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原教育的一枝奇葩(论文文献综述)
马珊[1](2021)在《马袓常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石文林[2](2021)在《民国以前岭南中医养生文献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岭南指五岭以南,岭南医学在吸收中原医学以及海外医学的同时,结合岭南地域气候的特点,形成独特的岭南医学文化。岭南中医养生文化作为岭南医学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其内容丰富,别有特色。目前关于民国以前岭南中医养生文献的整理研究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研究对岭南民国以前的养生文献进行搜寻、收集与整理,以探究岭南养生的源流与发展脉络,并将所得资料按照内外妇儿等学科,以及饮食、情志、传统运动、房室、金丹等方法,分类述评,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岭南中医的养生特色,分析岭南养生文献所产生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期为岭南养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提供借鉴。方法:1.文献调研法1.1目录调查根据《岭南医籍考》调查岭南民国以前医籍目录;1.2实地调研逐一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中图)、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中图)、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系教研室(以下简称系藏书)查阅以上目录中符合养生定义的医籍,其中养生定义采取教材《中医养生学》中的界说,指“采取措施保养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行为,使未病之人不病或少病得以健康长寿,使有病之人提高生存质量以防变防复甚或带病长寿”,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抄写、拍照、扫描、打印等,并结合互联网电子资料。2.归纳分析法将搜集到的岭南民国以前养生文献,按照学科(内外妇儿等)、方法(饮食、情志、传统运动等)分类述评。3.田野调查法前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调研“新冠”期间当地的防疫手段和方法。4.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综合运用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知识,对搜集到的岭南民国以前养生文献,进行分析提炼,探讨岭南养生学术源流,总结岭南人民的养生特色,阐述岭南养生文献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结果:根据《岭南医籍考》提供的岭南医籍目录等信息,共搜阅到111本古籍,纳入73本。远古至秦汉时期岭南人民源自生存压力,不得不用火、干栏式建筑、舞蹈等防治肠胃病、风湿痹病等,提高生存率,大量地下文物的出土向我们昭示岭南人民已有药饵、熏香防疫、服食金丹等养生形式,此时尚无养生文献出现,属于萌芽期;晋唐时期岭南出现第一本养生专着《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与《申苏方》针对岭南的瘴疟、蛊虫等常见多发病提出防治,第一本岭南地方植物学着作《南方草木状》和记录岭南与海外药材的《海药本草》,里面均涉有养生延年作用的岭南地方物产,唐朝官员南下仕宦带来众多中原方书,以上均为岭南养生文化奠定基础,为奠基期;宋元时期国家级医家陈昭遇与其他医家合着《太平圣惠方》,涉及岭南脚气病、金丹相关内容,刘昉的《幼幼新书》使岭南养生已不限于常见多发病的防治,开始关注儿科,《岭南卫生方》是第一本冠以“岭南”的卫生方书,此为发展期;明清时期岭南养生内容向内外妇儿眼喉等全方面展开,影响较大者有《广嗣金丹》等,《生草药性备要》全面总结明代以前岭南人民用生草药防治疾病,《增补食物本草备考》首次系统归纳岭南地区食疗经验,并诞生第一本鼠疫防治专着《鼠疫汇编》等大量防治瘟疫的着作,又岭南近海,晚清时西医院、西医士率先经澳门登陆进入岭南,中西医养生始有汇通,现存由岭南人所着的富有中西结合特点的又一养生专着《中外卫生要旨》应运而生,此时期是岭南养生的繁荣及嬗变期。民国以前岭南古籍养生文献,涉及临床各科应用,其中既有借鉴中原的断脐、绷裹、调经、种子、临盆须知等养生调护内容,更有岭南地方的蛊虫、瘴疟、暑毒、脚气病、湿热等病候防治,养生方法包括煲汤、药膳、药茶、香薰、艾灸、传统运动等多种形式,总结岭南养生特色,发现岭南人民多食药膳,饮食清淡,喜泡药酒、喝药茶,尤其是煲粥汤;岭南自古瘴疠滋生,明清时期瘟疫流行,岭南医家对其提出诸多防治方法,重视瘟疫防治;岭南人民包容开放,融合中原养生文化,汲取海药,汇通中西,吸收养生新知。结论:岭南民国以前养生文献,向我们揭示,岭南人民注重养生,早已蔚然成风,自古至民国,岭南养生源流可分为“萌芽期”、“奠基期”、“发展期”、“繁荣及嬗变期”。岭南养生具有以下特色:1.崇尚膳食颐养;2.重视疫病防治;3.积极吸收养生新知。这些养生文献内容,不仅为保障岭南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繁衍生息做出卓越贡献,并且记载、开拓了岭南地方本草的挖掘与使用,为岭南药食同源提供可靠依据,为岭南药膳的制作、开发提供具体思路,岭南养生文献所承载的岭南中医药养生文化,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时至今日,伴随岭南凉茶、汤澧饮誉海内外,以及岭南在防治“非典”、“新冠”中的突出表现,岭南养生文化正迅速发展,引起国人关注,这也进一步促进岭南文化的传播。
郭晨佳[3](2020)在《入华粟特人饮食审美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取学界较少关注的入华粟特人墓葬所见饮食图像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等文本资料基础上,分析总结其中蕴含的入华粟特人饮食审美观念。在资料运用方面尽可能搜集粟特故地的宫殿、宅邸及神庙壁画。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运用图像细读法、细节分类法等。第一部分“酥脆胡饼与香醇胡酒”。该部分对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食物进行分类研究,在考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比对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胡饼和果品;胡酒(葡萄酒)出现频率很高且蕴含了一定的宗教思想。入华粟特人的饮食审美观念体现在色香味与造型美两方面,同时胡饼胡酒的选择也表达了他们对粟特故地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异域奢华的饮食器具”。胡食(胡饼)器具主要有圈足盘、食盘、托盘,胡饮(胡酒)的器具主要有碗、长杯、高足杯、角杯、来通。来通的使用显示了其由宗教祭祀功能向盛酒器实用性功能的转变。入华粟特人的饮食器具审美体现在异域审美、材质奢华之美、装饰造型之美与身份象征之美等方面。第三部分“宴饮场景与享乐礼祭”。该部分将入华粟特人墓葬宴饮图像分为日常宴饮和死后世界两类,日常宴饮出现在乐舞、狩猎、商旅、居家、会盟及会客等六种场景中,体现了入华粟特人现世享乐的审美观念。天国想象中的宴饮场景是墓主对死后世界的理想表达,圣火祭祀图像体现了入华粟特人的祆教信仰和圣火崇拜。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宴饮场景与粟特故地壁画、中原墓葬的区别体现在宴饮重要性、宴饮场景多少以及人物排列构图三个方面。胡饼胡酒的选择彰显了入华粟特人对故土的思念,异域奢华的饮食器具蕴含着奢华行乐的生活审美观念,宴饮场景之多体现了宴饮在入华粟特人生活中的普遍性与重要性,也寄托着他们对死后世界的美好想象。
