 |
6.2.3 向日葵产量 |
6.3 复合调理剂田间示范种植向日葵生长效果 |
6.3.1 向日葵出苗率和保苗率 |
6.3.2 向日葵不同时期生育指标 |
6.3.3 向日葵产量 |
6.4 施用复合调理剂种植向日葵经济效益分析 |
6.4.1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种植向日葵经济效益分析 |
6.4.2 复合调理剂田间示范种植向日葵经济效益分析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及葵花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盐渍土壤的危害及治理 |
1.2.2 不同改良措施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3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置 |
2.3.1 试验处理设计 |
2.3.2 农艺措施 |
2.4 样品采集处理与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及田间持水量的年际变化 |
3.2 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 |
3.3 土壤氮素分布的年际变化规律 |
3.3.1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变化规律的影响 |
4.1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剖面分布特征 |
4.2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盐分的年际变化 |
4.2.1 不同改良措施对生育期内土壤盐分的影响 |
4.2.2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盐分离子年际变化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固碳减排规律影响研究 |
5.1 不同改良措施对耕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5.2 不同改良措施下农田土壤碳通量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
5.2.1 不同改良措施对农田土壤CH4和CO2日平均通量的影响 |
5.2.2 碳通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
5.3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 |
5.3.1 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 |
5.3.2 CH_4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 |
5.3.3 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 |
5.4 不同改良措施对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GWP)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6 不同改良措施对葵花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
6.1 对葵花株高的影响 |
6.2 对葵花茎粗的影响 |
6.3 对葵花叶面积的影响 |
6.4 对葵花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6.5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6.6 讨论与小结 |
6.6.1 讨论 |
6.6.2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脱硫石膏调节紫花苜蓿生长和饲用品质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1.1 盐碱地改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脱硫石膏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植物材料的研究意义 |
1.1.4 盐碱胁迫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 |
1.1.5 土壤钙含量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碱土壤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脱硫石膏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所用脱硫石膏 |
2.1.3 植物材料 |
2.1.4 土壤样品 |
2.1.5 肥料 |
2.2 试验方法与设计 |
2.2.1 脱硫石膏与营养土按不同质量比混合种植羊草和紫花苜蓿 |
2.2.2 ICP-MS测定羊草和紫花苜蓿中总钙、铁、锌、钾含量 |
2.2.3 紫花苜蓿硫元素及花青素含量测定 |
2.2.4 紫花苜蓿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5 紫花苜蓿糖类及有机酸含量测定 |
2.2.6 紫花苜蓿逆境处理下植物体内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测定 |
2.2.7 233份紫花苜蓿饲用品质测定 |
2.2.8 脱硫石膏与6种肥料混合种植紫花苜蓿,测定紫花苜蓿饲用品质 |
2.2.9 巴彦淖尔土壤钙含量测定 |
2.2.10 巴彦淖尔大田试验 |
2.3 数据分析与测定方法 |
2.3.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2 数据分析与方法 |
三、结果与讨论 |
3.1 试验结果 |
3.1.1 选用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厂脱硫石膏作为实验材料 |
3.1.2 脱硫石膏促进羊草、紫花苜蓿的生长 |
3.1.3 适量脱硫石膏的施加促进羊草、紫花苜蓿Ca、Fe、Zn、K、S的积累 |
3.1.4 适量脱硫石膏的施加,促进紫花苜蓿中花青素的积累 |
3.1.5 营养土与脱硫石膏配比6:4促进紫花苜蓿氨基酸,有机酸及糖类的积累 |
3.1.6 营养土与脱硫石膏配比6:4增强紫花苜蓿的抗逆性 |
3.1.7 营养土与脱硫石膏配比6:4与高浓度鸡屎肥及低浓度牛粪肥混合效果最佳 |
3.1.8 施加脱硫石膏能提高巴彦淖尔大田紫花苜蓿饲用品质 |
3.1.9 营养土与脱硫石膏配比6:4提高233份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 |
3.2 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田间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脱硫钢渣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和安全性评价[D]. 应雨钱. 浙江大学, 2021(09)
- [2]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絮凝的影响[J]. 张文新,张文超,王淑娟,李彦,赵永敢. 土壤, 2021(03)
- [3]脱硫石膏施用不同年限对土壤改良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陈虹,姜同轩,马蕊,孙鲁鹏,杨涛,吴刚,张凤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21(06)
- [4]不同改良材料对滨海粘质盐土水盐特性影响[D]. 曲英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5]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地治理孔隙材料优化及排盐工程应用[D]. 耿雨晗.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糠醛渣和石膏对碱土型水稻土改良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D]. 汪丹妮.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及其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杨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复合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治理效果研究[D]. 王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及葵花生长的影响研究[D]. 胡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脱硫石膏调节紫花苜蓿生长和饲用品质的功能研究[D]. 娜日苏.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