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脑卒中致急性肾功能损伤9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陶晨晨[1](2020)在《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在颅内压(ICP)、血肿体积、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BI指数的变化,对醒脑宁合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以期能研究一种新型而高效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而有效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方法:本试验收集了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9例,符合本试验入组要求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详细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5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共32例完成本实验;治疗组脱落3例,32例完成实验,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1)保持病房安静,定时翻身;(2)保持气道通畅;(3)间断高流量吸氧;(4)对症治疗;(5)有颅高压表现的患者,根据病情予以20%甘露醇125ml静滴,每612h可酌情重复一次,一般使用3-5天,最长不超过一周;(6)管理病人血压;(7)予护脑、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时处理并发症。治疗组除予以上述基本治疗外,还予以口服、鼻饲或保留灌肠醒脑宁合剂(药品批号:鄂药字号Z2008 1753号,为本院制剂),用法:口服或鼻饲100ml/次,2次/天,连续30天。如昏迷患者、剧烈呕吐患者和消化道出血者,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200ml/次,2次/天,连续30天。通过治疗第0天、治疗7天、30天颅内压值、血肿体积变化,及90天后随访时NIHSS评分、BI指数、中医症候学观测进行量表评价的变化评价其有效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进行了安全性检查,主要包括:基本生命体征水平、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头部CT检查评价醒脑宁合剂的安全性,观察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及时予以对症处理。观察指标:疗效性指标:治疗前、治疗7天、30天的ICP、血肿体积变化,及90天后随访时NIHSS评分、BI指数、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头部CT。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进行处理,统计结果均根据所得P值判断: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临床观察共纳入69例病例,实际64例完成本次实验,脱落5例病例。观察结果如下:(1)可比性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排除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水平、出血部位、基础疾病等对结果的影响,且治疗前NIHSS评分、BI指数、西医疗效指数、中医疗效指数、血肿体积、颅内压值经过统计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疗效性分析: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30天时测ICP,经监测及治疗前后比较,发现治疗组在降颅内压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即醒脑宁合剂能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颅高压情况;2)通过对不同时期患者血肿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醒脑宁合剂能显着减小血肿体积,即醒脑宁合剂能明显促进患者颅内血肿的吸收,从而使血肿体积减小;3)醒脑宁合剂能明显改善病人的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缺损及生存质量有改善作用;4)在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方面,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提示醒脑宁合剂疗效值得推广,对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5)治疗组西医疗效指数优于对照组,提示醒脑宁合剂在降低患者NIHSS评分方面有优势,即能显着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6)通过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评估疗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显着,提示醒脑宁合剂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体征方面疗效十分可观,可显着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7)通过综合疗效评定,醒脑宁合剂组总有效率93.8%,提示醒脑宁合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综合疗效值得肯定。(3)安全性分析: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腹泻,查大便常规、电解质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未经处理,患者自愈;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相关如血生化、头部CT等安全性检查,均未发现与使用醒脑宁合剂有关的异常改变,及引起毒副作用的证据,说明醒脑宁合剂临床使用具安全性。结论: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将常规治疗与醒脑宁合剂合用疗效更佳,醒脑宁合剂在改善ICP、血肿体积、NIHSS评分、BI指数、中西医疗效指数方面疗效显着,通过对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头部CT进行检查发现无明显副作用,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赵龙姝[2](2017)在《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对老年脑出血危重患者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对老年危重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分别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输注5%人血白蛋白和25%人血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和颅内压的变化,从而为此类患者安全有效地应用人血白蛋白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将2014年01月至2014年06月收入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00例确诊为危重脑出血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A组和B组,在内科标准治疗(包括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等脱水降颅压治疗,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营养支持以及脏器保护等方面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25%人血白蛋白50ml,每天一次;B组给予5%人血白蛋白250ml,每天一次,疗程为10天。