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小麦品种子粒钙含量的遗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苟晓楠[1](2021)在《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是克服我国玉米全程机械粒收瓶颈的关键。研究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筛选符合我国育种目标的玉米种质材料,挖掘脱水相关的基因资源,构建其调控代谢网络对于解决我国玉米生产和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加速玉米优质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陕A群、陕B群选育的11份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根据材料生育期及熟性,通过合理错期播种,确保所有材料在同一天进行授粉,利用烘箱法与电子水分测量仪法测定籽粒不同发育时期的籽粒含水率,对11份玉米自交系的籽粒脱水快慢类型进行划分。利用RNA-seq技术对脱水差异明显的两份玉米自交系材料KB182和KB020授粉后第7、14、21、28、35、42、49、56天的籽粒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结合授粉后籽粒动态发育过程中的含水率及脱水速率变化,使用WGCNA方法探究影响这两个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烘箱法测定玉米籽粒水分含量较为准确,适用于全生育期测定籽粒含水率。电子水分测量仪法在籽粒发育后期(即授粉后35天及之后)与烘箱法测定结果显着相关(P<0.05),可替换烘箱法进行籽粒含水率测量。2.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率随着籽粒的发育逐渐降低,且不同材料之间的籽粒含水率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对两年所有材料籽粒含水率的BLUP进行欧式聚类,发现早熟材料KB182和KA225籽粒含水率下降较快,KB207下降较慢;中熟材料KB089下降较快,KA147和XCA-1下降相对较慢;晚熟材料KA105和91227下降较快,2082、KA327和KB020下降较慢。3.籽粒发育过程中,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百粒干重变化均呈“S”型曲线增长,籽粒灌浆速率曲线呈单峰变化,不同材料籽粒灌浆速率峰值到达时间不相一致,基本在21-28天之内。百粒干重在不同自交系间、年际间、取样时期间以及各交互间均呈极显着差异。晚熟材料KA105和91227两年灌浆参数较为稳定,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短,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大,干物质能在较短时间增加到较高的积累量,进而能较快完成灌浆进程,为后期籽粒脱水留下充足的时间。4.基于烘箱法测定的不同取样时期的籽粒水分数据,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11份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划分为不同的脱水类型,其中KB182和KA225属于早熟脱水快类型,KB207属于早熟脱水慢类型,KB089、KA147和XCA-1属于中熟渐进脱水类型,KA105和91227属于晚熟脱水快类型,KA327和KB020属于晚熟脱水慢类型。5.相关分析表明,籽粒脱水速率与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株高、苞叶长度、苞叶含水率、穗长、穗粗、粒长、粒宽、粒厚,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即籽粒脱水较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玉米材料一般表现出株高较低、苞叶长度较短、苞叶含水率较低、穗长较短、穗粗较细、粒长较短、粒宽较小、粒厚较薄、蛋白含量较高、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较低的特点。6.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玉米籽粒脱水调控网络分析。对两份脱水差异大的玉米自交系KB182和KB020的籽粒进行转录组分析,利用WGCNA方法分别对籽粒含水率、脱水速率及AUDDC构建共表达调控网络,发现对于籽粒含水率,有6个模块与其相关,对于脱水速率和AUDDC,则有4个共有模块与其相关。这些模块中的核心基因可能是玉米籽粒脱水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与脱水性状达到显着相关的基因GRMZM2G137211(Zm00001d020929)已经通过基因编辑验证,证明是控制玉米籽粒水分主效QTL的候选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源自陕A群和陕B群选育的11份自交系进行了籽粒脱水评价,鉴定了不同自交系的脱水类型,同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索了籽粒脱水相关基因调控代谢网络,研究结果为阐明玉米籽粒脱水的关键调控机制和代谢网络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加速玉米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刘玉秀,黄淑华,王景琳,张正茂[2](2021)在《小麦籽粒钙元素含量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正在成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研究方向和育种目标。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在人类骨骼形成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约35亿人缺钙,缺钙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国际性重大问题。主食是一种最优安全的矿物质元素补充途径。小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是全球35%~40%人口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摄入钙的主要来源,是矿物质元素生物强化的重要作物。通过遗传改良方法提高小麦籽粒钙元素含量被认为是解决缺钙最经济、有效、可持续的措施,目前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麦籽粒钙元素含量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籽粒钙含量的遗传差异、影响因素以及与相关性状关系、调控机理。此外,我们还提出了将来进行钙营养强化小麦研究的方向,此研究内容为加快通过主粮实现有效补钙、倡导健康营养的膳食模式、满足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转变的粮食安全、改善国民健康状况以及减少因缺钙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了解决方案。
王雪莱[3](2020)在《种植密度对燕麦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究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燕麦饲草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及适宜刈割时期,以本地区主栽燕麦品种裸燕麦白燕2号、皮燕麦白燕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300万株/hm2、450万株/hm2、600万株/hm2、750万株/hm2、900万株/hm2及1050万株/hm2,分析了种植密度对两燕麦品种的群体及个体性状、光合特性、子粒产量与品质及不同刈割时期的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密度的增加,燕麦群体总茎数增多,茎蘖成穗率升高,但分蘖数量减少。密度增加显着提升了燕麦花前叶面积指数,但较高密度的叶面积指数在花后下降较快,不利于花后较高群体光合生产面积的保持。燕麦的株高、茎粗、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及单株干物质量均随密度增加而显着降低。2.燕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低密度下旗叶光合性能较优。3.燕麦收获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多,但穗粒数及千粒重显着降低,子粒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白燕2号子粒产量以450万株/hm2最高为2406.73 kg/hm2,白燕7号子粒产量以600万株/hm2最高为3570.77 kg/hm2。4.不同刈割时期的燕麦饲草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白燕2号鲜草产量以750万株/hm2花后第21d最高为31763.33 kg/hm2,干草产量以750万株/hm2花后第28d最高为11515.00 kg/hm2;白燕7号鲜草产量以900万株/hm2花后第21d最高为38444.00kg/hm2,干草产量以900万株/hm2花后第28d最高为13792.00 kg/hm2。5.燕麦子粒营养含量及产量在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白燕2号子粒粗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粗脂肪及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及β-葡聚糖含量升高,白燕7号子粒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降低,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β-葡聚糖含量升高。子粒营养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白燕2号和白燕7号分别在450万株/hm2和750万株/hm2更有利于子粒的优质生产。6.不同密度及不同刈割时期间燕麦饲草营养含量差异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白燕2号的饲草粗蛋白、酸性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粗脂肪含量降低,白燕7号的饲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降低,酸性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升高;随着刈割时期的后移,白燕2号的饲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白燕7号的饲草粗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粗脂肪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燕麦饲草的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MI)及相对饲用价值(RFV)均随着密度增加及刈割时期的后移而显着降低,两品种均以300万株/hm2孕穗期的相对饲用价值最高。8.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燕麦的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发现白燕2号在750万株/hm2花后第21d刈割饲草表现最佳,白燕7号在900万株/hm2花后21d刈割饲草表现最佳。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对两品种群体个体性状、光合特性、子粒产量及品质、不同刈割时期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发现优质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因品种和生产目的不同而异。在子粒生产时,白燕2号和白燕7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450万株/hm2、600万株/hm2;在饲草生产时,白燕2号和白燕7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750万株/hm2、900万株/hm2,并在花后第21d左右刈割最为适宜。