张斌[4](2020)在《河洛文化在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多维表达》文中认为现代社会已然呈现出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传统的包装技术和艺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设计思维也为地方特产的包装设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机遇。本文以河洛地区特产包装设计为研究对象,根据河洛地区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对河洛文化视觉语言进行挖掘与提炼,汲取其文化精髓,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将河洛文化视觉语言融入该地区特产的包装设计中去,探索河洛地区特产包装设计新的发展方向,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实现河洛文化与特产包装的完美融合,寻求河洛地区特产包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变点。本文以河洛文化与地方特产的包装设计融合发展的研究意义和目的为引,将河洛文化的视觉语言进行剖析,阐述河洛文化在特产包装创新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市场调研,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河洛地区特产包装的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寻找河洛地区特产包装现状的解决途径。最后对河洛文化在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多维度表达进行可行性探索,并通过实际设计印证本文所提观点,为河洛地区特产包装设计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河洛文化在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多维表达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与探究,得出以下结论:河洛文化在特产包装设计中的融入给消费者带来新的审美体现,提升了消费者对文化的认同感,传承与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河洛文化视觉元素对特产包装设计的适用,有效地避免了特产包装设计的雷同,使特产包装更加独特,提升了产品的销售价值。因此,河洛文化元素应用于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不仅体现了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也为特产包装促进河洛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可行的新模式。
宿冰[5](2020)在《西夏陶瓷工艺的当代文创设计研究 ——以宁夏五奎陶瓷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家振兴传统文化政策的深入推进,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文创产业,并为地方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将越来越受到学术研究界的重视。本文以西夏文化遗存尤以陶瓷的艺术特质为基础展开论述,以五奎陶瓷成功复烧西夏瓷的价值,以及近些年,五奎陶瓷围绕西夏文化遗存以及西夏陶瓷工艺的艺术特质为基础,展开相关旅游商品研发,所作出的诸多成果为例,深入探讨西夏文化遗存尤其是西夏陶瓷文化的盘活利用,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域文创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现实价值,以及探讨开展与宁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相适应的文创产品的研发思路。文中通过对西夏时期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系统提炼了西夏陶瓷艺术的艺术特质。运用比较分析、推理归纳和特征元素的意象提取等方法对西夏陶瓷文化遗存及宁夏五奎陶瓷文创作品典型案例进行系统研究,总结了西夏陶瓷工艺的当代文创方法的三个原则,并提出传统工艺的继承与新工艺的应用需要相互完善,高端工艺陶瓷作品与旅游文创商品相互补充,产品的研发要以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景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新思路。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法进行五奎陶瓷制作工艺与设计实践,对宁夏地区重塑地域文化符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地区中华民族之民族认同、增进民族自信、精准扶贫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以期助力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有序之发展,推动宁夏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通过五奎陶瓷艺术系列设计实践,探索实现西夏陶瓷遗存文化价值的可行性途径,通过旅游文化商品的消费心理分析,政府扶持等方面的解读,提出基于宁夏高等院校与西夏陶瓷非遗部门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发展的愿景策略。