治疗期间监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颅内压的变化,治疗前、治疗后即时、治疗后1小时检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定,以及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研究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DX±表示。P>0.05为统计学无差异显着,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着。结果本研究共选择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A、B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脏指数、肝肾功能、心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颅内压、GCS评分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平均心脏指数、平均全心舒张末期容积均高于B组(P<0.05);A组平均颅内压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28天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P=0.383)。A患者基本痊愈率为34.0%(17/50),明显高于B组(12%,6/50)(P<0.05),且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6例(92.0%),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人血白蛋白对脑出血患者降颅内压的效果明显好于5%人血白蛋白,但在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面5%人血白蛋白优于25%人血白蛋白。
唐莲[3](2013)在《右旋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双瓣置换术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Dex)对体外循环(CPB)下双瓣置换术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PB下双瓣置换术患者86例,依据干预措施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43例)与对照组(B组,43例)。A组给予Dex负荷量(0.5μg/kg,10min泵注)后,以维持量(0.5μg/kg/h)继续泵注维持直至手术结束,负荷量输注结束后开始麻醉诱导。B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Dex输注,其余常规治疗同A组。记录术前(T0)、术后Id(T1)、2d(T3)、3d(T3)、7d(T4)的血肌酐(BUN)、尿素氮(Scr)和血清半光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浓度的变化值。并记录两组急性肾功能损害(AKI)发生情况及AKI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BUN、Scr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呈逐渐上升趋势,在T3时间点达峰值,但A组上升趋势小于B组,且T2及T3时间点两组BUN、 Scr水平均明显大于各组基线TO值;T3时间点后出现下降趋势,T4时间点再次接近基线TO值。两组BUN、Scr水平在T2和T3时间点,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血Cys-C浓度逐渐上升趋势,在T2时间点达峰值,但A组上升趋势小于B组,且T1、T2及T3时间点两组Cys-C浓度均明显大于各组基线TO值;T2时间点后出现下降趋势,T4时间点再次接近基线T0值。两组血Cys-C浓度在T1、T2及T3时间点,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AKI发生数为14例,B组为27例(32.6%VS62.8%,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三个指标中,血Cys-C与AKI的相关性最强,OR(95%CI)值为2.42(0.99-5.92),明显高于其它两指标。结论:Dex可以显着降低CPB下双瓣置换术患者术后BUN、Scr及血Cys-C水平,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冯晓婷[4](2013)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急性脑卒中以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与心脏病、恶性肿瘤共同构成了人类的三大疾病死因。急性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发病后意识障碍、进食量不足、应用大量脱水剂等因素均可导致急性肾衰竭(ARF)的发生,ARF已成为急性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然而ARF的预后并不理想,尽管监护手段和肾脏替代治疗有了长足进步,但ARF的预后仍然不尽人意。ARF的发生增加了脑卒中的治疗难度和病死率,但若提早预防,及时纠正,合理治疗,则对疾病的良性转归起很大作用。本文旨在探究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并发ARF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等,为预防和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ARF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1.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的确诊为脑卒中患者为统计对象,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共5218例。2.依据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诊断标准,从以上脑卒中患者中,筛选符合标准者207例,从剩余5011例非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筛选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219例作为对照组。3.收集整理纳入本研究的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2)现病史、(3)既往史、(4)并发症、(5)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索及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和体征、(6)影像学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7)治疗措施、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4.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1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ARF患者中,平均年龄为(72.3±10.3)岁,其中65-75岁和80-85岁是发病的两个高峰。卒中后患ARF与未患ARF者在年龄上有显着差异性(P<0.05)。2.本研究中脑卒中患者病例总数为5218例,符合ARF诊断标准者为207例。其中卒中后患ARF者中男92例(44.44%),女115例(55.56%);卒中后未患ARF者中男2509例(50.07%),女2502例(49.93%)。脑卒中患者是否发生卒中后ARF与其性别无显着差异性(P>0.05)。3.缺血性脑卒中病例数为4514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为704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卒中后ARF患者171例,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卒中后ARF患者36例。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所致卒中后ARF的发病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不同卒中类型的卒中后ARF患者,其卒中部位无显着性差异。