王敏[4](2019)在《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的多样性及硒富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燕麦种质资源微量元素含量的多样性研究有利于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品种选育。本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试了 100份燕麦种质资源籽粒中铜、铁、锌、镁、钙、硒元素的含量,筛选出了各个元素含量高的品种,为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燕麦硒富集效应研究可为燕麦富硒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以白燕7号和草莜1号为材料,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硒肥(亚硒酸钠),研究硒肥对燕麦产量及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燕麦种质资源的各微量元素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镁、钙、铁、锌、铜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112.309 mg/kg、246.419 mg/kg、82.171 mg/kg、31.484 mg/kg、6.672 mg/kg、0.491 mg/kg。(2)筛选到铜含量高的品种(系)为休眠燕麦、加5、坝莜1号、YS0404、v5和v18;铁含量高的品种(系)为太丰、夏莜麦、9418、蒙燕2号和shadow;锌含量高的品种(系)为永118、ハヤテ、6518、加9、加5、MARION、晋燕2004、v25、坝莜9号和品五;镁含量高的品种(系)为ハヤテ和莜麦4400;钙含量高的品种(系)为v18和鉴19;硒含量高的品种(系)为Sibsiae、坝莜8号、v16、蒙农大1号和坝莜9号。(3)6种微量元素中铜与锌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钙与铁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其他元素间未达到显着相关。(4)喷施硒肥(亚硒酸钠)显着增加燕麦籽粒硒含量,硒肥浓度为160mg/kg时籽粒硒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白燕7号籽粒硒含量提高了 11.4倍,草莜1号提高了 8.3倍,白燕7号对硒肥的吸收能力高于草莜1号。
刘倾城[5](2019)在《野生二粒小麦及其与普通小麦渐渗系氮素利用效率和酶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在同等栽培条件下主要由基因型决定,优异的遗传改良有利于选育更高效的氮利用品种。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sp.dicoccoides,AABB,2n=4x=28)具有丰富且优异的遗传基因资源,通过杂交有望将其优异的遗传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本研究对野生二粒小麦D1、D97,普通小麦(Taestivum,AABBDD,2n=6x=42)品种川农16(CN16),以及D1和D97分别与CN16杂交高代(≥F12)的渐渗系,进行小麦氮素利用和相关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探讨野生二粒小麦对普通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低氮耐受性的改良潜能。主要结果如下:1、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与CN16相比,D1和D97的株高和有效分蘖数较之更高,而小穗数和千粒重则较之更低。15份D1的渐渗系中分别有20%、66.7%、86.7%在有效分蘖、小穗数和千粒重上高于亲本CN16,而13.3%的D1的渐渗系株高低于亲本CN16;6份D97的渐渗系中分别有33.3%、66.7%在有效分蘖和小穗数上高于亲本CN16,千粒重表现为均高于亲本CN16,而6份D97的渐渗系的株高与亲本CN16无显着差异。2、对21份渐渗系株系与其亲本籽粒氮素和籽粒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野生二粒小麦对普通小麦的籽粒氮素含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均有较显着的提升。D1和D97以及14份(99.3%)D1的渐渗系籽粒蛋白含量均高于亲本CN16,D97的渐渗系籽粒蛋白均高于亲本CN16;D1和D97以及10份(66.67%)D1的渐渗系籽粒氮素含量均高于亲本CN16,3份(50%)D97的渐渗系高于亲本CN16。3、对21份渐渗系株系与双亲的不同生育期各器官氮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茎秆和叶片的氮素含量随不同生育期呈现递减趋势,穗部氮素含量随不同生育期呈递增趋势。D1和D97以及21份渐渗系的茎秆和叶片氮素含量均呈现为抽穗期均高于CN16,成熟期低于CN16;穗部的氮素含量则相反,呈现出抽穗期低于CN16,成熟期高于CN16;叶片的氮素含量峰值均在抽穗期。且不同时期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呈现不同的相关性,其中灌浆初期、灌浆中期、成熟期的叶片和茎秆均与穗部的氮素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叶片与茎秆的在灌浆中期、灌浆初期,呈极显着正相关,茎秆与穗部则在开花期呈极显着正相关。4、对21份渐渗系与亲本CN16的各器官氮素运转率和氮素贡献率的测定结果显示:24分供试材料的氮素运转率和贡献率穗不同生育期呈递减趋势。D1的渐渗系株系BAd164-4和D97的渐渗系株系BAd27-4的各器官氮素运转率和贡献率均表现为颖壳+穗轴>叶片>茎秆,其余D1的渐渗系和D97的渐渗系氮素运转率和贡献率均表现为叶片>颖壳+穗轴>茎秆。分别有60%、86.6%、73.3%和50%、83.3%、83.3%的D1和D97渐渗系以及它们的父本D1或D97的叶片、颖壳+穗轴、茎秆的氮素运转率和氮素贡献率显着低于CN16。5、渐渗系与双亲旗叶的NR和GS活性测定结果显示:NR与GS活性均在开花期达到峰值,且随不同生育期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野生二粒小麦D1和D97的NR和GS活性均显着高于CN16;D1的渐渗系和D97的渐渗系高蛋白株系的NR活性均显着高于CN16;D1的渐渗系BAd107-1和D97的渐渗系BAd27-4、BAd7-209的GS活性在不同生育期均高于亲本CN16。6、对籽粒蛋白含量、籽粒氮素含量、植株氮素含量、氮素运转率、氮素贡献率、NR活性、GS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籽粒蛋白含量、籽粒氮素含量、植株氮素含量、氮素运转率、氮素贡献率、NR活性6个性状均显示出显着的相关性,其中除与氮素运转率和氮素贡献率呈极显着负相关外,其它4个性状间均呈显着正相关,且GS活性仅与NR活性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7、渐渗系株系与父本D1和D97的籽粒氮素含量、籽粒蛋白含量、不同生育期各器官氮素含量、NR活性、GS活性均在不同供氮水平之间无显着差异,而亲本CN16在不同氮素水平间各指标的值差异极显着。且低氮水平下,7份渐渗系各指标的值均高于亲本CN16。可见,野生二粒小麦及其含野生二粒小麦血缘的后代渐渗系均拥有较强的低氮耐受性。
尹双义[6](2019)在《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文中指出玉米籽粒的灌浆和脱水均是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灌浆和脱水特性直接影响收获时玉米籽粒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尚少见围绕玉米灌浆和脱水整个过程进行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的报道。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DH1M和T877杂交衍生的208份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分别于2015年南通、2016年扬州和2017年三亚种植。并在每个自交系授粉后的第 10、15、20、25、30、35、40、43、46、49、52、55、58 和 61 天分别选取2个长势一致的果穗,测定每穗中部50粒籽粒的干重和含水量。然后基于Logistic方程对每个自交系籽粒干重和含水量变化过程进行拟合,获得每个自交系的灌浆曲线和脱水曲线。在此基础上估计出籽粒最终干重、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等12个灌浆特征参数,脱水期时长、平均脱水速率、最终含水率等8个脱水特征参数。综合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QTL定位、BSR-seq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亲本DH1M和T877在籽粒灌浆特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亲本DHIM相对于T877具有较小的籽粒最终干重和较短的灌浆持续期,但DH1M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要大于T877。玉米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在重组自交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在3个环境下灌浆特征参数的变异系数为9.53%~45.11%,广义遗传率为69.26%~79.33%。最大灌浆速率与粒重相关的参数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与灌浆活跃期和灌浆持续期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最大灌浆速率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参数。籽粒的最终干重、渐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和快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在3个环境中均受2个主基因控制,并且2个主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灌浆速率的第一个拐点的时间、灌浆持续期、缓增期干重的累积量、灌浆活跃期和最大灌浆速率在2个环境中主要受2个主基因控制,并且2个主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其他灌浆特征参数受3或4个主基因控制。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特征参数在不同环境下的遗传模型有所不同。2.两亲本DH1M和T877在籽粒脱水特性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亲本DH1M的脱水时长要长于T877,并且脱水起始时间较早,脱水终止时间较为滞后。籽粒脱水特征参数在重组自交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在3个环境下脱水特征参数的变异系数为10.9%~234.7%,广义遗传率为27.9%~61.4%。大部分脱水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环境下相对稳定,而同一脱水特征参数在不同环境间的相关程度较低,说明脱水特征参数易受环境影响。脱水的终止时间在3个环境中均受2个主基因控制,但主基因间的互作方式不同。脱水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量在3个环境中均受4个主基因控制,并且3个环境中4个主基因均表现为部分等加性效应。脱水期时长、脱水的起始时间和最终含水率在2个环境中主要受2个主基因控制,但在不同环境中2个主基因间的互作方式有所不同。平均脱水速率和起始脱水速率在2个环境中主要受4个主基因控制。平均脱水速率的4个主基因在不同环境下均表现为加性-上位性效应。起始脱水速率的4个主基因在不同环境下均表现为部分等加性效应。脱水的起始含水率在2个环境中未检测到主基因,只在2015年南通检测到2个具有互补作用的主基因。3.基于56k的SNP芯片对重组自交系的多态性位点进行了鉴定,并通过滑动窗口的方法构建了包含3227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全长为2450.31cM。各条染色体长度的范围为102.29~373.06cM。1号染色体拥有最多的标记数503个,2号染色体的标记数最少为1 11个、且标记密度最低,5号染色体的密度最高。相邻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0.76cM,最大间距为25.39cM。4.通过QTL分析检测到了 156个与灌浆特征参数相关的QTL。在2015年南通、2016年扬州、2017年三亚以及3年均值条件下分别检测到42、51、33和30个QTL。其中籽粒的最终干重、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和快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分别检测到了 10个QTL;渐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和缓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分别检测到了 1 1个QTL;灌浆速率的第一个拐点的时间和灌浆持续期分别检测到了 13和12个QTL;灌浆速率的第二个拐点的时间、灌浆活跃期、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检测到了 15个QTL;干重的增长半量时间检测到了 19个QTL。每个QTL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率在1.09%至18.55%之间。对于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大多数QTL的增效位点由T877提供。同时在10号染色体上发现一个同时控制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的QTL与环境有显着的互作效应。基于最大灌浆速率的BLUP值的分布,选取了 13个低值自交系材料和13个高值自交系材料,构建了两个极端池。两个极端池间的灌浆曲线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除干重的增长半量时间外的其他灌浆特征参数在两个极端池间具有显着的差异。进一步通过BSR-seq分析,从512个差异表达基因中确定了 8个相关的候选基因。这8个候选基因主要与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有关。