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色”未必污染 环保还需节能(论文文献综述)
陈学鑫[1](2021)在《钒铁尖晶石型精矿中V3+直接浸出分离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钒,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味精”,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和能源等领域。近几年,随着钒产品的广泛应用,对钒原料的需求也不断攀升。然而,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钒的绿色可持续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钒铁尖晶石型含钒矿物是提钒的主要原材料,从中提钒的主要思路为氧化被烧-湿法浸出,例如钠化焙烧-水浸工艺、钙化焙烧-酸浸工艺等。首先,通过氧化焙烧破坏尖晶石结构并将其中的V3+氧化成V4+或V5+并与添加剂形成易溶的钒酸盐,再进行浸出获得含钒浸出液。但是,现行提钒工艺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由于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高能耗、有害焙烧废气以及难处理尾渣等。此外,后续采用铵盐沉钒工艺从富钒液中进行沉钒时,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针对目前提钒工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钒铁尖晶石型含钒矿物中V3+离子的直接浸出与分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从而能够达到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能耗以及避免含有毒V5+的废水和尾渣的产生等成效。于是,本论文以石煤预富集-磁选分离后的钒铁尖晶石型含钒精矿为研究对象,并开展了如下研究:(1)首先,构建了不同温度下的V-Fe-H2O系电位-pH图,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钒铁尖晶石型含钒矿物中V3+的一步浸出的可行性。此外,以硫酸作为浸出剂,对常压酸浸钒铁尖晶石型含钒精矿进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钒精矿中的V3+最终以VO2+的形式进入溶液,虽然避免了氧化焙烧-湿法浸出的“两段式提钒”过程,但是依然没有克服氧化浸出的实质。此外,钒精矿中有价组元钒与杂质元素铁一同被浸出,且在最佳的浸出条件下,钒和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2.5%和98.5%;随后,以Fe2O3作为晶种,利用Fe3+离子的水解作用,采用化学沉淀法有效地去除了含钒浸出液中的铁杂质;最后,通过铵盐沉钒工艺获得了纯度为92%的V2O5产品。(2)为了实现钒铁尖晶石精矿中V3+的一步浸出,在后续的实验中采用具有较强络合能力的草酸代替硫酸作为浸出剂。首先探究了不同Fe/V的Fe3-xVxO4化合物在草酸水热溶液中的溶解规律,研究发现随着Fe/V的增加,钒的浸出率逐渐增大。此外,对草酸水热浸出钒铁尖晶石型含钒精矿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发现,其浸出过程的限制性环节为界面化学反应控速步骤。因此,降低浸出液中Fe3+浓度可以强化Fe3—xVxO4中Fe3+的溶出速率,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钒铁尖晶石型含钒矿物中V3+的浸出率。(3)基于上述对草酸水热浸出钒铁尖晶石的研究,成功提出了铁粉协同草酸水热络合提钒新方法。铁粉协同作用的表现为,通过形成FeC2O4·2H2O沉淀,有效降低了浸出液中铁杂质浓度,使钒铁尖晶石精矿中V3+离子的浸出率显着提高,并在浸出过程中实现了钒铁分离。在最佳的浸出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95%左右,溶液中铁杂质的浓度大约100 mg/L。在浸出过程后,获得了含有[V(C2O4)3]3-络合离子的草酸浸出母液和纯度为98%以上的草酸亚铁副产物,并最终实现了钒铁尖晶石精矿中V3+的一步浸出。(4)为了从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绿色、高效沉钒,在详细研究了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V3+的水热析出平衡机理后,提出了水热沉钒新方法。结果表明,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部分[V(C2O4)3]3-络合离子由于体系中氧的存在首先被氧化生成VOC2O4;随后由于温度的增加使[V(C2O4)3]3-络合离子和氧化生成的VOC2O4分解,最终钒以V2O3和VO2混合物的形式析出,并且钒的沉淀率高于99%以上。(5)为了进一步尝试从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可控制备低价钒氧化物,首先研究了 V2O3-H2C2O4-H2O体系中V2O3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H2C2O4水溶液中的溶解和析出规律。根据该体系的水热特征,设计了两种不同制备V2O3的路线。此外,对于从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制备VO2,将V2O5-H2C2O4-H2O体系中的VO2合成方法引入到钒沉淀过程。最后,分别从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成功制备了纯度为91%的V2O3和纯度为97%的VO2产物。
贾辉[2](2021)在《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外商投资的金额呈增长趋势,中国对外投资也呈持续增长态势并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然而,中国对外投资近年来也出现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忽视环境问题将成为导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环境问题导致国家责任的风险也在增加。本文包括前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包括六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国际投资环境保护问题和国际法律制度)、第二章(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预防责任)、第三章(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及构成要件)、第四章(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国家责任形式、分担机制与免责问题)、第五章(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关于国际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预防义务,本文通过综合性国际环境立法文件和专门性国际环境立法文件探讨了预防原则,包括双边/多边投资协定与预防原则、国际投资项目环境评估与预防原则、绿色金融与预防原则。关于国际投资协定与环境保护,本文围绕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研究了NAFTA、USMCA、CPTPP、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比较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的环境条款,对中国所参与对外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中国对外投资协定中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和中国对外投资协定中环境事件之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探讨。之后,该章节介绍了国际投资与环境影响评价,指出环境影响评价是减少投资建设项目对环境不利影响的重要预防措施,结合《埃斯波公约》等多边国际条约和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与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相比较,对中国对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最后,该章节探讨了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从绿色金融的定义和重要意义出发,梳理了绿色金融相关之国际法体系,结合美国、巴西、印度、墨西哥、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关于绿色金融的立法实践,比较中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探讨了绿色金融在中国对外投资环境保护方面的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于国际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构成要件,本文探讨了国际投资环境损害国家责任之构成要件,将国际投资行为区分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两种情形讨论了国际投资环境损害国家责任之构成要件。其次,该章节探讨了私人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比较中国投资者境外投资环境损害国家归责之要件分析,讨论了中国投资者境外投资的国家归责问题。本文还从投资国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国家责任的承担形式、分担机制、免责情形等内容。关于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本文首先讨论了核电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核电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核事故赔偿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再结合中国核企业“走出去”之概况和中国国内立法分析,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签署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协议参与英国核电项目为例,分析了中国核企业“走出去”发生境外核事故之国家责任。其次,该章节探讨了航天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航天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航天事故赔偿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包括《外空条约》、《责任公约》、《登记公约》、《营救协定》、《月球协定》等,结合中国航天企业“走出去”之概况,以假设案例的方式,探讨了“走出去”的中国航天企业一旦发生航天事故,是否会引发中国的国家责任等问题。