肖宝芳[6](2020)在《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潭作为福建第一大岛,其区位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滨海景观风貌和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的石头厝聚落更是东南沿海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和历史文化缩影。十九大以来,明确提出了“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传统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平潭石头厝聚落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建设的强烈冲击,致使聚落景观风貌被破坏、空间活力丧失和传统文化断层等矛盾。因此,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空间保护和更新已迫在眉睫。系统研究平潭滨海典型的6个传统聚落,在掌握其景观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景观基因相关理论,揭示聚落内部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构建地域景观基因图谱,以获得区域内传统聚落空间优化和修复的启示。不仅有利于维护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多样性,还有利于延续地域文化景观风貌和活化聚落空间。从自然、社会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构建地域景观体系,依据景观基因识别理论,分别对平潭滨海传统聚落特征景观,以物质与非物质分类进行细化识别。依据生物学基因位列特征,完善景观基因图谱识别指标。以及不同空间尺度,构建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以白沙村为该理论优化指导对象,借鉴相关优秀案例和设计思维,通过实践调研、“胞—链—形”空间划分、空间句法、景观基因优劣分析和基因位列分析,掌握聚落空间现状和优化对象,对内部景观基因和基因组进行修复、提升、重构和更新。主要结果如下:1.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体系由本土地域文化、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外来文化和地域自然环境共同影响形成,因政治变革和历史人口迁徙的影响,致使聚落内部景观风貌呈现出区域化差异。依据景观基因识别理论,对内部物质与非物质景观,从聚落选址与人文风水、石头厝、主体建筑、环境因子、图案标识和文化标志6个方面进行细化识别。分别提取了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澳口-山体-石头厝”三位一体的聚落空间格局;“一村一澳口”聚落风水选址;点窗、六离门、水式山墙、鹅卵石镶、样式砌筑、建筑装饰、色彩和寺庙祠堂等多种建筑景观基因;山脉、水体、澳口、乡土植被等自然景观基因以及民俗民风、地方文艺、宗族、宗教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并依次构建了单元聚落个性和共性景观谱系,区域景观谱系。2.根据景观基因功能位列特征,分别识别出石头厝、留码头和祠堂为主体基因,石压屋顶、鹅卵石镶边和五行山墙为附着基因,宗教景观和农海杂合景观为混合基因,自然地理环境和地方显性文化景观为调节基因,移民、军事和外来文化景观为离解基因以及本土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和房前屋后景观为胞质基因,由以上六种景观基因共同构成了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3.依据“胞-链-形”空间划分,明确了聚落内部澳口、街道、巷道等聚落空间形态。以空间句法分析了白沙村主体街道、明清建筑区、澳口和现代建筑区的空间集中度和连接度最高,主体道路穿行度最高,通过局部空间来反映整体空间特征。依据景观基因优劣分析明确了非物质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石头厝建筑群为优势基因,单体破败民居、聚落植被和地域文化景观为劣势基因。在调研的基础上,吸收“城市双修”、“口袋公园”、“反规划设计”理念,借鉴日本合掌村、江西“婺源模式”和乌镇智慧空间相关优秀案例,提出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智慧发展空间定位,以及坚持“原真性、整体性、情感调动、动态优化、互动性和多样性”景观基因图谱空间优化原则。依据景观基因位列关系,分析内部原始景观基因,明确了可保护、可修复、可更新和重构的景观基因对象。把握主体景观风貌,增加其他相关景观和文化基因。最终营建了公共庭院节点空间、特色民宿、风岚古街、文化巷道和滨海休闲空间。地域景观基因图谱构建需建立在景观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基因指标,构建更加完善的地域景观基因图谱,并将其作为空间优化理论指导。本研究不仅为聚落空间优化明确了设计目标、原则、理念和方法,还为地域文化景观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包然[7](2020)在《蒙古族婚嫁服饰研究 ——以包头地区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有着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服饰艺术和婚嫁习俗都是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与文化中的瑰宝。蒙古族服饰造型华丽、制作精美,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地各部落独特的体系;蒙古族婚俗古老而有极具生命力,是草原文化的活化石。两相结合,蒙古族人民在婚嫁仪式中使用的服饰是蒙古族艺术的精华,其庄重、华丽的特性注定了它往往是各地蒙古族服饰艺术中的集大成者。然而,学界目前对于蒙古族婚嫁服饰这一领域研究甚少,仅有零星的资料和为数不多的描述性研究,对于婚嫁服饰是如何从日常服饰中形成、与当地文化和习俗有何渊源,以及对于各地制作婚嫁服饰的工艺流程和这些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挑战,我们的了解还很有限。本课题首先总结前人对于蒙古族婚嫁习俗与民族服饰的研究,在这一背景下聚焦于婚嫁服饰艺术这一细分领域,并选择目前尚缺研究、而笔者又了解较多的的内蒙古包头地区作为切入点和主要调研区域,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的方法,纵向总结了这一地区婚嫁服饰发展的源流,横向比较它与内蒙古自治区其他蒙古族区域和国内外其他游牧民族的婚嫁服饰特色,展示了包头地区蒙古族婚嫁服饰与传统的蒙古族服饰艺术一脉相承而有所创新的整体面貌。笔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检索和与包头市土默特地区的手工艺者交流,总结出了包头地区主流的婚嫁服饰制作工艺,其中尤其强调了图案的宗教渊源与工艺中材质工艺和扣袢制作技术的特色。由于笔者的美术学背景,在这一过程中对包头地区流行的婚嫁服饰上的装饰图案与纹样是研究的重点,文中也插入了部分田野调查中绘制的反映当地实况的简图。最后,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笔者深切体会到传统婚嫁服饰发展的新趋势,即新一代蒙古族人们追求身份认同和回归传统文化给婚嫁服饰带来的新机遇,以及工业化、自动化生产的普遍使用和传统制作技术的流失对婚嫁服饰的手工制作艺术形成的挑战。