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水麦积山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刘乃强,王刚刚,王岩,张雪亮,冯鼎朝[1](2021)在《甘肃省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甘肃省新近系—侏罗系碎屑岩红色或杂色地层(俗称红层)分布广泛,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造型多样的丹霞地貌,呈现出较高的科研、美学及地学旅游价值。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关于甘肃省红层和丹霞地貌多数景观尚"处在深闺人未识"的境界。文章在梳理红层与丹霞地貌概念、甘肃省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概略回顾丹霞地貌景观的研究过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开发利用现状,深入总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查清特色地质旅游资源家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渠道,在保护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的建议,以期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推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
王军[2](2020)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9年工作回顾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魏亚东[3](2019)在《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影响与调试研究》文中指出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旅游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这一新型交通工具的飞速跨越发展,给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它也成为21世纪影响旅游业发展最显着因素之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一直以来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狭长的纺锤状地理空间,加之交通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整体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随着兰新高铁和宝兰高铁的通车运营,甘肃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旅游业在高铁的影响下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研究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高铁对旅游产生的影响和效应,以期依托高铁这一极具优势的交通方式来优化甘肃省旅游空间布局从而促进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做出明确界定,为本文的写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在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重点分析高铁作用于旅游最直接的影响即对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高铁开通前后2013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截面各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区域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变化率和旅游优势潜力的变化率与高铁线路有着高度一致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低值区和旅游优势潜力的高值区都主要分布在高铁线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高铁指向性,高铁产生的“等时圈”也呈现出沿高铁线路延伸的空间特征。同时,分析高铁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流、旅游客源市场产生的具体影响,得出高铁提升了沿线旅游目的地的区位优势,催生了新的旅游增长极,引导旅游流的空间流向,等影响。另外,高铁影响下甘肃省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具有两面性,高铁进一步强化了核心区域的极化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核心区域对于边缘区域的扩散效应,但极化作用居于主导地位。最后,从节点、轴线和域面三个方面对甘肃省旅游发展提出优化策略,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铁区域旅游合作、优化高铁沿线产品供给、加大区域合作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甘肃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胡博[4](2019)在《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调查研究》文中指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20世纪90年代,森林旅游开始迅速发展。国家级、省级、市级森林公园纷纷建立,标志着中国的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时期。进入21世纪之后,森林旅游业已经成为国人较为关注的绿色产业。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天天生活在“钢筋混泥土的森林”、向往着“绿色的森林”。这成为现代人的“绿色梦”。因此,更多的人们选择去城郊森林公园游憩、康养、休闲、徒步、摄影和观赏野生动植物。从而释放压力,恢复身心健康。本研究是以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调查地,论述了小陇山林区资源概况及小陇山森林旅游开发现状;其次,依据实地调查进行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回收,包括数据分析和数据结果。数据分析由人口学、行为学、时空特征分析和SPSS24.0软件分析组成,数据结果是根据SPSS24.0分析出来的客观数值,得出小陇山森林旅游研究结果;最后,结论与建议,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论。形成对小陇山森林旅游开发的建议。
李发明[5](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苗婕[6](2018)在《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产业,对我国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导致精神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对自然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促使了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崛起。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还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目前国内对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多集中于模式探究上。对于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省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鲜有报道。天水作为我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经济效益不突出。本文以天水市麦积区为研究对象,依据对农业生态旅游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农业生态旅游经验的总结,通过实地调查对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目前天水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模式可分为五种,分别为农业采摘型、农业观光型、农业科普型、农家乐型和综合型。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仍存在生态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且开发单一、产品宣传不到位、产品缺乏互动且体验性差、产品服务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天水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难以被充分挖掘和利用,这就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及社会成员协同努力,完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及SWOT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吸收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进一步促进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基于创新意识多层次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二是加大生态旅游产品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三是加大体验性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四是整合生态旅游产品服务设施建设;五是健全农业生态旅游法律管理机制。
杨维俊[7](2016)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市六届政府工作回顾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天水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
张冉,莫舒敏,刘超[8](2016)在《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整合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地质公园作为特殊的景区载体,其空间分布与整合优化影响着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市场效益.以甘肃省地质遗迹点和32处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整合优化.结果表明,甘肃省地质公园的最邻近距离指数为0.527 529,变异系数CV=94.32%,不平衡指数S=0.376 3,表明地质公园分布呈现不平衡和集聚态势;Voronoi图和点密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集聚在兰州、天水、临夏、甘南等地区;甘肃省地质公园建设区域差异大,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建议申报敦煌雅丹、张掖丹霞、黄河大峡谷世界地质公园,并设计丝路丹霞之旅、冰川之旅、黄河沿岸地质之旅及七彩地质之旅等地质公园专题旅游路线.