最后,该章节探讨了石油产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石油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石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包括《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其议定书、《设立油污损害赔偿国际基金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勘探、开发海底矿产资源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其他相关国际公约,再结合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之概况,分析了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发生境外石油污染之潜在风险,并区分事故造成海洋污染和陆地污染分别就国家承担相关赔偿责任进行了分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应重视因环境问题导致国家责任的风险。本文分别在中国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预防义务、中国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中国特定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方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中国海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方面的建议。
唐丽娜[3](2021)在《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客户关系管理作为21世纪从西方逐渐兴起的企业管理思维,已在国内外的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传统4P理论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需要把聚焦点从原来的“物”,即产品身上转移至“人”,即客户身上,将客户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不断研究和提高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工业水处理T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从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理论出发,在阅读并吸收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阐述行业背景、公司经营环境分析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现状,指出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T企业优化自身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及员工访谈,并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从组织定位、组织架构、客户定位及信息要素四个客户关系管理组成要素的维度,提出了T企业面临着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及策略缺位;缺乏健全、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客户细分不够完善、个性化服务创新滞后,以及信息系统利用与客户关系管理不够匹配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总结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明确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改进的方向后,本研究认为工业水处理T企业应从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经营理念;建设具有个性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有效细分客户市场,重点客户专项管理;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体系四个方面,从思想至工具对客户关系进行优化改进及有效管理。在论文的最后,作者给出了T企业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的保障措施及分阶段的实施步骤。得客户者得天下。企业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将越来越多的资源与精力投入到与客户的关系管理之中,以谋求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换取客户的信任与长期忠诚,从而不仅达到与客户的双赢,更能使企业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
曹江昕[4](2020)在《基于五维平衡计分卡视角的W水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核心引擎。随着绿色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传统产业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地转型。与此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高能耗企业进行了污染排放限制,省市级环保部门实施了环境严格督察,对企业排放未达标者进行停产整顿。水泥企业作为高排放企业的代表,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地向绿色工厂转型,“绿色、减排、提质、增效”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由此难以避免的会浮现出管理层面的相应问题,一个紧要的管理难题便是怎样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来真实反应企业全面转型时的绩效评价体系。目前,学界对于绩效评价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现有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多采用综合评价,而平衡计分卡能够在兼顾财务与非财务两方面的因素前提下,同时实现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统一,有效解决企业绩效评价和战略目标脱节的问题,堵住“执行漏洞”,整体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本文进行了大量关于平衡计分卡的文献研究与案例探索,首先梳理了平衡计分卡框架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针对W水泥企业战略目标与绩效评价体系脱节严重、过于重视效益类指标、绩效评价忽视环境因素等自身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将环境因素作为独立的一个维度融入到平衡计分卡现有的四维度中,构建出由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环境五维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新模式。以期能够帮助水泥企业结合自身特点的同时,增加其对环境因素和其他非财务指标的重视,实现W企业向新型绿色产业的方向转型,并为水泥等相似企业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现代化精细管理的绩效评价模式;最后,通过对企业管理层和基层人员进行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将获得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W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通过综合分析W企业实施五维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陈默[5](2020)在《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与乡村景观规划建设密切相关。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和行动纲要,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全国很多省份也纷纷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3年,中国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发布了十大建设模式。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乡村景观的整体规划和系统建设变得越发重要。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景观营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实际的乡村建设当中,既要重视景观营造的新规划和新建设,也应关注其中废弃材料的再利用。这是因为,拆除改建等产生的废弃材料数量巨大,据资料显示1,每年我国建筑材料类垃圾排放总量在15亿吨以上,根据国内外回收再利用技术条件看,此类垃圾绝大多数都可被再利用,但是国内真正的再利用率却不足5%,可见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存在着很大的缺口,而其中针对乡村景观营造方面材料再利用的研究就更为缺乏,因此本文就由此入手展开相关的研究。本文以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可再利用的材料为研究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选择了11处北京地区较具代表性的乡村进行调研,结合相关文献的搜集,梳理了北京地区生态型、文化型、农业产业型乡村景观特征和材料再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材料再利用的主要三个问题:缺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视;乡村废弃材料回收效率低导致经济成本增加;乡村本土风貌及景观艺术性的缺失。在对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常见的废弃材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后,归纳了废弃材料可再利用的方式。基于生态环保、经济节约、地域文化这三个方面对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做出评价。