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笔者提出了对包头地区婚嫁服饰和制作工艺的保护、传承、宣传的一些建议。总之,上述研究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也通过中外文献、田野调查等原创性研究手段积累了新的一手资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略微填补了学界对于蒙古族婚嫁服饰,尤其是包头地区土默特等部落婚嫁服饰流派的研究不足之处,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族丰富多彩的婚嫁服饰艺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孔嘉悦[8](2020)在《黄骅面花模子造型艺术研究》文中提出黄骅面花模子,系河北黄骅地区一种传统面食——面花的制作工具。面花模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因其独特的造型样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该地区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伴随着当地的民俗风情兴起衰落。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叠现,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转变,面花模子这种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面花模子雕刻艺人们也面临着生存的困难。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面花模子的制作材料、工艺流程、题材内容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问题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从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等问题入手,对黄骅地区面花模子这一民间传统造型手工技艺进行解析。黄骅面花模子于2009年被收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遗传、传统手工艺的重视,面花模子重回当地百姓的生活中。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针对目前非遗“大热”的背景下选取面花模子雕刻这一传统民间手工艺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进行解释,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品,面花模子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民俗风情相关联,因而对面花模子的研究不应该紧紧停留在造型艺术方面,它承载的吉祥寓意和民间文化也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所在。此外,笔者对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对文献进行分析归类,为正文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文章正文部分,正文分为四章展开论述。基于前期搜集的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所得一手资料,对黄骅地区民间传统面花模子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挖掘其蕴含的审美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黄骅面花模子所产生的特殊环境,并对其发展历程、传承人现状进行简单的论述。第二章根据黄骅面花模子的制作过程、雕刻工艺、构图技巧进行阐述,进而分析黄骅面花模子的艺术特色,然后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概括出面花模子的不同用途及寓意。第三章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黄骅面花模子的审美特征,将面花模子所折射出当地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进行分类,然后对面花模子的现存价值进行分析。第四章对面花模子的传承问题进行展望,以分析面花模子的现存问题为支撑点,结合非遗相关政策文件,对面花模子的保护性开发提出建议与对策,期望找到传统民间习俗和当下“机械化”时代的结合点,为传统民间手工艺找到适合现代生存和发展道路,除此之外也能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经验,为现代产品设计注入民间血液,使其更具特色。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笔者认为:应探索面花模子蕴含的深层次民俗文化特征,特别是分析面花模子与当地文化习俗的内在关系,这对于更好地传承民间艺术,应有积极意义。
程玉萍[9](2019)在《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俑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存及有关文献记载众多;但是,一直以来,相对历代石窟造像和陵墓雕刻研究而言,俑的研究一直处于被忽视和冷落的境地。本文以隋唐时期两京地区的胡俑风格为研究对象;两京地区是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地的物质文化及社会思想尤为发达,是中国古文化及丝路文化形成的关键地区;隋唐时期胡俑最为盛行,且以两京地区为最,制作精工奇巧,为各地所效仿。胡俑作为古代随葬器物的一类独特造型,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涌现的,承载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审美艺术、中西文化交流等大量丰富的信息,研究胡俑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胡俑是胡人的艺术载体,有关“胡”的定义和说法,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学问题,更是一个纠缠已久的历史学问题。本文对胡的概念在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做了梳理和归纳;对隋唐时期胡人来华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考证,发现活动在两京地区的胡人共有七大类型:魏晋南北朝以来在两京地区定居的胡人;隋唐时期来两京地区经商或传教的胡人;隋唐时期在两京地区的胡人首领;边境弱小少数民族国家派遣入华的子侄质子;来华的胡人奴仆;来华交流的外国学者及留学人员;来华的雇佣兵。