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能(论文文献综述)
赵聪[1](2021)在《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型与FNAB、超声及甲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较常见疾病,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提高等因素使得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西医可通过各种临床诊断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存在及性质进行较明确的诊断,但其对诊断为良性的结节或没有手术指征的结节多以定期随诊为主,药物、手术及其他治疗方式多有较明显的副作用,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心理及生理预期。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病”的范畴,中医在整体辨证的指导思想下可对各个时期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有效的干预。但中医辨证多受个人经验的影响,可能会对中医疗效存在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现代诊断技术结果进行观察,以探求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中西医更好的结合提供参考。目的通过探索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分型与细胞学检查、超声表现及甲状腺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以图发现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诊疗技术的相关性,为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细胞学检查、超声表现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免疫学检查资料,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将结果汇总后,运用SPSS 20.0系统包,通过使用方差检验、非参检验及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诊断技术的相关性。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描述。本研究共纳入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女性85人,占比80.189%,男性21人,占比19.811%,男女比例为1:4.048。收集病例为28~80岁,平均年龄为47.230±11.882岁,发病年龄最多为40~49岁,占比占比28.704%,大于70岁患者较少。甲状腺结节患者证型分布中痰瘀互结证40.566%,肝郁痰凝证25.472%,阴虚内热证16.981%,脾肾阳虚证16.981%,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良性结节32例,占比30.189%,恶性及可疑恶性结节74例,占比69.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细胞学检查结果关系。在纳入的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经FNAB检查后根据TBSRTC分级系统分析,痰瘀互结证中Ⅱ级占比18.604%,Ⅲ级及Ⅲ级以上占比为81.395%,肝郁痰凝证中Ⅱ级占比40.741%,级及Ⅲ级以上占比为59.259%;阴虚内热证Ⅱ级占比44.444%,Ⅲ级及Ⅲ级以上占比为55.555%,脾肾阳虚证Ⅱ级占比50.0%,Ⅲ级及Ⅲ级以上占比为50.0%,各组要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明确组与组之间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予以两两证候要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提示痰瘀互结证与其余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余证型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检查结果关系。参照超声检查TI-RADS分级系统中恶性结节特质描述,各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及纵横比(是否≥1)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各证型在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的回声(混合回声或低回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钙化(有或无)、内部血供(丰富或不丰富)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组间对比后发现,痰瘀互结证与其余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在甲状腺功能TSH检查结果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分型在余检查如FT3、FT4及TgAb等结果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中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30~59岁之间,以40~49岁为主。2.本研究中有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适应症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痰瘀互结证为主。3.本研究中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其甲状腺结节的可疑恶性及恶性可能高于其他证型。4.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中回声、形态、钙化及内部血供的异常表现可作为甲状腺结节的痰瘀互结证的辨证参考。
刘博[2](2020)在《中医药治疗Graves眼病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近20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Graves眼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证型、证素、组方用药等规律,为以后的处方用药提供可靠依据。资料与方法:采用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从1999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整理其中的效方效药。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将收集的数据导入Microsoft Excel软件创建数据库,利用频次、频率的方法对涉及的证型、证素、方剂、中药等,进行统计分析。选出频次≥25次的药物,列入SPSS 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分别对涉及的中草药从性味、归经、分类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同一聚类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涉及47种证型,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证型为肝火上炎证、肝肾阴虚证、痰瘀阻滞证、肝气郁结证。将出现次数≥3次的14种证型进行整理,可得到10种证素,其中火热证、阴虚证、痰证、血瘀证、气滞证是出现频次最多的证素。涉及66首方剂及5种中成药,其中应用次数最多的方剂或中成药是:杞菊地黄丸、雷公藤多苷片、二陈汤、龙胆泻肝汤。其中包含药物190种,总频次2006次。频次≥25次的药物为茯苓、夏枯草等25味,是治疗Graves眼病的重要药物。根据药物性味、归经分类,药性中常见的为寒性药,五味中常用的是甘味药和苦味药,归经中入肝经药物最为常用。药物分类中清热药频次最高,频次为512次,频率为25.52%,且清热泻火药为常用药。将使用频次≥25次的25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五个聚类。结论:1.治疗Graves眼病涉及最多的证型为肝火上炎证、肝肾阴虚证、痰瘀阻滞证、肝气郁结证。其中火热证、阴虚证、痰证、血瘀证、气滞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证素。2.治疗Graves眼病出现次数最多的方剂或中成药为杞菊地黄丸、雷公藤多苷片、二陈汤、龙胆泻肝汤。3.治疗Graves眼病的核心药物是茯苓、夏枯草、白芍、浙贝母、生地等25味药物,其中茯苓为使用次数最多的药物。4.治疗Graves眼病的药物以寒性、甘味、入肝经为主。5.治疗Graves眼病的药物主要为清热药,且以清热泻火药为主。6.由聚类分析得出五个治疗Graves眼病的常见药物组,分析其组方原则,分别适用于GO病程中不同阶段的病机,第一分类符合脾虚湿盛,水湿停目的病机;第二分类符合肝火上炎,上犯头目的病机;第三分类符合肝胆湿热的病机;第四分类符合火盛伤阴,痰瘀互结的病机;第五分类符合脾虚痰凝夹瘀的病机。