材料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伴随其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好材料的再利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自然资源开发与能源消耗,还可以有效减少乡村废弃物产量。本文提出材料再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指标,希望能够完善乡村废弃物的回收环节,推动废弃材料交易平台的建立。不同的废弃材料有着各自的色彩、形状与质感,同时也承载着场地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文化信息,可以根据这些废弃材料的具体特征,结合场所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再利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材料再利用必然在乡村景观营造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使材料再利用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周玲[6](2020)在《南京市鼓楼区老旧小区整治策略研究 ——以滨江花园居住小区整治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鼓楼区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居住小区大量涌现,但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条件的不足,随着时间推移,居住小区整体环境质量下降,显现出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就鼓楼区老旧居住小区环境优化策略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对老旧小区整体分布情况及其与环境资源空间关系的分析,将老旧小区分为一般地段老旧小区、景观资源地段老旧小区、历史文化资源地段老旧小区以及商业资源地段老旧小区四种类型。其次,通过对老旧小区的调研以及相关优秀案例的分类学习,综合分析现状的不足以及案例的先进之处。继而,提出解决策略,对于一般地段的老旧小区,就小区的交通、建筑、绿化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提出具有一般性、普适性的整治策略,对于特殊地段的老旧小区,提出适应地段资源环境特征的补充策略。景观资源地段老旧小区整治的补充策略,旨在充分利用景观环境,挖掘景观环境文化内涵;历史文化资源地段老旧小区整治的补充策略,强调老旧小区对文脉的传承、对历史记忆的唤起;商业资源地段老旧小区整治的补充策略,突出对商业地段环境趋利避害。因地制宜的策略研究,有利于突出不同环境资源老旧小区的在地特色,强调小区整治与地段环境的互补、和谐。最后,以南京市鼓楼区滨江花园居住小区整治项目为实证对象,将景观资源地段的相关整治策略进行实践运用。基于环境资源特征分类提出的老旧小区整治策略,不仅可用于南京市鼓楼区各类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同时,对于其他地区基于环境资源影响的老旧小区改造也具有参考意义。全文共约5.8万字,图表90幅(图69幅,表21幅)及附录3个。
段婷婷[7](2020)在《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调研分析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设计的不当之处,提出对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进行精细化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通过采用精细化设计的原理和住宅精细化设计的的原则与主要方法,展开郑州市保障住房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针对目前郑州市已入住的保障性住房进行了现状和居住实态调研,把调研的数据作为依据,对保障性住房套型精细化设计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套型和套内空间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有:“空间可变性”原理、“空间模糊”原理和“空间适应性”原理,这三方面理念贯穿于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全过程。本文运用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理念研究了适用于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其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保障性住房的精细化设计的主要方法有:打通“空间回路”、利用“功能叠加”、拓展“模糊边界”,这三种设计方法从住宅空间的套型和套内设计出发,运用在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全过程之中,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精细化设计有着十分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还从人体工程学视角出发,运用具有逆向思维的“元素分析法”,对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尺度最低值与参考值作出了讨论。住宅内功能空间尺寸及面积的最低值与参考值,是依据人体尺度对空间做出最低尺寸与较为舒适的空间尺寸,这对于面积较小空间的精细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其在面积受限的情况下把空间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即使是室内面积较小,但是最低参考值也能满足居住者的日常使用。同时结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方法与居住实态调研,对现有保障性住房作出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精细化设计改造。
王祯毅[8](2020)在《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以及2020年沈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国家中心城市的迈进的目标,都标志着未来沈阳的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定会吸引人才的涌入,人口涌入会带来居住的问题,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高层住宅是有效的解决方法。高层住宅在未来的沈阳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于沈阳高层住宅造型的演变研究,总结沈阳高层住宅造型的演变,从历史发展中学习,最终提高沈阳高层住宅造型设计,创建美丽和谐的城市环境。本文首先介绍高层住宅的发展分别介绍中国现代住宅发展以及沈阳现代高层住宅发展,通过分析整合将影响高层住宅造型演变的因素归为客观物质因素、社会因素、主观因素、其他因素。之后通过分析和大量实地调研将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进行时间的划定,并对各个阶段的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各阶段造型的特点。然后,总结沈阳高层住宅发展现状和造型总体特,论述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存在问题和改善措施。最后提出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创新,分别从地域文化、技术、绿色生态、居住需求的角度进行论述,希望为沈阳高层住宅的发展提供新的维度。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对象范围,研究意义目的、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后面研究做铺垫。第二部分论述高层住宅发展历程,从客观物质因素、社会因素、主观因素、其他因素四个维度,分析影响高层住宅造型演变原因。第三部分对高层住宅造型演变进行时间划分,分别从演变原因、造型演变以及造型特点对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进行论述。第四部分分析沈阳高层住宅现状,总结沈阳高层住宅造型特点和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改善措施。第五部分提出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创新原则和途径以及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创新的方向。
陈茜[9](2020)在《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发展迅猛,随即各类外卖app应运而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人选择了食品外卖,外卖在餐饮行业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食品外卖所特有的便捷性及独特的生活方式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食品外卖包装起发展起步晚,目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需重视及解决。丛环保的层面来讲,大量的低廉包装材料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挑战,影响了外卖的发展未来,因此良性的发展必定是要从人类长远的发展来看。从设计艺术层面来讲,包装的功能、结构、视觉设计还存在着短板,在现有的食品外卖的研究基础上大量取例通过案例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对当今的食品外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现代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的必要性。文章论述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全面分析当今外卖食品包装特点和存在弊端、现代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理念及应用价值和现代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方式。以这三大内容为框架对现代外卖食品包装提出整合性设计。论文先就现代外卖食品包装特点主要论述分析了国内外外卖食品的发展历史,对外卖形式进行分类阐述。现今外卖包装主要存在的弊端为使用缺乏安全和便利性、包装材料缺乏环保性和外观设计缺乏审美性,其次论述了现代外卖食品包装整合性设计理念及应用价值,整合性设计主要以功能、视觉、情感、环保为设计要素。以整体性设计与多功能设计相协调、低碳设计与生态设计相结合、使用特性与美食文化相吻合为设计理念,创造快捷便利的生活方式,给予消费者文化内涵的情感关怀。树立品牌形象对提升产品的竞争实力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论述了现代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方式,从消费人群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着手,整合包装材料、结构、装潢设计,将整合性设计理念融入外卖食品包装。包装的材料追求成本最小化、轻型化、安全环保化。包装结构要具备使用功能、开启功能、运输配送方便化,有延展功能设计,造型赋有审美情趣。在装潢设计中融入美食文化,通过视觉的导视设计引导消费者使用同时与人的情感产生交流,激发购买动机实现购买行为