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后ARF患者病变部位与皮层的关系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卒中类型ARF患者与其血供出现障碍部位无显着相关性(P>0.05)。腔隙性脑梗塞后并发ARF患者为26例(12.56%);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并发ARF患者为55(26.57%)。5.ARF患者既往史有高血压病者为131例(63.29%),ARF患者既往有糖尿病患者有57例(27.54%),卒中后ARF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有显着差异性。不同卒中类型患者有显着差异性(P<0.05)。ARF患者既往出现TIA、脑卒中病史者17例(8.21%),冠心病病史者有58例(28.02%),ARF患者既往有心房纤颤者为53(25.60%),卒中后ARF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无显着差异性。不同卒中类型患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ARF患者既往吸烟者为57例(27.54%),ARF患者既往饮酒为33例(15.95%),卒中后ARF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无显着差异性(P>0.05)。不同卒中类型吸烟比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卒中类型患者饮酒比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6.卒中后ARF患者多为意识清醒者,意识障碍发生率为40.58%,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易出现嗜睡。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较为严重,较易出现昏睡、昏迷。7.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SBP.DBP)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脑卒中后ARF患者甘油三酯平均值为(1.47±0.53)mmol/L,脑卒中后ARF患者总胆固醇平均值为(5.66±2.35)mmol/L,卒中后ARF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脑卒中后ARF患者血糖平均值为(8.34±3.24)mg/dl,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脑卒中后ARF患者BUN变化范围为(13.85±5.33)mmol/L,脑卒中后ARF患者SCr平均值为(163.3±28.91)umol/L,脑卒中后ARF患者BUN/Cr平均值为(113.5±38.64),脑卒中后ARF患者尿比重平均值为(1.02±0.005),脑卒中后ARF患者尿蛋白平均值为(0.54±0.22)g,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脑卒中后ARF患者渗透压平均值为(298.2±20.41)mOsm/L,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渗透压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脑卒中后ARF患者血钙平均值为(2.23±0.62)mmol/L,脑卒中后ARF患者血钾平均值为(3.89±0.81)mmol/L,脑卒中后ARF患者血钠平均值为(142.1±5.92)mmol/L,脑卒中后ARF患者血氯平均值为(101.4±2.71)mmol/L。不同卒中类型其电解质水平的改变有明显差异性(P<0.05)。8.从发病第1天到出现ARF患者应用20%甘露醇的总量为(358.5±72.36)g,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甘露醇用量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住院期间卒中后肾功能衰竭患者导尿总人数为39例(18.85%),ARF出现后前5天每日液体入、出总量为(3288±725.4)ml/d、(2924±691.1)ml/d,缺血性和出血性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9.脑卒中并发ARF患者发病后30天内死亡人数为75例(36.23%),明显高于脑卒中对照组患者(P<0.05)。脑卒中并发ARF患者发病后好转人数为111例(53.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好转比率(P<0.05)。缺血性和出血性患者30天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目前研究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ARF的主要因素及临床特点如下:1)年龄因素。2)高血压病、糖尿病是ARF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3)出血性脑卒中较缺血性脑卒中更容易发生ARF。4)出血性脑卒中皮层下病变容易诱发肾脏损伤。5)意识障碍的患者容易出现肾脏灌注不足,诱发ARF。6)甘露醇的过度使用以促使ARF的发生,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7)ARF的发生增加脑卒中的死亡风险。
张小杰[5](2013)在《大剂量甲氨蝶呤肾功能损伤后对其他不良反应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HD-MTX是治疗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淋巴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直接取决于MTX血药浓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的主要毒副反应有骨髓抑制、皮肤粘膜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口腔炎、口唇溃疡、咽喉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等,尤以肾功能损害较为重要。国外有文献显示大剂量甲氨蝶呤引起肾功能的损伤的比例为2.41%,国内尚未这方面报道。因为HD-MTX所致肾功能损伤比较少见,并未引起重视,国内文献多为个案报道,一旦发生肾功能损伤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是比较严重的,死亡率极高。现将本院应用甲氨蝶呤后出现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不良反应给予统计,以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可以作为参考。材料与方法: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共540例,年龄为3-65岁,中位年龄32岁。在行HD-MTX治疗前WBC>3.0×109/L,ANC>1.5×109/L,肝、肾功能均正常,尿蛋白(-),肌酐清除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骨髓增生活跃,均处于缓解状态。MTX用量2-3g/m2,同时给予水化碱化及亚叶酸钙解救。并在应用静脉滴注MTX前,应用当天,及应用后定期采集静脉血监测血常规及肾功能,观察治疗,后体温及口腔黏膜变化,观察外周血象的变化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将这些不良反应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给予分析。结果:1.540例患者中发生肾功能损害的共13例,肾功能损害的百分比为2.41%。2.13例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中出现皮肤及粘膜改变的有7例次,胸部CT明确提示肺部有炎症的9例次,带状疱疹5例次、胸腔积液4例次,心包积液3例次,尿路感染3例次,皮下出血点6例次,皮肤黏膜瘀斑3例次,G,GM.实验阳性2例次,腹泻7例次,电解质紊乱3例次,肠道感染2例次,血培养或咽式子证实阳性的有4例次。3.13例肾功能损伤的病人中,发现肾功能损伤距化疗的平均时间为3.69天,中位时间为4天(3-4天)。肾功能损伤恢复在化疗后平均时间为14天,中位时间为17天(9-24天)。BUN范围为10.4~44.7mmol/L,血CR范围为138~390umol/L。4.粒缺的比例为100%,中性粒细胞降低至粒缺距化疗的平均时间为9.77天,中位时间为9天(5-12天)。