王府存[3](2019)在《养阴清热汤治疗心肝火旺型Graves病的临床观察及对TRAb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运用养阴清热汤治疗心肝火旺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养阴清热汤治疗心肝火旺型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新诊断的80例心肝火旺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阴清热汤,共治疗12周并连续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以及随访9个月内患者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西药剂量、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TRAb等指标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对TRAb的影响。结果:1.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8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有效率为89.74%,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O.O5)。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周、8周、12周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两组治疗12周后单项症状除突眼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烦躁易怒、口渴、少寐及倦怠乏力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余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5.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FT3、FT4、TSH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FT3、FT4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TSH无改变(P>0.05),治疗12周后两组间FT3、FT4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SH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6.TPOAb、TGAb:两组TPOAb、TGAb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及9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0.05),随访3个月及9个月两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抗甲亢药物剂量比较:治疗组甲巯咪唑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TRAb水平比较:两组治疗4周、8周后,TRAb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TRAb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周后,TRAb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及9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者8例,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阴清热汤配合甲巯咪唑治疗心肝火旺型Graves病患者,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临床证候,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抗甲亢西药用量,不良反应少,并可较快地减少免疫缓解时间,降低TRAb水平,减少患者用药总疗程。
韩静[4](2019)在《扶正消瘿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意义: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甲状腺抗体水平难降、肿大难消、治疗时间长是目前的问题,并且尚缺少有效改善本病免疫功能的药物。本研究旨在通过规范的临床试验,评价扶正消瘿方改善HT患者免疫功能、甲状腺肿大结节、中医证候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对提高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疗水平,发挥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优势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门诊,符合桥本氏甲状腺炎气虚痰凝证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扶正消瘿方(生黄芪25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5g、陈皮12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仙鹤草20g、酒女贞子15g、醋香附12g、白芍15g、生牡蛎20g、浙贝15g、玄参12g、炒白术15g、炙甘草3g)加减,每日水煎约200ml,分早晚两次餐后半小时温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在中药方基础上加用赛治,或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在中药方基础上加用优甲乐,共3个月。对照组予硒酵母片,每日200ug,分早晚两次餐后半小时口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在硒酵母片基础上加用赛治,或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在硒酵母片基础上加用优甲乐,共3个月。药物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甲状腺超声指标的变化、症状和体征变化、中医证候变化和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的变化,每个月随访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和中医证候变化。临床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基线在性别、年龄、病程、甲状腺肿大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抗体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清TPOAb、TGA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超声下甲状腺大小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超声下甲状腺左、右叶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甲状腺左叶厚度缩小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甲状腺肿大程度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大程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5)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甲状腺功能状态和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分析:甲状腺功能状态不同,TPOAb水平具有差异,伴甲亢的患者TPOAb水平明显高于甲功正常或甲减患者(P<0.05);(8)甲状腺抗体和甲状腺腺叶大小的相关性分析:TPOAb水平与甲状腺左叶、右叶及峡部厚度存在正相关性;TGAb水平与甲状腺右叶厚度存在正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r<0.3)。(9)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论:扶正消瘿方在降低HT患者的甲状腺抗体水平、减轻甲状腺肿大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硒酵母片,对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无不良影响。故认为扶正消瘿方治疗HT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甲状腺肿大的良好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庞燕[5](2018)在《中药复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减80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对桥本甲减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的变化,为进一步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系2015年10-2017年10月期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共80例,按1比1配对分组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符合桥本甲减诊断依据。