杨兴[10](2020)在《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电力消费以煤电为主,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一直是二氧化碳、粉尘、氮氧化物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以煤电为主导的传统电力发展面临着绿色、低碳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开展结构调整和管理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能源转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能源具有清洁安全、灵活经济的特点,其快速发展将电力工业带入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发展绿色电力的关键在于新能源开发生产和电网输送效率两方面,开展电网绿色规划优化研究对促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新能源对促进电力绿色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成效,但由于其间歇性、波动性的特征,使得常规电网在规划建设、调度方式、运维检修等方面往往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电力绿色发展一方面需要电网在规划阶段将新能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实现电网规划与电源规划的有效衔接节;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新能源和常规电源之间的互补集成研究,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空间,最大化的实现电力绿色发展效益。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围绕电力绿色发展这一主题,重点展开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如下:(1)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本文立足青海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开展了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基于Markov模型开展能源消费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青海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几年内将发生较大变化,具有明显的电能替代趋势;其次,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青海电网的用电量发展进行了预测,并进行预测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开展电力负荷预测工作。通过该模型对青海电网用电量发展进行预测,为电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2)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背景下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优化模型。本文将新能源开发情况引入电网发展规划,构建了电网与电源双层多目标协同规划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混沌理论改进的猫群算法(C-CSO)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优化的电网协同规划方案,所建模型可用于各区域电网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开展考虑新能源的电网协同规划,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在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电网不断优化完善网架结构,推动电网布局更加合理,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良好的接入环境,促进电网企业与电源企业实现效益提升,促进电力系统有序、健康、绿色发展。(3)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本文结合青海新能源开发及电网发展规划,确定了包含电力负荷、电力电量、发电特性、可靠性、购电量等因素的多能互补指标,分析了风电、光伏的发电特性以及互补特性,构建了基于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的集成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分支定界算法(B&B)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够平衡新能源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不均衡性,能够促进新能源消纳空间进一步提升,减小新能源弃电量,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开展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可以引导电力规划人员不断发现问题,找到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提升的空间,持续改进电力发展规划内容,促进电网结构不断完善和新能源开发布局不断优化。(4)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本文构建了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效益、国民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13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理想解法(TOPSIS)找出正负理想解,通过计算各个电网规划项目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得出评估结果。经多方案评估计算比较,本文得出的最优电网协同规划方案,在综合效益评估中评为最优,这证实了本文开展的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研究成果能够有助于促进电力绿色发展。(5)提出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本文探讨了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强化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以实现电网建设布局合理、架构完善,加快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电网建设以发挥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以促进新能源消纳,常态开展新能源并网后电网风险评估以及时促进电网结构优化等;同时结合实际给出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加快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等,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电力绿色发展。
二、“白色”未必污染 环保还需节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色”未必污染 环保还需节能(论文提纲范文)
(1)钒铁尖晶石型精矿中V3+直接浸出分离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钒的性质及应用 |
2.1.1 钒的理化性质 |
2.1.2 钒氧化物概述 |
2.1.3 钒的应用 |
2.2 钒资源现状 |
2.2.1 世界钒资源分布 |
2.2.2 我国钒资源分布 |
2.2.3 我国钒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3 含钒矿物提钒工艺研究现状 |
2.3.1 钠化焙烧提钒工艺 |
2.3.2 钙化焙烧提钒工艺 |
2.3.3 空白焙烧提钒工艺 |
2.3.4 提钒新方法及新工艺 |
2.3.5 目前提钒工艺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2.4 富钒液沉钒工艺研究现状 |
2.4.1 水解沉钒 |
2.4.2 钙盐沉钒 |
2.4.3 铵盐沉钒 |
2.4.4 高压氢还原沉钒新工艺 |
2.4.5 目前沉钒工艺的比较及分析 |
2.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3 钒铁尖晶石型精矿(Fe_(3-x)V_xO_4)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 实验过程 |
3.3 钒铁尖晶石型含钒精矿的矿物性质研究 |
3.4 小结 |
4 钒铁尖晶石型精矿酸浸过程热力学分析 |
4.1 电位-pH图绘制原理及方法 |
4.1.1 电位-pH图的绘制原理 |
4.1.2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 |
4.2 钒铁尖晶石酸浸过程V-Fe-H_2O系电位-pH图 |
4.2.1 不同温度下的V-H_2O系的电位-pH图 |
4.2.2 不同温度下的Fe-H_2O系的电位-pH图 |
4.2.3 不同温度下的V-Fe-H_20系的电位-pH图 |
4.3 小结 |
5 常压硫酸浸出钒铁尖晶石精矿及含钒浸出液中钒的回收 |
5.1 实验研究方法 |
5.1.1 试剂及设备 |
5.1.2 实验研究方案 |
5.1.3 实验过程 |
5.2 常压酸浸钒铁尖晶石精矿过程中钒和铁的浸出行为 |
5.2.1 温度对钒和铁浸出行为的影响 |
5.2.2 初始酸浓度对钒和铁浸出行为的影响 |
5.2.3 浸出时间对钒和铁浸出行为的影响 |
5.2.4 液固比对钒和铁浸出行为的影响 |
5.2.5 浸出液成分的测定及浸出残渣的表征 |
5.3 含钒硫酸浸出母液中钒铁分离 |
5.3.1 pH值的影响 |
5.3.2 Fe_2O_3添加量的影响 |
5.3.3 沉淀时间的影响 |
5.4 含钒净化液沉钒 |
5.5 小结 |
6 铁粉协同草酸水热络合提钒新方法 |
6.1 实验研究方法 |