在授粉后10、20、30、40和50天对两个亲本DH1M和T877与两个极端材料YZU147和YZU191的籽粒进行取样,经过转录组分析揭示了 8个候选基因在灌浆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对位于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的关键节点的2个候选基因,GRMZM2G391936和GRMZM2G008263,进行了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了这2个候选基因在352份玉米自交系中的序列变异和与灌浆相关农艺性状显着关联的变异位点。GRMZM2G391936的第9内含子中内两个SNP与百粒重、穗粒重和穗重显着关联。GRMZM2G008263的5’-UTR区域内一个indel与穗粒重和穗重显着关联,第7内含子和第10内含子中的两个SNP分别与淀粉含量和百粒重显着关联。5.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76个与脱水特征参数相关的QTL。在2015年南通、2016年扬州和2017年三亚分别定位到31、25和20个QTL。起始脱水速率、脱水期时长和最终水分含量分别检测到12个QTL。脱水起始时间检测了到了 9个QTL。脱水的起始含水率检测到10个QTL。脱水期含水率的变化检测到了 8个QTL。脱水终止时间检测到7个QTL。平均脱水速率检测到了 6个QTL。每个QTL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在1.03%~15.24%之间。脱水期时长、脱水终止时间和平均脱水速率的相关QTL的增效位点主要来自于亲本T877。其他脱水特征参数的QTL的增效位点主要来自于亲本DH1M。通过多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21个QTL,每个QTL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在0.50%~38.15%之间。脱水期时长检测到了 1个具有显着主效的QTL。脱水终止时间检测到了 4个QTL,包括1个加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均显着的QTL和3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脱水起始时间检测了到了 4个QTL,包括2个加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均显着的QTL和2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起始脱水速率检测到了 2个QTL,包括1个加性效应显着的QTL和1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脱水期含水率的变化检测到了 1个QTL。最终水分含量检测到了 7个QTL,包括1个加性效应显着的QTL、1个加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均显着的QTL和5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脱水的起始含水率检测到了 2个QTL,包括1个加性效应显着的QTL和1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通过多性状QTL分析,共检测到了 58个QTL,其中51个为多效QTL。有22个QTL同时控制了 2个脱水特征参数;16个QTL同时控制了 3个脱水特征参数;8个QTL同时控制了 4个脱水特征参数;4个QTL同时控制了 5个脱水特征参数;1个QTL同时控制了 6个脱水特征参数。结合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一步确定了12个共定位的QTL。其中,2、5和8号染色体上各有1个共定位的QTL。3、4和6号染色体上各有2个共定位的QTL。7号染色体上鉴定了 3个共定位的QTL。基于这些共定位的QTL,将籽粒脱水过程划分为3种脱水模式,不同模式下的脱水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不同模式下的脱水特征参数除脱水期时长外均具有显着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基于Logistic方程的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研究方法,根据相关特征参数,从多个方面对籽粒灌浆和脱水过程进行了解析,揭示了 DH1M和T877杂交组合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的遗传机制,为深入理解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为高效灌浆和脱水玉米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同时,该研究方法的结果是基于整个动态变化过程的,能够从整体上对发育性状的遗传结构及其相关位点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揭示,这为其他复杂动态性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明艳[7](2017)在《不同基因型小麦锌强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锌(zinc,Zn)是生命有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全球有超过30%的人口锌缺乏,缺锌导致的营养失调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人们所需要的Zn等营养元素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摄取。小麦作为世界上近40%人口的主食,因其种植区域土壤中可利用锌含量偏低或品种吸收锌效率偏低,而导致籽粒中Zn元素含量偏低,不能满足最低推荐摄入量40mg kg-1的国际标准。因此,对小麦进行Zn强化研究以提高其籽粒Zn等元素含量已被农学家和营养学家所关注。前人对Zn强化做了许多研究,大多报道是以少数小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根施或叶面喷施Zn肥,研究Zn在不同组分的分布、对小麦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由于样本量的局限性,得出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尤其对Zn强化潜力、施Zn对其它同价矿质营养元素在小麦组分中的分配和积累、加工品质(如面粉糊化特性)、营养品质(如蛋白质含量等)等指标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报道鲜见。本研究选用104个小麦品种在两年度进行锌强化的基因型差异研究,分析了基施Zn条件下不同品种的Zn含量及与其关联的SNP位点,为Zn的生物强化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从中选出40个品种进行Zn喷施强化效应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Zn及Ca、Fe、Mg、Cu、Mn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小麦品质指标、小麦叶片生理特性对Zn强化的响应;进一步选取Zn含量高、中、低三种类型共10个品种,分析不同Zn强化时期和强化浓度对Zn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在小麦地上部不同器官中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的104个小麦品种籽粒中Zn元素含量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自然条件下,绝大部分品种籽粒中Zn元素含量低于小麦籽粒全锌推荐含量40-60mgkg-1,变幅为20.17mg kg-1-55.44 mg kg-1,Zn强化后变幅为25.49mg kg-1-63.83mg kg-1。2.不同品种小麦叶面喷施Zn肥后,籽粒中Zn元素的含量均有显着增加,增幅因品种而异,有70%的品种籽粒中Zn含量提高到50mg kg-1以上,37.5%的品种Zn含量>60.5mg kg-1,且增幅不受籽粒中本底含量的影响。叶面喷施Zn对籽粒同价矿质元素的吸收产生协同或拮抗效应,总体上降低了籽粒中Fe和Ca的平均含量,增加了Mg和Mn的平均含量,而Cu的平均含量Zn处理前后基本保持不变,但不同小麦品种对Zn强化的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就Fe和Ca两种有益元素而言,Zn处理后40个品种中有22个品种籽粒Fe含量较对照有所下降,18个品种籽粒Fe含量有所上升;26个品种籽粒Ca含量较对照有所下降,14个品种的籽粒Ca含量有所上升。扬麦2号、扬麦4号、扬麦6号和Bobwhite施Zn处理后,籽粒中Zn、Fe、Ca、Mg、Cu、Mn六种元素含量都有所上升,因此是比较理想的强化载体品种;Wheaton、HFZ、扬麦1号、扬麦5号、扬麦10号、黑小麦、6209和鲁麦21施Zn处理后,Zn、Fe、Ca、Mg、Cu、Mn六种元素中有5种元素含量有所上升,这类品种也具有较好的强化潜力。3.基施Zn后籽粒Zn含量(对照、处理、处理-对照)与全基因组SNP标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A、5A、6A、7A、2B、3B、4B、7B和4D染色体上均有重现性好的显着关联标记,这些标记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7.3%-15.7%,其中位于3B和7B染色体携带新的Zn含量主效QTL位点,且7B染色体上携带的有利变异对Zn含量增效效应较大。4.不同小麦品种面粉、麸皮中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Zn、Ca、Fe、Mg、Cu、Mn六种元素含量均为麸皮>面粉。麸皮中元素的平均含量是面粉中的3-19倍,其中Mg在麸皮中的含量是面粉中的19倍,Fe在麸皮中的含量是面粉中的近3倍。按绝对含量计算面粉中不同元素含量的总趋势为:Ca>Mg>Fe>Zn>Mn>Cu,麸皮中总趋势为:Mg>Ca>Fe>Mn>Zn>Cu;Zn强化后不同元素在各组分中对Zn的响应因品种而异,但所有品种面粉Zn含量均有所上升,Ca、Fe、Cu、Mn、Mg含量变化因品种而异。按面粉/麸皮元素含量比,Ca、Fe、Mg、Cu、Mn 分别为 0.61、0.68、0.16、0.43 和 0.14。Bobwhite和漯珍1号面粉中Zn、Ca、Fe、Cu元素含量都较高,紫麦1号面粉中Mg、Cu、Mn含量较高,Chokwang面粉中含有较高的Mn和Fe,荆州D402面粉中Mg、Cu、Fe含量较高。紫麦1号、漯珍1号和黑小麦三个有色小麦面粉和麸皮中六种元素含量都超过所有品种的平均值。5.叶面喷施Zn肥对小麦面粉的RVA特性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Zn处理与对照相比在峰值粘度、衰减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5个指标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表明Zn处理可能会改变小麦的食品加工特性。Zn处理后D402、扬麦6号、扬麦20的峰值粘度和衰减度都有所增加。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施Zn后籽粒蛋白质含量总体有所增加,并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品种蛋白质含量对Zn强化的响应不同,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有Wheaton、HFZ、扬麦4号、扬麦5号、扬麦6号和Chokwang。叶面施Zn对淀粉含量改变总体不显着。湿面筋含量对Zn处理的响应因品种而异,HFZ和Bobwhite对照和Zn处理湿面筋含量均位于前两位,HFZ也是Zn处理后湿面筋含量增幅最大的品种。6.不同小麦品种茎、叶、籽粒和颖壳穗轴中Zn、Ca、Fe、Cu、Mg、Mn六种元素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喷施Zn肥后Zn元素含量在处理间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品种-时期-浓度互作效应显着。Zn处理影响或显着影响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含量,扬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不同浓度Zn肥,各器官中的Zn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着增加,但增幅与喷施浓度并不呈线性关系,花后10天喷施较扬花期喷施增幅大。对照(CK)和低浓度Zn处理,Zn含量为:叶>颖壳穗轴>籽粒>茎,高浓度Zn处理为叶>颖壳穗轴>茎>籽粒。随着Zn处理浓度的增高,叶/粒、颖壳穗轴/粒和茎/粒Zn含量比也随之增大,更多Zn元素留在叶、颖壳穗轴和茎中,但相对含量因品种而异,其中Bobwhite、HFZ、Chokwang、合选198籽粒绝对含量较高且叶/粒、颖壳穗轴/粒和茎/粒总体较小。扬花期喷施对颖壳穗轴、茎中Ca含量影响高于或显着高于花后10天喷施;喷施Zn肥总体降低了叶中Ca含量,但能够增加籽粒中Ca含量。不同时期Zn处理降低或显着降低颖壳穗轴、叶和籽粒中的Fe含量。扬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均显着降低颖壳穗轴中的Mg含量,尤其花后10天处理降幅更大;花后10天0.3%Zn处理增加了叶中Mg含量;扬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不同浓度Zn肥均能显着增加籽粒中的Mg含量,尤其是扬花期0.5%Zn处理。扬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Zn肥降低了颖壳穗轴的Cu含量,花后10天喷施显着降低茎中Cu含量,而扬花期喷施增加或显着增加茎中Cu含量,但浓度间无显着差异;扬花期喷施能够增加或显着增加叶片中Cu含量,而花后10天处理则显着降低叶片中Cu含量,两个时期的不同Zn处理能够增加或显着增加籽粒中Cu含量。两个时期不同Zn浓度处理均降低或显着降低地上部器官的Mn含量,降幅因时期-浓度组合而异。表明外源Zn处理能改变其他五种同价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总体上有利于促进Ca、Mg、Cu从茎、叶向籽粒运输,Fe和Mn向根部运输,但具体响应因品种而异。7.不同品种小麦叶片SPAD值存在极显着差异。施Zn对叶片SPAD值没有显着影响籽粒Zn含量与剑叶SPAD值无显着相关性。施Zn后不同品种的SOD和CAT酶活性略有下降,而POD活性略有上升,但对SOD、POD、CAT酶活性总体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以上结果表明,Zn农艺强化能极显着增加籽粒中Zn含量,也可改变面粉的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因此进行Zn强化时,需要综合考虑Zn强化对小麦籽粒中其它矿质元素、面粉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的品种数和品种代表性广泛,并结合与Zn含量关联的标记位点及增效等位变异,则有利于筛选出适宜Zn强化的品种,实现提高Zn等矿质营养并满足特定食品加工的需求。