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FT3、FT4、TSH、TGAB、TPOAB及症状体征积分情况。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计量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予以左旋甲状腺素钠25-100u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与中药复方每日一剂,一次约100ml,日二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金匮肾气丸一次4-5g(20-25粒),一日2次,连续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3.疗效观察3.1临床症状:颈部肿大、情绪不宁、怕冷、神疲乏力、面浮肢肿、食欲减退、大便秘结等。3.2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4.统计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所有计量资料用X±S(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FT3、FT4、TSH、TGAB、TPOAB和症状体征积分前后对比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复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HT甲减期患者可降低甲状腺激素、两项抗体水平和症状体征积分,值得推广。
郑慧娟[6](2018)在《中药甲亢宁胶囊干预Graves病细胞增殖的自噬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最常见的原因。当前随着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及压力增加,G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每年100000名个体中约20~30例患者。在一生中,约3%的女性和0.5%的男性会患有GD,GD发病高峰期虽然在30-60岁之间,但各年龄段人群均可累及,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认为,GD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精神创伤等因素诱发的免疫紊乱,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R位点结合,其中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Antibody,TSAb)持续刺激胞膜TSHR,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甲状腺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增加,从而促进甲状腺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肿大。可见,TSAb引起的细胞过度增殖是GD发病的基本病理环节,因此研究其作用机制与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防止GD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内大分子物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多种重要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的调节,这在维持细胞的稳态中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自噬的形成是受一系列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associated gene,ATG)及信号转导途径的严格调控。其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 PI3K/Akt 通路下游的一种重要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活化下游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ribosomal proteinS6kinase,p70S6K),参与调控甲状腺细胞的增殖和自噬活性。细胞自噬形成过程中,Beclinl是自噬启动阶段的主要调控分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 rel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有两种形式,LC3Ⅰ 和 LC3Ⅱ,当自噬发生时,Ⅰ型LC3经泛素样加工修饰过程,与自噬膜表面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形成LC3Ⅱ。同时,ATG12与ATG5结合,在ATG16作用下,形成Atg12-Atg5-Atg16L复合物,与LC3系统结合,有助于自噬体的形成。近年来,随着自噬作用机制的研究深入,人们试图通过调控自噬功能来防治疾病,自噬相关蛋白已经成为疾病干预新的候选靶标,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密切关注。研究自噬在TSAb刺激甲状腺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对于通过调控甲状腺细胞自噬防治GD发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甲亢宁胶囊是我院林兰教授研制的具有滋阴潜阳、化痰散结作用治疗甲亢症的中药制剂。临床观察表明中药甲亢宁在缓解甲状腺肿大、减轻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了进一步明确该理论的生物学内涵,探明滋阴潜阳化痰散结中药对GD的作用机制,导师团队以细胞过度增殖为切入点,对中药干预GD甲状腺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机制展开深入研究。既往课题组发现甲亢宁可能通过下调Akt/mTOR和ERK1/2信号通路抑制甲状腺细胞的增殖,为深入研究中药甲亢宁是否通过调控自噬上游信号途径mTOR影响自噬活性的表达,进而发挥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961),观察自噬在GD甲状腺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甲亢宁干预机制,在丰富中医药理论的同时,也为中医药防治GD的多靶点和多环节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目的1.明确自噬参与GD甲状腺细胞增殖病理过程及中药甲亢宁胶囊的干预作用。2.进一步从调控mTOR/p70S6K信号通路并影响自噬体膜形成角度探索中药甲亢宁抑制GD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致病性TSHR-α亚单位重组腺病毒免疫注射雌性Balb/c小鼠建立GD动物模型。通过观察血清中TRAb、T4表达鉴定模型的有效性,并采用甲状腺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Ki67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证实GD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状态。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形态观察、免疫荧光标记自噬特异蛋白LC3的分布及Western blot法检测LC3B-Ⅱ和Beclin 1表达水平,从而明确GD模型小鼠甲状腺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自噬表达变化及甲亢宁干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甲亢宁干预GD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自噬发生分子机制,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自噬形成复合物ATG12、ATG5、ATG16L及信号通路蛋白p-mTOR、p-p70S6K在基因和蛋白层面的表达水平。2.体外实验:采用TSAb单克隆抗体(M22)诱导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Nthy-ori-3-1细胞,建立GD体外研究的细胞增殖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M22诱导Nthy-ori-3-1细胞增殖的时效、量效关系。进而分别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法、Western blot法及ELISA法检测甲亢宁含药血清干预前后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周期分布、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cAMP释放量的变化。进一步分别通过透射电镜、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体超微结构变化、自噬囊泡和LC3定位表达及自噬形成关键蛋白LC3B-Ⅱ/LC3B-Ⅰ、p62的表达,从而明确M22诱导甲状腺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自噬表达及中药甲亢宁的作用机制。