6.1.1 试剂及设备 |
6.1.2 研究方案 |
6.1.3 实验过程 |
6.2 Fe_(3-x)V_xO_4化合物的草酸水热溶解规律 |
6.3 草酸水热络合浸出钒精矿的动力学研究 |
6.3.1 湿法冶金浸出动力学模型 |
6.3.2 温度的影响 |
6.3.3 初始草酸浓度的影响 |
6.3.4 浸出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6.4 铁粉协同草酸水热络合浸出钒精矿 |
6.4.1 铁粉协同草酸水热浸出V~(3+)的可行性分析 |
6.4.2 铁粉协同浸出条件的优化 |
6.4.3 浸出液及浸出残渣的表征 |
6.5 小结 |
7 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水热沉钒及制备低价钒氧化物 |
7.1 实验研究方法 |
7.1.1 研究方案 |
7.1.2 实验过程 |
7.2 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V~(3+)的水热析出机理 |
7.3 从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制备低价钒氧化物V_2O_3 |
7.3.1 V_20_(3-)H_2C_2O_(4-)H_2O系中V~(3+)的溶解及析出规律 |
7.3.2 水热制备V_2O3的实验研究 |
7.4 从含钒草酸浸出母液中制备低价钒氧化物VO_2 |
7.4.1 V_2O_(5-)H_2C_2O_(4-)H_2O系中VO_2水热合成机制 |
7.4.2 水热制备VO_2的实验研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前言 |
第一章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问题和国际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国际投资之环境保护问题 |
一、国际投资与其环境效应问题 |
二、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问题 |
三、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的法律逻辑分析 |
第二节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相关国际法律制度 |
一、国际投资环境保护相关国际法和案例 |
二、投资国关于境外投资环境保护之立法 |
三、东道国关于外商投资环境保护之立法 |
四、投资国与东道国双边投资协定之法律协调 |
第三节 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及其问题 |
一、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介绍 |
二、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的问题 |
第二章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预防责任 |
第一节 国际投资之环境保护与预防原则 |
一、预防原则之概述 |
二、国际投资环境保护国家预防责任之体现 |
三、中国境外投资中预防责任之体现 |
第二节 国际投资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国家预防责任 |
一、国际投资与环境影响评价 |
二、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 |
三、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 |
四、中国境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三节 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相关之国家预防责任 |
一、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 |
二、各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 |
三、中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 |
四、中国境外投资绿色金融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四节 国际投资协定环境条款中国家预防责任 |
一、国际投资协定之环境条款 |
二、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环境条款之现状 |
三、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环境条款之完善 |
第三章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及构成要件 |
第一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 |
一、传统国家责任理论 |
二、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致国家责任 |
三、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之具体构成要件分析 |
四、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分析和完善建议 |
第二节 私人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 |
一、域外私人行为之国家归责 |
二、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 |
第四章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形式、分担机制与免责问题 |
第一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形式 |
一、国家责任的主要形式 |
二、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相关国家责任的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
一、跨界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
二、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
三、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损失分担机制之完善 |
第三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赔偿责任之免责情形 |
一、同意或重大过错 |
二、不可抗力 |
三、危难和危急情形 |
四、已经采取了一切必要和适当措施 |
第五章 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
第一节 核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
一、核领域环境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
二、中国核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责任分析 |
三、中国核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二节 航天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
一、航天领域事故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
二、中国航天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 |
三、中国航天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三节 石油产业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
一、石油产业领域环境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
二、中国石油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赔偿责任分析 |
三、中国石油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工业水处理T企业运营环境分析 |
2.1 工业水处理行业简介 |
2.2 T企业概况 |
2.2.1 公司简介 |
2.2.2 人员与组织结构 |
2.2.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2.3 T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
2.3.1 政策环境分析 |
2.3.2 T企业技术地位分析 |
2.3.3 T企业客户特点分析 |
2.3.4 T企业竞争对手分析 |
2.4 分析结论 |
第3章 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
3.1.1 客户管理区域化 |
3.1.2 岗位工作职责与业务合作流程 |
3.1.3 现有的客户关系管理工具 |
3.2 客户关系问卷调查及员工访谈 |
3.2.1 调研过程 |
3.2.2 数据分析 |
3.3 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及策略缺位 |
3.3.2 缺乏健全、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运作模式 |
3.3.3 客户细分管理不完善,个性化服务创新滞后 |
3.3.4 信息系统利用与客户关系管理不够匹配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 |
4.1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理念 |
4.1.1 为客户提供价值销售,提高不可替代性 |
4.1.2 加强销售人员主动管理客户的能力 |
4.1.3 对销售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
4.2 建设具有个性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
4.2.1 扩充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 |
4.2.2 搭建部门合作制度,全面掌控客户状态 |
4.2.3 建立客户满意度调研制度 |
4.3 有效细分客户市场,重点客户专项管理 |
4.3.1 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细分 |
4.3.2 服务创新,重点客户专项管理 |
4.3.3 提出客户忠诚计划 |
4.4 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体系 |
4.4.1 eCRM介绍 |
4.4.2 eCRM的作用 |
4.4.3 实施eCRM的步骤与阶段 |
第5章 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施保障和步骤 |
5.1 实施保障 |
5.1.1 企业文化保障 |
5.1.2 eCRM的实施保障 |
5.1.3 财务保障 |
5.2 实施步骤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员工调查问卷 |