杨进文[8](2017)在《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氮肥消费大国,同时氮肥利用率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总体施氮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维持小麦高产必须提高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氮高效基因型筛选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16个小麦品种为试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能确切评价氮素利用率的指标,然后以这些指标结合产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氮素利用率不同的品种,并且对筛选的品种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揭示氮素积累转运生理基础;利用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对灌浆期间小麦各主要器官氮素含量及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寻找稳定表达的QTL分布热点,为今后氮素高效利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16个小麦品种为试材,测定了14个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然后,选取变异系数较大的指标性状,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遗传相关分析确定了8个与氮素积累转运密切相关的指标性状,即花后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花前氮素转运贡献率、花后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转运率、花后氮素转运贡献率、籽粒氮素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以这8个指标性状以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综合聚类,将16个品种分为3类,第一类为氮高效型品种包括晋麦54、晋麦66、FRFSCD共3个品种,第三类为氮低效型,包括晋麦72、泰农18、晋麦73及晋麦61共4个品种,第二类为中间类型,包括其余9个品种。2.从每一类型中选取2个品种共6个品种,进行氮素积累转运相关酶活性测定,两种水分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激酶在花后呈下降趋势,蛋白水解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两种水分条件下品种间各期酶活的差距大小有所不同。灌浆期间,氮高型品种晋麦54、泰农66的酶活性一直高于氮低效和中间类型品种晋麦73、泰麦269、晋麦61、泰农18。对不同品种各种酶活性与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灌浆期不同时期大多数代谢关键酶活性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花后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转运效率、花后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皆呈显着或极显着的遗传正相关,与花前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花前氮素转运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的遗传负相关。并且遗传相关系数高于表型相关系数,表明这6种氮素积累转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确实影响着小麦氮素的积累与转运。3.两种水分条件下,利用非条件与条件QTL分析方法检测花后不同发育阶段叶片、茎秆、穗轴、籽粒和植株氮素含量QTL,发现控制叶片氮素含量的加性QTL分别为10个与7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5.18%~23.8%,上位性QTL分别是18对与11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0.50%~43.76%;控制茎秆氮素含量的加性QTL分别为12个与4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72%~19.67%,上位性QTL分别是19对与7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0.88%~33.63%;控制穗轴氮素含量的加性QTL分别是5个与4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8.65%~17.56%;上位性QTL分别是9对与9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0.81%~38.72%;控制籽粒氮素含量的加性QTL分别是14个与5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08%~27.44%;上位性QTL分别是9对与5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0.40%~30.34%;控制植株氮素含量的加性QTL分别是15个与11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07%~23.06%;上位性QTL分别是11对与14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0.04%~36.46%;这些QTL的表达呈现出时空性与特异性,即多数QTL仅在发育的一个特定时期表达,没有检测到能在整个灌浆期持续表达的QTL。在5A染色体的WMC74-Xgwm291-Xgwm410标记区间之间检测到多个控制各器官氮素含量的QTL,包括:QSnit-5A-1,Qknit-5A-2,Qknit-5A-3,Qpnit-5A-1;以及在3D染色体Xgwm341-Xgwm456标记区间检测到多个控制各器官氮素含量的QTL,包括Qlnit-3D-2,Qlnit-3D-3,Qlnit-3D-4;深入发掘这些热点区域,对于后期进行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具有重要意义。4.两种水分条件下,花后不同发育阶段,共检测到氮素积累转运的32个加性QTL与23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在5.39%~18.47%之间。其中检测到控制花后氮素积累量的5个加性QTL和2对上位性的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5.47%-10.96%和0.01%-6.31%;检测到控制花前氮素转运量的3个加性QTL和1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2.26%-17.81%和4.29%;检测到控制花前对籽粒氮积累贡献率的3个上位性QTL和3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9.64%-15.55%和0.47%-16.13%;检测到控制花后氮素转运量的2个加性QTL和3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5.62%-10.35%和9.47%-18.79%;检测到控制花后氮素转运率的1个加性QTL和2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9.66%,和14.75%-24.38%;检测到控制花后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的4个加性QTL和1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5.39%-15.55%和19.96%;检测到控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3个加性QTL和1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7.43%-16.15%和16.36%;检测到控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的11个加性QTL和10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5.75%-34.91%和0.82%-35.22%。在3D染色体上的Xgwm456-Xgdm8标记区间以及1B染色体的P3470.4-P4133标记区间检测到控制多个性状的主效QTL,且对表型具有较高的遗传贡献率,具有应用于MAS育种的前景。
牛巧龙[9](2017)在《施氮对土壤养分及不同品种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项目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清野外试验观测站为平台,采用田间试验,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衡观35和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强筋弱筋小麦植株氮素代谢及其物质积累运转、产量构成、籽粒营养品质的变化,为探索强筋弱筋小麦稳产高效的氮肥管理模式,提升我国强筋弱筋小麦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对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增施氮肥对麦田土壤中硝态氮的影响较大,对铵态氮的影响则不显着。土壤中氮素养分随生育期的进程以硝态氮的方式向土壤深处迁移,并在生长季末主要集中在40-80cm土层,其中以弱筋小麦YM15在300 kg/hm2处理下淋溶损失最多。2.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氮代谢的影响氮肥对强筋弱筋小麦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内肽酶(EP)、氨肽酶(AP)、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施氮显着增加衡观35和扬麦15小麦旗叶GS活性;同时,氮肥施用可以显着增加扬麦15孕穗期NR活性;品种之间,强筋小麦衡观35旗叶关键氮代谢酶活性总体上高于弱筋小麦扬麦15,进而衡观35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扬麦15。在光合氮利用上,不同处理最大净光合速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且弱筋小麦YM15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总体上高于强筋小麦HG35,因此弱筋小麦扬麦15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高于强筋小麦HG35,并在180和300 kg/hm2施氮量下,两者之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3.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氮素运转的影响从氮素运转看,提高施氮量可增加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积累和运转量,总体上,强筋小麦干物质转移效率高于弱筋小麦品种,HG35叶片和茎秆干物质转移率变化范围为51.1%-74.2%,高于YM15的35.2%-64.3%。施氮显着提高小麦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转移量和贡献率,不同品种之间,强筋小麦衡观35叶片及茎秆的氮素转移量和氮素转移率均显着高于弱筋小麦扬麦15,但高量施氮会影响强筋小麦衡观35营养器官中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强筋小麦衡观35营养器官(叶、茎、鞘)中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反而降低。4.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强筋弱筋品种相比,强筋小麦衡观35产量高于弱筋小麦扬麦15,主要原因是衡观35成穗数高于扬麦15。在籽粒品质上,随施氮量的增加,弱筋小麦扬麦15湿面筋含量、面筋持水量和蛋白质含量显着提高,300 kg/hm2的施氮量下,扬麦15湿面筋含量较对照高出6.65%,显着降低弱筋小麦加工品质;而强筋小麦衡观35仅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提高,氮肥施用促进了强筋小麦的生长,而且对强筋小麦产品品质无显着影响。弱筋小麦施氮量不应超过180 kg/hm2、强筋小麦施氮量不超过300 kg/hm2时,产量和品质较好。