为明确中药甲亢宁是否通过调控自噬机制进而干预甲状腺细胞的过度增殖,分别采用了自噬抑制剂3-MA和自噬经典诱导剂雷帕霉素验证其作用机制,观察自噬形成相关蛋白 LC3B-Ⅱ、ATG12、ATG16L、p-mTOR、p-p70S6K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从细胞层面对动物实验结果加以验证。结果1.甲亢宁干预可显着降低GD模型小鼠血清TRAb、T4浓度水平,改善甲状腺肿大形态学及病理改变,降低GD模型小鼠甲状腺细胞中增殖标记蛋白Ki67表达水平和甲状腺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2.透射电镜观察自噬超微结构显示,GD模型小鼠甲状腺滤泡内核异染色质较多,无双层膜包饶的自噬体出现,甲亢宁干预后细胞内可见核固缩,染色质积聚,由双层隔离膜包裹的自噬体结构和自噬溶酶体消化后的空泡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提示甲亢宁可增加GD小鼠自噬膜关键蛋白LC3BⅡ和Beclin 1的表达水平。3.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甲亢宁可增加GD模型小鼠甲状腺ATG5、ATG12、ATG16L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降低GD模型小鼠甲状腺p-mTOR、p-P70S6K蛋白及mTOR、p70S6K基因表达水平。4.CCK8法及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M22诱导的Nthy-ori-3-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同时细胞上清液中的cAMP释放量显着增加;经不同浓度甲亢宁含药血清干预后,中、高剂量均可抑制其增殖活性,并显着减少M22诱导的cAMP含量;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法显示甲亢宁可抑制模型细胞周期分布及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5.透射电镜及荧光标记法观察显示甲亢宁可增加GD模型细胞中自噬体数量;WestenBlot检测结果显示甲亢宁可增加LC3BⅡ/LC3BⅠ蛋白表达水平,而降低p62蛋白表达。6.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中药干预对自噬潮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模型+CQ组细胞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中药组及中药+CQ组细胞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与模型+CQ组比较中药+CQ组细胞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5)。7.Western blot及RT-PCR法结果显示甲亢宁干预可增加GD模型细胞LC3b、ATG12、ATG16L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降低GD模型细胞p-mTOR、p-P70S6K蛋白及mTOR、p70S6K基因表达水平。结论1.中药甲亢宁可降低GD模型小鼠甲状腺激素和TRAb水平,缓解甲状腺肿大和增生,抑制GD甲状腺细胞增殖标记蛋白Ki67表达水平和甲状腺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2.1 μg/ml M22刺激Nthy-ori-3-1甲状腺细胞24h建立GD甲状腺细胞增殖模型具有可行性;高剂量甲亢宁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GD甲状腺细胞增殖和上清cAMP释放,并抑制细胞周期至G0G1期,减少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3.分别采用自噬体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染色及自噬标记蛋白检测法共同说明中药甲亢宁可促进GD甲状腺细胞的自噬活性表达。4.通过自噬流检测发现,中药甲亢宁促进LC3B-Ⅱ蛋白表达可能是与促进自噬体的形成以及抑制其降解过程有关。通过影响自噬体膜关键分子ATG12-ATG5-ATG16L的形成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5.进一步从基因和蛋白层面分析中药甲亢宁可能是通过下调mTOR/p70S6K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的形成,进而发挥甲状腺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细胞实验所得结果,基本与动物实验结果相一致。
袁泉[7](2017)在《化痰散结法干预Graves病小鼠甲状腺肿大与功能亢进的免疫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达0.5%~2%,国内发病率为2%~3.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GD特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免疫紊乱密切相关。导师认为:甲肿为有形之物,属中医"痰浊",功能亢进属中医"火旺",GD的基本病机为"痰火凝结于颈前"。基于此病机提出"化痰散结、清热消瘿"的治疗思想,并构建了以夏枯草、玄参、土贝母等为主药的GD治疗基本方法,经20余年的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疗效。相关研究先后获得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本研究来源于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化痰散结法对Graves病小鼠模型甲状腺肿大与激素合成下游事件的影响"(项目批准编号:81373593),从GD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免疫紊乱三个方面开展化痰散结法的研究,以期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化痰散结法的作用特点。目的研究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甲状腺肿大及功能亢进的影响,并从免疫紊乱、增殖与凋亡失衡、甲状腺激素合成下游事件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GD小鼠模型制备及分组: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空载病毒对照组(Ad-Control)和重组腺病毒组(Ad-TSHR289)3组,Ad-TSHR289组采用含有TSHR-A亚单位的重组腺病毒,对BALB/c小鼠进行胫前肌肉注射免疫,分别于实验第1、4、7周进行,共免疫三次,诱导GD小鼠模型,每次免疫诱导前均对重组腺病毒进行侵染力检测。Ad-Control组注射空载病毒,Normal组注射等体积PBS溶液,免疫方式与Ad-TSHR289组相同。第10周时检测小鼠血清T4及TRAb,当成模率大于70%后进行后续实验。将造模阶段Normal组和Ad-Control组小鼠继续保留,成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GD模型组(GD);化痰散结中药组(HTSJ);甲巯咪唑组(MMI)。对HTSJ组小鼠采用化痰散结中药干预,MMI组选取甲巯咪唑干预,其余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药物剂量按照人与动物药物剂量换算得出,灌胃给药4周后,留取各组小鼠血清、脾脏、甲状腺组织样本,进行后续实验。2.GD小鼠模型甲状腺分泌功能的测定: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4与TRAb,观察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甲状腺功能的影响。3.GD小鼠模型甲状腺组织形态观察: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及甲状腺重量,计算小鼠甲状腺指数(甲状腺重量/体重),采用体式显微镜观测各组小鼠甲状腺形态改变,采用光镜观测各组小鼠经HE染色的甲状腺组织结构改变,采用电子透射电镜观测各组小鼠甲状腺超微结构的改变,观察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甲状腺形态的影响。4.GD小鼠模型甲状腺激素合成下游事件的分子检测:采用RT-PCR法及Weste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NIS、TPO与T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改变,观察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甲状腺素合成过程的影响。5.GD小鼠模型甲状腺细胞增殖与凋亡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甲状腺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凋亡特异性蛋白Fas/FasL、Bcl-2/Bax的改变,观察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甲状腺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6.GD小鼠模型脾脏淋巴细胞Treg/Th17检测:分析采用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小鼠CD4+CD25+Foxp3+ Treg细胞和CD4+IL-17+ Th17细胞在脾脏淋巴细胞中的比例,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Foxp3mRNA与IL-17mRNA表达的改变,观察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免疫紊乱的影响。