文章对两京地区胡俑盛行的原因分析、讨论后发现,胡俑盛行的历史原因是我国自古以来有在墓葬中随葬俑的习俗,直接原因是胡风等外来文化与唐文化的高度融合,间接原因是隋唐时期厚葬风气的盛行。文章对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的渊源进行了论证,发现隋唐时期胡俑风格是在对古代陶俑风格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隋唐时期胡俑采用了自古以来陶俑的制作材料一陶,发扬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分体模制工艺、烧制工艺,沿袭了汉代陶俑热衷于表现生活的创作理念、造型尺寸、彩绘技法,沿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俑的合模工艺、大型俑的夹芯工艺和釉陶工艺。因隋唐时期两京地区胡俑风格差异较大,本文对东京和西京地区出土的胡俑风格进行了单独分型、分期研究,确定了胡俑风格的三个时期。从造型艺术、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色彩艺术三方面,对隋唐两京地区胡俑在不同风格时期的特点、变化等进行讨论、分析,论证了胡俑的造型、制作及色彩演变规律。胡俑的造型风格比较写实,制作技法有捏塑、夹芯、粘接、彩绘等,制作工艺有彩绘陶俑工艺、模制工艺、彩绘釉陶工艺、唐三彩制作工艺、个别塑制工艺;色彩上侧重对胡俑固有色的表现。两京地区的胡俑艺术风格有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整体上看,东京地区的胡俑艺术受到了西京地区影响,同时也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在制作上稍逊于西京地区,不如西京地区的胡俑精美。对于不同造型胡俑的原型,本文选取牵驼牵马俑、手足戴钏且卷发赤脚的黑人俑、眼睛较大的卷发黑人俑、携豹和架鹰的狩猎俑、胡人乐俑等造型,分别对其艺术原型进行了考证。本文还横向对比分析了两京地区对隋唐时期河北、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区胡俑风格的影响,发现周边及丝路沿线地区胡俑受两京地区影响最深的是河北地区;其次是山西地区和甘肃地区,这两个地区都出现了独特的地域风格;新疆地区胡俑受两京地区的影响最小,风格最为独特。本文提出了“西京模式”的概念,并从风格形成期、风格成熟期、风格衰落期总结了西京模式的内容,可作为判定隋唐时期无纪年胡俑年代的标尺。文章附录部分对隋唐时期胡俑图像进行了全面整理,近400幅图基本都梳理考证了出处、来源,数据翔实可靠,为今后及后来者开展此方面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张怡雯[10](2019)在《历史题材舞剧的叙事研究 ——以“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丝绸之路——一条古老而神秘的商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不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自汉代发展至今,凝聚着悠久的历史文化。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使丝绸之路焕发年轻的魅力和光彩,从此进入全新的时代。1979年,舞剧《丝路花雨》和《文成公主》上演,开创了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先河。当下正值中国舞剧创作发展的高峰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10年代,丝绸之路题材的舞剧创作数量激增。本篇论文以“丝路”题材舞剧为研究对象,从舞剧叙事的角度切入,概括历史题材舞剧在叙事方面的共性特点,归纳“丝路”题材舞剧在历史呈现方面的独特之处,剖析舞剧再现历史内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舞剧创作过程中塑造历史人物、选择历史事件时遵循的规律。论文第一章《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阐述了“丝路”题材舞剧的范畴、分类和历史发展。论文第二章《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要素》分别从人物、事件和情境三个方面总结“丝路”题材舞剧在叙事要素方面的特点。论文第三章《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结构》总结了“丝路”题材舞剧的叙事结构。论文第四章《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原则》是对“丝路”题材舞剧叙事规律的总结。
二、中原教育的一枝奇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原教育的一枝奇葩(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以前岭南中医养生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民国以前岭南养生学术源流探讨 |
第一节 远古到秦汉时期:萌芽(开启药食等养生法) |
第二节 晋唐时期:奠基(首现养生专着) |
第三节 宋元时期:发展(养生始涉多学科) |
第四节 明清时期:繁荣及嬗变(中西交汇) |
第二章 临床各科中的养生应用 |
第一节 内科 |
第二节 外科 |
第三节 妇科 |
第四节 儿科 |
第五节 眼科 |
第六节 喉科 |
第三章 养生方法述要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情志 |
第三节 传统运动 |
第四节 房室 |
第五节 金丹 |
第四章 民国以前岭南养生特色分析 |
第一节 崇尚药食颐养 |
一、味清淡 |
二、煲粥汤 |
三、喝药酒 |
四、喜药茶 |
第二节 重视瘟疫防治 |
一、瘴病 |
二、天花 |
三、霍乱 |
四、鼠疫 |
五、其他 |
第三节 吸收养生新知 |
一、融合中原 |
二、汲取海药 |
三、汇通中西 |
第五章 岭南中医养生文献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节 岭南养生文献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岭南养生文献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入华粟特人饮食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酥脆胡饼与香醇胡酒 |
2.1 胡饼 |
2.1.1 历史文献中的胡饼 |
2.1.2 西安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胡饼 |
2.1.3 其他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胡饼 |
2.2 果品 |
2.3 胡酒 |
2.3.1 葡萄酒溯源与北朝饮酒风盛行 |
2.3.2 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胡酒 |
2.4 胡食胡饮审美趋向 |
2.4.1 饮食审美 |
2.4.2 胡食胡饮审美观念 |