崔超[10](2014)在《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配合力分析与生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玉米生产过程中氮肥施用过量现象日益严重、氮效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以提高玉米氮效率为目的,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进行氮效率评价,并明确其氮高效生理特性,为氮高效自交系筛选及氮高效杂交组合的鉴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玉米在不同施氮处理下的氮效率差异显着。本研究通过选取氮肥偏生产力、氮收获指数及产量进行聚类分析,将52份玉米自交系在正常供氮处理下划分为高效型24份,低效型28份;将108份杂交组合在农户常规施氮处理下划分为高效型14份,中间型81份,低效型13份,在高产施氮处理下划分为高效型6份,中间型83份,低效型19份,其中表现一致的共74份,分别为高效型2份,中间型65份,低效型7份;将4份玉米杂交种在2个施氮处理下划分为高效型2份,低效型2份。为氮高效育种及氮高效生理特性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通过氮效率及品质配合力评价,BL12、BL49、BL48、中106和齐205等5份玉米自交系材料氮效率性状与品质性状表现较好,具有较大的氮高效及品质育种利用潜势,杂交组合Y82(BL12×178)、Y99(BL48×掖478)是优质高效的杂交组合,在低氮处理和高氮处理下氮效率分别较对照品种高出11.95%和28.69%,子粒产量分别为13756.88kg/hm2、13572.90kg/hm2和16460.13kg/hm2、16269.55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458.27kg/hm2和3648.00kg/hm2。3.氮高效型杂交组合的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氮高效型自交系的比率在农户常规施氮处理与高产施氮处理下分别为92.86%和83.33%,而2个亲本都是氮低效型自交系组配出氮高效型杂交组合的比率分别仅为7.14%和16.67%,表明在氮高效玉米杂交种选育中至少选择一个氮高效型自交系作亲本进行组配,筛选出氮高效玉米杂交组合的几率更大。4.不同基因型玉米氮高效生理特性的本质是源(光合)—流(光合产物运转)—库(子粒)的协调统一。在冠层光合能力方面,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较长的光合持续时间是玉米花粒期较强光合能力的重要保障,对稳定生育后期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具有良好作用,是氮高效型与氮低效型玉米子粒产量形成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子粒产量构成上,氮高效型与氮低效型玉米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穗粒数及粒重的差异,表明库容大小直接影响子粒产量的高低,从而影响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在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方面,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子粒产量约有60%90%来源于吐丝期之后的干物质合成,且不同氮效率玉米的差异由吐丝期之前茎秆干物质转移量与吐丝期之后干物质合成量共同决定,其本质体现在经济指数上的差异,玉米产量及氮效率的提高不仅要注重花粒期营养体物质向子粒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保证吐丝后植株较强的氮素吸收利用能力,促进吐丝后植株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5.根系是玉米氮素吸收最为主要的器官,从多个方面控制和影响整个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而氮素的吸收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根系大小,二是根系的吸收性能。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在低氮与高氮处理下,氮高效型自交系在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及小于0.20mm根长上显着高于氮低效型自交系,且根系活力表现为氮高效型自交系显着高于氮低效型自交系,分别高出42.20%、103.22%。表明总根长长、细根所占比例高、根系吸收能力强是氮素高效吸收的前提和重要保证。6.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源、库、流协调统一的生理特性出发,整体上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进行鉴评,以叶片叶绿素SPAD值作为源的评价指标,穗粒数和千粒重作为库的评价指标,而用收获指数作为流的评价指标,为正确、快速的鉴选与评价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类型,筛选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系统比较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理特性的差异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品种改良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二、冬小麦品种子粒钙含量的遗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品种子粒钙含量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玉米机械收获研究现状 |
1.2.2 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因素 |
1.3 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研究进展 |
1.3.1 玉米籽粒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
1.3.2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脱水特性之间的差异 |
1.3.3 环境因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
1.3.4 玉米籽粒脱水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 |
1.3.5 玉米籽粒脱水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
1.3.6 栽培措施对玉米籽粒脱水的调节作用 |
1.3.7 化学调控和植物激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的影响 |
1.3.8 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相关的遗传研究与功能基因挖掘 |
1.3.9 玉米籽粒脱水与灌浆的关系 |
1.4 基于WGCNA方法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气象数据的获取与计算 |
2.4 田间试验方法 |
2.4.1 试验样品材料的获取 |
2.4.2 测定指标的方法及计算 |
2.5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
2.6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
2.6.1 测序材料的选取及收集 |
2.6.2 RNA提取检测、文库构建质检和测序、测序质量评估 |
2.6.3 差异基因的鉴定 |
2.6.4 WGCNA共表达网络分析 |
2.6.5 基因功能注释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生育进程 |
3.2 两种不同方法所测籽粒含水率的比较分析 |
3.2.1 表型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3.2.2 两种方法的拟合回归校正模型 |
3.3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
3.3.1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百粒干重变化 |
3.3.2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特征参数比较 |
3.3.3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阶段特征 |
3.4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聚类及其评价 |
3.4.1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 |
3.4.2 基于K-means聚类的玉米籽粒脱水特性评价 |
3.5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与灌浆特性联合分析 |
3.6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因素 |
3.6.1 株高、穗位高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
3.6.2 苞叶性状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
3.6.3 穗部性状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
3.6.4 籽粒基本性状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
3.6.5 品质性状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
3.7 基于RNA-seq使用WGCNA方法探究脱水相关代谢途径 |
3.7.1 测序材料选取和表型差异比较 |
3.7.2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3.7.3 样本聚类与主成分分析 |
3.7.4 软阈值的确定 |
3.7.5 基因聚类与模块切割 |
3.7.6 模块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3.7.7 目标基因模块的GO富集与KEGG Pathway通路分析 |
3.7.8 共表达网络中基因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烘箱法与电子水分测量仪法的比较 |
4.1.2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 |
4.1.3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与脱水的联系 |
4.1.4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性状影响因素 |
4.1.5 共表达网络中的核心基因功能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小麦籽粒钙元素含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籽粒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
2 小麦籽粒钙含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
2.1 小麦基因型间籽粒钙含量的差异 |
2.2 小麦籽粒不同部位钙含量的差异 |
2.3 农艺措施对小麦籽粒钙含量的影响 |
3 小麦籽粒钙含量与其他性状的关系 |
3.1 小麦籽粒钙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
3.2 小麦籽粒钙含量与品质和其他矿质元素的关系 |
3.3 小麦籽粒钙含量与其生物有效性影响因子的关系 |
3.4 小麦籽粒钙含量与面粉钙含量的关系 |
4 小麦籽粒钙含量调控的机制研究 |
4.1 小麦籽粒钙含量积累的生理基础与遗传机制研究 |
4.2 小麦籽粒钙含量基因定位研究 |
4.3 小麦籽粒钙含量根际工程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5.1 籽粒富集钙元素小麦种质筛选与创制 |
5.2 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提高小麦籽粒钙含量 |
5.3 富钙小麦食品开发利用 |
(3)种植密度对燕麦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种植密度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种植密度对作物物质生产的影响 |
1.2.4 种植密度对作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5 刈割期对饲草产量及饲草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群体茎蘖动态测定 |
2.4.2 单株性状指标测定 |
2.4.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4.4 旗叶光合特性测定 |
2.4.5 产量测定 |
2.4.6 品质指标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对燕麦群体性状的影响 |