结果1.成功制备GD小鼠模型:Ad-TSHR289组小鼠血清T4为230.16±41.01ng/ml,较Normal 组升高 152.90%(P=0.000);血清 TRAb 为 12.34±3.51u/l,较 Normal 组升高1423.46%(P=0.000)。所有Ad-TSHR289组小鼠的血清T4及TRAb均超过Normal组的正常上限,小鼠总成模率为100%。2.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影响:HTSJ组小鼠血清T4为181.46±47.69ng/ml,较G0组下降了18.73%(P=0.021);TRAb为10.55±2.37u/l,较G0组下降了 35.47%(P=0.000)。3.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甲状腺形态学的作用:HTSJ组小鼠甲状腺指数为(3.189±1.220)×10-4,较GD组下降了 41.69%(P=0.000),甲状腺充血得到改善。甲状腺滤泡腔内的乳头状凸起减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及肥大得到改善,高柱状细胞形态逐渐向扁平状恢复,滤泡腔内的胶质较GD组增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数目减少,内质网池的扩张减轻,线粒体肿胀缓解,线粒体嵴较GD组清晰,细胞内的内吞胶质滴数目较GD组减少。4.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甲状腺激素合成下游事件的影响:HTSJ组小鼠甲状腺细胞中的NIS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下降78.80%(P=0.003)和45.97%(P=0.000);TPOmRNA 及蛋白表达分别下降 72.85%(P=0.000)和 66.24%(P=0.000);Tg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下降81.06%(P=0.000)和62.79%(PP=0.000)。5.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甲状腺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HTSJ组小鼠甲状腺组织的PCNA阳性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较GD组减少,Fas阳性、FasL阳性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较GD组增加,Bax阳性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较GD组增加,Bcl-2阳性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较GD组无明显改变。6.化痰散结法对GD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HTSJ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4+CD25+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较GD组上升73.62%(P=0.037);脾脏淋巴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较GD组上升 186.67%(P=0.010),IL-17mRNA的表达下降了 71.27%(P=0.003)。结论1.化痰散结法能够有效改善GD小鼠甲状腺功能亢进,减轻甲状腺肿大。2.化痰散结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GD小鼠CD4+CD25+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升高Foxp3mRNA的表达,降低IL-17mRNA的表达,调节GD小鼠的免疫紊乱,减少TRAb的产生,从而:①降低甲状腺素合成过程中NIS、TPO、Tg的表达,达到减少甲状腺素合成的目的;②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加速甲状腺细胞凋亡,达到减轻甲肿的目的。通过对GD小鼠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免疫紊乱三方面的综合调控,最终起到治疗GD的目的。
彭潇[8](2017)在《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卵巢功能减退关系的横断面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初步调查存在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患者及甲状腺完全正常女性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探讨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卵巢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同时调查甲状腺自身免疫、卵巢功能减退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该疾病在不同体质类型中的表达水平。研究对象和方法于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检验科检验系统筛选出年龄位于18-43岁之间,符合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巢功能减退诊断标准的女性及健康女性,并排除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附件手术、恶性肿瘤、甲状腺手术病史及妊娠哺乳期女性,同时符合纳入标准者,并且明确知道第一次检测甲状腺功能水平的时间。在检验科留取患者的血液标本,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清AMH水平的检测,对有性激素而没有甲功(TSH、FT4)及甲状腺抗体(TPOAb、TGAb)者予以补充。同时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体质调查,以了解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卵巢功能减退有关:(1)卵巢功能正常时,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组血清AMH水平(2.58±1.53ng/mL)较非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组AMH水平(2.30±1.77ng/mL)低,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片0.038)。(2)卵巢功能衰退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与非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组间AMH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甲状腺指标不同水平之间血清AMH水平的差异:(1)TSH水平升高时,AMH水平呈下降趋势。TSH<0.55uIU/ml、0.55uIU/ml≤TSH≤2.5uIU/ml、2.5uIU/ml<TSH≤4.78uIU/ml及TSH>4.78uIU/ml时血清AMH水平分别为2.34±2.02ng/mL、1.72士1.80ng/mL、1.52±1.68ng/mL及1.54±1.38ng/mL。(2)FT4值越低,AMH水平越低。FT4<11.5pmol/L、11.5pmol/L≤FT4≤22.7pmol/L及FT4>22.7pmol/L时血清AMH水平分别为0.97±0.94ng/mL、1.77±1.80ng/mL及2.64±2.11ng/mL。FT4<11.5pmol/L组与11.5pmol/L≤FT4≤22.7pmol/L组在血清AMH水平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3.在不同甲状腺抗体及卵巢功能分组的组间比较发现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主要是阳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甲状腺抗体正常并卵巢功能异常组比甲状腺抗体异常并卵巢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抗体异常并卵巢功能异常组的各体质转化分均低。气虚质及气郁质时,甲状腺功能异常并卵巢功能正常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并卵巢功能异常组体质转化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和0.041)。研究结论1.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降低血清AMH水平,其可能存在于卵巢功能减退的隐匿性阶段。对于存在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卵巢功能,并积极给予治疗措施。这对于我们早期发现卵巢功能减退,延缓卵巢衰退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2.不同甲状腺功能水平对血清AMH产生影响:当TSH>4.78uIU/ml、FT4<11.5pmol/L,即甲状腺功能减退时,AMH水平处于最低值。即使TSH处于正常范围,与TSH<2.5uIU/ml相比,随着TSH的升高,AMH水平也是降低的。3.合并有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无论其卵巢功能是否正常,偏颇体质的转化分都偏高。气虚质和气郁质可能是影响甲状腺自身免疫、卵巢功能减退的主要偏颇体质。