刘勇[9](2015)在《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文中研究说明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交融,有着明显的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特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反映的就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人们在进行的各种活动形态,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风景区中文化景观的认知与保护仅仅局限于遗址、遗迹和文物等方面,却忽略了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了风景区中部分的文化景观没有被识别,以及保护的缺失和管理的漏洞。本研究通过对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进行再认知,目的在于更好的识别和保护风景区中自然与文化的关系。风景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的行为、人的观念和人作用于自然后产生的结果,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来体现。本研究认为对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方式要基于人的观念因素、人的行为因素和人作用于自然产生的结果因素,以及各个因素间的互相关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识别文化景观,有利于对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的全面认识和对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保护对象的识别。通过对文化景观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来识别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从历史的叠加性、因素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区域性来分析了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特征。本研究在重新识别了风景区中文化景观的同时,将文化景观进行真实性与完整性评述,体现了其拥有的价值,同时也确定了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保护对象和价值展示对象。借鉴国内外关于文化景观的保护方法及措施,依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和现状分析,对风景区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现状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和价值展示措施。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方面,提出了将文化景观的认知与保护嵌入风景区规划的建议,为风景区现行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补充,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文化,也较为全面的对非物质和其物质载体进行了补充识别和保护,充分地展现了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价值。
杨维俊[10](2015)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趋利避害,攻坚克?
二、天水麦积山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水麦积山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层与丹霞地貌的概念 |
2 甘肃省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分布 |
3 丹霞地貌研究回顾 |
4 丹霞地貌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展望 |
4.1 丹霞地貌与地质公园 |
4.2 丹霞地貌与地质文化村 |
4.3 丹霞地貌研究展望 |
5 丹霞地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建议 |
5.1 存在问题 |
5.2 丹霞地貌开发建议 |
(2)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9年工作回顾 |
二、2020年工作任务 |
(一)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 |
(二)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 |
(三)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
(四)全面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
(五)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格局 |
(六)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
(七)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
(八)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3)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影响与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旅游业发展的契机 |
1.1.2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1.1.3 我国高铁的飞速跨越发展 |
1.1.4 高铁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铁 |
2.1.2 空间结构 |
2.1.3 旅游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达性理论 |
2.2.2 旅游区位论 |
2.2.3 “点一轴系统”理论 |
2.2.4 增长极理论 |
2.2.5 核心边缘理论 |
第3章 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甘肃省旅游资源状况 |
3.1.1 旅游资源概况 |
3.1.2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
3.2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
3.2.1 国内旅游 |
3.2.2 入境旅游 |
3.3 甘肃省旅游流分析 |
第4章 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
4.1 甘肃省高铁发展现状 |
4.2 高铁对甘肃省区域旅游可达性的影响 |
4.2.1 评价指标选取 |
4.2.2 高铁开通前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3 高铁开通前后区位旅游优势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
4.2.4 高铁开通前后甘肃省日常可达性分析 |
4.2.5 高铁影响下甘肃省区域旅游可达性变化特征 |
4.3 高铁对甘肃省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
4.3.1 提升了沿线旅游目的地区位优势 |
4.3.2 催生旅游目的地新的增长极 |
4.3.3 对部分城市产生明显过滤作用 |
4.4 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 |
4.4.1 改变甘肃省旅游客源市场格局 |
4.4.2 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半径 |
4.5 高铁对甘肃省旅游流的影响 |
4.5.1 引导旅游流的空间流向 |
4.5.2 增加旅游流流量 |
4.6 高铁影响下甘肃省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4.6.1 评价指标选取 |