附录2 :员工访谈提纲 |
索引 |
(4)基于五维平衡计分卡视角的W水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绩效评价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一、绩效评价的概念 |
二、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平衡计分卡的概念 |
二、平衡计分卡的实质及应用条件 |
第三章 W水泥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W水泥企业基本概况及组织架构 |
一、W水泥企业基本概况 |
二、W水泥企业组织架构 |
第二节 W水泥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 |
一、W企业绩效评价现状介绍 |
二、W企业绩效评价存在主要问题 |
第三节 W水泥企业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一、平衡计分卡引入的必要性 |
二、平衡计分卡实施的可行性 |
第四章 基于五维平衡计分卡W水泥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构建思路与原则 |
一、构建思路 |
二、构建原则 |
第二节 W水泥企业的战略分析 |
一、明确W企业的发展战略 |
二、规划W企业的战略地图 |
第三节 W水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一、财务维度评价指标 |
二、客户维度评价指标 |
三、内部运营维度评价指标 |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评价指标 |
五、环境维度评价指标 |
第四节 W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
二、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五章 W水泥企业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应用效果分析 |
第一节 W水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运用 |
第二节 W水泥企业绩效综合评价 |
一、财务维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二、客户维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三、内部经营维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五、环境维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建立保障平衡计分卡实施的相关方案制度 |
二、及时反馈平衡计分卡实施效果 |
三、建立平衡计分卡相应奖惩机制 |
四、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原创性成果说明 |
致谢 |
(5)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 |
1.4.1 营造对象选取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调研 |
1.5.2 文献分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京乡村景观的分布与特色 |
2.1 北京乡村概况 |
2.1.1 北京地区乡村分布与历史沿革 |
2.1.2 美丽乡村背景下北京乡村建设方向 |
2.2 北京乡村景观特征 |
2.2.1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型乡村景观 |
2.2.2 以历史文化特色为主的文化型乡村景观 |
2.2.3 以产业特色为主的的农业型乡村景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概述 |
3.1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回顾 |
3.1.1 早期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 |
3.1.2 现代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 |
3.2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应用情况 |
3.2.1 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乡村景观营造 |
3.2.2 以场地历史为主为主导的乡村景观营造 |
3.2.3 以特色产业区为主导的乡村景观营造 |
3.3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1 缺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视 |
3.3.2 乡村废弃材料回收效率低导致经济成本增加 |
3.3.3 乡村本土风貌及景观艺术性的缺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废弃材料的形态与再利用方式 |
4.1 可再利用材料的分类 |
4.1.1 可回收的废弃材料 |
4.1.2 不可回收的废弃材料 |
4.2 废弃材料的直接再利用 |
4.2.1 使用后的废弃材料直接再利用 |
4.2.2 闲置的废弃材料直接再利用 |
4.3 废弃材料的加工再利用 |
4.3.1 二次加工后再生循环 |
4.3.2 二次加工后再生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材料再利用案例分析 |
5.1 国外案例分析 |
5.1.1 日本上胜町 |
5.1.2 欧洲生态村 |
5.2 国内案例分析 |
5.2.1 江西景德镇 |
5.2.2 德清莫干山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生态环保评价 |
6.1 基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评价 |
6.1.1 有效降低自然资源开发与能源消耗 |
6.1.2 有效减少乡村废弃物产量 |
6.2 废弃材料的可持续性设计 |
6.2.1 废弃材料的功能再利用 |
6.2.2 废弃材料的循环再生 |
6.3 材料再利用的工艺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经济节约评价 |
7.1 材料再利用过程中的经济节约指标 |
7.1.1 废弃材料回收与分选阶段 |
7.1.2 废弃材料储存与流转阶段 |
7.1.3 废弃材料加工阶段 |
7.2 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建议 |
7.2.1 回收环节制度的完善 |
7.2.2 推动建立废弃材料交易平台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地域文化评价 |
8.1 材料再利用的地域文化评价要素 |
8.1.1 保留乡土风貌 |
8.1.2 尊重地域文化特征 |
8.1.3 营造场所精神 |
8.2 废弃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
8.2.1 废弃乡土材料的再利用 |
8.2.2 地域性材料的艺术化 |
8.2.3 地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传承 |
8.3 材料再利用的人文价值评价 |
8.3.1 保留回忆与人文气息 |
8.3.2 增加村民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的局限性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南京市鼓楼区老旧小区整治策略研究 ——以滨江花园居住小区整治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
1.1.2 老旧小区不能满足当下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
1.1.3 鼓楼区老旧小区整治工作持续推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老旧小区 |
1.3.2 整治 |
1.3.3 老旧小区整治 |
1.3.4 环境资源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鼓楼区老旧小区类型与整治内容 |
2.1 鼓楼区老旧小区概况 |
2.1.1 鼓楼区老旧小区时间跨度 |
2.1.2 鼓楼区老旧小区空间分布 |
2.1.3 鼓楼区老旧小区建设标准 |
2.2 鼓楼区老旧小区分类 |
2.2.1 关于老旧小区分类方法说明 |
2.2.2 景观资源地段老旧小区 |
2.2.3 历史文化资源地段老旧小区 |
2.2.4 商业资源地段老旧小区 |
2.2.5 一般地段老旧小区 |
2.3 老旧小区整治主要内容 |
2.3.1 关于老旧小区整治内容说明 |
2.3.2 优化交通系统 |
2.3.3 整治建筑单体 |
2.3.4 提升绿化效益 |
2.3.5 激活公共活动空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楼区老旧小区现状调研与相关优秀案例分析 |
3.1 鼓楼区老旧小区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1 调研情况概述 |
3.1.2 道路交通系统现状 |
3.1.3 建筑现状 |
3.1.4 绿化景观现状 |
3.1.5 公共活动空间现状 |
3.2 基于不同环境资源的相关优秀整治案例分析 |
3.2.1 案例分析概述 |
3.2.2 景观资源地段优秀整治案例 |
3.2.3 历史文化资源地段优秀整治案例 |
3.2.4 商业资源地段优秀整治案例 |
3.2.5 一般地段优秀整治案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不同资源地段老旧小区整治策略 |
4.1 道路交通系统 |
4.1.1 一般地段老旧小区交通系统策略 |
4.1.2 景观资源地段老旧小区道路系统策略 |
4.1.3 历史文化资源地段老旧小区道路系统策略 |
4.1.4 商业资源地段老旧小区道路系统策略 |
4.2 建筑单体 |
4.2.1 一般地段老旧小区建筑单体策略 |
4.2.2 景观资源地段老旧小区建筑单体策略 |
4.2.3 历史文化资源地段老旧小区建筑单体策略 |
4.2.4 商业资源地段老旧小区单体整治策略 |
4.3 绿化系统 |
4.3.1 一般地段老旧小区绿化系统策略 |
4.3.2 景观资源地段老旧小区绿化系统策略 |
4.3.3 历史文化资源地段老旧小区绿化系统策略 |
4.3.4 商业地资源段老旧小区绿化系统策略 |
4.4 公共活动空间 |
4.4.1 一般地段老旧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策略 |
4.4.2 景观资源地段老旧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策略 |
4.4.3 历史文化资源地段老旧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策略 |
4.4.4 商业资源地段老旧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江花园居住小区整治实践 |
5.1 前期研究 |
5.1.1 项目背景 |
5.1.2 设计原则 |
5.2 现状研究 |
5.2.1 区位环境资源分析 |
5.2.2 小区现状研究 |