3.1.1 种植密度对燕麦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3.1.2 种植密度对燕麦茎蘖成穗率的影响 |
3.1.3 种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燕麦个体性状的影响 |
3.2.1 种植密度对燕麦株高、茎粗及单株分蘖的影响 |
3.2.2 种植密度对燕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3 种植密度对燕麦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种植密度对燕麦旗叶SPAD值的影响 |
3.3.2 种植密度对燕麦旗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
3.4 种植密度对燕麦产量影响 |
3.4.1 种植密度对燕麦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产量的影响 |
3.5 种植密度对燕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
3.5.1 种植密度对燕麦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3.5.2 种植密度对燕麦子粒营养产量的影响 |
3.5.3 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6 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 |
3.6.1 种植密度对白燕2号饲草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 |
3.6.2 种植密度对白燕7号饲草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喂价值的影响 |
3.7 饲草适宜种植密度及刈割时期确定 |
3.7.1 白燕2号适宜种植密度及刈割时期确定 |
3.7.2 白燕7号适宜种植密度及刈割时期确定 |
4 讨论 |
4.1 种植密度对燕麦群体、个体性状的影响 |
4.2 种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种植密度对燕麦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4 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的多样性及硒富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燕麦 |
1.1.1 燕麦概况 |
1.1.2 我国燕麦发展状况 |
1.2 微量元素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1.2.1 微量元素概况 |
1.2.2 作物种质资源间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进展 |
1.2.3 不同作物间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进展 |
1.2.4 燕麦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进展 |
1.3 硒元素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 |
1.3.1 硒元素概况 |
1.3.2 我国硒元素研究进展 |
1.3.3 富硒作物的研究进展 |
1.3.4 硒肥喷施时期对作物的影响 |
1.3.5 叶面喷施硒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6 富硒燕麦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燕麦种质资源微量元素含量的多样性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样品制备 |
2.1.2.2 样品处理 |
2.1.2.2.1 铜、铁、锌、镁、钙含量的样品处理 |
2.1.2.2.2 硒含量的样品处理 |
2.1.2.3 样品测定 |
2.1.2.3.1 铜、铁、锌、镁、钙含量的样品测定 |
2.1.2.3.2 硒含量的样品测定 |
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燕麦产量及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3.1 燕麦农艺性状测定 |
2.2.3.2 燕麦产量测定 |
2.2.3.3 燕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燕麦种质资源微量元素含量的多样性分析 |
3.1.1 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的描述性分析 |
3.1.2 燕麦种质资源各微量元素含量的聚类分析 |
3.1.2.1 燕麦种质资源铜含量的聚类分析 |
3.1.2.2 燕麦种质资源铁含量的聚类分析 |
3.1.2.3 燕麦种质资源锌含量的聚类分析 |
3.1.2.4 燕麦种质资源镁含量的聚类分析 |
3.1.2.5 燕麦种质资源钙含量的聚类分析 |
3.1.2.6 燕麦种质资源硒含量的聚类分析 |
3.1.3 燕麦籽粒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
3.1.4 基于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燕麦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3.2 燕麦不同品种硒富集效应分析 |
3.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燕麦单株经济性状的影响 |
3.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燕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
3.2.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燕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
3.2.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燕麦籽粒铜、铁、锌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的多样性 |
4.1.1 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4.1.2 燕麦种质资源的品种选育 |
4.1.3 燕麦籽粒中主要微量元素间的相关性 |
4.2 燕麦硒富集效应研究 |
4.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下燕麦的生长指标及产量 |
4.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下燕麦籽粒硒含量 |
4.2.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下燕麦籽粒铜、铁、锌含量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野生二粒小麦及其与普通小麦渐渗系氮素利用效率和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与评价指标 |
1.2 小麦氮素的吸收与利用 |
1.2.1 小麦氮素的积累 |
1.2.2 小麦氮素的转运 |
1.2.3 小麦氮素的同化 |
1.2.3.1 硝酸还原酶(NR)的同化作用 |
1.2.3.2 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同化作用 |
1.3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遗传特性 |
1.4 野生二粒小麦的改良效应及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野生二粒小麦及其与普通小麦渐渗系氮素利用特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田间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农艺性状调查 |
2.2.3.2 籽粒蛋白含量测定 |
2.2.3.3 氮素含量测定 |
2.2.3.4 叶片中NR活性测定 |
2.2.3.5 叶片中GS活性测定 |
2.2.4 计算公式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杂交后代渐渗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2.3.2 杂交后代渐渗系的籽粒粗蛋白与籽粒氮素含量表现 |
2.3.3 杂交后代渐渗系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的氮素含量 |
2.3.3.1 茎秆氮素含量的变化 |
2.3.3.2 叶片氮素含量的变化 |
2.3.3.3 穗部氮素含量的变化 |
2.3.3.4 杂交后代渐渗系各器官氮素含量关系 |
2.3.4 杂交后代渐渗系不同器官的氮素运转率和贡献率 |
2.3.4.1 氮素运转率的变化 |
2.3.4.2 氮素贡献率的变化 |
2.3.5 |
2.3.5.1 不同生育期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2.3.5.2 不同生育期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
2.3.6 杂交后代渐渗系氮素利用相关指标间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野生二粒小麦对小麦产量的改良潜能 |
2.4.2 野生二粒小麦对普通小麦氮积累转运特性的改良效应 |
2.4.3 野生二粒小麦对普通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章 野生二粒小麦及其与普通小麦渐渗系对土壤供氮的响应能力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盆栽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籽粒粗蛋白含量测定 |
3.2.3.2 氮素含量测定 |
3.2.3.3 叶片中NR活性测定 |
3.2.3.4 叶片中GS活性测定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供氮条件下渐渗系及亲本籽粒的蛋白与氮素含量变化 |
3.3.2 不同供氮条件下渐渗系及亲本不同生育期各器官氮素含量变化 |
3.3.2.1 开花期各器官氮素含量变化 |
3.3.2.2 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含量变化 |
3.3.3 不同供氮条件下渐渗系及亲本氮素利用相关酶活性变化 |
3.3.3.1 开花期与成熟期NR活性变化 |
3.3.3.2 开花期与成熟期GS活性变化 |
3.4 讨论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籽粒灌浆的研究进展 |
1.2.1 栽培措施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1.2.2 籽粒灌浆过程中的生理特性 |
1.2.3 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关键酶 |
1.2.4 籽粒灌浆相关的遗传研究 |
1.3 籽粒脱水的研究进展 |
1.3.1 环境因素对籽粒脱水的影响 |
1.3.2 籽粒脱水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 |
1.3.3 籽粒脱水相关的遗传研究 |
1.4 Logistic方程在作物定量化分析中的应用 |
1.5 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方法 |
1.5.1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体系 |
1.5.2 QTL作图群体与遗传图谱的构建 |
1.5.3 QTL定位方法 |
1.5.4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集群分离分析法 |
1.5.5 关联分析 |
1.6 问题的提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性状测定 |
2.3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估计 |
2.4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估计 |
2.5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6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 |
2.7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QTL定位、BSR-seq分析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2.7.1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QTL定位 |
2.7.2 BSR-seq分析 |
2.7.3 灌浆过程中候选基因表达量的确定 |
2.7.4 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2.8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QTL定位和脱水模式划分 |
2.8.1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QTL定位 |
2.8.2 籽粒脱水模式的划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RIL群体(DH1MXT877)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的特征参数 |