4.6.2 高铁影响下甘肃省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第5章 高铁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旅游发展策略与措施 |
5.1 高铁背景下甘肃省旅游发展的优化思路 |
5.2 高铁背景下甘肃省旅游发展策略 |
5.2.1 节点优化——培育新的旅游增长极 |
5.2.2 轴线优化——发展重点轴线 |
5.2.3 域面优化——打造五大旅游区 |
5.3 高铁背景下甘肃省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
5.3.1 优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5.3.2 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5.3.3 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高效衔接 |
5.3.4 优化高铁沿线旅游产品供给 |
5.3.5 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 |
5.3.6 加强高铁区域旅游合作,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森林旅游研究 |
1.2.2 国内森林旅游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数量统计分析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森林旅游 |
2.1.2 森林旅游资源 |
2.1.3 森林旅游产品 |
2.1.4 森林旅游产品类型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休闲经济学理论 |
2.2.3 休闲层次论 |
2.2.4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5 森林美学与景观鉴赏理论 |
3 甘肃省小陇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概况 |
3.1 基本状况 |
3.1.1 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3.1.2 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3.2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资源状况 |
3.3 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发展现状 |
4 数据分析 |
4.1 问卷设计与回收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回收与处理 |
4.2 小陇山森林旅游者总体旅游情况调查 |
4.2.1 小陇山森林旅游者人口特征 |
4.2.2 小陇山森林旅游者行为特征 |
4.2.3 小陇山森林旅游者空间特征 |
4.3 数据分析 |
4.3.1 问卷相关性检验 |
4.3.2 信度分析 |
4.3.3 效度分析与因子分析 |
4.3.4 因子描述性统计 |
4.3.5 相关性分析 |
4.3.6 回归分析 |
4.3.7 人口学因素对重游意愿的差异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5 结论和开发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开发建议 |
5.2.1 全面科学规划小陇山森林旅游资源 |
5.2.2 深层次挖掘小陇山森林价值内涵 |
5.2.3 强化森林旅游环境保护意识 |
5.2.4 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
5.2.5 基于人口学因素对重游意愿的差异分析的开发建议 |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调查问卷 |
致谢 |
(5)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
1.4.1 地质遗迹景观 |
1.4.2 价值解释变量 |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1 景观美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6)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农业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农业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农业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 |
1、农业生态旅游 |
2、特征 |
3、意义 |
(二) 理论基础 |
1、可持续发展理论 |
2、生态平衡理论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实地调查法 |
3、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外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澳大利亚政府重视投入,形成网络式协会体系 |
二、美国黄石公园等地制定生态管理政策 |
三、德国日本注重法律法规的制定 |
第三章 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模式及其经济效益 |
一、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模式 |
(一) 农业采摘型 |
(二) 农业观光型 |
(三) 农业科普型 |
(四) 农家乐型 |
(五) 综合型 |
二、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 |
第四章 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态势分析 |
一、优势 |
(一) 自然资源丰富 |
(二) 文化渊源深厚 |
(三) 特色小吃种类繁多 |
(四) 交通便利 |
二、劣势 |
(一) 生态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且开发单一 |
(二) 生态旅游产品宣传不到位导致潜在客源流失 |
(三) 生态旅游产品缺乏互动且体验性差 |
(四) 生态旅游产品服务设施不完善 |
1、生态旅游产品开发配套设施滞后 |
2、景区从业人员服务不够规范 |
(五) 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三、机遇 |
(一) 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
(二) 媒体的广泛宣传 |
(三) 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 |
(四) 周边游的兴起 |
四、挑战 |
(一) 生态旅游产品竞争力薄弱 |
(二) 投资开发建设资金短缺 |
五、SWOT分析 |
(一) 构建SWOT矩阵 |
1、SO战略(优势+机会) |
2、ST战略(优势+威胁) |
3、WO战略(劣势+机会) |
4、WT战略(劣势+威胁) |
(二) 战略选择 |
第五章 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
一、基于创新意识多层次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
(一) 拓新型农业生态旅游产品以创造经济效益 |
(二) 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 |
二、加大生态旅游产品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
(一) 内外结合扩大宣传 |
(二) 传统与网络渠道共同宣传 |
三、加大体验性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
(一) 加大麦积区核心农业生态旅游景点体验 |
(二) 加大其他非核心农业生态旅游体验 |
四、整合生态旅游产品服务设施建设 |
(一) 完善农家乐住所建设 |
(二) 重整现有娱乐设施的旅游功能 |
(三) 推进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建设 |
(四) 提高软服务质量 |
五、健全农业生态旅游管理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六届政府工作回顾 |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