5.3 小区整治 |
5.3.1 总体布局 |
5.3.2 道路系统整治 |
5.3.3 建筑单体 |
5.3.4 绿化系统 |
5.3.5 公共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贡献与不足 |
6.2.1 研究贡献 |
6.2.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鼓楼区老旧小区空间分布图所含小区概况 |
附录二:对鼓楼区老旧小区整治居民需求、愿望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滨江花园居住小区整治项目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 |
1.1.2 相关政策调控的背景 |
1.1.3 市场需求的背景 |
1.1.4 为什么选择郑州市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 |
1.1.5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与问题 |
1.1.5.1 保障范围有限,政策不完善 |
1.1.5.2 分布空间边缘化 |
1.1.5.3 保障性住房空间设计缺乏灵活性 |
1.1.5.4 引入精细化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及不足之处 |
1.3.3.1 主要贡献述评 |
1.3.3.2 不足之处分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文献研究法 |
1.5.1.2 实态研究法 |
1.5.1.3 案例研究法 |
1.5.1.4 比较研究法 |
1.5.1.5 跨学科研究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课题的创新点 |
1.6.1 拓展了精细化布局中的“空间回路”手法 |
1.6.2 提出了精细化利用中的“功能叠加”手法 |
1.6.3 挖掘了精细化分割中的“模糊边界”手法 |
1.6.4 开辟了精细化思维中的“元素分析”手法 |
2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概论 |
2.1 住宅的概念 |
2.2 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 |
2.2.1 住房保障制度 |
2.2.2 保障性住房概念 |
2.2.3 保障性住房的特点 |
2.3 精细化设计相关概念 |
2.3.1 精细化设计概念 |
2.3.2 住宅精细化设计 |
2.4 元素分析法 |
2.5 住宅精细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
2.5.1 提高住宅设计的品质 |
2.5.2 有助于住宅产业的发展 |
2.5.3 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
3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 |
3.1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人性化原则 |
3.1.3 经济性原则 |
3.1.4 可持续性原则 |
3.2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
3.2.1 空间可变性原理 |
3.2.2 空间模糊性原理 |
3.2.3 空间适应性原理 |
3.3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主要方法 |
3.3.1 打通“空间回路” |
3.3.2 利用“功能叠加” |
3.3.3 拓展“模糊边界” |
3.3.3.1 利用虚体分割空间 |
3.3.3.2 象征性分割空间 |
本章小结 |
4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调研分析与解决方案 |
4.1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实地调研 |
4.1.1 调研一:鑫苑世纪东城小区 |
4.1.1.1 项目分析 |
4.1.1.2 入户调研 |
4.1.2 调研二:西湖春天小区 |
4.1.2.1 项目分析 |
4.1.2.2 入户调研 |
4.1.3 调研三:康苑居小区 |
4.1.3.1 项目分析 |
4.1.3.2 入户调研 |
4.1.4 调研结果分析 |
4.2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调研问卷分析 |
4.2.1 调查基本状况 |
4.2.1.1 抽样调查 |
4.2.1.2 被调查人群基本情况分析 |
4.2.2 保障性住房居住现状及居住需求 |
4.2.2.1 现居住住房的状况 |
4.2.2.2 保障性住房居住需求 |
4.2.2.3 住宅标准和配套设施调研 |
4.2.2.4 建筑标准与装修调研 |
4.2.2.5 居住空间需求分析 |
4.2.2.6 居民对保障住房的态度与认知 |
4.2.2.7 关于独居老人的调查 |
4.2.3 调研总结 |
4.3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
4.3.1 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
4.3.1.1 精细化设计程度低 |
4.3.1.2 细部空间设计不合理 |
4.3.1.3 套型面积标准不完善 |
4.3.1.4 相关装修配置、建设标准不健全 |
4.3.1.5 区位选择不合理 |
4.3.2 住宅品质方面存在问题 |
4.3.2.1 保障性居民住房工程建设质量差 |
4.3.2.2 绿色环保可持续技术应用少 |
4.4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设计的解决方案 |
4.4.1 引入精细化设计理念 |
4.4.2 科学规划住区 |
4.4.3 优化选址策略 |
4.4.3.1 混合开发模式 |
4.4.3.2 TOD配建模式 |
4.4.4 区位选择分析 |
本章小结 |
5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 |
5.1 保障性住房单元平面类型分析 |
5.1.1 塔式 |
5.1.2 板式 |
5.1.3 板塔结合式 |
5.1.4 单元式 |
5.1.5 廊式 |
5.2 保障性住房套型面积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的居住空间精细化设计 |
5.3.1 门厅空间 |
5.3.2 起居空间 |
5.3.3 卧室空间 |
5.3.4 餐饮空间 |
5.3.5 厨房空间 |
5.3.6 卫浴空间 |
5.4 保障性住房辅助空间精细化设计 |
5.4.1 阳台空间 |
5.4.2 储藏空间 |
5.4.3 复合空间 |
5.5 保障性住房细部精细化设计 |
5.5.1 飘窗精细化设计 |
5.5.2 门窗精细化设计 |
5.5.3 界面精细化设计 |
5.6 无障碍设计 |
5.6.1 无障碍公共空间设计 |
5.6.2 无障碍户型设计 |
5.6.3 无障碍门厅设计 |
5.6.4 无障碍起居室设计 |
5.6.5 无障碍厨房设计 |
5.6.6 无障碍卫生间设计 |
本章小结 |
6 项目实证:郑州市公租房住区“西湖春天”的设计实践 |
6.1 原空间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1 案例现状分析 |
6.1.2 居住现状问题分析 |
6.2 精细化设计的改造方案 |
6.2.1 室内改造精细化设计 |
6.2.1.1 平面布局精细化设计 |
6.2.1.2 顶面精细化设计 |
6.2.1.3 灯光精细化设计 |
6.2.1.4 部分空间立面精细化设计 |
6.2.1.5 空间精细化设计改造效果 |
6.2.2 单位功能空间精细化设计策略 |
6.2.3 空间的灵活性与可变性设计 |
6.2.4 空间储物精细化设计策略 |
6.2.5 室外精细化设计方案 |
6.2.5.1 景观全局精细化设计 |
6.2.5.2 景观平面精细化设计 |
6.2.5.3 广场景观设施改造设计效果 |
6.2.5.4 休闲广场景观设施改造设计 |
6.2.5.5 地面停车规划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图片来源 |
表格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居住情况调研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振兴东北战略 |
1.1.2 向国家中心城市的迈进 |
1.1.3 高层住宅发展必要性和高层住宅造型存在诸多问题 |
1.2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范围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沈阳高层住宅发展历程及造型演变影响因素 |
2.1 高层住宅 |
2.1.1 高层住宅定义 |
2.1.2 高层住宅与低层,多层的区别 |
2.1.3 高层住宅特点 |
2.2 高层住宅发展历程 |
2.2.1 中国现代住宅发展 |
2.2.2 沈阳现代高层住宅发展 |
2.3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影响因素 |
2.3.1 客观物质因素 |
2.3.2 社会因素 |
2.3.3 主观因素 |
2.3.4 其他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 |
3.1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基本单元 |
3.1.1 高层住宅造型整体元素 |
3.1.2 高层住宅造型局部元素 |
3.2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时间划定 |
3.3 第一阶段造型演变 |
3.3.1 第一阶段演变原因 |
3.3.2 第一阶段造型演变 |
3.3.3 第一阶段造型特点 |
3.4 第二阶段造型演变 |
3.4.1 第二阶段演变原因 |
3.4.2 第二阶段造型演变 |
3.4.3 第二阶段造型特点 |
3.5 第三阶段造型演变 |
3.5.1 第三阶段演变原因 |
3.5.2 第三阶段造型演变 |
3.5.3 第三阶段造型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4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总体特征和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
4.1 沈阳高层住宅发展现状 |
4.1.1 沈阳高层住宅分布现状 |
4.1.2 沈阳高层住宅发展现状 |
4.2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总体特征 |
4.2.1 受自然环境影响 |
4.2.2 受相关规范影响 |
4.2.3 受性格习惯影响 |
4.3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存在问题 |
4.3.1 住宅造型细部粗糙 |
4.3.2 立面造型两级分化严重 |
4.3.3 缺乏与周边环境整体性设计 |
4.3.4 地域性特色缺失 |
4.3.5 造型设计缺乏创意 |
4.3.6 抉择者的低级审美追求 |
4.4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改善措施 |
4.4.1 控制造型完成度 |
4.4.2 协调造型设计与周边环境关系 |
4.4.3 将本土文化融入造型设计 |
4.4.4 提高设计的创新性 |
4.4.5 形成相应监督机制控制立面造型最终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创新 |
