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杜邦杯环境好新闻在京颁奖(论文文献综述)
王虹[1](2011)在《中国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伦理观嬗变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饱受各种环境问题打击和困扰。环境问题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关注的关键词,成为新闻舆论所关注的热门话题,环境新闻也成为重要的独立新闻类型。而媒体的环境新闻已经成为我国民众接受环境知识和环境思想的主要渠道。环境新闻的生产受不同的因素影响,记者在解释新闻事实时自然的流露相应的价值判断,作为“生态环境的守望者”的环境新闻,受到环境伦理的约束和影响。不同环境伦理价值观对环境新闻的新闻价值与理念、新闻构成要素等方面上会有着不同的影响。只有在正确或者说合乎环境伦理的思想指导下,环境新闻才能提供多样可靠的消息来源,挖掘到更深的真相,摒弃不恰当的特殊利益。本文对环境新闻进行了界定,对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环境伦理的主要内容及其与环境新闻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对环境新闻进行了研究。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本研究采用框架分析法及波特图式分析法,对人民日报从1984年到2008年的环境新闻进行了抽样分析,构建出中国环境新闻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坏境伦理观经历了一个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再到生态中心主义的过程。并对环境新闻在现时代的形势下应当选择的报道路径提出了建议,以期环境新闻向健康方向发展。
李虎[2](2010)在《传播学视域下我国环境新闻报道模式初探》文中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演变成为近些年突出的社会问题。而最近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环境问题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也逐步唤起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各种环境保护运动。环境新闻报道起源于美国,从改革开放以后传入中国,并且和中国的新闻模式相融合。然而,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加剧,旧有的环境新闻报道形式已不能适合当下社会的要求。目前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影响着人们看待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从而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上的改变。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更是起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讨论环境新闻报道的模式说起,作者试图指出旧有新闻报道模式的弊端,尝试从信息传播的领域探讨我国现有环境新闻报道模式改变的可行性,随后,提出关于公民记者的作用和新兴媒体的传播模式的研究,从而希望能够突破旧有的环境报道模式的困境。现有的环境新闻报道模式,大多立足于对纯理论的讨论,而对报道方式的实际应用研究甚少。太多的是对概念的讨论,而不是对报道方式的翔实研究。本篇文章采用“小切口,深切入”的研究方式,在现有的实际报道领域,尝试梳理由于传播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的我国环境新闻报道模式的的巨大变化。
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3](2004)在《11月环境保护大事记》文中认为
欣闻[4](2000)在《二000杜邦杯环境好新闻在京颁奖》文中认为本报讯:2000杜邦杯环境好新闻颁奖大会日前在京举行,70篇环境新闻作品获奖,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及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的
二、2000杜邦杯环境好新闻在京颁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杜邦杯环境好新闻在京颁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伦理观嬗变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环境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环境新闻的界定 |
第二节 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 |
一、国外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 |
二、国内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环境新闻的特点及功能 |
一、环境新闻的特点 |
二、环境新闻的功能 |
第二章 环境伦理与环境新闻伦理 |
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
第二节 环境伦理的主流学派及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环境新闻伦理的分析范式 |
一、环境新闻伦理的概念 |
二、西方环境新闻伦理的发展 |
三、环境伦理与环境新闻的关系 |
第三章 二十五年来人民日报环境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及理论依据 |
一、样本选取及其理由 |
二、类目构建和编码 |
三、此方法的信度、效度说明 |
四、分析工具 |
第二节 对抽样样本的具体框架分析 |
一、议题架构要素的分析 |
二、文本建构要素的分析 |
第四章 二十五年人民日报环境新闻波特图式伦理分析 |
第五章 现时代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选择 |
第一节 现时代环境报道形势分析 |
一、我国现时代环境新闻的报道形势 |
二、环境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基于以上背景的环境报道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传播学视域下我国环境新闻报道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环境新闻报道概述 |
1.1 国外环境新闻报道的起源与发展进程 |
1.1.1 文学发端的边缘声音十九世纪中叶环境新闻报道的感性阶段 |
1.1.2 生态观念不断推进环境新闻报道的理性阶段 |
1.1.3 《寂静的春天》:环境新闻报道走向成熟的标志 |
1.2 媒介话语时代的到来普利策新闻奖对环境新闻报道的巨大推力 |
1.3 我国国内环境新闻报道经历的历程 |
1.3.1 起步阶段以《中国环境报》创刊为标志 |
1.3.2 发展阶段"中华环保世纪行"的发起 |
1.3.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新时期更高水平的总结与探索 |
1.4 学界对环境新闻的定义 |
第二章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环境新闻报道的模式 |
2.1 "把关人"理论对环境新闻报道模式的影响 |
2.1.1 环境新闻报道过程已遭遇多个层面、不同因素影响 |
2.1.2 Shoemaker新闻生产影响要素"金字塔模式"对当下中国环境新闻报道模式的影响解析 |
2.2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对环境新闻报道模式改善的分析 |
2.2.1 环境新闻报道"议程设置"上的可行性 |
2.2.2 传统环境新闻报道"议程设置"的误区以及新模式的探索 |
第三章 传播媒介对环境新闻报道模式的推动与嬗变 |
3.1 环境新闻报道主要媒介概览 |
3.1.1 报纸媒介的方便性与报道的深度 |
3.1.2 电视媒介的形象生动性与娱乐性 |
3.1.3 网络媒介信息的海量与互动性 |
3.2 从厦门PX事件看多媒体互动模式对传统模式的推动与突破 |
3.3 公民环境记者与"自媒体"的出现是对传统报道模式的颠覆 |
第四章 我国以往环境新闻报道中的观念误区及"负功能"研究 |
4.1 新闻报道的相关性及人文性淡薄 |
4.2 以经济视角对报道解读的缺乏 |
4.3 专业环境媒体的行政化弊病 |
4.4 "拟态环境"的信息传播阻碍 |
4.5 媒体"媒介审判"的功能误区 |
第五章 环境新闻报道中更多的新模式探索 |
5.1 环境新闻报道应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与引导作用 |
5.2 环境新闻报道应积极推动环保法规政策的建立与施行 |
5.3 加强与非政府组织(NGO)的联系与合作 |
5.4 加强各类媒体的联动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0杜邦杯环境好新闻在京颁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伦理观嬗变 ——以《人民日报》为例[D]. 王虹.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2]传播学视域下我国环境新闻报道模式初探[D]. 李虎.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1)
- [3]11月环境保护大事记[J]. 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 环境保护, 2004(12)
- [4]二000杜邦杯环境好新闻在京颁奖[N]. 欣闻. 中国纺织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