三、2017年政府重点工作 |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8)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整合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地质公园的建设现状 |
1.1 甘肃省主要地质遗迹的分布 |
1.2 甘肃省地质公园的建设 |
2 甘肃省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 |
2.1 空间分布概况 |
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
2.3 空间分布密度集聚特征 |
3 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整合优化策略 |
3.1 世界地质公园品牌的塑造 |
3.2 地质公园精品旅游路线的设计 |
4 结论 |
(9)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风景名胜区 |
1.2.2 文化景观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5.3 对风景名胜区规划方面 |
2 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综述 |
2.1 概述 |
2.2 各个学科对文化景观的研究 |
2.2.1 人文地理学对文化景观的研究 |
2.2.2 景观生态学对文化景观的研究 |
2.3 国内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 |
2.3.1 对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研究 |
2.3.2 对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研究 |
2.3.3 对其他类型文化景观的研究 |
2.4.国外的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 |
2.4.1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 |
2.4.2《欧洲风景公约》 |
2.5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研究现状 |
3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的认知 |
3.1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概述 |
3.2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再认知的方式 |
3.2.1 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方式 |
3.2.2 再认知的意义 |
3.3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因素再认知 |
3.3.1 概述 |
3.3.2 人的观念因素 |
3.3.3 人的行为因素 |
3.3.4 人作用自然后产生的结果因素 |
3.4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空间认知 |
3.4.1 整体环境空间形态 |
3.4.2 周边环境空间结构 |
3.4.3 视线的空间关系 |
3.5 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以及对因素的分析 |
3.6 因素持有者分析 |
3.7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特征 |
3.7.1 历史的叠加性 |
3.7.2 因素的复杂性 |
3.7.3 空间的区域性 |
3.8 本章小结 |
4 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评价 |
4.1 ICOMOS与IUCN简介 |
4.2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的评价标准 |
4.3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
4.4 对风景区中文化景观因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评述 |
4.4.1 人的观念因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4.4.2 人的行为因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4.4.3 人作用于自然后产生的结果因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4.5 现状问题分析 |
4.5.1 风景区现行规划中对文化景观的认知与保护不足 |
4.5.2 风景区现状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保护策略和措施 |
5.1 我国文化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基础现状 |
5.2 相关保护方法借鉴 |
5.3 保护策略 |
5.3.1 空间范围和空间层次 |
5.3.2 科研监测和多方合作保护 |
5.3.3 价值展示 |
5.3.4 保护和价值展示对象 |
5.4 保护措施 |
5.4.1 对“人的观念”的保护措施 |
5.4.2 对“人的行为”的保护措施 |
5.4.3 对“人作用于自然后产生的结果”的保护措施 |
5.5 展示措施 |
5.5.1 展示方式与空间分布 |
5.5.2 展示内容 |
5.6 本章小结 |
6 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意义及认知与保护的作用 |
6.1 文化景观的认知和保护与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关系 |
6.2 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意义 |
6.3 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认知与保护实践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1.1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 |
7.1.2 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的关系 |
7.1.3 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图片索引 |
附录二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三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类型和名录 |
四、天水麦积山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刘乃强,王刚刚,王岩,张雪亮,冯鼎朝. 甘肃地质, 2021(04)
- [2]政府工作报告[N]. 王军. 天水日报, 2020
- [3]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影响与调试研究[D]. 魏亚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调查研究[D]. 胡博.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6]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苗婕.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1)
- [7]政府工作报告[N]. 杨维俊. 天水日报, 2016
- [8]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整合优化分析[J]. 张冉,莫舒敏,刘超.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9]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D]. 刘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10]政府工作报告[N]. 杨维俊. 天水日报, 2015
标签:地质论文; 文化景观论文; 高铁开通论文;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论文; 地质公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