5.1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创新原则和途径 |
5.1.1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创新原则 |
5.1.2 沈阳高层住宅造型创新途径 |
5.2 体现地域文化的新造型 |
5.2.1 造型与自然气候结合 |
5.2.2 造型与地域文化结合 |
5.3 体现技术的新造型 |
5.3.1 造型与新技术结合 |
5.3.2 造型与新材料结合 |
5.4 体现绿色生态的新造型 |
5.4.1 造型与地形条件结合 |
5.4.2 造型与绿色节能结合 |
5.5 体现居住需求的新造型 |
5.5.1 造型与庭院空间结合 |
5.5.2 造型与邻里公共空间结合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课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本篇论文的具体方法及手段 |
第二章 外卖食品包装设计概述 |
一、外卖食品的发展 |
(一) 国外外卖食品的发展 |
(二) 国内外卖食品的发展 |
二、外卖食品的分类及包装特点 |
(一) 中式快餐外卖 |
(二) 西式快餐外卖 |
(三) 其它形式外卖 |
三、外卖食品包装存在的弊端 |
(一) 使用缺乏安全便捷性 |
(二) 包装材料缺乏环保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理念及应用价值 |
一、包装的整合性设计概念 |
(一) 包装的整合性设计概念 |
(二) 包装的整合性设计目的 |
(三) 包装的整合性设计内容 |
二、包装的整合性设计要素 |
(一) 功能要素 |
(二) 视觉要素 |
(三) 情感要素 |
(四) 环保要素 |
三、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理念 |
(一) 多功能设计和整体设计相协调 |
(二) 低碳设计与减量设计相结合 |
(三) 使用特性与美食文化相吻合 |
四、整合性设计在外卖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价值 |
(一) 创造便捷的生活方式 |
(二) 文化内涵的情感关怀 |
(三) 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方式 |
一、外卖食品消费人群的需求 |
(一) 依据生理需求设计 |
(二) 依据心理需求设计 |
二、包装材料的设计 |
(一) 成本最小化 |
(二) 减量轻型化 |
(三) 安全环保化 |
三、包装结构的设计 |
(一) 包装的结构便利设计 |
(二) 包装功能的延展设计 |
(三) 包装造型的审美情趣 |
四、包装装潢设计 |
(一) 美食文化的融入 |
(二) 视觉导视的设计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
1.2.2 电力绿色发展研究 |
1.2.3 电力多能互补研究 |
1.2.4 电力综合评估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内涵 |
2.1.2 可持续发展属性 |
2.2 绿色低碳发展理论 |
2.2.1 低碳经济内涵 |
2.2.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
2.2.3 电力绿色发展的要素及特征 |
2.3 电力负荷预测理论 |
2.3.1 电力负荷预测基本概念 |
2.3.2 经验与经典负荷预测方法 |
2.3.3 时序趋势外推负荷预测方法 |
2.3.4 回归模型负荷预测方法 |
2.4 电力系统规划理论 |
2.4.1 电力规划分类 |
2.4.2 电力规划流程 |
2.5 电力综合评估理论 |
2.5.1 评估基本内涵 |
2.5.2 评估主要分类 |
2.5.3 评估构成要素 |
2.5.4 基础评估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
3.1 能源资源概况 |
3.1.1 煤炭资源 |
3.1.2 水力资源 |
3.1.3 风能资源 |
3.1.4 太阳能资源 |
3.2 电源建设概况 |
3.2.1 水电装机 |
3.2.2 火电装机 |
3.2.3 新能源装机 |
3.3 电网建设概况 |
3.4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
3.4.1 新能源发电消纳分析 |
3.4.2 电网安全生产分析 |
3.4.3 绿色发展实现路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 |
4.1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
4.1.1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
4.1.2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
4.1.3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
4.2 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构建 |
4.2.1 预测误差指标 |
4.2.2 基础数据准备 |
4.2.3 单一模型预测分析 |
4.2.4 优选组合预测模型 |
4.2.5 综合最优组合模型构建及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协同规划优化模型研究 |
5.1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析 |
5.2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层多目标模型 |
5.2.1 上层模型 |
5.2.2 下层模型 |
5.2.3 相关约束函数 |
5.2.4 模型构建及算法 |
5.2.5 相关算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研究 |
6.1 多能互补技术指标 |
6.1.1 电力负荷指标 |
6.1.2 电力电量指标 |
6.1.3 发电特性指标 |
6.1.4 可靠性评估指标 |
6.1.5 购电量指标 |
6.2 能源开发及电网规划 |
6.2.1 光伏开发 |
6.2.2 风电开发 |
6.2.3 水电开发 |
6.2.4 电网规划 |
6.3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分析 |
6.3.1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
6.3.2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 |
6.4 光伏发电及互补分析 |
6.4.1 海西州光伏发电分析 |
6.4.2 海南州光伏发电分析 |
6.4.3 青海电网光伏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
6.5 风力发电及互补分析 |
6.5.1 海西州风力发电分析 |
6.5.2 海南州风力发电分析 |
6.5.3 青海电网风力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
6.6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 |
6.6.1 风光自然互补特性分析 |
6.6.2 风光水火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
7.1 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7.2 基于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的评估指标组合赋权模型 |
7.2.1 层次分析法 |
7.2.2 熵权法 |
7.2.3 组合权重确定 |
7.3 基于理想解法的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7.3.1 综合效益评估步骤 |
7.3.2 综合效益评估总体结构 |
7.4 相关算例分析 |
7.4.1 数据准备整理 |
7.4.2 指标权重计算 |
7.4.3 综合效益评估 |
7.4.4 评估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 |
8.1 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 |
8.1.1 加强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 |
8.1.2 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
8.1.3 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 |
8.1.4 常态开展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
8.2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建议 |
8.2.1 开展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 |
8.2.2 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 |
8.2.3 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 |
8.2.4 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白色”未必污染 环保还需节能(论文参考文献)
- [1]钒铁尖晶石型精矿中V3+直接浸出分离的基础研究[D]. 陈学鑫.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D]. 贾辉. 中国政法大学, 2021(11)
- [3]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D]. 唐丽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4]基于五维平衡计分卡视角的W水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曹江昕. 青岛大学, 2020(02)
- [5]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研究[D]. 陈默.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6]南京市鼓楼区老旧小区整治策略研究 ——以滨江花园居住小区整治项目为例[D]. 周玲.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7]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研究[D]. 段婷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5)
- [8]沈阳高层住宅造型演变及创新研究[D]. 王祯毅.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外卖食品包装的整合性设计研究[D]. 陈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D]. 杨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标签: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