粒缺持续的时间平均为20天,中位时间为20天(14-29天)。肾功能损伤越严重其粒缺持续时间越长。5.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比例为100%,血小板降低至20×109/L以下距化疗的平均时间为11.5天,中位时间为11天(8-23天)。血小板低于20×109/L持续时间平均为21天,中位时间为20天(8-31天)。。肾功能损伤越严重其血小板<20×109/L的持续时间越长。6.13例患者都有输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记录。平均输血小板5.55个治疗量,平均输红细胞数量8个单位。有3例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输注。7.发热的比例为100%,其中度热为9例,高热为4例。且发热持续的时间较长。开始发热的时间(距化疗)平均时间10.3天,中位时间11天(3-15天)。发热的持续的时间平均为18天,中位时间为16天(14-31天)。8.口腔粘膜的糜烂的比例为100%。口腔粘膜糜烂距化疗的平均时间为9.25天,中位时间为7.5天(6-14天)。口腔粘膜糜烂持续的时间为21.5天,中位时间21.5天(13-36天)。9.13例肾损伤的患者中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2例放弃治疗患者经随访证实均在出院后死于HD-MTX化疗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0.8%,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好转。其中1例死于肾衰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结论:1.大剂量甲氨蝶呤所引起的肾功能损伤基本是可逆的。2.大剂量甲氨蝶呤所致肾功能损伤死亡主要原因是:肾功能异常使甲氨蝶呤排泄减少,甲氨蝶呤在体内蓄积,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和出血。
胡朝峰[6](2012)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科治疗的52例脑水肿患者按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给予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脑水肿的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在使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两周后能显着减对轻肾功能的损害,维持电解质平衡,改善脑组织周围水肿以及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脑水肿可以明显减轻对肾功能的损害等,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吴艳杰[7](2009)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是威胁和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发生ACVD的病人不仅出现神经系统本身的疾病,还可由此引发其他系统、器官的并发症。ACVD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疝、脑心综合征、肺栓塞、肺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盂肾炎及褥疮等。本研究对门诊、急诊收集的ACVD病例进行的临床观察提示:没有肾脏损害的ACVD病人在发生ACVD后,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病例并不少见,并未引起重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报道也很少。同时,一旦ACVD并发AKI,会使病人已经发生的ACVD进一步加重,并对其他系统和器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ACVD并发AKI予以足够的关注。ACVD发生后,有相当一部分原本并无肾脏疾病或肾功能异常的病人出现新发肾脏损害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学指标的异常,在发病的初期肾脏损害可能是一过性的可逆性过程,如果发现较晚或处理不及时、不得当,这种肾脏损害可能会急速恶化,可并发AKI,甚至进展至ARF,这将严重影响病人的ACVD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高度重视ACVD并发AKI,及早发现并予以及时得当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前为止,ACVD并发AKI方面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其发病机制也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结合实际临床资料进行的多项回顾性分析,对ACVD并发AKI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指导临床治疗,降低ACVD病人的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目的探讨分析ACVD病人并发AKI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干预的有效措施,以期对今后临床上及早发现ACVD并发AKI,并合理地制定和调整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指导,有利于降低ACVD病人并发AKI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来门诊、急诊收治的入院时无AKI的ACVD病人126例。入院后ACVD病人的治疗均按神经科常规系统治疗,对于并发AKI的病人,一经发现,立即按AKI救治常规处理。入院时急检肾功能、离子、尿常规等相关项目,并开始监测尿量及观察治疗结果和预后情况。入院48小时内每日复查一次肾功能、离子,肾功能正常者隔日复查一次;发现肾功能异常者,连续每日监测一次。根据AKI诊断标准: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 )绝对值增加≥0.3mg/dl(≥26.4umol/L) ,或者增加≥50%(达到基线值的1.5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超过6小时,将入选的ACVD病人分为观察组(并发AKI组)和对照组(未并发AKI组),并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发病率、死亡率和预后,以及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部病变情况和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CVD并发AKI的发病率在本组资料中为41/126(32.54%),其中脑出血并发AKI者29例,占全部并发AKI病例数的70.73%;脑梗死并发AKI者12例,占29.27%。观察组病人死亡率24.39%,其中脑出血7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对照组死亡率5.88%,其中脑出血4例,脑梗死1例。观察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老年(≥60岁),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脑出血,病变部位位于丘脑,病变范围大,使用大剂量甘露醇、头孢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病人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 ACVD病人可并发AKI,尤其是在脑出血病例中易发生。ACVD并发AKI后,将对ACVD的救治和病人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病人死亡率较未并发AKI者明显升高,预后较差,在临床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2. SCr和尿量可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ACVD并发AKI的参考指标。3. ACVD并发AKI的发生,不但与性别(男性)、年龄(≥60岁)和原有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关,而且与脑部病变的性质(尤其是脑出血)、部位(尤其位于丘脑)、严重程度(如出血量及梗死面积大)以及应用肾毒性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如大剂量甘露醇、头孢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因素密切相关。4.临床上需要重视上述诸项与ACVD并发AKI相关的因素,并予密切监测和有效干预,避免AKI的发生;对于存在容易并发AKI高危因素的ACVD病人,更应予以足够的关注。如果已不可避免地发生AKI,应尽早发现AKI,有针对性地予以干预和处理,尽最大可能逆转AKI的恶化,保护肾脏,以提高ACVD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武强[8](2002)在《甘露醇诱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文中指出