3.1.1 不同环境下玉米RIL群体的籽粒灌浆和脱水曲线 |
3.1.2 不同环境下玉米RIL群体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 |
3.1.3 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 |
3.2 籽粒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 |
3.2.1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 |
3.2.2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 |
3.3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1 bin标记的确定 |
3.3.2 遗传连锁图谱标记的分布 |
3.3.3 遗传连锁图谱的共线性分析 |
3.4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3.4.1 灌浆特征参数相关QTL的初步检测 |
3.4.2 两极端池的灌浆曲线与特征参数 |
3.4.3 混池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富集分析 |
3.4.4 相关SNP的检测及候选基因的确定 |
3.4.5 候选基因在灌浆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3.4.6 两个关键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3.5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QTL定位 |
3.5.1 单个环境的QTL分析 |
3.5.2 多环境QTL联合分析 |
3.5.3 多性状QTL联合分析 |
3.5.4 QTL作用网络和共定位的QTL |
3.5.5 玉米籽粒的脱水模式 |
3.6 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的共定位位点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研究工作小结 |
4.2 淀粉合成对灌浆过程的影响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不同基因型小麦锌强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土壤中锌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
2 作物体内锌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
3 麦类作物中锌的生理功能、分布和基因型差异 |
4 小麦锌吸收、转运和积累的特点 |
4.1 小麦根系对锌的吸收 |
4.2 小麦植株对锌的吸收、转运和积累 |
5 小麦中锌与其它营养元素及环境的互作 |
5.1 锌与氮、磷、钾的交互作用 |
5.1.1 锌与氮的协同效应 |
5.1.2 锌与磷的拮抗效应 |
5.1.3 锌与钾的协同效应 |
5.2 锌与微量元素的交互作用 |
5.3 锌与环境因素的互作 |
6 锌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6.1 对蛋白质的影响 |
6.2 对淀粉的影响 |
7 小麦锌强化的途径与方法 |
7.1 育种方式强化 |
7.2 农艺措施强化 |
7.3 基因工程强化 |
7.4 加工强化 |
8 锌含量基因定位及关联分析在锌强化中的应用 |
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小麦籽粒锌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材料与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籽粒中Zn、Fe、Ca、Mg、Cu、Mn含量的测定 |
1.3.2 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对锌强化的响应 |
2.1.1 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
2.1.2 小麦籽粒锌含量对Zn强化处理的响应 |
2.2 小麦籽粒五种同价矿质元素的基因型差异及对锌处理的响应 |
2.2.1 小麦籽粒五种同价矿质元素的基因型差异 |
2.2.2 小麦籽粒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对Zn处理的响应 |
2.2.2.1 籽粒Fe含量 |
2.2.2.2 籽粒Ca含量 |
2.2.2.3 籽粒Mg含量 |
2.2.2.4 籽粒Cu含量 |
2.2.2.5 籽粒Mn含量 |
2.3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矿质元素变化对锌处理响应差异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小麦籽粒锌含量变异及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籽粒锌含量的测定 |
1.3.2 基因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3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
1.4 关联及其统计分析 |
1.5 等位变异以及效应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年度小麦品种对锌处理的响应 |
2.2 SN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
2.4 性状和标记的关联分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2.5 优异等位变异、效应和载体品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小麦面粉和麸皮锌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含量与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材料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面粉和麸皮的制备 |
1.3.2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Zn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
2.2 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
2.2.1 Ca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
2.2.2 Fe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
2.2.3 Mg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
2.2.4 Cu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
2.2.5 Mn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锌强化对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籽粒蛋白质、淀粉、湿面筋含量 |
1.3.2 面粉糊化特性(RVA)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锌强化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2.2 锌强化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3 锌强化对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的影响 |
2.4 小麦面粉糊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锌强化的响应 |
2.4.1 小麦面粉糊化特性各指标对锌强化反应的基因型差异表现 |
2.4.2 锌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面粉糊化特性的效应分析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施锌对小麦不同器官锌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锌时期和浓度对不同小麦品种锌含量的影响及其类型间差异 |
2.1.1 锌强化时期和浓度的效果分析 |
2.1.2 不同锌含量小麦品种的锌强化时期和浓度效应分析 |
2.2 喷施时期和不同浓度Zn处里对五种同价矿质元素的调控效应 |
2.2.1 对不同器官Ca含量的影响 |
2.2.2 对不同器官Fe含量的影响 |
2.2.3 对不同器官Mg含量的影响 |
2.2.4 对不同器官Cu含量的影响 |
2.2.5 对不同器官Mn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锌强化对小麦花后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SPAD值 |
1.3.2 SOD、POD、CAT活性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小麦品种的花后叶片SPAD值及其对锌强化的响应 |
2.2 不同小麦品种SOD、POD、CAT对锌处理的响应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Zn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Zn强化潜力 |
1.2 Zn强化与锌含量关联的QTL(或标记)位点 |
1.3 叶面喷施锌强化对籽粒其它同价矿质元素(Ca、Fe、Mg、Cu、Mn)含量的影响 |
1.4 叶面喷施Zn肥对面粉、麸皮中Zn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分布的影响 |
1.5 喷施锌肥对小麦不同器官中Zn及五种同价元素含量的影响 |
1.6 锌强化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粉RVA特性的影响 |
1.7 Zn强化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花后叶片生理特性表现 |
1.8 施锌技术及安全性评价 |
2 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主要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不同器官不同时期氮素积累转运特性 |
1.2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
1.3 小麦氮高效材料的筛选 |
1.4 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基础 |
1.4.1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
1.4.2 谷氨酸合成酶(GOGAT) |
1.4.3 谷氨酰胺转移酶 |
1.4.4 蛋白水解酶 |
1.4.5 可溶性蛋白 |
1.4.6 天冬氨酸激酶 |
1.5 非条件QTL与条件QTL定位 |
1.6 作物氮素利用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雨养与灌溉条件下氮高效小麦品种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取材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统计分析与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灌溉及雨养条件下参试小麦品种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的差异 |
2.2.2 灌溉及雨养条件下参试小麦品种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2.3 两种水分条件下参试小麦品种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 |
2.2.4 灌溉及雨养条件下参试小麦品种主要氮素利用指标与产量指标的聚类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影响小麦氮素积累转运主要指标的筛选 |
2.3.2 灌溉及雨养条件下参试小麦品种的聚类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雨养及灌溉条件下不同氮素积累转运类型小麦品种的生理生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取材 |
3.1.3 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与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2.2 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蛋白水解酶活性变化 |
3.2.3 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 |
3.2.4 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变化 |
3.2.5 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谷氨酰胺转化酶变化 |
3.2.6 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天冬氨酸激酶活性变化 |
3.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雨养及灌溉条件下小麦花后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QTL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材料种植 |