2.4.3 胡饼胡酒的选择与中外饮食观念的互渗 |
3 异域奢华的饮食器具 |
3.1 胡食胡饮器具 |
3.1.1 胡食(胡饼)器具 |
3.1.2 胡饮(胡酒)器具 |
3.2 来通 |
3.2.1 来通源流述考 |
3.2.2 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所见来通 |
3.3 饮食器具审美 |
3.3.1 异域审美 |
3.3.2 材质奢贵之美 |
3.3.3 装饰造型之美 |
3.3.4 身份象征之美 |
4 宴饮场景与享乐礼祭 |
4.1 日常宴饮与现世享乐 |
4.2 天国想象与圣火祭祀 |
4.2.1 天国想象 |
4.2.2 圣火祭祀 |
4.3 宴饮场景与审美比较 |
4.3.1 宴饮重要性之别 |
4.3.2 宴饮场景多少之别 |
4.3.3 人物排列构图之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洛文化在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多维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河洛文化元素和特产包装概述及其关联性 |
2.1 河洛文化及其视觉元素 |
2.1.1 河洛文化溯源 |
2.1.2 河洛文化的基本特征 |
2.1.3 河洛文化的视觉元素 |
2.2 河洛特产包装概述 |
2.2.1 地方特产包装的概念 |
2.2.2 河洛地区特产的分类 |
2.3 河洛文化元素与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关联性 |
2.3.1 河洛文化的传承发展 |
2.3.2 包装设计的创作源泉 |
3 河洛地区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和解决途径 |
3.1 河洛特产包装设计的调研分析 |
3.1.1 河洛特产包装设计现状分析 |
3.1.2 消费者关注的特产包装设计元素分析 |
3.1.3 河洛特产包装的特色设计分析 |
3.2 河洛地区特产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
3.2.1 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化设计 |
3.2.2 品牌意识弱,缺乏系统性设计 |
3.2.3 商业化严重,缺乏文化性设计 |
3.2.4 过度包装,缺乏发展性设计 |
3.3 河洛地区特产包装设计现状的解决途径 |
3.3.1 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
3.3.2 全面实施品牌战略 |
3.3.3 注重包装的可持续发展 |
4 河洛文化在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多维表达 |
4.1 河洛文化在特产包装设计中的二维表达 |
4.1.1 文字表达 |
4.1.2 图形表达 |
4.1.3 色彩表达 |
4.2 河洛文化在特产包装设计中的三维表达 |
4.2.1 地域性材料的表达 |
4.2.2 地域性造型的表达 |
4.3 河洛文化在特产包装设计中的理念维度表达 |
4.3.1 个性化表达 |
4.3.2 情感化表达 |
4.3.3 系统化表达 |
4.3.4 可持续发展性 |
5 设计实践——以“洛阳老八件”包装设计为例 |
5.1 洛阳老八件包装设计的现状 |
5.1.1 关于洛阳老八件 |
5.1.2 目前“老八件”包装现状 |
5.2 设计定位 |
5.2.1 消费人群定位 |
5.2.2 设计思想定位 |
5.3 洛阳老八件包装设计实践 |
5.3.1 河洛文化视觉元素的提炼 |
5.3.2 设计过程及成果展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西夏陶瓷工艺的当代文创设计研究 ——以宁夏五奎陶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论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夏陶瓷遗产典型器型、装饰纹样及工艺特质的梳理 |
第一节 西夏陶瓷文化遗存几个有代表性的器物造型 |
第二节 西夏陶瓷文化遗存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
第三节 西夏陶瓷遗存中典型的装饰手法 |
第二章 五奎陶瓷文创作品的梳理及创意方法的总结 |
第一节 五奎西夏陶瓷制瓷工艺 |
第二节 五奎陶瓷以西夏文化遗存为原型进行创意设计案例作品 |
第三节 五奎陶瓷文创设计方法的梳理 |
第三章 借鉴五奎陶瓷文创方法的设计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以西夏文物遗存为原型进行现代文创设计的思考 |
第二节 以西夏陶瓷工艺为基础进行的文创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空间保护与理念更新 |
1.2.5 优秀案例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3.4 研究框架 |
2 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体系研究 |
2.1 平潭传统聚落政治背景 |
2.1.1 宏观发展背景 |
2.1.2 平潭发展背景 |
2.2 三因素分析 |
2.2.1 自然因素 |
2.2.2 社会因素 |
2.2.3 文化因素 |
2.3 平潭景观格局分析 |
3 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与图谱的构建 |
3.1 景观基因识别与图谱构建 |
3.1.1 景观基因识别 |
3.1.2 图谱构建 |
3.2 平潭传统聚落景观的基因识别分析 |
3.2.1 聚落选址与空间特征识别 |
3.2.2 环境因子识别 |
3.2.3 沧桑质朴的石头厝 |
3.2.4 主体公共建筑识别 |
3.2.5 图案装饰识别 |
3.2.6 地域特色文化 |
3.3 平潭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 |
3.3.1 个性景观与共性景观基因谱系构建 |
3.3.2 区域景观基因谱系细化构建 |
3.3.3 平潭滨海景观基因图谱解析构建 |
4 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应用研究——以平潭县白青乡白沙村空间优化设计为例 |
4.1 多维度调研分析 |
4.1.1 地理区位 |
4.1.2 交通 |
4.1.3 聚落环境 |
4.1.4 人员类型分析 |
4.2 聚落景观空间 |
4.2.1 聚落空间景观基因优劣分析 |
4.2.2 聚落空间关系 |
4.2.3 人性化空间需求分析 |
4.3 设计依据 |
4.3.1 景观基因图谱空间优化理念 |
4.3.2 景观基因图谱与主体文化 |
4.4 景观空间优化步骤 |
4.4.1 路径 |
4.4.2 空间分类 |
4.4.3 空间优化设计对象选取 |
4.4.4 空间选取 |
4.5 空间优化定位 |
4.5.1 空间总体定位 |
4.5.2 空间发展目标 |
4.6 设计原则 |
4.6.1 空间原真性原则 |
4.6.2 整体性原则 |
4.6.3 空间情感调动原则 |
4.6.4 空间动态优化原则 |
4.6.5 空间互动性原则 |
4.6.6 多样性原则 |
4.7 “胞—链—形”景观基因优化设计 |
4.7.1 “胞”—公共节点空间 |