叶青[9](2017)在《补脾益肾方治疗OMG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OMG向GMG的转归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方结合西药治疗OMG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OMG向GMG转归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并分成西医组(西医治疗:溴吡斯的明和(或)泼尼松片或免疫抑制剂)和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肾方)。比较不同治疗后两组OMG的疗效差异,以及两组目前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停药率;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病程中OMG转型率差异;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补脾益肾方、胸腺瘤切除、胸腺增生、合并疾病、激素、免疫抑制剂、发病年龄、性别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中西医结合组52例,西医组50例,共102例,病程在8个月至25年。1、中西医结合组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停药率(58%)优于西医组(26%)(P<0.05)。2、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84%,西医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未向GMG转化的患者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92%,西医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向GMG转化的患者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转化率比较:向GMG转化的92.5%成年发病的患者发生在2年内。OMG向GMG转化的总转化率中西医结合组(30.8%)低于西医组(54%)(P<0.05)。亚组分析:不合并相关疾病的两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组转化率低于西医组(P<0.05),对合并相关疾病的两组患者,两组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早期服用激素的两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组转化率(35.7%)较西医组(51.3%)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早期未使用激素的两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组转化率(10%)优于西医组(67%)(P<0.05)。两组未成年发病患者预后均较好,随着病程延长仅3例(3/26)转化。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补脾益肾方是影响OMG患者向GMG转化的因素P=0.025(HR=0.470,95%CI:0.2430.911),另外,发病年龄也是影响患者向GMG转化的危险因素P=0.000(HR=1.038,95%CI:1.0201.055)。结论:补脾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2.补脾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后激素或免疫抑制的停药率高于仅西药治疗组。3.向GMG转化的成年发病患者多数发生在2年内,补脾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OMG后,向GMG的转化率降低。4.未成年发病的OMG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周君怡[10](2017)在《扶正柔肝消瘿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痰结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以健脾益气,滋阴柔肝为大法,观察应用扶正柔肝消瘿汤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期(气阴两虚,痰结血瘀证)的疗效。评价在中医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甲亢供献出更好的思路方法,凝练出更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痰结血瘀证)的患者中选取72例,以随机、对照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甲巯脒唑片(MMI),心悸明显者在必要时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洛萘尔)。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治疗,给予扶正柔肝消瘿汤。四周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即1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水平等指标。统计学采用SPSS19.0软件完成,应用均数±标准差(x±SD)对计量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有差异的组间比较我们用t检验,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若P<0.05将被视作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扶正柔肝消瘿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痰凝血瘀证),在改善甲状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甲巯咪唑用量方面较对照组(单纯应用甲巯咪唑)有明显优势(P<0.05)。其治疗效果较好,在研究过程中未见几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扶正柔肝消瘿汤加减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痰结血瘀证),可以取得较单纯使用较大剂量甲巯咪唑更优的疗效,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并且通过减少西药量从而减少了其所带来的诸多副作用,疗效稳定可靠,弥补了单纯大剂量西药治疗所带来的缺陷与不足,也对西药产生协同作用。
二、黄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能(论文提纲范文)
(1)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型与FNAB、超声及甲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甲状腺结节西医诊疗综述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 |
2.1 性别及年龄 |
2.2 遗传及基因 |
2.3 碘摄取 |
2.4 代谢异常 |
2.5 自身免疫因素 |
2.6 其他因素 |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
3.1 病史 |
3.2 症状及体征 |
3.3 实验室检查 |
3.3.1 甲状腺激素检查 |
3.3.2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
3.3.3 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 |
3.4 超声及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 |
3.5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4 西医治疗 |
4.1 随访 |
4.2 一般治疗 |
4.3 药物治疗 |
4.4 手术 |
4.5 其他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瘿病的中医诊疗综述 |
1 中医病名 |
1.1 历代古籍中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
2 中医病因 |
2.1 六淫邪气 |
2.2 饮食水土 |
2.3 情志内伤 |
2.4 体质差异 |
3. 中医病机 |
4. 内治法 |
4.1 传统治疗 |
4.2 现代治疗 |
4.2.1 学者经验 |
4.2.2 肺脾同治 |
4.2.3 肝脾同治 |
4.2.4 扶正化瘀散结 |
4.2.5 中成药治疗 |
5 外治法 |
5.1 针刺治疗 |
5.2 穴位贴敷治疗 |
5.3. 其他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型与FNAB、超声及甲功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一、样本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中医证候调查表设计 |
6 资料收集 |
7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1 一般情况描述性统计 |