4.1.3 取材 |
4.1.4 遗传连锁图谱 |
4.1.5 氮素含量测定 |
4.1.6 数据分析与QTL定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麦不同器官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4.2.2 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化 |
4.2.3 小麦氮素含量的动态QTL |
4.2.4 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的 QTL 分析 |
4.3 讨论 |
4.3.1 小麦花后不同器官氮素积累转运变化情况 |
4.3.2 环境条件对QTL表达的影响 |
4.3.3 氮素含量QTL表达的时空性与特异性 |
4.3.4 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QTL位点的热点区域 |
4.3.5 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QTL位点的一因多效性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Abstract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9)施氮对土壤养分及不同品种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田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和损失机制 |
1.2.2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1.2.3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4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氮素运筹的影响 |
1.2.5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农田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
3.1.1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农田耕层土壤氮素组分的的影响 |
3.1.2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1m深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
3.2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植株氮代谢的影响 |
3.2.1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植株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3.2.2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叶片光合氮代谢的影响 |
3.3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植株氮分配的影响 |
3.3.1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2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氮素分配的影响 |
3.3.3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4.1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和构成因子的影响 |
3.4.2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农田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
4.2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氮代谢的影响 |
4.3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光合特征与光合氮利用的影响 |
4.4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氮分配的影响 |
4.5 施氮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10)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配合力分析与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氮效率的定义与构成 |
1.2.2 玉米氮效率鉴评的研究进展 |
1.2.3 玉米氮效率配合力分析的研究进展 |
1.2.4 玉米氮效率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4.1 光合特性与氮效率 |
1.2.4.2 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 |
1.2.4.3 根系生理特性与氮效率 |
1.2.4.4 激素调控与氮效率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鉴选及相关性状的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2.1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氮效率鉴选试验设计 |
2.1.2.2 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组合氮效率鉴选试验设计 |
2.1.2.3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氮效率鉴选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氮效率鉴选与评价 |
2.2.1.1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氮素利用效率 |
2.2.1.2 玉米自交系生物量、农艺性状和氮素营养形状的表型差异 |
2.2.1.3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生物量的差异 |
2.2.1.4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差异 |
2.2.1.5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氮素营养性状的差异 |
2.2.1.6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聚类分析 |
2.2.2 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及氮效率相关指标的聚类分析 |
2.2.3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产量及氮效率相关指标的聚类分析 |
2.3 小结 |
3 玉米自交系氮效率相关性状及子粒品质的配合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1 植株干重及全氮含量 |
3.1.4.2 品质测定 |
3.1.4.3 产量 |
3.1.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氮效率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3.2.1.1 产量及氮效率相关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1.2 产量及氮效率相关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分析 |
3.2.1.3 氮效率特殊配合力及总体配合力效应分析 |
3.2.1.4 杂种优势分析 |
3.2.1.5 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组合亲本来源分析 |
3.2.2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子粒品质配合力分析 |
3.2.2.1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品质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2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品质一般配合力(GCA) 效应分析 |
3.2.2.3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品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 |
3.2.2.4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品质总体配合力效应分析 |
3.2.2.5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子粒产量与子粒品质的相关性 |
3.3 小结 |
4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氮高效生理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2.0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生理特性试验设计 |
4.1.2.1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根系特征试验设计 |
4.1.2.2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杂交种生理特性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生理特性 |
4.2.1.1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产量构成特性 |
4.2.1.2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 |
4.2.1.3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特性 |
4.2.1.4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根系特征的差异性比较 |
4.2.1.5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激素含量的差异性比较 |
4.2.2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杂交种生理特性 |
4.2.2.1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特性 |
4.2.2.2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杂交种光合特性 |
4.2.2.3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杂交种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特性 |
4.3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关于氮效率配合力评价的探讨 |
5.1.2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鉴选及其生理特性探讨 |
5.2 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冬小麦品种子粒钙含量的遗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D]. 苟晓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小麦籽粒钙元素含量的研究进展[J]. 刘玉秀,黄淑华,王景琳,张正茂. 作物学报, 2021(02)
- [3]种植密度对燕麦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D]. 王雪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4]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的多样性及硒富集效应研究[D]. 王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野生二粒小麦及其与普通小麦渐渗系氮素利用效率和酶活性研究[D]. 刘倾城.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6]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D]. 尹双义. 扬州大学, 2019(06)
- [7]不同基因型小麦锌强化效应研究[D]. 张明艳. 扬州大学, 2017(06)
- [8]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 杨进文.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6)
- [9]施氮对土壤养分及不同品种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D]. 牛巧龙. 天津农学院, 2017(07)
- [10]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配合力分析与生理特性研究[D]. 崔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