许真学[9](2001)在《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脑卒中致急性肾功能损伤9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万运松,周志雄[10](1998)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汉语文献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甘露醇(MT)致急性肾衰(ARF)的规律.方法:对1980~1996年国内发表的MT致ARF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MT致ARF的病死率(CFR)为40.4%,透析与非透析组CFR分别为23.7%和44.2%(P<O.025).MT累积量和日平均量分别为1140.4g和233.3g,但存活组与死亡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RF患者BUN和Cr的平均值较正常值分别升高3.7和2.7倍.结论:MT致ARF的CFR是很高的.透析是治疗ARF最有效的方法.为防止ARF发生,MT剂量宜控制在200g/d以下.BUN和Cr的升高对ARF有诊断意义但无预后判断价值.
二、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脑卒中致急性肾功能损伤9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脑卒中致急性肾功能损伤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诊断标准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2.6 不良反应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4 安性观察 |
3.5 统计方法 |
4 偏倚性预防 |
5 试验结果 |
6 不良反应 |
7 安全性分析 |
9 小结 |
9.1 可比性分析 |
9.2 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性分析 |
9.3 醒脑宁合剂的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2 中风的中医药现代研究 |
3 中风辩证论治 |
4 出血性中风的现代认识及治疗 |
5 发展方向 |
6 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理论依据 |
7 醒脑宁合剂组方意义及方药分析 |
8 醒脑宁合剂现代药理学研究 |
9 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对老年脑出血危重患者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人血白蛋白治疗老年脑出血危重患者的理论分析 |
一、脑出血的发病机制 |
二、脑出血的治疗 |
三、白蛋白的生理作用 |
四、白蛋白在治疗急性脑水肿中的作用 |
第三章 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对老年脑出血危重患者的疗效研究 |
一、前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右旋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双瓣置换术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采集 |
2.3.2 随机分组 |
2.3.3 干预措施 |
2.3.4 体外循环方法 |
2.3.5 标本收集 |
2.3.6 标本检测 |
2.3.7 AKI的确定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间基线资料 |
3.2 两组间血BUN水平对比情况 |
3.3 两组间血Scr水平对比情况 |
3.4 两组间血Cys-C浓度对比情况 |
3.5 两组AKI发生情况及AKI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大剂量甲氨蝶呤肾功能损伤后对其他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写词索引 |
前言 |
临床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与电解质紊乱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体积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3 讨论 |
(7)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发病率 |
3.2 治疗结果及预后 |
3.3 并发 AKI 与 ACVD 病人性别、年龄、基础病及应用肾毒性药物的关系 |
3.4 并发 AKI 与 ACVD 病人脑部病变情况的关系 |
第4章 讨论 |
4.1 SCr 和尿量在 ACVD 并发 AKI 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4.2 ACVD 并发AKI 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甘露醇诱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表现 |
2 发病机理 |
3 诱发因素 |
4 诊 断 |
5 肾脏病理 |
6 预 防 |
7 治 疗 |
四、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脑卒中致急性肾功能损伤9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D]. 陶晨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2]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对老年脑出血危重患者的疗效研究[D]. 赵龙姝.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3]右旋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双瓣置换术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D]. 唐莲. 中南大学, 2013(05)
- [4]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D]. 冯晓婷. 山东大学, 2013(11)
- [5]大剂量甲氨蝶呤肾功能损伤后对其他不良反应的影响[D]. 张小杰. 郑州大学, 2013(11)
- [6]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J]. 胡朝峰. 海南医学, 2012(16)
- [7]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研究[D]. 吴艳杰. 吉林大学, 2009(09)
- [8]甘露醇诱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J]. 武强.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2(01)
- [9]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脑卒中致急性肾功能损伤9例临床分析[J]. 许真学. 医学文选, 2001(S1)
- [10]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汉语文献综述[J]. 万运松,周志雄.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