1.1 对患者年龄、性别进行描述性统计 |
1.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一般情况描述性统计 |
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相关性 |
3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检查结果关系 |
3.1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回声表现关系 |
3.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结节边界表现关系 |
3.3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形态表现关系 |
3.4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纵横比表现关系 |
3.5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钙化表现关系 |
3.6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内部血供表现关系 |
4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关系 |
4.1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TSH关系 |
4.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FT3关系 |
4.3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FT4关系 |
4.4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T3关系 |
4.5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T4关系 |
5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学检查关系 |
5.1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学TRAb关系 |
5.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学TPOAb关系 |
5.3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学TgAb关系 |
三、讨论与小结 |
1 甲状腺结节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2 甲状腺结节各中医证型与细胞学检查结果关系分析 |
3 甲状腺结节各中医证型与超声检查结果关系分析 |
4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相关实验室检查关系分析 |
5 结论 |
6 思考 |
7 不足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中医药治疗Graves眼病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医药治疗 Graves 眼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养阴清热汤治疗心肝火旺型Graves病的临床观察及对TRAb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Graves病的认识 |
2 中医对Graves病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预期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临床疗效判定指标 |
2.6 不良反应观察 |
2.7 远期疗效观察 |
2.8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数据比较 |
3.2 疗效数据比较 |
3.3 甲状腺功能及TPOAb、TGAb比较 |
3.4 TRAb水平比较 |
3.5 抗甲亢药物剂量变化 |
3.6 不良反应观察 |
3.7 远期疗效数据比较 |
4 讨论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扶正消瘿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西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桥本氏甲状腺炎与淋巴细胞及亚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293.1 纳入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患者退出 |
4 样本量 |
研究方法 |
1 分组 |
2 治疗方法 |
3 观测指标 |
3.1 疗效性指标 |
3.2 安全性指标 |
3.3 各项目观测指标及观测时间点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两组入组病例基线比较 |
2.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甲状腺肿大、结节比较 |
2.3 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比较 353 两组疗效指标比较 |
3 两组疗效指标比较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抗体的比较 35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超声指标的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大程度的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4 安全性指标观察 |
讨论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
附录2: 中医证候量化评定表 |
(5)中药复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减8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桥本甲状腺炎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中药甲亢宁胶囊干预Graves病细胞增殖的自噬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自噬与甲状腺细胞信号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 |
2. 自噬的功能作用 |
3. 自噬调控甲状腺疾病的分子机制 |
4. 小结与展望 |
综述二: 中药干预细胞自噬的研究状况 |
1. 中药的自噬调节作用 |
2. 中药自噬调节剂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局限 |
3. 中药复方调节自噬研究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与展望 |
综述三: Graves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认识 |
2. 治疗 |
3. 基础研究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中药甲亢宁干预Graves病自噬机制的体内实验研究 |
技术路线 |
实验一 Graves病小鼠甲状腺细胞增殖模型建立及甲亢宁干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Graves病小鼠甲状腺细胞增殖中的自噬表达及甲亢宁干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甲亢宁干预Graves病小鼠甲状腺细胞增殖的自噬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体外观察甲亢宁含药血清干预M22诱导甲状腺细胞增殖的自噬机制研究 |
技术路线 |
实验四 M22诱导甲状腺细胞增殖模型建立及甲亢宁干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五 M22诱导甲状腺细胞增殖中的自噬表达及甲亢宁干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六 甲亢宁干预M22诱导甲状腺细胞增殖中的自噬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总结 |
创新点与不足 |
附: 导师治疗Graves病经验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化痰散结法干预Graves病小鼠甲状腺肿大与功能亢进的免疫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Graves病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Graves病甲状腺肿大及免疫紊乱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化痰散结法对Graves病小鼠模型甲状腺肿大与免疫调控的研究 |