4.7.2 “胞”—传统民居空间优化设计 |
4.7.3 “链”—街道空间 |
4.7.4 “链”—巷道空间 |
4.7.5 “链”—澳口景观空间 |
4.7.6 “形”—聚落空间风貌控制优化 |
4.7.7 “胞—链—形”智慧景观空间营建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蒙古族婚嫁服饰研究 ——以包头地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选题意义及缘起 |
第二节、研究背景 |
第三节、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婚嫁服饰 |
第一节、民族历史 |
第二节、民族宗教信仰 |
第三节 、民族文化与传统服饰艺术 |
一、蒙古族服饰艺术概况 |
二、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传统纹饰艺术 |
三、内蒙古地区独特民族服饰艺术 |
四、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婚俗概况 |
第二章 包头地区婚嫁习俗历史与变迁 |
第一节、包头行政区域概况 |
第二节、包头地区婚嫁习俗与特色 |
一、蒙古族婚礼历史与习俗 |
二、包头地区婚俗 |
第三节、当代民族婚礼的变迁 |
第三章 包头地区婚嫁服饰的艺术与工艺特色 |
第一节、包头地区婚嫁服饰总体艺术特征 |
一、总体造型特征 |
二、包头地区婚嫁服饰的造型特征 |
三、包头地区婚嫁服饰与其他地区的区别 |
第二节、婚嫁服饰的工艺特色 |
一、蒙古族服饰图案工艺概述 |
二、包头地区婚嫁服饰的图案工艺 |
三、包头地区婚嫁服饰的造型工艺 |
四、包头地区婚嫁服饰的材质工艺 |
第三节、婚嫁服饰的色彩搭配 |
第四节、田野调查的区域概况与调研成果概述 |
一、田野调研方案与方法论 |
二、调研区域概况 |
三、调研区域的蒙古族婚嫁服饰工艺特色 |
四、调研区域的婚嫁服饰工艺传承 |
第四章 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婚嫁服饰艺术的传承 |
第二节、婚嫁服饰艺术的保护策略 |
第三节、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黄骅面花模子造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0.2 研究现状及目的 |
0.3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0.4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黄骅面花模子概述 |
1.1 黄骅面花模子的产生环境 |
1.1.1. 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 |
1.1.2. 历久弥新的人文氛围 |
1.1.3. 小结 |
1.2 黄骅面花模子的产生与发展 |
1.2.1. 面花模子的产生 |
1.2.2. 面花模子的发展 |
1.2.3. 面花模子的现状 |
第二章 黄骅面花模子的制作工艺及分类 |
2.1 面花模子的制作工艺 |
2.2.1. 制作过程 |
2.2.2. 雕刻工艺 |
2.2.3. 构图技巧 |
2.2 面花模子的分类 |
2.2.1. 图案内容 |
2.2.2. 花式 |
第三章 黄骅面花模子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价值 |
3.1 黄骅面花模子的艺术特征 |
3.1.1. 对称均衡的和谐美 |
3.1.2. 虚实结合的层次美 |
3.1.3. 寓美于朴的线条美 |
3.2 黄骅面花模子的文化内涵 |
3.2.1. 物阜民丰的理想生活 |
3.2.2. 祈福添寿的美好愿望 |
3.2.3. 生殖繁衍的情感寄托 |
3.3 黄骅面花模子的价值 |
3.2.1. 历史文化价值 |
3.2.2. 社会经济价值 |
3.2.3. 精神审美价值 |
第四章 黄骅面花模子的传承与保护 |
4.1 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传承的现存问题 |
4.1.1 传统手艺人与社会的脱节 |
4.1.2 技艺传承面临的问题 |
4.2 黄骅面花模子的保护与开发 |
4.2.1. 生产性保护概念 |
4.2.2. 面花模子进课堂 |
4.2.3. 面花模子与创意产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黄骅面花模子雕刻艺术传承谱系 |
附录2 政府对黄骅面花模子雕刻艺术采取的措施 |
附录3 黄骅面花模子作品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五、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1章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源起 |
1.1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盛行的原因 |
1.1.1 隋唐时期胡人的入华情况 |
1.1.2 隋唐时期胡俑盛行的原因 |
1.2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的风格渊源 |
1.2.1 先秦时期俑的风格 |
1.2.2 秦朝俑的风格 |
1.2.3 汉朝俑的风格 |
1.2.4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俑的风格 |
第2章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分型和分期 |
2.1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的出土情况 |
2.1.1 东京地区胡俑的出土情况 |
2.1.2 西京地区胡俑的出土情况 |
2.2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的风格分型 |
2.2.1 东京地区胡俑的风格分型 |
2.2.2 西京地区胡俑的风格分型 |
2.3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的风格分期 |
2.3.1 风格形成期 |
2.3.2 风格成熟期 |
2.3.3 风格衰落期 |
第3章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艺术风格 |
3.1 胡俑的造型艺术 |
3.1.1 胡俑造型尺寸 |
3.1.2 胡俑头部造型及演变 |
3.1.3 胡俑姿势造型及演变 |
3.2 胡俑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
3.2.1 胡俑的制作材料 |
3.2.2 胡俑的制作工艺 |
3.3 胡俑的色彩艺术 |
3.3.1 胡俑的色彩体系 |
3.3.2 胡俑的色彩分析 |
3.4 胡俑的艺术原型 |
第4章 隋唐两京地区与其他地区胡俑风格比较 |
4.1 与河北地区胡俑风格对比 |
4.1.1 胡俑的造型尺寸 |
4.1.2 胡俑的造型特点 |
4.2 与山西地区胡俑风格对比 |
4.2.1 胡俑的造型尺寸 |
4.2.2 胡俑的造型特点 |
4.3 与甘肃地区胡俑风格对比 |
4.3.1 胡俑的造型尺寸 |
4.3.2 胡俑的造型特点 |
4.4 与新疆地区胡俑风格对比 |
4.4.1 胡俑的造型艺术 |