实验一 Graves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化痰散结法对Graves病小鼠甲状腺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化痰散结法对Graves病小鼠甲状腺素合成下游事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化痰散结法对Graves病小鼠甲状腺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五 化痰散结法对Graves病小鼠Treg/Th17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卵巢功能减退关系的横断面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甲状腺自身免疫、卵巢功能减退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1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2 免疫性卵巢功能减退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3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卵巢功能减退关系的现代医学研究 |
1.2 甲状腺自身免疫、卵巢功能减退的中医体质研究 |
1.2.1 中医体质学说 |
1.2.2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医相关研究 |
1.2.3 卵巢功能减退的中医相关研究 |
第二部分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诊断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标本的采集与储存 |
2.3.2 标本的检测地点 |
2.3.3 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
2.3.4 中医体质分型及判定标准 |
2.4 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3.1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血清AMH水平关系的研究 |
3.2 甲状腺指标不同水平与血清AMH水平的比较 |
3.3 一般资料分析 |
3.4 甲状腺自身免疫、卵巢功能减退与中医体质的研究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一般资料讨论 |
4.2 甲状腺自身免疫、卵巢功能减退的流行病学 |
4.3 卵巢功能减退与甲状腺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
4.4 甲状腺功能障碍与血清AMH水平 |
4.5 甲状腺自身免疫、卵巢功能减退与体质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9)补脾益肾方治疗OMG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OMG向GMG的转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 |
1.病例来源 |
2.OMG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1.1 临床表现 |
2.1.2 药理学试验、免疫学检查、电生理检查及胸腺影像学检查 |
2.1.3 西医临床分型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疗效标准 |
6.研究方法 |
6.1 基本信息 |
6.2 疲劳试验 |
6.3 药理学试验 |
6.4 免疫学检查 |
6.5 胸腺影像学 |
6.6 电生理检查 |
6.7 合并疾病 |
6.8 相关治疗 |
6.9 OMG转归 |
6.10 统计处理 |
7.结果 |
7.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7.1.1 性别与发病年龄 |
7.1.2 两组转化时间的分布情况 |
7.1.3 两组合并疾病情况 |
7.2 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停药情况 |
7.3 两组疗效 |
7.3.1 两组之间的疗效判定 |
7.3.2 两组目前维持在OMG患者的疗效比较 |
7.3.3 两组已向全身型转化的患者的疗效比较 |
7.3.4 服中药时间与疗效 |
7.4 两组的转化率 |
7.4.1 不同发病年龄段向全身型进展情况 |
7.4.2 合并疾病患者的转化情况 |
7.4.3 发病早期使用激素两组转归比较 |
7.4.4 发病早期未使用激素两组转归比较 |
7.5 影响两组转归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 |
讨论 |
1.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标准的选用 |
2.脾肾论治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探讨 |
2.1 古代论着对重症肌无力主要症状的病机探讨 |
2.2 重症肌无之脾肾亏虚的病机探讨 |
2.3 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研究 |
3.对重症肌无力免疫机制的研究 |
3.1 现代医学对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机制的研究 |
3.2 中药调节免疫作用的研究 |
4.补脾益肾方治疗OMG患者的疗效探讨 |
4.1 补脾益肾方是否能减少激素的使用及改善疗效 |
4.2 补脾益肾方对OMG向GMG转化的探讨 |
4.2.1 对不同发病年龄及性别的OMG患者的转归分析 |
4.2.2 对合并胸腺异常OMG患者的转归分析 |
4.2.3 对伴有相关疾病OMG患者的转归分析 |
4.2.4 对早期是否使用激素的OMG患者的转归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扶正柔肝消瘿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痰结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研究 |
1.1 古代研究 |
1.1.2 病因病机 |
1.1.3 治疗 |
1.2 现代研究 |
1.2.1 病名 |
1.2.2 病因病机 |
1.2.3 治疗 |
2 西医研究 |
2.1 发病机制 |
2.2 诊断标准 |
2.3 治疗 |
2.3.1 基础治疗 |
2.3.2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
2.3.3 手术治疗 |
2.3.4 ~(131)I治疗 |
2.3.5 介入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试验病例纳入标准 |
2.4 试验病例排除标准 |
2.5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测指标 |
3.4 统计分析 |
4 一般资料分析 |
4.1 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的比较 |
4.2 治疗前实验室指标的组间比较 |
4.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5 结果分析 |
5.1 中医证候疗效 |
5.2 中医症状疗效分析 |
5.3 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比较 |
5.4 抗体滴度水平比较 |
5.5 甲巯咪唑总用量比较 |
5.6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扶正柔肝消瘿汤的应用 |
3 组方分析 |
4 临床疗效分析 |
5 结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四、黄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型与FNAB、超声及甲功的相关性研究[D]. 赵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中医药治疗Graves眼病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D]. 刘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养阴清热汤治疗心肝火旺型Graves病的临床观察及对TRAb的影响[D]. 王府存.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扶正消瘿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研究[D]. 韩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中药复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减80例临床观察[D]. 庞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6]中药甲亢宁胶囊干预Graves病细胞增殖的自噬机制研究[D]. 郑慧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7]化痰散结法干预Graves病小鼠甲状腺肿大与功能亢进的免疫调控研究[D]. 袁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卵巢功能减退关系的横断面调查[D]. 彭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9]补脾益肾方治疗OMG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OMG向GMG的转归分析[D]. 叶青.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10]扶正柔肝消瘿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痰结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周君怡.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