4.4.2 胡俑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
4.5 胡俑的“西京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隋唐东京地区纪年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隋唐东京地区无纪年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三: 隋唐西京地区纪年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
附录四: 隋唐西京地区无纪年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五: 隋唐河北地区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 隋唐山西地区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七: 隋唐甘肃地区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八: 隋唐新疆地区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历史题材舞剧的叙事研究 ——以“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舞剧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界定 |
第一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范畴 |
第二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分类 |
第三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发展 |
第二章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要素 |
第一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人物 |
一、人物身份 |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人物身份 |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人物身份 |
二、人物性格 |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人物性格 |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人物性格 |
三、人物关系 |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人物关系 |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人物关系 |
第二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事件 |
一、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事件起因 |
二、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事件经过 |
三、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事件结果 |
第三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情境 |
一、时间、地点 |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时间、地点 |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时间、地点 |
二、历史背景 |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历史背景 |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历史背景 |
第三章 丝绸之题材舞剧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线性叙事 |
一、传统的线性叙事 |
二、倒叙与插叙叙事 |
第二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非线性叙事 |
一、多线性叙事 |
二、非线性叙事 |
第三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反线性叙事 |
一、反线性叙事舞剧 |
二、“蒙太奇”的应用 |
第四章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原则 |
第一节 真实性 |
一、历史情境的真实性 |
二、人物的真实性 |
三、事件的真实性 |
第二节 细节性 |
一、细节的真实性 |
二、细节的生动性 |
第三节 多元性 |
一、叙事方法的多元 |
二、艺术观念的多元 |
第四节 哲理性 |
一、历史内容的现实意义 |
二、作品本身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中原教育的一枝奇葩(论文参考文献)
- [1]马袓常散文研究[D]. 马珊.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民国以前岭南中医养生文献整理研究[D]. 石文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入华粟特人饮食审美研究[D]. 郭晨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2)
- [4]河洛文化在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多维表达[D]. 张斌.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5]西夏陶瓷工艺的当代文创设计研究 ——以宁夏五奎陶瓷为例[D]. 宿冰.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6]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D]. 肖宝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7]蒙古族婚嫁服饰研究 ——以包头地区为个案[D]. 包然.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黄骅面花模子造型艺术研究[D]. 孔嘉悦.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研究[D]. 程玉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历史题材舞剧的叙事研究 ——以“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为例[D]. 张怡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